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七夕答辯
1. 今天是啥節七月七號是不是盧溝橋事變那一天我記得還有個啥節日給忘了
7月7日最重大事件之一是1937年的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竟開始攻擊中國駐軍,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當華北戰事一天天擴大的時候,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在上海發動了進攻。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紀念日
簡介7月7日是公歷一年中的(平年)第188天(閏年第189天),離全年結束還有177天。
大事記第一段23年——發生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昆陽之戰」,劉秀殲滅了王莽主力軍。
1647年——那不勒斯發生反對西班牙起義。
1753年——英國通過猶太人歸化法。
1801年——杜桑·盧維杜爾宣布海地擺脫法國獨立。
1807年——法國皇帝拿破崙和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簽訂的《提爾西特和約》,第四次反法同盟瓦解。拿破崙 拿破崙
1862年——沙皇政府逮捕俄國民主主義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
1862年——馬克思在德文《新聞報》發表《中國記事》一文,熱烈贊頌太平天國起義。
大事記第二段1902年——清朝政府就英印軍隊進犯西藏照會英國。
1903年——《蘇報》被查封,史稱「蘇報案」。《蘇報》的革命宣傳和「蘇報案」,當時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民主革命形勢的發展。
1906年——周學熙創辦啟新洋灰公司。
1918年——英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炮擊伊斯坦布爾。
1921年——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
1927年——馮玉祥禮送中國共產黨出境。
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
大事記第三段1929年——美國東西海岸間的班機首次通航。
1937年——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竟開始攻擊中國駐軍,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當華北戰事一天天擴大的時候,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在上海發動了進攻。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北京 盧溝橋 北京 盧溝橋
1938年——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在漢口召開。
1939年——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
1941年——美軍接管冰島。
大事記第四段1943年——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開始。
1943年——蔣介石接受美國總統羅斯福贈送的最高統帥勛章。
1945年——國民政府宣布對日軍全面反攻。
1946年——七七事變十周年際,中國共產黨宣布准備自行組織聯合政府。
1947年——AK-47面世。
1949年——遼寧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1951年——中國舞協創刊《舞蹈通訊》。
1953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成立。
195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胡志明主席同中國政府簽訂協定,由中國方面提供3.3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1955年——第一次世界母親大會召開。
1957年——中國男女混合登山隊33名運動員(女8人,男25人)於北京時間這一天下午6時20分,攀登上慕士塔格山頂,創造了登山隊集體安全登上海拔7,500米以上高山人數最多的新世界紀錄。
1971年——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於維多利亞公園因釣魚台事件示威,示威中發生流血及拘人事件。由於當時的學聯未注冊為合法團體,是此示威未獲警方批准,警方拘捕學生。
1972年——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中日關系實現正常化。
大事記第五段1974年——西德隊獲第十屆世界盃足球賽冠軍。
1975年——《萬人日報》於香港創刊。
1976年——原蘭州軍區司令員,中將皮定均因飛機失事而逝,時年62歲。
1978年——索羅門群島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
1979年——美國和中國簽訂新貿易協定,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用太陽能發動的飛機「太陽挑戰者」號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這架太陽能飛機是由美國人史蒂夫·普塔塞克駕駛,從巴黎附近的蓬圖瓦茲起飛,以每小時約四十英里的速度,經過5小時19分鍾的飛行,降落在英國東南部的拉姆斯蓋特。
1981年——國務院下達鼓勵個體經營的規定。
1983年——美國11歲女學生薩蔓塔·史密斯受到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安德羅波夫的邀請,抵達莫斯科進行訪問。
1986年——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北京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全國性的律師群眾性社會團體。
1994年——天文學家新發現太陽系外有行星。
1995年——長江下游出現建國後第二大洪水。
1995年——法國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太陽神——1A」由阿里亞娜火箭發射升空,從而使法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後,第四個擁有偵察衛星的國家。
大事記第六段2000年——柳州發生7.7特大交通事故。22時30分左右,柳州市一輛公共汽車行駛在壺東大橋上,因雷雨大風和橋面隔離柵等物清場不完全及司機主觀原因,這輛滿載乘客的公共汽車沖破橋欄桿掉下柳江河中,致使79名人員死亡。
2004年——為期10天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閉幕。在本屆會議上,34項遺產地新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會議通過了「蘇州決定」,對2000年「凱恩斯決定」做出重要修改:2006年起,《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每個締約國每年申報的世界遺產項目從1項改為最多2項,其中至少包括一項自然遺產提名。會議還發表了《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蘇州宣言》。
2005年——英國倫敦的地下鐵路和公共汽車連續發生7起爆炸事件,導致包括4名自殺性襲擊者在內的52人死亡。
2007年——第14屆亞洲杯足球賽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舉行
2007年——世界新七大奇跡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中國長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跡之首。
2008年—— 中國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發生半影月食。
2009年——美國超級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的私人告別儀式和公眾追思會在洛杉磯舉行。兩個半小時的公眾追思會於當地時間7月7日上午十點(北京時間8日凌晨1點)在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舉行,現場湧入1.1萬名靠抽簽取得的免費入場券歌迷,還有大約75萬名歌迷湧入洛杉磯,送別「流行音樂之王」。有報道說,傑克遜追悼會當天,洛杉磯警方原布置了1400名警力維持治安,但臨時加了5000名,而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只需500名警力維持秩序足矣。 據悉,當天全球有大約30億人通過網路、手機、電視等各種方式收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名人告別儀式。傑克遜的喪禮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喪禮。其規模超過當年貓王以及黛安娜王妃。
出生1119年——崇德天皇,日本天皇。
1746年——朱塞普·皮亞齊,義大利天文學家。
1753年——約瑟夫·瑪麗·雅卡爾,法國發明家,設計出人類歷史上首台可設計織布機——雅卡爾織布機
1887年——夏加爾,俄國畫家。
1893年——馬雅可夫斯基,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 馬雅可夫斯基
1901年——圓谷英二,日本特攝之父,其作品有著名的《哥斯拉》和《奧特曼》
1907年——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美國作家,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1922年——皮爾·卡登,知名的服裝設計師
1937年——董建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
1940年——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英國著名搖滾歌手,著名鼓手,披頭士樂隊成員之一
1955年——趙寶剛,中國大陸導演
1960年——英達,中國大陸演員和導演
1960年——拉爾夫·桑普森,美國NBA休斯頓火箭隊傳奇中鋒球員
1964年——堤真一,日本男演員
1964年——藤島康介,日本漫畫家。代表作有《逮捕令》、《我的女神》
1972年——連奕名,中國男演員
1973年——高屋奈月,日本漫畫家,代表作《幻影天使》
1977年——張惠春,演員、歌手
1978年——米希亞,日本女歌手、作曲家
1980年——關穎珊,美籍華裔花式溜冰運動員
1980年——吳珠恩,韓國女演員
1981年——瀧澤沙織,日本女演員
1983年——王浩信,香港男歌手
1984年——王冰玉,中國國家女子冰壺隊隊長
1984年——阿奎拉尼,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1987年——Lydia,泰國歌手
1989年——金範,韓國男藝人
1994年——王紫薇
1997年——生田衣梨奈,早安少女組。第9期成員
逝世1307年——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
1854年——格奧爾格·歐姆,德國物理學家
1930年——柯南·道爾,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 阿瑟·柯南·道爾
1967年——費雯麗,英國電影演員。美國演員 費雯麗 美國演員 費雯麗
1976年——皮定均,中將。
1982年——金山,電影藝術家。
1983年——傅聲,香港武打影星。
1989年——葉持泉,中國中醫葯學家。
1988年——海倫·W·甘迪(Helen·W·Gandy,美國聯邦調查局首任局長J·埃德加·胡佛的私人秘書)死於心臟病突發,在DeLand FloridaHelen W. Gandy Helen W. Gandy。
2010年——重慶黑社會保護傘、原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被執行死刑。
2011年——韓哲一,98歲,原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副市長。
紀念日中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索羅門群島——國慶日
農歷7月7日為七夕佳節
2. 日本也過七夕節嗎
傳說有一位身穿羽衣的仙女從天而降,羽衣卻在她沐浴的時候被偷走,仙女找到了偷走羽衣的男子,並和他結婚生子。後來,仙女找到羽衣,就此返回天界。
再後來,男子也獲得了登天的方法,就到天界去尋找自己的妻子,剛一到達天界,他就遇到了仙女的父母,他們給他出了很多難題,但男子在仙女的暗中幫助下克服所有難關。
一千三百年前,七夕文化被遣唐使們帶回日本,最初作為中國傳統的七夕文化傳入日本後,經歷了從全盤模仿到本土化的過程,逐漸變成了日本獨特的風俗傳統,與之相比,我國的七夕幾乎變成了“購物節”,七夕文化在現代社會並沒有被廣泛傳承,節日原本的內涵也逐漸被遺忘,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的事情。
3. 七夕的由來怎麼日本也有七夕的
七夕在日語中讀作「たなばた」或「しちせき」,是日本自古以來就有的慶典活動,也是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五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它的起源有很多很多的說法,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1)源自於日本的祭神儀式「棚機」
(2)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3)奈良時代由中國傳來的「乞巧節」
「棚機」是古代日本的一種齋戒活動,將少女供奉在織布小屋中,迎接神明的降臨,祈禱秋日的豐收,驅走人們的污穢。被選中的少女稱為「織女」,將其鎖在建於河流或清水邊的織布小屋中,為神明潛心織布。這時使用的織布機就是「棚機」。後來佛教傳入後,這個儀式作為迎接盂蘭盆會的一種准備活動,在7月7日晚上進行。現在所說的「七夕」二字之所以讀作「たなばた」,就是由此而來的
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天琴座的織女星專司裁縫的工作,天鷹座的牽牛星專司農業的工作。這兩顆星在陰歷7月7日隔著銀河遙遙相望,發出最耀眼的光芒。因此在中國,人們認為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相逢之日,由此產生了七夕的故事。
乞巧節是什麼?
「乞巧節」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活動,源自於7月7日時人們祈願希望像織女那樣能縫善織的風俗。在院子里的祭壇上供奉縫衣針等東西,向星星許願。後來不僅祈求獲得高超的織布技藝還祈求琴棋書畫等有所進步
4. 七夕的由來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回答者: justsunmoon - 四級 2010-8-16 15:48
修改回答: 關閉 justsunmoon,您要修改的回答如下: 積分規則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您還可以輸入字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
回答字數9999字以內
插入地圖 插入圖片
參考資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從其他地方引用,請表明出處。
檢舉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神話圖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5. 關於西方情人節及關於七夕的文獻 書籍
告訴你一本書,你問的問題里邊全包括了。
哈爾濱出版社《趣說萬事由來》
青島出版社《萬事溯源奇趣》
祝你論文答辯成功,學業有成。
6. 如何理解「沒有遺憾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這句話
沒有人擁有完整的人生吧。
其實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就像沒掛過科的大學不完整一樣,只不過這個說的是人生。
其實人生就是不完整的, 也一定會有很多的遺憾,估計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只是能夠安慰一下自己,畢竟根本就沒有那種沒有遺憾的完整的人生,誰或多或少都會有很多的遺憾,只不過那些遺憾隨著時間的緣故就慢慢的淡化了,但是人又是驕傲的,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最好的人生和生活,但是生活卻有太多的無奈,沒辦法改變生活和遺憾,只能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更何況,人們都是念舊的,就像老年人總是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講自己過去的事情,但是他們不會說過去的遺憾,只會說過去的成功,那些遺憾都會存留在心裡,正是這些遺憾告訴人們,過去有很多的失敗,而且人們的有一個觀點,就是沒有體驗生活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沒有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怎麼能說體驗生活呢,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有錢人家會讓自己的孩子去農村體驗生活了。
再有就是因為過去的失敗,人們才知道失敗的悲傷,記得過去的失敗,讓人們對於未來更有動力,雖然說沒有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可是誰又希望自己大學的時候總是掛科的,人們只是一邊安慰自己,一邊讓自己知道,下次還是別掛科了,人生也是一樣,過去雖有遺憾,但是未來還很遠。
7. 日本的七夕節和我國的七夕節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便是七夕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同時七夕其實也是日本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來源於中國,一說到七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甚至很多人認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中國的七夕節的來源,其實並非是這樣的。
首先,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和七月初七這個日子結合在一起都已經是漢以後的事情,但在漢朝難道就沒有七月七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的存在嗎?其實不是的,漢朝就已經把這個日子當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了,有了一定的節日風俗。比方說在漢朝的《四民月令》之中就記載著這一天“可合葯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
比如說京都的七夕紙衣就大多是用千代紙做好層的,大約只有15公分左右,十分的小巧,但是卻很精緻。這些紙衣大多有花鳥鳥的花紋,一般為長袖或者小袖,除了材質和大小以外和真正的和服別無二樣。但是這樣的風俗已經逐漸消失了。
其實中日兩國的七夕相差的很大,還有很多並沒有在此提及,日本畢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其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雖然說很多東西是從中國借鑒過去的,但是也有很多是融合了其民族傳統進去的,是有著其民族特色的,這也是保證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前提所在。
8. 日本有沒有七夕節
日本人也知道七夕,叫TANABATA,是陽歷的七月七日,不過不是公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