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街頭

七夕街頭

發布時間: 2022-07-13 15:31:57

七夕走在街頭,看到別人都一對一對的,心裡好難過。回家徹夜難眠。我是個好姑娘,為什麼沒人愛我,為什

怎麼來說呢,很多時候不是你好不好,而是緣分到沒到,而且你可以適當的將目光放到一些真心喜歡你的人身上,或許你會發現驚喜之處的,有些時候,人們的視線恰恰是因為只關注自己認為喜歡的人,而忽略一旁,從而到時錯過了一個更為適合你的人

Ⅱ 晉陝地區七夕有哪些獨特的節俗

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的風俗。具體來說,這個風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和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有白氣,並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和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

據說牛郎和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徵兆面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件事,則必然應驗。

在山西民間,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那就說明牛郎和織女在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在七夕節,姑娘和媳婦還有許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

晉南地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並將這些剪紙貼在牆上。祈禱後,拿7根綉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7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曲沃縣盛行男孩和女孩以星星草、香節投水乞巧。晉北地區習慣白天在院里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綉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漂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

晉西北地區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將節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經過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出各種動態,或蜈蚣、或水蛇、或狗、或小雞,倒影顯得越復雜越逼真,意喻乞巧越多。

晉東南地區女孩子,七夕節要逮一隻吐絲的蜘蛛,裝在匣子里。第二天觀察蜘蛛的結網疏密狀況,越密乞巧越多。與少女一樣,少年男子在七夕節也要向牛郎討教耕耘的本領。

在晉南地區,習慣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製作茅屋小景,屋旁做成田園。田地中種粟生苗,人們將之稱為谷板。

晉北地區習慣將小麥及各種豆類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節用綵線纏芽,稱之為種生。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為老牛過生日。

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在山西境內,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瓜。

陝西的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這個時候,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等。

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像花的就是巧手,像筆的就愛學習,像鋤頭的就是種田能手。

大家看了,有的高興,有的不樂,這就叫七月初七掐巧。這一夜,姑娘們都在佛堂的地上鋪的草墊上休息。天剛蒙蒙亮,一群姑娘們就到田野里去打露水。說是七月初七的露水抹在頭發上,頭發會長得又黑又密實。

於是,大家就使勁把青草上、稻子上和各種花草上的露水,都用手去打下來抹在頭發上,把個頭發弄得濕濕的,就像剛從水裡鑽出來似的。在陝西等地,在農歷七月初七還有迎女避節的習俗。據陝西省《蒲城縣志》記載:

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節。

當地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女婚姻的不幸,是由於天帝不願孫女與牛郎長期生活在一起造成的。

為此,每逢農歷七月初七,人們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兒接回家來,以免天帝發現女兒與女婿長期生活在一起,把他們像牛郎與織女一樣強迫分開。

當地的這個習俗,充分體現了為人父母者希望女兒婚姻美滿幸福的願望。同時,也說明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Ⅲ 東莞七夕習俗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東莞七夕節也叫七姐誕,莞人有拜七姐的習俗。「拜七姐」從七月初六晚開始到初七早上(天亮前)結束。在此之前,每家每戶都會用泥巴捏成各式各樣的七姐娃娃,還有其他神仙的模樣,再塗上顏色,惟妙惟肖。到了初六的傍晚,家家戶戶都把東西擺到街上去,從街頭擺到街尾,桌子上放有泥娃娃、酒、七種水果(富貴子、菱角、枯欖、奸豆、龍眼、香蕉、柚子)、七種鮮花(指甲花、壽馨花、老來嬌、雞旦花、米子蘭、姜花、雞公花)、還有一些針、紅綠線和一盒爽身粉、胭脂等祭品。紅綠線和針是讓七姐織衣刺綉用的,而爽身粉和胭脂是讓七姐沐浴後使用的。有些人早早就把家裡院子的地板洗干凈,據說如果初七早上在地板上發現白色粉未狀的東西,那就是仙姐用過的爽身粉,也叫「仙女粉」,姑娘們如果抹上這些粉,皮膚就會變得白皙透紅、柔嫩光滑。一般的拜祭活動是從初七的凌晨12點一直延續到天亮前,大家圍在一齊燒「金銀衣紙」,然後跪拜天地,燒香祁求生活幸福美滿之類的,最後在家門附近撒上一攤米,寓意去除污氣霉運。拜祭活動結束後,有些地方還會組織街坊鄰里聚在一起看大戲。

七夕節前後兩天姑娘們都會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聚在一起焚香禮拜,向七姐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能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早生貴子等。在黎明時分,人們都會到河邊去沐浴打水存放起來,數年不變質。據說用這些水當地人稱「仙女水」、「七姐水」,洗過身子後,就會「無瘡無疥」,病痛全消,身體健康,還有美容功效。

舊時莞人還有「搖仙姑」的習俗。桌上擺滿與「八仙」有關的物品,寓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仙姑」指的就是「何仙姑」,當然少不了荷花。「搖仙姑」首先要准備好「道具」:兩雙長竹筷,一個簸箕,一根銅棒,還有一個銅孫和少許麵粉。然後要用竹繩把銅棒固定在簸箕上,在銅孫里鋪上一層薄薄的麵粉,兩人分別用長竹筷夾著簸箕倒立(面朝下,底朝上)放在銅孫上,立著不動。再接著就要問問題,問的當然就是女孩子們最關心的感情姻緣了,例如:配偶什麼時候出現?相貌如何?家境是否富裕等等,不過「搖仙姑」的人一般會事先去算過命或是求過簽,到了真正「搖仙姑」的時候只是為了確定一下是否准確,以求心安罷了。據說問題問完以後,簸箕就會自然地動起來,如果是對的就會在麵粉上畫出一個圈,錯的話就畫一個叉,問完一題就把銅孫上的麵粉搖均勻接著再問,等全部問完以後再念一段話寓示送仙姑走,整個程序就完成了。

「七夕」鵲橋通性情: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民間民俗傳統節日之一。某些地方稱「七月七——天河配」,某些地方稱「乞巧節」,而莞城人則稱「七姐誕」(俗稱拜七姐)。

關於這個節令,有著天河(銀河)相會的傳說:

農歷七月七日之夜,民間稱為「七夕」,傳說每年這一天,牛郎和織女要走過鵲橋渡天河而相會。只要看到銀河白氣奕奕光焰耀目,那就是織女東渡河……

東漢應勛曾撰《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近代流傳的版本,內容則豐富和健康得多。傳說中的牛郎是一個忠誠老實、正直勤懇的青年,他父母雙亡,依兄嫂過活。嫂嫂不賢,牛郎被逼分家出來,只分得一頭老牛,一輛破車和兩畝薄地,自耕自食。那「牛大哥」(牛郎對老牛的親切稱呼)見牛郎一人孤孤單單,想給他娶個媳婦,便告拆牛郎某月某日,有七位仙女下凡游戲,在銀河洗澡,只要取得其中一位仙女的衣服,那仙女就是他的妻子。牛郎按照「牛大哥」的話,在一個月色朦朧的認晚,取得了當中一位織女的衣服,自此兩人結為夫妻,情深意長。

牛郎織女婚後三年,男耕女織,恩恩愛愛,生下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不料織女下凡的事被天帝查悉,便派王母娘娘把織女押解回天庭受審。好好端端一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上天無路,悲痛欲絕。「牛大哥」不忍目睹他們夫妻離散,遂撞斷犄角,化作一隻牛角船。牛郎挑上兒女,登上牛角船,騰雲駕霧去追趕織女,眼看快要追上,狠心的王母娘娘撥下頭上金簪,伸手一劃,天空中立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與織女皆無法渡河,只好隔水相望。然而,他們的堅貞愛情卻感動了仁慈的鳳凰,它召集天下的喜鵲,在滔滔的天河上架起一座鵲橋,終於使這一對夫妻在七月七日相會了。這一天天空中紛紛揚揚落下的細雨,其實就是喜鵲落下的無數羽毛。

這個人物化了的美麗神話故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的殘酷現實,同時也表達了人民百姓的善良願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未竟夢寐……

另一個版本,稱農歷七月七日(七夕)為「乞巧節」表達了青年男女(尤其是婦女)對美好未來的一種追求。所謂「乞巧」,就是婦女們向織女乞求智巧。古代的乞巧活動大約分兩種,一種說法是「卜巧」,另一種說法是「泡巧」,還有一種傳說,於七夕之夜闌人靜之時,青年女子偷藏在古井或葡萄架下屏息靜聽,如能隱約聽到牛郎織女如泣如訴的竊竊私語,就是得巧。

農歷七月初七,東莞人稱之為「七姐誕」,又俗稱「拜七姐」。其意之一是思念敬仰牛郎(董永)、織女(七姐)之堅貞愛情;之二是青年男女拜董永和七姐,企望通過虔誠祭拜,感動牛郎和織女為自己牽來稱心如意的心上人;之三是那些正在讀書的少年兒童,拜祭董永和七姐後,其父母則敬請董永和七姐給自己的兒女聰明智慧,心有靈犀,勤奮讀書,考取功名。解放前,此民間民俗傳統節日,在莞城是七月初六夜舉行的,甚是流行且隆重熱鬧。初六晚,各家須將已備好的祭品、紅絲線、七姐粉(形狀、大小與薺相似的白色扁圓的粉餅,稱「田臍粉」)等擺上神桌對著銀河方向,等到天上牛郎織女雙星開始出現在銀河鵲橋兩頭之時,即開始夢香點燭燒元寶酹灑虔誠拜之。拜時,常以四十九拜為真誠之心。看著天上董永與七姐漸漸靠近相會了,才算拜七姐儀式完畢。到初七大清早,人們都可在自家屋牆邊腳地上,見到有白色的微粒粉末。青年男女及小孩若拾之往臉上抹,據說會使皮膚嫩滑。還有一件令人難的解釋得清楚的事,初六夜五更時分,到河裡汲水貯藏之,數年不變質。若浸冬瓜或雪梨於一年之後,其水給「大熱症」(發高燒數日不退)者飲服,常會有效退燒。解放後,此日俗漸淡,如今卻沒流行了。

七夕這一民間民俗傳統習俗,雖帶著某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卻是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這個神話也拴住了數代人的精神,並帶入追求美好的意境,讓人們努力去實現。鵲橋通性情已成為往事矣。

Ⅳ 今年七夕出街的正確時髦方式,你會愛上嗎

我會愛上,下面詳細說一下!

我們嘗試「高級情侶裝」來實現「低調的愛情秀」,這個新聞項目一直受到時尚界的喜愛。新聞界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穿著這些花裙子是輕松舒適的,所以整個人都會忍不住放鬆!七夕可以用這些浪漫的印花來增加「甜蜜」的效果。CP服裝的溫度:顏色回聲大,簡單,紋理豐富,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場合!簡潔而不單調的設計使裙子更時尚、更高級。

沒有像太陽這樣的物體,人類形象的溫暖節日今天又來了,這對人們約定的「情人節」產生了時尚效應。此外,單一顏色的增加加重了普通服裝的顏色,這一直是女孩難以抗拒的。千禧易合教您開啟七夕的正確方式,經典的黑白時尚。七夕必須擁有,充滿女性感覺,不缺乏個性。

Ⅳ 長沙七夕愛心紅綠燈表白市民,還有哪些很浪漫的城市

8月25日七夕節,七夕長沙街頭心形紅燈火爆了全國,這些心性紅燈是長沙交警連夜打造的,一方面是表白市民,另一方面倡導市民安全出行、文明交通。七夕有著“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是象徵愛情的節日,這些心性紅燈剛好襯托環境氣氛,同時又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整個城市充滿了浪漫的氣息。當然還有其他的城市非常浪漫,主要南京、義烏、蘭州等等,感受一下它們的浪漫:

一、南京:表白地鐵

2020年8月25日,裝載“浪漫愛情”的地鐵列車在南京四號線首發,列車上滿是粉色和紫色再加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面,營造出一種說不出的浪漫氛圍,使得那些“低頭族”也忍不住抬起頭來看些美麗浪漫的畫面。南京的“表白地鐵”也是相當不錯的,是個浪漫溫馨的城市。

不管是哪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各位網友還知道哪些獨特浪漫的城市,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Ⅵ 男友七夕忘買禮物被女朋友街頭大罵,儀式感有多重要

儀式感很重要,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不能叫生活,只能叫生存,我們應該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去過更有趣的生活,一切的儀式感在生活和感情里都很重要。

Ⅶ 七夕王府井街頭采訪

采訪誰了?

Ⅷ 七夕到來,哪些地方有燒紙祭祖,放河燈的習俗

夏歷七抄月初七,襲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

放河燈(也常寫為放「荷燈」),是華夏民族傳統習俗,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它流行於漢、蒙古、達斡爾、彝、白、納西、苗、侗、布依、壯、土家族地區,各地在三月三、七巧節、中秋節晚上水邊,常放河燈。
在江南,病癒的人及親屬製作河燈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災禍,時間自然不限於七月半。「紙船明燭照天燒」,就是對這一習俗的生動描述。江河湖海上船隻,見到漂來的燈船主動避讓,以示吉祥。

Ⅸ 長沙街頭出現七夕心形紅燈,交警是如何回應的

長沙的交警回應說:打造愛TA就護TA安全。因為這是七夕當天發生在湖南長沙街頭,有很多的紅燈,由此前的圓形變成了七夕的這種特別的心形。那麼又通過這個支隊民警介紹啊,這個心形紅燈大概設置了七個路口,然後在七夕這一天將會保持全天開放。並且他也希望通過在,中國七夕節的這種節日推出這樣形式的新型紅燈,也是長沙的交通隊全體市民的一次表白,所以看到了交警如此暖心的回復,不少的網友都表示被交警圈粉了,也被交警隊市民的這種溫暖關懷暖心到了。

熱點內容
樓房花卉 發布:2025-07-29 02:28:54 瀏覽:61
日本名古屋櫻花 發布:2025-07-29 02:23:16 瀏覽:950
櫻花水搓泥 發布:2025-07-29 01:58:56 瀏覽:817
梅花牌背心 發布:2025-07-29 01:57:31 瀏覽:847
一朵月季花 發布:2025-07-29 01:33:25 瀏覽:914
花蕾的花語 發布:2025-07-29 01:27:46 瀏覽:967
花語木槿花 發布:2025-07-29 01:16:27 瀏覽:369
北京小伙七夕忘買禮物 發布:2025-07-29 01:13:16 瀏覽:252
佛教一朵花 發布:2025-07-29 01:11:48 瀏覽:786
丁香酚還原 發布:2025-07-29 01:08:03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