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鵲橋在哪
㈠ 七夕天空為什麼會出現摩斯密碼鵲橋
七夕前,有網友在北京夜空觀測到,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出現了一座摩斯密碼鵲橋。原來是來自中國的「瓢蟲一號」,全球唯一可主動閃爍的衛星,通過摩斯密碼的方式為傳統佳節送上了中國式硬核科技浪漫。
據悉,2018年12月7日,九天微星「瓢蟲系列」七顆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主星瓢蟲一號為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顆百公斤級衛星,研製周期為僅為11.5個月。
其餘6顆為批量化生產的立方星,3顆6U、3顆3U,研製周期為10個月。瓢蟲系列七顆衛星用於進行物聯網系統級驗證和百公斤級衛星平台驗證,在發射前均實現商業變現。
摩斯密碼簡介:
摩爾斯電碼也被稱作摩斯密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
不同於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摩爾斯電碼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短促的點信號「・」,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表示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㈡ 鵲橋,在哪
在東北角
㈢ 七夕是牛郎織女在哪裡的鵲橋上相會啊
銀河上的鵲橋啊
㈣ 中國式浪漫,七夕天空出現摩斯密碼鵲橋 ,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科技
七夕節又被乞巧節,這一天有著牛郎織女美麗又七兩的愛情傳說。從此七夕節就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就在七夕前夕,有北京的網友在夜空中觀察到天空中的牛郎星和織女星中間出現了一座摩斯密碼“鵲橋”。這座鵲橋是我國2018年12月發射的“瓢蟲一號”所製造的。瓢蟲一號也是全球唯一可主動閃耀的衛星。瓢蟲一號衛星上搭載了太空自拍,星光閃耀,太空VR的載荷。從而可以實現和地球同框自拍以及主動閃耀照片和摩斯密碼等功能。
正是有了他們的辛苦付出,所以才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科技。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入到我們的科研工作當中,研發出更加神奇的物品,把我們曾經只能用腦袋想像的物品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㈤ 牛郎織女會鵲橋是什麼節
七夕節。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傳說,天宮里的織女下凡愛上勤勞朴實的牛郎,觸怒了天條,王母用銀河隔離開兩人,只許每年的七月七倆個相會,那一天,無數的喜鵲在銀河上空為他們搭成橋梁,謂之鵲橋。
㈥ 有誰知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什麼時辰什麼方位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七月初七天黑後即可看見,在頭頂上方。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天黑後,可以看到頭頂上方有一顆明亮的星星,旁邊還有四顆小星,好像織布的梭子,那就是織女星。隔著銀河,在東南方有一顆亮星,兩旁各有一顆小星,那就是牛郎星,與織女星隔河相望。
來源:
「牛郎」,「織女」之名,現存文字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牛郎被稱為牽牛,但當時牛郎和織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沒有愛情方面的描述。
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
㈦ 賽爾號七夕鵲橋在哪
那是上周的活動吧。樓主你晚了。。⊙﹏⊙b汗。我覺得那個背景特好看\(^o^)/~
㈧ 七夕鵲橋在哪啊,怎麼上去見面啊
杭州盛產愛情,牛郎織女就是在那相會的,別忘了,白娘子和許仙也是在那裡相守的哦!去吧,還有幾個小時,但幾個小時已夠到那裡了,那裡一定會找到你的織女,祝你好運!
㈨ 傳說哪兩人會在乞巧節那天鵲橋相會這一天就是農歷幾月幾日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
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㈩ 牛郎織女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鵲橋是什麼做的
鵲橋是我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中喜鵲搭成的橋。
牛郎織女的傳說
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條老牛,叫牛郎自立門戶。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
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正飛著、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們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靜靜地聽,可以隱隱聽到仙樂奏鳴,織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談。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他們日日在盼望著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