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ae

七夕ae

發布時間: 2022-06-26 14:43:07

1. 七夕了送什麼禮物給女朋友好呢不用太貴的,最近手頭緊,表示一下心意就行了

其實最能打動女人的不在於是什麼東西,而是你特別在乎她愛她疼她的感覺
所以最好能送投其所好,她很喜歡但自己不太捨得買的東西最好,這就要看你平時的功夫了.這樣的禮物可能比較費事費力,但其效果絕對非同一般,並且效力持久.比如一件合身的名牌內衣可以讓她感動很多年.
這當然還要看你們相處的程度,如果認識不久,送女還都喜歡的首飾項墜就不錯,但一定要出手不凡有檔次.樓上說的石頭記不錯,有品位比金子便宜還比金子脫俗,香水也行,哪怕容量小也要是名牌.
如果感情很深了,就送些實用的,看她需要什麼,因為你的錢以後就是她的錢,浪費了她也心疼.但最好要送的讓她有面子,女人是虛榮和現實的結合體.嘿嘿挺混亂是吧.打個比方,就算最偷懶的送花如果情況允許能送到單位,或者在別的什麼公眾場合.那種眾人注目的公主般的感覺會讓她大大的虛榮一把.
總之,就是要讓她覺得你很重視她,就成功了

2. 七夕節不花錢怎麼才能給女朋友一個驚喜啊

你做一個孔明燈帶她出去放,買一個也才幾塊錢!不過你女朋友應該想要的是你真心送給她的一份禮物!至於這個禮物甚至可以是一個吻,總之你自己想想看!

3. 異地戀人如何浪漫美好地度過七夕節和情人節

送禮物吧,最好禮物上面有彼此的照片。比如你的照片發給他,然後記錄一下這是哪年哪月因為什麼送的禮物。同樣收好他送的禮物。沒事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就會念他的好。等見面的時候,換上他送的衣服,他送的包包,他送的首飾等,會很幸福的。

4. 誰有七夕ae模板啊 發一個好嗎!!

blog.sina.com.cn/2180830813上有

5. SE7EN韓語七夕的諧音歌詞 不要中文版的

這首歌的韓文版是回來吧part2
Geujo nan pyunhan maeume
Yojeum ne anbooreul moorosso
Haengbokhanji nugul mannaneunji
Yejonchorom non areumdawoonji
Geurohke jal jinaegil (jal jinaegil)
Apeun il dashin obgil (dashin obgireul)
Saerowoon sarangi owoollindaneun
Geu mal deudgiman gidarimyuhnso

[CHORUS]
Haengbokhaejwo ijen haengbokhaejwo
Nae gyoteso orae himdeuroddon mankeum
Himdeurodo nega himdeurodo amu ildo
Hal soo obneun nareul wihaeso
Nol wihan nae gidoga (nal wihan gidoga)
Noegen moronneunji (naegen molgiman hanji)
Amu daedap obneun noui anboomani
Nol aessuh jiwonaen nae maeumeul
Dashi apeugeman hae

Geujo gwaenchanheun chok hago
Jogeum nan woosoman boyosso
Moreundago jinan irirago
Ani geunyang jangnanioddago
Geurohke mihjigil charari ijhyojigil
Jangnanhae boryuhgo amu mal anhkoso
Nollineun gora midgoso

[CHORUS]
Haengbokhaejwo ijen haengbokhaejwo
Nae gyoteso orae himdeuroddon mankeum
Himdeurodo nega himdeurodo amu ildo
Hal soo obneun nareul wihaeso
Nol wihan nae gidoga (nal wihan gidoga)
Noegen moronneunji (naegen molgiman hanji)
Amu daedap obneun noui anboomani
Nol aessuh jiwonaen nae maeumeul
Dashi apeugeman hae

Himdeuldamyuhn dorawado dwae
Nae saenggaknandamyuhn dorawado dwae
Hokshi nal ddonagan mianhan
Ne mami nol makneundamyuhn
Ojik nal wihaeso doraomyuhn dwae
Jamshi nal bomyuhnso woosojoomyuhn dwae
Hokshi nal ijoddamyuhn oneun gil
Irhoddamyuhn naega nol chajeulge

Dorawajwo ijen dorawajwo
(Naege) Dashi choeumin gotchorom
Himdeurodo nomu himdeurodo
(Naegero) Noman doraomyuhn gwaenchanha
Nol wonhan nae gidoga (nal wihan gidoga)
Noege deullindamyuhn (naege deullin soo iddamyuhn)
Yuhjonhee nae gyote nol wihan binjari
Amudo moreuge naege
Ije dowao dwae ijen.. naege

6. 為什麼鵲橋叫做鵲橋

鵲橋,其又名烏鵲橋,鵲橋是傳說鳥神受牛郎織女的真摯情感而感動派來版的喜鵲搭成的橋權。相傳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只允許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相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各地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用身體緊貼著搭成一座橋,此橋就叫做鵲橋。牛郎和織女便在這鵲橋上相會。
1.在神話傳說中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即七夕,會有飛鵲在銀河上架起橋梁,讓牛郎和織女得以相見,稱作鵲橋,後來此一名詞便引申為能夠連結男女之間良緣的各種事物。
2.氣功內丹術術語。多意詞。指舌,又有上鵲橋和下鵲橋之說。上鵲橋在印堂、鼻竅處,一虛一實;下鵲橋在尾閭、穀道處,亦一虛一實。或謂上鵲橋指舌,下鵲橋指陰蹻穴。河車轉運時,要防止鵲橋走漏,引精炁順利循行。
3.語出:
韓鄂《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權德輿《七夕》詩:「今日雲軿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7. 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牛郎與織女 七夕又相會

2005年8月11日是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中國傳統節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該日也逐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因為,每到七夕有情人總會仰 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據天文專家介紹,牛郎與織女是民間一種叫法,其實在天文學上牛郎的中文名為河鼓二,而織女星稱為織女一,它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一顆亮星,由於這兩顆恆星肉眼清晰可見,又容易辨別所以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就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標志之一。

根據19世紀以來天文觀測及測算結果,牛郎星距我們有16光年(1光年約等於 10萬億公里),織女星距離我們26光年,兩星之間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給織女打個電話,織女也要等到16年後才能聽到牛郎的聲音。因此他們每年的「七七相會」,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傳說中為何要將「七月初七」這一天算做牛郎織女的相會日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七」是吉利數字,有圓滿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銀河的時候,月亮的光輝也恰好能照在銀河上,更便於人們觀星。今夜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會看到銀河裡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個月亮的余暉灑向銀河便成了人們想像的「鵲橋」

眼下,已進入初秋時節,晚間8時左右亮度零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愛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還有一顆一等星的牛郎星,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市民抬頭仰望夜空會驚喜地發現,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無言相望,頗有詩情畫意。

「七夕」的由來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夕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乞巧,是因為民間傳說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

她們除了乞求針織女的技巧,同時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談到七夕節,不得不提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為愛情的象徵。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著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不渝。

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為人知的是: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七日,人間的喜雀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朗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祖先們如何過「七夕」

月下盟結,穿針引線

膠東地區,有祭拜七姐神的習俗,年輕女子常喜歡在七夕節著新裝,聚一堂,月下蒙結七姐妹。有的還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地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還競賽穿針引線,爭得巧手之名。

漂針試巧

七月七日,為「女節」。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針,照水中之影,以試巧,復陳瓜果,爭相「乞巧」。

種巧菜作巧花

山東榮城有二種活動,一種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麥芽,一種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麵粉塑制各種帶花得食品。

結扎巧姑 種豆苗青蔥 占卜巧拙 穿針引線 剪窗花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凈水視影定驗巧拙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是取凈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青年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結網地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種生求子

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的習俗,實際上是信仰之一種。在節日前利用若干種植物,如小麥、綠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數寸後,於七夕即日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一種得子得福的象徵。還用蠟塑各種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樹液洗頭發 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輕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七夕儲水 紅頭繩七個結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面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8. 道教的節日

道教以與自己信仰關系重大的日子和所奉神靈、祖師之誕辰日為節日。某些重大節日,將舉行盛大齋醮,以示慶祝。
由於各個節日慶祝的對象不同,其始年並不一樣。據現存資料看,三會日、三元日、五臘日等是較早的節日,其餘皆後起。由於各派在信仰上的差異,所崇奉的神靈和祖師即有同有異。一般說來,各派共尊的最高神三清、最高天神玉皇,及歷史悠久的三官、社會影響很大的西王母、東岳大帝、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之「誕辰」日,是各派共奉的節日。各派所奉的祖師,如張陵、三茅真君、許真君、呂洞賓、王重陽、邱處機等之誕辰日,則是分奉的節日。
由於道教派別的紛繁和地域世俗信仰的影響,各個地區眾多小派所崇拜的神靈、祖師更為繁多,節日也相應增多。現僅就節日之重要者簡述如下:
三會日據陸修靜《道門科略》等載,三會日為農歷(下同)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①據稱,此三日為「三官考核(道民)功過」的日子,也是早期正一道(即五斗米道和天師道時期)道民聚會的三個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須赴本師治所,申報家口錄籍,聽道官宣講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過,以定受??之等次。此制盛行於張魯統治漢中時期,此後由於條件的變化,制度逐漸廢弛。南朝宋陸修靜改革、整頓天師道時,曾經重申科戒,意欲使三會日制度長期堅持下去,但收效甚微,此後,即不再實行。
三元日一稱三元節。三元指天、地、水三官,是五斗米道初創時信奉的主要神靈。三張時的「三官手書」,即上章給此三神。魏晉南北朝時,此信仰盛行不衰,出現了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說。②認為三官掌握人之生死命籍,它們將於一年的特定三天中分別下降人間,考校人之功過,以定人之壽命。南北朝所出的《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雲:「一切眾生生死命籍、善惡簿錄,譜皆系在三元九府。
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毫分無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檢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檢勾。」③以後,此三個考校世人功過的日子又演變而為三官的生日,此見明代所出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之《聖誕令節日期》,謂: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聖誕;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聖誕;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聖誕。④從此,三元日作為道教節日,一直留傳至今。
五臘日道教據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⑤創五臘日。稱正月一日為天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之日;五月五日為地臘,是「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之日;七月七日為道德臘,是「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之日;十月一日為民歲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之日;十二月(缺日?D?D引者注)為王侯臘,是「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之日。⑥此節日興起既早(南北朝成書的《赤松子章歷》已載此),至今亦為道教所奉行。特別是正月一日的天臘之辰,仍為今日道教之重要節日,屆時要按傳統設醮祭天,祭先祖,以求福壽。
三清聖誕三清作為道教最高神,在唐初已經確立。其中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本為「道」之化身,是無始無先的,本無所謂生日,但後世道教經過解釋,仍給它們定了生日。據稱,元始天尊象徵混沌,為陰陽初判的第一個大世紀,因此以陽生陰降、夜短晝長的冬至日為其誕辰;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始清,為陰陽開始分明的第二個大世紀,因此以陰生陽消、晝短夜長的夏至日為其誕辰。⑦第三位道德天尊,即老子,歷史上實有其人。但因留下的記載太少,僅能推知其為春秋時人,無從知曉他的生年月日。在兩晉南北朝佛、道斗爭中,道教為推崇其教,不斷將老子生年提前,南北朝時,已將其提至周初。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九《老子為帝師品》曰:「太平部卷第八《老子傳授經戒儀注訣》雲:老子者,得道之大聖,……近出世化,生乎周初。……文王之時,仕為守藏史。」⑧其《老子化西胡品》曰:「生殷周之際。」⑨其時尚無具體出生年月日。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再將老子生活年代推至殷商,並認定了年月日。其卷二《釋老君事跡氏族降生年代》雲:「老君降生年代,即殷武丁九年庚辰歲二月十五日也。」AB此老子生日,為後世老子傳記著作如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南宋謝守灝《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元陳致虛《金丹大要仙派》等所沿襲,成為老子生日的定論。三清中之老子生日雖定於唐,但其餘二位之生日定於何時,現難論斷。
玉皇聖誕玉皇大帝信仰在宋代很盛,《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已稱其「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AC此經未著撰人,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五上已見著錄,曰:「《玉皇本行集經》三卷,右嘉熙四年臨安府承天靈應觀所刻蜀本也。」AD按宋無嘉熙,晁公武於乾道(1165~1173)中任臨安府少尹,所雲嘉熙或為嘉?v或淳熙(1174~1189)之誤。如然,玉皇生日在宋代已被認定。此後,源出於元、成書於明的《搜神記》卷一所載與此同,明中葉成書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亦雲玉皇生於正月初九。
王母聖誕西王母神話起源很古,但直至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錄》雜糅諸記為之作傳時,尚謂其為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並無生年月日之說。再至明《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源出元代),始稱其為「七月十八日生」。AE《聖誕令節日期》亦雲:「七月十八日,王母娘娘聖誕。」AF可知此誕日也為明代所認定。
東岳聖誕東岳信仰起源也很早,至唐宋屢封為王、為帝,信仰更為普遍。但至元代成書的《東岳大生寶懺》,尚稱其「應乎造化,生於混沌之初」。AG而無生日之說。源出於元而成書於明的《搜神記》卷一,始謂其於「三月二十八日生」。AH明中葉成書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和明田汝成《熙朝樂事》、明沈榜《宛署雜記》等作了同樣記載。可知東岳聖誕亦在明代始被認定。
文昌聖誕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或稱元皇天帝。是合文昌星與梓潼神二者為一體的復合神。其信仰在宋代已很盛行。南宋理宗時成書的《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已謂其生於二月初三日。AI元末成書的《清河內傳》謂其自雲「生於周初,後七十三化」,於「西晉末降生於越之西、?v之南兩郡之間,是時丁未年甲子辛亥二月三日誕」。AJ此後,《搜神記》卷二,《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所載同。
真武聖誕宋以後,人們對真武神的信仰愈加普遍,其神格愈來愈高,被稱為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上述《搜神記》卷二,謂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AK明初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亦謂三月初三日,北方鎮天真武誕生。LB元末明初之《玄天上帝啟聖錄》及明中葉《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所載同。此日即成為道教重要節日之一。
張天師誕辰張陵被稱為祖天師,為正一派道士所尊奉。
早出的張陵傳記無生日記載,最早記其生日的是元道士趙道一所編《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其卷十八《張天師傳》謂其「於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LC明初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一《道教源流章》《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所載同。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三茅君誕辰《茅山志》卷二十所錄梁碑《九錫真人三茅君碑文》和卷五《三神紀》,及《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六《茅盈傳》皆雲茅盈「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丙申歲」。LD皆未言月日。《搜神記》卷二始稱:「三茅真君,三月十八日生。」LE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許真君誕辰唐宋間,江南盛傳許遜神異事,但至南宋白玉蟾作《旌陽許真君傳》、南宋施岑編《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皆僅雲:「吳赤烏二年己未,母夫人夢金鳳銜珠墜於掌上,玩而吞之,……有娠而生真君焉。」LF《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六《許太史傳》所記同,皆未言月日。元代成書的《許真君仙傳》和《許太史真君圖傳》始記生日,謂其生於「吳赤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LG明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所記同。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呂祖誕辰最早記呂洞賓誕日的為元初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其卷一《呂純陽真人傳》謂其於「唐德宗興元十四年丙子四月十四日生於林禽樹下」。LH苗善時於元至大(1308~1311)間作《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謂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LI元泰定(1324~1327)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則謂「生於唐德宗貞元丙子(十二年)四月十四日」。LJ元末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又謂「生於(唐)天寶十四年乙未(755)四月十四巳時;一雲生唐德宗貞元丙子。」LK所雲生年有四:興元十四年(按興元僅一年,無十四年?D?D引者注),貞元十四年,貞元十二年,天寶十四年;而月日則一(四月十四日)。此日即定為呂洞賓誕日,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重陽祖師誕辰元初秦志安《金蓮正宗記》、至元(1264~1294)間李道謙編《甘水仙源錄》所收王??早期傳記,無生年月日記載,至元間李道謙作《七真年譜》,始謂其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MB泰定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所載與此同,從此即定為王??誕辰日,是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邱祖誕辰《金蓮正宗記》《甘水仙源錄》所收邱處機早期傳記,無生年月日記載,李道謙作《七真年譜》始謂其於金熙宗皇統八年正月十九日生於登州棲霞縣。MC泰定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所記同。從此即作為邱處機誕辰,而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由上可見,除三會日、三元日、五臘日出現較早,老子誕辰、玉皇誕辰分別於唐末和宋代才被認定外,其餘無論神靈或祖師誕辰之確認,皆在元、明。由此似可推斷,早期道教,節日尚少,其多數節日皆為元明時(主要為明代)所定。
其原因或許與當時道教處於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有關。因入明以後,道教逐漸失去上層統治者的支持,不得不轉向民間尋求發展,使道教世俗化,大量增加齋醮節日,以適應民間的需要

熱點內容
梅花鹿山 發布:2025-08-17 03:04:36 瀏覽:871
世高用在茶花 發布:2025-08-17 03:02:49 瀏覽:230
東方插花直立式 發布:2025-08-17 03:01:39 瀏覽:410
玫瑰花鉛筆畫 發布:2025-08-17 02:51:19 瀏覽:873
坂田花卉世界 發布:2025-08-17 02:46:59 瀏覽:850
音箱梅花五 發布:2025-08-17 02:46:28 瀏覽:166
盤錦牡丹江 發布:2025-08-17 02:38:36 瀏覽:514
成長心中一朵花 發布:2025-08-17 02:36:24 瀏覽:18
玫瑰醫院上海 發布:2025-08-17 02:36:16 瀏覽:997
十堰山茶花 發布:2025-08-17 02:31:51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