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拼音

七夕節拼音

發布時間: 2022-08-10 01:33:22

七夕共幾畫


拼音: qī , 筆劃: 2
部首: 一 五筆: agn 基本解釋:


◎ 數名,六加一版(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權大寫「柒」代)。
◎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拼音: xī , 筆劃: 3
部首: 夕 五筆: qtny



基本解釋:夕

日落的時候:夕陽。夕照。朝(zhāo )夕相處(cdiào)。
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談。
旦朝

筆畫數:3;
部首:夕;

㈡ 七夕節用英語怎麼說

七夕節用英語可以有以下多個說法:

1.Magpie Festival (喜鵲節,源於七夕節傳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2.Double Seventh Day/Festival(七夕節為七月初七,直接將節日日期翻譯出來是節日翻譯的一種)

3.Chinese Valentine's Day(西方情人節(Valentine's Day)故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4.Qixi Festival(直接音譯)

具體使用哪一種譯文,可根據使用情景進行選擇。選擇最符合情景氛圍的表達方式,更能傳達出七夕節的浪漫愛情主題。

㈢ 七夕兩個字的拼音

七夕的拼音是qī xī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

㈣ 馬上快到的節日是什麼節

8月16日 七夕情人節

七夕 網路名片
七夕,指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有人稱之為中國的「情人節」。唐代文學家羅隱創作過一首《七夕》詩。
目錄[隱藏]

詞語「七夕」
節日「七夕」
唐詩《七夕》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七夕別稱
七夕情人節簡訊
七夕簡介
七夕美食
七夕食譜詞語「七夕」
節日「七夕」
唐詩《七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七夕別稱
七夕情人節簡訊
七夕簡介
七夕美食
七夕食譜

[編輯本段]詞語「七夕」
【拼音】qī xī ㄑㄧ ㄒㄧ 【釋義】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個晚上相會。
[編輯本段]節日「七夕」
在中國,農歷七月初七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女兒節」或「七夕情人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一座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七夕牛郎織女相望圖詳見詞條「七夕節」。
[編輯本段]唐詩《七夕》
作品信息
【名稱】《七夕》 【年代】晚唐 【作者】羅隱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七 夕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作品鑒賞
七夕,陰歷七月七日,相傳為牛郎渡過銀河與織女為一年一度相會。這天晚上,民間陳列瓜果,穿針乞巧。這首詩就是寫七夕的。首聯:「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角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絡是網路,當指霧氣網路在角宿上。星河,天上的銀河,是分離牛郎織女的。菡萏天,是荷花盛開的天氣。大概想像牛郎織女在銀河邊看到角宿和荷花。這是指天上說的。下句指人間,有一家人家歡笑地在院子里鋪置紅布的筵席,擺上瓜果,來穿針乞巧。 次聯:「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謝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這家的女子把篋中的珠子倒空,要這家的男子寫出歌詠七夕的錦綉詩篇,放到那個篋里。這里就要寫七夕的詩而言。璣:小珠。三聯:「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帳製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隱《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這是製作結婚用的圓帳。牛郎織女相會,也要製作圓帳。簇是指叢聚成團,把香羅幾重疊起來縫制圓頂帳子,正是叢聚成團,故稱簇。窈窕,狀美好。「排窈窕」,既指安排得很好,也指安排好織女,窈窕也指女子的美好。這聯下一句指人間,那家人家的婦女引線穿針來乞巧。穿好針來拜美好的織女星。嬋娟,美好,指織女星。牛郎織女在七夕相會,古代計時的銅壺滴漏報天將亮了,牛郎織女又要分別了,所以惆悵茫然,這樣相會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這首詩的特點是用對比寫法,第一句寫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寫人間的情狀,有景物,又有歡笑,構成天上與人間相對照。二聯專寫人間,不提七夕,在「錦綉篇」里暗指詠七夕。三聯又是對照寫法,「香帳簇成」指天上,「金針穿罷」指人間。「銅壺漏報」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聯寫人間「歡笑」,與第四聯寫天上惆悵相對。一樂一悲,構成映襯。再像寫謝女的空出篋子來裝檀郎的錦綉篇,寫人間男女在七夕的歡樂,又與牛郎織女的臨別惆悵構成映襯。在這樣的映襯里,就是襯出天上不如人間了。再就寫天上或人間的詞句來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寫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寫人間,即四句寫天上,四句寫人間。但這首詩題為《七夕》,應以寫牛郎織女相會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還是看重人間,所以這樣安排。作者寫人間的歡樂勝過天上,在當時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難得的。
作者簡介
羅隱像羅隱 (833—909)唐末文學家。本名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人,一作餘杭(今屬浙江)人。少時即負盛名。但因其詩文好抨擊時政,譏諷公卿,故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隱。黃巢農民起義爆發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後歸鄉依鎮海節度使錢鏐,深得錢鏐賞識。公元887年(唐光啟三年),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公元906年(唐天佑三年),充節度判官。公元908年(後梁開平二年),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運使,不久病卒。羅隱生活於動亂年代,又久受壓抑,詩工七絕,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於民間。有詩集《甲乙集》十卷傳世。
[編輯本段]七夕別稱
牛郎織女的傳說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七夕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紫色情人節:根據紫陽花的盛開時間來說的,紫陽花又稱綉球花,盛開在梅雨季節(夏天開放),因花從盛開到凋零會變很多顏色:有紅藍綠青等好幾中顏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濃到淡的紫色也象徵多變所以用紫色象徵紫陽花,不是因為它善變,是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們快樂,才如此殷勤的變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處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節了
[編輯本段]七夕情人節簡訊
親親你我, 私守樓閣,鵲橋之夜永定今生! 月影光如晝,銀霜茫茫;七夕會鵲橋,情意綿綿。仙花團錦簇,美景交融;仙鵲聚天橋,好生幸福! 天上牛郎織女相約鵲橋,地上一群傻瓜約會斷橋。試問:今夕是何夕?答曰:中國情人節! 織女不用斂蛾眉,前度牛郎今又回。鵲橋執手望淚眼,良晨美景不思歸。 我在等屬於我們的七夕之夜。你會來嗎?我會等的!!! 我們不做牛郎織女,因為他們相距太遠而相見又太短;我們要做我們自己,因為有你在我身邊把我的心牢牢拽住! 夜是靜的,我們都不願打擾天邊的那兩顆星,而我的祝福卻要穿透這個黑夜,因為我希望風也可以將我的祝福捎給你,只願祝福順風又順水,祝七夕東方情人節快樂,雖然我的祝福不是唯一,但是我希望是今天的第一個。 天有牛郞織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與爾。 七夕如願盼今朝,紅葉香殘怨可消。朝朝暮暮圖永久,纏纏綿綿訴心焦。 上天又給我一個約你的借口,相愛的人兒,與你共渡,天天都是情人節。 七夕之夜星麻麻,看著水裡魚雙雙。想到了你心一酸,唯有想著當初情? 很感謝你給我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今天是中國的情人節,祝我們倆永遠相愛,白頭偕老!深深的吻你!! 外國的情人節送玫瑰,中國的七夕日獻月餅。 親愛的,今天是中國情人節。遠遠的,送你一個情人節的吻!中國式。 相愛永遠,相伴七夕,七夕就是我們愛的證明!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中國情人,曰為節日,共度七夕,天長地久。 思念是甜蜜的惆悵,它能把女性天生的嫉妒搓揉成憂傷,溶成一片濃濃的深情像月光皎潔,明亮。 銀河之上,一世的等待,幾世的緣分,都化作了滴滴晶瑩的淚珠,灑下凡間,留給世人無限的祝福! 銀河陷落,愛意沸騰,總不比乞巧合歡 羽兒七夕卧梅苑、偉哥夜半望天邊、牛郎織女遙祝願、痴情魚水永相伴。 織女綉雲錦,牛郎河西盼。鵲橋河間架,七夕終短暫。願愛長相依,月兒永無缺。我欲銀河逝,予兩星永潔! 無情的時空將你我分隔,但想你的心兒依舊難平,七七相見! 茫茫星河,我無法找到你的蹤跡;漫漫長夜,你能否感覺我的思念? 老是過西方的情人節,為什麼不過我們自己的情人節呢?在這美好的日子裡我們一起過好嗎?我等你! 我的心上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總有一天他會身披五彩戰衣,踏著鵲橋來接我,今天你能來嗎?你的織女!百雀築橋,星夢傳書,星語心願,七夕與君長相伴!!! 你說不過洋人的節,今天是七夕中國人的情人節,哈哈躲不過了吧! 多少痴心風雨中,多少淚瑩劃夜空。痴情原是有情心,相逢一笑落夢中。 鵲橋飛架南北,你我共度良辰,我的寶貝,我想你!! 七月七日鵲橋仙,金風玉露恨苦短,朝朝暮暮常相伴,不羨牛郎羨鴛鴦![1][2][3][4][5][6] 牛郎會織女,成了千古佳話,我和你在同一時空下,鑄築愛巢。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用我們的愛架起彩虹! 天上人間,歲歲年年,今宵團圓,唯願永遠.對你的那種特別的感情,只想告訴你,今生不變! 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織女,織女,我的愛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齊;嗚呼哀哉,我愛我妻。 星星如果能讀懂此刻的心,月亮如果能明了此刻的情....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們的網路愛情就是從今天開始的!真的好甜蜜!希望每一個中式情人節,你都會在我的身邊。 我是鵲橋旁那顆美麗的流星,只為有你一次真愛的回應,我痴痴的等待著你……久久不願離去…… 今天是七月七,有人給你送花嗎?這有一隻先給你備著!
[編輯本段]七夕簡介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編輯本段]七夕美食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編輯本段]七夕食譜
現在都流行健康食譜,所以七夕期間也應該注意飲食,淑女閣推薦的七夕食譜: 第一天 早餐:雞蛋一隻+多士一片+香蕉半隻 午餐:芝士四安士+克力架餅干五塊 晚餐:雞肉腸兩條+西蘭花四安士+甘筍兩安士+香蕉半隻 第二天 早餐:花生醬多士一片+西柚半個 午餐:罐裝鹽水浸吞拿魚四安士+多士一片 晚餐:瘦肉400克(雞、豬、牛肉均可)+肉豆一杯+蘋果半個 第三天 早餐:芝士一片+克力架餅干五塊+蘋果半個 午餐:雞蛋一隻+多士一片 晚餐:罐裝鹽水浸吞拿魚四安士+紅菜頭、椰菜花各四安士+ 甜瓜一片 第四天 早餐:1隻番茄+100g白灼生菜+麥片1碗+無糖的飲品 午餐:1隻番茄+1隻白灼蛋白或80g白灼魚肉/雞肉+水或無糖的飲品 晚餐:1隻番茄+100g白灼黃瓜+水 第五天 早餐:方麵包4片、牛奶250毫升、煮雞蛋1個 午餐:米飯2兩、番茄黃瓜熗雙耳 晚餐:素麵條 第六天 早餐:綠豆稠粥、香菜拌豆絲、素炒西葫蘆 午餐:米飯1兩、半燒帶魚、素炒三絲 晚餐:素餡水餃15個、涼拌黃瓜、蒜茸木耳菜 第七天 早餐:方麵包4片、醬牛肉1片、牛奶250毫升 午餐:什錦炒飯、西紅柿蛋湯 晚餐:蔥花捲1兩、香乾芹菜50克、尖椒土豆絲

㈤ 七夕節三個字在一起的讀音

qⅰ一聲七Ⅹⅰ夕jⅰe節

㈥ 七夕的拼音

七夕節拼音: qī xī,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七夕節簡介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

㈦ 七夕唐羅隱整首詩的拼音

《七夕》 唐 羅隱

原文: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拼音:

luò jiǎo xīng hé hàn dàn tiān ,yī jiā huān xiào shè hóng yàn 。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yīng qīng xiè nǚ zhū jī qiè,jìn xiě tán láng jǐn xiù piān 。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xiāng zhàng cù chéngpái yǎo tiǎo ,jīn zhēn chuān bà bài chán juān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tóng hú lòu bào tiān jiāng xiǎo ,chóu chàng jiā qī yòu yī nián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羅隱(833—909),唐末文學家。字昭諫,餘杭(今屬浙江)人。本名橫,以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啟中,入鎮海節度使錢鏐幕,後遷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其詩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於民間。

這首詩題為《七夕》,應以寫牛郎織女相會為主,寫人間的歡樂勝過天上,說明作者還是更看重人間。這首詩的特點是用對比寫法,第一句寫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寫人間的情狀,有景物,又有歡笑,構成天上與人間相對照。

㈧ 八夕是什麼意思

八夕,拼音是bā xī,漢語詞語,意思指七夕的翌日。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宋史·王居安傳》:劉孝韙七月八日過其家塾,見居安異凡兒,使賦八夕詩,援筆成之,有思致。

用法:

示例:現在多被用來指徒弟尊敬師父。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熱點內容
一朵黑蓮花 發布:2025-07-10 07:10:27 瀏覽:615
櫻花飛舞描寫 發布:2025-07-10 07:04:44 瀏覽:144
蘭花市場行情 發布:2025-07-10 06:59:20 瀏覽:822
玫瑰花淚 發布:2025-07-10 06:57:08 瀏覽:26
天鵝梅花鹿 發布:2025-07-10 06:55:43 瀏覽:794
茶花病圖 發布:2025-07-10 06:46:34 瀏覽:556
紅棘盆景 發布:2025-07-10 06:45:49 瀏覽:684
花語是尋找 發布:2025-07-10 06:35:41 瀏覽:753
玫瑰蜜軟體 發布:2025-07-10 06:26:28 瀏覽:895
綠植相剋的 發布:2025-07-10 06:13:03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