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花看世界

一朵花看世界

發布時間: 2022-08-30 03:38:24

㈠ 人生,_不是被心情左右,_而是被心態左右._用一朵花看世界,_世界就在花中,_有一

人生,不是心情,而是心態。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用一顆心看世界,世界就在心裡。生活,雖有悲喜,雖有得失,卻不是全部。美麗的風景,不如美麗的心情;美麗的心情,不如擁有一種美麗的心態 !

㈡ 用一朵花看世界, 世界就在花中; 用一顆心看世界, 世界就在心裡~~

🔥人生,不是心情,而是心態。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用一顆心🔥人生,不是心情,而是心態。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用一顆心看世界,世界就在心裡。生活,雖有悲

㈢ 關於"一朵花,一世界"的一些故事等.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
剎那含永劫。

華嚴經中有雲,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這首揭子是宗白華先生根據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的一首詩翻譯過來的,詩的原文如下: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還有一個版本是新詩的文法,由王佐良先生翻譯的,如下所示: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

㈣ 威廉.布雷克說的:"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國."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只是告訴我們,就算是一粒沙塵,一片綠葉紅花也能包羅整個宇宙,我們存在於一個宇宙,還有無數個宇宙,我們伸出手掌,手掌上有無數的細菌,即是有無數個宇宙,我們認為眨眼間的時間,也就是手中,花中,葉中的永恆,而我們,也許只存在於某人的手掌,鮮花,綠葉中.這首詩告訴我們兩個字:無限.

世界具有統一性,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這段話在講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它告訴我們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無限掌中置,最小的空間包含最大的空間,剎那成永恆,最短的時間包含最長的時間,這種理論被稱為全息論。

傳統的佛學經典語論中,被世人熟知的有這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大概是:從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佛學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那許多高深的哲理是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的思想所無法參悟的。同樣,對於這句時常縈繞在耳邊的「名言」,我僅僅只能做一些字面上膚淺的猜想。
同時,不僅是在傳統的佛學中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思想,早在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也曾在一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這樣寫到:「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想,不論是佛學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是文學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們要表述的意思應該都是大致相同的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學。
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回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回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然而,活著的人們是不甘落沒的,即便是痛苦,他們也希翼著。於是,一個人的希翼傳給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希翼,兩個人的希翼延續下去,就是一個民族的希翼,一個民族的希翼傳給另一個民族就是兩個民族的希翼,兩個民族的希翼再延續下去,那就是整個人類、整個宇宙的希翼。做為個體的、自我的個人來說,希翼是卑微的,但是若干個、千萬個卑微的希翼凝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物種巨大的生命力。人類的個體在一代代的更新著,人類的歷史在一天天的漫延著。多少朝代在我們的身邊升起又降落?多少文明早我們的眼前生長又衰退?然而,生命這一物種卻穿越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頑強的延續著。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回,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里,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自慰?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㈤ 「一朵花中看世界,一粒沙中見天堂」的英語翻譯是什麼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見天堂。一手掌握無限大,永恆不比片刻長。
作者:William Blake/威廉.布萊克

㈥ 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世界,……議論文,大神來一篇800字作文,謝謝

老子道過:「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意思是說,世上的難事,必定先從容易的做起;世上的大事,必定先從細微的著手。
世界上不會有一蹴而就的事,凡事都是從點滴開始做起。平凡的事是這樣,偉大的事也是這樣。一個人的成功,靠的不僅是自己壯志凌雲的理想,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逐步積累。一個企業的興旺,靠的不僅是領導運籌帷幄的謀劃,更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實際經營。一個國家的富強,靠的不僅是政府高屋建瓴的戰略,更需要的是具體切實的管理建設。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海。」小事不去做,大事成空話。
在遠行時,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看上去芝麻粒大的細節,關系可能甚大。很多時候,事物的成敗就決定於某個關鍵的細節。
細節的重視有時會孕育著事業的成功。人民解放軍的行動指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詞細化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對於推翻封建主義、建設新中國這一宏偉目標來說,是一個細的不能再細的細節,但正是從這個細節中,使老百姓們認識到了共產黨的偉大之處。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做起,共產黨人成就了歷史偉業。
細節的疏忽有時會導致事業的失敗。成功轉化成失敗,往往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審慎中,那百分之一疏漏。三國時姜維由於忽略了陰平小路的防守,而導致了蜀國的滅亡。美國航天局由於一個細小零件的疏於檢查,才導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的慘劇。西方有首民謠叫《鐵釘與國家》:「丟掉一隻鐵釘,失去一個蹄鐵;失去一個蹄鐵,壞了一個馬蹄;壞了一個馬蹄,失掉一匹戰馬;失掉一匹戰馬,毀了一個將軍;毀了一個將軍,輸掉一場戰爭;輸掉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一個極小事件的發生,由於不斷引發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或者重大事件的發生。
小事不可小看。從一粒沙中能夠看一個世界,從一滴水裡可以看太陽的光輝,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對於工作有沒有責任感,並不僅體現在大是大非面前,而更是體現在細微的小事中。東晉大將軍陶侃,小到竹頭木屑,大到設城駐兵,考慮頗為縝密細致。他曾主持造船,命令兵士將剩下的木屑和竹頭全部收集起來。眾人不知為什麼。後逢大雪,天晴雪融,官府聽事前余雪泥濘,木屑正好用來墊路防滑。多年以後,荊州刺史桓溫准備伐蜀時大造船,鐵釘不夠,陶侃所貯竹頭正好能當作竹釘用。正是由於陶侃時時對細處的重視,才成就了他一生輝煌的功勛。
天下之事都是當於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即使是最聰明的人設計出的最偉大的計劃,執行時還是必須從小處著手——整個計劃的成敗就取決於這些細節。如果我們只注重所謂大的方面,對小的環節卻不以為然,放任自流漫不經心,結果「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宏偉目標卻被小問題擱淺了,最終走向失敗。
世事無小事,只要是你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就值得你去重視。

㈦ 一粒沙里見世界 一朵花里見天國 手掌里盛住無限 一剎那便是永劫 這句話什麼意思

1、意思:可以從一粒沙子里,看一個一個廣闊的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見一個天堂的美好。手掌里抓住無限的回憶,那一刻就是永恆的瞬間。

2、出自英國作者威廉·布萊克《天真的預言》。

原文: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譯:

一粒沙看出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遠。

(7)一朵花看世界擴展閱讀

詩歌鑒賞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里,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自慰?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

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

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作者簡歷

1784年,在父親過世後,布萊克開始與著名出版商約瑟夫·約翰遜合作。在約翰遜的合作者中包括當時英國許多優秀人物,如:約瑟夫·普萊斯利、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和托馬斯·佩恩等等。布萊克同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很快成為了好友,並應邀為其作品創作插圖。

1788年後,他陸續出版了四本詩集。

1825年開始,布萊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後,他決意要在死去之前完成為但丁《神曲》的插圖工作,但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幾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後的幾個先令去買炭筆」,畫完最後一幅畫把它放下,說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他一生中一面與妻子相依為命靠繪畫和雕版的勞酬清貧為生,一面繼續從事12歲就開始的詩歌創作,並配上自己的插圖出版。威廉·布萊克的一生極其簡單,沒有大書特書之處,只有一些一直延續的簡單事實和緊迫的藝術創作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真的預言

㈧ "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國."意思是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一粒沙里有一個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一朵花里有一個天堂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把無窮無盡握於手掌
And Eternity in an hour.永恆寧非是剎那時光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著,台灣的散文家陳之藩譯。

還有另外幾個譯本: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在一剎那裡收藏。(梁宗岱譯)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李叔同)

天涯上有篇文章寫了與之相似的典故,現摘錄如下:

「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惟迦葉微笑什麼意思?)。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㈨ 🔥人生,不是心情,而是心態。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

非常贊同。。。

㈩ [玫瑰][玫瑰][玫瑰]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一

一朵花看世界,愛情的世界就在見前。

熱點內容
盆栽徽章 發布:2025-07-04 14:39:03 瀏覽:215
有kiss的百合動漫 發布:2025-07-04 14:17:05 瀏覽:881
室外綠植景觀 發布:2025-07-04 14:06:31 瀏覽:119
荷花管理技術 發布:2025-07-04 14:00:20 瀏覽:187
山櫻花幼苗 發布:2025-07-04 13:59:31 瀏覽:678
每一朵花都會芬芳 發布:2025-07-04 13:54:26 瀏覽:358
龍抬頭花語 發布:2025-07-04 13:42:41 瀏覽:507
河南荷花鎮 發布:2025-07-04 13:14:31 瀏覽:669
海棠花期在什麼時候 發布:2025-07-04 13:13:58 瀏覽:675
偷櫻花的人 發布:2025-07-04 13:13:21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