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今年8月28是情人節嗎

今年8月28是情人節嗎

發布時間: 2023-01-20 09:07:39

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是很多年輕人十分喜歡的節日,那麼2017年的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 星期一 七夕情人節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的'確是很熱鬧的。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

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而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在南朝梁時殷芸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周處的《風土記》,都有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而20世紀初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搜神記》中「田昆侖」和宋初《太平廣記》中「郭翰」這兩則故事,對明清時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響。

「田昆侖」的故事說田昆侖是窮漢,一天看到三個仙女在河中洗澡,於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結果兩個年長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風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後來嫁給了田昆侖。他們生了個兒子田章。後來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現了兒子田章尋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內容也大同小異。只是這郭翰是個「姿度美秀,善談論,工草隸」的文人,說他有天在庭院中觀月,忽見織女下凡,結果情投意合,私訂終身。此後,織女夜夜來往於天上人間。有一天織女忽然對郭翰說:天帝知道此事後,命我不許再來,我們永別了。這郭翰悲傷成疾,織女在天上知道後,派了個使女下凡,贈詩兩首,其中一首說:「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這則記述可以說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文人化。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那麼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生地究竟在哪裡?說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蘇太倉、山東沂源、黃河河套,以及日本福岡,都被稱為「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其實這些說法大多數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比如日本福岡說只是當地人的一種美好願望。


❷ 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是廣大的情侶,愛人的節日,是單身狗最不願意過的節日,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男女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愛情。那麼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17年8月28日 農歷 七月初七 七夕節 星期一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近幾年七夕時間表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18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8年8月17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9年8月07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20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8月25日 農歷七月初七




❸ 2017年8月28日是不是情人節

2017年8月28日的農歷是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民間傳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因此被稱作是情人節。

❹ 情人節是那一天

2017年情人節時間:2017年2月14日,農歷正月十八,星期二

2017年「中國情人節":2017年8月28日,農歷內七月初七(七夕容節),星期一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❺ 七夕是什麼時候

七夕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節最早的時候起源於中國漢朝,又被稱為乞巧節,2017年的七夕節是什麼時候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8月28日 農歷 七月初七 七夕節 星期一

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節日最早源自於漢代,在這個時候,婦女擺好貢品,向天祈禱, 祈求織女讓自己變得心靈手巧,東晉時期最早有記載七夕節的記錄,七夕節最早是來自人類對大自然的崇拜,在古代文獻中可以說明,在三四千年前,人們以及知道了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也與時間崇拜有關,七和期同音,所以古人計算時間中經常用七代期,在唐詩宋詞中,七夕和婦女乞巧也多次出現。

七夕的來歷

唐朝時皇帝與妃子在七夕時節夜宴,而宮女們則拜天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長久不衰。在宋元時期,七夕乞巧則是特別隆重,城中還設有乞巧市。到了七夕前夕,乞巧市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都快堪比春節了,這也表明古人十分的重視七夕。之後就有了牛郎織女的神話愛情故事,被融入了乞巧節,之後乞巧節還會有未出閣的姑娘仰望天空,祈禱自己也可以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成就一番美滿婚姻。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比較流傳的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等。

七夕節在中國歷史上從漢代開始,直到現代,還是我國一項著名的`節日,只是在現代人中,乞巧早已不需要了,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七夕中那美好的愛情故事那些愛情故事,讓年輕人有著對愛情的嚮往與仰慕,也表達出了現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新看法。2017七夕節是幾月幾日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內容“ 2017年的七夕節是幾月幾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專題》》七夕節的傳說

❻ 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中國情人節又被叫作七夕節,時間是農歷七月初七,2022年的情人節是8月4日。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❼ 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七夕情人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2017年的七夕是什麼時候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2017年七夕的時間,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七夕節是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星期一 。

七夕節的簡介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熱點內容
108朵玫瑰 發布:2025-05-25 09:37:16 瀏覽:723
花卉主題鞋 發布:2025-05-25 09:36:31 瀏覽:551
盆景用麻將 發布:2025-05-25 09:33:44 瀏覽:255
口紅做插花 發布:2025-05-25 09:27:30 瀏覽:756
情人節待句子 發布:2025-05-25 09:25:57 瀏覽:688
玫瑰的網名 發布:2025-05-25 09:25:12 瀏覽:175
西蘭花國片 發布:2025-05-25 09:20:37 瀏覽:598
荷花荷屬 發布:2025-05-25 09:19:55 瀏覽:811
情人節公益 發布:2025-05-25 09:18:22 瀏覽:704
群魚和荷花畫 發布:2025-05-25 08:56:27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