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南京紫金山
『壹』 古詩知識
訓1、詩骨--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2、詩傑--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3、詩狂--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4、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5、詩仙--李白
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6、詩聖--杜甫
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
7、詩囚--孟郊
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8、詩奴--賈島
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9、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10、詩佛--王維
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12、五言長城--劉長卿
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13、詩鬼--李賀
其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15、溫八叉--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
16、鄭鷓鴣--鄭谷
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
17、崔鴛鴦--崔珏
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18、詩神--蘇軾
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練試卷
『貳』 新金陵四十八景是哪些地方
1. 關於金陵四十八景的詩句
關於金陵四十八景的詩句 1.金陵四十八景分別是
莫愁煙雨、祈澤池深、雨花說法、天界招提、憑虛遠眺、永濟江流、燕磯夕照、獅嶺雄觀、石城霽雪、鍾阜晴雲、龍江夜雨、牛首煙嵐、珍珠浪涌、北湖煙柳、東山秋月、虎洞明曦、冶城西峙、赤石片磯、清涼問佛、嘉善聞經、杏村沽酒、桃渡臨流、青溪九曲、鳳凰三山、達摩古洞、甘露佳亭、長干故里、鷺洲二水、化龍麗地、來燕名堂、樓懷孫楚、台想昭明、長橋選妓、三宿名崖、祖堂振錫、幕府登高、報恩寺塔、神樂仙都、雞籠雲樹、靈谷深松、秦淮漁唱、天印樵歌、商飈別館、謝公古墩、獻花清興、木末風高、棲霞勝境、星崗落石。
2.金陵四十八景的介紹
金陵四十八景是指古都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四十八個景點。如今金陵四十八景包括古金陵四十八景和新金陵四十八景,代表了南京各個時期的文化底蘊。古金陵四十八景的說法起自明朝萬曆年間,經過幾代人的完善,逐漸遴選出的南京市有名的景緻,清初高岑曾繪《金陵四十八景圖》。古「金陵四十八景」曾輝煌一時,但部分景點在城市的發展中消失,一些景點雖然還在,但日漸蕭條,走向沒落邊緣。《金陵晚報》評出2005年版新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住建委、南京市旅遊園林局、南京市地鐵集團、南京市規劃局及金陵晚報社評選出2012年版新金陵四十八景。
3.請問金陵四十八景都有哪些
金陵十八景有據可查的是,「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曾繪有《金陵十景冊》,其從侄文伯仁亦畫有《金陵十八景冊》,所繪諸景是:三山、草堂、雨花台、牛首山、莫愁湖、攝山、鳳凰台、新亭、石頭城、長干里、白鷺洲、青溪、燕子磯、太平堤、桃葉渡、白門、方山、新林浦。
後來出現了有關金陵四十八景的多種記載和版本,影響較深的為木刻圖本,其景點名稱如下:
莫愁煙雨(莫愁湖)、祈澤池深(庵已不存,原在府冶東南三十五里叢山中)、雨花說法(雨花台)、天界招提(天界寺)、憑虛遠眺(北極閣)、永濟江流(永濟寺,今已廢)、燕磯夕照(燕子磯)、獅嶺雄觀(獅子山)、石城霽雪(石頭城)、鍾阜晴雲(紫金山)、龍江夜雨(三汊河)、牛首煙嵐(牛首山)、珍珠浪涌(珍珠河)、北湖煙柳(玄武湖)、東山秋月(東山鎮土山)、虎洞明曦(在高橋門外山中,庵已廢,洞猶存)、冶城西峙(朝天宮)、赤石片磯(望江磯)、清涼問佛(清涼山)、嘉善聞經(寺已不存)、杏村沽酒(城南門西,杏林已無存)、桃渡臨流(桃葉渡)、青溪九曲(青溪)、鳳凰三山(鳳凰台觀三)、達摩古洞(燕子磯三台洞)、甘露佳亭(小九華山)、長干故里(長干里)、鷺洲二水(古白鷺洲)、化龍麗地(幕府山上,亭已廢)、來燕名堂(烏衣巷王謝故居)、樓懷孫楚(城西,樓已不存)、台想昭明(湖熟鎮,昭明太子讀書處,建築已廢)、長橋選妓(白鷺洲公園)、三宿名岩(岩在靜海寺內)、祖堂振錫(祖堂山幽棲寺)、幕府登高(幕府山)、報恩寺塔(塔已不存)、神樂仙都(光華門外,明初避暑宮殿,現已無存)、雞籠雲樹(雞鳴寺)、靈谷深松(靈谷寺)、秦淮漁歌(內秦淮河)、天印樵歌(江寧方山)、高飈別館(在今中山植物園)、謝公古墩(今烏龍潭一帶)、獻花清興(牛首山獻花岩)、木末風高(雨花台方孝孺祠,祠已廢)、棲霞勝景(棲霞山)、星崗落石(因落星山得名)。
曾輝煌一時的「金陵四十八景」,一些景點在城市的發展中消失了,一些景點雖然還在,但是欠開發,日漸蕭條,逐漸走向沒落的邊緣。
二〇〇四年七月九日南京的《金陵晚報》讀者王慶華寄來讀者來信《誰來重振「燕磯夕照「昔日盛景》,呼喚對老金陵四十八景景點的保護開發,同年八月一日《金陵晚報》開始評選「新金陵四十八景」,經市民與專家投票與評審,產生首批入圍六十四景名單,蒞年二月二十二日《金陵晚報》開始新四十八景最終輪投票評選,同年四月十二日第二次專家評審會召開,新四十八景評選結果揭曉。
新景保留原十八個舊景:(新景合為十六個)
莫愁湖、雨花台、北極閣(含在台城裡)、燕子磯、石頭城、紫金山、牛首山、玄武湖、朝天宮、清涼山、九華山、靜海寺、雞鳴寺、靈谷寺、秦淮河、江寧方山、中山植物園、棲霞山。這些景點歷經時間的考驗,成為古今南京的景點精華。
又新增添三十二個新景:
明孝陵和梅花山(算一景)、南京長江大橋、閱江樓、總統府、中華門瓮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珍珠泉、雲錦博物館、陽山碑材、甘家巷南朝石刻、鼓樓和大鍾亭、湯山溫泉、湯山古猿人洞、胭脂河及天生橋、固城湖及高淳老街、南唐二陵、瞻園、明故宮遺址、梅園新村紀念館、甘氏故居、江心洲、石鼓路天主教堂、南京大學北大樓、頤和路民國公館區、龍江寶船廠遺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桂子山石柱林、渤泥國王墓、金陵刻經處、南京博物院、凈覺寺、傅家邊現代農業生態園。
4.金陵四十八景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2012年,距離「新金陵48景」評選已過去八年。這八年中,南京環境整治、城市景觀日新月異,一批新的城市地標正在崛起,一批新的景觀改變了南京的城市面貌,一批新的旅遊線路,鄉村游、生態游、溫泉游、賞花游、文化游,正在改寫南京旅遊新版圖。「金陵48景」,又將刷新。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住建委、南京市旅遊園林局、南京市地鐵集團、南京市規劃局及金陵晚報社,攜手800萬南京市民,共同發起「新金陵四十八景」大型城市之美推選活動。經過官方網站、微博平台、讀者平台等全媒體平台開放,網友、市民廣泛關注參與,經過歷時數月的提名、初選、復選、決選,以及大眾評審團和專家評審團現場評審,2012年11月21日,「新金陵48景」評選結果在萬眾矚目中正式揭曉。
「新金陵48景」的所有四字景名全部出爐。刻有這些景名的銅牌被授予了48個景點,將在這48個景點正式掛起,成為南京的新旅遊品牌。 新金陵四十八景(2012年版)名稱 景點 名稱 景點 中山偉陵 中山陵 湯山溫泉 湯山溫泉 孝陵香雪 明孝陵 湯山猿洞 湯山古猿人洞 十里秦淮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 幕燕長風 幕燕濱江風光帶 瞻園玉堂 瞻園 紫台觀天 紫金山天文台 南大北樓 南京大學北大樓 玄武煙柳 玄武湖 方山天印 江寧方山 明城龍蟠 明城牆 棲霞丹楓 棲霞山、棲霞寺 雨花丹青 雨花台 梅園風清 梅園新村 甘家大院 甘熙故居 鼓樓鍾亭 鼓樓公園和大鍾亭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 椏溪慢城 高淳椏溪國際慢城 奧體中心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泉涌珍珠 珍珠泉 老山深林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礦探幽 冶山國家礦山公園 故宮滄桑 明故宮遺址 牛首煙嵐 牛首山風景區 天生胭脂 胭脂河與天生橋 南博藏珍 南京博物院 石柱奇觀 六合石柱林 石城清涼 清涼山與石頭城 金陵經典 金陵刻經處 天妃靜海 靜海寺與天妃宮 浦站背影 浦口火車站舊址 雲錦天工 南京雲錦博物館 站映湖光 南京火車站 莫愁煙雨 莫愁湖公園 存史警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朝天宮闕 朝天宮 寶船遺址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 閱江攬勝 閱江樓 金陵兵工 晨光1865科技·創意產業園 紫峰凌霄 紫峰大廈 雞鳴春曉 雞鳴寺 頤和公館 頤和路公館區 樞府春秋 南京總統府 天塹飛渡 南京長江大橋 南朝石刻 南朝石刻
5.關於莫愁湖的詩句
1.《莫愁》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雪中梅下與誰期,梅雪相兼一萬枝。
若是石城無艇子,莫愁還自有愁時。
2.《清平樂·蓮開欲遍》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蓮開欲遍。一夜秋聲轉。殘綠斷紅香片片。
長是西風堪怨。莫愁家住溪邊。采蓮心事年年。
誰管水流花謝,月明昨夜蘭船。
3.《馬嵬》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4.《莫愁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
十四採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鬱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
恨不嫁與東家王。
5.《莫愁曲》
年代: 唐 作者: 徐凝
玳瑁床頭刺戰袍,碧紗窗外葉騷騷。
若為教作遼西夢,月冷如丁風似刀。
6.《隨園記》
清代:袁枚
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干河沿。河未乾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稱金陵之勝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鍾山,東曰冶城,東北曰孝陵,曰雞鳴寺。登小倉山,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雲煙之變,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7.《莫愁曲》
唐代:李賀
草生龍坡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游。
歸來無人識,暗上沈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秋。莫負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8.《杏花天(賦莫愁)》
宋代:周密
瑞雲盤翠侵妝額。眉柳嫩、不禁愁積。返魂誰染東風筆。寫出郢中春色。
人去後、垂楊自碧。歌舞夢、欲尋無跡。愁隨兩槳江南北。日暮石城風急。
9.《長相思(舟中作)》
宋代:周邦彥
好風浮。晚雨收。林葉陰陰映鷁舟。斜陽明倚樓。
黯凝眸。憶舊游。艇子扁舟來莫愁。石城風浪秋。
10.《石城》
唐代:鄭谷
石城昔為莫愁鄉,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舊棹舴艋,
江岸還飛雙鴛鴦。帆去帆來風浩渺,花開花落春悲涼。
煙濃草遠望不盡,千古漢陽閑夕陽。
莫愁湖
1.位於南京秦淮河西,六朝時稱橫塘。全園面積54公頃,湖面約37公頃。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
2.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3.景點
莫愁湖內湖面寬闊,盛產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遠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蓮花,每逢炎夏,蓮花盛開,翠蓋紅花,香風陣陣,恍若絕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
6.古金陵四十八景哪些在江寧
金陵48景江寧部分
鳳凰三山——城西南露崗鳳凰台遺址上遠眺江邊的三山,李白詩「三山半落青天外」;
虎洞明曦——東南郊高橋門外黃龍山附近的虎中觀看黎明時的陽光;
東山秋月——中秋節在江寧東山鎮的土山上賞月;
秦淮漁唱——在秦淮河上聆聽漁歌;
天印樵歌——在方山郊遊時聽到樵歌;
台想昭明——鍾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讀書台,一說在江寧湖熟的梁台;
祖堂振錫——唐代法融祖師在祖堂山得道,成為佛教南宗第一祖師;
牛首煙嵐——牛首山的景色;
獻花清興——祖堂山北峰獻花岩的景色;
祈澤池深——南郊高橋門外祈澤寺的泉水,傳說宋時東海龍女來此聽法師講法華經後所開。
7.描寫「玄武湖」的詩句有哪些
1。《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句》 年代: 近代 作者: 蘇曼殊
赫赫同泰寺,妻妻玄武湖。
2.《宋帝馳道》 年代: 宋 作者: 馬之純
南城來到北城隅,更北直趨玄武湖。
3.《金陵雜興二百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龍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樣平。
4.《武皇南巡舊京歌(十一首)》 年代: 明 作者: 顧璘
石壁斜臨玄武湖,中開天府貯民圖。
5.《白下春遊曲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金大輿
台城東望樹蒼蒼,玄武湖春碧水長。
玄武湖古代的時候又稱什麼?
玄武湖古名桑泊、後湖、北湖,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玄武湖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年的人文歷史。
8.金陵四十八景的歷史發展
《金陵四十景圖考詩詠》金陵四十八景起自明萬曆。
南京人加入這種有圖有詠的大合唱,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事情。據顧起元《客座贅語》,先是榜眼余夢麟(幼峰)以生平所游覽金陵諸名勝二十處,各著詩紀之,並約焦、朱之蕃(蘭隅)先後二位狀元公與探花顧起元同唱和,詩作匯為一集,名之曰《雅游篇》,刊行於世,一時以為盛事。
余氏所選的二十景是鍾山、牛首山、梅花山、燕子磯、靈谷寺、鳳凰台、桃葉渡、雨花台、方山、落星崗、獻花岩、莫愁湖、清涼寺、虎洞、長干里、東山、冶城、棲霞寺、青溪、達摩洞。而朱蘭隅興猶未盡,更「搜討記載,共得四十景,屬陸生壽柏策蹇浮舫,躬歷其境,圖寫逼真,撮舉其概,名為小引,系以俚句」,也就是周亮工所謂「景各為圖,圖各為記,記各為詩」,最後編成《金陵四十景圖考詩詠》。
這「四十景」也就成了後世作金陵景物圖詠的藍本。但陸生騎毛驢乘小船躬歷尋訪所繪的圖,現已不知下落。
《金陵八景圖卷》今天還能見到的年代最早的「金陵八景圖卷」,也產生於明代萬曆年間,是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江寧(今南京)畫家郭仁所繪,現藏南京博物院。郭氏僅選「鍾阜祥雲」、「石城瑞雪」、「龍江夜雨」、「鳳台秋月」、「白鷺晴波」、「烏衣夕照」、「秦淮漁笛」、「天印樵歌」等八景為題,各作一圖,並各題有七律一首。
「金陵八景圖卷」是後人的定名,所以也可能是郭仁畫了更多的景觀,而流傳下來的只有這八幅。198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博物院展》一書錄有《金陵八景圖》,註明是明朝郭仁所畫。
郭仁,號水村,是明代萬曆年間的著名山水畫家。明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說他「工寫大幅山水,布置渲染,具有成法」。
他的《金陵八景圖》卷原載於與同時代的畫家魏之璜等合作的《金陵之家畫卷》一書,該書作於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明朝還有一個畫家黃克晦字孔昭,號吾野山人,福建惠安人也繪有《金陵八景圖》,現存六幅,景名與郭仁所繪大同小異。
《金陵四十景圖》到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又繪過《金陵四十景圖》,周亮工為這部圖冊寫了題跋,回顧了「金陵山水,舊傳八景、十景、四十景,畫家皆圖繪」的歷程。高氏這一組金陵景物圖後來刊入康熙《江寧府志》。
同樣得周亮工作序的是余賓碩的《金陵覽古》,余賓碩是余淡心的兒子,也頗有前明遺少風韻,他在康熙五年(1666),「周遊山水之間,感慨興亡之事,探奇攬勝,索隱窮幽,地各為詩,詩各為記,次第匯成,凡六十首」。余氏對景點的選擇排列很有趣,始於「舊內」,也就是朱元璋登基前所住的吳王府;終於「大本堂」,堂在明故宮中,用以教授太子及諸王公侯子弟,是培養接班人的所在,為國家社稷之「大本」。
所以當時即被人看破,認定他是為懷念明王朝所作。周亮工序中一再強調「風景未殊,河山不改」,也頗有欲蓋彌彰的味道。
這要算是金陵景物吟詠中的一個異數。而嘉慶年間的錢塘人陳文述,居留南京月余,竟作詩三百多首,涉及金陵舊跡近三百處。
還有比陳氏更快捷的詩才,光緒元年(1875)易順鼎中舉,北上應試途經南京,冒雪騎驢於城中遍訪六朝及南明遺跡,一日之間竟成《金陵雜感》七律二十首!《金陵景物圖詩》《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在乾隆十八年(1753),也就是他去世前一年,曾寫過二十三首《金陵景物圖詩》,記冶城、杏花村、燕子磯、謝公墩等。從吳氏詩前小記中可知,其詩是因圖而作,這一組圖則繪於康熙五年,畫家是一位「王山人」;吳氏對此人像是有所了解的,圖和人都無從查考了。
就連吳敬梓的這一組詩,也是在1956年才被從長沙發現出來,而且好像也不應該只有二十三首,當是二十四首,或者就是四十首。吳氏在數十年後得見「王山人」所繪的這些圖,依圖作記吟詩,他在小記中介紹景觀位置、來歷變化,而吟詠則多乃眼前景物,即涉懷古,亦屬泛泛,非但沒有懷念前朝的意思,而且頗有「頌聖」的詞句了。
「遺民」是不能遺傳的,明代的遺民,到余賓碩那一代就算終結了,此後的知識分子,沒有親身經歷過改朝換代的痛苦,也就完全不必去為前朝古人一唱三嘆。《金陵四十八景》大約在乾隆年間,「金陵四十景」發展成為洋洋大觀的「金陵四十八景」。
還能看到一種清代宣統二年(1910)刊行的南京人徐上添所畫《金陵四十八景》圖冊,1990年,南京古舊書店曾據舊本影印出售。其所列四十八景:莫愁煙雨、祈澤池深、雨花說法、天界招提、憑虛遠眺、永濟江流、燕磯夕照、獅嶺雄觀、石城霽雪、鍾阜晴雲、龍江夜雨、牛首煙嵐、珍珠浪涌、北湖煙柳、東山秋月、虎洞明曦、冶城西峙、赤石片磯、清涼問佛、嘉善聞經、杏村沽酒、桃渡臨流、青溪九曲、鳳凰三山、達摩古洞、甘露佳亭、長干故里、鷺洲二水、化龍麗地、來燕名堂、樓懷孫楚、台想昭明、長橋選妓、三宿名崖、祖堂振錫、幕府登高、報恩寺塔、神樂仙都、雞籠雲樹、靈谷深松、秦淮漁唱、天印樵歌、商飈別館、謝公古墩、獻花清興、木末風高、棲霞勝境、星崗落石。
每幅上各有簡短題記,介紹景點來龍去脈。據說民國年間還曾流傳一種彩色的《金陵四十八景圖》,如今亦。
9.古金陵四十八景哪些在江寧
石城霽雪 清涼山石頭城上的雪景 鍾阜晴雲 紫金山上的雲景 鷺洲二水 江東門外白鷺村一帶的古白鷺洲(並非今日位於秦淮區的白鷺洲),李白詩「二水中分白鷺洲」 鳳凰三山 城西南露崗鳳凰台遺址上遠眺江邊的三山,李白詩「三山半落青天外」 龍江夜雨 下關龍江邊夜聽雨聲 虎洞明曦 東南郊高橋門外黃龍山附近的虎中觀看黎明時的陽光 東山秋月 中秋節在江寧東山的土山上賞月 北湖煙柳 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和煙景,唐韋庄詩「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秦淮漁唱 在秦淮河上聆聽漁歌 天印樵歌 在江寧區方山郊遊時聽到樵歌 青溪九曲 城東的青溪很多河灣,夾岸均垂楊亭館 赤石片磯 城東南今雨花門外的由紅色砂岩構成的秦淮河畔小崗 樓懷孫楚 李白在金陵時常飲酒的「孫楚酒樓」,孫楚樓遺址約在今水西門水關一帶的秦淮河畔 台想昭明 鍾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讀書台,一說在江寧湖熟鎮的梁台 杏村沽酒 今城西南花露崗下的古杏花村,相傳是唐代詩人杜牧買酒處 桃渡臨流 夫子廟利涉橋畔古桃葉渡,相傳是東晉王獻之妾桃葉渡秦淮處 祖堂振錫 唐代法融祖師在祖堂山得道,成為佛教南宗第一祖師 天界招提 中華門外的天界寺,原名龍翔寺,與靈谷寺、報恩寺並稱為明代「金陵三大寺」 清涼問佛 清涼山的清涼寺 嘉善聞經 幕府山東南鐵石崗石佛閣的嘉善寺 雞籠雲樹 雞籠山的景色 牛首煙嵐 牛首山的景色 棲霞勝景 棲霞山的景色 達摩古洞 幕府山東北麓的達摩洞,傳梁代達摩法師渡江前曾在此休息 燕磯夕照 在燕子磯觀夕陽 獅嶺雄觀 獅子山上的盧龍觀 化龍麗地 幕府山北麓臨江的「五馬渡」,相傳西晉末年時琅琊王司馬睿與彭城王等皇族分乘五馬來此地,琅琊王所乘之馬忽然化龍飛去,成為司馬睿稱帝前的「吉兆」來燕名堂 今夫子廟對岸烏衣巷內東晉王謝大族故居的「來燕堂」 報恩寺塔 中華門外大報恩寺的九級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永濟江流 在燕子磯的永濟寺觀音閣俯視江流 莫愁煙雨 莫愁湖「荷亭消暑,柳岸追風」之景觀 珍珠浪涌 今雞鳴寺至浮橋的古珍珠河 長干故里 中華門外古長干里 甘露佳亭 雨花台高座寺甘露井旁的亭台,另一說在小九華山 雨花說法 相傳梁代雲光法師在雨花台上講經,天上落花如雨,雨花台即因此得名 星崗落石 約在今板橋落星村、落星大隊一帶的古「落星崗」 長橋選妓 今夫子廟對岸一帶明清妓院的集中地 幕府登高 登幕府山眺望長江 謝公古墩 五台山永慶寺前東晉謝安登臨過的高墩 三宿名岩 下關靜海寺附近南宋名將虞允文曾休息三夜的三宿岩 神樂仙都 光華門外的道觀神樂觀 靈谷深松 靈谷寺周圍的上萬株古松 獻花清興 祖堂山北峰獻花岩的景色 木末風高 雨花台永寧寺側的木末亭,一說在方孝孺墓內 憑虛遠眺 在雞籠山最高處的憑虛閣遠望市區及玄武湖 冶城西峙 朝天宮所在的冶城山峙立於城西 商飆別館 鍾山南麓梅花山前的南朝離宮商飆館遺址 祈澤池深 南郊高橋門外祈澤寺的泉水,傳說宋時東海龍女來此聽法師講法華經後所開現狀。
10.描繪金陵景色詩句
1、《過金陵四首》 宋·蘇泂 豆田無數老鴉飛,棗熟菰香稻子垂。
未說前年那有此,今年還似去年時。
2、《金陵夜泊》 唐·羅隱 冷煙輕淡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棲雁遠驚沽酒火,亂鴉高避落帆風。
3、《金陵圖》 唐·韋庄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4、《初至金陵》 宋·蘇轍 山川過雨曉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路繞匡廬更南去,懸知是處可忘憂。
5、《題金陵雜興詩後十八首》 宋·李璉 梁家天子抱琵琶,淚灑華林御苑花。
今日聞韶無處所,雁煙蛩雨屬他家。
6、《金陵覽古 秦淮》 唐·朱存 一氣東南王鬥牛,祖龍潛為子孫憂。金陵地脈何曾斷,不覺真人已姓劉。
7、《登烏江寶泉寺南山望金陵作》 宋·賀鑄 我愛金陵望不厭,獨尋微逕躡晴嵐。
柔桑淺草三月尾,踴塔飛樓一水南。
8、《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含章殿》 明·費元祿 煙沉弱柳隔晴沙,窈窕香台憶主家。綺樹游絲留曉色,雕窗粉蝶戀清華。
9、《金陵懷古》 宋·宋無 宮磗賣盡雨崩牆,苜蓿秋紅滿夕陽。
玉樹後庭花不見,北人租地種茴香。
10、《金陵懷古六首》 宋·周文璞 孫伯陵頭水最悲,蔣侯廟下月來遲。夜深行客心驚恐,猿掛晉朝楓樹枝。
11、《金陵懷古二首》 宋·釋善珍 齊樓梁殿黍離離,王氣潛隨斗柄移。
秋雨狐藏宮井樹,夕陽鴉立御園枝。
12、《懷金陵三首》 宋·張耒 此君堂後青蒼玉,別後何曾寄一聲。想見秦淮月堂下,西風吹浪拍堤平。
13、《金陵即事》 宋·黃文雷 東庵遺像宿塵埃,追想雞聲午夢回。
只與鍾山增九鼎,當時何似早歸來。
14、《金陵懷古》 宋·梅堯臣 秦莫恃棧閣,吳莫恃壍江。不能恃以德,二國竟亦降。
邇來屢興廢,由險。15、《金陵懷古》 元·王冕 壞牆幽徑草青青,何處園林是舊京?海氣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頭城。
16、《題金陵雜興詩後八首》 宋·薛師董 舒王不讓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斷弦。
可怪蘇郎呈好手,剪花排錦蔣山前。
17、《金陵官舍後圃散二首》 宋·楊萬里 江梅未落杏先繁,萱草都齊柳半勻。卻是淺寒花較耐,東風未要十分溫。
1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懷古詩 明·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19、《金陵弔古八首》 明·何良俊 漢季平分三國,孫吳元占東方。堪笑當時王濬,與人閑管興亡。
20、《金陵二首》 宋·晁說之 金陵形勢眼中見,一弔興亡夢寐間。
侯景長驅走龍虎,王敦內叛壓江山。
21、《金陵雪中》 宋·劉過 風幻寒威夜撲人,曉看雲腳四垂陰。牧羝塞上功名淚,騎馬藍關竄逐心。
22、《金陵懷古》 宋·王珪 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
23、《金陵懷古》 唐·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24、《金陵雜詠》石作城垣江作池,三分霸業遠開基。
金陵自王東南氣,赤壁中焚百萬師。
25、《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一》 清·錢謙益 龍虎新軍舊羽林,八公草木氣森森。樓船盪日三江涌,石馬嘶風九域陰。
26、《登金陵鍾山絕頂》 宋·吳龍翰 萬仞鍾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幾崚嶒。
自憐不及天邊雁,歲逐春風到八陵。
27、《金陵三首》 明·王跂 三輔江山穴出虎,六朝形勝勢蟠龍。皇基易紹因遷鼎,家痛難忘異舉烽。
28、《金陵懷古》 唐·殷堯藩 黃道天清擁佩珂,東南王氣秣陵多。
江吞彭蠡來三蜀,地接昆侖帶九河。
29、《金陵懷古》 唐·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30、《金陵九日》 唐·唐彥謙 野菊西風滿路香,雨花台上集壺觴。
九重天近瞻鍾阜,五色雲中望建章。
『叄』 小學 語文詩歌除了上學歌還有哪些
【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二年級 】
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小學三年級 】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①蕭蕭:風聲。②挑:捉。③促織:俗稱蟋蟀。④籬落:籬笆。)
譯文: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人有重陽登高、佩帶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②山東:指華山以東。③茱萸: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
譯文:獨自個漂泊在外作他鄉之客,每逢到佳節時倍加思念親人。今天在這遠遠的地方,我料想兄弟們在那些登高之處,一定都插戴著茱萸呢,可是,其中卻少了我一個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開,長江暢通奔流,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里迴旋。東西兩岸的東梁山和西梁山夾江對峙聳出來,有一隻掛著帆的小船從太陽那邊駛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北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①瀲灧:波光閃動的樣子。②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③奇:奇妙。④西子:西施。)
譯文: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麼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傑,《嫦娥》李商隱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①妝:打扮。②絛:用絲編成的帶子。)
譯文:婀娜玉立的柳樹像精美的碧玉裝扮而成的妙齡少女,千絲萬縷的枝條像少女盛裝上垂掛下來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原來是那如同剪刀一樣的二月春風。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勝日:好日子。②泗水:河流名。③光景:風光景物。④等閑:隨意。)
譯文:外出河邊尋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覺到處煥然一新。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百花為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①乞巧:七夕。)
譯文:農歷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向會。 家家戶戶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盡了幾千條紅絲線啊。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雲母屏風:用雲母做的屏風。②長河:銀河。)
譯文: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獨
小學四年級】
上冊:《題西林壁》蘇軾,《游山西村》陸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①題:書寫,題寫。②西林:西林寺。③緣:因為。)
譯文: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
游山西村【宋】陸 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山西村:村莊名。②臘月釀的酒。③豚:豬。④疑:以為,懷疑。)
譯文: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遇上豐年也要留足雞、肉等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懷疑已無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迴路轉,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個鬱郁蔥蔥、山花爛熳的村莊。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①黃鶴樓:樓名,在今湖北武漢。②之:去,到。③故人:指老朋友。④煙花:形容花開得繁茂。)
譯文:老朋友從西邊辭別黃鶴樓,在百花盛開的三月去繁華的揚州。孤獨的帆船遠去的影子在蔚藍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長江水向天邊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①使:出使。②浥:濕潤。③更盡:再飲完。)
譯文:清晨,渭城的一場春雨沾濕了路上的塵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楊柳被雨水沖刷得格外清新蔥綠。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向西而行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了。
下冊:《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憶江南》白居易,《鄉村四月》翁卷,《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漁歌子》張致和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①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②厭:滿足。)
譯文: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無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①洞庭:湖名。②和:和諧,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為一體。③潭面:指湖面。④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譯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與明朗的月色交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波光閃閃,像一面沒有磨過的鏡子。遠遠望去,湖中翠綠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銀盤中一隻小巧玲瓏的青螺呀。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①憶江南:詞牌名。②諳:熟悉。③藍:一種植物。)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滿川: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③子規:杜鵑鳥。④了:結束。)
譯文:一條小河中流淌在碧綠的山間,細雨微風中杜鵑在歡快地歌唱。 鄉村四月里人們是多麼忙碌,才侍弄完蠶桑又開始了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①雜興:各種興致。②耘田:除去田裡的雜草。③績麻:把麻搓成線。④未解:不懂。⑤供:從事。⑥傍:靠近。)
譯文: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村裡的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①鱖魚:一種淡水魚,味道鮮美。②箬笠:用竹篾、箬葉編制的斗笠。③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防雨用具。)
譯文:美麗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鷺在碧空中自由地飛翔。桃花盛開,江水猛漲,無數肥美的鱖魚在水底悠閑地游動。老漁翁頭戴青竹笠,身披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悠閑自在地垂釣,樂而忘返。
【小學五年級】
上冊:《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張籍,《長相思》(山一程)納蘭性德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①瓜洲:長江北岸。②京口:今江蘇鎮江。③鍾山:今南京紫金山。)
譯文:京口和瓜洲僅有一江相隔,到南京也只隔幾座山了。一年一度的春風又把江南岸吹綠了。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思念已久的家鄉呢?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①意萬重:形容要表達的意思很多。②行人:這里指捎信的人。③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譯文:洛陽城裡已經颳起了秋風,想到家鄉的氣候變化要寫封信卻不知從何說起。唯恐時間急迫,匆忙中沒能表達清楚,捎信的人要走了,我又把信打開。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①榆關:山海關。②那畔:那邊,此處指關外。③聒:聲音嘈雜。)
譯文: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著關外山海關那個方向走,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千家萬戶都點起了燈火.風一陣陣,雪一陣陣,嘈雜的聲音打碎我思鄉的心和未做完的夢,而在故鄉的家園卻沒有這種雜亂的聲音。
下冊:《牧童》呂岩,《舟過安仁》楊萬里,《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辛棄疾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①弄:逗弄。)
譯文:草鋪滿橫野有六七里長,笛子伴著晚風發出幾聲鳴叫。從外邊歸來已經是黃昏後,不用脫掉蓑衣枕著月亮睡到天亮。
舟過安仁 (宋) 揚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①安仁:縣名。②篙:撐船用的竹竿。③棹:船槳。④怪生:怪不得。)
譯文: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①清平樂:詞牌名。②茅檐:茅屋的屋檐。③吳音:泛指南方的方言。④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⑤翁媼:老翁、老婦。⑥亡賴:同「無賴」。)
譯文: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制雞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躺卧在草地上剝蓮蓬吃。
【小學六年級】
上冊:《詩經·採薇》(節選),《春夜喜雨》杜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天凈沙·秋》【元】白樸
詩經·採薇(節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①昔:從前。②矣:語氣助詞。③依依: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的樣子。④思:語氣助詞。⑤霏霏:雪花飛舞的樣子。)
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①乃:就。②發生:催發植物生長。③潛:暗暗地,悄悄地。④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⑤野徑:鄉間小路。⑥花重: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⑦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譯文: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①西江月:詞牌名。②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③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④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⑤見:同「現」。)
譯文:月兒出來驚動了樹枝上的鵲兒,輕輕吹拂的夜風中不時送來陣陣蟬鳴。稻花飄香沁人心脾,駐足聆聽那一片蛙聲,好似在為人們的豐收而歡唱著…… 你看,天邊還偶爾看得見七八顆星星,轉眼山前便灑落了兩三點雨。大雨將至,趕緊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跑到溪頭轉彎處,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
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①天凈沙:曲牌名。②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譯文:天邊的夕陽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黃, 籠罩著遠處一個孤零零的村落,黃昏的暮靄里,烏鴉棲息在古樹光禿禿的枝幹上。這時有一隻鴻雁飛來,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隨著它的身影望去,遠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綠的湖水,還有那點綴在它們身旁的白色小草、紅色楓葉和黃色菊花。好一派秋天蒼涼而又瑰麗的美景呀!
七步詩 【三國·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為汁。萁qí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①持:用來。②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③漉:過濾。④菽:豆。⑤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⑥釜:鍋。)
譯文: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鳥鳴澗 【唐】 王維 體裁:【五絕】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①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②閑:安靜。③時:時而,偶爾。)
譯文:在這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在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①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②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③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④平明:清晨。⑤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xī,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①江畔:江邊。②獨步尋花: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③蹊:小路。④恰恰:這里形容鳥叫聲和諧動聽。)
譯文:黃四娘家的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的鮮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動人。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①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②若:好像。③等閑:平常。④清白:指高尚節操。)
譯文: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留人間。
竹石 【清】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①任:任憑。②爾:你。)
譯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jì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①聞:聽說。②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③漫:隨意地,胡亂地。④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像春季還鄉,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譯文: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的喜訊,激動的淚水忍不住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兒的愁容早已不見,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須有好酒助興,美好的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恨不得馬上動身從巴峽穿過巫峽,便可以從襄陽轉向洛陽。
己亥hài雜詩 【清】龔自珍(這首是《已亥雜詩》中的第220首)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dǒu 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九州:中國。②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喑:啞。萬馬齊喑:比喻。⑤究:終究,究竟。⑥抖擻:振作精神。)
譯文: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然而社會政治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①浸:泡在水中。②瀟瀟:形容雨聲。③子規:布穀鳥。④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⑤白發:老年。⑥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
譯文: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著。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次變得年輕?門前的溪水還能東流轉為西行!不要因為自己老了就消極悲觀,人生也會返老還童。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①鮑浩然:詩人的朋友。②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④眉眼盈盈處:山水交匯處。)
譯文:水好像是眼波橫流,山好像是眉峰攢聚。要問遠行的人去哪裡?有山有水風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歸去了,又要送君(鮑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留住。
『肆』 憶江南(其一、其二、其三)三首古詩(再將每首詩的意思...
《憶江南三首》
唐代: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
其一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其三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4)七夕南京紫金山擴展閱讀
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見於《教坊記》及敦煌曲子詞。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為《憶江南》,突出一個「憶」字,抒發他對江南的憶戀之情。
白居易早在青年時期就曾漫遊江南,行旅蘇、杭。其後又在蘇、杭作官:唐穆宗長慶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長慶四年五月任滿離杭;唐敬宗寶歷元年(825)三月除蘇州刺史,五月初到任,次年秋天因目疾免郡事,回到洛陽。
這時候,他五十五歲。蘇、杭是江南名郡,風景秀麗,人物風流,給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回到洛陽之後,寫了不少懷念舊游的詩作。如《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勝事,余嘗典二郡,因繼和之》雲:「江南名郡數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猶苦憶,我為刺史更難忘。境牽吟詠真詩國,興入笙歌好醉鄉。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直到開成三年(838)六十七歲的時候,還寫了這三首《憶江南》。
『伍』 七夕節為什麼成了螢火蟲「劫難日」
臨近七夕,又現放飛螢火蟲活動,你可知道,這背後是殘忍屠殺!螢火蟲發光其實是交配求偶,人為放飛展出,螢火蟲將錯過繁衍機會!有時放飛不到三小時,螢火蟲幾乎全死了,地上都是屍體。
臨近七夕,螢火蟲的銷售也更加火爆。在七夕前後,很多淘寶網商家將螢火蟲擺上「貨架」,作為節日禮物銷售。在一家店鋪中,僅3隻螢火蟲的售價就已經達到136元,而喻義為「鍾愛一生」的99隻螢火蟲,售價高達1575元。盡管價格不菲,仍有近300單的成交量。
有些商家就會想出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製造出七夕浪漫的氣氛,殊不知,這浪漫的背後,螢火蟲付出的代價很大,呼籲大家不購買螢火蟲!拒絕參加使用捕捉螢火蟲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