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凄慘

七夕節凄慘

發布時間: 2023-02-27 23:21:52

七夕節沒禮物,心情悲慘怎麼辦

七夕節沒有收到禮物,你就全當自己送給自己一個禮物啊,其實為什麼非得七夕節收禮物呢?自己對自己最好就是最好的。

② 你期待今年的央視七夕晚會嗎

我很期待今年的央視七夕晚會。因為大家都知道,七夕節俗稱“乞巧節”,是屬於中國的情人節。在這一天,有無數的情人會走上街頭,去過屬於他們的節日。

央視也會以七夕節為主題邀請很多明星情侶來參加節目。所以值得觀眾的期待。

③ 七夕,從小時候就覺得那是一個凄慘的日子,怎麽會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那是你把七夕和七月的中元節搞混了吧?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七七是鬼節,後來才知道七月七是中國的情人節,不過也是滿凄慘的,畢竟牛郎織女一年僅一次會面怎麼說也是個悲劇。

④ 明天七夕節了,我寫了封信打算和禮物一起送給妻子!請大家幫我看看,又不好的地方請指出來。感謝大家了

女人一旦選著要離婚,估計這婚姻也就完了,是你傷的她太深了?還是別的內原因?是容前者的話你,自己要給自己定個目標改變自己懂得去珍惜和寬容愛護她,後者的話就隨她去吧因為她的心可能有別的人了。最後祝你能找回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⑤ 織女和牛郎的故事是個悲劇,把這天定為中國的情人節合理嗎

神話傳說中的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她私自下凡與牛郎相愛,生育了一對兒女,可是天帝硬逼著織女離開人間,只允許織女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與牛郎和兒女相會。此時,天上的喜鵲會為他們搭起彩色橋。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歷來有多少少女、少婦仰望夜空,乞求織女能賜予她們心靈手巧和幸福。

宋代詞人秦少游為七夕節作了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更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王思潮說,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蘊意深長,實在不遜於西方的情人節。為此,他建議在日歷上標明七夕節或中國情人節,讓四海華人共享之。

王思潮介紹,傳說中為何要將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算做牛郎織女的相會日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七」是吉利數字,有圓滿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銀河的時候,如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會看到銀河裡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個月亮的余暉灑向銀河便成了人們想像的「鵲橋」。
其實外國的情人節原名叫Valentine's Day

也是來源於一個宗教故事,結局也是悲慘的。

但是他們的為追求愛的精神是我們後世

不管是否能自由戀愛的人們嚮往的。

⑥ 七夕,愛情故事,悲慘的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⑦ 七夕節「牛郎織女」到底是真是假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遍天下,家喻戶曉。牛郎織女果真是由天上的兩顆星星演變而來嗎?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牛郎這個人嗎?帶著這些疑問,我查遍了各類有關牛郎織女的書籍,並對譽為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發源地的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進行了實地考察。經過綜合考證,發現關於「牛郎織女」有眾多的神奇之處。據此,現作以下十大猜想,以請廣大網友共鑒。

1、 牛郎織女可能確有其人其事。據考證,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擁有一處傳說與實地實景相對應並存有古建築遺址的珍稀景觀—建於唐代的織女洞和牛郎廟。二者隔沂河東西相對,一河兩岸的山水格局,與天上「牽牛星-銀河-織女星」遙相呼應,有著驚人的相似,地下「沂河」更是與天上「銀河」絕妙諧音,可為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獨特景觀。在古老文獻中,最早在西周的詩經小雅•大東篇就有:「跂(qi)彼織女」、「睆(huan)彼牽牛」的記載,據考察大東的位置是泰山以東,臨淄、曲阜一帶,而大東的核心位置正是沂源。由此來見,牛郎織女可能確有其人其事,只是在歷代相傳中不斷神化,以至形成今天的神仙傳說版本。

2、牛郎織女可能是文學大師的愛情詩作。「織女」、「牽牛」二詞見諸文字,最早出現於《詩經》中的《大東》篇。詩中的織女、牽牛隻是天上兩個星座的名稱,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系。到了東漢時期,無名氏創作的《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牽牛星》,從中可以看出,牽牛、織女已是一對相互傾慕的戀人,不過詩中還沒有認定他們是夫妻。在文字記載中,最早稱牛郎、織女為夫婦的,應是南北朝時期梁代的肖統編纂的《文選》,其中有一篇《洛神賦》的注釋中說:「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時「牛郎織女」的故事和七夕相會的情節,已經初具規模了,由天上的兩顆星宿,發展成為夫妻。這些文學大師們因為「織女」、「牽牛」而寫的浪漫詩作,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今天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

3、牛郎織女可能是封建社會上層貴族編撰的故事。愛情,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多少有一些貴族小姐愛下貧窮但卻純朴善良農民的幾率。上層貴族們為了警告自己的女兒們,不要愛上像牛郎一樣的窮苦農民,於是編出這樣凄慘的愛情故事,提醒貴族小姐們,如果愛上像牛郎一樣的窮苦農民,就會承受一年才能見一面的悲慘境況。

4、牛郎織女可能是窮書生的文學意淫。對於窮書生來說,因為無錢無勢,幾乎不可能娶到漂亮的貴族小姐,只能通過寫書編故事來意淫,把自己當成牛郎,以意淫的形式來娶漂亮的仙女姐姐。窮書生意淫之際,不忘文學藝術一把,把故事寫得曲折動人,讓每一位讀者深受感動和沖擊,從而口口相傳,越傳越廣。

5、牛郎織女可能是牛郎們的夢想好事。相對於窮書生來說,牛郎們雖然不會寫書,但卻可以在牛背上作白日夢。每天在牛背上看天空,自然而然就作出了娶天仙MM的美夢。當然,牛郎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會輕意娶到,於是編撰了天帝制止但允許一年一次相會,總也算是一個陶醉一生的黃粱美夢。

6、牛郎織女可能是牛郎官村祖先的愛情故事。在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沂河岸邊有一個村叫牛郎官莊,村裡的人全部都姓「孫」,與牛郎(孫守義)剛好同姓,這個村子明朝年間就有記載,村裡人以牛郎後代自居,並歷代傳承牛郎織女故事,至今沿襲著養蠶、織布、取雙七水等習俗。由此推斷,也許牛郎織女是牛郎官村祖先的愛情故事,一個牛郎愛上貴族小姐或者織紗家族之女,因為女方父母認為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同意,但「織女」愛意已定,在不得己情況下,為了愛情投了沂河自盡。為了紀念自己的愛人,牛郎在沂河對岸為織女修了一個織女洞。從此,歷代將故事相傳,且不斷神化,以至形成今天的神仙傳說版本。

7、牛郎織女可能是織女洞主人的愛情故事。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有一個很深的洞叫「織女洞」,並修了館祠,據考證,修於唐代。洞的附近有很多石碑,所刻內容均與牛郎織女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或以詩描述:「彷彿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或用碑文記載:「志雲唐人過谷,聞洞內札札機聲,以故織女名」、「對岸並起牛宮,於是乎在天成象者,於地成形矣……」,從另一個角度猜想,也許「牛郎織女」是織女洞主人的愛情故事,是「織女」愛上「牛郎」後,父母不同意,織女為表忠貞愛情,毅然出家,在「織女洞」修行。之前可能不叫「織女洞」,因為織女家是紡織大戶,而且織得一手好布,於是「織女洞」修行後人在織女歸寂之後,為紀念織女而重新命名,並以織女得道升天而將織女的愛情故事神化。至於,對岸的牛郎官莊村,也許是牛郎為懷念織女,而主動搬到對面而住。

8、牛郎織女可能是牛郎官莊村祖先與織女洞主人的愛情故事。也許牛郎官莊村真有一個牛郎,而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織女洞有一個擅長織布的修道之人叫「織女」,牛郎織女是發生在二人身上的凄美愛情故事。因為「織女」是出家修道之人,不能結婚,於是二個只能默默相愛。兩人分別住在沂河兩岸,每天只能從遠處相望,只有每年一次的七月初七燒香大會才能面見一次。雖然每年只能一次相見,但愛情在兩人心中一生永駐。牛郎一生未娶,織女一直相愛。為了紀念這段忠貞的愛情故事,於是後人將故事神化,將沂河變天河,將織女變天女。

9、牛郎織女可能是星相學家為了傳播牛郎星和織女星而編撰的故事。在古代,對於天上的星星,基本上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對於早期的星相學家,向大家傳播星相文化非常困難。為了讓大家容易記住牛郎星和織女星,於是星相學家根據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特點,編撰出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並間接記錄下七月初七的特殊星相特點。試想,如果天上的星星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信星相學一定在社會中得以廣泛普及,「牛郎織女」故事對當今的航天普及存有極有效的借鑒價值。

10、牛郎可能為地球人,織女可能為外星人。牛郎織女景區不只有神奇的織女泉和織女台(天孫台),還有一棵極罕見的葉籽銀杏和角度不整合面等自然、地質奇觀。葉籽銀杏,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它所結的果實是長在葉片上的。更奇怪的是並不是這棵樹上的所有果實都是長在葉片上的,只有這個枝幹上結的果實是葉籽銀杏,就是織女洞附近無生殿上方彎的很漂亮的一枝,這些果實約占這棵樹的20%,而這枝正好是沖著織女洞的方向。角度不整合面是指當下伏地層形成以後,由於受到地殼運動而產生褶皺、斷裂、彎曲作用、岩漿侵入等造成地殼上升,遭受風華剝蝕。當地殼再次下沉接受沉積後,形成上覆的新時代地層。上覆新地層和下伏老地層產狀完全不同,其間有明顯的地層缺失和風化剝蝕現象。這些自然、地質奇觀,很多都是常人難以解釋的。從更遠點的角度來猜想,古代人心目的神仙,現在來說就是外星人,也許織女是當年光臨地球的外星人,並與地球上的牛郎相戀。但由於這破壞了外星人的規則,而被帶回原來的星球,並允許只能一年見一次,直至牛郎生命結束。因為當時織女乘坐的飛船,是由絲線保護,或者有絲線的感覺,所以對於牛郎等地球人來說,就把其形象的喚作「織女」。牛郎後人,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於是在沂河對岸修了一個織女洞,而牛郎後人就世代永遠住在河邊的牛郎官莊村。

沂源大賢山海拔532米,森林覆蓋率96%,懸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生態環境優良。大賢山下沂河如帶,「地上銀河」水景長3公里,形成了50多萬平方米的水面。如此美麗勝境,可謂神仙難舍之地,不知是否真是「牛郎織女」的愛情發源地?相信沒有牛郎織女,一定還會產生更動人的愛情故事。如果猜想有一條正中,倒真是希望「織女」是那來自織女星的外星仙女姐姐,也不枉「牛郎織女」故事在地球上為其傳承了幾千年。

⑧ 如何看待男朋友七夕節沒有表示 ,,

不失落是假的,朋友圈越在曬,朋友越跟我說男朋友怎樣怎樣的,就越扎心,全世界都有,就我沒有,別人沒有的我沒有,別人有的我還沒有,有種很凄慘的感覺,覺得自己像腦子有泡一樣,以後再不花錢送東西了。

如果兩人感情好,每天都甜甜蜜蜜的,過不過七夕也沒有什麼關系。

普通人就是這樣過日子的,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紀念日,其實是為了給普通人,那些平時節儉慣了的人,找一個借口,對自己努力生活的獎勵,並且不是經常性的高消費,偶爾高消費,也會在能力范圍和接受范圍以內。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⑨ 乞巧節的民間故事是什麼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夕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乞巧,是因為民間傳說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

她們除了乞求針織女的技巧,同時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談到七夕節,不得不提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為愛情的象徵。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著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不渝。

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為人知的是: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七日,人間的喜雀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朗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⑩ 七夕情人節的故事和結局到底怎麼樣

王母同意牛郎和織女每年在7月初7相見
這就是結局啊
可憐吧~~
我也覺得蠻凄慘的!!

熱點內容
胳膊上的梅花 發布:2025-05-18 00:49:03 瀏覽:714
玫瑰花與生活 發布:2025-05-18 00:30:19 瀏覽:324
布福娜盆栽技術 發布:2025-05-18 00:27:35 瀏覽:160
名家插花作品鑒賞 發布:2025-05-18 00:27:19 瀏覽:691
減字木蘭花詞譜 發布:2025-05-18 00:19:25 瀏覽:190
情人節特警 發布:2025-05-18 00:19:21 瀏覽:361
應用插花交流的作品是 發布:2025-05-18 00:19:21 瀏覽:615
早丁香 發布:2025-05-18 00:16:48 瀏覽:578
葯用丁香花有多少種 發布:2025-05-18 00:09:09 瀏覽:762
前蘭後桂庭牡丹 發布:2025-05-17 23:58:23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