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烤巧果

七夕烤巧果

發布時間: 2022-07-11 03:45:19

㈠ 巧果烤箱的做法大全

主料:中筋麵粉200克、耐高糖酵母1.5克、牛奶110克、細砂糖25克

輔料:玉米油8克

1、酵母溶於溫牛奶中。

㈡ 烤箱烤巧果的溫度和時間

170度左右,15-20分鍾。巧果別稱巧食、巧舌、乞巧果子,是山東、上海等地區的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巧果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是生產旺季,以芝麻為製作主料,製作時有專門的巧果模子,同時是紹興等地區的七夕必備食品,也

㈢ 七夕節中國人通常吃巧果嗎

七夕節中國人一般會吃巧果。巧果即七夕果,是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巧果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的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走娘家時會帶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巧果也是紹興地區七夕必備食品,是七夕節娘家親戚送給外孫輩的一種禮品。

七夕節中國人通常吃巧果嗎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是巧果的生產旺季,巧果的製作主料是芝麻。此外,極具膠東特色的山東巧果,製作時會有專門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大多用棗木、梨木刻成。

巧果一般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巧果口感鬆脆,並具有芝麻香味。

㈣ 七夕吃巧果的寓意

七夕吃巧果的寓意是祈盼自己或友人靈巧。巧果主要材料為油、面、糖、蜜,版早在宋朝時便已有七夕巧權果出售,其種類繁多,樣式各異。

有些地方還時興串巧果、曬巧果,將巧果串起拴在小木棍或秸草上,再綴些彩色穗子,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當裝飾品的,有的家能掛一年,到來年新巧果烙好了,再吃舊的。

(4)七夕烤巧果擴展閱讀:

巧果的傳說來源:

1、很久以前,有一位小姑娘叫小巧,她很同情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她都會做一種精緻的麵食點心,命名——巧果。因為「巧」和「橋」諧音,人們認為吃了巧果就能變巧,還能和喜鵲一樣牽線搭橋,幫助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

這事感動了天帝,於是賜福這位姑娘,幫她促成美滿姻緣,所以後來七夕乞巧節又有說法為情人節

2、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3、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㈤ 七夕美食:七巧果子,您吃了嗎

又是一年七夕到,但是傳統的七夕節日並不是現代賦予浪漫情懷的「情人節」,而是「少女節」,是少女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做的一手好針線活的日子。既然是節日,肯定力離不開美食,膠東地區每年的七夕節,都會做一種美食---七巧果子。

巧果,就是用面、油(豬油的格外美味)、糖和雞蛋和面,放到專門的模子製作而成。或油炸,或烙,或上鍋蒸制,或放入烤箱烤制而成。但是傳統的巧果,普遍能量高,高油、高糖,在以前吃好很有難度的日子,尤其是在沒有什麼零食的年代,每年的七夕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巧果兒自然榮升為孩子心目中第一位的美食。但是隨著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食品工業的發展,傳統的巧果兒已經不再是美食的象徵,口味單一,熱量高,都已經不適宜現代人的健康飲食習慣了。所以,巧果兒也在慢慢改善。

健康的巧果兒,首先在原料上的改變,和面的時候可以把主原料麵粉摻入土豆泥、南瓜泥、紫薯泥或山葯泥,顏色漂亮,口感酥軟,南瓜和紫薯的天然甜味也可以減少精製糖的攝入,也可以在面團中放入粗糧,如燕麥粒、小麥胚芽或麥麩,搖身一變粗糧美食,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有效增加飽腹感,控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也能有效的改善便秘,達到排毒養顏的功效。和面時就不要在用豬油和面了(雖然口感很香,但是飽和脂肪酸太高,對心腦血管不利)改成用雞蛋和牛奶和面,製作出來的巧果有牛奶的香甜,也可以加入水果汁和蔬菜汁,和出的面團顏色漂亮,做出的巧果有天然水果和蔬菜的清香,對於不喜歡吃蔬菜的小朋友來講,可是獲得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呢,水果汁的巧果酸甜可口,無形中就減少了精製糖的攝入,對於兒童控制體重預防齲齒很有幫助。和好的面團上面可以點綴點堅果粒或果乾粒,使得口感更佳。最後就是烹調方式了,本來巧果製作時的原材料能量就容易超標,做熟的過程就不要選擇油炸的方式了,現在的問題不是油吃的少,而是油吃的過量了,所以應該避免油炸,最好的烹飪方式是上鍋蒸熟,也可以烤箱烤或者烙制。

美食當道,既要享受美食,也應該隨著社會進步,與時俱進,插入更多健康的元素。才不至於讓我們的傳統美食被淘汰,能更好的傳承下去。七夕美食,巧果兒,您今天吃了嗎?

㈥ 七夕巧果是哪個朝代

沒有確定年代,但應該在北宋之前。

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

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6)七夕烤巧果擴展閱讀:

北宋時期的巧果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將發面團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將成形後的小餅油炸或烙食。

有些巧果還被點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於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環掛在小兒項間取樂的。相傳七夕節晚上,婦女兒童將巧果拋擲屋背,喜鵲銜去搭橋,讓牛郎織女夜渡銀河相會。

巧果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先將麵皮切成一兩寸長的條形,然後放入滾燙的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再把炸好的麵皮撈起來,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酥脆香甜。

巧果還有另一種做法: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面。面和好後,揪出一塊劑子,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里,然後照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圖形的巧果誕生了,進爐一烤,香飄十里。

㈦ 七夕的應節食品巧果的製作中含有哪些材料

七夕巧果包括抄麵粉,雞蛋,芝襲麻,嫩豆腐,植物油,食鹽,綿白糖。巧果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7)七夕烤巧果擴展閱讀: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

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亦是紹興地區七夕必備食品。也是溫州地區在七月初七時娘家親戚送給外孫輩的一種禮品。 同時亦有極具膠東特色的山東巧果,製作時有專門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棗木、梨木刻成的。

㈧ 七夕麵食巧果怎麼做

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目錄[隱藏]簡介 製作方法 質量標准 七夕節吃

[編輯本段]簡介巧果是滬式糕點中的傳統產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 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原料配方 特製小麥粉25千克綿白糖5千克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鹽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製作 1.水調面團調制:在綿白糖、飴糖、豆腐、精鹽中加適量水充分攪拌,然後加入小麥粉、芝麻仁繼續攪拌成水調面團,靜置片刻,使面團處於鬆弛狀態。面團調制時加水量要恰當,面團宜編硬一些,以便壓制皮面。 2.成型:將面團等分若干塊,靜置片刻(5分鍾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機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撲粉,用擀麵杖(專用木棍)先將面團壓扁。然後擀薄(約厚1毫米左右),橫向整齊摺疊;摺疊寬度8厘米以內,約在4厘米處的中間從左到右直線開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寬3厘米以內。在每段摺疊連接處打刀眼(即面片中間切兩條縫隙),篩去撲粉待油炸。機械成型:用軋皮機(皮子車)壓薄成型。 3.油炸:油鍋油溫加熱到175℃左右,先將生坯篩凈撲粉,預防粉受高油溫焦化而污染油質,影響製品色澤。再將生坯倒在笊籬中慢慢放入油鍋;待浮上油麵時,迅速用笊籬撥動生坯,並且不斷翻身,待呈金黃色時,立即撈出油鍋。 4.冷卻、裝箱:撈出油鍋後,迅速瀝去多餘的油,攤開冷卻,趁微熱裝入箱內密封。 [編輯本段]質量標准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 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 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編輯本段]七夕節吃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㈨ "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點心,它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序言: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慶祝。因此又被稱作七夕節,或者是乞巧節。乞巧果子作為七夕節必吃的傳統糕點,它的做法是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三、七夕節的其他習俗。

除了吃巧果,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例如在我國的西南部,四川,貴州等地年輕女子與兒童們都會在七夕節用花草提取的汁液染手指。用來乞求生育平安。同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七夕洗浴之說。去湘川七夕節是牛郎與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所以這時候銀河的水就會灑向人間七夕聖水,具有純潔的象徵意義。婦女賽車一天用聖水洗發即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牛郎和織女作為愛情的象徵,因此拜織女也是七夕的一個重要習俗。少女與少婦們聚在一起吃喝玩樂,夜晚面朝女星座向織女說出自己的心願。

㈩ 怎麼用烤箱烤巧果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關鍵詞七夕節送什麼就會發現,有人說送玫瑰花,也有人說送巧克力,其實這些都不太應景。

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要知道這一天最有代表的美食是巧果,如果能動手給另一半做一份巧果,想必對方一定會很開心。

下面,曉飯桌就教大家香脆可口的巧果怎麼做,只要花2分鍾時間看完本文就能學會。

一、巧果的製作方法

做巧果需要准備的材料

麵粉(200g)

黃油(60g)

雞蛋(1枚)

白糖(50g)

小蘇打(2g)

泡打粉(4g)

模具(1個)

1、把黃油放入鍋內調小火融化,由於我家裡沒有豬油,所以只能用黃油代替,有豬油的朋友也可以用豬油,方法都是一樣的。

2、找一個干凈的空碗,把麵粉、泡打粉、小蘇打、雞蛋、白糖以及融化好的黃油按比例混合在一起。

3、把混合好的麵糊揉成面團,直到面團變光滑為止。

4、拿出准備好的模具並在模具中塗抹適量麵粉,防止面團放入模具後粘黏。

5、把面團分成小塊兒放入模具中定型,然後脫模取出後放在烤盤中備用。

6、烤箱180度預熱10分鍾,把准備好的巧果放入烤箱烤20-25分鍾。

7、在烤制過程中注意觀察巧果的變化,如果巧果表面顏色變為金黃色就代表已經烤制完成。

8、大概20-25分鍾後,香脆可口的巧果就算烤好啦。

二、製作巧果的注意事項

1、在給巧果脫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如果用力太大,脫模後的巧果就會有裂紋,這樣烤制的時候就很容易裂開,影響美觀。

2、烤制巧果的時候最好在烤盤上鋪一層錫紙,這么做的目的有兩點,第一是為了受熱均勻,第二是為了防止烤盤上有油不好刷。

總的來說,巧果是一道既簡單又好做的美食,如果你正在發愁七夕節應該送什麼,那麼不妨試試自己動手做巧果,這樣既有意義又好吃,簡直是一舉兩得。

熱點內容
山茶花的本質 發布:2025-08-01 00:50:13 瀏覽:958
美樂棵蘭花 發布:2025-08-01 00:40:14 瀏覽:869
盆景名片 發布:2025-08-01 00:40:08 瀏覽:130
百合漫畫純愛 發布:2025-08-01 00:33:21 瀏覽:749
六一櫻花草舞蹈視頻 發布:2025-08-01 00:26:42 瀏覽:869
夏日裡最後一朵藍色妖姬 發布:2025-08-01 00:03:30 瀏覽:976
晉城花卉市場 發布:2025-07-31 23:57:40 瀏覽:788
王艷梅花 發布:2025-07-31 23:57:05 瀏覽:636
花藝魚線 發布:2025-07-31 23:56:49 瀏覽:170
十二月梅花 發布:2025-07-31 23:56:49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