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蘇軾詞

七夕蘇軾詞

發布時間: 2022-08-09 09:47:15

A. 鵲橋仙七夕蘇軾賞析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B. 古詩《七夕》

【原文】:
《七夕》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回涼如水,卧看答牽牛織女星。

【註解】:
銀燭:一作紅燭。天階:一作瑤階。
卧看:一作坐看。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柔軟的絲織品。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
牽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

【韻譯】: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
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涼;
卧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C. 蘇軾的《七夕》古詩

鵲橋仙
七夕送陳令舉朝代:宋遼金
作者:蘇軾
原文: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D. 蘇軾的詞:漁家傲·七夕什麼意思

以下也僅僅是個來人見解。(P.S:不是自粘的- -)
這首詩化用了多處前人的詩詞,第一句由《古詩十九首》里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化過來,也是點題之句。道出七夕時令,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心中委婉曲折的情思。
然後寫思之未果(望斷碧雲空日暮,無尋處),繼而寄情於夢境,
「夢回芳草生春浦」此處似可以看做是對於時光的回溯,也就是表達對舊日往事的一種懷念之情。
但「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也就是說時光易逝,美好的日子也總會過去,這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
「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似化用「明月來相照」)回到現實,事實上也是一種自我寬慰。
蘇軾是典型的豪放派詩人,所以即使是寫婉約詞都不會太惆悵太傷感,這首詩中也可以看出來。雖然全詞是在描寫一段相思之情,但最終沒有落在常懷相思之苦的論點上,而更像是因為七夕而引出的一縷清愁。
其實。。。不是所有的詞都有要表達一個「意思」的,要說的話,只是「寄情」而已。

E.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1、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3、壬申七夕

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譯文:難得等到七夕她已駕著七香車。剛剛兩心相會又憂無情的曉霞。清風夜靜,唯有玉佩的響聲,日光微弱點吧,不要曬枯了艷麗的鮮花。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傳得更遠更遠。星間的高榆給人間送來舒適的影斜。她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識別靈筏。

4、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譯文:身在他鄉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懷念家鄉。微風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空,初秋已快來臨。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譯文:恐怕是仙人們喜歡別離,所以才叫人們長時間盼望相會的日期。從來上天布滿彩霞直垂銀河畔,豈必硬要等待那金風四起玉露凝成之時?清輝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時相望已久,接織女過河的微雲恰恰涌現得遲。怎麼會忘記不酬謝填河以渡的烏鵲,單給蜘蛛的偏愛向它乞求巧絲。

F.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有哪些

1、鵲橋仙·七夕

作者:宋代蘇軾

原文: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原文: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

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3、七夕

作者:唐代李賀

原文: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譯文: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4、七夕

作者:唐代李商隱

原文: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譯文: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5、菩薩蠻·七夕

作者:宋代蘇軾

原文:風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譯文:黑夜即將過去,太陽即將出現。五更天時銀河斜轉月落大地。牛郎織女從夢魂中驚醒過來,淚涕縱橫,天上落下了細小的雨點。

牛郎和織女雖然是短暫相逢,但卻永遠和天一同存在。他們始終不羨慕人間的生活,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日子難過。

G. 求關於七夕的經典詩詞~以宋詞為主,謝謝!

一、鵲橋仙·七夕

【作者】蘇軾【朝代】宋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白話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二、鵲橋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譯文

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三、鵲橋仙·乞巧樓空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清代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譯文

適逢七夕佳節,但卻孤獨寂寞,令人反生愁緒。叮嚀不要曝曬那舊羅衣,因為那是她曾為我縫制過的,見到它更會引起我深重的愁懷。

俯看荷塘上蓮花飄零,菱絲遮掩了碧波,而仰望長空又只有明星燦爛。親自手持我送你的妝盒裊娜而至,天上人間,你我之戀,彌久恆遠。

四、七夕

【作者】杜牧【朝代】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涼;卧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五、沉醉東風·七夕

【作者】盧摯【朝代】元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

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H. 關於七夕的古詩詞名句

一、【七夕夜女歌】(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二、【牽牛織女】(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 織女出其東。

萬古永相望, 七夕誰見同?

三、【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四、【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五、【七夕】(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六、【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1、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2、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I. 蘇軾的那首七夕情詩

《漁家傲·七夕》蘇軾(這是詞啦,不是詩)

皎皎牽牛河漢女,盈盈臨水無由語。
望斷碧雲回空日暮,無尋答處,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
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全詞基調頗黯淡……希望美好結局……
第一句屬於描述吧,不算
第二句,貌似依舊描述,寫思而不得之情
第三句,轉回現實,應該是寫的自己,適逢七夕,身邊卻無親友陪伴
第四句,埋怨月亮,看似多情,實則無情……
個人愚見,個人愚見……
都是自己瞎琢磨的,樓主看罷笑笑即可

熱點內容
編繩玫瑰花的編法圖解 發布:2025-07-10 23:17:23 瀏覽:123
各類盆景竹 發布:2025-07-10 23:06:25 瀏覽:98
怎麼寫玫瑰花 發布:2025-07-10 23:02:08 瀏覽:490
七夕雲主機 發布:2025-07-10 22:50:07 瀏覽:121
金錢草花卉 發布:2025-07-10 22:40:41 瀏覽:561
拉肚子能吃百合嗎 發布:2025-07-10 22:27:41 瀏覽:304
一朵微笑花 發布:2025-07-10 22:20:46 瀏覽:495
木瓜籽盆栽能長大嗎 發布:2025-07-10 21:57:06 瀏覽:426
桂花樹盆栽圖片 發布:2025-07-10 21:57:01 瀏覽:856
七夕手抄報寫的內容 發布:2025-07-10 21:56:56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