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控情人節特製會場
發布時間: 2022-07-03 22:32:47
『壹』 中國四大情人節
最主要的元月十五,即元宵,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所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至於七夕,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牛郎織女的傳說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為雖然他們每年只有一次相聚的機會,但彼此都不離不棄,七夕倡導的是忠貞的愛情。牛郎和織女在傳說當中不僅僅是夫妻,而且已經生兒育女,所以稱他們是情人關系顯然不合適。如果把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是用西方文化詮釋華夏文化,這樣顯然是不妥當的。
三月三日,古稱「上巳日」,是古人出門踏青的日子,也是去年男女在野外相會,表達愛意的好時機。 在古代,三月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唐代杜甫的《麗人行》就是寫這個節日的盛況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可惜,宋代以後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最終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不過,幸好西南少數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這一節日風俗。 「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傳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的時候各縣、鎮、鄉、村都要舉行隆重的歡慶活動。會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里,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節」。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