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普希金寫的一朵小花有感
⑴ 小花讀後感 普希金200字
人生並不象這朵小花,它可以被人遺忘.因為它早已謝世,但生命即使消失,你也許無法忘記他(她)的真誠和善良或者是虛偽和陰險. 普希金《小花》 我最初接觸俄羅斯文學大概是十三、四歲的時候,那是文革時期,課外讀物幾乎沒有,不知怎的,我有了閱讀的渴望,那時閱讀文學書籍是籠罩在一種神秘氣氛里,怕人知道了會出事的氣氛。那時我時常看到我姐在讀文學書,我就苦苦央求她等我讀了再還,這就要求她壓縮自己的閱讀時間,必須是夜以繼日地看,然後我是手不釋卷 地讀,吃飯時也不放下書,就這樣也有時等不及我讀完書就被人家要走了。我記得就在那時,我從我姐的一個筆記本上看到了一首詩: 小花 [俄]普希金 我在書里發現一朵小花, 它早已乾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裡就充滿了 許許多多奇異的遐想: 是哪一個春天,在哪一處 它盛開的?開了多長時間? 誰摘下的?是外人還是熟人? 為什麼放在這書頁中間? 可是為了紀念溫柔的相會? 還是留作永別的珍情? 或者只是由於孤獨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陰? 是他還是她?還在世嗎? 哪一個角落是他們的家? 啊,也許他們早已枯萎了, 一如這朵不知名的小花? 這首詩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彷彿一下子發現了美:一朵小花竟然會那麼美麗,那麼富於感情色彩,而且它的美麗是可以長久的、可以傳遞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麼強的生命力!我反復吟誦這首詩,並在我最好的一本筆記本上認真地抄下這首詩! 我由《小花》結識了普希金,結識了這位俄羅斯偉大的抒情詩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好似著魔一樣迷上了普希金,我四處尋找他的詩集,借到了《普希金抒情詩集(一)、(二)》,我先是手不釋卷地讀,然後夜以繼日地抄,抄了好幾本筆記本。這幾個本子是我最初的一筆珍藏,曾有友人跟我借閱,被我婉拒了。接著,我又陸續看到了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別爾金小說集》、《上尉的女兒》、《杜布羅夫斯基》等作品。普希金筆下的俄羅斯美麗風景和優秀的婦女形象,點燃了我青春的詩情和對美好人生的憧憬,培養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強化了我性格中善良、堅貞的一面。同時,普希金也培養了我對俄羅斯文學的熱愛,從閱讀普希金擴展到閱讀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瑪雅可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等名家名著,可謂是「一花引來百花開」,使我擁有了一座「俄羅斯文學百花園」,它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和對高雅文學的愛好。 不過,尋思起來,還是《小花》給我的影響最大。這朵「小花」從闖入我眼簾的那一刻起就融進了我的生命里,甚至,它刻畫我的性格,美化我的人生,塑造我的情感。 那是我在筆記本上書寫下這首詩以後的一個清明節,我和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在緬懷了先烈的英雄事跡後,我從墓旁的楓樹上摘下一枚鮮紅的楓葉。回家後,我把那枚楓葉夾在了《馬恩選集》里,鮮紅的楓葉是烈士鮮血的印記,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人們要永遠記住他們!前不久,我搬遷新居,整理書籍時,翻到這本《馬恩選集》,又看見了這枚楓葉,已經殷紅殷紅了。這枚楓葉就是我的一朵「小花」!
⑵ 普希金 小花 賞析
普希金《小花》
我最初接觸俄羅斯文學大概是十三、四歲的時候,那是文革時期,課外讀物幾乎沒有,不知怎的,我有了閱讀的渴望,那時閱讀文學書籍是籠罩在一種神秘氣氛里,怕人知道了會出事的氣氛。那時我時常看到我姐在讀文學書,我就苦苦央求她等我讀了再還,這就要求她壓縮自己的閱讀時間,必須是夜以繼日地看,然後我是手不釋卷 地讀,吃飯時也不放下書,就這樣也有時等不及我讀完書就被人家要走了。我記得就在那時,我從我姐的一個筆記本上看到了一首詩:
小花
[俄]普希金
我在書里發現一朵小花,
它早已乾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裡就充滿了
許許多多奇異的遐想:
是哪一個春天,在哪一處
它盛開的?開了多長時間?
誰摘下的?是外人還是熟人?
為什麼放在這書頁中間?
可是為了紀念溫柔的相會?
還是留作永別的珍情?
或者只是由於孤獨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陰?
是他還是她?還在世嗎?
哪一個角落是他們的家?
啊,也許他們早已枯萎了,
一如這朵不知名的小花?
這首詩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彷彿一下子發現了美:一朵小花竟然會那麼美麗,那麼富於感情色彩,而且它的美麗是可以長久的、可以傳遞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麼強的生命力!我反復吟誦這首詩,並在我最好的一本筆記本上認真地抄下這首詩!
我由《小花》結識了普希金,結識了這位俄羅斯偉大的抒情詩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好似著魔一樣迷上了普希金,我四處尋找他的詩集,借到了《普希金抒情詩集(一)、(二)》,我先是手不釋卷地讀,然後夜以繼日地抄,抄了好幾本筆記本。這幾個本子是我最初的一筆珍藏,曾有友人跟我借閱,被我婉拒了。接著,我又陸續看到了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別爾金小說集》、《上尉的女兒》、《杜布羅夫斯基》等作品。普希金筆下的俄羅斯美麗風景和優秀的婦女形象,點燃了我青春的詩情和對美好人生的憧憬,培養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強化了我性格中善良、堅貞的一面。同時,普希金也培養了我對俄羅斯文學的熱愛,從閱讀普希金擴展到閱讀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瑪雅可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等名家名著,可謂是「一花引來百花開」,使我擁有了一座「俄羅斯文學百花園」,它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和對高雅文學的愛好。
不過,尋思起來,還是《小花》給我的影響最大。這朵「小花」從闖入我眼簾的那一刻起就融進了我的生命里,甚至,它刻畫我的性格,美化我的人生,塑造我的情感。
那是我在筆記本上書寫下這首詩以後的一個清明節,我和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在緬懷了先烈的英雄事跡後,我從墓旁的楓樹上摘下一枚鮮紅的楓葉。回家後,我把那枚楓葉夾在了《馬恩選集》里,鮮紅的楓葉是烈士鮮血的印記,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人們要永遠記住他們!前不久,我搬遷新居,整理書籍時,翻到這本《馬恩選集》,又看見了這枚楓葉,已經殷紅殷紅了。這枚楓葉就是我的一朵「小花」!
⑶ 讀普希金一朵小花的啟示
人生並不象這朵小花,它可以被人遺忘.因為它早已謝世,但生命即使消失,你也許無法忘記他(她)的真誠和善良或者是虛偽和陰險.
普希金《小花》
我最初接觸俄羅斯文學大概是十三、四歲的時候,那是文革時期,課外讀物幾乎沒有,不知怎的,我有了閱讀的渴望,那時閱讀文學書籍是籠罩在一種神秘氣氛里,怕人知道了會出事的氣氛。那時我時常看到我姐在讀文學書,我就苦苦央求她等我讀了再還,這就要求她壓縮自己的閱讀時間,必須是夜以繼日地看,然後我是手不釋卷 地讀,吃飯時也不放下書,就這樣也有時等不及我讀完書就被人家要走了。我記得就在那時,我從我姐的一個筆記本上看到了一首詩:
小花
[俄]普希金
我在書里發現一朵小花,
它早已乾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裡就充滿了
許許多多奇異的遐想:
是哪一個春天,在哪一處
它盛開的?開了多長時間?
誰摘下的?是外人還是熟人?
為什麼放在這書頁中間?
可是為了紀念溫柔的相會?
還是留作永別的珍情?
或者只是由於孤獨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陰?
是他還是她?還在世嗎?
哪一個角落是他們的家?
啊,也許他們早已枯萎了,
一如這朵不知名的小花?
這首詩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彷彿一下子發現了美:一朵小花竟然會那麼美麗,那麼富於感情色彩,而且它的美麗是可以長久的、可以傳遞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麼強的生命力!我反復吟誦這首詩,並在我最好的一本筆記本上認真地抄下這首詩!
我由《小花》結識了普希金,結識了這位俄羅斯偉大的抒情詩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好似著魔一樣迷上了普希金,我四處尋找他的詩集,借到了《普希金抒情詩集(一)、(二)》,我先是手不釋卷地讀,然後夜以繼日地抄,抄了好幾本筆記本。這幾個本子是我最初的一筆珍藏,曾有友人跟我借閱,被我婉拒了。接著,我又陸續看到了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別爾金小說集》、《上尉的女兒》、《杜布羅夫斯基》等作品。普希金筆下的俄羅斯美麗風景和優秀的婦女形象,點燃了我青春的詩情和對美好人生的憧憬,培養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強化了我性格中善良、堅貞的一面。同時,普希金也培養了我對俄羅斯文學的熱愛,從閱讀普希金擴展到閱讀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瑪雅可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等名家名著,可謂是「一花引來百花開」,使我擁有了一座「俄羅斯文學百花園」,它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和對高雅文學的愛好。
⑷ 一朵小白花,讀後感怎麼寫
一日,無意中發現了一首普希金寫的《一朵小花》甚是喜歡,我曾經被朋友喻為「一朵無名小花」,多了個「無名」,就更切合我的心意了,朋友說我是「藍天里的小花」、「最素凈的小花」,我知道「無名小花」更適合我,小花哪裡都可以開放,而我只能開在無人的曠野里,開在寂寞的沙洲里,我這朵無名的小花有幸成為朋友眼中的美,而且到現在都被傳遞著、珍藏著、寄予了頑強的生命力!無名小花在迷茫中溫暖了我。我輕吟《一朵小花》,體會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彷彿發現了潛在的美:
前日,我忽然發現,教室里乾渴得如同枯木的三角梅竟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隱含的淡粉,拚命向外伸展,在並不明媚的春光中透著那麼一份驚喜。它們的根扎在這塊毫無濕意的土地上。它們,以怎樣的毅力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俯身凝視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因它的緣故,我發現陽光也美妙了。一朵小花,三片花瓣,像兩只舉起來歡呼的小生命,它整個形象微小精緻,令人不忍觸碰。一朵開放在春天的小小花朵,它猛然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乾燥的土地上紮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的養分和濕氣,頑強地生長出來,綻開小小花朵,捧起這微小的顏色,微小的喜悅,它終是春天的花朵一種!它的呈現,撫慰我心頭枯燥的北國春天。
我在北國漫長的冬季延伸下的春天裡,甚至把希望都寄託在這些小花身上了,因為它們比我燦爛。因為它們有好聽的名字「三角梅」,它們度過了漫長等待,迫不及待地開放了,而我呢?至今還沒有打出花苞,也不知道我的開放有沒有人在乎?有沒有人駐足?因為我畢竟只是一朵「無名小花」,還沒有在相宜的季節里開放罷了,不過,我當然不是《暖春》里的哪個小花,我比她可是要幸福多了。
呵,一朵小花,不經意間就拂去了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托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有它的從容嗎?有它不起眼的外表裡飽含的激情嗎?有它那麼一點點亮色嗎?我好象呼吸到了小花兒的一縷清香,它在陽光里暗放。終於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撫摸它,我心霎時也芬芳,即便是在北國春寒料峭的土壤里,它也能養育一種花朵。可見所謂的荒涼,原為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總會有花朵,會有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里,讓文字也暗香浮動。
記得,一次期末沖刺前,我穿梭在教室里指導學生復習,一抬眼看見離賽提哈力最近的窗檯上開放著一朵美麗的小紅花,我順口就說了句:「賽提哈力,瞧!窗檯上的那盆花為你開放了,這次期末考試你一定會成功。」我不經意的話,沒想到讓賽提哈力如此動心,在他的心裡這朵紅色的小花真的就是為他開放的,他課余時間對這朵小花傾注了愛心,在這朵小花的激勵下,他竟然真的考了全班第一名。事後,他在日記中說:「感謝王老師送給我的這朵小花,它讓我觸到了希望,讓我願意為這朵小花拼搏。」他的文字打動了我的心,也溫暖了我。
⑸ 閱讀普希金的這首詩,將自己對詩的感受說出來
沒有感覺
⑹ 一朵小花現代詩歌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那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朵小花現代詩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朵小花現代詩歌
一朵單行的小花
於寒風的蒼白中,祈禱
沒有迎春夢的獨白
沒有仲夏夜的碎念
只是等待著渺小與瑟縮
綻放著孤獨,怨懟
天地的內心,遺世獨立
一朵沉默的小花
於無聲的懸峭,喝飽
黃岩丟棄的碎片
抖落下,凝結白霜,一泣
風乾的淚瓣,隨風飄零
毿毿風影,傳來古墓嗚咽
游盪在無心附麗的馳念
一朵哀傷的小花
與薔薇的`距離
遙遠不堪,唯剩兩雙眼睛
看不見莖與葉的別離舊年
連清風拂過的凌舞
都是殘垣,斷壁
肢體紋身,圍城埋香
空留黑白的霜峰和空谷
一朵老去的小花
殘佝著被風蝕已久的落紅
凋謝詩句,枯萎詞牌
只垂在寒冷的依偎
不等久別的星河,孤燈抑鬱
單調無色的夜雨
半山下響起猿嘯。心的晴天
給予片刻凝香,暗暗自許
一朵開滿春天的小花
周圍開出許多小花
晴天,晚月。熱情的舞
消散寒風的懸崖業障
旖旎與芳香,飄出了一夢繾綣
覆蓋了一地鄉愁
只是經年東去,盛裝春日的小花
早已不是那朵
(6)讀普希金寫的一朵小花有感擴展閱讀
1、一朵小花——普希金
我看見一朵被遺忘在書本里的小花,
它早已乾枯,失掉了芳香;
就在這時,
我的心靈里充滿了一個奇怪的幻想:
它開在哪兒?什麼時候?是哪一個春天?
它開得很久嗎?是誰摘下來的,
是陌生的或者還是熟識的人的手?
為什麼又會被放到這兒來?
是為了紀念溫存的相會,
或者是為了命中註定的離別之情,
還是為了紀念孤獨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靜處,在森林之蔭?
他是否還活著,她也還活著嗎?
他們現在棲身的一角又在哪兒?
或者他們也都早已枯萎,
就正像這朵無人知的小花?
2、一朵小花——屠格涅夫
你曾經有一次--在陰暗的小樹林里,
在春天的年輕的草叢中央,
找到了一朵平凡的樸素的小花?
(那時你孤獨的一個人,正生活在遙遠的異鄉。)
它等待著你--在多露的草叢中,
它孤零零地在開放……
為了你啊,它保存著自己的純潔的香味,
那是它的最初的芳香。
於是你摘下了那搖擺著的花莖,
拿在你細心的手上,
帶著緩慢的微笑,
把這朵被你毀掉了的小花插在你的紐孔上。
然後你沿著滿是灰塵的大路向前走;
四周圍--整個的田野都被曬得發燙,
從天空里滾流下來的一股熱浪,
而你的那朵小花也早巳枯萎損傷。
它生長在安靜的陰影里,
它靠著清晨的雨水滋長,
它被炎熱的灰塵所悶死,
它被正午的陽光所燒傷。
這怎麼辦呢?惋惜也是枉然!
要懂得,它被創造到世上,
只不過是為了緊靠著你的心口,
就只生存那一瞬的時光。
⑺ 一朵小花是內心豐盈者眼中的什麼
是生命。
《一朵小花》是俄國著名詩人、小說家、浪漫主義文學代表、有著「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的美譽的普希金於1828年創作的一篇詩歌。
該詩歌的作者由花聯想到採花人,從花的枯萎聯想到人的生死。枯萎的花因此被賦予新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又和花的命運一樣莫測,揭示了「因採摘而夭折,卻又因之而永恆」的哲理。
⑻ 熟讀詩篇《一朵小花》你想到了什麼你會做什麼
《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劉克庄
作者是南宋人 是辛派詞人
當時南宋偏安一隅 但是當時的統治階級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作者是一個愛國憂民的詩人 借詠梅來表現內心的悲憤和不滿
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是用的擬人手法
《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 杜安世
作者是一個奔放派詞人 這是他少有的詞鋒委婉之作
第二首 杜安世是北宋人 他的詞表現了一個歌女的歌女的悲凄身世 其實是作者在自道辛酸
詞的上闕用敘述的手法寫出了歌女的凄慘遭遇 下闕寫詞人由此產生同情並勾起自我感傷 自我認為屬於沒事找抽型的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大自然中到處充滿著知識,古人言: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我們留心身邊的事物,走進大自然,認真觀察,善於請教,深入思考,就能獲得許多知識。才能打開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
帶風的詩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2.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杜甫:《贈花卿》)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寒 食>>)
22.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什麼是詩歌?
詩體的分類,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現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
種類: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聲韻;
3.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特點: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一般只限於五絕。
⑼ 普希金一朵小花的句子賞析和感悟
在一本書中,詩人發現了一朵乾枯的、失掉了芳香的小花,面對這朵被遺忘的花,專詩人的心中浮起屬了奇怪的幻想:這花於何時開在何處?是何人為何將它採下?採花人如今又何在?
這連篇的浮想由一句接一句簡潔明了的提問來加以體現,一連串的提問構成了一首詩。這樣的一朵花,是會被常人所忽略的;而在詩人的眼中,它卻成了一件想像的關聯物。詩人體味生活的敏銳、詩人面對萬物的溫情,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正是詩人不同於常人、詩人之情超乎常人之情的地方。
普希金有更深入的聯想,他在詩的結尾問道:或者它們也都早已枯萎,就正像這朵無人知的小花?
從花聯想到採花人,從花的枯萎聯想到人的生死。枯萎的花因此被賦予了生命,而人的生命又如這花的命運一樣莫測(因採摘而夭折,卻又因之而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