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夏日最後一朵玫瑰
樂評歌詞】The Last Rose of Summer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本文摘自賀錫德編著的《365首外國古今名曲欣賞》一書。
賀錫德,音樂編輯家,北湖武漢人,先後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外國音樂編輯,中國音樂編輯,音響導演,外國音樂組組長等職,1981年參加中國音樂家協會。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愛爾蘭抒情歌曲。它原來的曲名叫作《年輕人的夢》,後來一個叫米利金的人給它重新填詞,改名為《布拉尼的小樹林》。到了19世紀愛爾蘭的著名詩人托馬斯 摩爾(Thomas Moore)對它發生興趣,可是他對前面那兩種詞都不滿意,於是,又重新為它填了詞,改名為《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歌詞內容略帶傷感,作者借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來比喻愛情和青春即將凋謝,抒發對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戀心情。
這首歌是降E大調,3/4拍,單樂段的歌謠體,它一共才八句,16個小節,其中第1到4,5,8,13至16小節旋律完全相同,整個歌曲的音程僅僅只有一個八度,就拿有變化的兩句來看,它也不過是最後兩個音變了一下。這首歌為什麼會具有這樣大的魅力呢?這就是許多作曲家們感興趣的事了。
貝多芬就曾經親自校訂過這首歌;門德爾松用這個曲調寫過一首鋼琴幻想曲;德國作曲家弗洛托把這首民歌用在他的歌劇《瑪爾塔》里,它在劇中兩次出現,第一次是在第二幕里,當年青農民隆涅爾要求化裝成農家女,化名瑪爾塔的皇後侍從女官唱歌時,瑪爾塔摘下佩戴在胸前的玫瑰花,唱起了這首動人的歌,第二次是在這部歌劇的第四幕里,當隆涅爾和瑪爾塔對這對情人終成眷屬時,他們又一起唱起了這支歌。弗洛托把這首民歌運用在他的歌劇里,確實對他這部戲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於《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受到這么多有名作曲家的重視,流傳得也就更加廣泛了。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已成為女高音歌唱家們在音樂會上經常演唱的曲目之一,美利堅合眾國在幾十年前拍攝過一部名為《三個聰明姑娘的成長》的故事影片,首先選用了這首歌,是由美利堅合眾國著名影星,歌星黛安娜,德彬演唱的。她後來錄制的唱片也收進了這首歌。聯邦德國故事影片《英軍少年》里也選用了這首歌。這部影片里的小主人公海因琴非常喜歡唱歌,他唱的歌中就有《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不過在節拍和個別音上略有改動,使這首民歌更加迎合現代人的口味了。日本電視劇《阿信》里,逃兵俊在雪地里為小阿信吹口琴,吹奏的也是這支曲子。在這部影片中,《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作為阿信的一個苦難的音樂主體多次出現。由此可見這支曲子受到人們歡迎的程度
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愛爾蘭民歌
托馬斯 摩爾(Thomas Moore)作詞
登 映 易 譯配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l alone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的開放,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所有她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no rose bud is nigh
再也沒有一朵鮮花陪伴在她的身旁,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and give sigh for sigh.
映照她緋紅的臉龐,和她一同嘆息悲傷。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to pine on the stem
我不願看你繼續痛苦孤獨得留在枝頭上,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願你能更隨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長眠。
'Thus kindly I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我把你那芬芳花瓣輕輕散布在花壇,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讓你和親愛的同伴在那黃土中埋葬。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當那愛人金色指環失去寶石的光芒,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當那珍貴友情枯萎我也不願和你同往。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悴,當那親愛的人兒死亡 ,
Oh! 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
誰還願孤獨的生存在這凄涼的世界上。
參考資料:
http://tieba..com/f?kz=344605194
《閱兵式進行曲 》冼星海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27579301.html?si=1
『貳』 夏日最後一朵玫瑰全部歌詞
歌名-夏日最後一抄朵玫瑰
歌手-沈丹
專輯-愛江山更愛美人
夏天最後一朵玫瑰 還在孤獨地開放
所有他可愛的伴侶 都已凋謝死亡
再也沒有一朵鮮花 陪伴在他的身旁
映照他緋紅的臉龐 和他一同嘆息悲傷
我不願看你繼續痛苦 孤獨地留在枝頭上
願你能跟隨你的同伴 一起安然長眠
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 輕輕撒播在花壇上
讓你和親愛的同伴 在那黃土中埋葬
當那愛人的金色指環 失去寶石的光芒
當那珍貴的友情枯萎 我也願和你同往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悴 當那親愛的人兒死亡
誰還願孤獨地生存 在這凄涼的世界上
http://music..com/song/14489044
『叄』 請簡介愛爾蘭民歌的歷史
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著稱於歐洲。十七世紀,愛爾蘭人民曾經巧妙地利用豎琴進行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斗爭。
十八世紀,隨著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的高漲和愛爾蘭民族文化的復興,不僅古老的豎琴比賽大會得到了恢復,而且西歐大陸音樂在愛爾蘭生根、開花、結果,放出異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展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
今天,愛爾蘭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嘔心瀝血的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是於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的。
1814至1816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比肖邦大三十歲的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肖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旋律優美、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愛爾蘭民歌、民謠蜚聲世界。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作詞的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為喜愛的一首歌曲。
(3)民歌夏日最後一朵玫瑰擴展閱讀
知名愛爾蘭民謠:
1、《夏日最後玫瑰》(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
2、《丹尼男孩(秋夜吟)》( Danny Boy / Londonderry Air )
3、《Johnny從軍去》( Johnny』s Gone For A Soldier )
4、《依然在我心深處》( Believe Me, If All Those Endearing Young Charms )
5、《當愛爾蘭的明眸微笑時》( When Irish Eyes Are Smiling )
6、《愛蓮都茵》( Ailein Duinn )
7、《都爾曼》( Dulman )
8、《我將再帶你回到家鄉,凱瑟琳》( I』ll Take You Home Again Kathleen )
9、《愛爾蘭之歌》( Song For Ireland )
10、《多年以後》 (After All These Years )
『肆』 蘇格蘭民歌《安妮洛麗》《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
1.安妮洛麗 Annie Laurie試聽及下載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Annie+Laurie&lm=-1 安妮蘿莉 Annie Laurie
這是一首知名的蘇格蘭民謠,詞曲皆優美得不得了,背景故事亦相當動人,這首歌是先有歌詞,後有譜曲,歌詞原來是一首情詩,寫於1705年,至今剛好300年。安妮蘿莉是一個女孩的名字,1705年時正值豆蔻年華,與一位多情的少年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步入情網,熱戀中的威廉就以安妮蘿莉的名字寫了一首情詩送給她,少男情懷表露無遺,原文與中文譯詞如下:
Maxwelton's braes are bonnie,
Where early fa's the dew,
And it's there that Annie Laurie
Gave me her promise true.
Gave me her promise true,
Which ne'er forgot will be,
And for bonnie Annie Laurie
I'd lay me doon and dee.
Her brow is like the snawdrift,
Her throat is like the swan,
Her face it is the fairest,
That 'er the sun shone on.
That 'er the sun shone on.
And dark blue is her e'e,
And for bonnie Annie Laurie
I'd lay me doon and dee.
Like dew on the gowan lying,
Is the fa' o' her fairy feet,
And like winds in summer sighing,
Her voice is low and sweet.
Her voice is low and sweet,
And she's a' the world to me,
And for bonnie Annie Laurie
I'd lay me doon and dee.
優美的麥斯威爾頓山坡
晨間的露珠沾露其中
那是安妮蘿莉居住的地方
她誓言真情相待
她誓言真情相待
永生不忘
安妮蘿莉我對她的愛
至死不渝
她清秀的臉龐有如百雪般明亮
她的歌聲如天鵝般清脆
她明亮的臉頰
如陽光般燦爛
如陽光般燦爛
以及她憂郁的雙眸
安妮蘿莉我對她的愛
至死不渝
攀附在小雛菊上的露珠兒
輕輕自枝幹上滑落
如夏日微風低吟
她的聲音溫柔甜美
她的聲音溫柔甜美
她是我的全部
安妮蘿莉我對她的愛
至死不渝
2.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 The Last Rose of Summer試聽及下載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The+Last+Rose+of+Summer&lm=-1『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你心底。』 如果你看不見她,至少你聽見她來過。
『夏日最後的玫瑰』,讓夏天盛開在你耳里。
天堂在那裡?有多遠? 長什麼樣子?在天堂會看見什麼?聽見什麼?
關於天堂…你可以在13歲金發美少女克蘿伊的歌聲里。
繼夏綠蒂之後,新生代少女美聲接班人-克蘿伊,誕生於愛爾蘭音樂世家的她,六歲時就已展露其驚人的歌唱實力及天賦異稟的音樂細胞。
1998年,克蘿伊曾經代表愛爾蘭以著「 The Friendship Tree」一曲在埃及開羅贏得第一屆國際兒童音樂比賽Grand Prix大獎,稍後13歲隨即推出美聲初啼之作『漫步在雲端』,令許多人都不敢相信如此感性嗓音是由區區八年級的稚齡美少女所唱,克蘿伊輕而易舉地即以干凈而甜美的嗓音迅速收服眾多挑剔的耳朵。
這次,在知名製作人David Downes與雙簧管演奏家父親David Agnew的共同監制下,為正值青春年華的克蘿伊,量身打造全新的天籟風格。以著多層次的聲音領域,克蘿伊將詮釋12首著名民歌,異於傳統女性天籟的曲風,我們將可聽見克蘿伊溫柔而飽滿的音色,偶爾低吟偶爾高亢,聲音如光絲於春溪般地輕躍著,看她如何另創清新唯美吟唱派,一一展露自然而不做作的嗓音。
與拜倫一起尋找關於夏天的聲音,如果夏天來過,你可曾聽過她的呼喚。如果夏天已經逐漸遠離,至少耳朵還可以捉住夏日最後一片美聲。聆聽克蘿伊,聆聽你的盛夏日記。 Chlo
『伍』 誰知道愛爾蘭民歌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
這首抒情委婉而略帶哀愁的愛爾蘭歌曲,是世界上許多女高音歌唱家最愛唱的曲目之一。歌詞作者和曲調改編者托馬斯·穆爾(Thomas
Moore,1779~1852),是十九世紀傑出的愛爾蘭詩人和歌唱家,著名的《愛爾蘭歌曲集》的作者。他熱愛祖國的民間詩歌和音樂,在自己的創作中不僅利用了詩歌中的形象,同時還利用了它的曲調和節奏,他的每一首愛爾蘭歌曲都是按某一著名的民歌曲調寫成的。《夏日裡最後的玫瑰》是穆爾根據米利金的歌曲《布萊尼的叢林》的曲調改寫而成的。《布萊尼的叢林》又源自一支久遠的民歌《年輕人的夢》。這支優美動人的旋律激起了作曲家們的靈感,貝多芬曾加以改編,收在《愛爾蘭歌曲二十首》中;門德爾松也用它寫過一首鋼琴幻想曲(作品15)。特別是在德國作曲家弗洛托將它用進歌劇《瑪爾塔》中之後,它就流傳得更加廣泛了。在歌劇里,這首歌被安排在第二幕的這樣一個情節中:村民隆涅爾傾心於到僱傭市場遊玩、化名為「瑪爾塔」的女官哈莉特,偷取了她帶著的一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還給她,於是「瑪爾塔」就唱了一曲《夏日裡最後的玫瑰》。
Flash版:
http://flash.hdzc.net/swf/swf_gyz20031125122046_xrmg.swf
『陸』 愛爾蘭名曲《夏日裡最後的玫瑰》的創作背景和資料
夏日裡最後的玫瑰(中文)
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的開放.
所有它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
再也沒有一朵鮮花,陪伴在它的身旁,
映照它緋紅的臉龐,和它一同嘆息悲傷.
我不願看你繼續痛苦,孤獨的留在枝頭上.
願你能跟隨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長眠.
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輕輕散布在花壇上,
讓你和親愛的同伴,在那黃土中埋葬.
當那愛人的金色指環,失去寶石的光芒.
當那珍貴的友情枯萎,我也願和你同往.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瘁,當那心愛的人兒死亡,
誰還願孤獨地生存,在這凄涼的世界上.
這首抒情委婉而略帶哀愁的愛爾蘭歌曲,是世界上許多女高音歌唱家最愛唱的曲目之一。歌詞作者和曲調改編者托馬斯·穆爾(Thomas Moore,1779~1852),是十九世紀傑出的愛爾蘭詩人和歌唱家,著名的《愛爾蘭歌曲集》的作者。他熱愛祖國的民間詩歌和音樂,在自己的創作中不僅利用了詩歌中的形象,同時還利用了它的曲調和節奏,他的每一首愛爾蘭歌曲都是按某一著名的民歌曲調寫成的。《夏日裡最後的玫瑰》是穆爾根據米利金的歌曲《布萊尼的叢林》的曲調改寫而成的。《布萊尼的叢林》又源自一支久遠的民歌《年輕人的夢》。這支優美動人的旋律激起了作曲家們的靈感,貝多芬曾加以改編,收在《愛爾蘭歌曲二十首》中;門德爾松也用它寫過一首鋼琴幻想曲(作品15)。特別是在德國作曲家弗洛托將它用進歌劇《瑪爾塔》中之後,它就流傳得更加廣泛了。在歌劇里,這首歌被安排在第二幕的這樣一個情節中:村民隆涅爾傾心於到僱傭市場遊玩、化名為「瑪爾塔」的女官哈莉特,偷取了她帶著的一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還給她,於是「瑪爾塔」就唱了一曲《夏日裡最後的玫瑰》。
『柒』 求周艷泓-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mp3音樂百度雲資源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網路網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niCR2uDNPJVt4D7HUvP0SA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又名《夏天最後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愛爾蘭抒情歌曲。它原來的曲名叫作《年輕人的夢》,後來一個叫米利金的人給它重新填詞,改名為《布拉尼的小樹林》。到了19世紀愛爾蘭的著名詩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對它發生興趣,可是他對前面那兩種詞都不滿意,於是,又重新為它填了詞,改名為《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歌詞內容略帶傷感,作者借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來比喻愛情和青春即將凋謝,抒發對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戀心情。
『捌』 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 中文歌詞是這個嗎
恩~~真的很美~~~但中文歌詞不是這個滴~~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
Th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one: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No rosebud is nigh,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To give sigh for sigh.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To pine on the stem;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Thus kindly I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ed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Oh! 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
這是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
還在孤獨地開放;
所有她美麗的伴侶,
都已凋謝死亡;
再也沒有一朵鮮花,
陪伴在她的身旁,
映照她緋紅的臉龐,
和她一同嘆息悲傷。
我不願看你繼續痛苦,
孤獨的留在枝頭上;
既然可愛的同伴都已熟睡,
你何不與她們同往?
於是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
輕輕撒落在花壇上,
讓你與親愛的夥伴們團聚
在芳香的泥土中埋葬。
當那愛人的金色指環,
失去寶石的光芒,
當那珍貴的友情枯萎,
我也願和你同往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悴,
我親愛的人兒已死亡,
誰還願孤獨的生存,
在這凄涼的世界上.
『玖』 誰有《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的歌詞
夏日裡最後的玫瑰
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的開放。
所有她可愛的伴回侶都已凋謝死亡。答
再沒有一朵鮮花,陪伴在她的身旁,映照她緋紅的臉龐,和她一同嘆息悲傷。
我不願看你繼續痛苦孤獨地留在枝頭上,願你能跟隨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長眠。
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請散布在花壇上,讓你和親愛的同伴,在那黃土中埋葬。
『拾』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歌詞
歌曲名: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歌手:周艷泓
作詞:陳松凌
作曲:劉暢專
專輯:跟你在一起真好
歌詞:屬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在陽光下漸漸枯萎
愛情曾輕輕拂過我的心扉
為何卻又獨自風中憔悴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在午夜裡漸漸枯萎
幸福曾輕輕喚醒我的沉睡
為何卻又獨自傷悲
也曾綻放過最美的花蕾
也曾流露過最美的淚水
為何春天一去再也不回
為何來不及後悔心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