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浪花一朵朵教案

浪花一朵朵教案

發布時間: 2023-02-09 05:55:23

① 大班(浪花)兒歌教案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 8個生字和 3個詞語,認識「耍、癢、丫、淚、殼、藍、淘、娃」8個字。 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l、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l、理解重點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想像、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電腦大海圖:問:這是哪兒呀?誰去過?海邊好玩嗎?你能把在海邊玩時的高興的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拿著照片給大家講。) 3、出示電腦小女孩在沙灘玩時的圖:你們看小姑娘在什麼地方干什麼?你們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兒,那個姑娘想聽聽你們讀書,行嗎? 4、自己藉助拼音輕聲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准確。 5、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 6、小姑娘這有幾個詞語看誰讀得准確。電腦出示詞語: 浪花 玩耍 笑了 跑來 唱歌 眼淚 送給 貝殼 淘氣 娃娃 小腳丫 放電腦錄音:你們讀得真准!我答應和你們一起玩。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教師范讀第一段:剛才大家讀得挺好的,老師也不想落後呀?給我個機會讀讀書行嗎?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聽聽哪兒讀得好?通過老師的讀你體會到了什麼?(浪花邁著輕輕的步了走來的輕輕的讀得好,體會浪花邁的步子很輕。)板書:輕 2、浪花怎麼輕輕地走來?請同學表演。 3、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麼?(浪花湧上沙灘的響聲很小。) 讀的時候聲音要輕一些,自己著讀一讀。 4、指名讀。 5、還有哪兒讀得好?(悄悄地弄癢了我的小腳丫)板書:悄 6、真的有人弄癢了它的腳丫嗎?那指的是什麼?小女孩的表情什麼樣? (當浪花輕輕的濺到腳上。給人一種庠庠的感覺。) 7、那這句話應該怎麼讀呀? 8、學生練習讀。 9、還有哪讀得好?(浪花笑著跑回家。)板書:笑 跑 10、「浪花笑著跑回家」的「笑著」指的是什麼?(浪花捲上來發出的聲音。) 1 1、(指板書說)浪花「輕輕地、悄悄地\笑著」這是把浪花當作人來寫,可以看出什麼?(小姑娘對浪花的喜愛。)你們喜歡嗎?能不能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讀一讀。學生自己讀、同桌讀,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段: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讀互評。 3、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浪花什麼樣? 4、學生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 5、你們還想讓大海給你們帶來些什麼?點擊電腦在圖上出示:可愛的小螃蟹、綠綠的海藻、翠綠的海白菜、美麗的珊瑚 6、電腦出示:「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教師指導讀.如果你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這時你是什麼心情?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讀嗎?自己練讀同桌讀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段: l、學生齊讀第二段。 2、練慣用「像」說話。 (如:彩虹像一座美麗的拱橋。) (四)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配樂朗誦。 三、指導背誦: l、自己試著背一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齊背。 四、讓學生談談到海邊玩時的感受?可以編出小兒歌。 學生編出小兒歌: (l)浪花浪花多美麗, 像一朵朵白色的雲, 在海中唱著嘩嘩嘩, 一會兒仰頭又低頭, 浪花浪花你多美, 真像美麗的藍海豚, 浪花浪花我真羨慕你! (2)藍藍的大海,軟軟的沙灘, 綠綠的海藻,白白的珊瑚, 大海真美呀!

② 幼兒園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說教材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為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並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范的過程,幼兒在使用不同的語調表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為本活動的難點。

說教、學具的准備

1、物質上的准備

我為幼兒准備了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2、知識上的准備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了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難點,我採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畫課件中的內容。

「聽」,是引導幼兒傾聽老師的語言啟發、誘導。

「講」是幼兒講,滿足幼兒說的願望。

「演」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學法:

本次活動多採用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表現自我。還結合了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結果前置提問法」是讓幼兒在想像、創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整個活動貫穿於游戲之中,把活動分為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序:

1、導入活動:猜謎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旨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游戲內容。

2、理解故事,掌握學習方法

(1)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一遍故事在講述故事時,教師不出示任何教具,是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邊傾聽邊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裡有誰?」

(2)觀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的內容非常生動、有趣,我通過設置懸念,讓幼兒猜猜葉子的作用,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外,盡管在活動中有時幼兒表達的意思不一定正確,但他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對幼兒的回答都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和表揚。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運用課件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動態語言環境,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問,幼兒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動中來。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我根據幼兒喜歡游戲的特點組織了角色游戲活動,通過游戲角色分配,游戲中的相互合作,力爭讓每個幼兒都能做到開心、開口。盡管在游戲過程中,有的幼兒純粹是在玩,但是他同樣也在感受著語言的氛圍。存在問題:1、課件畫面轉換的速度太慢,而小朋友說話的速度快,本來我想讓小朋友一邊看課件一邊跟著說一說,因此沒有達到我意想中的效果。2、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幫助,後來在情感遷移的過程中,我問小朋友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小朋友的回答各種各樣,有的說喜歡小貓,有的說喜歡小雞,也有的說喜歡小兔,問他們為什麼喜歡,他們都說不出原因。後來我說馬上說:「老師喜歡小兔,因為它喜歡幫助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給幼兒太多的思考時間,如果讓小朋友相互討論一下,或許效果會好一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跟隨音樂分角色游戲。

2.能用動作大膽表現浪花和腳丫的不同游戲。

3.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准備:

◎幼兒有到大海邊游泳、在沙灘上玩水的經驗。

◎《浪花和腳丫》掛圖(見教具盒)。

◎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碟CD)。

◎游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碟VCD)。

活動過程:

☆談話出示《浪花和腳丫》掛圖並提問,然後請幼兒邊傾聽故事《浪花和腳丫》(見資源包),邊回憶海邊的趣事。

教師:看,這是什麼地方?

都有誰?在做什麼?

☆模仿

1.引導幼兒分成兩組相隔一段距離面對面站好,分別用動作表現"小浪花"和"小腳丫"(見資源包),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師:小浪花在做什麼?請一起手拉手來做小浪花吧。

小腳丫又在做什麼?請一起和小腳丫做做游戲吧。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拍拍手、走走等動作來表現小浪花和小腳丫的嬉戲情節。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在一起做什麼呢?

☆傾聽

引導幼兒邊看《浪花和腳丫》掛圖,邊傾聽歌曲《浪花和腳丫》,熟悉歌詞內容。

教師:聽,浪花和腳丫要和音樂做游戲了。

☆游戲

1.播放游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碟VCD),引導幼兒觀看、學習"浪花"和"腳丫"的游戲玩法,熟悉游戲的玩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浪花和腳丫做了什麼游戲?

2.把幼兒分成男孩組和女孩組,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並播放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碟CD),引導幼兒隨音樂玩"浪花和腳丫"的游戲(見資源包),並能用相應的動作大膽表現浪花和腳丫的不同游戲。

教師:"浪花"在唱歌時,請扮演"浪花"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腳丫"在唱歌時,請扮演"腳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3.提醒幼兒隨音樂的結束部分,表現浪花和腳丫在一起嬉戲的情節(見資源包)。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碰到一起時做什麼呢?

4.引導幼兒完整隨音樂反復游戲,並互換角色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師:讓我們扮演'小浪花'和'小腳丫'的角色一起游戲吧。

活動建議

《浪花和腳丫》是一首原創歌曲。藉助大連海濱城市的地域特色,以輕快的曲調、優美旋律,富有童趣的歌詞表現出海邊嬉戲的快樂情境。

為方便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可事先在活動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5-2米的直線,當幼兒游戲時,讓幼兒分別站在線上扮演"浪花"或"腳丫"的角色。教授游戲的玩法時,可以請配班教師幫忙,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並分角色帶領幼兒參與游戲。在最後的第二十一小節~第二十二小節的音樂出現時,可以用語言提醒幼兒手拉手一起做游戲,也可以讓幼兒嘗試做左右腳一拍一次交替抬起的動作,表現"腳丫"踩在"浪花"里嬉戲、玩耍。

在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後,可把幼兒分成多組扮演"浪花"和"腳丫",一排排、一組組前後站好。當"浪花"和"腳丫"分別在唱歌做游戲時,所有小朋友分組一起完整跟隨音樂做動作。也可以讓幼兒學唱這首歌曲,調式1=D或1=E,進行表演游戲。

資源包

●故事 浪花和腳丫夏天裡,真熱鬧,大家都到海邊來乘涼。看,藍藍的大海--浪花一朵朵,嘩啦嘩啦地沖上岸;小朋友們光著小腳丫在水裡走呀走、跳呀跳-------浪花追著小腳丫,小腳丫躲著小浪花,它們追逐著、嬉戲著,玩得多開心啊。

●游戲玩法 幼兒分成兩組在間距2米左右的.地方面對面站成兩排,兩組的幼兒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

音樂開始,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的前奏左右搖頭。

第一小節~第四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身體屈膝隨音樂左右搖晃;表現"浪花"在海里游戲。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五小節~第八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左右腳隨音樂節奏一拍一次踏地動作;表現"小腳丫"在水裡游戲。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九小節~第十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XX|XXX|"拍手。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一小節~第十二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XX|XXX|"拍手。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三小節~第十六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奏小碎步向前跑。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七小節~第二十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奏一拍一次向前走。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二十一小節~第二十二小節:面對面的兩組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節奏高高舉起再落下;表現"浪花"和"腳丫"在嬉戲、玩耍。

第二十三小節~第二十四小節:全體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小碎步轉身跑回原處,音樂結束並站好慢慢蹲下;表現"浪花"退回到了海里;"腳丫"也回到了岸上休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媽媽與我之間的關愛之情。

2、能用不同線條和顏色進行表現表達。

3、會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媽媽的外貌特徵。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畫出媽媽的外貌輪廓,突出五官的特徵,例如: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活動難點】

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能用直線、波浪線等不同的線條畫頭發。

【活動准備】

1、幼兒與媽媽的合影。

2、美術活動PPT課件。

3、蠟筆、白紙,示範畫。

【體驗活動】

1、與媽媽進行親子游戲。

2、照片回憶與媽媽一起進行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幼兒與媽媽的照片。

1、照片上是誰呀?

2、你們和媽媽在做一件什麼事情?

3、媽媽和你一起玩游戲的時候,你開心嗎?你和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

二、鼓勵幼兒大膽的描述介紹媽媽的外貌特徵。

1、師:哪位小朋友願意來向夥伴們描述一下自己的媽媽是長什麼樣子的?

2、你能誇誇媽媽哪裡最美嗎?為什麼?

鼓勵幼兒描述媽媽的五官和發型,例如:我的媽媽是長頭發,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眉毛彎彎的……

三、繪畫示範。

1、出示畫有圓臉的屏幕,播放畫人物輪廓和五官的的步驟。

師:這是什麼呀?

師:圓臉上面有什麼?(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當幼兒說出五官的時候,指導幼兒用手指誇張的空畫五官)

2、認識發型,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

師:咦,五官出來了,還少了些什麼呢?

(1)出示只有幾條頭發的圖片。

·師:這樣夠了嗎?為什麼?頭發應該是怎樣的?

(鼓勵幼兒發現說出頭發的特徵)

·播放頭發線條很密的圖片。

·師:我的媽媽也是短頭發的,所以線條畫到下巴的位置就可以了。(指導幼兒頭發從上往下空畫直線。)

(2)師:誰的媽媽和Susan媽媽發型是不一樣的?

·出示長發的圖片,指導幼兒空畫長直線。

(3)師:你的媽媽是什麼發型?

·出示卷發的圖片,指導幼兒空畫波浪線。

(4)出示發型模型,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幼兒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在繪畫的時候可以用密的線條來表示。

四、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個別指導。

五、活動思想提升。

1、播放音樂:我的好媽媽

2、評價幼兒作品。

3、師:你們剛才畫的是誰呀?你們愛媽媽嗎?我覺得媽媽也特別的愛你們,每天媽媽都會細心的照顧我們,煮香香飯菜、買漂亮的衣服、講故事給我們聽,每天都陪著我們開心快樂的長大,那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媽媽的呢?

4、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向身邊的老師媽媽表達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欣賞秋天大樹的美。

2、指導幼兒學慣用手掌印畫,表現秋天美麗的樹葉。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創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

學習手掌印畫,培養幼兒美感創作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課前請家長配合帶領幼兒去花園觀察秋天大樹的色彩變化及採集各種小樹葉

2、(物質准備)紅、黃、橘黃、綠顏料,秋景圖,繪有大樹枝乾的大張畫紙、抹布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說說秋天的大樹

出示秋景圖:秋天到了,天氣變涼,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公園里的小樹葉變成什麼樣子?都有什麼顏色?(認識紅色、橘黃色、黃色、綠色)

二、出示老師製作的范畫,引出這是手掌印畫,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

師:大樹上的小樹葉到了秋天就會離開媽媽像什麼一樣飄下來?(蝴蝶)怎麼飛的?(幼兒學一學)飛到哪裡睡覺去,但樹媽媽會想念它們,讓我們的小手做小樹葉一起把大樹媽媽打扮漂亮起來吧!

三、講解手指印畫的方法,重點講解兩手都要抹上顏色,才能使「樹葉」豐滿。

1、老師示範一遍

2、讓幼兒練習:請幼兒把手伸出來輕輕的放在顏料上蘸一下,然後在枝幹上印一下,最後再用抹布擦乾凈。

四、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老師進行巡迴指導。

提醒幼兒和同伴要協調印畫,並保持畫面整潔。

五、將作品粘貼在牆上,進行欣賞、評價。

1、交流:你覺得哪片樹葉漂亮?它是什麼顏色的?

2、分享快樂:用肢體動作扮演小樹葉一起隨音樂跳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上的數字提示,有序的閱讀故事中的主要內容。

2、通過閱讀畫面,理解親與被親的關系,知道親的含義,並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

3、體驗親別人和被親別人的情感體驗,能與同伴分享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圖片等

活動過程:

1、通過老師的語言,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你們還想被老師親一下嗎?

老師走到小朋友的跟前蹲下,摟著小朋友臉碰臉親一下。

2、啟發幼兒回憶還有誰親過自己,引出活動內容《我被親了好幾下》

小朋友還有誰親誰一下,是怎麼親的?

你想親誰一下呢?

剛才,老師被小朋友親了好幾下,我感到特別高興。今天,我還帶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我被親了好幾下》。

3、老師打開幼兒用書,並採用放慢語速的方式,念出名稱《我被親了好幾下》。

4、老師講述故事,幼兒熟悉故事的內容。在講述的過程中採用等待、留空等方式努力讓幼兒能參與到講述活動中去。

5、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建議提下列問題:

你看見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誰親了誰一下?誰被親了好幾下?

6、感知理解「親」的含義。

「親」是什麼意思?你想親誰一下呢?

使幼兒知道「親」代表愛和關懷。誰和誰親密的接觸一下,可以讓幼兒找同伴相互之間抱一抱,親一親。

教師:你剛才親了小朋友什麼地方?

鼓勵幼兒親身體的不同地方,例如:親親臉、小手親小手、鼻子親鼻子、小腳親小腳、屁股親屁股等身體部位。

教師:小朋友除了和同伴親一親,你還想親一親什麼東西或者讓什麼東西親親你呢?

引導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可以親一親桌子、玩具櫃、鋼琴、小床、地板、椅子等物品。

7、音樂創編活動,根據歌曲《碰一碰》的結構形式創編歌曲《親一親》。

音樂起:師生一起歌唱《碰一碰》。

現在我們來把《碰一碰》變成《親一親》。「找一個朋友親一親,找一個朋友親一親,親哪裡?

啟發幼兒創編歌曲,將「碰一碰」改唱「親一親」「碰哪裡」改唱「親哪裡」。

集體表演游戲「親一親」,教師提出親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幼兒就親身體的相應部位。提醒幼兒聽清楚老師的指令,與同伴保持一定距離。游戲進行3-4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走、跨、跳的方式游戲來感受秋遊路上的樂趣。

2、幫助幼兒養成一定的規則性游戲:一個一個接著玩。

活動重點:

通過走、跨、跳的方式游戲。

活動難點:

鼓勵幼兒正確的跨和跳。

活動准備:

1、布繩、紙板、自製的器械操器材,設計成場景為彎曲小路(用布繩擺成小路走)、過小溪(紙板當小石頭跨)、過小溝(用布繩擺成平行線跳)、采野花(自製的器械操器材當野花)

2、背景音樂《一起去郊遊》

活動過程:

一、情景熱身:

1、小朋友你們去過秋遊嗎?秋遊我們要准備什麼呢?(引出穿合適的衣服和鞋子)

2、熱身操穿衣服,穿上衣(抖一抖,看一看,先進一個手,再進一個手,鑽出腦袋扭一扭,衣服穿好啦。)穿褲子(抖一抖,看一看,左腳進,右腳進。拉一拉來扭一扭,褲子穿好啦。)穿鞋子(兩只鞋子擺擺好,伸進去扭一扭,伸進去扭一扭,跳一跳,跳一跳,鞋子穿的真舒服。)

3、小朋友們我們穿好衣服了,來背上包包準備出發了。

二、秋遊去

1、教師簡單介紹秋遊路線:走過彎曲小路,跨著石頭過小溪,跳過小溝。

(1)走小路。

小路很彎曲,我們一個一個跟著走小心別掉到農民伯伯種的莊稼地里,踩壞了莊稼奧。

(2)過小溪。

呀!前面有一條小溪這么過呀?老師先來試一試,引導幼兒踩著小石頭(紙板)跨過去。幼兒一個一個小心過,別掉下水。

(3)過小溪。

前面的小溝擋了我們的路,誰來試試跳過去,引導幼兒正確的雙腳跳躍。不推不急一個個的跳,不掉下溝成小泥人了。

2、采野花去。

有一片草上有很多的野花可漂亮了,我們去才野花好嗎?不過路比較的遠你們要一個一個的跟好,別迷路了。幼兒再次走小路、過小溪、過小溪到草地采野花(器械操器材)。

三、放鬆運動。

1、採到那麼多的野花,好開心啊!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做放鬆運動)

2、我們一起把漂亮的野花帶回幼兒園插起來吧!(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感知傳聲筒的秘密。

2、初步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喜歡玩科學游戲。

二、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棒,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老師用紙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紙棒,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二)鼓勵幼兒自由玩紙棒游戲。

1、師:請小朋友一人拿一根紙棒,動腦筋想一想,然後動手玩一玩,看看有哪些玩法,好嗎?

2、集中交流並總結幼兒游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誰來告訴大家剛才你是怎麼玩的?(請個別幼兒示範玩法)

(三)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啟發幼兒玩「傳聲筒」游戲。

師:小朋友想出了許多玩紙棒的游戲,不過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更好玩的游戲,你們想學學嗎?

2、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

1)、教師示範講解玩法:這游戲需要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其中一個小朋友拿一根紙棒,放在另一個小朋友的耳朵,對著紙棒說悄悄話,另一個小朋友要用小耳朵認真聽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麼,然後再交換。

2)、幼兒結伴遊戲。

A、提要求:記住悄悄話要小聲地、輕聲細語地說;在活動時不能搶,聲音要小,要互相謙讓,相互合作好。小朋友能做到嗎?

B、幼兒結伴遊戲,教師指導。

3、集中交流並小結紙棒傳聲的秘密:你們都聽到好朋友說了什麼嗎?聽得清楚嗎?原來通過紙棒能聽到好朋友的說話聲,可是聽到的聲音比較模糊、不清楚。

(四)尋找原因,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集中討論,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1)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師:大家用紙棒玩了悄悄話的游戲,可是聽到的聲音比較模糊,那小朋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聽到的聲音變清楚了?(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鼓勵幼兒觀察,並找出原因。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原來紙棒里有紙團,紙團堵住了,使我們聽到的聲音模糊、不清楚。

2、幼兒再次結伴遊戲。

1)師:小朋友都發現了紙棒里有紙團,那是不是紙團的原因呢?就讓我們來試一試吧,請小朋友把紙團拿出來,再用剛才的方法玩一次,聽一聽這次聽到的聲音跟剛才聽到的有一樣嗎?

2)引導幼兒討論交流。

師:這次聽到的聲音有比剛才的清楚嗎?原來真的是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

3)教師進行總結:有紙團的實心的紙棒傳出來的聲音是模糊、不清楚的,而空心的紙棒傳出來的聲音是清楚、清晰的。老師給這么好玩的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五)拓展延伸。

師:紙棒不僅可以玩「傳聲筒」的游戲,它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好玩的玩法,老師會把它投放在區角中,游戲時我們再一起去探索、發現,好嗎?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擇一是根據本班科學領域活動的開展,由聲音延伸來的;二是在幼兒看圖書之餘,喜歡將書本捲成圓形玩,這也讓我想到了可以針對這一特點,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三是我們班幼兒男生偏多,加上幼兒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有了很深的認識,上課時總是聽到很多嘈雜聲,課間時間、討論時間也發現幼兒說話聲很大聲,而對於老師採取直接制止的方式,效果不僅不好,而且老師也很累。對此,我找到了讓幼兒容易接受的游戲方法,那就是說悄悄話,很神秘地告訴一個好朋友,而不讓第三個小朋友聽到的形式。果然,幼兒比較感興趣,在音量方面也有所好轉。由此,設計了本次的活動。

在活動目標的制定上,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本班幼兒的實際能力來設定。在知識技能上主要是引導幼兒探索紙棒的探索玩法,感知傳聲筒的秘密――空心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而實心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清楚。對於小班下學期幼兒情感方面,主要是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及喜愛玩科學游戲。

在活動過程中,主要設計了三次的操作。第一次是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紙棒玩法。在這次操作過程中,發現幼兒很感興趣,能想出比較多種玩法。在交流方面,也比較活躍,能大膽積極地發言。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首先教師在示範講解玩法環節,比較趕,在幼兒還不清楚地情況下,可以邀請兩名幼兒進行示範。在其過程中,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採取比較隨機的引導方式。在結伴遊戲方面,幼兒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游戲,只是對於拿材料講悄悄話的技巧上比較不明白,導致有些太大聲,有些又太小聲。第三次的操作是在尋找出原因後,幼兒再次探索。在幼兒喜愛玩這游戲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的操作。討論時,意見出現了分歧,有的說聽得清楚,有的不清楚,由於時間關系,教師並沒有及時進行驗證澄清,導致最後的總結比較不完整。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情緒處於很興奮地狀態,能很積極地參與到其中。當然活動中也有一些需要思考改進的地方:對於小班幼兒集中分散的次數太多,導致幼兒很亢奮,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出現了集中時有些幼兒音量很大,這也要求老師在講要求時可以有些強調性地體現。在幼兒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全局的觀察,然後再有針對性進行指導。教師對於悄悄話的定位應該在示範過程中給予幼兒,讓幼兒能更好地參與活動中。「傳聲筒」不僅僅是實心、空心的秘密,還存在了形狀、大小、長短不同,傳出聲音也不同的秘密,可以延伸到第二次課,為幼兒准備各種不同紙筒,引導他們動腦筋進行探索。

熱點內容
胯下插花 發布:2025-05-20 01:47:49 瀏覽:536
金伯利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5-20 01:47:03 瀏覽:489
梅花鹿衣服 發布:2025-05-20 01:46:55 瀏覽:428
歌曲茶花開 發布:2025-05-20 01:45:22 瀏覽:963
大綠植凈化好看好養 發布:2025-05-20 01:44:50 瀏覽:992
花卉刺綉圖案365 發布:2025-05-20 01:44:50 瀏覽:794
花卉創新中心 發布:2025-05-20 01:44:49 瀏覽:783
七夕求簽 發布:2025-05-20 01:24:57 瀏覽:938
lol情人節皮膚有什麼 發布:2025-05-20 01:11:36 瀏覽:717
七夕神聊天 發布:2025-05-20 01:04:42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