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清涼節
A. 六盤水什麼地方有七夕節習俗
六盤水這個地方的七夕節,風俗習慣應該也是和別的地方差不太多吧,因為本身這個七夕節就是情人節,應該都是情侶約會的日子
B. 天階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是什麼節日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是七夕。
詩句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節,即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C. 四年級作文《七夕節》350字
七夕節
七月,暑假開始了!酷熱的陽光照著我們,照進心田,讓心也溫暖起來。這酷熱的陽光引來了牛郎織女,七夕節就要來到了!
七夕節,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一年只能相會一次,也只有一個七夕節。在七夕節的夜晚,許多人們在織衣服,來慶祝這美好的七夕節。農村的人們也攀上高梯,許下自己的願望。一切都很美好。就在這時,我彷彿看到了一隻只小鳥排成一隊,組成了一座橋:鵲橋。我又看見了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的兩岸。他們的眼神充滿幸福,他們的臉,充滿渴望,期盼。漸漸地,兩人走上鵲橋,在橋的中央相會。鳥兒嘰嘰的叫著,好像在祝福牛郎織女,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好像想推遲黎明的到來。牛郎織女彷彿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相愛,讓人陶醉,讓人沉浸在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家園里。
可惜,誰都阻擋不住清晨的到來。在離開的那一刻,牛郎緊緊地拉住織女的手,想留住這美好的一切,可這是沒有辦法的。感人的一刻就要到來了,鳥兒彷彿很珍惜這一切,知了彷彿在哭,連老天爺也流下了感動,大家多想挽回這一切啊!最讓人激動的是,牛郎織女都不肯放手,寧願牽手一起消失。
我也從這美好的夢中醒來,只望見繁星在空中閃爍。我心中也在祝福牛郎織女,期盼七夕節再一次到來,下次,我一定要在夢中留住牛郎和織女,讓他們永不分開,幸福的過著生活,我更希望他們能下凡,與我一同生活。雖然這一切是不可能的可我依然有著這樣的夢想。
D. 有關「七夕節」的名言名句、詩句有哪些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東漢·無名氏《迢迢牽牛星》
釋義:那遙內遠而亮潔的牽容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釋義: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3、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宋·楊朴《七夕》
釋義: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麼主意,是怎麼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來織滿天的錦綉雲霞。
4、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唐·徐凝《七夕》
釋義:仙鵲架起了小橋於渺渺銀河之上,環佩輕盈作響,款款走來神話中的女子玲瓏的身影。
5、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宋·秦觀《鵲橋仙》
釋義: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6、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釋義:怎麼會忘記不酬謝填河以渡的烏鵲,單給蜘蛛的偏愛向它乞求巧絲。
E. 七夕作文80字 2年級
今天晚上,媽媽告訴我我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七夕節」,是牛郎和織女見面版的日子,權傳說站在葡萄架下還可以聽到牛郎和織女說話呢!今天他們第一天見面,一定會哭的。我等啊等啊,睡覺的時候果然聽見嘩嘩嘩的聲音,我猜想一定是牛郎和織女在哭呢!他們哭得時間那麼長,聲音那麼大。他們一年才能見一面,真令人難忘啊!假如我和媽媽一年不見,突然有一天見面了,那是多麼開心、激動啊!我想起以前我和媽媽看的《天仙配》,《天仙配》里的董永就是牛郎,七仙女就是織女,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天神讓蛇將去人間抓七仙女,抓到七仙女就跑,董永後面追,快要追到了,天神在牛郎和織女之間用金簪劃了一條線,這就是銀河,他們只能隔河相望,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十五見一面,這就是七夕的來源,不過七月十五就把他們分開了,他們一定有說不完的話,辦不完的事。我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分開。
F. 七夕節的傳說作文三百字左右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G. 七夕長沙世界之窗有什麼特別和活動嗎
長沙世界之窗——這個七夕,為TA而戰,特別的日子,當然需要一場特別有愛的玩樂。長沙世界之窗特別策劃了一場中國式的情侶大狂歡。公主抱親吻、水下背女友、情侶水上漂,一系列水上情侶大作戰可能給你和愛人帶來萬元大禮。
在園區里,還進行設計了其他多個「花樣秀恩愛」的趣味項目。在長沙世界之窗,情侶們可攜手穿過鋪滿玫瑰花的唯美愛情橋——鵲橋,在這條花開遍地的浪漫道路上留下自己愛的足跡,在愛之噴泉處許下相伴一生的諾言。
H. 一般七夕都會去哪些熱鬧的地方呢
七夕丨避暑丨七夕必去的全國五大避暑勝地,最後一個你一定沒去過
2019年,快過了一大半了,這個夏天,也馬上進入了尾聲,在北京打拚的你,有什麼收獲和遺憾呢?對了,馬上到來的8月份,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七夕節。雖然8月就已經快到立秋的時節,但是,這個時間還是非常的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一波福利,盤點一下去過的,國內的七夕避暑度假旅遊目的地都有哪些,這些地方,平均氣溫20攝氏度,非常的涼快,趕緊帶著你的伴侶,抓住這個夏天的尾巴,來一次清涼的七夕浪漫之旅吧。
普救寺的七夕節
懷著一顆少女心,來到這里,你一定要做好准備,因為這里和普通的寺廟一樣,沒什麼差別。我們來這里,就是祈禱自己,能夠在七夕這一天,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現在人們越來越喜歡過洋節日,但是在我看來,七夕節,也有很多非常好玩的事情,在我們傳統的節慶日子裡,來一次浪漫的泡沫之夏,回歸自然,邂逅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其實是8月份最開心的事。
I. 七夕習俗作文250字
七夕乞巧,是節日的主要活動。乞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是七夕節習俗。那麼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山東、在濟南、惠民、高青等地,陳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鄄城、曹縣、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飯: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廣西。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廣東。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以上,便是我為你們介紹的七夕節習俗。
J.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是什麼節
七夕。
唐·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