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水族東方情人節

水族東方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3-01-17 14:55:20

❶ 卯節的節日簡介

水族卯節水語叫「借卯」,被稱為「東方情人節」,也稱「歌節」,於每年水歷十月辛卯日舉行。水族認為過卯節的日子與成年豐歉、人畜興旺有關,因此忌諱丁卯署火的日子。

卯節的日期是依據水族歷法來推算的,流行於貴州省三都縣和荔波縣部分村寨。節期為四天。按古老的遺俗,以水歷九、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開始,按不同地區先後分四批逢卯日輪流過節。

節日當天,青年男女打著傘,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遊玩。晚上,人們匯集村寨廣場,擊銅鼓、敲皮鼓、吹嗩吶、演出傳統的花燈劇等。還邀請客人飲宴。

傳統習俗:

1、卯節的前三四天,水家人就像漢族人迎大年一般,開始動手灑掃庭除,打掃衛生,將陽塵撒放稻田裡。寅日為年終除夕,這一天要認真清掃房屋院壩,為祭天敬祖擺上魚、肉酒、飯等供品,並且要准備豐盛的佳餚款待賓客。

2、卯日是節日活動的高潮。新年初一的卯日盛行著趕卯坡青年男女唱對歌的習俗。卯坡是經過多年遺俗選定下來的,專讓青年男女以唱對歌的形式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場所。

3、一般選在一個依山傍水地勢較寬,能容納下數萬人平坦的坡頂上去進行。屆時,不僅過卯節的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對歌,就是不過卯節的外寨和毗鄰各縣的男女老幼也會趕來參加盛會。

4、有些經商者也要來擺攤設點,出售各種食品和日用雜貨,頓時會使得整個卯坡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開始對歌前,先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當眾宣布對歌場上的戒律:只准未婚青年男女方可參加對歌。並預祝對歌的後生們能在對歌聲中尋到自己的意中人。

5、於是,在一片吆喝嬉笑聲中,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各自尋找自己唱對歌的對手,在卯坡的樹叢中、草地上、山石旁,或站或坐地撐起各色花傘遮住臉唱起對歌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卯節

❷ 水族的歷史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台)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文化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范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會中,不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對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儀式,還是原始道德的內容及其形式與傳承方式,都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與民間知識二者相互雜糅、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特點。

飲食文化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待客以酒為重,主人敬酒時帶頭喊一聲「秀」(即乾杯的意思),眾人也齊聲喊「秀」,將酒飲盡。

服飾文化

水族在服飾上禁忌紅色和黃色,特別禁忌大紅、大黃的熱調色彩,而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水族不喜歡色彩鮮艷的服裝,而是喜歡色彩淺淡素雅,這表達了水族獨特的服飾審美觀,那就是樸素、大方、實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綉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綉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綉花鞋,素雅文靜。

水族男子穿大襟無領藍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著長衫,頭纏裡布包頭,腳裹綁腿。

語言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

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台)語支,共有聲母71個,韻母55個,聲調8個。水語與壯侗語族中的侗語、毛南語、布依語、仫佬語、壯語、傣語和黎語等有親屬關系,尤其與侗語、毛南語、仫佬語更為接近,並有許多同源詞。

水語跟同語族的壯語、傣語相比,內部差別較少,各地水族群眾一般都可以用水語互相通話。水語可劃分為3個土語區,沒有方言差別。第一個是三洞土語區,以三洞鄉板南村水語為代表。第二個是陽安土語區,以陽安甲乃村為代表。第三個是潘洞土語區,以陽和鄉潘硐村的水語為代表。

(2)水族東方情人節擴展閱讀:

水族種植水稻有悠久歷史,形成眾多十分濃厚的稻作相關習俗。水族歷法以稻作物候為依據,水族的卯節與端節,就是因稻作種植與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節。

過去,人們認為在稻作生產關鍵階段,博得稻神歡心才能獲取稻作豐收,因此從浸種、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個關鍵階段,往往要依據水書擇吉行事。開秧門之前,將兩把稻秧帶到家中以魚肉酒飯供祭。

然後,由這位媳婦帶著秧苗先下田栽幾行之後,盛裝待命的其他婦女才紛紛下田勞作。開秧門儀式,既是對稻神的尊重,又是運用相似律的巫術原理,讓少婦旺盛的生殖力轉嫁到禾稻上,祈求獲得更大的豐產。

水族崇拜魚,魚是大多數水族地區的圖騰崇拜物。水塘養魚、稻田養魚是水族地區的重要技能與特色,人們運用田魚產卵和用稻草團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獸對漁業危害的方法,使魚稻獲得雙豐收。所以,飯稻羹魚成為水族的傳統習俗。

❸ 水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水族的節日有哪些

1、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主要有端節、卯節、蘇寧喜節、薦節、敬霞節等,最隆重的當推「端節」 。

2、卯節。水語稱「借卯」。 只是三都縣九阡地區和與之相臨的荔波縣部分地區水族人過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日子選在插秧結束之後的水歷九、十月(陰歷五、六月)的卯日,並以辛卯日為上吉日,共分四批輪流過節。由於 「卯節」 和 「端節」事實上都是過年,故過卯節的地區不過端節,過端節的地區不過卯節。卯日是節日活動的高潮。新年初一的卯日盛行著趕卯坡青年男女唱對歌的習俗。卯坡是經過多年遺俗選定下來的,專讓青年男女以唱對歌的形式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場所。一般多選在一個依山傍水地勢較寬,能容納下數萬人平坦的坡頂上去進行。屆時,不僅過卯節的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對歌,就是不過卯節的外寨和毗鄰各縣的男女老幼也會趕來參加盛會。開始對歌前,先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當眾宣布對歌場上的戒律:只准未婚青年男女方可參加對歌。並預祝對歌的後生們能在對歌聲中尋到自己的意中人。於是,在一片吆喝嬉笑聲中,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各自尋找自己唱對歌的對手,在卯坡的樹叢中、草地上、山石旁,或站或坐地撐起各色花傘遮住臉對起歌來,如果男女雙方唱得合心合意,事後只要由男方家帶著豬、酒、糯米等認親禮品前去認親,選好了婚期便可成婚,一般家中很少干涉。因此,卯節素有「古老的東方情人節」之稱。 [1]

3、端節。水族人稱之為「借端」。 三都、都勻、獨山、荔波等地的絕大多數水族地區都過這一節日,是水族同胞所歡度的民間節慶中最為隆重、最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每年水歷正月(陰歷九月)到二月(陰歷十月)逢亥日,就是水族過「端」的日子。端節從首批至末批,延時50餘天,被稱為世界上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特色濃郁的年節。

4、蘇寧喜節。水語是「水歷四月丑日」的意思,是水族民間節日,時間在水歷的四月丑日,即農歷十二月丑日。據水族傳說,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間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節」,節日的主要內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5、敬霞節。「霞」是水語「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以血緣家庭為單位,各村寨聯合舉行祈禱雨水的原始宗教活動。主要在三都縣九阡地區及其毗連地區過此節。敬霞節並非每年都過,相隔兩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體時間由水書先生根據《水書》推算。有十二地支子年輪一次的,也有在地支子午年六年輪一次的。主要活動內容則各宗族以等量祭酒擺設於祭壇上(酒、糯米數量不限)。水書先生念咒詞祭天、祈禱下雨。最後由各宗族的頭目攜帶米酒到指定地點,去把象徵水神的「霞石」澆淋偏倒,最後神秘地藏起來,他們認為這樣才保證當地年成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❹ 九阡鎮的民風物產

九阡文化主要以歷史文化、原生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和自然風光文化相互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民風物產文化區域,進而加強旅遊開發。九阡政府堅持旅遊文化產業開發政策,把旅遊開發和文化保護結合起來,做到經濟利益和群眾利益共同最大化。
九阡民族風情濃郁,「卯節」是當地水族人民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卯」節那一天,卯坡上聚集幾萬群眾互對情歌,交流感情,結識朋友,被譽為「東方情人節」。九阡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水梅村潘新簡反清遺址、石板寨抗日舊址、甲才村晴雨石、水昔河風光、月亮山風光、高山原始植被等。 九阡李是三都水族自治縣獨有的特色果品,具有皮薄、肉厚、質脆、汁濃、味甜等特點,維C含量較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1987年被貴州省農業專家鑒定為稀有罕見優良品種,享譽省內外。
九阡李原以自然發展為主,從2002年起,九阡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九阡李種植,通過退耕還林、農業產業科技示範等項目的推動,並不斷引進先進種植技術,提高九阡李的種植面積和果品質量。目前,該鎮九阡李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3000多畝,其中掛果4000畝,年產果品60多萬公斤。其果實成熟期在每年5月中下旬,正值水果供應的淡季,加上其優良的品質,多年來,市場上供不應求。
近年來,在省、州、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九阡為中心的九阡李優質果品基地有望在2010年以前達到3萬畝以上,形成獨具三都水族特色的農業產業化「九阡李長廊」。
中國水族卯文化風情園
位於自治縣東南部水各大寨,距九阡鎮5公里,距荔波機場15公里。卯節有「東方情人節」之稱,卯坡有「水族情愛第一坡」之譽,卯坡由情歌對唱場、石神台、樹神台、如意瀑、如意潭、仙人橋、定情谷、魚塘、水碾、水各大寨、龍風井等組成。
明媚的春日,爽朗的盛夏,在這些美妙的季節里,先祖們為少男少女定下了節日,任隨他們情感播種、發芽直至開花、結果。同屬百越民族的水族,卻以歌的方式來含蓄演繹,情人坡上紅豆樹下,傳情的水歌從少男少女口中交替唱出,「唱情示愛,以歌擇侶」。這對歌當中,青年男女或有同心暗結的喜悅,或有婉拒的傷懷…… 九阡酒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九阡文化象徵,也是水族人民的文化象徵。平時除解乏消遣自斟自飲外,凡有親月來家,必以酒相待,主人家不僅殷情勸酒,還邀請鄉鄰,親友來作陪,酒酣耳熟之際,主人還與客人喝交杯酒以示親熱。水族「交杯酒」又叫轉轉酒,喝酒時,主人、客人與作陪的人圍成一個圓圈站起來,每人都用右手把自己的酒碗或酒杯送給下家,同時用左手接住上家送來的酒碗或酒杯,大家就同時喊一聲「秀」!便將自己的酒一下子灌進了下家嘴裡,而自己同樣被上家灌了酒。「秀」是水語「乾杯」的意思,一聲「秀」,每人都喝一碗或一杯酒。醇香的糯米酒,是水族閑暇生活的享受,也是禮尚往來、增進感情的介體。
1957年三都縣女副縣長帶九阡酒進京敬毛主席,毛主席誇九阡酒「好香、好甜、好酒」,九阡酒因此一舉成名。1987年建成酒廠後進行批量生產,年產量200多噸,現貴陽、北京等都有經銷窗口,九阡酒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九阡酒是一流的純糯米香酒,中國水族獨特傳統工藝釀造。100%的純糯米原料、100%的天然泉水釀造、100%的無添加劑、100%的水族傳統工藝。九阡酒與茅台酒一樣只能用當地的糯米與泉水釀制,這樣釀造出來的九阡酒,飲之則醇香味美,沁人心肺,實為酒中珍品。 卯節,水語稱「借卯」,意為吃卯,這是水族人的節日。
卯節的日期是依據水族歷法來推算的。具體的日期雖不固定,但有個選擇的原則,即在水歷九、十月(陰歷五、六月)內的卯日分四批過節。水歷十月,水書稱為「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辛卯日被稱為「最順遂的日子」,是過節的上吉日。水族人認為,過節逢辛卯就預示風調雨順,人壽年豐。與此相反,丁卯日被視為凶日,是過節的忌日。過節逢丁卯日會招致旱象蟲災與瘟疫。卯節的分批在很古的時候就約定俗成。水家節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的卯,第三卯/水扒浦卯,第四卯/九阡卯。九阡寬/吃卯殿後」。頭三批卯節在荔波境內,第四批卯節,除三都的九阡、水各、周覃外,荔波的岜鮮、水維、永康等鄉的水族人,也在這最後一批卯日過節。荔波境內水族人口僅3萬人。單談九阡鎮過卯節的水族已超2萬人,加上周覃鎮境內過卯節的群眾已大大超過荔波境內水族總人口。目前最隆重的節日是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的水各卯。
卯節的前三四天,水家人就象漢族人迎大年一般,開始動手灑掃庭除,打掃衛生,將陽塵撒放稻田裡(水家人認為陽塵能殺蟲)。卯節的「除夕」,要殺豬宰鴨、打豆腐、開窖酒、備鮮魚,祭祀祖先。村村寨寨取出珍藏的銅鼓來敲擊,並開始接待賓客。
卯日是節日活動的高潮。人們身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涌往卯坡(各地約定俗成集會對歌過卯的山坡),在坡上對歌。這一天,卯坡上人山人海,人產撐著各種彩傘,或戴著草帽、竹笠,三五成群散落在如茵的草地和碧綠的灌木叢間,宛如雨後綠野上綻開的五彩花朵。
水族的包辦婚姻色彩較濃,其青年男女的戀愛一般是隱秘的。只有趕場天和節慶日,都有接觸機會,還要避開長輩與兄嫂。惟卯節卻為青年男女的社交大開了「綠燈」。卯節實際上是歌節,歌聲就是傳媒。未婚男女青年可以盡情地對唱情歌而毫無顧忌。
節日之夕,家家笑聲朗朗,碰杯之聲不絕於耳。鏗鏘的銅鼓和渾厚的皮鼓聲響徹水寨。水家人一邊喝著醇香的糯米酒,一邊唱著比米酒更香的「姨娘歌」。每個水族寨子都設有「歌堂」,女歌手和伴音姑娘坐在房間里,男歌手與同伴、聽眾坐堂屋中,歡歌達旦,甚至連綿數晝夜。
卯節的起源來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說遠古時候一支水族的祖先來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嚴重蟲災,人們束手無策,眼看顆粒無收。這是,水書先生陸鐸從天而降,指示人們掃積屋內煙塵撒在禾苗上,終於除去了害蟲。人們慶勝利,聚而歡歌,代代沿襲便形成了卯節。

❺ 2015年水族卯節什麼時候

水族卯節又稱「歌節」,是水族獨有的民間節日,因其古老而神秘又被稱之為「東方情人節」。水族卯節流行於一部分不過端節的水族生活地區,節期為四天,按古老的遺俗以水歷九、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開始,按不同地區先後分四批逢卯日輪流過節

❻ 三都在貴州那裡

三都是貴州省黔南地區的一個縣,是我國唯一一個水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東面和東南面與黔東南州榕江、雷山兩縣為鄰,南面與黔南州的荔波縣接壤,西面和西北面與獨山縣、都勻市毗鄰,北面與黔東南州丹寨縣接界。縣境處於雲貴高原的東南斜坡,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400——1000米之間,山地面積佔94%,是典型的山地縣。全縣轄10個鎮,11個鄉,274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0多萬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96.88%,其中水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64%,水族最大最隆重是節日是端節,端節是水族的大年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水族稱歡慶端節為(水族發音)「借端」,每年以水歷來推算「借端」的日期,水歷以陰歷九月為正月,是萬物歸終之意,亥天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既是歲終又是新年伊始。水族端節從農歷的八月持續到十月,分七批過完,從開始到結尾長達49天,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節日。水族的節日還有卯節,被譽為東方情人節。三都還有布依族和苗族也佔一定比例,布依族的節日有四月八,苗族的節日有吃新等
三都縣境內有堯人山國家森林公園、都柳江省級風景名勝區、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古樸迷離的民俗民風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別具特色

❼ 水族「卯節」為何又被譽為「東方情人節」你知道嗎

水族卯節又稱「歌節」,是水族獨有的民間節日,因其古老而神秘又被稱之為「東方情人節」。水族卯節流行於一部分不過端節的水族生活地區,節期為四天,按古老的遺俗以水歷九、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開始,按不同地區先後分四批逢卯日輪流過節。

卯節的起源與風俗

卯節的起源來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說遠古時候一支水族的祖先來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嚴重蟲災,人們束手無策,眼看顆粒無收。這是,水書先生陸鐸從天而降,指示人們掃積屋內煙塵撒在禾苗上,終於除去了害蟲。人們慶勝利,聚而歡歌,代代沿襲便形成了卯節。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區分。過「卯節」的這些村寨把水歷九月或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作為新年節日,叫做借卯,意為吃卯。

按照水族的族規,凡過端節的村寨,就不過卯節,而過卯節的,就不過端節。

關於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說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的內外套地區,弟弟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後到祖公處團聚慶祝。後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❽ 水族傳統節日:卯節的來歷

水族卯節,在水語中叫做「借卯」,是水族的 傳統節日 。在水族的人看來,這一天是過節的上吉日。你知道嗎?卯節被稱為是「東方情人節」,在這個節日里,可以促成青年男女的婚事,男女可以自由往來,不受限制。那麼水族的卯節是怎麼來的呢?

卯節,又稱「歌節」。水族民間節日。流行於貴族三者和獨山縣部分村寨。每年水歷九、十月(家歷五、六月)擇一卯日舉行。當天,青年男女打著傘,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遊玩。晚上,人們匯集村寨廣場,擊銅鼓、敲皮鼓、吹嗩吶、演出傳統的花燈劇等。還邀請客人飲宴。

卯節,水語稱「借卯」,意為吃卯。卯節的日期是依據水族歷法來推算的。具體的日期雖不固定,但有個選擇的原則,即在水歷九、十月(陰歷五、六月)內的卯日分四批過節。水歷十月,水書稱為「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辛卯日被稱為「最順遂的日子」,是過節的上吉日。

水族人認為,過節逢辛卯就預示風調雨順,人壽年豐。與此相反,丁卯日被視為凶日,是過節的忌日。過節逢丁卯日會招致旱象蟲災與瘟疫。卯節的分批在很古的時候就約定俗成。水家節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的卯,第三卯:水扒浦卯,第四卯:九阡卯。九阡寬:吃卯殿後」。頭三批卯節在荔波境內,第四批卯節,除三都的九阡、水各、周覃外,荔波的岜鮮、水維、永康等鄉的水族人,也在這最後一批卯日過節。

卯節的起源來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說遠古時候一支水族的祖先來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嚴重蟲災,人們束手無策,眼看顆粒無收。這時,水書先生陸鐸從天而降,指示人們掃積屋內煙塵撒在禾苗上,終於除去了害蟲。人們慶勝利,聚而歡歌,代代沿襲便形成了卯節。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區分。過「卯節」的這些村寨把水歷九月或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作為新年節日,叫做「借卯」,意為「吃卯」。按照水族的族規,凡過端節的村寨,就不過卯節,而過卯節的,就不過端節。

關於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說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的內外套地區,弟弟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後到祖公處團聚慶祝。後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熱點內容
明代玉蘭花 發布:2025-05-26 07:08:06 瀏覽:198
盆景甲路 發布:2025-05-26 07:08:05 瀏覽:39
插花構圖論文 發布:2025-05-26 07:01:43 瀏覽:863
幾種綠植 發布:2025-05-26 06:52:30 瀏覽:242
跡部的情人節之吻 發布:2025-05-26 06:52:28 瀏覽:353
丁香醫生厚 發布:2025-05-26 06:46:49 瀏覽:978
梅花園燕塘 發布:2025-05-26 06:46:07 瀏覽:907
七夕無罪 發布:2025-05-26 06:46:00 瀏覽:944
古風山茶花 發布:2025-05-26 06:35:21 瀏覽:685
白茶花可以吃 發布:2025-05-26 06:26:55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