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

發布時間: 2022-08-14 09:24:11

❶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的詩文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盪,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裡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歡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像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
高高地飄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見一大片鮮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開放,
它們開在湖畔,開在樹下,
它們隨風嬉舞,隨風波盪。
它們密集如銀河的星星,
象群星在閃爍一片晶瑩;
它們沿著海灣向前伸展,
通往遠方彷彿無窮無盡;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萬朵,
萬花搖首舞得多麼高興。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歡跳,
卻不如這水仙舞得輕俏;
詩人遇見這快樂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躍;
我久久凝視——卻未領悟
這景象所給我的精神至寶。
後來多少次我鬱郁獨卧,
感到百無聊賴心靈空漠;
這景象便在腦海中閃現,
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人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

❷ 簡要介紹詩人wiliam Wordsworth

威廉.華茲華斯
1.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生平及創作生涯
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生於律師之家,1783年他的父親去世,他和弟兄們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蘿西(Dorothy)則由外祖父母撫養。多蘿西與他最為親近,終身未嫁,一直與他作伴。1787年他進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後去法國,住在布盧瓦。他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認為這場革命表現了人性的完美,將拯救帝制之下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在布盧瓦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1792年華茲華斯回到倫敦,仍對革命充滿熱情。但他的舅父對他的政治活動表示不滿,不願再予接濟。正在走投無路時,一位一直同情並欽佩他的老同學去世,留給他900英鎊。於是在1795年10月,他與多蘿西一起遷居鄉間,實現接近自然並探討人生意義的宿願。多蘿西聰慧體貼,給他創造了寫作條件。1798年9月至1799年春,華茲華斯同多蘿西去德國小住,創作了《采乾果》、《露斯》和短詩《露西》組詩,同時開始寫作長詩《序曲》。1802年10月,華茲華斯和相識多年的瑪麗·郝金生結婚。
這段時間,華茲華斯寫了許多以自然與人生關系為主題的詩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歡樂和智慧的源。1803年華茲華斯游蘇格蘭,寫了《孤獨的收割人》和記游詩。1807年他出版兩卷本詩集,這部詩集的出版,結束從1797至1807年他創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騷塞(Robert Southey)同被稱為「湖畔派」詩人(Lake Poets)。他們也是英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們喜愛大自然,描寫宗法制農村生活,厭惡資本主義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系,他們遠離城市,隱居在昆布蘭湖區和格拉斯米爾湖區,由此得名「湖畔派」。
「湖畔派」三詩人中成就最高者為華茲華斯。他於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發表了《抒情歌謠集》,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從擁護法國革命變成反對,於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後者神遊異域和古代,以夢境為歸宿。兩人的詩歌合集,題名《抒情歌謠集》,於1798年出版,《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兩年後再版,華茲華斯加了一個長序,在這篇序中,華茲華斯詳細闡述了他的浪漫主義文學主張,主張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與感情,被譽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宣言。
他認為「所有的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張詩人「選用人們真正用的語言」來寫「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對以18世紀格雷為代表的「詩歌詞藻」。他進而論述詩和詩人的崇高地位,認為「詩是一切知識的開始和終結,它同人心一樣不朽」,而詩人則是「人性的最堅強的保護者,是支持者和維護者。他所到之處都播下人的情誼和愛」。
此後,華茲華斯的詩歌在深度與廣度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描寫自然風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託著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維。完成於1805年、發表於1850年的長詩《序曲》則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華茲華斯詩才最旺盛的時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後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時已經沒有什麼作品了。然而縱觀他的一生,其詩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為繼莎士比亞、彌爾頓之後的一代大家。

2.華茲華斯的詩歌創作主張

華茲華斯是「湖畔詩人」的領袖,在思想上有過大起大落——初期對法國大革命的熱烈嚮往變成了後來遁跡於山水的自然崇拜,在詩藝上則實現了劃時代的革新,以至有人稱他為第一個現代詩人。
他是詩歌方面的大理論家,雖然主要論著只是《抒情歌謠集》第二版(一八○○)的序言,但那篇小文卻含有能夠摧毀十八世紀古典主義的炸葯。
他說詩必須含有強烈的情感,這就排除了一切應景、游戲之作;詩必須用平常而生動的真實語言寫成,這就排除了「詩歌詞藻」與陳言套語;詩的作用在於使讀者獲得敏銳的判別好壞高下的能力,這樣就能把他們從「狂熱的小說、病態而愚蠢的德國式悲劇和無聊的誇張的韻文故事的洪流」里解脫出來;
他認為詩非等閑之物,而是「一切知識的開始和終結,同人心一樣不朽」,而詩人則是「人性的最堅強的保衛者,是支持者和維護者,他所到之處都播下人的情誼和愛」。這樣崇高的詩歌理論過去何曾有過?但光有理論不足以服人,需要新的詩歌來體現它!

3.華茲華斯的詩歌
(1)抒情詩:《抒情歌謠集》、《丁登寺旁》

(2)長詩:《序曲》

4. 華茲華斯詩歌的主要特點及思想意義

華茲華斯的小詩清新,長詩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義平板,典雅的風格,開創了新鮮活波的浪漫主義詩風。他的十四行詩雄奇,他的《序曲》(1805)首創用韻文來寫自傳式的「一個詩人的心靈的成長」,無論在內容和藝術上都開了一代新風。華茲華斯關於自然的詩歌優美動人,他的這類詩歌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寓情於境,情景交融.這種風格的體現是作者通過對詩歌的題材、詩歌所用的語言以及對詩歌所用的格律、詩體和作者對詩歌詞彙的選擇體現出來的.

5. 華茲華斯詩歌的藝術成就
他不僅創立理論,而且本人就實踐理論。他與柯爾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謠集》這本小書所開始的,不止是他們兩人的文學生涯,而是一整個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運動。對於中國讀者,華茲華斯卻不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讀英文的人當然都看過他的若干小詩,如《孤獨的割麥女》,但不懂英文的人卻對他的詩沒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詩不好譯——哲理詩比敘事詩難譯,而華茲華斯寫得樸素、清新,也就更不好譯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評為「反動的浪漫主義」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讀他的作品,就已對其人有了反感。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他那類寫大自然的詩在我國並不罕見,他的思想也類似老莊,因此人們對他無新奇感。但他是值得一讀的。除了歷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許多優點,例如寫得明白如話,但是內容並不平淡,而是常有神來之筆,看似普通的道理,卻是同高度的激情結合的。法國大革命就曾深深激動了他,使他後來寫下這樣的名句:

幸福呵,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輕人更是如進天堂!
——《序曲》第十一章

他的山水詩極其靈秀,名句如: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他的愛情詩,如與一位名叫露西的姑娘有關的幾首,也是極其真摯,極其動人,無一行俗筆,用清新的文字寫出了高遠的意境。他能將復雜深奧的思想准確地、清楚地表達出來,民歌體的小詩寫得精妙,白體無韻詩的運用更在他的手裡達到了新的高峰,出現了宛轉說理的長長詩段。用這樣的詩段他寫出了長詩《丁登寺旁》,表達了大自然給他的安慰和靈感;接著又經營多年,寫出了一整本詩體自傳,題名《序曲——一個詩人心靈的成長》,開創了自傳詩的新形式。在十四行詩方面,他將密爾頓的豪放詩風發揚光大,用雄邁的筆調寫出了高昂的激情,例如這樣的呼喚:

啊,回來吧,快把我們扶挽,
給我們良風,美德,力量,自由!
你的靈魂是獨立的明星,
你的聲音如大海的波濤,
你純潔如天空,奔放,崇高……

這是過去以寫愛情為主的十四行詩中罕見之筆,也說明兩位愛好自由的大詩人如何心心相印!總之,華茲華斯詩路廣,意境高,精闢,深刻,令人沉思,令人向上,而又一切出之於清新的文字,確是英文詩里三或四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只是他後期詩才逐漸枯竭,所作變得冗長沉悶,又使人無限惋惜。

6. 華茲華斯的詩歌對同時代及後世英國文學的影響

華茲華斯的詩歌理論動搖了英國古典主義詩學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英國詩歌的革新和浪漫主義運動的發展,因而英美評論家將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序》稱為英國浪漫主義的宣言。

7. 選讀:所選作品的主題思想、語言風格、藝術特色等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是華茲華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寫於1804年。據說此詩是根據詩人兄妹倆一起外出遊玩時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嫵媚所吸引這一經歷寫成的,體現了詩人關於詩歌應描寫"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這一詩學生張。全詩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寫景和抒情。詩的開篇以第一人稱敘述,格調顯得低沉憂郁。詩人一方面竭力捕捉回憶的渺茫信息,另一方面又覺得獨自漂游,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賞大自然所賦予的美景。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流雲,隨意飄盪,富有想像的詩句暗示詩人有一種排遣孤獨、嚮往自由的心情。在他的回憶中,水仙花繽紛茂密,如繁星點點在微風中輕盈飄舞.

The Daffodils

Written by William Wordsworth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水仙花

我孤獨的漫遊,像一朵雲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盪,
忽然見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裡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粼粼波光也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快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像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賞析:

《水仙花》是威廉.華茲華斯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其口語化的語言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一大特點。文筆樸素清新,自然流暢。這首詩歌強調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回憶的重要性。

詩歌前兩節描寫了詩人看到的美麗的自然景色。第三節描寫了詩人的內心感覺:歡樂,平和。詩人運用了第一人稱(浪漫主義的另一特點),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浮雲,在這一片水仙花上俯視著它們。詩人還運用擬人手法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The cloud wandered,the waves danced,但其重點還是放在水仙花上。他把它們寫成「a crowd」,「a host」,「a company」,「They dance and toss their heads」,它們還會表達歡樂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呢!

詩歌的最後一節,詩人強調了回憶的重要性。他告訴我們當他處於空虛黯然的心情(in vacant or pensive mood),這一簇簇美麗的水仙花就會出現在他的回憶中(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詩歌中的「inward eye」就是指他的回憶。它們幫助他度過了生命中的困難時期。當我們處在孤獨與無助時,我們也可以回憶我們曾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讓自己感覺好起來。

The Solitary Reaper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Whate'er the theme, 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d, motionless and still;

And,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孤獨的收割人》

看,一個孤獨的高原姑娘

在遠遠的田野間收割,

一邊割一邊獨自歌唱,——

請你站住。或者悄悄走過!

她獨自把麥子割了又捆,

唱出無限悲涼的歌聲,

屏息聽吧!深廣的谷地

已被歌聲漲滿而漫溢!

還從未有過夜鶯百囀,

唱出過如此迷人的歌,

在沙漠中的綠蔭間

撫慰過疲憊的旅客;

還從未有過杜鵑迎春,

聲聲啼得如此震動靈魂,

在遙遠的赫布利底群島

打破過大海的寂寥。

她唱什麼,誰能告訴我?

憂傷的音符不斷流涌,

是把遙遠的不幸訴說?

是把古代的戰爭吟詠?

也許她的歌比較卑謙,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歡,

只是唱自然的哀傷苦痛——

昨天經受過,明天又將重逢?

姑娘唱什麼,我猜不著,

她的歌如流水永無盡頭;

只見她一面唱一面幹活,

彎腰揮鐮,操勞不休……

我凝神不動,聽她歌唱,

然後,當我登上了山崗,

盡管歌聲早已不能聽到,

它卻仍在我心頭繚繞。

❸ 會英語的高手們麻煩幫翻譯一下!

Comment on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發表看法「我獨自一人像孤雲流浪」

Comment on ''To Autumn"
發表看法「致秋天」
Comment on ''My Last Duchess''
發表看法「我上一個專公爵夫人」屬
Comment on ''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
發表看法「吉.阿佛雷德普魯弗洛克情歌」
Comment on Waiting for Godot
發表看法「等待戈多」

希望能幫到你,如需要請hi我。

Comment on ''A Modest Proposal ''
發表看法「適中的提議」

❹ 《我孤獨的漫遊,像一朵雲》這首詩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為一首詩歌,作者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騷塞(Robert Southey)同被稱為「湖畔派」詩人(Lake Poets)。他們也是英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們喜愛大自然,描寫宗法制農村生活,厭惡資本主義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系,他們遠離城市,隱居在昆布蘭湖區和格拉斯米爾湖區,由此得名「湖畔派」。 華茲華斯在1843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然而縱觀他的一生,其詩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為繼莎士比亞、彌爾頓之後的一代大家。

詩文(飛白 譯)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盪,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裡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歡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像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1902年4月,英格蘭北部還是乍曖還寒,詩人華茲華斯又和友人來到湖畔漫遊。這天風有點大,水波粼粼。他們驚喜地在樹下發現幾株黃水仙,接著往前走水仙越多,直到他們走到一個湖灣,面前的情景讓他們驚呆了:狹長的湖灣恍若無邊,卻鋪滿了無數黃水仙,水波漣漣,水仙搖曳,如滿天星閃。華茲華斯回去後,不久就寫下了這首名詩:《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因為這首詩有多處對舞蹈的描寫,「水仙、粼粼波光和詩人的心」,以及詩人提到的『我的心』,那麼,「詩人為什麼會寫到舞蹈呢?」詩人為什麼提到水仙舞蹈,很簡單,就是在風吹下成片的水仙花隨風搖曳的樣子像在跳舞,詩人只是在做一個場面的描述。然後再接著邵然他們的話,在成群搖曳水仙的感染下,詩人感覺湖面在跳舞,最後感覺自己的心都在跳舞,感情也就隨之發生了轉變。

在風的吹拂下,作者首先看到了「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但這僅僅是一個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描寫。然後,作者寫道:「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注意這里的動詞是「歡舞」,表明作者的心境已經發生了變化。接著「粼粼波光也在跳著舞」,這是另一自然景物的過渡,到最後,「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整首詩的意象過程是從水仙到水波再到詩人的心,水仙花帶動水波跳舞,水波帶動詩人的心跳舞,是一個從景到心的過程,自然治療了詩人的內心。

❺ 華斯華茲名言:詩是

華斯華茲名言:詩是
詩可以使世間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得到承認和信賴。詩是人和自然的表象。
——〔英國〕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

❻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用了什麼修辭

您好,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我」的悠閑狀態。

❼ 詠水仙的譯文2

詠水仙 又譯為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
我獨自漫遊,像山谷上空 悠悠飄過的一朵雲霓,驀然舉目,我望見一叢 金黃的水仙,繽紛茂密;在湖水之濱,樹蔭之下,正隨風搖曳,舞姿瀟灑。
連綿密布,似繁星萬點 在銀河上下閃爍明滅,這一片水仙,沿著湖灣 排成延續無盡的行列;一眼便瞥見萬多千株,搖顫著花冠,輕盈飄舞。
湖面的漣漪也迎風起舞,水仙的歡悅卻勝似漣漪;有了這樣愉快的伴侶,詩人怎能不心曠神怡!我凝望多時,卻未曾想到 這美景給了我怎樣的珍寶。
從此,每當我倚榻而卧,或情懷抑鬱,或心境茫然,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閃爍——那是我孤寂時分的樂園;我的心靈便歡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踴不息。
賞析
這首詩寫於詩人從法國回來不久。詩人帶著對自由的嚮往去了法國,參加一些革命活動。但法國革命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隨之而來的是混亂。詩人的失望和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後來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幫助下,情緒才得以艱難地恢復。這首詩就寫於詩人的心情平靜之後不久。
在詩的開頭,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朵孤獨的流雲,孤單地在高高的天空飄盪。孤傲的詩人發現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們歡快地遍地開放。在詩人的心中,水仙已經不是一種植物了,而是一種象徵,代表了一種靈魂,代表了一種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閃爍。水仙似乎是動的,沿著彎屈的海岸線向前方伸展。詩人為有這樣的旅伴而歡欣鼓舞、歡呼跳躍。在詩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華,是自然心靈的美妙表現。但是,歡快的水仙並不能時時伴在詩人的身邊,詩人離開了水仙,心中不時冒出憂郁孤寂的情緒。這時詩人寫出了一種對社會、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純潔的靈魂在現實的世界只能鬱郁寡歡。當然,詩人的腦海深處會不時浮現水仙那美妙的景象,這時的詩人雙情緒振奮,歡欣鼓舞。
詩歌的基調是浪漫的,同時帶著濃烈的象徵主義色彩。可以說,詩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託。

❽ 華茲華斯的代表詩作的原文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 作者:華茲華斯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s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 –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t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盪,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裡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河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鱗鱗波光也在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歡欣快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像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歌理論動搖了英國古典主義詩學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英國詩歌的革新和浪漫主義運動的發展。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華茲華斯同多蘿西去德國小住,創作了《采乾果》、《露斯》和短詩《露西》組詩,同時開始寫作長詩《序曲》。1802年10月,華茲華斯和相識多年的瑪麗·郝金生結婚。
這段時間,華茲華斯寫了許多以自然與人生關系為主題的詩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歡樂和智慧的源。1803年華茲華斯游蘇格蘭,寫了《孤獨的收割人》。1807年他出版了兩卷本詩集,這部詩集的出版,總結了從1797至1807年他創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❾ 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遊和詠水仙是一首嗎

華茲華斯,1770-1850,是英國浪漫派詩人,與Samuel Coleridge,Robert Soother同稱「湖畔派」詩人。他出生於律師家庭,曾就讀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畢業後到歐洲旅行,在法國親身領略大革命的風暴。
詠水仙為作者對自然地喜愛的一首詩歌。

❿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結合文學史,這首詩體現了哪些浪漫主義特點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為一首詩歌,作者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騷塞(RobertSouthey)同被稱為「湖畔派」詩人(LakePoets)。他們也是英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們喜愛大自然,描寫宗法制農村生活,厭惡資本主義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系,他們遠離城市,隱居在昆布蘭湖區和格拉斯米爾湖區,由此得名「湖畔派」。華茲華斯在1843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然而縱觀他的一生,其詩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為繼莎士比亞、彌爾頓之後的一代大家。

這首詩寫於詩人從法國回來不久。詩人帶著對自由的嚮往去了法國,參加一些革命活動。但法國革命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隨之而來的是混亂。詩人的失望和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後來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幫助下,情緒才得以艱難地恢復。這首詩就寫於詩人的心情平靜之後不久。

在詩的開頭,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朵孤獨的流雲,孤單地在高高的天空飄盪。孤傲的詩人發現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們歡快地遍地開放。在詩人的心中,水仙已經不是一種植物了,而是一種象徵,代表了一種靈魂,代表了一種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閃爍。水仙似乎是動的,沿著彎屈的海岸線向前方伸展。詩人為有這樣的旅伴而歡欣鼓舞、歡呼跳躍。在詩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華,是自然心靈的美妙表現。但是,歡快的水仙並不能時時伴在詩人的身邊,詩人離開了水仙,心中不時冒出憂郁孤寂的情緒。這時詩人寫出了一種對社會、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純潔的靈魂在現實的世界只能鬱郁寡歡。當然,詩人的腦海深處會不時浮現水仙那美妙的景象,這時的詩人雙情緒振奮,歡欣鼓舞。

詩歌的基調是浪漫的,同時帶著濃烈的象徵主義色彩。可以說,詩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託。而那平靜、歡欣的水仙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在詩中,詩人的心靈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這首詩雖然是在詠水仙,但同時也是詩人自己心靈的抒發和感情的外化。

詩人有強烈的表達自我的意識,那在山谷上的高傲形象,那水仙的歡欣,那鬱郁的獨眠或是詩人自己的描述,或是詩人內心的嚮往。詩人的心靈又是外向的,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意識的象徵。那自然就進入了詩人的心靈,在詩人的心中化為了象徵的意象。

看到這首詩的題目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菜根譚》里的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跟「我好似一朵流雲獨自漫步」的這種意境很像。

熱點內容
水缸做盆栽 發布:2025-07-09 04:56:19 瀏覽:526
盆景結頂造型 發布:2025-07-09 04:56:07 瀏覽:846
創意花卉手繪插畫 發布:2025-07-09 04:46:24 瀏覽:189
雷克薩斯花語 發布:2025-07-09 04:46:22 瀏覽:57
五色蘭花草 發布:2025-07-09 04:43:49 瀏覽:670
玫瑰金土豪金哪個好看 發布:2025-07-09 04:43:43 瀏覽:380
古箏牡丹亭 發布:2025-07-09 04:41:29 瀏覽:519
花卉認養 發布:2025-07-09 04:36:55 瀏覽:787
黃陂丁香 發布:2025-07-09 04:28:37 瀏覽:323
汝石梅花玉 發布:2025-07-09 04:26:59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