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情人節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2-07-07 08:44:06

㈠ 為什麼每年都要過情人節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和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
西方情人節的來歷一直是眾說紛紜,以至於許多人感到十分迷茫。但這些,並未改變人們對於情人節的喜愛。時下,許多中國青年更是熱衷於過西方情人節。為何中國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其原因很多,不能單一的認為是某個方面所造成。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侵染,使得中國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節。其實,不僅是我國,在許多亞洲國家都是如此。比如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白色情人節回禮表衷腸等。可見,西方的情人節,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普遍的一個節日了。
其次是商家炒作的結果。無論是我國還是日本等國家,情人節都和商家的炒作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商家之所以炒作,原因很簡單,就是為利益所趨。為了獲取利益,對於他們來說,節日是越多越好。每一個節日,總是要暢銷某些商品。像情人節那天,玫瑰和巧克力之類就是相當暢銷,甚至於許多商家斷貨。越是如此,他們就越是哄抬物價,好從中牟利。
最後是西方情人節的內容更適合年輕人追求時尚的潮流。像我國的七夕節,其內容有待更新。元宵節也只是賞看焰火,則無其他節目。和西方情人節相比,似乎使人無法喜愛。火紅的玫瑰,讓人心花怒放,即使是一個外表冷漠的人,也會被那一束鮮花所感染。而巧克力的味道,是愛情的味道。璀璨無瑕的鑽石,更是象徵著彌足珍貴的愛情。況且,隨著時代的變化,情人節的內容也是不斷的更新和豐富,像什麼燭光晚餐等等。這些東西,又如何不令年輕人追捧呢?
一些人呼籲年輕人不要追捧西方的情人節,另外一方面卻又顯得十分蒼白和無力。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情人節都成為了年輕人不可或缺的一個節日。即使你不參與,即使你不喜愛,即使是排斥它,但你卻不能不感受到情人節那天的熱情,你不能不在那一天看到美麗的鮮花在四處綻放,你不能不聞到周圍或明或暗散發著愛情的味道。對此,你還能說些什麼呢?

㈡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過西方節日比如情人節還有聖誕節.!!

一年裡的12個情人節

1月14日 Diary Day 日記情人節
新的一年的開始,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有表白和計劃,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在心中撒下愛的種子。

2月14日Valentine』s Day 傳統情人節
根據西方的傳統,喜歡他就快送他巧克力,要趕快哦,因為他不一定只收到你的那塊巧克力~~

3月14日 White Day 白色情人節
送於等到這一天了!他也喜歡你嗎?還是他知識喜歡吃巧克力?今天就會知道了!在送出巧克力的一個月後,女生就能收到同樣喜歡自己的男生送的白色糖果。吃顆糖,感覺真甜蜜!

4月14日 Black Day 黑色情人節
這個黑色可不是「黑色星期五」的黑色哦,而是雜醬面是黑色的。他吃了你送的巧克力,你嘗了他送的糖,那麼一起去吃雜醬面吧!在傳統好味道里,兩個人的心也可以連在一起。

5月14日 Yellow &Rose Day 玫瑰情人節
在一起也有一段時間了,他是真的喜歡你嗎?他真的是你要找尋的那一半嗎?應該表白一下啦!不好意思?沒關系,你只要在今天買玫瑰給對方就OK啦!白色——一般朋友,黃色——知己,紅色——愛人。你一定會送紅色的。

6月14日 Kiss Day 親親情人節
你也手到他的紅玫瑰了?我閃人。因為你們馬上要kiss了!今天看見別人在kiss,不用迴避,因為今天是Kiss Day。

7月14日 Silver Day 銀色情人節
傳統習俗是用銀戒訂婚,所以今天你們也去買一對,戴在手上,作為甜蜜心情的見證。

8月14日 Green Day 綠色情人節
相愛的人們成雙成對地去郊遊,爬山游水感受自然,就像他們要攜手走過愛情一樣。

9月14日Music &Photo Day 相片情人節
練了好久的情歌今天終於登場了,雖然五音不全,但是用去聽就有會新的笑容!拿出相機,拍下這燦爛、充滿甜蜜的笑容。

10月14日 Wine Day 葡萄酒情人節
燭光下晃動著深紅的葡萄酒,愛情一樣要用心慢慢的品味。

11月14日 Orange & Movie Day 電影情人節
今晚有空嗎?一起去看電影吧!手牽手一起去電影院,記得買橙汁~。

12月14日 Hug Day 擁抱情人節
一年了,你們仍然相愛,你看天空飄著雪花,而你們相擁在一起,永遠也不知道寒冷……

㈢ 為什麼中國人多2.14情人節很感興趣

因為他們都是213

㈣ 你如何看待中國人愛過情人節一事

人們常說的情人節,一般是指每年陽歷2月14日。這個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專倫泰節,是屬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鮮花、賀卡、巧克力的節日。在這天,男女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隨之在其他國家流行起來,而且許多中國年輕人也在每年的這一天熱熱鬧鬧過節了。

㈤ 中國人為什麼要過情人節·

因為這是為了 能讓情人之間的感情用一種更好的方式來牢固它使它更長久,讓生活更精彩,更美麗,讓情人之間的關系更美好。

記得採納啊

㈥ 為什麼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

宋時杭州的小兒女,七夕之時多效顰"摩侯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楸葉、瓜果等圖形;靚妝笑語,競往湖邊放蠟制的鴛鴦等一類水鳥,浮於水上。婦人喜於盒內貯小蜘蛛,讓蜘蛛在盒內織網,看織網之疏密,謂之"巧"之多少也。

穿針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兒們的節目之一,據說在漢代已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綉花針丟入水裡,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卜投針姑娘針綉工作是拙是巧。

還有一種游戲節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約,結伴在七夕之夜的園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後仰首向天,面對牛郎織女星,根據所看到的景象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不過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這自然不是看雙星,而是閉目作幻想了。

神話的七夕作為一個"情人節",也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里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陝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准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扎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綉台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辨;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綉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綉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細致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咸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台、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中國人俗稱七月七日為七夕。相傳這天晚上牽牛、織女二星相會。唐代韓鄂《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雲:"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這里的河指天河,也就是銀河。舊時婦女穿針、設瓜果迎之。宋張耒《七夕》詩雲:"空將淚雨作滂沱,淚痕有盡悉無歇。"與俗傳七夕之雨為織女悲淚之言合。參見"乞巧"辭條。

㈦ 中國人為什麼熱衷過西方「情人節」,真的是因為「愛情」嗎

有些中國人喜歡過洋節,特別是情人節,這是他們借著洋節想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也因為現在的經濟好轉,人們的閑錢多了,有這些閑情逸致搞浪漫。

㈧ 為什麼中國人這么愛過洋節而且是情人節

現在越來越多的來國人受自外國文化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外國的節日。中國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免帶過來外國的風俗。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樣,新的刺激。
其實過外國節日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從經濟上講,過外國節日的人多了,比如說情人節、聖誕節,商家的營業額就會劇增,生產節日禮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銷售途徑。對經濟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從這點看,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支持過國外節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過程中往往丟掉了我們傳統的節日,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追求時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國原本就有的文化。這是很讓人痛心的。
不過現在國家把這些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讓我們有時間去過這個節日,是很不錯的,不會丟了傳統節日 .

㈨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過2月14的情人節

因為一直沒有中國自己的情人節,七七乞巧節只是給女兒過的,只是最近提出來是中國的情人節。

㈩ 中國人喜歡情人節的原因

一 女人們可以接男情人送給的禮物,
二 男人們為了表現自己對情人的心意,都會送給女情人禮物,不過禮物哪有白送的,男人總是要從女人身體上找回來的。

熱點內容
汾酒蘭花國粹 發布:2025-08-07 06:39:44 瀏覽:541
金邊松盆景圖 發布:2025-08-07 06:37:47 瀏覽:485
米蘭花很小 發布:2025-08-07 06:27:45 瀏覽:41
丁香苦丁 發布:2025-08-07 06:27:36 瀏覽:581
小丁香樹籽 發布:2025-08-07 06:26:01 瀏覽:32
食品蘭花豆 發布:2025-08-07 06:13:44 瀏覽:626
七夕第二彈 發布:2025-08-07 06:07:53 瀏覽:530
圓扇花藝 發布:2025-08-07 06:03:38 瀏覽:21
櫻花與人物攝影 發布:2025-08-07 06:03:37 瀏覽:550
下雨賞荷花 發布:2025-08-07 06:00:48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