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夜組詞
A. 形容七夕浪漫詞語都有哪些
金風玉露
情不自禁
暗度金針
索垢吹瘢
雲階月地
蕙心蘭質
B. 七夕,中秋,重陽,春節,組詞一個總稱
總稱為中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時間從前到後的排列順序是: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C. 關於七夕的成語
關於七夕的成語有:
一、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1.【解釋】: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2.【出自】:《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黃櫱傳心法要》:「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3.【示例】:撫台看了,彼此~,斷無駁回之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二、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1.【解釋】: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2.【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
3.【示例】:我們相聚既久,~,豈不知遠別為悲?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八回
三、情意綿綿 [ qíng yì mián mián ]
1.【解釋】:情意:對人的感情。綿綿:延續不斷的樣子。形容情意深長,不能解脫。
2.【出自】:周恩來《別李愚如並示述弟》:「何況情意綿綿,『藕斷絲不斷』。」
四、海枯石爛 [ hǎi kū shí làn ]
1.【解釋】:海水乾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2.【出自】:宋·王奕《法曲獻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老我重來,海乾石爛,那復斷碑殘礎。」
3.【示例】:汝要說我降,除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
五、海誓山盟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1.【解釋】: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2.【出自】:宋·辛棄疾《南鄉子·贈妓》:「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3.【示例】:非是我誇清正,只為他星前月下,親曾設~。 ◎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
D. 有關七夕的成語
關於七夕的成語:描寫浪漫愛情
一見鍾情,情有獨鍾,比翼雙飛,長相廝守,白頭相守,情比金堅
濃情蜜意,花好月圓,山盟海誓,天荒地老,海枯石爛,天長地久
百年好合,相濡以沫,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意亂情迷,情投意合
如膠似漆,郎才女貌,早生貴子,恩恩愛愛,鶯鶯燕燕,郎情妾意
夫唱婦隨,永結連理,多情多義,風情月意,含情脈脈,伉儷情深
兩廂情願,厚貌深情,眉目傳情,情非得已,情竇初開,情不自禁
情真意切,柔情密意,情意綿綿,紙短情長,怡情悅性,愛屋及烏
男歡女愛,相親相愛,談情說愛,甘棠之愛,心有靈犀,魂牽夢縈
青梅竹馬,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一而終,驚鴻一瞥,若即若離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含情脈脈,眉來眼去,情意綿綿,山盟海誓
執子之手,與子諧老,舉案齊眉,鸞鳳和鳴,琴瑟和鳴,睹物思人
觸景生情,潸然淚下,魂牽夢縈,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不思茶飯,刻骨銘心,歷歷在目,痛不欲生,肝腸寸斷
天作之合,心心相印,永結同心,相親相愛,百年好合,永浴愛河
佳偶天成,宜室宜家,白頭偕老,百年琴瑟,百年偕老,花好月圓
福祿鴛鴦,天緣巧合,美滿良緣,郎才女貌,瓜瓞延綿,情投意合
夫唱婦隨,珠聯壁合,鳳凰於飛,美滿家園,琴瑟合鳴,相敬如賓
同德同心,如鼓琴瑟,花開並蒂,締結良緣,緣訂三生,成家之始
鴛鴦壁合,文定吉祥,姻緣相配,白首成約,終身之盟,盟結良緣
E. 七夕之夜是什麼意思
七夕之夜指的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晚上。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民間傳說
相傳,織女是玉帝與瑤姬的女兒,她在見到牽牛後,兩人一見鍾情,情投意合,便私訂終身,但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戀愛的。於是,王母娘娘便將牽牛貶到了人間,並懲罰織女不停地織雲錦。
織女坐在織機旁常常淚流滿面,但她還是會盡心織好雲錦,為的就是博得王母娘娘大發慈悲,讓牽牛早日返回天庭。某日,幾個仙女見織女整日苦悶,便懇求王母娘娘讓她們一起去人間的碧蓮池一游。王母娘娘心情正好,便應允了她們。
話說牽牛被貶到凡間後,生在了一個農民家中,取名「牛郎」。由於父母早逝,哥哥和嫂子待牛郎非常刻薄,於是牛郎便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一同生活。殊不知,這頭老牛就是當年為牽牛求情,被王母娘娘貶到人間的金牛星。
一天,老牛突然對牛郎說:「你今天去碧蓮池一趟,那邊有幾個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仙衣藏起來,紅色仙衣的主人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會說話,知道它是個神物,便照著老牛的話做了。那件紅色仙衣的主人正是織女,雖然牛郎已經記不起織女,但織女認出了他就是牽牛。
於是,織女答應了牛郎的求婚,兩人結為夫婦,開始了幸福的生活。不久,他們還生下了一兒一女。可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速派天兵天將將織女捉回天庭。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回來的牛郎告訴她說:「老牛死了,它說讓我剝下它的皮,緊急的時候可以披著它飛上天。」織女聽後,自然明白老牛的意思,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埋葬了老牛。
就在這時,刮來一陣大風,織女被天兵天將帶走了。牛郎見狀,便趕緊披上老牛的皮,桃上一對籮筐,籮筐里坐著他們的一對兒女。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正好趕來。她見狀,便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在牛郎和織女中間一劃,頓時,一條波濤滾滾的天河橫在了牛郎和織女中間。
牛郎帶著兩個孩子在天河這邊哭,織女在天河的另一邊望著夫君和兒女也哭得聲嘶力竭。王母娘娘也被這場面感動,便讓牛郎和兩個孩子留在了天上,只准每年的七月七日讓他們在鵲橋相會。
現在,我們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還可以看到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明亮的星星,這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在牽牛星的兩邊還有兩顆小星星,這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
(5)七夕夜組詞擴展閱讀
應節食品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
巧果: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
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酥糖: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巧巧飯: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瓜果: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郎織女
F. 七夕什麼什麼成語
沒有 七夕什麼什麼 的成語,含 夕 的成語如下:
旦夕之間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旦夕之危 旦夕:比喻短時間內。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匪伊朝夕 不止一個早晨一個晚上。指是子不少。
花朝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禍在旦夕 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偷安旦夕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時間短。只圖眼前的一時安逸。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短。形容危險就在眼前。
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很短的時間。
月夕花朝 月明的夜晚,花開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朝不及夕 形容情況危急。
朝不慮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朝不謀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朝發夕至 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形容路程不遠或交通方便。
朝過夕改 形容改正錯誤快。
朝華夕秀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朝令夕改 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朝乾夕惕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朝斯夕斯 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朝聞夕死 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夕相處 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
只爭朝夕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朝前夕惕 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朝乾夕愓 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朝生夕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聞夕改 早晨聞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
朝饔夕飧 指才疏力薄,除吃飯外別無所能。
朝奏夕召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朝成夕毀 形容翻新之速。
晨兢夕厲 兢,小心謹慎;厲,嚴格。指終日勤勉謹慎。
晨提夕命 猶言朝夕教誨。
匪朝伊夕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極言時間之短。
花辰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花晨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今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指此是良辰。
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日乾夕惕 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
亡不待夕 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夕寐宵興 晚睡早起。形容勤奮不息。同「夙興夜寐」。
夕惕朝乾 指終日勤謹慎,不敢懈怠。
夕惕若厲 若:如;厲:危。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
夕陽西下 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也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一旦一夕 形容很短的時間。同「一朝一夕」。
一夕一朝 一個晚上或一個早晨。形容很短的時間。同「一朝一夕」。
月夕花晨 借指良辰美景。
只爭旦夕 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的。亦作「只爭朝夕」。
晝干夕惕 日夜勤勉戒慎。
晝警夕惕 日夜警惕戒慎。
晝乾夕惕 形容日夜勤勉戒慎。
G. 形容七夕的詞語有哪些
天荒地老、白頭相守、濃情蜜意、海枯石爛、花好月圓
H. 七夕的夕怎麼組詞
拼 音 xī
相關組詞:
夕陽 、朝夕 、除夕、 前夕 、夕照 、夕煙 、日夕 、旦夕 、七夕 、望夕、連夕 、夕影 、八夕 、晨夕
I. "夕"的組詞有哪些
夕陽;除夕;朝夕;前夕;夕煙;旦夕;夕照;七夕;日夕;夕景
J. 夕組詞語有哪些
1、夕照
[xī zhào]
傍晚的陽光:西湖在~中顯得格外嫵媚。
2、七夕
[qī xī]
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天晚上相會。
3、連夕
[lián xī]
連續幾夜。金 元好問《續夷堅志·石樁火出》:「泰和 八年冬,京師 大悲閣 前幡竿石樁縫間連夕火出,四十餘日乃止。」清 趙翼《諸羅守城歌》:「援師三番不得進,山頭連夕惟傳烽。」
4、終夕
[zhōng xī]
通宵;徹夜。《左傳·昭公二十年》:「終夕與於燎。」唐 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清 昭連《嘯亭雜錄·木蘭行圍制度》:「或有時上引諸文士賡唱終夕,以示暇焉。」
5、夕陽西下
[xī yáng xī xià]
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也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