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句寫七夕
① 七夕的詩句古詩
1、《抄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白話譯文: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白話譯文: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② 有關七夕的詩句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____佚名《迢迢牽牛星》
譯文: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
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____杜牧《秋夕》
譯文: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傑《乞巧》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2)古句寫七夕擴展閱讀:
有關七夕愛情句子
1、你來自雲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讓我牽起你毛絨絨的手!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2、也許我不太會討你歡心,但是我真的很用心。也許我不太懂得浪漫,但是我卻從不給你任何羈絆。也許我對你的愛表達得不夠好,但是我會用行動愛你到天荒地老。
3、甜蜜七夕,一起歡喜,與你為伴,一生無怨。玫瑰吐露愛的芳菲,簡訊傳遞愛的音訊,濃情七夕愛的一天,延續我們愛到永遠。
4、青春的年華,盪漾著青澀的時光;華麗的舞曲,回轉出幸福的季節;稚嫩的雙手,拉出天長地久;你我的愛情,永遠細水長流!情人節快樂!
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中國情人,曰為節日,共度七夕,天長地久。
③ 關於七夕的古詩句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權德輿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唯借烈酒萬般思奈惜丹桂空留香玉盤輕舞寂寞紗恐驚鉤月隨西下 今朝弦月夢相依更鼓催促無人迴流水聆聽相思語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翩翩飛鵲各不同銀河渡橋人依舊相思離苦化雨愁 和青鳥七夕詩 青雲直上九宵去鳥鵲相隨銀河裡話別牛郎織女情七七相會淚如雨夕陽不肯西山墜絕唱千古無人比 銀河天際開,相思兩界來。 鵲搭情義橋,雨訴別離愁。 七夕詩 風雨七夕夜--嘯之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於紙上。畢而卧。凄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嘯之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④ 跟七夕有關的古詩
乞巧
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注釋
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幾萬條:比喻多。
賞析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⑤ 描寫七夕的古詩句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唐 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 唐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牽牛織女 七夕 唐 白居易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霄中。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鵲橋仙 宋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鷓鴣天 七夕 宋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鵲橋仙 宋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七夕醉答君東 明 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 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http://tieba..com/f?kz=250677299
⑥ 關於描寫七夕的詩句有什麼
1、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3、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唐·孟郊《古意》
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6、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唐·李賀《七夕》
7、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宋·楊璞《七夕》
8、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9、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清·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10、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唐·杜審言《七夕》
11、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12、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13、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唐·李商隱
14、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15、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唐·宋之問《七夕》
16、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唐·李中《七夕》
17、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唐·李商隱《馬嵬其二》
18、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霄同。——唐·劉威《七夕》
19、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m.lz13.cn)——唐·劉威《七夕》
20、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唐·楊璞《七夕》
21、良霄驚曙早,閏歲怨秋遲。——唐·盧綸《七夕詩》
2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23、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宋·晏幾道《七夕》
24、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唐·權德輿《七夕》
25、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唐·楊璞《七夕》
26、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唐·羅隱《七夕》
27、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唐·祖詠《七夕》
28、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⑦ 描寫七夕的詩句古詩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4、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佚名《迢迢牽牛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林傑《乞巧》
6、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蘇軾《菩薩蠻·七夕》
8、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朱淑真《鵲橋仙》
9、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0、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
歡情盡逐曉雲空。愁損舞鸞歌鳳。
——陳東《西江月·七夕》
11、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李商隱《馬嵬·其二》
12、一別經年今始見。新歡往恨知何限。
天上佳期貪眷戀。良宵短。人間不合催銀箭。
——歐陽修《漁家傲·七夕》
13、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
——王建《七夕曲》
14、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5、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16、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7、金風入樹千門夜,銀漢橫空萬象秋。
蘇小橫塘通桂楫,未應清淺隔牽牛。
——溫庭筠《七夕》
18、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
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
——袁去華《鵲橋仙·七夕》
19、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20、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崔塗《七夕》
21、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李商隱《辛未七夕》
22、裊裊天風響佩環。鵲橋有女夜乘鸞。
也恨別多相見少,似人間。
——高觀國《攤破浣溪沙》
23、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羅隱《七夕》
24、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王建《七夕曲》
25、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孟浩然《他鄉七夕》
26、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朱淑真《鵲橋仙》
27、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8、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⑧ 關於七夕節的詩句有哪些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版機杼。
終日不成章權,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⑨ 描寫七夕的古詩佳句
古代描寫七夕節的著名詩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出自唐代林傑的《乞巧》。詩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是一首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開頭兩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即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二)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出自元代盧摯的《沉醉東風·七夕》。詩文曰:「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該詩文大意為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在詩中,作者繪制出一幅靜夜圖,即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詩文曰:「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⑩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有哪些
1、鵲橋仙·七夕
作者:宋代蘇軾
原文: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原文: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
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3、七夕
作者:唐代李賀
原文: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譯文: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4、七夕
作者:唐代李商隱
原文: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譯文: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5、菩薩蠻·七夕
作者:宋代蘇軾
原文:風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譯文:黑夜即將過去,太陽即將出現。五更天時銀河斜轉月落大地。牛郎織女從夢魂中驚醒過來,淚涕縱橫,天上落下了細小的雨點。
牛郎和織女雖然是短暫相逢,但卻永遠和天一同存在。他們始終不羨慕人間的生活,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日子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