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沂源
⑴ 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的介紹
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於2008年8月6日至8月12日開辦。
⑵ 中國七夕節怎麼來的
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2)七夕節沂源擴展閱讀: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
1、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2、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聽悄悄話。
在浙江紹興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靚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4、凈水視影。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是取凈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年青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5、結紅頭繩。
結紅頭繩,七夕風俗之一,據說如果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⑶ 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的第一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
時間來:2008年8月自6日至8月12日
主題:愛情源地手牽手,美滿幸福伴終生
主辦單位:沂源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沂源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婦聯
參與嘉賓:
淄博市副市長段立武,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葉濤,沂源縣領導韓國祥、蘇星、譚秀中、趙希忠、陳茜、鄒宗森、王龍輝、陳
兆愛、陳保華及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旅遊局有關負責同志。
主要活動:
「鵲橋相會·七夕有約」相親會相思會
情定沂河2008浪漫神話集體婚禮
浪漫七夕情歌對唱
「天河配」呂劇演出
歡樂銀河情侶水上漂流
「牛郎織女」個性化郵票發行式
支持媒體:
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旅遊報》、《
中國文化報》、山東電視台。
⑷ 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的第二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26日。活動主題:尋源千年愛情真諦,情定牛郎織女之鄉。
主辦單位:
淄博團市委、市婦聯、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旅遊局、市廣電局、沂源縣人民
政府
承辦單位:
沂源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婦聯、縣經貿局、縣民政局、縣外經貿局、縣文化
局、縣廣電局、縣招商局、縣旅遊局、燕崖鄉、織女洞風景名勝區辦公室、山東
華獅啤酒有限公司
活動宗旨:
通過組織舉辦「第二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充分展示沂源以「牛郎
織女」景區為主的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濃郁的民俗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進
一步提高全民的旅遊發展意識,豐富提升「牛郎織女」旅遊文化內涵,努力打造
以「牛郎織女」為主題的特色婚戀產業基地,努力把「七夕情侶節」辦成具有全
國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節慶活動,全面弘揚和傳承七夕傳統節日文化,積極倡導正
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促進夫妻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活動內容:
1、開幕式
邀請省市縣領導及有關專家、媒體參加,舉行隆重的「第二屆中國(沂源)
七夕情侶節」開幕式。開幕式上舉行世界愛情郵票博物館、牛郎織女民俗展覽館
開館儀式等活動,以開幕式隆重熱烈的氣氛烘托「七夕節」傳統文化節日氛圍。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上午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愛情廣場
2、「最動人愛情故事」徵文頒獎儀式
與齊魯晚報合作,邀請知名專家、評委從徵集到的2000餘篇文章里,評選出
一、二、三等獎8篇,屆時邀請專家、評委和市縣領導為獲獎作者舉行隆重的頒獎
儀式。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上午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
3、第二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經貿洽談會
縣領導致辭;介紹簽約項目;簽約;招待酒會。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
4、浪漫七夕情歌對唱活動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26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沂河兩岸
5、「七夕尋緣」相親交友大會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26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愛情廣場、相親會所、愛情林、情人谷
6、乞巧工藝展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26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
7、綠蘭莎狂歡之夜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3日—25日
啤酒美食營業時間:10:00—22:00
文藝演出時間:8月23日19:30—21:30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
8、國際旅遊小姐山東賽區冠軍總決賽牛郎織女單項賽
媒體見面會、旅遊小姐花車巡遊表演、旅遊知識大賽及攝影大賽等。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4日——25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及縣城
9、「情定沂源」浪漫集體婚禮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5日——26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愛情廣場
10、呂劇《牛郎織女》演出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5日——26日
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
11、「七·七」廟會活動
組織地方群眾到織女洞、牛郎廟進行相關祭祀、祭祖等宗教文化活動。
活動時間:2009年8月26日(農歷七月七日)
活動地點:織女洞、牛郎廟
⑸ 七夕牛郎織女的典故怎麼來的
牛郎織女傳說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即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t天畢,載施之行」的詩句。
後世經過不斷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傳說,鍾嶸在《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這一論斷說明了詩歌創作的直接源起,即「物之感人」。而外物又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事界的「事象」。隨著傳說的逐漸定型故事化、普及化,以及相關風俗的流傳,牛郎織女故事逐漸浸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影響日深的人事「事象」
而《詩經·小雅》中的《大東篇》雲:「維天有漢,藍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說明牛郎織女傳說最初是作為兩顆星星的名字出現的。《左傳·昭公九年》中雲:「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東土也。薄姑齊也,商奄魯也。」以上兩則文獻,證明「大東」乃指齊地。而山東省淄博市的沂源縣,介於齊魯兩地之間,在地理位置上當屬大東的核心地區。
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會天河的故事情節是從天象演義而來的,是上古觀天象的反映。織女是七月之星,在男耕女織的古代,此時正是婦女夜以繼日紡織的時候。那麼牽牛之得名又跟時令有何關系呢?《史記·天官書》雲:「牽牛為犧牲。」八月仲秋之月,飼養的牛、羊等牧畜體格漸豐,可以作為祭祀之物。此時的黃昏時分,明亮的織女星已經離開頭頂向西滑落,而銀河東岸與其相對的另一顆星則隨其後升上天頂,被視為犧牲之月的標志,並被順理成章地命名為「牽牛」。正是基於對星宿的神化與人格化,結合農耕生活才產生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因此,沂源人民在七夕節這天仰望星空向牛郎織女拜祭的時候,都不忘從織女那裡祈求紡織的手藝,希望能有像織女一樣靈巧的雙手、善良聰慧的心靈,祈禱愛情幸福美滿。故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D6
⑹ 沂源的七夕情侶節什麼時間開幕啊
第四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定於2011年8月5日——8日在沂源牛郎織女景區舉行。
活動內容: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紀連海話七夕;知名畫家、書法家、攝影家七夕走進多彩沂源;CCTV-3《天下有情人》七夕特別節目;相親會;戲曲展演;乞巧工藝展;情歌對唱;才藝展示;七夕祈願卡抽獎等活動。活動地點:牛郎織女景區。咨詢電話:3239967 3252301。
⑺ 七夕節的起源地
起源於漢代東晉。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一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草房,一頭老牛。
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草房內。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雲落在河邊的草地上,然後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最美麗的仙女,都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著樹叢,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
天近午時,其它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脈脈含羞地點點了頭。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
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將捉走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撥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肝腸寸斷的織女和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⑻ 山東沂源是中國愛情文化發源地,究竟是真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