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紅豆樹

七夕紅豆樹

發布時間: 2022-07-02 15:41:28

❶ 關於紅豆的詩詞

豆科 紅豆。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亦稱「相思格」、「相思樹」、「孔雀豆」
《文選·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劉逵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斜(邪)斫之則文可做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
古代傳說,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美,康王奪之。韓憑自殺。何氏也投台而死,遺書願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兩冢相望。宿昔之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為相思樹。見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詩句: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現代·萬寬
相思數紅豆,一粒一偷笑。
可恨明月君,卻將赬顏照。

1.韓憑夫妻死,作梓,號曰相思樹。(三國魏·曹丕《列異傳》)
2.戰國宋國韓憑夫妻殉情而死,兩冢相望,「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晉·干寶《搜神記》)
3.戰國時,衛國苦秦之難,有民從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梁·任昉《述異記》)
4.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晉·左太沖《吳都賦》)
5.相思,大樹也,其材理堅強,邪斫之則有文,亦可作器。其實赤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東漢·劉熙)
6.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頎《古今詩話》)
7.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李善雲:「其實赤如珊瑚」,是也。(唐·李匡乂《資暇集》)
8.紅豆本名相思子,其葉如槐,莢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實,微扁。其可以飼鸚鵡者,乃蔬屬藤蔓子,細如綠豆,而朱裳黑啄,結實甚繁,乃籬落間物,無足貴也。其木本者,樹大數圍。結子肥碩可玩。(清·屈大均《廣東新語》)
9.按古今詩話雲,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沒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此與韓馮冢上相思樹不同,彼乃連梓木也。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確否。」(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10.海紅豆樹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雲:結莢枝間,其子累累珠綴。若大紅豆而扁,皮紅肉白以得名,蜀人用為果飣。(《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樹高三四丈,有莢如皂莢而細,每枝四五莢,如攢一處,長一寸而大僅如指。子三四粒綴莢中,冬間莢老裂為兩片,盤縮如花朵,子猶不落。其子如豆之細者而扁,色如點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許。(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記·粵西遊日記四》)
傳說
顧山,位於無錫、常熟、江陰、張家港四縣(市)交界處,屬江陰,它是在南宋時就形成的古鎮。顧山高50餘米,狀如蹲貓回顧,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處,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還有天香閣。顧山東北六七里,有紅豆樹。
顧山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蕭統(501—503),是梁琥帝蕭衍的兒子,愛好文學,曾在顧山香山寺觀音院內文選樓編修《昭明文選》。現在天香閣遺址尚留有元、明、清殘碑斷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顧山文選樓碑記》和《重修昭明太子讀書樓碑記》。又說紅豆樹址所在地原為庵堂,北宋時有一僧人從外地移來這棵紅豆樹,從此人們把庵堂稱為紅豆庵,所在村莊叫紅豆村。《江陰縣志》載:此樹在元時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時復蔭,咸豐六年大旱,此樹結果累累。1918年,徐九鏞寫有《顧山訪紅豆樹記》,1934年吳宜生寫有《顧山紅豆記》。
紅豆樹原老樹主幹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徑1米左右的樹干。現存綠葉繁茂開花結子的樹,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後再生的兩析分枝。樹高10米,冠蔭周圍50米,南分枝腰圍1.23米,北分枝根部連枝腰圍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圍分別為1.17.1.85.1.50米。大樹南2米處,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牆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這兩株新枝,均為大樹的連枝。據查,紅豆樹曾在1937年結子一次,1956年也開花結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後開花結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採得紅豆子1600顆,1985年只採得7顆。這棵紅豆樹,每年5月1日左右發芽,13-20日開花。秋子熟,10月採摘。其葉如槐,其莢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顏色殷紅微紫。古人以為相思的象徵,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陰縣政府在紅豆樹四周築圍牆,建成紅豆院,庭院南北長18.16米,東西闊15.66米,面積270平方米。院內圓洞門向北,內置一條東西向走廊,廊壁置4個玻璃櫥,陳列紅豆子和名人為紅豆樹寫的詩文。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鎮有座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里有棵千年紅豆樹。
顧山紅豆院內的這棵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進入紅豆院,我們見到這棵稀珍古樹高大挺拔,枝幹支撐到數十米外,形同巨傘,雖歷盡千年滄桑,但仍生機盎然,枝繁葉茂。據管理人員介紹,此株紅豆樹每三至五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春夏之交開花,其色潔白。秋末結果,豆莢為茶色,狀若雞心。剝開豆莢,便是一粒心臟形的紅豆,燦若雲霞。
紅豆樹在江浙一帶十分稀少,千年古樹,更屬罕見。顧山紅豆有一個特點,就是顆粒特別碩大,這是別處的紅豆難以比擬的。紅豆樹在我國為三級保護植物,又由於數年才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所以種子便顯得格外珍貴。
唐代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現代詩人劉大白在獲得一莢雙粒的「雙紅豆」後,曾激動地寫下《雙紅豆》一詩:「豆一粒,人一囊,紅豆雙貯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當心房,偎著心房密密藏,莫教離恨長。」所以,紅豆又被稱為「相思子」,自古以來便被當做愛情的信物。紅豆,又被人們「吉祥壓邪」之物。人們將殷紅似火、光鑒玲瓏的紅豆,嵌在戒指、手鐲、項鏈等貴重飾物上隨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紅豆不僅僅被當作愛情的信物,許多人還借紅豆寄託對祖國、對故鄉和親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顧山紅豆村人民,曾精選8粒大紅豆寄給毛澤東主席,以表達對人民領袖的感激與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讓中央辦公廳回信,對顧山人民表示感謝。近年來,許多海外遊子和港台同胞,特意來顧山紅豆院觀光,並帶回幾粒紅豆珍藏,以寄託對祖國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紅豆七夕節來源於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由這一傳說形成的七夕節,在我國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貴在一個情字,重在一個思字。宋朝著名詞人秦觀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鵲橋仙》來歌頌牛郎、織女愛情的真摯。《鵲橋仙》詞中寫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相思》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詞一詩雖然內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們可以想像牛郎、織女分居兩地,但以紅豆寄相思。今天,紅豆集團投入巨資,把傳統的民俗節日七夕和紅豆融為一體,舉辦「七夕紅豆相思節」,是十分貼切的。周耀庭說,舉行「七夕紅豆·相思節」不是紅豆人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紅豆借機炒作,紅豆要把「七夕紅豆·相思節」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文化事業來做,他們准備用五個五年計劃來推廣「七夕紅豆相思節」,以期喚醒國人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視自己的傳統民族節日。時至今日,七夕紅豆相思節已過完了自己的第一個五歲生日,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詩人餘光中稱贊紅豆此舉是「以紅豆抵抗玫瑰」;賀敬之興之所至,揮毫寫下「七月初七日,紅豆相思節」;著名畫家、作家馮驥才對紅豆弘揚民族文化,拯救傳統節日所作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城市都在歡慶相思節,如江蘇無錫千里馬電動車舉辦唱響紅豆相思節活動,南京和遼寧等地一些企業和商家也在紅豆相思節當天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紅豆集團的首倡之功不可抹殺。

紅豆

詞曲:毛慧
演唱:江凱文
電視劇《浪漫的西街》主題歌
河水見清幽
桑樹見消瘦
南來又南去的燕子帶走相思愁。
人約黃昏後,是種懶散的自由
想起紅豆,放下思愁,面容會依舊?
誰到鵲橋東,望眼越重樓?
幾步徘徊是種情願的等候,
誰在鵲橋東,望眼看不夠?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兩步一抬頭…
背起行裝,忘記重量,挽起了衣袖,
相思紅豆依舊,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簍,端起水酒,醉了的溫柔,
別把紅豆帶走,怕你遠走遲遲不願回首
誰到鵲橋東,望眼越重樓?
幾步徘徊是種情願的等候,
誰在鵲橋東,望眼看不夠?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兩步一抬頭…
背起行裝,忘記重量,挽起了衣袖,
紅豆相思依舊,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簍,端起水酒,醉了的溫柔,
別把紅豆帶走,怕你遠走遲遲不願回首
娟秀的雲鬢,舊澀的長裙,
物是人遷,不過幾年,誰在此留名。
修葺的屋頂,是片閉日的白雲。
可以忘我,不能忘情,夢寐的風景。

紅豆

歌手:鄧麗君 演唱
鄧麗君演唱
相思豆相思豆
生在南國
是你把它送給我
小紅豆小紅豆
每天陪我
訴說你想我
你的心我的心
長相思情交流
雖然相聚少離別多
我要你再愛我
豆一顆心一顆
真情相守
相思常在兩心頭
你一顆我一顆
相逢時侯
愛情真成熟

還沒好好的感受與
雪花綻放的氣候
我們一起顫抖
會更明白什麼是溫柔
還沒跟你牽著手
走過荒蕪的沙丘
可能從此以後
學會珍惜天長和地久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 文章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還沒為你把紅豆
熬成纏綿的傷口
然後一起分享
會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還沒好 方大同好地感受
醒著親吻的溫柔
可能在我左右
你才追求孤獨的自由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❷ 在七夕時如果想送紅豆給愛慕的女孩,應該送幾顆呢

520顆,因為520正好是我愛你,不正是表達了你對她的愛嗎?

❸ 請問,七夕節為什麼送有紅豆的習慣

王維詩中說: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因此紅豆被喻為相思豆!!
代表相思,情人傳遞戀情的佳品

❹ 七夕樂清紅豆餅做法

材料
蛋 2顆,細砂糖 20g,味霖 20g,牛奶 180g,低筋麵粉 180g,泡打粉 3g,香草粉 1g,奶油(室溫融化) 30g,紅豆餡 90g
做法
1、蛋回先要限攪打呈現答散狀。秤好所有份量。
2、蛋,味霖,砂糖,牛奶攪拌均勻。
3、加入低粉,泡打粉以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4、加入香草粉,後再加奶油拌勻,放入冰箱冷藏20分鍾

❺ 七夕紅豆絕對唱響第一名

陽光氧氣組合摘得了「2006紅豆絕對唱響」年度總冠軍的頭銜

❻ 為什麼說七夕節的愛情代表信物是相思紅豆呢

最有詩意的愛情信物——紅豆
紅豆又叫「相思豆」、「鴛內鴦豆」、「郎君豆」。此豆呈朱紅色容,原為紅豆樹、相思子結的籽。相愛男女相互贈送紅豆定情,天各一方的戀人睹物思人,以解相思之苦。南朝梁武帝《歡聞歌》:「南有相思木,合影復同心。」唐代名詩人王維的千古絕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算是世間最奇異的愛情信物的廣告詞,將紅豆相思寫到極致,流傳至今,已經融入文化心理。

❼ 七夕節要吃紅豆嗎

七夕節要吃紅豆,因為紅豆代表相思與情意,吃紅豆象徵愛情永存。

相思子,別稱紅豆,藤本,莖細弱,多分枝。羽狀復葉;小葉8-13對,膜質,對生,近長圓形。總狀花序腋生,長3-8厘米;花序軸粗短;花小,密集成頭狀;花萼鍾狀,萼齒4淺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與龍骨瓣較窄狹。

產地生境

生於山地疏林中。廣布於熱帶地區。非洲亞種原產於熱帶非洲,包括即蘇丹、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尼日、多哥和納米比亞。也分布於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豪登省和林波波省的部分地區,馬達加斯加和印度洋西部的一些島嶼(即模里西斯和塞席爾)。

指名亞種原產於印尼,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甚至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和夏威夷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產中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❽ 七夕紅豆。紅豆生南國、

最佳答案檢舉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干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轉自:紅豆代表誰的心

紅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這種真正的相思紅豆,大自然賦於它一種特質:質堅如鑽、色艷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

在民間,相思紅豆和玉一樣,是有靈性的開運吉祥神物:定情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相思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會在手腕或頸上佩帶鮮紅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環或項鏈,以象徵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到老;結婚後,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目前,相思紅豆飾品風靡南國,時尚女性以佩帶紅豆精美飾品為榮,男女戀人紛紛為對方選擇相思紅豆飾品表達心中的愛意。紅豆作為相思寄託之物,古已有之

❾ 紅豆的植物文化

1.韓憑夫妻死,作梓,號曰相思樹。(三國魏·曹丕《列異傳》)
2.戰國宋國韓憑夫妻殉情而死,兩冢相望,「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晉·干寶《搜神記》)
3.戰國時,衛國苦秦之難,有民從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梁·任昉《述異記》)
4.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晉·左太沖《吳都賦》)
5.相思,大樹也,其材理堅強,邪斫之則有文,亦可作器。其實赤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東漢·劉熙)
6.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頎《古今詩話》)
7.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李善雲:「其實赤如珊瑚」,是也。(唐·李匡乂《資暇集》)
8.紅豆本名相思子,其葉如槐,莢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實,微扁。其可以飼鸚鵡者,乃蔬屬藤蔓子,細如綠豆,而朱裳黑啄,結實甚繁,乃籬落間物,無足貴也。其木本者,樹大數圍。結子肥碩可玩。(清·屈大均《廣東新語》)
9.按古今詩話雲,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沒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此與韓馮冢上相思樹不同,彼乃連梓木也。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確否。」(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10.海紅豆樹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雲:結莢枝間,其子累累珠綴。若大紅豆而扁,皮紅肉白以得名,蜀人用為果飣。(《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樹高三四丈,有莢如皂莢而細,每枝四五莢,如攢一處,長一寸而大僅如指。子三四粒綴莢中,冬間莢老裂為兩片,盤縮如花朵,子猶不落。其子如豆之細者而扁,色如點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許。(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記·粵西遊日記四》) 產於兩廣一帶,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紅色。古人常用來象徵愛情或相思。
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的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根據當時社會的民族風情寫就的膾炙人口的《相思》詩,它反映出哪個歷史時空的青年男女在確定終身大事時,以紅豆飾品作為情物相贈情人的動人情景。從此,紅豆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徵。愛情無價,紅豆無價。相思紅豆的寓意,不僅包括男女之情,還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患難與共分離後的情,民族國家之情,人類相依相愛之情。此情博大,相思無限……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
相思豆的由來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干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紅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這種真正的相思紅豆,大自然賦於它一種特質:質堅如鑽、色艷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
在民間,相思紅豆和玉一樣,是有靈性的開運吉祥神物:定情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相思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會在手腕或頸上佩帶鮮紅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環或項鏈,以象徵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到老;結婚後,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相思紅豆飾品風靡南國,時尚女性以佩帶紅豆精美飾品為榮,男女戀人紛紛為對方選擇相思紅豆飾品表達心中的愛意。紅豆作為相思寄託之物,古已有之! 不同數量的相思豆代表不同的意義。
1顆代表「一心一意」 2顆代表「相親相愛」
3顆代表「我愛你」4顆代表「山盟海誓」
5顆代表「五福臨門」6顆代表「順心如意」
7顆代表「我偷偷地愛著你」8顆「深深歉意請你原諒」
9顆代表「永久的擁有」10顆「全心投入的愛你」
11顆「我只屬於你」
51顆代表「你是我的惟一」
99顆代表「白頭到老,長長久久」 紅豆七夕節來源於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由這一傳說形成的七夕節,在我國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貴在一個情字,重在一個思字。宋朝著名詞人秦觀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鵲橋仙》來歌頌牛郎、織女愛情的真摯。《鵲橋仙》詞中寫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相思》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詞一詩雖然內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們可以想像牛郎、織女分居兩地,但以紅豆寄相思。

❿ 夕陽一點如紅豆 已把相思寫滿天什麼意思

把夕陽比作紅豆,把落日染紅的晚霞比作滿天的相思,表達了相思之情。這是專2002年「紅豆 七夕」屬相思節詩詞大賽中的獲獎作品,作者是山東女詩人甄秀榮。

當代詩人、文藝評論家李旦初曾「薦評」這首詩說:「當代送別言情絕句,無出其右者。起承轉合,層層推進,景語即情語,句句動人心弦。尤其是以『夕陽一點』喻『紅豆』,格外新奇,乃神來之筆,妙不可言!結處境界頓然開闊,相思之情綿綿不絕。」

(10)七夕紅豆樹擴展閱讀

紅豆寄相思,自古今來流傳了許多佳話,唐朝著名的詩人王維的《相思》這首五言絕句,借物抒情,使紅豆成為最負盛名的相思豆,紅豆樹也被人們稱為相思樹。

紅豆樹開花的時間為4月~5月,花為兩性,9月~10月扁平的夾果才能成熟,質地為革質為木質,近圓形,沒有中果皮,豆莢內含有1~2粒鮮紅光亮、艷麗動人的種子,他就是「相思豆」的紅豆。

熱點內容
西裝口袋插花 發布:2025-08-09 05:45:48 瀏覽:179
小茶盆栽 發布:2025-08-09 05:45:47 瀏覽:871
陽台盆栽葡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09 05:45:41 瀏覽:905
仙若花藝 發布:2025-08-09 05:40:50 瀏覽:402
男生送女生百合 發布:2025-08-09 05:40:07 瀏覽:431
lovelive巧克力情人節 發布:2025-08-09 05:29:31 瀏覽:496
東莞小盆栽 發布:2025-08-09 05:23:49 瀏覽:82
教師節送一朵花 發布:2025-08-09 05:16:07 瀏覽:256
一朵喇叭草 發布:2025-08-09 05:07:36 瀏覽:340
艾滋梅花印 發布:2025-08-09 04:47:27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