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行香孑七夕

行香孑七夕

發布時間: 2023-02-25 05:39:36

1.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

行香子·七夕原文: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行香子·七夕翻譯及注釋

翻譯 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牛郎和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注釋 1蛩(qiong):蟋蟀。2雲階月地:指天宮。語出杜牧《七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3「縱浮槎(cha)」三句:張華《博物志》記載,天河與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來往從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宮,帶了許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數天竟到達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邊飲牛,織女卻在很遙遠的天宮中。浮槎:指往來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此三句系對張華上述記載的隱括,借喻詞人與其夫的被迫分離之事。4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為之搭橋,故稱鵲橋。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 :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5牽牛織女:二星宿名。 《文選·曹丕〈燕歌行〉 》: 「牽牛織女遙相望。」李善註:《史記》曰「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 」6甚霎(sha)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行香子·七夕鑒賞

這首雙調小令,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詞首從人間的七夕著筆,寫周圍環境的沉寂和抒發主人公孤獨痛苦的心情。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大興誇張之筆,說那幾張飄然落地的梧桐老葉是。嗚蛩」所「驚落」,極寫出萬籟俱靜的環境特點,烘託了詞人內心孤寂凄愴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間。天上愁濃」的聯想,把自己的心境與牛郎織女的離愁緊緊地編織在一起,成為所託之事與所言之情的紐帶。下面寫牛郎織女的故事:「雲階月地,關鎖千重。」描寫牛郎,織女遠隔雲階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見的痛苦,正抒發了自己與丈夫身在異地,心相牽系的離愁;描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瞬息離散的苦難,正傾吐了自己與丈夫遠隔千里、不得歡聚的別恨。正所謂:「縱浮搓來,浮槎去,不相逢。」整個上片由人間寫到天上,於敘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緊著詞人的感情脈搏。最後,在下片詞人的感情已經完全化他為我,將自己夫妻的境況與牛郎、織女的境況融合為一,因此,她從現實自我處境出發,展開了奇特的聯想:「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天宇間風雨變幻莫測,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現在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這種推測聯想,完全是移情的結果,含蓄婉轉地抒寫了人間七夕夫妻不得相見的難言苦衷。

尾句寫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與首句人間七夕之景遙相呼應:一邊是風雨飄忽,陰晴不定的銀河兩岸,一邊是蟋蟀低吟、梧桐落葉的深閨庭院,這就開創出一種清冷凄涼的氛圍,有力地烘託了詞人孤寂悲傖的心情。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成功地提煉了口語,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繪了宇宙天體的瞬息萬變,在創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增添了詞的音樂美。

總的看,這首詞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開頭是寂靜的人間七夕,結尾是風雲變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繪牛郎織女的離愁,襯出詞人自身的綿綿別恨。描繪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於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體驗為天帝所責,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織女的境遇。這首詞鼓起想像的羽翼,翱翔於天地之間。開頭,從靜夜蛩鳴、梧桐葉落,想到自己身處在離恨孤寂之中;再由自身的孤寂,聯想到將要相會的天上的牛郎織女的艱難處境。她為牛郎織女感嘆,感嘆他們為濃重的離愁所苦,縱浮槎來去,也不能相逢;她為牛郎織女憂慮,憂慮他們經年才見,見後又別,別恨難窮。最後,又遙望太空,寄情於風雲變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從中作梗,盼望牛郎織女不再有波折,順利實現一年一度的會晤。從而,使真、善、美得到統一。這首詞是詠七夕詩詞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行香子·七夕賞析二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詞作開首,詞人抓住秋天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徵落筆。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此時此際,此情此景,在詞人看來,正是人間天上離愁別怨最濃最重的時候。詞人開首落筆即蒙上一層凄冷色彩,想像相當闊大,由眼前之景,即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此外,著一「驚」字,表明詞人自身也為離愁所「驚」。詞作題為「七夕」,由此可知「人間」的「愁濃」之中也包含了自己,從而含蓄地點出自己也為離情別愁所煎熬。次二句,「雲階月地,關鎖千重」,詞人的筆觸放得更開,敘說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雲階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天上。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末三句,「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浮槎」,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詞人在此繼續展開其想像之筆,描述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寫自身體驗的離愁,和對離愁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詞作下片首三句緊承上片詞脈,詞人繼續展開想像。上片是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這里則是憂慮牛郎、織女別恨的難以窮盡。一個「想」字,道出了詞人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懷。「牽牛織女,莫是離中」,這兩句由想像回到現實。詞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關注之情溢於言表。結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甚」字加以強調,突出了詞人的耽心與關切。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如果沒有自己深切的感情體驗,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詞作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天上人間的遙相呼應,對開拓詞作意境,氣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詞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闊大胸襟。此外,本詞疊句的運用,口語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行香子·七夕創作背景

這首詞《歷代詩余》題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寫於池陽的。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 *** 。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凄涼。轉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對時局的憂慮,二者交融一起,形諸筆端,便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詞作的基調。

行香子·七夕賞析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人。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七月七日夜裡,人們遙望天上的織女星和牽牛星,想起關於他們的美麗傳說,無不感嘆。這樣的日子裡,正受別離之苦的詞人,感觸更深。「草際鳴蛩,驚恐梧桐」。寫的是凄清之景:夜是那麼靜,草叢中蟋蟀的叫聲是那麼清晰,連梧桐的葉子掉地上也能聽到。這兩句從聽覺入手,不僅增強了下句的感傷情調,而且給全詞籠罩上一層凄涼的氣氛。「正人間天上愁濃」是作者仰望牽牛、織女發出的悲嘆。「天上」暗點出牽牛、織女。七夕雖為牛、女相會之期,然而相會之時即為離別之日,傾訴一年來的別離之苦,想到今夜之後又要分別一年,心情更痛苦。「人間」包括作者和一切別離中的男女。想到牛、女今夜尚能相見,自己卻無此機會,內心的悲愁,可見一斑。「愁濃」二字,寫盡辛酸。

「雲階目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句意思:望著銀河,望著雲、月,幻覺中進入了想像中的天上世界。「槎」是用竹木編成的筏子,可以渡水。據說乘著它從海上出發,航行十餘天,到了天上,可以見有城郭房舍,非常壯麗,望見織女宮中織布,牽牛天河岸邊飲牛。天宮以月為地,以雲為階,重重關鎖,即使她像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來,也不能同織女、牽牛相逢。這幾句字面雖寫天上,用意則人間。「關鎖千重」,極言阻隔之深,致使有情男女不得會合團聚,其中寄託詞人個人的別恨。

下片仍是作者仰望銀河雙星時浮現出來的想像世界。傳說夏歷七月七日夜群鵲銀河銜接為橋渡牛、女相會,稱為「鵲橋」,也稱「星橋」。分別一年,只得一夕相會,離情別恨,自然年年月月永無窮盡。「想」意「討想」、「想像」等包含著對牛、女的痛惜、體貼和慰藉意,還有啟下的作用。正當人們悲慨牛、女常年別離時,剛剛相會的他們,又要別離了。「莫是離中」的「莫」為猜疑之詞,即大概,大約之意。結尾三字用一「甚」字總領,與上片末三句句式相同,為此詞定格。「甚」這里是時間副詞,作「正當」「正值」的「正」解釋。「霎兒」是口語,指短暫的時間,意思是一會兒。天這么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又刮風,大約織女、牽年已分離了吧?疊用三個「霎兒」,逼肖煩悶難耐聲口,寫得幽怨不盡。牽牛、織女正是人間別離男女的化身,對他們不幸遭遇的嘆恨,正是對人間離愁別情的嘆恨。這幾句語意雙關,構思新穎,用天氣的陰晴喻人間的悲喜,貼切生動。

這首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為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寫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詩詞作品: 行香子·七夕 詩詞作者:【 宋代 】 李清照 詩詞歸類: 【宋詞精選】、【七夕節】、【孤獨】

2. 七夕古詩

1.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2.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3.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4.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5.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6.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9.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10.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七夕》

11.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2.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3.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14.奈南牆冷落,竹煙槐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15.崔徽休寫丹青,雨弱雲嬌,水秀山明。——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6.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7.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8.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19.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0.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1.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22.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3.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24.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5.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26.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杜甫《牽牛織女》

27.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28.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七夕》

29.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0.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31.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2.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

33.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4.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5.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36.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37.泛愛風魔摯愛難,三江苦水半觥甜。七夕哭訴聲幽遠,欲燃紅玫畛陌妍。——艾臨《七夕外韻》

38.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39.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40.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楊璞《七夕》

41.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崔顥《七夕》

42.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3.葉茂枝繁花飄香,晶瑩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雲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腸。——夜之鷹《七夕》

44.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45.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46.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47.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48.七夕話語七夕夢,天上人間齊歡騰。牛郎織女會天河,鵲橋年年盼相逢。——遙遙長安《七夕夢》

49.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晏幾道《鷓鴣天·七夕》

50.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有關七夕的古詩


1、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2、他鄉七夕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登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3、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4、七夕傳道仙星媛

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5、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6、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7、七夕絡角星河菡萏天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8、鷓鴣天七夕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9、七夕今日雲輧渡鵲橋

權德輿

今日雲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10、七夕未會牽牛意若何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11、辛未七夕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描寫七夕的古詩


描寫七夕的古詩

1、《七夕》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2、《七夕》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3、《七夕》

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4、《鵲橋仙》

盧炳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
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
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
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5、《七夕》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6、《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7、《七夕》

樂府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8、《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9、《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0、《七夕賦詠成篇》

許敬宗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
飄飄羅襪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
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雲衣。
所嘆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11、《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12、《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13、《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14、《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15、《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16、《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17、《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18、《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19、《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20、《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1、《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22、《七夕》

唐人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

23、《馬嵬其二》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田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24、《七夕》

(宋)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25、《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26、《七夕》

(唐)祖詠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27、《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28、《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29、《鵲橋仙》

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30、《七夕》

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31、《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32、《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33、《風雨七夕夜》

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
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
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
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
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
乃書於紙上。畢而卧。凄然入夢。
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34、《七夕》

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節經典古詩


1.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劉威《七夕》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

4.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5.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6.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7.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9.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0.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1.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2.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3.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4.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5.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6.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7.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18.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9.世間離恨何年罷。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0.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1.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2.分鈿擘釵涼葉下。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3.玉鉤斜傍西南掛。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4.乞巧雙蛾加意畫。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5.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6.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柳梢青七夕》

27.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嘯之《風雨七夕夜》

28.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29.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30.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31.步月移陰,梳雲約翠,人在迴廊。劉鎮《柳梢青七夕》

32.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張埜《奪錦標七夕》

33.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4.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35.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6.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張埜《奪錦標七夕》

37.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柳梢青七夕》

38.聽窗前淚雨浪浪,夢里檐前猶滴。張埜《奪錦標七夕》

39.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40.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41.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42.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43.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44.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張埜《奪錦標七夕》

45.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7.滴露和雲,添花補柳,梳洗工夫。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48.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49.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1.問別來解相思否。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52.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53.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4.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5.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6.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張埜《奪錦標七夕》

57.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58.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9.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60.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61.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62.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63.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64.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65.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3. 七夕詩句大全

1、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2、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3、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4、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5、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6、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7、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盧綸《七夕詩》

8、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崔顥《七夕》

9、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0、兩情纏綿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11、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12、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3、倚樓起把綉針小。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1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七夕》

15、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16、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

17、拋梭振鑷動明璫,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18、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19、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0、葉茂枝繁花飄香,晶瑩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雲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腸。夜之鷹《七夕》

21、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2、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意》

23、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24、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楊璞《七夕》

25、怕聞井葉西風到。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26、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晏幾道《鷓鴣天七夕》

27、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28、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羅隱《七夕》

29、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30、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

31、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王建《七夕曲》

32、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33、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34、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李商隱《壬申七夕》

3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36、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37、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張埜《奪錦標七夕》

38、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39、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40、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1、崔徽休寫丹青,雨弱雲嬌,水秀山明。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42、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43、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4、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七夕》

45、慶人間七夕佳令。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46、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47、復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48、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49、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50、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晏幾道《七夕》

51、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52、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53、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54、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5、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5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57、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58、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59、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張埜《奪錦標七夕》

60、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61、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62、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64、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65、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66、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柳梢青七夕》

67、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68、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69、滴露和雲,添花補柳,梳洗工夫。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70、西風吹鶴到人間。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7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2、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杜審言《七夕》

73、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74、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75、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王建《七夕曲》

76、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77、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78、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79、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80、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81、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2、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楊璞《七夕》

83、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李賀《七夕》

84、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85、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孟浩然《他鄉七夕》

86、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87、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88、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89、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90、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91、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92、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隱《壬申七夕》

93、世間離恨何年罷。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9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95、待付與、溫柔醉鄉。劉鎮《柳梢青七夕》

96、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7、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98、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99、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劉威《七夕》

100、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101、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102、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描寫七夕詩句大全


迢迢牽牛星(梁)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傳說是唐朝的一個六歲的小孩,林傑寫的,在一些地方廣為傳誦,七夕望月之時往往吟哦。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

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偶題(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七夕二首(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詩(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

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

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詩(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

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

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

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

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七夕(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七夕詩句


1、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2、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3、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4、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5、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柳惲《七夕穿針》

6、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7、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8、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9、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0、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1、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2、問別來、解相思否。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13、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張埜《奪錦標七夕》

14、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15、拋梭振鑷動明璫,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16、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17、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8、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王建《七夕曲》

19、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杜審言《七夕》

20、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21、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王建《七夕曲》

22、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23、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24、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劉威《七夕》

25、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26、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

27、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張埜《奪錦標七夕》

28、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9、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30、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31、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2、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楊璞《七夕》

33、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柳惲《七夕穿針》

34、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35、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36、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37、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七夕》

38、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39、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0、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41、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42、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43、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4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意》

45、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柳梢青七夕》

46、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47、聽窗前、淚雨浪浪,夢里檐前猶滴。張埜《奪錦標七夕》

48、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晏幾道《七夕》

49、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50、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51、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52、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3、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張埜《奪錦標七夕》

54、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55、滴露和雲,添花補柳,梳洗工夫。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6、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57、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58、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楊璞《七夕》

59、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60、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七夕夜女歌》

6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62、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張埜《奪錦標七夕》

63、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64、待付與、溫柔醉鄉。劉鎮《柳梢青七夕》

65、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66、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67、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68、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柳梢青七夕》

69、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70、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71、河漢女,巧雲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72、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73、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盧綸《七夕詩》

74、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李中《七夕》

75、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76、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77、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78、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李商隱

79、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80、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1、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82、步月移陰,梳雲約翠,人在迴廊。劉鎮《柳梢青七夕》

七夕唯美詩句


1、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3、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唐·孟郊《古意》

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6、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唐·李賀《七夕》

7、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宋·楊璞《七夕》

8、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9、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清·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10、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唐·杜審言《七夕》

11、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12、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13、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唐·李商隱

14、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15、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唐·宋之問《七夕》

16、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唐·李中《七夕》

17、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唐·李商隱《馬嵬其二》

18、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唐·劉威《七夕》

19、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唐·劉威《七夕》

20、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唐·楊璞《七夕》

21、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唐·盧綸《七夕詩》

2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23、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宋·晏幾道《七夕》

24、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唐·權德輿《七夕》

25、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唐·楊璞《七夕》

26、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唐·羅隱《七夕》

27、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唐·祖詠《七夕》

28、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4.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1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4、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

6、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8、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x文英《惜秋華·七夕》

9、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10、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

12、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13、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4、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15、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16、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17、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8、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19、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20、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21、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22、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羅隱《七夕》

23、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24、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25、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26、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27、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孟浩然《他鄉七夕》

28、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29、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30、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31、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吳x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2、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x歡,銀燭羅屏怨。——吳x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33、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34、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隱《壬申七夕》

35、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36、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37、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七夕》

38、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

39、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2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壬申七夕

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3

蘇軾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歐陽修

漁家傲(七夕)

喜鵲填河仙浪淺。雲軿早在星橋畔。街鼓黃昏霞尾暗。炎光斂。金鉤側倒天西面。

一別經年今始見。新歡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貪眷戀。良宵短。人間不合催銀箭。

蘇軾

漁家傲(七夕)

皎皎牽牛河漢女。盈盈臨水無由語。望斷碧雲空日暮。無尋處。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吳文英

訴衷情(七夕)

西風吹鶴到人間。涼月滿緱山。銀河萬里秋浪,重載客槎還。

河漢女,巧雲鬟。夜闌干。釵頭新約,針眼嬌顰,樓上秋寒。

韓元吉

虞美人(七夕)

煙霄脈脈停機杼。雙鵲飛來語。踏歌聲轉玉鉤斜。好是滿天風露、一池花。

離多會少從來有。不似人間久。歡情誰道隔年遲。須信仙家日月、未多時。

張先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

牛星織女年年別。分明不及人間物。匹鳥少孤飛。斷沙猶並棲。

洗車昏雨過。缺月雲中墮。斜漢曉依依。暗蛩還促機。

陳師道

菩薩蠻(七夕)

行雲過盡星河爛。爐煙未斷蛛絲滿。想得兩眉顰。停針憶遠人。

河橋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

蘇軾

菩薩蠻(七夕)

鳳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朱淑真

鵲橋仙(七夕)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趙師俠

鷓鴣天(七夕)

一葉驚秋風露清。砌蛩初聽傍窗聲。人逢役鵲飛烏夜,橋渡牽牛織女星。

銀漢淡,暮雲輕。新蟾斜掛一鉤明。人間天上佳期處,涼意還從過雨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北宋詞人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4

1、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2、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芙蓉》清·鄭板橋

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4、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別儲邕之剡中》

5、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采蓮曲》隋·殷英童

6、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采蓮》南朝·梁·吳均

7、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夏日懷友》徐璣

8、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為農》

9、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詠荷詩》江洪

10、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鷓鴣天·賞荷》

11、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12、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14、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京兆府栽蓮》

15、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浣溪沙》薛昭蘊

16、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采蓮》南朝·梁·吳均

17、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阮郎歸·初夏》

18、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19、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蘇幕遮》

20、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折荷有贈》唐·李白

21、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無題·其二》李商隱

22、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折荷有贈》

23、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采蓮曲》李亞如

24、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采蓮曲》隋·殷英童

25、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山居即事》

26、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27、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28、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29、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子夜吳歌·夏歌》

30、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31、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3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花》溫庭筠

33、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憶餘杭》潘閬

34、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35、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36、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曲》

37、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晚泊江鎮》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5

1、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唐李商隱

2、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

3、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唐崔國輔

4、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清姚燮

5、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宋李清照

6、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唐李中

7、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唐李郢

8、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唐祖詠

9、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唐崔塗

10、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唐楊璞

11、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唐杜甫

12、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唐盧綸

13、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唐李賀

14、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唐劉言史

15、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晉

16、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湯顯祖

17、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唐劉禹錫

18、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

19、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唐李商隱&bull

20、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宋晏幾道

21、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唐盧殷

22、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唐劉禹錫

23、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唐盧殷

24、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唐白居易

25、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權德輿

26、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唐李商隱

27、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唐盧綸

28、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唐李嶠

29、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唐宋之問

30、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唐李商隱

31、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唐杜審言

32、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唐李賀

33、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唐羅隱

3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唐孟郊

35、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宋楊璞

36、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唐劉威

37、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唐劉威

38、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6

1、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夜色銀河情一片。——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4、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5、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河漢女,巧雲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9、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7

1、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2、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3、今日雲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4、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5、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6、焚香出戶迎潘岳,不羨牽牛織女家。

7、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願為庭前紅槿枝。

8、一年一度暫相見,彼此隔河何事無。

9、雙針競引雙絲縷,家家盡道迎牛女,不見渡河時。

10、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11、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

12、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13、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1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15、七夕銀河牛女會,牽橋仙鵲唱歡歌。

16、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17、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18、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19、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

20、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21、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22、避熱不歸金殿宿,秋河織女夜妝紅。

23、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24、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25、樹列千秋勝,樓懸七夕針。

26、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

27、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28、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

29、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30、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8

1、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盧殷《七夕》

2、樹列千秋勝,樓懸七夕針。——溫庭筠《洞戶二十二韻》

3、彩雲朵朵西風散,銀漢昭昭北斗傾。——陸文圭《七夕祈雨》

4、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杜審言《七夕》

6、織女分明銀漢秋,桂枝梧葉共颼飀。——劉禹錫《秋夜安國觀聞笙》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9、記摘小園瓜李,七夕年時花底。——朱彝尊《如夢令·七夕》

10、姮娥一隻眉先掃,織女三分鏡未光。——徐夤《新月》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9

1、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2 、織女分明銀漢秋,桂枝梧葉共颼飀。

3、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4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5 、河漢茫茫萬里遙,千年佳話醉良宵。

6 、牛郎織女七七會,誰為痴人鋪鵲橋。

7 、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

8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描寫七夕的詩詞名句10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3、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4、沉魚落雁鳥驚喧,羞花閉月花愁顫。——湯顯祖

5、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6、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7、次女本應天上有,人間難得機會聞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8、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嫻靜以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9、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10、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王昌齡

11、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12、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

13、何彼濃矣,華若桃李。

14、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5、佳人自鞚玉花驄,翩若驚燕踏飛龍。——蘇軾

16、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語離情翠黛低。

17、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

18、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19、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

20、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21、鏡中貌,月下影,隔簾形,睡初醒。

22、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曹雪芹

23、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

24、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5、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

26、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宋玉

27、眉似遠山不描而黛,唇若塗砂不點而朱。

28、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29、夢笑開嬌靨,眼鬟壓落花;簟生玉腕,香汗浸紅紗。——蕭綱

30、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莊子逍遙游》

5. 行香子·七夕原文及賞析

行香子·七夕原文及賞析3篇

行香子·七夕原文及賞析1

原文: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譯文:

草叢中的蟋蟀鳴叫個不停,梢頭的梧桐樹葉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只能一年一次短暫相會,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喜鵲搭橋,一年才能相見,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注釋:

蛩(qióng):蟋蟀。雲階月地:指天宮。浮槎:指往來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為之搭橋,故稱鵲橋。牽牛織女:二星宿名。甚霎(shà)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鑒賞:

這首雙調小令,主要借牛郎苦女的神話傳說,起莫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莫。此詞由莫間起起,先言個莫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苦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苦女的同情,並通過起牛郎苦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莫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詞首從莫間的七夕著筆,起周圍環境的沉寂和抒發主莫公孤獨痛苦的心情。詞莫巧妙地運用了以動起靜的手法,大興誇張之筆,說那幾張飄然落地的梧桐老葉是。嗚蛩」所「驚落」,極起出萬籟俱靜的環境特點,烘託了詞莫內心孤寂凄愴的心情,引出了「正莫間。天上愁濃」的聯想,身自己的心境與牛郎苦女的離愁緊緊地編苦在一起,成為所託之事與所言之情的紐帶。下面起牛郎苦女的故事:「雲階月地,關鎖千重。」描起牛郎,苦女遠隔雲階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見的痛苦,正抒發了自己與丈夫身在異地,心相牽系的離愁;描起牛郎、苦女鵲橋相會,瞬息離散的苦難,正傾吐了自己與丈夫遠隔千里、不得歡聚的別恨。

正所謂:「縱浮搓來,浮槎去,不相逢。」整個上片由莫間起到天上,於敘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緊著詞莫的感情脈搏。最後,在下片詞莫的感情已經完全化他為我,將自己夫妻的境況與牛郎、苦女的境況融合為一,因此,她從現實自我處境出發,展開了奇特的聯想:「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天宇間風雨變幻莫測,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苦女或許現在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這種推測聯想,完全是移情的結果,含蓄婉轉地抒起了莫間七夕夫妻不得相見的難言苦衷。

尾句起天上七夕的自然用色,與首句莫間七夕之用遙相呼應:一邊是風雨飄忽,陰晴不定的銀河兩岸,一邊是蟋蟀低吟、梧桐落葉的深閨庭院,這就開創出一種清冷凄涼的氛圍,有力地烘託了詞莫孤寂悲傖的心情。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成功地提煉了口語,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繪了宇宙天體的瞬息萬變,在創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增添了詞的音樂美。

總這首詞由莫間起起,先言個莫所見所感,再此詞由莫間起起,先言個莫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苦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苦女的同情,並通過起牛郎苦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莫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為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起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賞析二: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詞作開首,詞人抓住秋天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徵落筆。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此時此際,此情此景,在詞人看來,正是人間天上離愁別怨最濃最重的時候。詞人開首落筆即蒙上一層凄冷色彩,想像相當闊大,由眼前之景,即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此外,著一「驚」字,表明詞人自身也為離愁所「驚」。詞作題為「七夕」,由此可知「人間」的「愁濃」之中也包含了自己,從而含蓄地點出自己也為離情別愁所煎熬。次二句,「雲階月地,關鎖千重」,詞人的筆觸放得更開,敘說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雲階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天上。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末三句,「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浮槎」,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詞人在此繼續展開其想像之筆,描述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寫自身體驗的離愁,和對離愁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詞作下片首三句緊承上片詞脈,詞人繼續展開想像。上片是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這里則是憂慮牛郎、織女別恨的難以窮盡。一個「想」字,道出了詞人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懷。「牽牛織女,莫是離中」,這兩句由想像回到現實。詞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關注之情溢於言表。結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甚」字加以強調,突出了詞人的耽心與關切。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如果沒有自己深切的感情體驗,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詞作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天上人間的遙相呼應,對開拓詞作意境,氣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詞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闊大胸襟。此外,本詞疊句的運用,口語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行香子·七夕原文及賞析2

原文: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賞析: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人。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七月七日夜裡,人們遙望天上的織女星和牽牛星,想起關於他們的美麗傳說,無不感嘆。這樣的日子裡,正受別離之苦的詞人,感觸更深。「草際鳴蛩,驚恐梧桐」。寫的是凄清之景:夜是那麼靜,草叢中蟋蟀的叫聲是那麼清晰,連梧桐的葉子掉地上也能聽到。這兩句從聽覺入手,不僅增強了下句的感傷情調,而且給全詞籠罩上一層凄涼的氣氛。「正人間天上愁濃」是作者仰望牽牛、織女發出的悲嘆。「天上」暗點出牽牛、織女。七夕雖為牛、女相會之期,然而相會之時即為離別之日,傾訴一年來的別離之苦,想到今夜之後又要分別一年,心情更痛苦。「人間」包括作者和一切別離中的男女。想到牛、女今夜尚能相見,自己卻無此機會,內心的悲愁,可見一斑。「愁濃」二字,寫盡辛酸。

「雲階目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句意思:望著銀河,望著雲、月,幻覺中進入了想像中的天上世界。「槎」是用竹木編成的筏子,可以渡水。據說乘著它從海上出發,航行十餘天,到了天上,可以見有城郭房舍,非常壯麗,望見織女宮中織布,牽牛天河岸邊飲牛。天宮以月為地,以雲為階,重重關鎖,即使她象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來,也不能同織女、牽牛相逢。這幾句字面雖寫天上,用意則人間。「關鎖千重」,極言阻隔之深,致使有情男女不得會合團聚,其中寄託詞人個人的別恨。

下片仍是作者仰望銀河雙星時浮現出來的想像世界。傳說夏歷七月七日夜群鵲銀河銜接為橋渡牛、女相會,稱為「鵲橋」,也稱「星橋」。分別一年,只得一夕相會,離情別恨,自然年年月月永無窮盡。「想」意「討想」、「想像」等包含著對牛、女的痛惜、體貼和慰藉意,還有啟下的作用。正當人們悲慨牛、女常年別離時,剛剛相會的他們,又要別離了。「莫是離中」的「莫」為猜疑之詞,即大概,大約之意。結尾三字用一「甚」字總領,與上片末三句句式相同,為此詞定格。「甚」這里是時間副詞,作「正當」「正值」的「正」解釋。「霎兒」是口語,指短暫的時間,意思是一會兒。天這么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又刮風,大約織女、牽年已分離了吧?疊用三個「霎兒」,逼肖煩悶難耐聲口,寫得幽怨不盡。牽牛、織女正是人間別離男女的化身,對他們不幸遭遇的嘆恨,正是對人間離愁別情的嘆恨。這幾句語意雙關,構思新穎,用天氣的陰晴喻人間的悲喜,貼切生動。

這首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為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寫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行香子·七夕原文及賞析3

行香子·七夕 宋朝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行香子·七夕》譯文

草叢中的蟋蟀鳴叫個不停,梢頭的梧桐樹葉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只能一年一次短暫相會,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喜鵲搭橋,一年才能相見,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行香子·七夕》注釋

蛩(qióng):蟋蟀。

雲階月地:指天宮。

浮槎:指往來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為之搭橋,故稱鵲橋。

牽牛織女:二星宿名。

甚霎(shà)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行香子·七夕》賞析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詞作開首,詞人抓住秋天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徵落筆。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此時此際,此情此景,在詞人看來,正是人間天上離愁別怨最濃最重的時候。詞人開首落筆即蒙上一層凄冷色彩,想像相當闊大,由眼前之景,即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此外,著一「驚」字,表明詞人自身也為離愁所「驚」。詞作題為「七夕」,由此可知「人間」的「愁濃」之中也包含了自己,從而含蓄地點出自己也為離情別愁所煎熬。次二句,「雲階月地,關鎖千重」,詞人的筆觸放得更開,敘說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雲階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天上。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末三句,「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浮槎」,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詞人在此繼續展開其想像之筆,描述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寫自身體驗的離愁,和對離愁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詞作下片首三句緊承上片詞脈,詞人繼續展開想像。上片是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這里則是憂慮牛郎、織女別恨的難以窮盡。一個「想」字,道出了詞人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懷。「牽牛織女,莫是離中」,這兩句由想像回到現實。詞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關注之情溢於言表。結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甚」字加以強調,突出了詞人的耽心與關切。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如果沒有自己深切的感情體驗,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詞作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天上人間的遙相呼應,對開拓詞作意境,氣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詞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闊大胸襟。此外,本詞疊句的運用,口語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行香子·七夕》鑒賞

這首雙調小令,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人。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詞首從人間的七夕著筆,寫周圍環境的沉寂和抒發主人公孤獨痛苦的心情。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大興誇張之筆,說那幾張飄然落地的梧桐老葉是。嗚蛩」所「驚落」,極寫出萬籟俱靜的環境特點,烘託了詞人內心孤寂凄愴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間。天上愁濃」的聯想,把自己的心境與牛郎織女的離愁緊緊地編織在一起,成為所託之事與所言之情的紐帶。下面寫牛郎織女的故事:「雲階月地,關鎖千重。」描寫牛郎,織女遠隔雲階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見的痛苦,正抒發了自己與丈夫身在異地,心相牽系的離愁;描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瞬息離散的苦難,正傾吐了自己與丈夫遠隔千里、不得歡聚的別恨。

正所謂:「縱浮搓來,浮槎去,不相逢。」整個上片由人間寫到天上,於敘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緊著詞人的感情脈搏。最後,在下片詞人的感情已經完全化他為我,將自己夫妻的境況與牛郎、織女的境況融合為一,因此,她從現實自我處境出發,展開了奇特的聯想:「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天宇間風雨變幻莫測,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現在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這種推測聯想,完全是移情的結果,含蓄婉轉地抒寫了人間七夕夫妻不得相見的難言苦衷。

尾句寫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與首句人間七夕之景遙相呼應:一邊是風雨飄忽,陰晴不定的銀河兩岸,一邊是蟋蟀低吟、梧桐落葉的深閨庭院,這就開創出一種清冷凄涼的氛圍,有力地烘託了詞人孤寂悲傖的心情。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成功地提煉了口語,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繪了宇宙天體的瞬息萬變,在創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增添了詞的音樂美。

總這首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為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寫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行香子·七夕》創作背景

這首詞《歷代詩余》題作「七夕」,有可能是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寫於池陽的。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應召。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凄涼。

6. 李清照的《行香子 七夕》 解釋與賞析``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詞作開首,詞人抓住秋天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徵落筆。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此時此際,此情此景,在詞人看來,正是人間天上離愁別怨最濃最重的時候。詞人開首落筆即蒙上一層凄冷色彩,想像相當闊大,由眼前之景,即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此外,著一「驚」字,表明詞人自身也為離愁所「驚」。詞作題為「七夕」,由此可知「人間」的「愁濃」之中也包含了自己,從而含蓄地點出自己也為離情別愁所煎熬。次二句,「雲階月地,關鎖千重」,詞人的筆觸放得更開,敘說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雲階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天上。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末三句,「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浮槎」,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詞人在此繼續展開其想像之筆,描述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寫自身體驗的離愁,和對離愁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詞作下片首三句緊承上片詞脈,詞人繼續展開想像。上片是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這里則是憂慮牛郎、織女別恨的難以窮盡。一個「想」字,道出了詞人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懷。「牽牛織女,莫是離中」,這兩句由想像回到現實。詞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關注之情溢於言表。結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甚」字加以強調,突出了詞人的耽心與關切。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如果沒有自己深切的感情體驗,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詞作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天上人間的遙相呼應,對開拓詞作意境,氣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詞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闊大胸襟。此外,本詞疊句的運用,口語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