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完全花名詞解釋
1. 一朵完全花一定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組成的這句話是對還是錯
一朵完全花一定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組成的。
正確。
分析: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
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總稱。
2. 一朵典型的花包括哪幾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回花萼(calyx)、花冠答(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3. 一朵花掉下來一片花瓣還是不是完全花
完全花是指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所以就算掉了一片花瓣,如果它長得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還是叫完全花。
4. 什麼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完全花指的是一朵花朵裡麵包括了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缺一不可,且一定是兩性花。而而不完全花指的是花朵裡面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這四個部分會缺少一部分或者是兩部分,且單性花一般都是不完全花,但是不完全花不一定都是單性花。
在生活中常見的完全花有水仙花,牡丹花,玫瑰花,牽牛花,桃花,梨花,薔薇花,玉蘭花,桂花,山楂花,蠶豆花,番茄花,油菜花,梅花,月季花,豌豆花,白菜花,杏花,李花,荷花,海棠花,蘋果花,二月蘭,豇豆花等。
5. 一朵完全花是由組成的科學
答案: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
朵具有花萼(即萼片)、花冠(即花瓣)、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稱為完全花組成的
6. 單性花和不完全花是不是一個概念
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均具備的花。單性花指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
按照定義,單性花不是完全花。
7. 園林樹木學的名詞解釋匯總,急!
名詞解釋:
1.庭蔭樹:主要用以形成綠蔭供遊人納閔避免日光曝曬,也能起到裝飾作用的樹種。
2.秋色葉樹:凡在秋季葉子能有顯著變化的樹稱秋色葉樹。
3.古樹:凡達100年樹齡者即可成為古樹
名木:是指既有歷史意義,文化科學意義或其他社會影響而聞名的樹木
4.園林樹木學:以園林建設為宗旨,對園林樹木的分類、習性、繁殖、栽培管理和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學科稱園林樹木學。
5.生態因子:對植物有直接、間接影響的因子稱「生態因子」。
6.拉丁學名:國際上所採用的植物學名,是林奈所創立的「雙名法」即植物的學名統一由屬名和種名組成,並統一用拉丁文。
7.園林樹木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經過的生活周期稱年周期。
8.樹木物侯期: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動隨氣候變化而在形態和生理機能有與之相應的規律變化,稱物候期。
9.樹木乾性:樹木中心乾的強弱和維持時間的長短。
10.離心生長:樹木自播種和發芽或營養繁殖成活後以根頸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斷擴大空間的生長
11.葉幕:指葉在樹冠內集中分布區而言,它是樹冠葉面積總量的反映。
12.芽的異質性:由於芽形成時,隨枝葉生長時的內部營養狀況和外界環境條件的不同,使處在同一枝條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著大小、飽滿程度等差異的現象稱「芽的異質性」。
13.頂端優勢:一個近於直立的枝條,其頂端的芽能抽生最強的新梢,而側芽所抽生的枝,其生長勢多呈自上而下遞減的趨勢,最下部的一些芽則不萌發。這種頂部分生組織或莖尖對其下芽萌發力的抑製作用,叫做「頂端優勢」。
14.花相:花或花序著生在樹冠上的整體表現形貌。
15.自然休眠:亦稱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於樹木生理過程所引起的或由樹木遺傳特性所決定的,落葉樹木進入自然休眠後,要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結束。未通過時,即使給予適合生長的外界條件,也不能萌芽生長。
16.葉簇期:新梢開始生長緩慢,節間較短,所長之葉為前期形成的芽內幼葉原始體發育而成,故稱「葉簇期」
17.季相:由於季節不同,在同一地區產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稱季相。
18.觀賞樹木:泛指一切可供觀賞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種喬木、灌木、木質藤本以及竹類。
19.生態幅:植物對生存條件及生態因子變化強度的適應范圍,超過植物則死亡,這一范圍叫「生態幅」。
20.植物雙名法:雙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發明的,其完整內容和書寫格式如下: 屬名+種加詞 +種命名人名字
孑遺植物:也稱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遠,在新生代第三紀或更早有廣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經因為地質、氣候的變化而滅絕,只存在很小的范圍內,這些植物的形狀和在化石中發現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遠古祖先的原始形狀。且其近緣類群多已滅絕,因此比較孤立,進化緩慢的植物。起源於第三紀(以前)經歷第四紀冰川保留至今的裸子植物。
鄉土樹種:本地區原有天然分布的樹種。鄉土樹種是與當地自然條件,尤其是氣候、土壤條件達成穩定平衡,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天然適應性的樹種。
原產地:某一樹種原來的天然分布區叫原產地。
行道樹:指的是沿道路兩旁栽植的成行的樹木。
植物的雙名法:規定用兩個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為植物的學名。頭一個字是屬名,第一個字應大寫,多為名詞;第二個字是種名,多為形容詞。
物侯期: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長期適應這種周期變化的環境,形成與之相應的形態和生理機能有規律變化的習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動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人們通過其生命活動的動態變化來認識氣候的變化,稱為「物侯期」。
古樹名木:一般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即為古樹;而那些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則可稱為名木。
間斷分布:同種(或近緣種)植物,分布於兩個或多個不相連續的地區,稱間斷分布。
連續分布:某一樹種以大量個體較普遍地分布於產區。
裸子植物:它們的胚珠外面沒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種子是裸露的,故稱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具典型的花,胚珠包藏於由心皮封閉而成的子房中,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
喬木:是指樹身高大的樹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幹,樹乾和樹冠有明顯區分。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高達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
灌木: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乾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灌木是沒有明顯主幹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較矮小,不會超過6米,從近地面的地方就開始叢生出橫生的枝幹。都是多年生。
藤本:莖細長,纏繞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一切具有長而細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賴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統稱。(用卷須、小根、吸盤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登於他物上的、具有這種莖的植物稱攀援藤本,如絲瓜(具卷須)、爬山虎(具吸盤)、凌霄花(具氣生根)。以莖本身纏繞於他物上的,稱纏繞藤本,如葎草、牽牛花、紫藤等。)
總狀分枝:從幼苗形成開始,主莖的頂芽不斷向上生長,形成直立而明顯的主幹,主莖上的腋芽形成側枝,側枝再形成各級分枝,但它們的生長均不超過主莖,主莖的頂芽活動始終占優勢,這種分枝方式稱為單軸分枝,又稱總狀分枝。
合軸分枝:指主幹或側枝的頂芽經過一端時間生長後停止生長,分化成花芽,而由最接近頂芽的腋芽代替頂芽發育成新枝。再經過一段時間,新枝的頂芽又停止生長,為其下部的腋芽所代替繼續生長,如此相繼形成主枝的分枝方式。
一片完全的葉:有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的稱「完全葉」。
一朵完全的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
花序:花在總花柄上有規律的排列方式,稱花序。有限花序,無限花序:總狀花序(紫藤),穗狀花序,柔荑花序(楊,柳,櫟),傘房花序(綉線菊,蘋果),頭狀花序(菊),隱頭花序(無花果,薜荔),傘形花序(常春藤),肉穗花序(玉米,天南星)
柔荑花序:花軸較軟,其上著生多數無柄或具短柄的單性花(雄花或雌花),花無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韌,下垂或直立,開花後常整個花序一起脫落。
總狀花序:花軸單一,較長,自下而上依次著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大致長短相等,開花順序由下而上。
圓椎花序:長花軸上分生許多小枝,每個分枝又自成一總狀花序。
隱頭花序:花序軸特別膨大而內陷成中空頭狀,許多無柄小花隱生於凹陷空腔的腔壁上,幾乎全部隱沒不見,整個花序僅留頂端一小孔與外方相通,為昆蟲進出腔內傳布花粉的通道。小花多單性,雄花分布內壁上部,雌花分布在下部。
葉序:葉在莖枝上排列的次序稱為序,具有種的特異的在外界條件下不易變化的穩定的性質。
苞片:在花或花序基部著生的變態葉,有保護花芽或果實的作用。通常把包被花或花簇的一輪苞片稱為總苞,著生於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稱為小苞片。
聚合果:是由一朵花內數個離生雌蕊發育共同形成的果實,許多效果聚生在花托上。
聚花果:由一個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軸共同發育而成。
蒴果:一種成熟後裂開的乾果。有的從頂端裂到基部,分成幾個果瓣;或頂端裂開幾個小孔;或環狀裂開,頂部呈蓋狀脫落。
球花:裸子植物的孢子葉大多聚合成球果狀成球花。球花由胚軸、胚珠、苞鱗、珠鱗、不發育的短枝組成。
球果:大多數裸子植物具有球果這一生殖結構。球果由:胚軸、苞鱗、不發育的短枝、種子、種鱗組成。
蝶形花冠: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龍骨瓣等共5枚花瓣組成的花冠,稱為蝶形花冠。花瓣5,覆瓦狀排列,最上一片最大,稱為旗瓣;側面兩片通常較旗瓣為小,且與旗瓣不同形,稱為翼瓣;最下兩片其下緣稍合生,狀如龍骨,稱龍骨瓣。
薔薇型花冠: 薔薇科的花,花冠離瓣,5出數,雄蕊多數,形成幅射對稱形的花,又稱作薔薇形花冠。花瓣,花萼常5片,花瓣覆瓦狀排列——薔薇型花冠。
我這里只有這么多了,當時考試的時候總結的。主要還是看書,熟讀百遍,其義自見。
8. 什麼是完全花
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
根據花的構造狀況,花可以分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兩類。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黃瓜花缺雄蕊或雌蕊;桑樹花、栗樹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楊樹花、柳樹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
完全花的實例:
黃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雌雄同株異花,一般在植株低節位上開雄花,隨著節位的增高雌/雄花比例逐漸增大.
過去的大量工作證明,施用外源激素及一些化學物質可以調節雌/雄花的比例,但人們對激素調節雌雄花比例的機理卻所知甚少。
有研究表明,
黃瓜單性花發育的早期有兩性期,但最終只有一種性別的花原基會形成有功能的器官,
對於未形成有功能器官的原基的命運一般認為是「退化」而很少有深入的研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完全花
9. 一朵完全花的結構,包括雄蕊,雌蕊,花托,花萼和
一朵花中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的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雄蕊由花葯和花絲組成.因此一朵發育完全的花中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