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定瓷
『壹』 不可不知的中國傳統文化常識的目錄
第一篇 禮制
1.禮
2.孝
3.忠
4.仁
5.義
6.五禮
7.九拜
8.作揖
9.唱喏
10.叉手
11.左右尊卑
12.授受不親
13.吃飯的禁忌
14.古代的坐相
15.古代的成人禮
16.為什麼叫做「婚」
17.古代結婚的過程
18.鬧洞房
19.交杯酒
20.蓋頭
21.上門女婿
22.三從四德
23.七出——古代的休妻條例
24.愚昧的冥婚
25.居喪之禮
26.丁憂
27.古代對於「死」的不同稱呼
28.古代的棺槨形制
29.漢人的土葬傳統
30.墓碑的來歷
31.招魂儀式
32.牌位
33.明器
34.墳
35.陵
36.祭與祀
37.泰山封禪
38.祭祀日神
39.祭祀雨神
40.祭祀河神
41.臘八
42.告朔餼羊
43.奠祭和祭奠
44.鬼
45.四象
46.灶神
47.明堂
48.越俎代庖
49.卜和筮
50.殷商的甲骨占卜
51.龜的崇拜
52.巫師
53.親與戚
54.伯仲叔季
55.六親
56.三綱五常
57.大宗小宗
58.昭穆
59.冥鏹
60.結義
61.指腹為婚
62.守歲
第二篇 學制
1.察舉
2.徵辟
3.孝廉
4.賢良方正
5.九品中正制
6.科舉制
7.院試
8.童生試
9.鄉試
10.會試
11.殿試
12.朝考
13.中國歷代的學位
14.狀元
15.榜眼、探花
16.進士
17.舉人
18.秀才
19.「連中三元」
20.「獨占鰲頭」
21.「蟾宮折桂」
22.金榜
23.科舉四宴
24.「公車」
25.武科
26.門生
27.萌生
28.監生
29.貢生
30.同年
31.博士
32.碩士
33.學士
34.留學生
35.帖經、帖括
36.試帖詩
1.段位
2.定式
3.布局
4.先手
5.做眼
6.宮子
1.劫
8.天元
9.當湖十局
(二)中國象棋
1.楚河漢界
2.九宮
3.將軍
4.動子
(三)五子棋
1.禁手
2.三手交換
3.五手兩打
三、書法
(一)書體
1.甲骨文
2.金文
3.篆書
4.隸書
5.草書
6.楷書
7.行書
(二)著名書法隸
1.鍾繇
2.王羲之
3.歐陽詢
4.張旭
5.懷素
6.顏真卿
7.柳公權
8.黃庭堅
9.米芾
10.趙孟頫
四、繪畫
(一)繪畫的種莫與技法
1.中國畫
2.寫意
3.工筆
(二)著名畫家
1.顧愷之
2.閻立本
3.吳道子
4.宋徽宗
5.張擇端
6.唐寅
7.八大山人
8.石濤
9.揚州八怪
(三)著名作品
1.《洛神賦圖》
2.《歷代帝王圖》
3.《清明上河圖》
4.《溪山行旅圖》
5.《千里江山圖》
五、戲曲
(一)古代戲曲
1.宋元南戲
2.元代雜劇
3.明清傳奇
4.清代花部
5.四大名劇
(二)劇種
1.京劇
①徽班進京
②生、旦、凈、末、丑
③唱念做打
④西皮、二黃
⑤臉譜
⑥京劇伴奏樂隊
⑦同光十三絕
⑧四大名旦——梅程尚荀
⑨四大須生
2.評劇
3.豫劇
4.越劇
5.崑曲
6.黃梅戲
7。秦腔
8.粵劇
9.川劇
10.河北梆子
11.花鼓戲
12.木偶戲
13.皮影戲
六、曲藝及其他
1.相聲
2.評書
3.評彈
4.京韻大鼓
5.快板
6.雙簧
7.二人轉
8.太平歌詞
9.高蹺
10.口技
11.拉洋片
七、中醫
1.四診法
2.針灸
3.推拿
4.刮痧
5.拔火罐
6.葯膳
7.經脈
8.穴位
9.方劑
10.太極圖
11.十大名醫
八、武術
1.少林武功
2.武當武功
3.峨眉武功
4.南拳
5.太極拳
6.八卦掌
7.形意拳
8.氣功
9.散打
10.十八般武藝
第七篇 地理
一、山脈、山峰
1.阿爾泰山脈
2.天山山脈
3.昆侖山脈
4.祁連山脈
5.岡底斯山脈
6.喜馬拉雅山脈
7.橫斷山脈
8.秦嶺山脈
9.太行山脈
10.大興安嶺
11.武夷山脈
12.玉山
13.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14.道教名山:武當山、青城山
15.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
16.廬山
17.井岡山
18.三清山
19.黃山
二、河流、湖泊
1.長江
2.黃河
3.淮河
4.渭水
5.黑龍江
6.松花江
7.雅魯藏布江
8.珠江
9.鄱陽湖
10.洞庭湖
11.太湖
12.青海湖
13.滇池
14.杭州西湖
15.揚州瘦西湖
16.日月潭
三、中華區劃
1.九州名稱的來歷
2.地區的劃分
四、中華都城
1.西安
2.洛陽
3.北京
4.南京
5.杭州
6.開封
7.咸陽
8.商丘
五、中華建築
1.《考工記》
2.阿房宮
3.咸陽宮(信宮)
4.漢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5.大明宮
6.布達拉宮
7.蘇州園林
8.漢長安城
9.唐長安城
10.明紫禁城
11.承德離宮(避暑山莊)
12.頤和園
13.沈陽故宮
14.雍和宮
15.圓明園
16.上林苑
17.獅子林
18.暢春園
19.恭王府
20.福建土樓
21.北京四合院
22.上海弄堂
23.安徽民居
24.窯洞式民居
25.四川傳統民居
26.傣家竹樓
27.土家族吊腳樓
28.納西族碉樓
29.畲族傳統民居
30.氈房和帳房
31.藏族民居
32.維吾爾族民居
六、中華交通
1.絲綢之路
2.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3.京杭大運河
4.秦之馳道
5.驛站
6.茶馬古道
7.漕運
七、中華地理之最
1.中國地理的世界之最
2.長城「八大雄關」
3.「天下第一」的稱謂
4.中國的四大高原
5.中國四大名亭
6.中國六大古都
7.中國的「怪泉」
8.中國七大「天下第一泉」
9.中國著名石窟
10.「三國」地名今何在
第八篇 民俗
一、天文歷法
1.日、氣、朔——歷法三要素
2.計時
3.干支
4.夏小正
5.太初歷
6.《大衍歷》
7.斗建
8.朔望
9.四時
10.上元積年
11.歲星紀年
12.二十四節氣
13.農歷月份別稱
14.十二時辰
15.十二生肖
16.二十八宿和三垣
17.四象
18.黃道吉日
19.黃歷
20.藏歷
21.周易與歷法
二、華夏圖騰與符號
1.龍
2.鳳凰
3.麒麟
4.饕餮
5.蟾蜍
6.魚
7.鹿
8.鶴
9.龜
10.鴛鴦
11.喜鵲
12.蝙蝠
13.歲寒三友
14.盤古
15.女媧
16.伏羲
17.祝融
18.河伯
19.後羿
20.城隍
21.灶君
22.鼎
23.鍾
三、修道與凈化
1.養生
2.煉丹
3.陰陽相諧
4.打坐
5.轉經與朝聖
四、婚喪
1.同心結
2.三書六禮
3.定情信物
4.媒人
5.月老與牽紅線
6.婚禮
7.貼「囍」
8.拜天地
9.合巹
10.貞節
11.送終
12.祭文
13.喪事衣著
14.人殮禮俗
15.出殯禮俗
16.紙錢
17.做七
18.居喪
19.天葬
五、民間生活
1.年齡的別稱
2.親屬禮儀稱謂
3.社交禮儀稱謂
4.筷子與用飯禮俗
5.起居禮貌
6.走親戚
7.送禮
8.喬遷
9.生子
10.送別
11.家居
12.姓氏與門第
13.三教九流
六、占卜與神秘文化
1.玉皇大帝與太上老君
2.八仙
3.玄學
4.符咒
5.巫蠱
6.占星法
7.八字
8.奇門遁甲
9.測字
10.相術
11.風水
12.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13.禪宗
14.密宗與喇嘛教
七、節日
1.除夕
2.春節
3.元宵節
4.立春
5.三月三
6.清明節與寒食節
7.端午
8.七夕
9.盂蘭盆節
10.中秋
11.重陽
12.臘八
13.潑水節
14.那達慕大會
15.雪頓節
八、民間習俗
1.叩手禮及叩桌謝禮
2.跪拜禮
3.「男左女右」的來源
4.「上北下南」的來源
5.「一日三餐」的來源
6.紅色表示吉祥的緣由
7.生日祝壽的由來
8.祝壽送壽桃的由來
9.吃長壽面的由來
10.抓周的由來
11.壓歲錢的由來
12.貼春聯
13.福字倒貼
14.放鞭炮
15.關大門吃年夜飯
16.守歲
第九篇 服飾、工藝
一、服飾
1.漢服
2.襦裙
3.披帛與半臂
4.步搖
5.盤扣
6.頭飾
7.花黃
8.鉛華
9.裹腳
10.胭脂
11.梳篦
12.金縷玉衣
13.羽扇綸巾
14.褒衣博帶
15.帔子
16.胡服
17.水田衣
18.旗裝
19.旗袍
20.唐裝
21.上衣下裳
22.服色
23.石榴裙
24.綾
25.羅
26.綢
27.緞
28.苗族銀飾
29.維吾爾族花帽
30.哈達
31.朝鮮族服飾
32.壯錦
33.水家布
34.蒙古袍
35.披星戴月
36.花鈿
37.妝靨
38.袞衣
39.青衣
40.直裰
41.袈裟
42.霓裳羽衣
43.蓋頭
44.襆頭
45.鳳冠
46.霞帔
47.抹胸
48.頂珠
49.深衣
50.馬褂
51.花盆底鞋
52.墮馬髻
53.愛司髻
54.木屐
55.百褶裙
56.纏頭
57.烏紗帽
58.翎
59.玉帶
60.飭
61.道袍
62.龍袍
63.畫眉
64.染指甲
二、工藝品
1.荷包
2.核雕
3.剪紙
4.漆器
5.燈籠
6.緙絲
7.木偶
8.中國結
9.皮影戲
10.糖畫
11.泥人張
12.根雕
13.風箏
14.門神
15.楊柳青年畫
16.布老虎
17.蠟染
18.扎染
19.蘇綉
20.湘綉
21.粵綉
22.蜀綉
23.挑花
24.鈞瓷
24.汝瓷
26.官瓷
27.定瓷
28.哥瓷
29.秘色瓷
30.唐三彩
31.青花瓷
32.粉彩
第十篇 飲食
一、中華菜系
1.魯菜
2.粵菜
3.湘菜
4.淮陽菜
5.徽菜
6.川菜
7.閩菜
8.浙菜
二、名席名宴
1.明代天廚御宴
2.元代賞花宴
3.宋接待金國使節宴會
4.唐代燒尾宴
5.滿漢全席
6.孔府菜
三、民族食譜
1.洱源白族美食
2.朝鮮族飲食習俗
3.苗族節日美食
4.回族的齋月
四、美食文學
1.「東坡魚」的由來
2.過橋米線的來歷
3.豆腐的發明
4.臭豆腐的由來
5.孔子飲食
五、飲食典籍
1.《食次》
2.《食經》
六、飲食與名人
1.魚頭豆腐與乾隆皇帝
2.范仲淹吃粥
3.蘇東坡與東坡肉
4.石濤與苦瓜
七、名茶與產地
1.黃山毛峰
2.安溪鐵觀音
3.碧螺春
37.明經
38.八股文
39.翻譯科
40.槍替
41.師范
42.古代對老師的各種稱呼
43.桃李滿天下
44.太學
45.國子監
46.杏壇
47.木鐸
48.稷下學宮
49.鴻都門學
50.太醫署
51.書院
52.白鹿洞書院
53.嶽麓書院
54.石鼓書院
55.應天府書院
56.東林書院
57.同文館
58.通儒院
59.京師大學堂
60.私塾
61.《三字經》
62.《百家姓》
63.《千字文》
64.幼兒園的起源
65.胎教
66.六藝
67.格物致知
68.《弟子職》
69.有教無類
70.因材施教
71.民間各業崇拜的祖師
第三篇 官制
1.官
2.僚
3.吏
4.太師、太傅與太保
5.司馬、司徒、司空
6.商鞅的官制改革
7.士
8.家臣
9.門客
10.《周官》的政治地位
11.相、丞相、宰相
12.太尉
13.御史大夫
14.十三曹
4.西湖龍井茶
5.藏族酥油茶
6.蒙古奶茶
八、茶禮茶法
1.茶藝
2.茶道
九、中國酒文化
1.黃酒和夏商周三代的酒
2.各種飲酒習俗
3.大節日的飲酒習俗
4.酒令
十、名酒與產地
1.貴州茅台酒
2.董酒
3.綿竹劍南春
4.瀘州老窖特曲
5.古井貢酒
6.伊川杜康酒
7.五糧液酒
後記
15.郎官郎吏
16.三公九卿
17.將軍
18.漢朝幾次官制變化
19.尚書
20.賣官制
21.侍中
22.北周的官制改革
23.隋代的官制改革
24.秘書省
25.什麼是「清官」
26.尚書省
27.門下省
28.中書省
29.三省的配合與制約
30.六部
31.宋代的宰執
32.樞密院
33.計相
34.翰林學士
35.宋代的諫官與政治失控
36.大學士
37.張居正的政治功過
38.東西二廠
39.錦衣衛
40.八旗制度
41.三殿三閣大學士
42.軍機處
43.南書房
44.理藩院
45.總理衙門
46.我國首任駐外大使
47.綠營兵
48.新軍
49.欽差大臣
50.縣的來歷
51.郡縣制
52.刺史
53.酷吏與循吏
54.三輔
55.南北朝的僑郡縣
56.都護府
57.節度使
58.宋代的路、州、府
59.鎮的意義
60.行中書省
61.達魯花赤
62.明代三司
63.總督和巡撫
64.道員
65.紹興師爺
66.南、北洋大臣
67.宦官之害
68.明清胥吏
第四篇 學術典籍
一、經部
1.「十三經」
2.《周易》
3.《尚書》
4.《詩經》
5.《周禮》
6.《儀禮》
7.《禮記》
8.《左傳》
9.《公羊傳》
10.《觳梁傳》
11.《論語》
12.《孟子》
13.《爾雅》
14.《孝經》
15.「四書」
16.《大學》
17.《中庸》
二、史部
1.《尚書》
2.《春秋》與編年體
3.《左傳》
4.《國語》
5.《戰國策》
6.《史記》
7.《漢書》
8.「二十四史」
9.《資治通鑒》
10.《通鑒紀事本末》與紀事本末體
11.「十通」
12.《會要》《唐會要》《五代會要》等與會要
13.《宋元學案》《明儒學案》等與學術史
14.《水經注》《西域水道記》《廬山記》等與古代的地理、方誌書
15.《廿二史札記》和《廿二史考異》
16.《封氏聞見記》《夢溪筆談》等與歷史筆記
17.《明實錄》《清實錄》等與實錄、起居注
三、子部
(一)儒家
1.《荀子》
2.《顏氏家訓》
3.《二程集》
4.《朱子語類》
5.《象山全集》
6.《傳習錄》
(二)道隸
1.《老子》
2.《莊子》
3.《列子》
4.《淮南子》
5.《抱朴子》
(三)法家、兵家、縱橫家
1.《商君書》
2.《管子》
3.《韓非子》
4.《孫子兵法》
5.《孫臏兵法》
6.《司馬法》
7.《鬼穀子》
(四)墨家、名家
1.《墨子》
2.《公孫龍子》
四、文學
1.《詩經》
2.《楚辭》
3.《子虛賦》《上林賦》《兩都賦》等與漢賦
4.《樂府詩集》
5.《古詩十九首》
6.《陶淵明集》
7.《昭明文選》
8.《世說新語》
9.《文心雕龍》
10.《搜神記》
11.《玉台新詠》
12.《輞川集》
13.《燕歌行》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蜀道難》
15.《秋興八首》
16.《原道》
17.《長恨歌》
18.《無題》
19.《花間集》
20.《全唐詩》
21.《醉翁亭記》
22.《赤壁賦》
2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4.《西廂記》
25.《三國演義》
26.《水滸傳》
27.《西遊記》
28.《金瓶梅》
29.三言二拍
30.《長生殿》《桃花扇》
31.《紅樓夢》
32.《聊齋志異》
33.《儒林外史》
34.《古文辭類纂》
35.《飲水詞》
五、醫家
1.《黃帝內經》
2.《神農本草經》
3.《傷寒雜病論》
4.《金匱要略》
5.《千金要方》
6.《本草綱目》
六、農家
1.《農書》
2.《農政全書》
七、科技
1.《周髀算經》
2.《九章算術》
3.《夢溪筆談》
4.《天工開物》
八、類書、叢書
1.《藝文類聚》
2.宋代四大類書
3.《永樂大典》
4.《古今圖書集成》
5.《四庫全書》
九、佛藏、道藏
1.三藏
2.漢文大藏經
3.藏文大藏經
4.《金剛經》
5.《心經》
6.《法華經》
7.《華嚴經》
8.《楞伽經》
9.《六祖壇經》
10.《大乘起信論》
11.《弘明集》
12.《高僧傳》
13.《成唯識論》
14.禪宗語錄
15.《法苑珠林》
16.《五燈會元》
17.《大唐西域記》
18.《道德經》
19.《太平經》
20.《黃庭經》
21.《陰符經》
22.《雲笈七簽》
23.《道藏目錄詳注》
第五篇 文化名人
1.黃帝、炎帝
2.倉頡
3.堯
4.舜
5.大禹
6.周公
7.老子
8.孔子
9.顏回
10.曾子
11.子夏
12.子思
13.范蠡
14.魯班
15.墨子
16.孟子
17.荀子
18.莊子
19.屈原
20.韓非
21.李斯
22.秦始皇
23.荊軻
24.陸賈
25.賈誼
26.晁錯
27.司馬相如
28.董仲舒
29.漢武帝
30.張騫、班超
31.司馬遷
32.蔡倫
33.劉歆
34.班固
35.張衡
36.蔡邕、蔡文姬
37.曹操、曹植、曹丕
38.建安七子
39.諸葛亮
40.竹林七賢
41.王弼
42.潘岳
43.陸機
44.謝安
45.陶淵明
46.謝靈運
47.江淹
48.劉勰
49.賈思勰
50.蕭統
51.隋煬帝
52.古代四大美女
53.玄奘
54.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5.文成公主、松贊干布
56.鑒真
57.李白
58.杜甫
59.王維
60.自居易
61.韓愈
62.柳宗元
63.杜牧
64.李商隱
65.李煜
66.柳永
67.范仲淹
68.歐陽修
69.周敦頤
70.蘇軾
71.陸游
72.程顥、程頤
73.朱熹
74.王安石
75.司馬光
76.李清照
77.辛棄疾
78.畢異
79.關漢卿
80.馬致遠
81.吳澄
82.鄭和
83.李贄
84.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
85.施耐庵、吳承恩、羅貫中
86.東林黨與楊漣、顧憲成
87.王陽明
88.王夫之
89.顧炎武
90.黃宗羲
91.蒲松齡
92.鄭板橋
93.袁枚
94.曹雪芹
95.紀曉嵐
96.曾國藩、張之洞
97.林則徐、魏源
98.康有為、梁啟超
99.嚴復
100.龔自珍、黃遵憲
101.王國維
102.黃節
103.魯迅
104.陳獨秀、胡適
105.蔡元培
106.詹天佑
107.馬寅初
108.熊十力、馬一浮
109.陳寅恪、吳宓、柳詒徵
110.錢穆、辜鴻銘、章太炎
111.梁濟、梁漱溟
第六篇 國粹
一、國樂
(一)樂器
1.古琴
2.編鍾
3.磬
4.箜篌
5.古箏
6.琵琶
7.笛子
8.洞簫
9.二胡
10.葫蘆絲
(二)名曲
1.《高山流水》
2.《梅花三弄》
3.《夕陽簫鼓》
4.《漢宮秋月》
5.《陽春白雪》
6.《漁樵問答》
7.《胡笳十八拍》
8.《廣陵散》
9.《平沙落雁》
10.《十面埋伏》
(三)樂舞
1.六樂
2.五音
3.八音
4.巫舞
5.六代舞
6.盤鼓舞
7.唐朝三大舞——《秦王破陣樂》《攻成慶善樂》《上元樂》
8.霓裳羽衣舞
9.胡旋舞
10.踏歌
11.秧歌
12.獅子舞
13.龍舞
14.孔雀舞
二、棋道
(一)圍棋
『貳』 河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序號
名稱
類
別
014
耿村復民間制故事
民間文學
021
河間歌詩
民間文學
086
河北鼓吹樂
民間音樂
090
冀中笙管樂(屈家營音樂會、高洛音樂會、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
民間音樂
105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大秧歌、陝北秧歌、撫順地秧歌)
民間舞蹈
106
井陘拉花
民間舞蹈
108
獅舞(徐水舞獅、天塔獅舞、黃沙獅子、廣東醒獅)
民間舞蹈
166
河北梆子
傳統戲劇
184
石家莊絲弦
傳統戲劇
195
評劇
傳統戲劇
196
武安平調落子
傳統戲劇
214
秧歌戲(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朔州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傳統戲劇
216
哈哈腔
傳統戲劇
217
二人台
傳統戲劇
233
儺戲(武安儺戲、池州儺戲、侗族儺戲、沅陵辰州儺戲、德江儺堂戲)
傳統戲劇
235
皮影戲(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孝義皮影戲、復州皮影戲、海寧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陸豐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環縣道情皮影戲、凌源皮影戲)
傳統戲劇
241
西河大鼓
曲
藝
243
木板大鼓
曲
藝
244
樂亭大鼓
曲
藝
283
吳橋雜技
雜技與競技
『叄』 唐山市欒縣在邯鄲市磁縣的哪個方向
東北方向
『肆』 可愛的家鄉——曲周作文
河北民俗風俗熱情好客的山裡人河北省境內北有燕山,西依太行,山區面積比較遼闊。山裡人熱情好客,自古成俗。冀西一帶山裡的居民,把家裡來客人做為「吉利」的預兆。如果哪一家一年之中沒有住過客人,就被認為來年不吉利。客人進家後,飲茶、吃飯、上菜均用大碗,不用盤、碟。飲茶時,碗里不能喝乾。如果碗里沒了茶,主人就會馬上斟上一碗,直到喝剩了半碗為止。吃飯時,筷子要隨時拿在手裡,不能停放在桌上,否則會被誤認是「瞧不起」主人。直到兩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時,才被認為是吃飽了。只要筷子不平放在碗口上,隨時就有可能再給盛上一大碗。北部燕山深處的一些地方,因冬季比較寒冷,各家各戶都生火燒炕。家裡來了客人時,總要被安排在最暖和的炕頭,與主人全家同睡一條大炕,不能避嫌。哪一家門前有果木樹,如果外地的客人從樹下經過,住腳停看,只要有成熟的果子,主人立刻就會爬上樹去採摘。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象燕山板栗、贊皇大棗、涉縣的柿乾等等,客人不能拒絕,帶走的東西越多,主人越高興,認為自己被客人看得起,下一年的收成會更好。一、民間文學(5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1耿村民間故事石家莊藁城市21-2河間歌詩滄州河間市31-3孟姜女故事傳說秦皇島山海關區41-4邯鄲成語典故文化邯鄲市51-5牛郎織女傳說邢台內丘縣二、民間美術(1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2-1武強木版年畫衡水武強縣72-2衡水內畫衡水市82-3蔚縣剪紙張家口蔚縣92-4豐寧滿族剪紙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102-5曲陽石雕保定曲陽縣112-6內丘神碼邢台內丘縣122-7玉田泥塑唐山玉田縣132-8辛集農民畫石家莊辛集市142-9無極剪紙石家莊無極縣152-10白溝泥塑保定高碑店市三、民間音樂(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63-1冀中笙管樂保定淶水縣(高洛音樂會)173-2霸州笙管樂廊坊霸州市(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張庄音樂會)183-3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193-4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203-5固安笙管樂廊坊固安縣(屈家營音樂會、小馮村音樂會)213-6承德清音會承德市223-7廣宗太平道樂邢台廣宗縣233-8常山戰鼓石家莊正定縣243-9藁城戰鼓石家莊藁城市253-10子位吹歌保定定州市263-11安次區笙管樂廊坊安次區(軍盧村音樂會、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後屯音樂會)273-12雄縣古樂保定雄縣283-13竹林寺寺廟音樂張家口陽原縣293-14辛安庄民間音樂會滄州任丘市303-15涉縣寺廟音樂邯鄲涉縣313-16里東庄音樂老會廊坊文安縣323-17任丘大鼓滄州任丘市333-18河間大鼓滄州河間市343-19磁縣迓鼓邯鄲磁縣353-20唐山花吹唐山唐海縣四、民間舞蹈(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364-1昌黎地秧歌秦皇島昌黎縣374-2井陘拉花石家莊井陘縣384-3徐水獅舞保定徐水縣394-4滄州落子滄州南皮縣404-5易縣擺字龍燈保定易縣414-6隆堯招子鼓邢台隆堯縣424-7抬花杠石家莊欒城縣434-8簍子燈唐山豐南區444-9青龍猴打棒秦皇島青龍滿族454-10葛漁城重閣會廊坊安次區464-11晉州官傘石家莊晉州市474-12贊皇鐵龍燈石家莊贊皇縣484-13黃驊麒麟舞滄州黃驊市494-14豐寧蝴蝶舞承德豐寧滿族504-15曲周龍燈邯鄲曲周縣514-16撫寧太平鼓秦皇島撫寧縣524-17二貴摔跤承德隆化縣534-18東儲雙龍會廊坊安次區544-19滄縣獅舞滄州滄縣554-20攆花邯鄲臨漳縣五、戲曲(26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65-1河北梆子河北省文化廳575-2評劇唐山灤南縣585-3唐山皮影戲唐山市595-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市605-5哈哈腔(清苑)保定市615-6哈哈腔(青縣)滄州青縣625-7武安平調落子邯鄲武安市635-8定州秧歌戲保定定州市645-9冀南皮影戲邯鄲市655-10武安儺戲邯鄲武安市665-11隆堯秧歌戲邢台隆堯縣675-12二人台張家口康保縣685-13保定老調保定市695-14威縣亂彈邢台威縣705-15邯鄲東填池賽戲邯鄲市715-16四股弦邢台巨鹿縣725-17蔚縣秧歌張家口蔚縣735-18軟秧歌張家口懷安縣745-19官莊詩賦弦廊坊固安縣755-20橫岐調保定涿州市765-21永年西調邯鄲永年縣775-22磁縣懷調邯鄲磁縣785-23賢寓調保定定興縣795-24肅寧武術戲滄州肅寧縣805-25河間皮影戲滄州河間市815-26口梆子張家口市六、曲藝(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26-1木板大鼓滄州滄縣836-2樂亭大鼓唐山樂亭縣846-3西河大鼓滄州河間市856-4京東大鼓廊坊市866-5戳古董張家口張北縣876-6黃驊漁鼓滄州黃驊市886-7鹽山竹板書滄州鹽山縣896-8涿州十不閑保定涿州市七、民間雜技(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07-1吳橋雜技滄州吳橋縣八、民間手工技藝(17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18-1磁州窯燒制技藝邯鄲峰峰礦區928-2魏縣土紡土織技藝邯鄲魏縣938-3邢窯燒制技藝邢台市948-4定瓷傳統燒制技藝保定曲陽縣958-5高陽民間染織技藝保定高陽縣968-6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978-7秸稈扎刻技藝廊坊永清縣988-8衡水法帖拓印技藝衡水桃城區998-9泊頭傳統鑄造技藝滄州泊頭市1008-10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邯鄲大名縣1018-11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保定易縣1028-12沙河豆面印花技藝邢台沙河市1038-13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廊坊霸州市1048-14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衡水故城縣1058-15易水硯製作技藝保定易縣1068-16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張家口蔚縣1078-17館陶黑陶製作技藝邯鄲館陶縣九、生產商貿習俗(2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089-1安國葯市保定市1099-2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保定市十、歲時節令(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010-1鹽山千童信子節滄州鹽山縣十一、民間信仰(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111-1女媧祭典邯鄲涉縣11211-2三祖文化張家口涿鹿縣11311-3趙縣范庄龍牌會石家莊趙縣11411-4內丘扁鵲祭祀邢台內丘縣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9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512-1沙河藤牌陣邢台沙河市11612-2邢台梅花拳邢台平鄉縣、廣宗縣11712-3楊氏太極拳邯鄲永年縣11812-4滄州武術滄州市11912-5深州形意拳衡水深州市12012-6淶水踢球保定淶水縣12112-7泊頭六合拳滄州泊頭市12212-8武氏太極拳邯鄲永年縣12312-9文安八卦掌廊坊文安縣十三、文化空間(7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2413-1青縣盤古文化滄州青縣12513-2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廊坊霸州市12613-3蔚縣拜燈山張家口蔚縣12713-4滏陽河燈邯鄲邯山區(馬頭鎮、張庄橋村)12813-5葦子燈陣邯鄲峰峰礦區12913-6彩布擰台邯鄲邯山區13013-7黃粱夢文化邯鄲市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97項)一、民間文學(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二、民間音樂(1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三、民間舞蹈(13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四、傳統戲劇(15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邯鄲館陶縣邯鄲魏縣北坡頭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五、曲藝(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承德平泉縣六、雜技與競技(1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七、民間美術(2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九、民俗(1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十、傳統醫葯(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絲弦藝術15位粉絲1樓新華網河北頻道(2009-06-1109:23:31)稿件來源:河北日報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平泉的傳說承德平泉縣2Ⅰ-2康熙與大廟的傳說承德雙灤區Ⅰ-3康熙與大廟的傳說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Ⅰ-4楊家將傳說廊坊大城縣4Ⅰ-5仁義胡同的傳說唐山遷安市5Ⅰ-6老馬識途的傳說唐山遷安市Ⅰ-7老馬識途的傳說秦皇島盧龍縣6Ⅰ-8碣石山傳說與故事秦皇島昌黎縣7Ⅰ-9蕭顯寫匾的故事秦皇島山海關區8Ⅰ-10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9Ⅰ-11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10Ⅰ-12柏鄉漢牡丹傳說邢台柏鄉縣11Ⅰ-13臨城趙雲故里傳說邢台臨城縣12Ⅰ-14黃金台傳說保定定興縣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3Ⅱ-1灤平十番樂承德灤平縣14Ⅱ-2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衡水故城縣15Ⅱ-3三河大鼓廊坊三河市16Ⅱ-4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廊坊大城縣Ⅱ-5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廊坊大城縣Ⅱ-6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7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8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9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10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廊坊廣陽區Ⅱ-11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Ⅱ-12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Ⅱ-13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Ⅱ-14石家莊休門吹歌石家莊市18Ⅱ-15羲皇聖鼓石家莊新樂市19Ⅱ-16任家班嗩吶秦皇島北戴河區20Ⅱ-17東光吹歌滄州東光縣21Ⅱ-18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保定高碑店市22Ⅱ-19躍進吹歌保定徐水縣23Ⅱ-20內丘慶源排鼓邢台內丘縣24Ⅱ-21廣宗黃巾鼓邢台廣宗縣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25Ⅲ-1灤平棉花鬼承德灤平縣26Ⅲ-2武強打花膀衡水武強縣27Ⅲ-3桃城區安樂秧歌衡水桃城區28Ⅲ-4大城太平顫(甩會)廊坊大城縣29Ⅲ-5大城西子牙高蹺廊坊大城縣30Ⅲ-6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廊坊安次區31Ⅲ-7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石家莊趙縣32Ⅲ-8萬全打棍張家口萬全縣33Ⅲ-9蹦鼓子舞張家口懷安縣34Ⅲ-10王河灣挎鼓張家口宣化區35Ⅲ-11曲長城背閣張家口陽原縣36Ⅲ-12地秧歌唐山樂亭縣37Ⅲ-13青龍滿族寸子秧歌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Ⅲ-14泊頭小竹馬滄州泊頭市39Ⅲ-15清苑綉球龍燈保定清苑縣40Ⅲ-16扇鼓邢台內丘縣41Ⅲ-17招子鼓邢台柏鄉縣42Ⅲ-18博野花鼓落子保定博野縣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Ⅳ-1曲周柳子腔邯鄲曲周縣44Ⅳ-2哈哈腔廊坊文安縣崔家坊Ⅳ-3哈哈腔滄州滄縣45Ⅳ-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贊皇縣Ⅳ-5石家莊絲弦石家莊井陘縣46Ⅳ-6評劇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Ⅳ-7晉劇石家莊井陘縣48Ⅳ-8二人台張家口尚義縣Ⅳ-9二人台張家口張北縣49Ⅳ-10赤城馬柵子戲張家口赤城縣50Ⅳ-11皮影戲唐山樂亭縣Ⅳ-12皮影戲唐山灤南縣Ⅳ-13皮影戲秦皇島昌黎縣Ⅳ-14皮影戲邯鄲曲周縣51Ⅳ-15青縣青劇滄州青縣52Ⅳ-16老調保定安國市53Ⅳ-17亂彈邢台臨西縣Ⅳ-18亂彈邢台巨鹿縣54Ⅳ-19曲長城木偶戲張家口陽原縣55Ⅳ-20墜子戲邯鄲成安縣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6Ⅴ-1西河大鼓廊坊大城縣57Ⅴ-2趙縣梅花調石家莊趙縣58Ⅴ-3張北大鼓張家口張北縣59Ⅴ-4干嗑張家口張北縣Ⅴ-5干嗑張家口尚義縣Ⅴ-6干嗑張家口康保縣60Ⅴ-7拉洋片滄州吳橋縣61Ⅴ-8樂亭大鼓唐山灤南縣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2Ⅵ-1陳村查拳邯鄲邱縣63Ⅵ-2梅花拳衡水深州市Ⅵ-3梅花拳邢台威縣64Ⅵ-4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Ⅵ-5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廊坊香河縣Ⅵ-6通臂拳(太極通背拳)廊坊三河市Ⅵ-7通臂拳(滄州通臂拳)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Ⅵ-8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Ⅵ-9八卦掌廊坊固安縣66Ⅵ-10固安戳腳廊坊固安縣67Ⅵ-11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廊坊安次區68Ⅵ-12安次區黃漕飛叉廊坊安次區69Ⅵ-13中幡廊坊安次區70Ⅵ-14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Ⅵ-15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保定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Ⅵ-16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石家莊井陘縣72Ⅵ-17微水武術石家莊井陘縣73Ⅵ-18抬閣石家莊靈壽縣74Ⅵ-19彈(譚、潭)腿滄州滄縣Ⅵ-20彈(譚、潭)腿邢台臨西縣75Ⅵ-21滄縣傳統武術滄州滄縣76Ⅵ-22河間左把大奇槍滄州河間市77Ⅵ-23賈氏青萍劍滄州黃驊市78Ⅵ-24黃驊五虎棍滄州黃驊市79Ⅵ-25青縣麒麟拳滄州青縣80Ⅵ-26苗刀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Ⅵ-27曲陽擎閣保定曲陽縣82Ⅵ-28圈頭村少林會保定安新縣83Ⅵ-29八趟掩手保定安新縣84Ⅵ-30清河曦陽掌太平拳邢台清河縣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5Ⅶ-1安次區第什里風箏廊坊安次區86Ⅶ-2柳編廊坊固安縣87Ⅶ-3永清花燈廊坊永清縣88Ⅶ-4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石家莊高邑縣89Ⅶ-5新樂石雕石家莊新樂市90Ⅷ-6深澤泥模石家莊深澤縣91Ⅷ-7鐵畫唐山遵化市92Ⅷ-8渤海漁村剪紙滄州黃驊市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3Ⅷ-1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94Ⅷ-2磁縣紙扎技藝邯鄲磁縣95Ⅷ-3侯店毛筆製作技藝衡水桃城區96Ⅷ-4辛庄傳統制陶技藝廊坊文安縣97Ⅷ-5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石家莊欒城縣98Ⅷ-6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石家莊藁城市99Ⅷ-7井陘綿河水磨技藝石家莊井陘縣100Ⅷ-8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石家莊井陘縣101Ⅷ-9七汲全羊宴技藝石家莊無極縣102Ⅷ-10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3Ⅷ-11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張家口懷安縣104Ⅷ-12松紋劍鍛造技藝唐山古冶區105Ⅷ-13蜂蜜麻糖製作技藝唐山新新麻糖廠Ⅷ-14蜂蜜麻糖製作技藝唐山豐潤區106Ⅷ-15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秦皇島盧龍縣107Ⅷ-16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Ⅷ-17泊頭火柴製作技藝滄州泊頭市109Ⅷ-18黃驊人工制鹽技藝滄州黃驊市110Ⅷ-19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滄州黃驊市111Ⅷ-20吊爐燒餅製作技藝滄州黃驊市112Ⅷ-21黃驊面花製作技藝滄州黃驊市113Ⅷ-22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滄州滄縣114Ⅷ-23手工掛面製作技藝滄州吳橋縣Ⅷ-24手工掛面製作技藝邢台臨西縣115Ⅷ-25傳統紡織技藝邢台廣宗縣116Ⅷ-26威縣土布紡織技藝邢台威縣117Ⅷ-27傳統造船技藝保定安新縣118Ⅷ-28蘆葦畫保定安新縣119Ⅷ-29白洋淀葦編保定安新縣120Ⅷ-30麵塑保定安新縣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21Ⅸ-1灤平二龍山龍文化承德灤平縣122Ⅸ-2阜城打囤衡水阜城縣123Ⅸ-3伏羲文化石家莊新樂市124Ⅸ-4婚俗石家莊井陘縣125Ⅸ-5喪葬習俗石家莊井陘縣Ⅸ-6喪葬習俗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Ⅸ-7欒庄海龍灣龍文化石家莊井陘縣127Ⅸ-8長崗龍母文化石家莊井陘縣128Ⅸ-9炮打五隻船石家莊新樂市129Ⅸ-10正定臘會石家莊正定縣130Ⅸ-11贊皇臘八船石家莊贊皇縣131Ⅸ-12七夕節石家莊靈壽縣132Ⅸ-13九曲黃河燈張家口懷安縣Ⅸ-14九曲黃河燈張家口懷安縣Ⅸ-15九曲黃河燈石家莊井陘縣Ⅸ-16九曲黃河燈保定定興縣133Ⅸ-17抬皇(黃)杠秦皇島撫寧縣Ⅸ-18抬皇(黃)杠邢台南和縣134Ⅸ-19覺道庄老子祭奠滄州青縣135Ⅸ-20鄚州廟會滄州任丘市136Ⅸ-21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Ⅸ-22沙河九龍祭祀邢台沙河市138Ⅸ-23懷安縣胡家屯社火張家口懷安縣139Ⅸ-24峰峰王看煙火燈地邯鄲峰峰礦區Ⅳ-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贊皇縣Ⅳ-5石家莊絲弦石家莊井陘縣希望可以幫到你!
『伍』 贊美廣平的作文
河北民俗風俗熱情好客的山裡人河北省境內北有燕山,西依太行,山區面積比較遼闊。山裡人熱情好客,自古成俗。冀西一帶山裡的居民,把家裡來客人做為「吉利」的預兆。如果哪一家一年之中沒有住過客人,就被認為來年不吉利。客人進家後,飲茶、吃飯、上菜均用大碗,不用盤、碟。飲茶時,碗里不能喝乾。如果碗里沒了茶,主人就會馬上斟上一碗,直到喝剩了半碗為止。吃飯時,筷子要隨時拿在手裡,不能停放在桌上,否則會被誤認是「瞧不起」主人。直到兩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時,才被認為是吃飽了。只要筷子不平放在碗口上,隨時就有可能再給盛上一大碗。北部燕山深處的一些地方,因冬季比較寒冷,各家各戶都生火燒炕。家裡來了客人時,總要被安排在最暖和的炕頭,與主人全家同睡一條大炕,不能避嫌。哪一家門前有果木樹,如果外地的客人從樹下經過,住腳停看,只要有成熟的果子,主人立刻就會爬上樹去採摘。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象燕山板栗、贊皇大棗、涉縣的柿乾等等,客人不能拒絕,帶走的東西越多,主人越高興,認為自己被客人看得起,下一年的收成會更好。一、民間文學(5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1耿村民間故事石家莊藁城市21-2河間歌詩滄州河間市31-3孟姜女故事傳說秦皇島山海關區41-4邯鄲成語典故文化邯鄲市51-5牛郎織女傳說邢台內丘縣二、民間美術(1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2-1武強木版年畫衡水武強縣72-2衡水內畫衡水市82-3蔚縣剪紙張家口蔚縣92-4豐寧滿族剪紙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102-5曲陽石雕保定曲陽縣112-6內丘神碼邢台內丘縣122-7玉田泥塑唐山玉田縣132-8辛集農民畫石家莊辛集市142-9無極剪紙石家莊無極縣152-10白溝泥塑保定高碑店市三、民間音樂(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63-1冀中笙管樂保定淶水縣(高洛音樂會)173-2霸州笙管樂廊坊霸州市(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張庄音樂會)183-3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193-4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203-5固安笙管樂廊坊固安縣(屈家營音樂會、小馮村音樂會)213-6承德清音會承德市223-7廣宗太平道樂邢台廣宗縣233-8常山戰鼓石家莊正定縣243-9藁城戰鼓石家莊藁城市253-10子位吹歌保定定州市263-11安次區笙管樂廊坊安次區(軍盧村音樂會、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後屯音樂會)273-12雄縣古樂保定雄縣283-13竹林寺寺廟音樂張家口陽原縣293-14辛安庄民間音樂會滄州任丘市303-15涉縣寺廟音樂邯鄲涉縣313-16里東庄音樂老會廊坊文安縣323-17任丘大鼓滄州任丘市333-18河間大鼓滄州河間市343-19磁縣迓鼓邯鄲磁縣353-20唐山花吹唐山唐海縣四、民間舞蹈(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364-1昌黎地秧歌秦皇島昌黎縣374-2井陘拉花石家莊井陘縣384-3徐水獅舞保定徐水縣394-4滄州落子滄州南皮縣404-5易縣擺字龍燈保定易縣414-6隆堯招子鼓邢台隆堯縣424-7抬花杠石家莊欒城縣434-8簍子燈唐山豐南區444-9青龍猴打棒秦皇島青龍滿族454-10葛漁城重閣會廊坊安次區464-11晉州官傘石家莊晉州市474-12贊皇鐵龍燈石家莊贊皇縣484-13黃驊麒麟舞滄州黃驊市494-14豐寧蝴蝶舞承德豐寧滿族504-15曲周龍燈邯鄲曲周縣514-16撫寧太平鼓秦皇島撫寧縣524-17二貴摔跤承德隆化縣534-18東儲雙龍會廊坊安次區544-19滄縣獅舞滄州滄縣554-20攆花邯鄲臨漳縣五、戲曲(26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65-1河北梆子河北省文化廳575-2評劇唐山灤南縣585-3唐山皮影戲唐山市595-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市605-5哈哈腔(清苑)保定市615-6哈哈腔(青縣)滄州青縣625-7武安平調落子邯鄲武安市635-8定州秧歌戲保定定州市645-9冀南皮影戲邯鄲市655-10武安儺戲邯鄲武安市665-11隆堯秧歌戲邢台隆堯縣675-12二人台張家口康保縣685-13保定老調保定市695-14威縣亂彈邢台威縣705-15邯鄲東填池賽戲邯鄲市715-16四股弦邢台巨鹿縣725-17蔚縣秧歌張家口蔚縣735-18軟秧歌張家口懷安縣745-19官莊詩賦弦廊坊固安縣755-20橫岐調保定涿州市765-21永年西調邯鄲永年縣775-22磁縣懷調邯鄲磁縣785-23賢寓調保定定興縣795-24肅寧武術戲滄州肅寧縣805-25河間皮影戲滄州河間市815-26口梆子張家口市六、曲藝(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26-1木板大鼓滄州滄縣836-2樂亭大鼓唐山樂亭縣846-3西河大鼓滄州河間市856-4京東大鼓廊坊市866-5戳古董張家口張北縣876-6黃驊漁鼓滄州黃驊市886-7鹽山竹板書滄州鹽山縣896-8涿州十不閑保定涿州市七、民間雜技(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07-1吳橋雜技滄州吳橋縣八、民間手工技藝(17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18-1磁州窯燒制技藝邯鄲峰峰礦區928-2魏縣土紡土織技藝邯鄲魏縣938-3邢窯燒制技藝邢台市948-4定瓷傳統燒制技藝保定曲陽縣958-5高陽民間染織技藝保定高陽縣968-6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978-7秸稈扎刻技藝廊坊永清縣988-8衡水法帖拓印技藝衡水桃城區998-9泊頭傳統鑄造技藝滄州泊頭市1008-10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邯鄲大名縣1018-11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保定易縣1028-12沙河豆面印花技藝邢台沙河市1038-13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廊坊霸州市1048-14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衡水故城縣1058-15易水硯製作技藝保定易縣1068-16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張家口蔚縣1078-17館陶黑陶製作技藝邯鄲館陶縣九、生產商貿習俗(2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089-1安國葯市保定市1099-2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保定市十、歲時節令(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010-1鹽山千童信子節滄州鹽山縣十一、民間信仰(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111-1女媧祭典邯鄲涉縣11211-2三祖文化張家口涿鹿縣11311-3趙縣范庄龍牌會石家莊趙縣11411-4內丘扁鵲祭祀邢台內丘縣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9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1512-1沙河藤牌陣邢台沙河市11612-2邢台梅花拳邢台平鄉縣、廣宗縣11712-3楊氏太極拳邯鄲永年縣11812-4滄州武術滄州市11912-5深州形意拳衡水深州市12012-6淶水踢球保定淶水縣12112-7泊頭六合拳滄州泊頭市12212-8武氏太極拳邯鄲永年縣12312-9文安八卦掌廊坊文安縣十三、文化空間(7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2413-1青縣盤古文化滄州青縣12513-2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廊坊霸州市12613-3蔚縣拜燈山張家口蔚縣12713-4滏陽河燈邯鄲邯山區(馬頭鎮、張庄橋村)12813-5葦子燈陣邯鄲峰峰礦區12913-6彩布擰台邯鄲邯山區13013-7黃粱夢文化邯鄲市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97項)一、民間文學(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二、民間音樂(1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三、民間舞蹈(13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四、傳統戲劇(15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邯鄲館陶縣邯鄲魏縣北坡頭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五、曲藝(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承德平泉縣六、雜技與競技(1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七、民間美術(2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九、民俗(1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十、傳統醫葯(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絲弦藝術15位粉絲1樓新華網河北頻道(2009-06-1109:23:31)稿件來源:河北日報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平泉的傳說承德平泉縣2Ⅰ-2康熙與大廟的傳說承德雙灤區Ⅰ-3康熙與大廟的傳說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Ⅰ-4楊家將傳說廊坊大城縣4Ⅰ-5仁義胡同的傳說唐山遷安市5Ⅰ-6老馬識途的傳說唐山遷安市Ⅰ-7老馬識途的傳說秦皇島盧龍縣6Ⅰ-8碣石山傳說與故事秦皇島昌黎縣7Ⅰ-9蕭顯寫匾的故事秦皇島山海關區8Ⅰ-10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9Ⅰ-11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10Ⅰ-12柏鄉漢牡丹傳說邢台柏鄉縣11Ⅰ-13臨城趙雲故里傳說邢台臨城縣12Ⅰ-14黃金台傳說保定定興縣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3Ⅱ-1灤平十番樂承德灤平縣14Ⅱ-2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衡水故城縣15Ⅱ-3三河大鼓廊坊三河市16Ⅱ-4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廊坊大城縣Ⅱ-5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廊坊大城縣Ⅱ-6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7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8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9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廊坊文安縣Ⅱ-10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廊坊廣陽區Ⅱ-11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Ⅱ-12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Ⅱ-13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Ⅱ-14石家莊休門吹歌石家莊市18Ⅱ-15羲皇聖鼓石家莊新樂市19Ⅱ-16任家班嗩吶秦皇島北戴河區20Ⅱ-17東光吹歌滄州東光縣21Ⅱ-18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保定高碑店市22Ⅱ-19躍進吹歌保定徐水縣23Ⅱ-20內丘慶源排鼓邢台內丘縣24Ⅱ-21廣宗黃巾鼓邢台廣宗縣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25Ⅲ-1灤平棉花鬼承德灤平縣26Ⅲ-2武強打花膀衡水武強縣27Ⅲ-3桃城區安樂秧歌衡水桃城區28Ⅲ-4大城太平顫(甩會)廊坊大城縣29Ⅲ-5大城西子牙高蹺廊坊大城縣30Ⅲ-6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廊坊安次區31Ⅲ-7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石家莊趙縣32Ⅲ-8萬全打棍張家口萬全縣33Ⅲ-9蹦鼓子舞張家口懷安縣34Ⅲ-10王河灣挎鼓張家口宣化區35Ⅲ-11曲長城背閣張家口陽原縣36Ⅲ-12地秧歌唐山樂亭縣37Ⅲ-13青龍滿族寸子秧歌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Ⅲ-14泊頭小竹馬滄州泊頭市39Ⅲ-15清苑綉球龍燈保定清苑縣40Ⅲ-16扇鼓邢台內丘縣41Ⅲ-17招子鼓邢台柏鄉縣42Ⅲ-18博野花鼓落子保定博野縣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Ⅳ-1曲周柳子腔邯鄲曲周縣44Ⅳ-2哈哈腔廊坊文安縣崔家坊Ⅳ-3哈哈腔滄州滄縣45Ⅳ-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贊皇縣Ⅳ-5石家莊絲弦石家莊井陘縣46Ⅳ-6評劇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Ⅳ-7晉劇石家莊井陘縣48Ⅳ-8二人台張家口尚義縣Ⅳ-9二人台張家口張北縣49Ⅳ-10赤城馬柵子戲張家口赤城縣50Ⅳ-11皮影戲唐山樂亭縣Ⅳ-12皮影戲唐山灤南縣Ⅳ-13皮影戲秦皇島昌黎縣Ⅳ-14皮影戲邯鄲曲周縣51Ⅳ-15青縣青劇滄州青縣52Ⅳ-16老調保定安國市53Ⅳ-17亂彈邢台臨西縣Ⅳ-18亂彈邢台巨鹿縣54Ⅳ-19曲長城木偶戲張家口陽原縣55Ⅳ-20墜子戲邯鄲成安縣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56Ⅴ-1西河大鼓廊坊大城縣57Ⅴ-2趙縣梅花調石家莊趙縣58Ⅴ-3張北大鼓張家口張北縣59Ⅴ-4干嗑張家口張北縣Ⅴ-5干嗑張家口尚義縣Ⅴ-6干嗑張家口康保縣60Ⅴ-7拉洋片滄州吳橋縣61Ⅴ-8樂亭大鼓唐山灤南縣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62Ⅵ-1陳村查拳邯鄲邱縣63Ⅵ-2梅花拳衡水深州市Ⅵ-3梅花拳邢台威縣64Ⅵ-4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Ⅵ-5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廊坊香河縣Ⅵ-6通臂拳(太極通背拳)廊坊三河市Ⅵ-7通臂拳(滄州通臂拳)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Ⅵ-8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Ⅵ-9八卦掌廊坊固安縣66Ⅵ-10固安戳腳廊坊固安縣67Ⅵ-11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廊坊安次區68Ⅵ-12安次區黃漕飛叉廊坊安次區69Ⅵ-13中幡廊坊安次區70Ⅵ-14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Ⅵ-15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保定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Ⅵ-16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石家莊井陘縣72Ⅵ-17微水武術石家莊井陘縣73Ⅵ-18抬閣石家莊靈壽縣74Ⅵ-19彈(譚、潭)腿滄州滄縣Ⅵ-20彈(譚、潭)腿邢台臨西縣75Ⅵ-21滄縣傳統武術滄州滄縣76Ⅵ-22河間左把大奇槍滄州河間市77Ⅵ-23賈氏青萍劍滄州黃驊市78Ⅵ-24黃驊五虎棍滄州黃驊市79Ⅵ-25青縣麒麟拳滄州青縣80Ⅵ-26苗刀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Ⅵ-27曲陽擎閣保定曲陽縣82Ⅵ-28圈頭村少林會保定安新縣83Ⅵ-29八趟掩手保定安新縣84Ⅵ-30清河曦陽掌太平拳邢台清河縣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85Ⅶ-1安次區第什里風箏廊坊安次區86Ⅶ-2柳編廊坊固安縣87Ⅶ-3永清花燈廊坊永清縣88Ⅶ-4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石家莊高邑縣89Ⅶ-5新樂石雕石家莊新樂市90Ⅷ-6深澤泥模石家莊深澤縣91Ⅷ-7鐵畫唐山遵化市92Ⅷ-8渤海漁村剪紙滄州黃驊市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93Ⅷ-1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94Ⅷ-2磁縣紙扎技藝邯鄲磁縣95Ⅷ-3侯店毛筆製作技藝衡水桃城區96Ⅷ-4辛庄傳統制陶技藝廊坊文安縣97Ⅷ-5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石家莊欒城縣98Ⅷ-6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石家莊藁城市99Ⅷ-7井陘綿河水磨技藝石家莊井陘縣100Ⅷ-8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石家莊井陘縣101Ⅷ-9七汲全羊宴技藝石家莊無極縣102Ⅷ-10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3Ⅷ-11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張家口懷安縣104Ⅷ-12松紋劍鍛造技藝唐山古冶區105Ⅷ-13蜂蜜麻糖製作技藝唐山新新麻糖廠Ⅷ-14蜂蜜麻糖製作技藝唐山豐潤區106Ⅷ-15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秦皇島盧龍縣107Ⅷ-16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Ⅷ-17泊頭火柴製作技藝滄州泊頭市109Ⅷ-18黃驊人工制鹽技藝滄州黃驊市110Ⅷ-19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滄州黃驊市111Ⅷ-20吊爐燒餅製作技藝滄州黃驊市112Ⅷ-21黃驊面花製作技藝滄州黃驊市113Ⅷ-22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滄州滄縣114Ⅷ-23手工掛面製作技藝滄州吳橋縣Ⅷ-24手工掛面製作技藝邢台臨西縣115Ⅷ-25傳統紡織技藝邢台廣宗縣116Ⅷ-26威縣土布紡織技藝邢台威縣117Ⅷ-27傳統造船技藝保定安新縣118Ⅷ-28蘆葦畫保定安新縣119Ⅷ-29白洋淀葦編保定安新縣120Ⅷ-30麵塑保定安新縣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121Ⅸ-1灤平二龍山龍文化承德灤平縣122Ⅸ-2阜城打囤衡水阜城縣123Ⅸ-3伏羲文化石家莊新樂市124Ⅸ-4婚俗石家莊井陘縣125Ⅸ-5喪葬習俗石家莊井陘縣Ⅸ-6喪葬習俗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Ⅸ-7欒庄海龍灣龍文化石家莊井陘縣127Ⅸ-8長崗龍母文化石家莊井陘縣128Ⅸ-9炮打五隻船石家莊新樂市129Ⅸ-10正定臘會石家莊正定縣130Ⅸ-11贊皇臘八船石家莊贊皇縣131Ⅸ-12七夕節石家莊靈壽縣132Ⅸ-13九曲黃河燈張家口懷安縣Ⅸ-14九曲黃河燈張家口懷安縣Ⅸ-15九曲黃河燈石家莊井陘縣Ⅸ-16九曲黃河燈保定定興縣133Ⅸ-17抬皇(黃)杠秦皇島撫寧縣Ⅸ-18抬皇(黃)杠邢台南和縣134Ⅸ-19覺道庄老子祭奠滄州青縣135Ⅸ-20鄚州廟會滄州任丘市136Ⅸ-21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Ⅸ-22沙河九龍祭祀邢台沙河市138Ⅸ-23懷安縣胡家屯社火張家口懷安縣139Ⅸ-24峰峰王看煙火燈地邯鄲峰峰礦區Ⅳ-4石家莊絲弦石家莊贊皇縣Ⅳ-5石家莊絲弦石家莊井陘縣希望可以幫到你!
『陸』 河北傳統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曲陽石雕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
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3、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4、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
『柒』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資料有關河北
河北民俗風俗
熱情好客的山裡人
河北省境內北有燕山,西依太行,山區面積比較遼闊。山裡人熱情好客,自古成俗。
冀西一帶山裡的居民,把家裡來客人做為「吉利」的預兆。如果哪一家一年之中沒有住過客人,就被認為來年不吉利。客人進家後,飲茶、吃飯、上菜均用大碗,不用盤、碟。飲茶時,碗里不能喝乾。如果碗里沒了茶,主人就會馬上斟上一碗,直到喝剩了半碗為止。吃飯時,筷子要隨時拿在手裡,不能停放在桌上,否則會被誤認是「瞧不起」主人。直到兩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時,才被認為是吃飽了。只要筷子不平放在碗口上,隨時就有可能再給盛上一大碗。北部燕山深處的一些地方,因冬季比較寒冷,各家各戶都生火燒炕。家裡來了客人時,總要被安排在最暖和的炕頭,與主人全家同睡一條大炕,不能避嫌。哪一家門前有果木樹,如果外地的客人從樹下經過,住腳停看,只要有成熟的果子,主人立刻就會爬上樹去採摘。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象燕山板栗、贊皇大棗、涉縣的柿乾等等,客人不能拒絕,帶走的東西越多,主人越高興,認為自己被客人看得起,下一年的收成會更好。
一、民間文學 (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1-1 耿村民間故事 石家莊藁城市
2 1-2 河間歌詩 滄州河間市
3 1-3 孟姜女故事傳說 秦皇島山海關區
4 1-4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市
5 1-5 牛郎織女傳說邢台 內丘縣
二、民間美術 (1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2-1 武強木版年畫 衡水武強縣
7 2-2 衡水內畫 衡水市
8 2-3 蔚縣剪紙 張家口蔚縣
9 2-4 豐寧滿族剪紙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10 2-5 曲陽石雕 保定曲陽縣
11 2-6 內丘神碼 邢台內丘縣
12 2-7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縣
13 2-8 辛集農民畫 石家莊辛集市
14 2-9 無極剪紙 石家莊無極縣
15 2-10 白溝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三、民間音樂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3-1 冀中笙管 樂保定淶水縣
(高洛音樂會)
17 3-2 霸州笙管樂 廊坊霸州市
(高橋音樂會、
勝芳音樂會、
張庄音樂會)
18 3-3 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
19 3-4 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
20 3-5 固安笙管樂 廊坊固安縣
(屈家營音樂會、
小馮村音樂會)
21 3-6 承德清音會 承德市
22 3-7 廣宗太平道樂 邢台廣宗縣
23 3-8 常山戰鼓 石家莊正定縣
24 3-9 藁城戰鼓 石家莊藁城市
25 3-10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26 3-11 安次區笙管樂 廊坊安次區
(軍盧村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後屯音樂會)
27 3-12 雄縣古樂 保定雄縣
28 3-13 竹林寺寺廟音樂 張家口陽原縣
29 3-14 辛安庄民間音樂會 滄州任丘市
30 3-15 涉縣寺廟音樂 邯鄲涉縣
31 3-16 里東庄音樂老會 廊坊文安縣
32 3-17 任丘大鼓 滄州任丘市
33 3-18 河間大鼓 滄州河間市
34 3-19 磁縣迓鼓 邯鄲磁縣
35 3-20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縣
四、民間舞蹈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6 4-1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
37 4-2 井陘拉花 石家莊井陘縣
38 4-3 徐水獅舞 保定徐水縣
39 4-4 滄州落子 滄州南皮縣
40 4-5 易縣擺字龍燈 保定易縣
41 4-6 隆堯招子鼓 邢台隆堯縣
42 4-7 抬花杠 石家莊欒城縣
43 4-8 簍子燈 唐山豐南區
44 4-9 青龍猴打棒 秦皇島青龍滿族
45 4-10 葛漁城重閣會 廊坊安次區
46 4-11 晉州官傘 石家莊晉州市
47 4-12 贊皇鐵龍燈 石家莊贊皇縣
48 4-13 黃驊麒麟舞 滄州黃驊市
49 4-14 豐寧蝴蝶舞 承德豐寧滿族
50 4-15 曲周龍燈 邯鄲曲周縣
51 4-16 撫寧太平鼓 秦皇島撫寧縣
52 4-17 二貴摔跤 承德隆化縣
53 4-18 東儲雙龍會 廊坊安次區
54 4-19 滄縣獅舞 滄州滄縣
55 4-20 攆花 邯鄲臨漳縣
五、戲曲 (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廳
57 5-2 評劇 唐山灤南縣
58 5-3 唐山皮影戲 唐山市
59 5-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縣) 滄州青縣
62 5-7 武安平調落子 邯鄲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戲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戲 邯鄲市
65 5-10 武安儺戲 邯鄲武安市
66 5-11 隆堯秧歌戲 邢台隆堯縣
67 5-12 二人台 張家口康保縣
68 5-13 保定老調 保定市
69 5-14 威縣亂彈 邢台威縣
70 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邯鄲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縣
72 5-17 蔚縣秧歌 張家口蔚縣
73 5-18 軟秧歌 張家口懷安縣
74 5-19 官莊詩賦弦 廊坊固安縣
75 5-20 橫岐調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調 邯鄲永年縣
77 5-22 磁縣懷調 邯鄲磁縣
78 5-23 賢寓調 保定定興縣
79 5-24 肅寧武術戲 滄州肅寧縣
80 5-25 河間皮影戲 滄州河間市
81 5-26 口梆子 張家口市
六、曲藝 (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2 6-1 木板大鼓 滄州滄縣
83 6-2 樂亭大鼓 唐山樂亭縣
84 6-3 西河大鼓 滄州河間市
85 6-4 京東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張家口張北縣
87 6-6 黃驊漁鼓 滄州黃驊市
88 6-7 鹽山竹板書 滄州鹽山縣
89 6-8 涿州十不閑 保定涿州市
七、民間雜技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0 7-1 吳橋雜技 滄州吳橋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 (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92 8-2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邯鄲魏縣
93 8-3 邢窯燒制技藝 邢台市
94 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保定曲陽縣
95 8-5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 保定高陽縣
96 8-6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
97 8-7 秸稈扎刻技藝 廊坊永清縣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藝 衡水桃城區
99 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滄州泊頭市
100 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01 8-11 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藝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衡水故城縣
105 8-15 易水硯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6 8-16 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 張家口蔚縣
107 8-17 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邯鄲館陶縣
九、生產商貿習俗 (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8 9-1 安國葯市 保定市
109 9-2 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 保定市
十、歲時節令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0 10-1 鹽山千童信子節 滄州鹽山縣
十一、民間信仰 (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1 11-1 女媧祭典 邯鄲涉縣
112 11-2 三祖文化 張家口涿鹿縣
113 11-3 趙縣范庄龍牌會 石家莊趙縣
114 11-4 內丘扁鵲祭祀 邢台內丘縣
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 (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5 12-1 沙河藤牌陣 邢台沙河市
116 12-2 邢台梅花拳 邢台平鄉縣、廣宗縣
117 12-3 楊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18 12-4 滄州武術 滄州市
119 12-5 深州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120 12-6 淶水踢球 保定淶水縣
121 12-7 泊頭六合拳 滄州泊頭市
122 12-8 武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23 12-9 文安八卦掌 廊坊文安縣
十三、文化空間 (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4 13-1 青縣盤古文化 滄州青縣
125 13-2 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 廊坊霸州市
126 13-3 蔚縣拜燈山 張家口蔚縣
127 13-4 滏陽河燈 邯鄲邯山區
(馬頭鎮、張庄橋村)
128 13-5 葦子燈陣 邯鄲峰峰礦區
129 13-6 彩布擰台 邯鄲邯山區
130 13-7 黃粱夢文化 邯鄲市
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97項)
一、民間文學(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
二、民間音樂(10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
三、民間舞蹈(1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
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
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
四、傳統戲劇(15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
肥鄉縣)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
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
五、曲藝(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
承德平泉縣
六、雜技與競技(1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
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
七、民間美術(2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
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
九、民俗(1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
十、傳統醫葯(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
絲弦藝術
15位粉絲
1樓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09-06-11 09:23:31 )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平泉的傳說 承德平泉縣2 Ⅰ-2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雙灤區
Ⅰ-3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 Ⅰ-4 楊家將傳說 廊坊大城縣4 Ⅰ-5 仁義胡同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5 Ⅰ-6 老馬識途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
Ⅰ-7 老馬識途的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6 Ⅰ-8 碣石山傳說與故事 秦皇島昌黎縣7 Ⅰ-9 蕭顯寫匾的故事 秦皇島山海關區8 Ⅰ-10 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9 Ⅰ-11 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10 Ⅰ-12 柏鄉漢牡丹傳說 邢台柏鄉縣11 Ⅰ-13 臨城趙雲故里傳說 邢台臨城縣12 Ⅰ-14 黃金台傳說 保定定興縣
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3 Ⅱ-1 灤平十番樂 承德灤平縣14 Ⅱ-2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衡水故城縣15 Ⅱ-3 三河大鼓 廊坊三河市16 Ⅱ-4 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5 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6 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7 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8 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9 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10 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 廊坊廣陽區
Ⅱ-11 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
Ⅱ-12 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
Ⅱ-13 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 Ⅱ-14 石家莊休門吹歌 石家莊市18 Ⅱ-15 羲皇聖鼓 石家莊新樂市19 Ⅱ-16 任家班嗩吶 秦皇島北戴河區20 Ⅱ-17 東光吹歌 滄州東光縣21 Ⅱ-18 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 保定高碑店市22 Ⅱ-19 躍進吹歌 保定徐水縣23 Ⅱ-20 內丘慶源排鼓 邢台內丘縣24 Ⅱ-21 廣宗黃巾鼓 邢台廣宗縣
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Ⅲ-1 灤平棉花鬼 承德灤平縣26 Ⅲ-2 武強打花膀 衡水武強縣27 Ⅲ-3 桃城區安樂秧歌 衡水桃城區28 Ⅲ-4 大城太平顫(甩會) 廊坊大城縣29 Ⅲ-5 大城西子牙高蹺 廊坊大城縣30 Ⅲ-6 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 廊坊安次區31 Ⅲ-7 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 石家莊趙縣32 Ⅲ-8 萬全打棍 張家口萬全縣33 Ⅲ-9 蹦鼓子舞 張家口懷安縣34 Ⅲ-10 王河灣挎鼓 張家口宣化區35 Ⅲ-11 曲長城背閣 張家口陽原縣36 Ⅲ-12 地秧歌 唐山樂亭縣37 Ⅲ-13 青龍滿族寸子秧歌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 Ⅲ-14 泊頭小竹馬 滄州泊頭市39 Ⅲ-15 清苑綉球龍燈 保定清苑縣40 Ⅲ-16 扇鼓 邢台內丘縣41 Ⅲ-17 招子鼓 邢台柏鄉縣42 Ⅲ-18 博野花鼓落子 保定博野縣
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43 Ⅳ-1 曲周柳子腔 邯鄲曲周縣44 Ⅳ-2 哈哈腔 廊坊文安縣崔家坊
Ⅳ-3 哈哈腔 滄州滄縣45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46 Ⅳ-6 評劇 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 Ⅳ-7 晉劇 石家莊井陘縣48 Ⅳ-8 二人台 張家口尚義縣
Ⅳ-9 二人台 張家口張北縣49 Ⅳ-10 赤城馬柵子戲 張家口赤城縣50 Ⅳ-11 皮影戲 唐山樂亭縣
Ⅳ-12 皮影戲 唐山灤南縣
Ⅳ-13 皮影戲 秦皇島昌黎縣
Ⅳ-14 皮影戲 邯鄲曲周縣51 Ⅳ-15 青縣青劇 滄州青縣52 Ⅳ-16 老調 保定安國市53 Ⅳ-17 亂彈 邢台臨西縣
Ⅳ-18 亂彈 邢台巨鹿縣54 Ⅳ-19 曲長城木偶戲 張家口陽原縣55 Ⅳ-20 墜子戲 邯鄲成安縣
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Ⅴ-1 西河大鼓 廊坊大城縣57 Ⅴ-2 趙縣梅花調 石家莊趙縣58 Ⅴ-3 張北大鼓 張家口張北縣59 Ⅴ-4 干嗑 張家口張北縣
Ⅴ-5 干嗑 張家口尚義縣
Ⅴ-6 干嗑 張家口康保縣60 Ⅴ-7 拉洋片 滄州吳橋縣61 Ⅴ-8 樂亭大鼓 唐山灤南縣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2 Ⅵ-1 陳村查拳 邯鄲邱縣63 Ⅵ-2 梅花拳 衡水深州市
Ⅵ-3 梅花拳 邢台威縣64 Ⅵ-4 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
Ⅵ-5 通臂拳(五行通臂拳) 廊坊香河縣
Ⅵ-6 通臂拳(太極通背拳) 廊坊三河市
Ⅵ-7 通臂拳(滄州通臂拳)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
Ⅵ-8 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 Ⅵ-9 八卦掌 廊坊固安縣66 Ⅵ-10 固安戳腳 廊坊固安縣67 Ⅵ-11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廊坊安次區68 Ⅵ-12 安次區黃漕飛叉 廊坊安次區69 Ⅵ-13 中幡 廊坊安次區70 Ⅵ-14 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
Ⅵ-15 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 保定府內派傳統楊
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 Ⅵ-16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石家莊井陘縣72 Ⅵ-17 微水武術 石家莊井陘縣73 Ⅵ-18 抬閣 石家莊靈壽縣74 Ⅵ-19 彈(譚、潭)腿 滄州滄縣
Ⅵ-20 彈(譚、潭)腿 邢台臨西縣75 Ⅵ-21 滄縣傳統武術 滄州滄縣76 Ⅵ-22 河間左把大奇槍 滄州河間市77 Ⅵ-23 賈氏青萍劍 滄州黃驊市78 Ⅵ-24 黃驊五虎棍 滄州黃驊市79 Ⅵ-25 青縣麒麟拳 滄州青縣80 Ⅵ-26 苗刀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 Ⅵ-27 曲陽擎閣 保定曲陽縣82 Ⅵ-28 圈頭村少林會 保定安新縣83 Ⅵ-29 八趟掩手 保定安新縣84 Ⅵ-30 清河曦陽掌太平拳 邢台清河縣
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5 Ⅶ-1 安次區第什里風箏 廊坊安次區86 Ⅶ-2 柳編 廊坊固安縣87 Ⅶ-3 永清花燈 廊坊永清縣88 Ⅶ-4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 石家莊高邑縣89 Ⅶ-5 新樂石雕 石家莊新樂市90 Ⅷ-6 深澤泥模 石家莊深澤縣91 Ⅷ-7 鐵畫 唐山遵化市92 Ⅷ-8 渤海漁村剪紙 滄州黃驊市
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3 Ⅷ-1 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 承德平泉縣94 Ⅷ-2 磁縣紙扎技藝 邯鄲磁縣95 Ⅷ-3 侯店毛筆製作技藝 衡水桃城區96 Ⅷ-4 辛庄傳統制陶技藝 廊坊文安縣97 Ⅷ-5 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 石家莊欒城縣98 Ⅷ-6 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99 Ⅷ-7 井陘綿河水磨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0 Ⅷ-8 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1 Ⅷ-9 七汲全羊宴技藝 石家莊無極縣102 Ⅷ-10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 張家口長城釀造(集
團)有限責任公司103 Ⅷ-11 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 張家口懷安縣104 Ⅷ-12 松紋劍鍛造技藝 唐山古冶區105 Ⅷ-13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新新麻糖廠
Ⅷ-14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豐潤區106 Ⅷ-15 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 秦皇島盧龍縣107 Ⅷ-16 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 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 Ⅷ-17 泊頭火柴製作技藝 滄州泊頭市109 Ⅷ-18 黃驊人工制鹽技藝 滄州黃驊市110 Ⅷ-19 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 滄州黃驊市111 Ⅷ-20 吊爐燒餅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2 Ⅷ-21 黃驊面花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3 Ⅷ-22 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 滄州滄縣114 Ⅷ-23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滄州吳橋縣
Ⅷ-24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邢台臨西縣115 Ⅷ-25 傳統紡織技藝 邢台廣宗縣116 Ⅷ-26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邢台威縣117 Ⅷ-27 傳統造船技藝 保定安新縣118 Ⅷ-28 蘆葦畫 保定安新縣119 Ⅷ-29 白洋淀葦編 保定安新縣120 Ⅷ-30 麵塑 保定安新縣
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1 Ⅸ-1 灤平二龍山龍文化 承德灤平縣122 Ⅸ-2 阜城打囤 衡水阜城縣123 Ⅸ-3 伏羲文化 石家莊新樂市124 Ⅸ-4 婚俗 石家莊井陘縣125 Ⅸ-5 喪葬習俗 石家莊井陘縣
Ⅸ-6 喪葬習俗 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 Ⅸ-7 欒庄海龍灣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7 Ⅸ-8 長崗龍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8 Ⅸ-9 炮打五隻船 石家莊新樂市129 Ⅸ-10 正定臘會 石家莊正定縣130 Ⅸ-11 贊皇臘八船 石家莊贊皇縣131 Ⅸ-12 七夕節 石家莊靈壽縣132 Ⅸ-13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4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5 九曲黃河燈 石家莊井陘縣
Ⅸ-16 九曲黃河燈 保定定興縣133 Ⅸ-17 抬皇(黃)杠 秦皇島撫寧縣
Ⅸ-18 抬皇(黃)杠 邢台南和縣134 Ⅸ-19 覺道庄老子祭奠 滄州青縣135 Ⅸ-20 鄚州廟會 滄州任丘市136 Ⅸ-21 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 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 Ⅸ-22 沙河九龍祭祀 邢台沙河市138 Ⅸ-23 懷安縣胡家屯社火 張家口懷安縣139 Ⅸ-24 峰峰王看煙火燈地 邯鄲峰峰礦區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
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2011河北省內的都有什麼活動比方說 蔚縣的剪紙 這個重要的事情 我想了解河北 說的事情越多我給的分越多
一、民間文學 (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1-1 耿村民間故事 石家莊藁城市
2 1-2 河間歌詩 滄州河間市
3 1-3 孟姜女故事傳說 秦皇島山海關區
4 1-4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市
5 1-5 牛郎織女傳說邢台 內丘縣
二、民間美術 (1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2-1 武強木版年畫 衡水武強縣
7 2-2 衡水內畫 衡水市
8 2-3 蔚縣剪紙 張家口蔚縣
9 2-4 豐寧滿族剪紙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10 2-5 曲陽石雕 保定曲陽縣
11 2-6 內丘神碼 邢台內丘縣
12 2-7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縣
13 2-8 辛集農民畫 石家莊辛集市
14 2-9 無極剪紙 石家莊無極縣
15 2-10 白溝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三、民間音樂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3-1 冀中笙管 樂保定淶水縣
(高洛音樂會)
17 3-2 霸州笙管樂 廊坊霸州市
(高橋音樂會、
勝芳音樂會、
張庄音樂會)
18 3-3 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
19 3-4 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
20 3-5 固安笙管樂 廊坊固安縣
(屈家營音樂會、
小馮村音樂會)
21 3-6 承德清音會 承德市
22 3-7 廣宗太平道樂 邢台廣宗縣
23 3-8 常山戰鼓 石家莊正定縣
24 3-9 藁城戰鼓 石家莊藁城市
25 3-10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26 3-11 安次區笙管樂 廊坊安次區
(軍盧村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後屯音樂會)
27 3-12 雄縣古樂 保定雄縣
28 3-13 竹林寺寺廟音樂 張家口陽原縣
29 3-14 辛安庄民間音樂會 滄州任丘市
30 3-15 涉縣寺廟音樂 邯鄲涉縣
31 3-16 里東庄音樂老會 廊坊文安縣
32 3-17 任丘大鼓 滄州任丘市
33 3-18 河間大鼓 滄州河間市
34 3-19 磁縣迓鼓 邯鄲磁縣
35 3-20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縣
四、民間舞蹈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6 4-1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
37 4-2 井陘拉花 石家莊井陘縣
38 4-3 徐水獅舞 保定徐水縣
39 4-4 滄州落子 滄州南皮縣
40 4-5 易縣擺字龍燈 保定易縣
41 4-6 隆堯招子鼓 邢台隆堯縣
42 4-7 抬花杠 石家莊欒城縣
43 4-8 簍子燈 唐山豐南區
44 4-9 青龍猴打棒 秦皇島青龍滿族
45 4-10 葛漁城重閣會 廊坊安次區
46 4-11 晉州官傘 石家莊晉州市
47 4-12 贊皇鐵龍燈 石家莊贊皇縣
48 4-13 黃驊麒麟舞 滄州黃驊市
49 4-14 豐寧蝴蝶舞 承德豐寧滿族
50 4-15 曲周龍燈 邯鄲曲周縣
51 4-16 撫寧太平鼓 秦皇島撫寧縣
52 4-17 二貴摔跤 承德隆化縣
53 4-18 東儲雙龍會 廊坊安次區
54 4-19 滄縣獅舞 滄州滄縣
55 4-20 攆花 邯鄲臨漳縣
五、戲曲 (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廳
57 5-2 評劇 唐山灤南縣
58 5-3 唐山皮影戲 唐山市
59 5-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縣) 滄州青縣
62 5-7 武安平調落子 邯鄲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戲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戲 邯鄲市
65 5-10 武安儺戲 邯鄲武安市
66 5-11 隆堯秧歌戲 邢台隆堯縣
67 5-12 二人台 張家口康保縣
68 5-13 保定老調 保定市
69 5-14 威縣亂彈 邢台威縣
70 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邯鄲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縣
72 5-17 蔚縣秧歌 張家口蔚縣
73 5-18 軟秧歌 張家口懷安縣
74 5-19 官莊詩賦弦 廊坊固安縣
75 5-20 橫岐調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調 邯鄲永年縣
77 5-22 磁縣懷調 邯鄲磁縣
78 5-23 賢寓調 保定定興縣
79 5-24 肅寧武術戲 滄州肅寧縣
80 5-25 河間皮影戲 滄州河間市
81 5-26 口梆子 張家口市
六、曲藝 (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2 6-1 木板大鼓 滄州滄縣
83 6-2 樂亭大鼓 唐山樂亭縣
84 6-3 西河大鼓 滄州河間市
85 6-4 京東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張家口張北縣
87 6-6 黃驊漁鼓 滄州黃驊市
88 6-7 鹽山竹板書 滄州鹽山縣
89 6-8 涿州十不閑 保定涿州市
七、民間雜技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0 7-1 吳橋雜技 滄州吳橋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 (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92 8-2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邯鄲魏縣
93 8-3 邢窯燒制技藝 邢台市
94 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保定曲陽縣
95 8-5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 保定高陽縣
96 8-6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
97 8-7 秸稈扎刻技藝 廊坊永清縣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藝 衡水桃城區
99 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滄州泊頭市
100 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01 8-11 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藝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衡水故城縣
105 8-15 易水硯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6 8-16 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 張家口蔚縣
107 8-17 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邯鄲館陶縣
九、生產商貿習俗 (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8 9-1 安國葯市 保定市
109 9-2 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 保定市
十、歲時節令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0 10-1 鹽山千童信子節 滄州鹽山縣
十一、民間信仰 (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1 11-1 女媧祭典 邯鄲涉縣
112 11-2 三祖文化 張家口涿鹿縣
113 11-3 趙縣范庄龍牌會 石家莊趙縣
114 11-4 內丘扁鵲祭祀 邢台內丘縣
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 (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5 12-1 沙河藤牌陣 邢台沙河市
116 12-2 邢台梅花拳 邢台平鄉縣、廣宗縣
117 12-3 楊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18 12-4 滄州武術 滄州市
119 12-5 深州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120 12-6 淶水踢球 保定淶水縣
121 12-7 泊頭六合拳 滄州泊頭市
122 12-8 武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23 12-9 文安八卦掌 廊坊文安縣
十三、文化空間 (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4 13-1 青縣盤古文化 滄州青縣
125 13-2 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 廊坊霸州市
126 13-3 蔚縣拜燈山 張家口蔚縣
127 13-4 滏陽河燈 邯鄲邯山區
(馬頭鎮、張庄橋村)
128 13-5 葦子燈陣 邯鄲峰峰礦區
129 13-6 彩布擰台 邯鄲邯山區
130 13-7 黃粱夢文化 邯鄲市
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97項)
一、民間文學(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
二、民間音樂(10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
三、民間舞蹈(1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
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
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
四、傳統戲劇(15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
肥鄉縣)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
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
五、曲藝(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
承德平泉縣
六、雜技與競技(1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
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
七、民間美術(2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
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
九、民俗(1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
十、傳統醫葯(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
絲弦藝術
15位粉絲
1樓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09-06-11 09:23:31 )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平泉的傳說 承德平泉縣2 Ⅰ-2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雙灤區
Ⅰ-3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 Ⅰ-4 楊家將傳說 廊坊大城縣4 Ⅰ-5 仁義胡同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5 Ⅰ-6 老馬識途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
Ⅰ-7 老馬識途的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6 Ⅰ-8 碣石山傳說與故事 秦皇島昌黎縣7 Ⅰ-9 蕭顯寫匾的故事 秦皇島山海關區8 Ⅰ-10 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9 Ⅰ-11 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10 Ⅰ-12 柏鄉漢牡丹傳說 邢台柏鄉縣11 Ⅰ-13 臨城趙雲故里傳說 邢台臨城縣12 Ⅰ-14 黃金台傳說 保定定興縣
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3 Ⅱ-1 灤平十番樂 承德灤平縣14 Ⅱ-2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衡水故城縣15 Ⅱ-3 三河大鼓 廊坊三河市16 Ⅱ-4 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5 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6 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7 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8 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9 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10 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 廊坊廣陽區
Ⅱ-11 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
Ⅱ-12 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
Ⅱ-13 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 Ⅱ-14 石家莊休門吹歌 石家莊市18 Ⅱ-15 羲皇聖鼓 石家莊新樂市19 Ⅱ-16 任家班嗩吶 秦皇島北戴河區20 Ⅱ-17 東光吹歌 滄州東光縣21 Ⅱ-18 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 保定高碑店市22 Ⅱ-19 躍進吹歌 保定徐水縣23 Ⅱ-20 內丘慶源排鼓 邢台內丘縣24 Ⅱ-21 廣宗黃巾鼓 邢台廣宗縣
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Ⅲ-1 灤平棉花鬼 承德灤平縣26 Ⅲ-2 武強打花膀 衡水武強縣27 Ⅲ-3 桃城區安樂秧歌 衡水桃城區28 Ⅲ-4 大城太平顫(甩會) 廊坊大城縣29 Ⅲ-5 大城西子牙高蹺 廊坊大城縣30 Ⅲ-6 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 廊坊安次區31 Ⅲ-7 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 石家莊趙縣32 Ⅲ-8 萬全打棍 張家口萬全縣33 Ⅲ-9 蹦鼓子舞 張家口懷安縣34 Ⅲ-10 王河灣挎鼓 張家口宣化區35 Ⅲ-11 曲長城背閣 張家口陽原縣36 Ⅲ-12 地秧歌 唐山樂亭縣37 Ⅲ-13 青龍滿族寸子秧歌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 Ⅲ-14 泊頭小竹馬 滄州泊頭市39 Ⅲ-15 清苑綉球龍燈 保定清苑縣40 Ⅲ-16 扇鼓 邢台內丘縣41 Ⅲ-17 招子鼓 邢台柏鄉縣42 Ⅲ-18 博野花鼓落子 保定博野縣
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43 Ⅳ-1 曲周柳子腔 邯鄲曲周縣44 Ⅳ-2 哈哈腔 廊坊文安縣崔家坊
Ⅳ-3 哈哈腔 滄州滄縣45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46 Ⅳ-6 評劇 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 Ⅳ-7 晉劇 石家莊井陘縣48 Ⅳ-8 二人台 張家口尚義縣
Ⅳ-9 二人台 張家口張北縣49 Ⅳ-10 赤城馬柵子戲 張家口赤城縣50 Ⅳ-11 皮影戲 唐山樂亭縣
Ⅳ-12 皮影戲 唐山灤南縣
Ⅳ-13 皮影戲 秦皇島昌黎縣
Ⅳ-14 皮影戲 邯鄲曲周縣51 Ⅳ-15 青縣青劇 滄州青縣52 Ⅳ-16 老調 保定安國市53 Ⅳ-17 亂彈 邢台臨西縣
Ⅳ-18 亂彈 邢台巨鹿縣54 Ⅳ-19 曲長城木偶戲 張家口陽原縣55 Ⅳ-20 墜子戲 邯鄲成安縣
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Ⅴ-1 西河大鼓 廊坊大城縣57 Ⅴ-2 趙縣梅花調 石家莊趙縣58 Ⅴ-3 張北大鼓 張家口張北縣59 Ⅴ-4 干嗑 張家口張北縣
Ⅴ-5 干嗑 張家口尚義縣
Ⅴ-6 干嗑 張家口康保縣60 Ⅴ-7 拉洋片 滄州吳橋縣61 Ⅴ-8 樂亭大鼓 唐山灤南縣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2 Ⅵ-1 陳村查拳 邯鄲邱縣63 Ⅵ-2 梅花拳 衡水深州市
Ⅵ-3 梅花拳 邢台威縣64 Ⅵ-4 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
Ⅵ-5 通臂拳(五行通臂拳) 廊坊香河縣
Ⅵ-6 通臂拳(太極通背拳) 廊坊三河市
Ⅵ-7 通臂拳(滄州通臂拳)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
Ⅵ-8 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 Ⅵ-9 八卦掌 廊坊固安縣66 Ⅵ-10 固安戳腳 廊坊固安縣67 Ⅵ-11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廊坊安次區68 Ⅵ-12 安次區黃漕飛叉 廊坊安次區69 Ⅵ-13 中幡 廊坊安次區70 Ⅵ-14 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
Ⅵ-15 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 保定府內派傳統楊
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 Ⅵ-16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石家莊井陘縣72 Ⅵ-17 微水武術 石家莊井陘縣73 Ⅵ-18 抬閣 石家莊靈壽縣74 Ⅵ-19 彈(譚、潭)腿 滄州滄縣
Ⅵ-20 彈(譚、潭)腿 邢台臨西縣75 Ⅵ-21 滄縣傳統武術 滄州滄縣76 Ⅵ-22 河間左把大奇槍 滄州河間市77 Ⅵ-23 賈氏青萍劍 滄州黃驊市78 Ⅵ-24 黃驊五虎棍 滄州黃驊市79 Ⅵ-25 青縣麒麟拳 滄州青縣80 Ⅵ-26 苗刀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 Ⅵ-27 曲陽擎閣 保定曲陽縣82 Ⅵ-28 圈頭村少林會 保定安新縣83 Ⅵ-29 八趟掩手 保定安新縣84 Ⅵ-30 清河曦陽掌太平拳 邢台清河縣
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5 Ⅶ-1 安次區第什里風箏 廊坊安次區86 Ⅶ-2 柳編 廊坊固安縣87 Ⅶ-3 永清花燈 廊坊永清縣88 Ⅶ-4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 石家莊高邑縣89 Ⅶ-5 新樂石雕 石家莊新樂市90 Ⅷ-6 深澤泥模 石家莊深澤縣91 Ⅷ-7 鐵畫 唐山遵化市92 Ⅷ-8 渤海漁村剪紙 滄州黃驊市
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3 Ⅷ-1 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 承德平泉縣94 Ⅷ-2 磁縣紙扎技藝 邯鄲磁縣95 Ⅷ-3 侯店毛筆製作技藝 衡水桃城區96 Ⅷ-4 辛庄傳統制陶技藝 廊坊文安縣97 Ⅷ-5 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 石家莊欒城縣98 Ⅷ-6 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99 Ⅷ-7 井陘綿河水磨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0 Ⅷ-8 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1 Ⅷ-9 七汲全羊宴技藝 石家莊無極縣102 Ⅷ-10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 張家口長城釀造(集
團)有限責任公司103 Ⅷ-11 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 張家口懷安縣104 Ⅷ-12 松紋劍鍛造技藝 唐山古冶區105 Ⅷ-13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新新麻糖廠
Ⅷ-14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豐潤區106 Ⅷ-15 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 秦皇島盧龍縣107 Ⅷ-16 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 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 Ⅷ-17 泊頭火柴製作技藝 滄州泊頭市109 Ⅷ-18 黃驊人工制鹽技藝 滄州黃驊市110 Ⅷ-19 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 滄州黃驊市111 Ⅷ-20 吊爐燒餅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2 Ⅷ-21 黃驊面花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3 Ⅷ-22 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 滄州滄縣114 Ⅷ-23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滄州吳橋縣
Ⅷ-24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邢台臨西縣115 Ⅷ-25 傳統紡織技藝 邢台廣宗縣116 Ⅷ-26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邢台威縣117 Ⅷ-27 傳統造船技藝 保定安新縣118 Ⅷ-28 蘆葦畫 保定安新縣119 Ⅷ-29 白洋淀葦編 保定安新縣120 Ⅷ-30 麵塑 保定安新縣
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1 Ⅸ-1 灤平二龍山龍文化 承德灤平縣122 Ⅸ-2 阜城打囤 衡水阜城縣123 Ⅸ-3 伏羲文化 石家莊新樂市124 Ⅸ-4 婚俗 石家莊井陘縣125 Ⅸ-5 喪葬習俗 石家莊井陘縣
Ⅸ-6 喪葬習俗 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 Ⅸ-7 欒庄海龍灣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7 Ⅸ-8 長崗龍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8 Ⅸ-9 炮打五隻船 石家莊新樂市129 Ⅸ-10 正定臘會 石家莊正定縣130 Ⅸ-11 贊皇臘八船 石家莊贊皇縣131 Ⅸ-12 七夕節 石家莊靈壽縣132 Ⅸ-13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4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5 九曲黃河燈 石家莊井陘縣
Ⅸ-16 九曲黃河燈 保定定興縣133 Ⅸ-17 抬皇(黃)杠 秦皇島撫寧縣
Ⅸ-18 抬皇(黃)杠 邢台南和縣134 Ⅸ-19 覺道庄老子祭奠 滄州青縣135 Ⅸ-20 鄚州廟會 滄州任丘市136 Ⅸ-21 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 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 Ⅸ-22 沙河九龍祭祀 邢台沙河市138 Ⅸ-23 懷安縣胡家屯社火 張家口懷安縣139 Ⅸ-24 峰峰王看煙火燈地 邯鄲峰峰礦區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
『玖』 中國有哪些著名特產
中國著名特產有:四川大熊貓、北京烤鴨、皖南京劇、涪陵榨菜、廣東白斬雞、天津狗不理包子、泰安赤鱗魚、北京景泰藍、新疆田美玉等等。
1、北京烤鴨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廣東白斬雞
白斬雞又叫白切雞,是一道中華民族特色菜餚,起源於廣東,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拾』 關於寫太平鼓的作文
家鄉的太平鼓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家鄉,都會有民風民俗。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蘭州,坐落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岸邊,它既有令人垂涎三尺的蘭州牛肉拉麵,又有氣勢宏偉的黃河鐵橋,還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它的名字就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相傳,明朝大將徐達奉命西征,久攻蘭州不下,於是走訪民間,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啟發,創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將兵器藏在長鼓中,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關。百姓歡欣鼓舞,贊美此鼓為「太平鼓」。現在每逢節日或大的慶典活動,太平鼓表演都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那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西北人的豪邁氣魄。
蘭州的春節有鬧「社火」的風俗,而「社火」必不可少的就是打大平鼓了。今年春節,爸爸特意帶著我去金城關文化風情園看太平鼓表演。隨著一陣鼓聲,一隊隊身著綵衣、頭裹彩巾的威武大漢,肩上掛著塗有二龍戲珠的紅色長鼓舞動出來。前面領頭的人大旗一揮,演員們揮動五色鼓鞭,開始了表演。只見他們時而騰空躍起,時而俯仰翻身;時而飛腿擊鼓,時而列起鼓陣……配合默契、整齊劃一,招來了一陣陣的掌聲和喝彩聲。
蘭州的太平鼓不但是蘭州人民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上,蘭州太平鼓的演員們將家鄉最厚重、最熱情、最豪邁的一面展現給了中外觀眾,他們的表演震撼了鳥巢,也震撼了世界。
聽,太平鼓又敲起來了,那「咚咚咚,咚咚咚」的鼓點聲,彷彿在說「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它預示著我們美麗的家鄉蘭州,一定會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