沙漠里的一朵花賞析
1. 沙漠里開出了一朵花
自小喜愛自然的我,成年後亦對各種動植物有著特殊的感情。閑暇時對著這些動植物說說話也是常有之事。因為它們,才讓我感受到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也只有它們才能讓我感受到生命最真實的質感。
為了彌補平時無法親近自然萬物的缺憾,家中種養著各類盆栽。一次偶然的機會,鄰居得知我喜愛盆栽,便從她家分出了一小株綠植送我。那植物甚是嬌嫩養眼,第一眼見到它那晶瑩剔透的根莖就被迷住了。翠綠的葉子在光線的襯托下令人耳目一新,彷彿在這些葉子的四周形成了一道道神聖的光暈,十分引人注目。葉子的根部還懸掛著像晨間露珠一樣的固體,它們將這株植物點綴得生機盎然。後來問起鄰居,才得知它的名字叫玻璃翠。我恍然大悟,並對賜名之人表示深深的佩服,而後對它的喜愛之情更是有增無減。
從鄰居那裡拿回來後,立刻欣喜地將它放入一個高高的白瓷瓶中。閑來無事之時,總是不禁圍繞它欣賞它那美麗姿容。那時,它總能在我眉頭緊鎖時像個清道夫一般,為我掃去所有憂慮與煩惱。在每一個睡眼惺松的清晨,只要起來看它一眼,所有的困頓頃刻間化為烏有。
然而令人擔憂的事情發生了,在過了大約一個多禮拜後,玻璃翠根的底部不知因何緣故,竟逐漸腐爛。思慮過後,便替它剪去了腐爛的根部。可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兩天後並沒有好轉,根部持續腐爛下去。每當腐爛一點,我便對它重復之前的修剪,但腐爛的現象仍然不斷惡性循環著,如此折騰四五次後,原本修長的玻璃翠只剩五厘米長短了。於是我索性把它放到露天的陽台間,任其自生自滅。
就在我幾乎把它遺忘時,在某個陽光絢爛無比的午後,我探頭朝陽台看了一眼,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玻璃翠,現下已然變得生機盎然,我將它從瓶中取出一看,玻璃翠的根莖底部已長出了許多白色的根須,心裡頓時驚喜萬分。見它在陽台神奇復活,便照舊將它放在陽台。之後它越長越高,葉片也逐漸肥大,在它的枝頭也冒出好幾個花苞來。過了幾日,那些如同玉珠般的花苞都在陽光下依次綻放。那花朵呈艷麗的胭脂紅,在陽光下顯得十分嬌媚。此時,我不禁為這株植物的生命力所震驚,那一刻的感覺,就如同見到在茫茫沙漠里開出了一朵花。我從未想到,在它嬌嫩欲滴的外表下,竟藏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年少時,意志力薄弱的我,常在不自覺間向現實低頭,在面對困難時選擇逃避與隱忍,而其後換來的卻是更加窘迫不堪的局面,抑或被現實逼退到某個角落。每當這種時候,便習慣性地在心中建起高高的堡壘,獨自沉溺其中,任他人苦口婆心勸說都無濟於事。又或者試圖藉助山水來排遣心中的愁悶與悵惘。旅行結束,曾一度以為那些人生中的「攔路虎」就此消失了,於是又匆忙奔向下一段人生旅途。殊不知那隻「攔路虎」不過是在自己體內沉睡罷了,終有一天它將再次蘇醒。長此以往,自己的這種性格便自然導致人生路上的惡性循環。彷彿天空一直烏雲密布,讓人總是難以看到最美的風景。
然而,人生的真相則是,在抵達某一目的地之前,途中總是會出現幾只「攔路虎」。它給我們帶來的是不同程度的威脅與恐懼。於是我們飽受它的摧殘與折磨,甚至也曾在無人的深夜淚流不止。幸而,那些黑暗總有終結的一天,陽光亦會再次遍灑你我之身。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難免遭遇這樣或那樣的磨練與打擊,但只有正視它們,對它們不依不饒,這些從來不妨礙我們尋求人生的幸福與圓滿。
只要經得起試煉,那麼,沙漠里也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2. 我為沙漠里的一朵花喝彩作文600字
為自己喝彩
既然要擁有自己的一方天空,那麼延伸在我們腳下的就不僅僅是坦途,飄盪在我們頭頂的,除了悠悠的白雲,還有重重迷霧。
既然要想與千里馬並駕齊驅,那麼又何必埋怨萬里征程,只有仰天長嘯,揚鞭奮蹄,才能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既然要傲立在高高峰頂之上,那麼只得不顧一切向上攀登。
這條人生的長路究竟充滿多少崎嶇多少坎坷?是什麼力量驅使著人一次次失敗而又站起來的呢?是喝彩,是掌聲,是鼓勵。
人生無時無刻不需要鼓勵。古往今來,歷史的長河中回盪著多少偉人的喝彩聲。王之渙會鼓勵自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毛澤東激勵著自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是何等的豪情滿懷。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傲者留其名。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少年壯志不言愁,等到一切風雨過去之後,你們將是第一。
喝彩聲是點燃勝利的火種;喝彩聲是搏擊藍天的起跑線。在黑暗裡,喝彩聲會照亮一切;在得意時,喝彩聲能昂揚鬥志。也許周圍同學的喝彩聲你不在意,也許老師的表揚你不在乎。但生活確實要喝彩來平衡失落感。喝采會伴你走向成功,會使你在事業上東山再起,叮囑你永不言敗。
昨天的風已不再為我呼喚,明天的雨也不將為我哭泣,因為我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為自己喝彩吧!人生需要掌聲,人生需要歡呼,人生需要伴你走向成功的喝彩……
我為自己喝彩
生活是一條小河,記憶是一張大網,捕捉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其中那件事使我記憶猶新。它是我明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
那是我三年級生活中的某一天,我說:「爸爸,你今天又空教我騎自行車了吧?」爸爸笑著說:「哈哈!我都忘了,今天有空,來吧!」說著爸爸便推出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是金色的,還有一些火焰的圖案。一會兒爸爸推出一輛已經生銹了的自行車,說:「如果你學會了,我就把新的那輛自行車送你。」 我興高采烈地答應了。我騎上自行車,爸爸就在後面扶著車尾,慢慢地向前推,我在前面踩著踏板,往前看,生怕會突然出現一輛車,而且還不時地往後看。我問爸爸:「放手了沒有?」爸爸說:「放了!」聽後,我害怕了,心裡慌亂得不能自製,此時爸爸頑皮地說了一句:「騙你的!」 我想:不是吧?爸爸真壞!我往後一看,發現已經放手了,這是我忘了快要到別人家門口了。只聽見「砰」的一聲,我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摔得我個四腳朝天,自行車也被我弄翻了,我大哭一個勁兒地說:「不學了!不學了......」爸爸怎樣勸業勸不到我繼續。哭完後我看著爸爸失望的表情和那輛嶄新的自行車,我想:我可不能讓爸爸失望啊!於是我自己獨自使了幾遍,我摔得傷痕累累的,第15次我終於成功了。我試給爸爸看,爸爸開心地把自行車送給了我。
我為自己喝彩,因為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同時也明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
3. 小王子穿越沙漠時只遇到一朵花。一朵只有三片花瓣的花,一朵毫不重要的花…… 以上文字截選自《小王子》
因為這個花暗示當時作者遇到的異性 (小王子)是作者經過真實故事啟發 寫下的 所以有很多寓意 包括他的玫瑰花 代表作者當時的伴侶 求採納
4. 沙漠里的玫瑰 閱讀答案
1、答:疑惑 激動 情不自禁
2、答:沙漠玫瑰雖然看起來只是一顆很普通的草,不過它有著一種常人不能理解的堅韌。不了解它的人只會認為它很平凡,但見過它生命力的人就會被它所感動。即使外表平庸但所代表的生命意義卻很震撼。每一次的枯萎只為下一次的展現,這就是沙漠玫瑰的堅持。
3、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也是整篇文章的精髓。
含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而灰心,只要堅持,抓住機遇總會有成功的一天的。
5.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盛開在沙漠里的一朵花
01
《白手起家》
三毛的半生,漂流過很多國家。高度文明的社會她住過、看透,也嘗夠了。她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它們的影響。但始終沒有一個地方,能讓三毛把心留下來給她居住過的城市。
當然,除了撒哈拉。
三毛常常說要去沙漠里走一趟,卻沒有人把她的話當真,這種情懷,在三毛認識的人裡面,幾乎被他們視為一個笑話。
但只有一個人,他不笑話三毛,不阻止她,更不拖累她,而是默默地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礦公司找了工作,安定下來,等三毛去時好照顧她。
這個人就是荷西。
三毛說,當這個人為了愛情去沙漠里受苦時,她心裡已經決定要跟著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
盡管三毛做好了在沙漠吃苦的心理准備,但當她真的來到撒哈拉,當沙漠真的就在她的懷抱里的時候,她還是有些適應不了。
沙漠里的生活,遠比她想像中艱難的多。
但是一向獨立、樂觀的三毛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跟荷西兩個人一點一點地裝飾起沙漠里的家。
從剛來時候的一貧如洗,到後來成為沙漠里的一道風景線,三毛和荷西的家,是兩個人用愛一點點堆砌起來的。
房間里的每一張桌子,每一個沙發,每一個衣櫃,都是三毛和荷西一起做的,家裡的每一件物品的來歷都有它的故事,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愛的味道。
這樣的家,雖然簡陋擁擠,但卻格外溫馨。
即使生活在沙漠里,也可以把日子過成詩的三毛,就像是開在沙漠里的一朵花,周遭的環境愈是惡劣,她開的卻越嬌艷。
02
《收魂記》
三毛來到沙漠時,最大的雄心之一,就是想用手裡的照相機,拍下在極荒僻地區游牧民族的生活狀態。
但在撒哈拉這樣原始落後的地方,拍照,尤其是拍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三毛為了拉近與游牧民族的距離,她都會帶一些便宜的首飾和糖果給那裡的婦女和小孩,有時候也會給她們葯。
這招果然有用,那些女人為了表示感謝居然同意摘下面紗任由三毛拍。
看來,即使是在世界的盡頭,也有愛美的女人和愛吃的小孩。
但是當這家人的男人回來的時候,看見三毛正在做的動作,大叫著跳起來。原來,他以為三毛是在收這些女人的魂魄,而魂魄一旦被收走,人就活不久了。
生活在這里的人,不僅沒見過相機,就連鏡子都也不知道。在他們眼裡,鏡子是比相機還要厲害的收魂機器。
物質文明對人類並不能說是必要,但是在我們同樣生活著的地球上居然還有連鏡子都沒有看過的人,的確令我們錯愕交加。繼而對他們無由地產生了一絲憐憫。
這樣的無知只是地理環境的限制,還是人為因素?我們不得而知。
03
《沙巴軍曹》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軍人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就像看完《戰狼2》一樣,讓人對軍人這個職業肅然起敬。
沙巴軍曹是一名西班牙軍人,他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他痛恨所有的撒哈拉威人,而撒哈拉威人也都害怕他。他把一整個軍營的名字都刻在胳膊上,卻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直到有一次三毛去朋友阿里父母家做客,才知道了這位軍曹嚴肅冷漠外表下的故事。
十六年前,有一片美麗的綠洲,撒哈拉威人和西班牙的沙漠軍團都想把這塊富饒的寶地佔為己有。
令沙漠軍團意想不到的是,撒哈拉威人居然在一個夜晚偷襲了營房,把正在睡夢中的全部沙漠軍團的人都殺光了。
沙巴軍曹是唯一的倖存者,因為那天晚上他喝醉了,跌在營外睡著了。
他一覺醒來,所有的夥伴都死了,就剩他一個,那種孤獨的絕望,甚至比死還要可怕。
不知道這樣慘痛的記憶,到何年何月才能在這個軍曹心裡淡去?也許,只要他還活著,他就要被這段記憶折磨著,直到他死去。
沒想到,沒多久他真的死了,而且他為了保護幾個撒哈拉威人的小孩,他用身體撲在炸葯的盒子上,小孩子們只傷了兩個,他卻被炸成了碎片。
一個被仇恨啃食了十六年的人,卻在危急的時候,用自己的生命撲向死亡,去換取了這幾個他一向仇人的撒哈拉威孩子的性命。
這是如此的讓人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