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七夕節
A. 七夕節是什麼星座
因為七夕節是7月7日,所以7月7日的星座是屬於巨蟹座。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巨蟹男特點:領悟力強,意志堅強,謹慎節儉、行為穩重,愛家顧家;敏感多疑,嫉妒心強,戀母情結
巨蟹女特點:溫柔,勤儉,記憶力強,頭腦敏銳,善於理財;悲觀,敏感,多疑,猜忌,心胸狹隘。
基本特質:
巨蟹座的人,屬於居家派,他們親切有禮,感情豐富、細膩,有很強的感受力,具有母性的博愛之心。但巨蟹座的人容易情緒起伏,心靈較脆弱,常有逃避傾向,過度保護自己。
具體特質:
巨蟹座是黃道宮上的第四個星座,主宰星為月亮。心思細密,感受力非常強,保護他人的意識強烈,家庭觀念濃厚,有強烈的責任心及犧牲奉獻精神,有堅持到底的毅力。
巨蟹座的人擅長持家,喜歡安定祥和的家庭氛圍,對長輩孝順,對兄弟姐妹、朋友非常友善,努力創造他們理想中的和諧與美滿。當然,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也非常強烈,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他們情緒起伏,當他們認為內心界限受到侵犯,就會伸出鉗子示威。
巨蟹座害怕競爭激烈的環境,在和樂的氣氛中做事,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激發出他們的潛能。
B. 七夕節和西方情人節的比較 另有加分
這個問題有意思,細細想想,還有點民族情懷在里邊,西方「情人節」年年火爆,這兩年,有的商家也在炒作「七夕節」,但就像麻繩穿豆腐總也提不上來。我感覺有這么幾個區別,權當個人拙見:
一是直白和隱諱的區別。西方的「情人節」坦率、熱情、赤裸裸,有情人的節日情人節,明明白白告訴你,真真切切「I love you」;反觀中國的「七夕節」,雖然也是表達情人相聚意味, 七月初七,表示兩情相悅,但很內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慣用的隱喻表達方式,因而難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難以被現在躁動的一代所親睞。愛就是愛,情就是情,干嗎還半抱琵琶猶遮面,不幹脆也不利落。
二是物質與精神的區別。「情人節」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現的是火熱的情慾,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現代,「情人」二字不僅僅是指戀人、伴侶、夫妻,內容充實而廣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順應被封建文化和「文革」壓抑了很長時間的自然情感和慾望的流露和表達。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反映的是別離後相聚和初開情竇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憐,內容無非是對詩作畫、贈帕送絲、望天感嘆、祭拜求神等,女孩兒乞求女紅巧手,感應王母娘娘給自己發配個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閉在院牆裡面,笑也半遮面,鬧也半掩嘴,如此這般純屬精神層面的活動,哪裡能夠火熱的起來。
三是情物與信物的區別。「情人節」注重贈送情物,每到「情人節」,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貴重首飾等,成為情人們相互贈與的「情物」。注意,這里的「情物」是指有價之物,表明情是有價的。這無疑推動了市場經濟了發展。於是乎,每到「情人節」來臨,鋪天蓋地的廣告,滿街飄動的打折標語,把「情人節」炒的火紅火熱,讓你想不過都不行,想不送禮都不成。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則相對暗淡的多,傳統的情人也贈送禮物,但那是一種表達情意的信物,不過是一絲一帕、一扇一畫,講究的自己親手縫制、綉描、撰寫、製作,如何能引進到商品經濟中來,不能進入商品經濟,又如何能讓商人大把掏錢為節日賣單宣傳和恭賀呢?
四是情慾與情愛的區別。喜歡過「情人節」的,除去一些喜歡跟潮流的青年人和確實相愛的年輕夫妻外,絕大多數不年輕不年老的人們,或多或少有著速食情慾的意念。「情人節」恰恰給了他們(她們)這么一個機會,創造了一個這樣冠冕堂皇的借口、生成了一個這樣好讓異性感動、驚喜、歡快的場景,這也就成就了這個外來節日在中國的生根、開花、結果。反觀中國的「七夕節」,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守望、思念、借題表白情愛是主題,節日主調以真摯的、純情的、唯精神上的愛情為主要宣洩點,因而難以直接燃起慾望的火花。並且,長久以來,傳統的男人和女人,性愛和情慾是深藏不露、難於言表、曲折迂迴的,因而「七夕節」始終沒有為男女情慾創造一個適合的借口和良好的契機。這也是中國「情人節」的弱勢所在。
悲哉,「七夕節」!
C. 為什麼女生在七夕節把她朋友圈屏蔽了,而且只屏蔽我一個人
還不是怕被虐,看不慣別人過七夕節嘛,現在你是單身?還是有情人伴你過節?看來,她不想在七夕節看到你,原因你應該很清楚,要麼你虐過她,要麼她虐過你,結果都很刻骨銘心,所以敏感的節曰一到,馬上屏蔽你
D. 為什麼女朋友每次過女神節還有七夕會無緣無故生氣呢
你的女朋友每次過七夕節,女神節都會無緣無故的生氣,那我想他再過這兩個節日的時候,他想得到的是不是你沒有滿足如一句話,或者一束花,所以說呢,女人在這兩個節日是很敏感的,要的,不是說多少的金錢,只不是要的一種吃人,是不是你那種儀式讓他?你的女朋友每次過七夕節,女神節都會無緣無故的生氣,那我想他再過這兩個節日的時候,他想得到的是不是你沒有滿足如一句話,或者一束花,所以說呢,女人在這兩個節日是很敏感的,要的,不是說多少的金錢,只不是要的一種儀式及心意,是不是你那種儀式讓他沒有感受到才會是這樣的感覺呀?
E. 七夕情人節對喜歡的女神說我愛她真的能成功泡到嗎!真有那麼神奇!
想泡到自己喜歡的女神,並不是說一句你愛她就能辦到的,兩個人同時喜歡對方,要心心相印才好,只憑一句話,一時沖動而走到一起,難免以後會後悔,神奇與否還需要看個人的表現才行
F. 七夕節的來由
七夕節,傳說是中國的情人節,牛郎會織女的神話發生在陝西秦嶺終南山下鍾馗故里的古長安馬王鎮石佛寺。這里每年七月初七有由長安縣組織舉行七夕情人節慶祝活動。
然而,七夕到來前夕,有專家說:七夕與愛情無關,不是中國情人節!7月24日,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宗迪認為,七夕故事和風俗的時間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個秋天的節日,盡管牛郎織女隔「河」相望,演繹出纏綿悱惻、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起初卻與愛情無關;而且古文獻資料表明,七夕對於婚嫁而言並非吉利日子;現在將其弄成「中國情人節」,是「文人的鼓噪加上心思活絡的商人炒作」。劉宗迪研究員把話說得很重:「認定七夕就是中國情人節,可謂數典忘祖。」
這個新聞披露後,網友評論幾乎是罵成一片,有的板磚拍得夠狠。這里選錄一個比較中性的跟帖:「魯迅說過,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自然成為了路。現在我想告訴這位磚(專)家的是,世上本無節日,在同一天為同一件事慶祝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節日。」這倒說得頗在理。而把七夕說成是「中國情人節」,確實是近年來冒出來的事,我想找找源頭在哪裡,費了我老大的勁,終於找到了一個源頭:
早在1993年,當時的中宣部副部長徐惟誠提出:何不搞一個中國的「情人節」?1993年3月11日的《報刊文摘》,轉摘了當年《時事報告》第2期所刊登的徐惟誠的報告,其中說到:我們的傳統節日,有許多被淡化了,沒有過去那麼熱鬧了,這似乎不太合算;「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白居易寫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七月七日長生殿的誓詞。為什麼不可以把這一天當作中國的情人節,省得小青年去過外國的情人節。」
這是目前我查到的給七夕「穿靴戴帽」封為「中國情人節」的最早建議。如今幾乎可以確定,這個「七夕·中國情人節」是一個新造的節日,七夕的文化內涵中,並無情人節的內容;當然新造也可以,不過不要硬造,更不要認為七夕在過去就是「情人節」。
將古代的七夕與現代的情人節相對接,客觀上倒是創造出了一種奇妙的「間離效果」。「間離效果」是戲劇表演概念,發明人是布萊希特。「間離效果」就是把熟悉的陌生化的效果,因為太熟悉的東西使人喪失了思維的空間,將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才能使觀眾從「慣性觀賞」中「間離」出來,這樣的反差會產生一種張力,讓人覺得新鮮有趣。遙遠的古代七夕節與熟悉的現代情人節,兩者之間相關又相隔,既依存又對立,這種「間離效果」突出了幻覺與現實的關系,這還是蠻有意思的。
但如果把「七夕·中國情人節」當作含有民族自尊的文化符號,未免有些牽強。在當今越來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這樣一個文化大國,確實十分需要文化敏感性,但想以「中國情人節」來抵消、替代「西洋情人節」,則大抵是一種文化虛妄;而商家借機一窩蜂地狂炒狂賣一把,發達了自家錢袋是肯定的,但想以此「弘揚」傳統文化、豐富七夕的「情人文化」內涵,那幾乎也是菜籃打水一場空。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節日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自己選擇的,如果僅僅因為西方有個情人節,我們就要硬弄一個自己的情人節,這反而沒必要;如果年輕人都喜歡,「慶祝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節日」,那形成一個「中國情人節」,掛在七夕節或其他什麼節的名頭下,倒也無所謂,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已從根本上保護了傳統的節日文化,否則要被牛郎織女笑的。
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情景,本身有著很強的戲劇「間離效果」。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教授曾提出建議,乾脆就通過立法將七夕節定為中國的「情侶節」,這在我看來,反而削弱了「間離效果」。傳統文化的某些因素,可以開發出來融入到現代生活中,成為普遍意義的因素;但是,因為傳統與現代兩者間本身就有很強的「間離效果」,融合並不那麼簡單,所以不能因為一時難以「捏合」就認為是「傳統的斷代」;而簡單地給七夕穿靴戴帽,封為「情人節」或「情侶節」,直截了當地、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情人們的「節日載體」,怕是失去了富有戲劇性的「間離效果」,實際功效可能恰恰相反。
G. 男人在情人節或七夕節問候一個女性朋友,正常嗎
這兩個情人節太敏感了
男人問候一個女性朋友
我感覺肯定不正常
如果讓她的女朋友知道了
這個事情後果肯定很嚴重
如果兩個人只是普通朋友
最好躲開這兩個敏感的日子
H. 七夕節送什麼禮物才能與眾不同呢
在七夕這一天,男孩子通常要送給女朋友禮物,通常大家都會選擇鮮花、首飾、巧克力等等,但是有些人,偏偏就要別出心裁,送一些搞笑奇葩禮物,不知道這樣的禮物,你的女朋友會開心嗎?有網友直言「想送,但是我怕被暴揍」。下面我就來看看這些奇葩禮物都有什麼用。
文章圖片2
一、蔬菜花束
用蔬菜做成花束的樣子,看起來還挺漂亮的,既表現了七夕節浪漫的氣氛,還不浪費,如果你的老婆是一個勤儉持家的人,相信這樣的一個特殊禮物,她一定很開心,過完節後,直接把菜烹飪成美食,一舉兩得。
文章圖片3
二、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情人節必不可少的禮物,絲滑香甜的口感,代表著愛情甜甜蜜蜜。可是如果把巧克力做成像這個樣子,還要寫上「趁熱吃」,不知道你的女朋友是什麼反應。
文章圖片4
三、豬飼料
看到這個「母豬養顏配合飼料」時,我真的以為有人會給女朋友送的豬飼料,這不是明擺著想挨揍么,後來我查了查,發現裡面裝的是各種的小零食。之前寧靜也給《乘風破浪的姐姐》工作人員,送過這個禮包,還寫道: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文章圖片5
四、口紅優盤
香奈兒可是女孩子都喜歡的大牌口紅,但是當你打開之後,發現是一支優盤的時候,估計你的笑容會瞬間凝固。
文章圖片6
五、芝麻餅
有人會覺得買的禮物沒有心意,自己手工製作的才能表達真情實意,所以就有直男選擇了在芝麻餅上寫上「我愛你」,這樣的禮物不知道女朋友看到會怎麼想,我猜如果是剛戀愛不就的情侶,八成就要分手。
I. 現在人過的七夕節是不是消費主義營造出的陷阱
回到開始的問題,在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傳承傳統節日?大部分的傳統節日,是誕生於傳統的農業社會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對傳統節日進行現代性的「改造」,是必然的選擇。當然,對已經失去存在土壤的那些傳統節俗,也應該作為「知識性」而非「行為性」的內容,予以繼承。畢竟,這也是我們關於節日的歷史記憶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