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編結

情人節編結

發布時間: 2022-07-01 17:15:32

『壹』 這兩個字怎麼念,什麼含意。(綰著)

「綰著」這兩個字讀音是wǎn zhe,意思是盤繞著,系著。

『貳』 北京有哪些旅遊景點啊

感謝邀請回答!國慶剛和朋友去北京玩了一糖,逛的景點很多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人太多了,時間很緊張,這里給你依次推薦一些熱門景點和特色美食。

故宮長城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這2個景點推薦去逛逛但是人太多了,如果趕時間的話就不推薦去了。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將豌豆煮爛後,加入白糖,桂花等配料熬成糊狀。最後等涼了之後切成塊狀的食用,不過我喜歡加一點蜂蜜再吃,美味。

『叄』 北京郊區景點

八達嶺長城
所有來北京的人都以游覽萬里長城為快,「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成為中外遊人的一句豪言壯語。居庸關和八達嶺居京畿之北的險關要隘,是長城的一個縮影,是游覽長城中最主要的游覽點之一。
八達嶺在北京延慶縣境內,距北京市60公里。它是關溝的第四道要關,也是居庸關之北,地勢險要。現嶺上尚留有「天險」兩字。八達嶺口有座小小關城,東西各建一座,東關門額「居庸外鎮」,西門關額「北門瑣鑰」。東西兩關相距64公里。是通往北京的咽喉,在古代是關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關口。長城從「北門瑣鑰」」城樓左右兩側起,各向南北延伸,高低起伏,猶如一條巨龍,騰躍在群山的山脊線上,氣勢磅礴。
八達嶺山勢極為險峻,這段長城以巨石為基,上層用大型城磚砌成。依山而築,高低不一,寬窄不同,其均高達7.8米,可容五馬並騎、十人並進。
站在八達嶺長城西望,便會看到附近小石崗上用土築成的烽火台。關城西門外建有長城博物館,館內分四個展廳,其中一展廳為序廳,二廳展現明以前的長城,三廳展現明長城,四廳是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書畫廳。在城東門外青龍車站旁有詹天佑銅像。

景點導游
前門、展覽路等處每日晨有游覽車直達;北京北站有火車直達。

返回

白草畔
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161米,是北京第三高峰,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百草畔自然風景區面積19.2平方公里,林木覆蓋率82%,海拔高度最低處也比城區高800多米。景區以百花爭妍的高山草甸為特點,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氣候涼爽宜人,夏季氣溫比北京城區低8-16度,是炎熱的夏季旅遊度假的佳處所在。
白草畔是北京地區唯一可乘汽車直達2000多米山頂的旅遊景點,主要景點有山上八景和山下八景,還有觀光農業、五千畝仁用杏基地、萬畝松林、賞花園、採摘園等,歡迎各界朋友前來觀光度假,熱誠接待各類中小型會議、團體旅遊和學生野外實習等。

乘車路線:風景區緊臨108國道,距六里橋120公里,從天橋或六里橋乘917路汽車到房山,再轉乘小公共汽車到四馬台村即可。每星期六和星期日917路汽車直達四馬台村。

五指峰是由五塊矗天而立的巨岩組成,形如五指,故名五指峰,是白草畔最高的山峰。因其雄偉秀麗,定為山上八景之一 ----五指峰秀。

鯤鵬峽景區全長2500米,鯤鵬峰海拔1360米,其形似展翅的鯤鵬而得名。景區全部為自然景觀,以峽谷、奇峰和森林景觀為主,森林覆蓋率85%以上,樹木繁多,百花爭妍,尤以大片丁香花為奇。在丁香花開放的季節,滿谷花香,直飄至數十里外。

凌晨之際,站在頂峰極目遠望,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從微弱的紅線到霞光萬丈,就是「極頂晨光」的美景寫照。

返回

故 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有房間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建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原則,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延部分,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以太後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寧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和養心殿,其後為東西六宮。出於防禦需要,這些宮殿周圍間有高達10米的宮牆。

午門
是故宮的正門,遊人可由天安門向北進入午門。午門平面呈凹形,正樓面闊九間,是皇帝宮殿的標志。午門是皇帝每年冬至頒發來年歷書的地方。

太和殿
是故宮中最巍峨、最壯麗的建築,面闊11間,進深5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有的最大木結構宮殿建築。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賀賜筵。
太和殿內外擺設有大量特殊的陳設,殿前的月台上擺有銅鼎、銅龜、銅鶴等。三層漢白玉台基下每個欄桿下都有排水的龍頭,用來顯示皇威。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雙龍下面的山海圖案象徵江山永固。

中和殿
這里是皇帝親臨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員們行禮的地方。

保和殿
是冊立皇後、皇太子等大典皇帝更衣的地方。清乾隆後,殿試也改在保和殿進行。遊人在保和殿可看到很多御路石,其中以保和殿後面的一塊最大、最宏偉,他是用整塊艾葉青石雕成,重達200噸,九龍飛騰在大海和流雲中,象徵著真龍天子一統山河。

乾清門
是帝後寢宮以及皇子等居住的區域的正門。

乾清宮
是皇帝的寢宮,順治、康熙年間也兼做聽政、召見大臣之處。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萬壽等節日,皇帝在這里舉行朝禮和賜筵。

交泰殿
是皇後在元旦、千秋(皇後生日)等節日接受大臣朝賀的地方,後來又在此存放皇帝行使權力的25方。此外,這里還有銅壺滴漏和清代製造的自鳴鍾。

坤寧宮
在明朝是皇後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族的習慣,將其改為祭祀神的場所。

御花園
出坤寧宮就是御花園,他有門與六宮相通。明朝這里供秋季大享和祭祀玄武大帝之用,清代改為寺廟。園東北有疊石名曰堆秀山。御花園是一座以建築為主體的宮廷花園,遊人都願在此拍照留影。

東西六宮
這是供妃子們居住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現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展覽館。西六宮基本上未動,仍按原貌布置。

養心殿
乾清門內的養心殿,從雍正到清末200年間,皇帝大都住於此。在同治、光緒年間,養心殿東暖閣是慈禧與慈安「垂簾聽政」的地方。

返回

虎峪自然風景區

虎峪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昌平縣城西北9公里處,八達嶺高速公路北側,內有虎峪溝、百仙神洞、雀兒澗、體能拓展訓練基地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虎峪自然風景區 美麗峽谷,一條通往原始森林的路,兩側由酷似虎皮斑紋形成的岩石溝峪,長12.5公里,寬1.5公里,峰巒疊嶂、水秀谷幽,內有自然景觀36處,先睹「高山湖」,再攀「百級石階」,穿過崎嶇山道到達「通天池」越過「九潭瀑布」再闖「原始森林」。
千年古剎雀兒澗 這里山巒峻秀、氣勢恢宏,您可以先飲「金絲泉」水,再攀「一線天」,近觀「雲霧樹顯仙綽」影,遠眺像形山「天狗望月」、奇花異草、如林古碑、廟宇遺址仙道懸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百仙神洞 香火不斷、香煙繚繞,洞口常有霧靄升騰、洞內氣溫冬暖夏涼,深遠莫測、洞深1200米寬窄不一,曲直相依、最高落差達90多米,著名的「滴水觀音」堪稱京華一大奇觀,落差在83米高處從天而降的絲絲「神雨」一年四季滋潤神靈,令您叫絕不止,告別「滴水觀音」再步170級石階便是百仙神洞的最高峰---倚天閣。您站在藍瓦飛檐的「倚天閣」南望,淡淡清香撲面而來,無限風光在險峰。
馬洪元根雕藝術館 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根雕藝術館,現有作品300餘件,館內名家政要題詞掛於牆壁四周,格調古樸高雅。馬先生的根雕作品不求形似。乃重骨氣,抒發了藝術家內在情緒與意志,件件皆為藝術精品,價值不菲。根雕館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及積極的教育意義。
侯康乙奇石館 是北京虎峪自然風景區與著名賞石家、收藏家侯康乙先生合力創辦的綜合性奇石展覽園地。集中展示了侯康乙先生多年來收藏的全國各地奇石數百件,為大家賞心悅目帶來新的感受與快樂。
體能拓展訓練基地:攜手並進、牽引橫渡、天梯、懸梯、高空抓杠、走鋼絲等項目設施與設備
休閑、娛樂項目:劃船、游泳、攀岩、飛降、垂釣、篝火、浮橋、山野卡拉OK、天梯

返回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座落在燕山山脈,比鄰長城,距北京東南170公里的遵化市境內(北京至北戴河途中).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平均海拔500米,主峰鷲峰山889米.景區地勢巍峨峻峭,怪石林立,生物資源豐富,山中生長著幾百種珍貴葯材,棲息著兩百多種野生動物,這里氣候宜人,自然風景別致,與長城狩獵場(東十公里),湯泉皇家旅遊度假區(西三十公里),皇家陵寢—清東陵(西四十五公里),桃花溝(南三十五公里),共同構成」百里長城黃金旅遊線」.是周末全家旅遊的好去處.

返回

濂泉響谷自然風景區

濂泉響谷自然風景區距北京70公里,西通延慶八達嶺,南與神堂峪、雁棲湖,東與青龍峽、幽穀神潭相毗鄰,交通極為便利。
景區以谷取景,以山造勢,以水得趣,以人生情。谷中流水飛瀉,瀑布從天而降,四季泉水潺潺,回聲不絕,故名濂泉響谷。
濂泉響谷是集青山綠水、險峰峽谷、靈泉飛瀑、密林幽洞、奇山怪石於一地的自然風景區,常年氣溫比市區低3-5℃。
景區內有5000米曲徑,可見天宮洞、貓頭山、三潭二瀑、神馬場、五月冰川、壽龜負重、雁棲源頭、原始次生林、問天台等多處景觀。這里山迴路轉,步步有景,處處見景。
景區背依黑坨山。黑坨山主峰海拔1895米,臨頂南眺,可一覽北京全貌。
景區內設有四合院、蒙古包、小木屋、 餐廳、商品部、泉水浴、歌廳等服務設施,遊客可春賞山野花草、夏觀自然風景、秋看滿山紅葉、冬瞧天然冰瀑,還可垂釣紅鱒魚、野炊、燒烤或舉行篝火晚會。

返回

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天安門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聯拱大石橋,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象這樣雄偉古橋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初名"廣利橋",後改稱"盧溝橋"。在國外也稱"馬可波羅橋",橋全長260米,寬9.30米,十個橋墩,十一孔。中心橋孔間距21.35米,東西兩岸間距16.49米。橋墩呈船形,進水一面有分水尖,每個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邊長三角鐵柱以迎擊洪水和冰塊,保護橋墩和橋身。出水一面砌成流線型,狀如船尾,減少水流對橋孔壓力。經試驗:這座古橋有較大的承載能力,曾通過429噸大型平板車而無恙。"盧溝曉月"是著名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橋兩邊有望柱和欄板,望柱281根,每個望柱上都有一石獅,石獅頭上、背上、腹部、爪下都藏有小石獅,形態各異。據古書《從海記》中說:"橋柱刻獅凡六百二十有七",現在共有大小石獅501個。

返回

明十三陵

坐落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的天壽山南麓,距北京市50公里。陵區為一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東、西、北三面群山聳立,南面蟒山、虎峪山相持而立,中有曲水環抱,山清水秀。
眾陵以長陵為中心,有一公共神道自南端陵門直達長陵。在長達7公里的主神道上有石牌坊、大宮門、碑亭、華表、石像生、龍鳳門等建築。十三陵中以長陵建築最為宏偉,它和定陵一起,同為主要參觀對象。

長陵
是明成祖的陵寢建築,獻陵為長陵的主要建築,是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建於1427年,十分雄偉壯觀,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根金絲楠柱,。梁、柱、掾、斗拱等構件,皆由楠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楠木殿堂。

定陵
是明神宗的陵寢。陵園規制仿製長陵。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現,現已修建成為定陵地下博物館。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堂相連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建築。共有石門七座,石門設計非常科學,雖重達4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 地宮的布局基本上採用「前朝後寢」的制度。前殿沒有任何擺設,中殿內有三個漢白玉雕成的「寶座」,座前各有一座黃色琉璃「五供」,即香、燭、花、還有青花雲紋大瓷缸各一口,中盛有香油,專供長明燈使用。後殿相當於寢宮,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為放置棺木的地方。棺床中央放有萬曆皇帝和孝端、孝靖兩皇後的棺木,三具棺木周圍放有多件陪葬物品。
在定陵出土的隨葬品中,皇冠和鳳冠最引人注目。萬曆皇帝的金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結而成,上嵌有二龍戲珠。在精美的首飾中,萬曆皇帝的金簪可謂稀世珍寶。

景區導游
前門、崇文門、展覽路等處有游覽專車;北郊市場乘長途汽車。

返回

慕田峪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懷柔縣境內。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造而成。慕田峪長城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景區。
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里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東南面有3座敵樓並矗一台的正關台。為長城之罕見;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邊」和建在刀削一般山峰上,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的長城,其勢險崢嶸。整段長城依山就勢,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慕田峪長城旅遊區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妍;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慕田峪長城設有世界一流的登城纜車,旅遊區又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了中華夢石城、鹿鳴動物游樂園、施必得滑道三個新景點,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娛樂有機的結合,使來慕田峪長城旅遊區的遊客,可一日數游。
從北京城區到慕田峪長城的旅遊專線有游6路、游1路、游2路,早晨從前門、宣武門、東四十條、北京站直達,東直門長途汽車站有916路公共汽車也可直達。另有郊遊專列,由北京站、北京北站至北宅站,景區有專車接送。

返回

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這九座山峰從東邊數起依次為回龍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雲峰、瓔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蓮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條巨龍拱衛著中間的寶珠峰,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處形成了一個溫暖、濕潤的小氣候,因而這里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景極為優美。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將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並新建了一些房舍,現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宛如捧月的眾星,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景點眾多,形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在晉代時名叫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後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其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為「潭柘寺」。
千百年以來,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優美的風景,神奇的傳說而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從金代熙宗皇帝之後,各個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來進香禮佛,遊山玩水,並且撥出款項,整修和擴建寺院。王公大臣、後妃公主們也紛紛捐出己資,大加布施,民間的善男信女與潭柘寺結有善緣的更是成千上萬,他們長年向潭柘寺布施、齋僧,並且自發地組織了數十個民間香會,集資購買土地田產,捐獻給寺院,成為潭柘寺維持日常巨大開支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規模、土地財產、宗教地位、政治影響等方面都達到了鼎盛時代,特別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為「敕建」,使其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潭柘寺在佛教界佔有重要的地位,從金代開始,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大乘佛教禪宗中臨濟宗的領袖,並且名僧輩出,歷代的高僧大德們,為了研究佛學宗詣,為了弘揚佛法,為了潭柘寺的擴建和修茸,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嘔心瀝血的貢獻,而在《高僧傳》上標名,名傳千古。由於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強大的勢力,在經濟上擁有龐大的廟產,在佛門有著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龐大的規模,故而享有「京都第一寺」的美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把潭柘寺開辟為森林古跡公園,成為了一處游覽勝地,1957年10月28日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北京市政府撥款對潭柘寺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整修,於1980年8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於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准,僧團進駐,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
2001年6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潭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庄嚴宏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古跡眾多,風景優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遊客,而且還修建有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是京郊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

返回

天池峽谷風景區

天池峽谷風景區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奇峰林立,怪石迭出,景色秀美。高山中1000多平方米的「天池」水面,清澈明凈,水中倒映岸邊的百丈懸崖絕壁,景色之奇妙獨特令人贊絕。聞濤谷、情人谷,樹木遮天避日,在谷中漫遊,使人心曠神怡,享盡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展示出一處處造型別致的景觀:「八戒背嬌娘」、「蓮藕雙生」、「福從天降」、「神駝峰」、「雙獅會」……如人、如獸、如花……自然天成,形神畢肖。
天池峽谷娛樂區設施獨特,服務周到。兩百多米長的休閑洞,四季恆溫,冬暖夏涼,內設棋牌室、茶座,別有一番洞天福地的情趣;攀岩(團體)、速降娛樂活動,驚險刺激、安全可靠。
景區備有餐飲、住宿設施。餐飲以虹鱒魚燒烤、農家飯菜為主,住宿區設施齊全、清潔衛生、幽靜舒適,大眾化消費,是您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返回

香 山

在北京海淀區,東南距市中心20餘公 里。為北京西郊西山山嶺之一。此地 重巒疊嶂,清泉潺潺,花木漫山,景 色清幽。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 大興土木,興建亭台樓閣,共成二十 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棲雲樓、 香山寺、森玉芴等,並加築圍牆,名 「靜宜園」。「西山晴雪」為燕京八 景之一。園中名勝遍布,風光旖旎, 秋來黃櫨換裝,漫山紅遍,如火如荼, 「霜葉紅於二月花」的佳景,為中外 旅遊者所嚮往。

返回

頤和園

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頤和園的前身乃北京三山五園中的清漪園,後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遭嚴重破壞,光緒十四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復此園,改為「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慈禧從西安回北京後,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
頤和園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94公頃,主要由萬壽山何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頤和園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

宮殿區
入東門就是宮殿區,這里是慈禧和光緒坐朝聽政的地方,殿內有皇帝的寶座和屏風。由於慈禧迷戀長壽,將此殿命名為仁壽殿,把寶座後的屏風一改雕刻九龍的舊制,而現26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宮中還有很不常見的「九桃熏爐」,爐外刻有九隻蝙蝠,意為萬壽萬福的意思。

生活居住區
仁壽殿後面,以樂壽堂、玉瀾堂、宜雲館組成封建帝後的居住區。樂壽堂是慈禧的寢宮,玉瀾堂相傳為慈禧囚禁光緒的地方。仁壽殿北的德和園內有三層大戲台,專供慈禧看戲之用,耗資160萬兩銀子。

風景游覽區
樂壽堂往西就是風景游覽區。樂壽堂西邊的邀月門是頤和園長廊的起點,長廊長達728米,沿昆明湖北岸,通向昆明湖西北的石舫。長廊里刻有精美的彩畫8000多幅。
入游覽區,首先應去湖東岸的知春亭,它據島臨湖,萬壽山的全貌歷歷在目。連接南湖的十七孔橋是頤和園最大的橋,橋欄望柱上雕有500多隻形態各異的石獅。橋畔還有銅牛和廓如亭。這十七孔和銅牛都有一定的含義。十七乃九重天的意思。橋畔的銅牛湖對岸的「織女圖」相對應,慈禧把牛郎織女間的昆明湖比作天河,萬壽山中軸線及兩側的建築比作天宮,宮中坐的就是王母娘娘—慈禧太後。
萬壽山的中軸線上自上而下建有雲輝玉宇坊、排雲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建築。兩側建還建有很多亭台樓閣,如湖山真意樓、聽鸝館、景福閣等。山之東還有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諧趣園,此乃園中之園。山之後還有很多宗教建築群,以象徵日月環繞須彌山,以紅、綠、黑、白四座喇嘛塔,象徵佛界。

返回

圓明園

圓明園四十景以儒學治世思想為主旨,營造一處聽政、寧神的離宮園,它幾乎包含了儒學的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等全部內容,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的三種主要意境,即治世境界,神仙境界和自然境界。

『肆』 如何編織手鏈

心形花紋手鏈
不管是情人節、母親節還是教師節,相信這樣一件自己親手製作的小手工,都是再好不過的禮物了,快帶小朋友做做吧!

視頻教程
建議WiFi下觀看視頻教程
准備材料:2 種顏色的綉花絲線,剪刀,膠帶或夾子

1、挑選兩種喜歡的絲線,每種顏色裁剪 4 根 60 厘米長的線段,共 8 根
2、把兩種顏色的絲線交叉排列在一起並在一頭打結,頭上留有約 8 厘米的一截
3、把打好結的細線一頭用膠帶或小夾子固定在紙板上

4、把 8 根絲線平均分成兩股,左邊 4 根,右邊 4 根。每種顏色也平均分配

5、把左右兩邊的絲線分別一根根編起來,從左邊最外面(紅色)的開始。把這根絲線纏依次纏在左邊其餘 3 根線上,打好結並拉到毛線束最上面

6、拉到一根毛線右邊,串過來,在拉到最上面

7、繼續纏下一根毛線,直到最外面的紅色毛線跑到最中間的位置。毛線左邊第一步就系完了

8、接下來纏右邊的毛線,先用最外面的一根毛線依次纏在其餘 3 根毛線上並在頂部打結。每個結要系兩次!

9、將最外面的毛線一直纏繞直到最中間的位置,將左右兩根毛線在中間打一個結。(不要忘了每個結系兩次)

10、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系左右兩邊的邊第二根毛線。下面一步就有點特殊了:拉起左邊第二根毛線(藍色)纏在最外面的毛線(紅色)上並打結,系兩次

11、另一側也一樣:拉起左邊第二根毛線(藍色)纏在最外面的毛線(紅色)上並打結,系兩次

12、繼續同樣的編織步驟編第 2 根、第 3 根

13、左右兩側用同樣的步驟編織,一個小的心形就逐漸顯現出來啦

14、在編到第 4 排時再加一次剛才的特殊編法,用第二根毛線纏在最外面的毛線上並打結

15、左右兩邊以同樣的編法同步進行

16、接下來就是用正常編法編兩排,再用特殊方法編兩排,你發現規律了嗎?兩排正常編法,兩排特殊編法…… 以此循環……

17、最後在手鏈末尾打結並修剪整齊線頭

噠噠!我們的心形花紋手鏈做好啦,花紋編的很整齊,簡直比在外面買來的更漂亮呢!

彩色毛線手鏈

如圖,准備好 3 根等長的吸管和幾種彩色毛線。我們的小手鏈就可以開始編織啦。
1、把 3 根等長的吸管一頭用膠帶粘在一起,每根吸管里都串一根長毛線
2、把吸管里一頭的 3 根毛線綁在一起,我們的手鏈編織小工具就做好啦
3、選用幾種彩色毛線,來回交叉編織在吸管上。星兒用了藍白紅三種顏色,這樣的顏色搭配看起來很搶眼哦
4、編織適當長度,最後把吸管兩頭的毛線系在一起就可以了
米珠編織手鏈

小魚手鏈

動手編一條小彩魚手鏈吧,幾條彩繩就能編出來啦,簡單又不失美感,大人小孩都適合
視頻教程
建議WiFi下觀看視頻教程
毛線編織吊飾

上面這些別致漂亮的毛線掛飾都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編織的,秋冬季節,掛些這樣的毛線在教室里也是很適合的吧
孩子們都很喜歡編這些彩色毛線,這樣的手工做起來也很簡單。老師們正好可以用它來鍛煉一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哦

一塊 6X8 厘米的硬紙板、兩個紙板條、剪刀或刀子、尺子、毛線、塑料針、膠帶、樹枝。毛線球
1、用尺子輔助在紙板上下邊沿 1 厘米處畫線,並將這 1 厘米的空隙平均分為 12 份,用刀子刻出痕跡
2、在紙板上下 1 厘米處分別粘一個紙板長條
3、剪 12 段毛線縱向綁在剛才刻過的痕跡處,最好綁緊一點

編織步驟:
1、剪一段半米長左右的毛線,串在塑料針或塑料棒上
2、把毛線一頭系在紙板一角並用塑料針串在縱向的毛線上

3、串幾行後用手把毛線拉緊一些
4、多換幾種顏色的毛線編織在上面。
5、最後裁剪多餘的毛線並打結

1、老師們帶領孩子們編完外面的毛線後在背面用膠帶固定
2、取下紙板,並在編織毛線一頭加一根樹枝
3、最後再加上些毛線球什麼的小修飾就可以了哦

文玩圈裡喜歡手工DIY的玩友很多,今天就小編就帶您看看編織手串是怎麼做的,如何讓珠子與線完美的結合打造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這款手繩看起來很有小清新的感覺,猶如花瓣綻開又像皇冠一般耀眼,看似復雜其實編織方法非常簡單,這就一起來學一下吧!

先來看一張成品圖,玩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顏色的搭配,使用其他其他顏色的珠子都是可以的。

編織手串的時候需要准備的材料有:編織繩,水晶或者寶石珠子,彩色的串珠,夾子、剪刀和打火機。這些材料都是比較容易找到的,一般玩友家裡都有。

把兩條線折疊,用夾子夾住折疊處,分出來四根線。最右面的那條線向旁邊的那條線繞一圈,形成一個活扣。

多次纏繞編織,控制好松緊度。這樣編織出來的繩才看起來和諧統一,其實這樣的編織方法也可以用於手串子弟珠的結尾部分。

根據珠子的長度來判斷自己編多長合適。可以拿手裡的珠子對比一下,看看長度是否合適。

當編織的長度差不多時,拿掉夾子,將繩子的下端系在一起。

繩端處需要系兩個活扣,類似上面編織的步驟,只不過這里用的是兩根繩編織。

此時就可以穿珠子了,用的是最裡面的那根線。可以先串一個小珠串,然後串上手串珠子,在配上一個小珠串,以讓整體和諧為主要目的。

再用最外面的那根線串其他顏色的小配珠。

穿完最外面的小配珠之後再編織一段。

把配珠編織其中,讓其處於正中的位置,繩子下面打結。打結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用力拉伸,避免影響到已經編織繩子松緊效果。

用串主珠的那根繩子與其他繩子反向打結,目的是為了固定珠子位置。

珠子變固定之後已經與編織繩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就可以進行下一個珠子的編織,方法是一樣的。依次編織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手串了,在編織的過程中,注意對於繩子松緊度的控制,千萬不要出現一會兒松一會兒緊的情況。

尾部再穿一個珠子作為扣子的作用,這樣就可以讓手串完美的閉合了。

看了上面的介紹,此種編織手串的創新方法您是否已經掌握了呢?不妨自己動手試試

『伍』 情人結手鏈編織方法

情人結手鏈編織需要編織繩(黑白各2根,綠色1根)、織物膠水、織物貼等材料,具體方法為:

1、把無根編織繩如圖所示並列好。

『陸』 求助!!給國外客戶送禮物

對老外最具吸引力 最受老外喜愛的中國十大特色禮品

一、風箏: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風箏是一種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有北京風箏、濰坊風箏。
二、二胡: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弦樂器的通稱。敦煌、虎丘的還行,要實在想買好的話只能定做了,不過會貴,一般的琴行就有,高級一點的要私人廠家定做了。

三、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紀。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代表有湖北沔陽剪紙、廣東佛山剪紙和福建民間剪紙、江蘇揚州剪紙、河北蔚縣剪紙等等。
四、笛子: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旋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中國樂器的笛子英語為其拼音dizi,西洋樂器的笛的英語為flute。目前笛子還沒有形成一個品牌的概念,用著好才行。
五、筷子:可謂是中國國粹。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它是反應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特色部分。英文名:chopstick(單根筷子) ,chopsticks(一雙筷子)。有個流傳頗廣的笑話,一洋人問中國人,聽說中國有二十四個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不是真的?中國人說,是的。洋人問,桌子那麼大,怎能夾到菜呢?中國人說,我們有種三尺來長的筷子。洋人又問,這么長的筷子,夾菜是沒問題了,可是怎麼轉過彎來,把菜送到自己嘴裡呢?中國人說,我們是你夾給我吃,我夾給你吃啊。著名的筷子有:成都望江樓的烙花筷、成都武侯祠的獅頭竹筷、河南中嶽的楠木筷、武漢黃鶴樓的貼花筷、湘南陽明山的通氣筷、杭州西湖的天竺筷、寧波的水磨竹筷、蘇州的白木筷、福建的漆筷等。據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時,在出席周恩來舉行的國宴上使用過的一雙筷子,被機靈的加拿大記者「順手牽羊」,後來出價竟高達數千美元。
六、臉譜:戲曲中某些角色臉上畫的各種圖案,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特徵。臉譜分為四種:生、旦、凈、丑。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七、織綉:織綉是用棉、麻、絲、毛等紡織材料進行織造、編結或綉制的工藝。中國織綉工藝品種繁多.絢麗多彩。主要有刺綉、織錦、緙絲、抽紗、花邊、絨綉、機綉、綉衣、綉鞋、珠綉、地毯、手工編結等。織綉品歷史悠久。在新中國在對外交往中的饋贈禮品中,仍以傳統工藝品為主,其中織綉品佔有相當比重,並深受外國貴賓的喜愛。如萬通驛路出品的袖珍織綉近年來很是受寵,國外收藏者較多,便於攜帶,讓老外愛不釋手,每件袖珍織綉均用線近千米近萬米,畫面典雅清秀,設計高貴,藝術品味十足,盡展大千風情。
八、瓷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瓷」這國,近幾年日用陶瓷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瓷器在新中國對外交往中的饋贈禮品中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九、書畫:中國畫(宣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既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優良的傳統。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常見外賓在小店或地攤買幾幅字畫,且尺寸不大,價格都很便宜,偏貴的不買,主要原因是對這些畫家不了解。
十、茶葉: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稍後,《茶經》也採用了「茶」字。在此之前,文古曾製作過 「茶」是用「荼」表示的。中國茶的種類繁多,茶相當於外國的咖啡。有名的茶葉有: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雲南普洱茶、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雲霧、凍頂烏龍、祁門紅茶、蘇州茉莉花等。
織綉、書畫、瓷器相對其他的禮品來講較為貴重,外賓對易碎怕壓的特色禮品在購買時都很謹慎。以上就是對國外朋友最有吸引力最受喜愛的十大禮品,盡顯中國獨特氣韻。

『柒』 中國民風民俗資料

瑤族

1. 瑤族歌舞
盤王節,又稱跳盤王,相傳瑤族祖先盤王的生日就是在農歷十月十六日,每年到這個時候,恰巧也是秋天收獲的時節,為紀念祖先和歡慶豐收,瑤家便於這天會聚一堂,舉行「耍歌堂」活動。節日的前一天,寨中就開始殺豬宰牛,備好雞鴨魚肉,磨豆腐,做糍粑,將釀米酒拿來招待四方來客。
盤王節場地是在大山中的谷底,稱為「歌堂坪」,非常寬敞。慶典當天,從上午開始,瑤族男女老少身著傳統盛裝走出山寨,他們按不同的身份,排成隊伍,匯集到南崗瑤寨的歌堂坪上,耍歌堂開始了。而外來的遊客也駕車前來觀看,山谷中熱鬧異常。
瑤族的耍歌堂進行游神、過九州、祭法真等儀式,同時還敲鑼打鼓、唱山歌、跳長鼓舞、放銃土炮,跳得百里瑤山震動起來。瑤胞們生活於大山之中,土地比別處更為貧瘠,他們的生活環境可謂艱辛,但他們也同樣張揚自己的快樂,從艱難的生活中感受歌舞的歡欣和鼓舞。
與眾多民俗節慶一樣,耍歌堂還是瑤族青年男女開始交往的機會。當青年男女開始對歌時,氣氛就更加熱烈了。在瑤家,男孩子叫阿貴,女孩子叫莎腰妹,對歌的時候也是他們相互表達情意的機會。
歌唱過,舞跳了,熱情的瑤家妹子將邀請外人、來賓一起共舞,到這個時候,來賓們也毫不羞澀,自在地與瑤家人一起舞動起來。
2.瑤族飲食
以玉米、大米、紅薯為主,芋、粟、麥為輔助食物。常食蔬菜有白西瓜、冬瓜、南瓜、蘿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番茄等。此外,還按季節採摘竹筍、蘑菇、木耳、香菌等作為菜食。瑤族喜歡自製豆腐,特別是湖南瑤族自製的"豆腐圓",鮮嫩可口,是節日必備佳餚。瑤族製作臘肉、熏肉及酢肉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腌制的"鳥酢",是一種著名的風味小吃。糍粑亦是瑤族傳統的風味小吃,是節日必備食品。瑤族有喝酒嗜好,不少地方男子飲酒用碗不用杯,特別是節日喜慶,終日痛飲。打油茶是瑤族一種飲食風俗。每天清早起來,燒開水後,架上茶鍋,放入一小撮茶葉加油鹽小炒,待茶葉香味撲鼻,沖上開水煮滾,即製成噴香油茶。每逢客至,主人常以油茶待客,以示敬意。
瑤族喜喝甜酒。凡有賓客臨門,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還有一種瑤族女人坐月子時喝的甜酒,它與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時需加薑片、紅糖和雞蛋,是很好的滋補品。坐月子的婦女喝這種甜酒,可收到強身補血和恢復健康的功效。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里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今年雨水充足。

壯族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朴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僳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綉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別重視糯米粑粑,除食用外,總要給牛吃一點,關在犁、鋤、砍刀等農具上擺上一點,以酬其一年來與主人合作,祝願新的一年裡創造更多的財富。
達斡爾族 居住在東北嫩江兩岸的達斡爾族,農歷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妝打扮,先向長輩請安、敬酒、行禮,然後逐戶拜年,每家都准備有蒸糕,拜年的人一進門就搶吃蒸糕,據說吃了之後,生產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幾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聚會在山坡上或賽場里唱山歌,盡情歌唱勞動、生活和愛情。
獨龍族 唯一的節日就是先在冬臘月的「卡雀哇」節。最隆重的儀式是牛祭天。這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中央的木樁上。由青年婦女將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此刻,人們就跳起「牛鍋庄」舞,然後分吃牛肉。
鄂倫春族 在東北的鄂倫春同胞,春節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斟酒,幼者給長者叩頭,平輩則互相請安,初二、初三進行賽馬。正月十五美味佳餚。正月十六的早上,要進行相互抹黑臉的活動。青年人給老年人抹黑時要先叩頭。
赫哲族春節,赫哲語為「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們穿上在帽耳、衣領、袖口、褲腿、圍裙、鞋面上綉著美麗的花紋、幾何圖案和花鳥等花邊的獸皮等服裝。在年節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種野生果「稠李子」製作成餅子,同時擺滿魚、獸類肉等食品。對待貴客,則用殺活魚,或把魚條烤熟,用這種「塔拉哈」招待。
基諾族 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捌』 情人送你個「中國節」代表的是什麼#55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
中國結的特點是,每一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古人喜歡用錦帶編成連環迴文式的結來表達相愛的情愫 ,並美其名稱為同心結。

熱點內容
立體花一朵 發布:2025-08-09 12:44:47 瀏覽:909
蘭花陶盆圖片 發布:2025-08-09 12:34:42 瀏覽:874
久櫻花飼料 發布:2025-08-09 12:31:51 瀏覽:953
蘇軾關於情人節的詩句 發布:2025-08-09 12:30:55 瀏覽:913
七夕橫版 發布:2025-08-09 12:15:49 瀏覽:671
水韻花語 發布:2025-08-09 12:15:43 瀏覽:385
青葉鳳凰蘭花 發布:2025-08-09 12:14:20 瀏覽:366
龍崗花卉市場在哪裡 發布:2025-08-09 12:03:55 瀏覽:125
七夕氣死 發布:2025-08-09 12:03:21 瀏覽:253
成都情人節小吃 發布:2025-08-09 11:59:13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