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激勵
『壹』 牛郎織女寄託了人們什麼的願望
寄託了人們對美好而自由的愛情的嚮往願望,贊頌了人民群眾對追求自由、美滿、幸福生活的精神。
本文寫了牛郎織女在人間過著幸福的生活,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牛郎追趕,王母娘娘用天河阻擋,後來王母娘娘拗不過織女,允許他們一年會一次面的事,表現了牛郎織女追求幸福、敢於斗爭的精神,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牛郎織女是勞動人民的典型;王母娘娘是封建統治者、封建勢力的代表;天河指封建統治者用來迫害、壓制勞動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1)七夕激勵擴展閱讀: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牛郎織女婚後生活幸福,老牛去世。 第1 自然段,四個「……她喜歡」構成排比句,寫出了織女對人間幸福生活的熱愛和滿足,這與她在天上沒有自由、不幸福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偎」字形象地寫出了孩子依偎在母親的懷中的幸福。「發愁」突出了織女留戀人間生活,不願再回到天上的心理,也為下文織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天上埋下伏筆。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寫牛郎和織女被王母娘娘強行分開。 第3自然段,寫王母娘娘決心抓織女回去。「溜」字說明仙女們到人間是王母娘娘不允許的事,這也為後文王母娘娘發怒抓走織女做了鋪墊。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寫在織女的堅持下,王母娘娘終於同意讓她每年和牛郎相會一次。 第6自然段,交代了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來歷。 第7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結局—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星的來歷。「拗」字可以看出織女斗爭的決心和敢於追求幸福的勇氣。
『貳』 七夕節象徵著什麼
七夕的象徵愛情的節日。象徵著乞巧,祈願。
七夕節由來發展至今,已然成為歌頌愛情、表達心意的節日了。在這一天,戀人們從平淡相處的生活中抽離出來,紛紛向著心上人展現自己深沉的愛意。
七夕節由來的意義,對於每一個相愛的人們而言,莫過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感人而唯美,就像是在愛情和麵包中,你會選擇什麼呢?陪著他從一無所有到呼風喚雨,陪著他從兩個人變成三個人甚至幾個人,就這樣慢慢的陪你到老,此生足矣。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貫穿人類社會發展始終的永恆命題。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是我國的七夕佳節,是諸多傳統節日中最具羅曼蒂克主義的一天。有關七夕節由來的傳說,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遙遠的過去,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里,有一家貧窮的小農戶。家裡有一對兄弟,他們的父母早逝,弟弟牛郎為人忠厚老實,哥哥娶回了一個刻薄吝嗇的妻子。這個嫂子怎麼看牛郎不順眼,便給了家中的一頭老牛將他趕出了家門。
可憐的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他每天照顧老牛,起早貪黑地勞作。原來這頭老牛不是一般的凡物,他本是天上的神牛,後被貶下凡。老牛同情忠心於牛郎的樸拙善良,偷偷幫助他與下凡嬉戲的織女邂逅,兩人一見傾心,織女自此嫁給了牛郎,兩人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
奈何織女是天上神女,與凡人結合實是觸犯天規,被王母娘娘抓了回去。相愛的戀人兩分離,老牛犧牲自我,讓牛郎拿自己的皮製靴上天找回織女。牛女帶著兩個孩子上了天庭,卻被王母娘娘用簪子劃出一條無垠的天河阻隔了他與織女。
後來,世間被他們的愛情所打動,成千上萬只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自發飛來搭成鵲橋,有情人得以相會。這便是七夕節由來的大概了。
『叄』 什麼是七夕節
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牛郎是個放牛青年,織女是天上的仙女。織女覺得天上沒有自由就來到了人間。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見了面,很快相愛結婚,生出一男一女。可是有一天王母娘娘把織女搶走了,當牛郎擔著兩個孩子到天上追織女的時候,王母娘娘用她頭上的玉簪劃出了一條銀河,這條銀河又長又寬,牛郎過不去,他們就這樣被分開了。王母娘娘只許牛郎和織女每年七月初七見一次面。每到七月初七夜裡,成群的喜鵲都飛來給牛郎織女搭橋,讓他們在橋上見面,這就是七夕節的來歷。七夕節又叫女兒節、乞巧節。在中國大陸北方,有些農村有這樣的風俗: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擺上瓜果,向織女乞巧。也就是說,希望織女把一手巧藝傳給人間。在民間還有另一種風俗,就是每到七月初七這一天,就把新出嫁的閨女接回娘家。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婦的幸福生活後,強迫他們分開,人們用暫時分離的辦法,避開王母娘娘,以求長久的團圓。所以這一天又叫避節。因為七月正是多雨的季節,所以七月七也常下雨,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會面時流下來的眼淚。還傳說這一天如果有人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偷看牛郎織女相會的場面和聽到他們的談話。
『肆』 七夕的意義是什麼
七夕的意義: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回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答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歷史上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成為歷史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領會,又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精神支撐的人如同一具僵屍,一個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於該民族的消失。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乞巧活動的開展就是激勵人們追求聰明才智,不斷創新,自強不息,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創新,代代傳承,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質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動恰恰就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開展的。如果讓乞巧活動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將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們素質的提高,而祈福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祈福從根本上講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它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實質。
『伍』 對愛人最好的祝福語
想送你玫瑰可惜價錢太貴,想給你安慰可我還沒學會,想給你下跪可戒指還在保險櫃,只能發個簡訊把你追,希望我們永不吹。祝七夕快樂!
·遇到你之前,世界是一片荒原,遇到你之後,世界是一個樂園,過去的許多歲月,對我象一縷輕煙,未來的無限生涯,因你而幸福無邊。祝七夕快樂!
·愛是牽掛,愛是奉獻,是思念的痛,是回憶的甜,是難舍難分,是心顫的期盼,親愛的朋友,七夕到了,祝愛情甜蜜。
·情是心中的嚮往,是感覺的共鳴,是靈感的碰撞,是電光的閃耀,是甜蜜的瓊漿,是醉人的純酒。祝你七夕快樂,愛情甜蜜!
·讀它你欠我一個擁抱;刪除它欠我一個吻;儲存它欠我一個約會;如回復你欠我全部;如不回你就是我的。七夕到了,祝愛情甜蜜!
·雲朵上面是晴空,風雨之後是陽光,牽掛後面是愛戀,分離以後是重逢。珍惜所有的感動,你我攜手到白頭。祝七夕快樂,愛情甜蜜。
·生活可以是平淡的,猶如藍天下碧藍的湖水。生活也可以是詩,在一路的奔騰中高歌。只要我們牽著手,每一個日子都是幸福的。
·片片塵埃鋪展在撕碎的歡樂上,你長袖輕舞,就能掃去塵埃,重聚往日的歡樂,思念,若說這是夢,我願是不醒的夢,因夢中有你,夢里有情!七夕節快樂!
·今朝分別雖短暫,他日重逢又歡言。相思化作微風伴,彩蝶相隔路茫茫。獨望夜空繁點星,牛郎織女鵲相逢!祝七夕快樂!
·句句心語,是我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祝福,永遠系著你的溫暖與喜悅,無論你在何方,願情誼永存。祝七夕快樂。
·情人思念總濕潤而溫暖,堅韌得可以穿越光年!哪怕你銀河彼端,我也會召集所有鵲鳥,為愛鋪平找你道路!祝七夕節快樂!
·讓日光去溫暖你,讓月光去滋潤你,雖無法相見,那璀璨銀河都已撒滿我對你愛的誓言。七夕到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你靈氣,我傻氣;你秀氣,我土氣;你香氣,我酒氣;你生氣,我受氣。一切只為你滿意!七夕到了,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將心泊在彩雲升起的港灣,偷偷把幸福刻在你的心間,用一縷愛的絲線,將你我緊緊綁在歲月變遷的終點。祝七夕快樂!
·自從愛上你,心就放不下你,走路牽著你,累了背著你,天冷揣著你,天熱頂著你,出門裝著你,你呀你,我沒脾氣,因為太愛你!祝七夕快樂!
·你是我一切的出發點,想從你身邊走出一條射線,卻畫了一個圓,才明白,你就是我生命中的圓心!祝七夕快樂!
『陸』 西方情人節與中國七夕有什麼不一樣么
8月7日(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不少人都習慣將這個節日稱為「中國情人節」。但民俗專家表示,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8月5日新華網)
對於民俗專家「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的說法,筆者是持贊成態度的。因為將七夕節定為「中國情人節」或「中國愛情節」,雖然在節日形式上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但在節日的內涵和外延上,卻是有嚴格區別的。
在習俗上, 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七夕源於一個凄楚動人的神話故事:天上的織女與人間的牛郎互相愛慕,結為夫妻,後來卻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織女星,分隔在天河兩岸,只能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鵲橋相會。由此不難看出,中國人過七夕節,在很大意義上是為了紀念和弘揚天上的織女與人間的牛郎那種「忠貞不渝」的偉大愛情的。把這樣純潔偉大的愛情與西方情人間的那種情愛混在一起,定七夕節為「中國情人節」,顯然有損於中國人對純潔愛情的渴望和追求。
在觀念上,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看文明歷史的文明古國,這種源源流長的文明歷史和文化傳承,在中國人的思想潛意識中,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愛情觀,突出表現為對愛情的 「忠貞不渝」。事實上,正是這種「忠貞不渝」愛情觀的作用,才演繹出七夕這個凄楚動人的神話愛情故事。也由於中國人「忠貞不渝」愛情觀念的根深蒂固,往往對現實中出現的「情人現象」比較反感,比如將情人稱為不道德的「第三者」、將腐敗貪官的情人稱為「二奶」、「三奶」……由此不難看出,情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一個不光彩的形象,既然如此,硬把具有「忠貞不渝」愛情意義的七夕節認定為「中國情人節」,不僅有違於中國人的愛情觀念,而且也有損於七夕節特定的愛情意義。
在內容上,七夕又稱「乞巧節」,在中國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是巧節、技巧節、智慧節,這與悲劇性的、內容簡單的西方情人節是不能等同的。正如專家所言,將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是對民族傳統乞巧節的片面認識。況且,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不自覺地將它和西方的情人節對立起來,也是沒有道理的。中華文化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並加以消化、融合,使自身變得越來越飽滿、越來越豐富的一種文化。如國際勞動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等「舶來品」的節日文化,在豐富我們的情感,豐富我們的生活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而情人節這個「舶來品」的節日文化顯然沒有這樣的作用,它所發揮的無非是對青年友人和戀人間激情和浪漫的激勵作用。
在情感上,按照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還有了孩子,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忠貞不渝」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這就意味著,情人雖然也有情愛的情感,但這種情感無論在內涵和外延上,都不如愛情的內涵和外延更深更寬。因此,硬把西方情人節附加在七夕節上,顯然在情感上不相吻合。
由此看來,民俗專家稱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是有道理。將七夕節定為「中國愛情節",既吸收了西方情人節的節日形式,又傳承了七夕節的特定愛情內涵,這是很有意義的。至如一些青年人喜歡過西方的情人節,那就讓他們按照西方人的習貫過好了,但沒有必要將其強加在具有中國特色和特定愛情意義的七夕節這一天。
『柒』 關於七夕的傳說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7)七夕激勵擴展閱讀: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
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
牛郎於是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想起老牛的話於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准備返回天庭,小仙女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於是跟小仙女織女製造了邂逅,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牛郎織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蘊含浪漫,更反映了難能可貴的曲折愛情。我們相信,在天河的兩側,牛郎織女一直默默地守護著彼此,一直見證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可貴精神,激勵著青年男女追求美好愛情的決心和勇氣!
『捌』 七夕節兒子送給我玫瑰花想說兩句鼓勵的話
鼓勵你兒子說你長大了,他就會受到鼓勵
『玖』 為什麼七夕節牛郎織女會相見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