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種七夕樹
㈠ 七葉樹在天津種植應該注意些什麼
栽培:
3月至4月:1.春播育苗。播種方法與隨采隨播相同。 2.苗圃管理。隨采隨播的幼苗陸續發芽,要注意淋水保溫,促進出苗。 3.植苗綠化。七葉樹喜光,稍耐蔭,喜溫和氣候,並適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庭園、「四旁」和道路綠化,要穴墾整地,穴徑60厘米、深50厘米,加施基肥,並帶宿土栽植,宜用大苗。行道樹株距4-5米。庭園綠化根據情況而定。栽後設立支架。並澆透水。5月至6月:1.苗圃管理。 幼苗喜濕潤。幼苗出齊後,要及時搭棚遮蔭,噴水保苗床濕潤。並鬆土拔草,適當追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 2.幼樹扶育主要是鬆土除草等。7月至8月:1.苗圃管理。幼苗生長較慢,除鬆土除草外,要追肥2-3次。旱季注意澆水保持苗床濕潤。及時防治病蟲害。 2.幼樹扶育除鬆土除草和培土外,要澆水。 主要有葉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毛蟲和金龜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9月至10月:1.采種。蒴果球形,頂端扁平,略凹下,9月下旬左右,蒴果呈黃褐色,即可採集。采後種子發芽力消失較快,宜隨采隨播。不播的進行沙藏,但發芽率不高。 2.隨采隨播種育苗,在已整好地的苗床上開溝條播,條距20-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播種時要將種臍向下。播後覆土蓋草。翌春發芽出土。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七葉樹在炎熱的夏季葉子易遭日灼。
㈡ 七葉樹要怎樣播種育苗
七葉樹的種子不耐貯藏,受干極易喪失生命力,故種子成熟後宜及時採收,可隨采隨播或沙藏至翌春播種。
9~10月間,當其果實外皮變成深褐色且開裂時,表明種子已經完全成熟,可用竹竿將果實擊落,收集後攤晾1~2天,脫去果皮即可用於播種。若播種園地未准備好,可將其貯藏於濕沙中,來年春天種子裂口後再行播種。株行距為300厘米,穴深8~10厘米,點播時種臍向下,以便於胚根伸入土中;又因七葉樹種子的出苗率較弱,覆土不宜超過3厘米,然後加蓋稻草保濕,出苗後揭去覆草,加強水肥管理,當年生苗高可達80~100厘米;
次年縮根後移栽,當苗高可達2.5米以上時,即可用作園林綠化。
㈢ 七葉樹有哪些常見的品種
我國自產七葉樹約有10種,還從國外引進了2種,但在園林綠化中常見的只有3種,它們分別是七葉樹、歐洲七葉樹、日本七葉樹。七葉樹種子不耐貯藏,受干易失去發芽率,故不宜久藏。一般在9~10月間,當其果實外皮變褐開裂時,要及時採收,隨采隨播;如不得已,可帶果皮拌濕沙或泥炭在陰涼處貯藏至翌春播種。在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以防霉變或受干。在生產中以秋播為好,因其種粒較大,每千克種子約為10~15粒,故多用點播,株行距為15厘米,播種時要種臍朝下,並覆土3~4厘米即可。在其發芽出土前,要保持苗床疏鬆和濕潤,否則會嚴重影響其發芽出苗率。
㈣ 七葉樹的種植和管理,七葉樹怎麼養護呢
七葉樹是落葉喬木,樹形優美、花大秀麗,果形奇特,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觀賞樹種之一,通常作為行道樹和庭園樹使用。下面我們來談談七葉樹的種植和管理。
病蟲害: 在種植七葉樹期間,一定要注意七葉樹的病蟲害災害的防治,七葉樹常見的蟲害有:跡斑綠刺蛾、銅綠異金龜子、金毛蟲、桑天牛等。
修剪: 要注意給七葉樹修剪,在七葉樹落葉以後要注意截剪長枝,修剪多餘的樹枝,殘枝等,一般是在冬季或者春季發芽前進行。
㈤ 行道樹主要種類
1、懸鈴木
又稱法國梧桐。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適生於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鹼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
根系分布較淺,台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2、垂柳
濕生陽性樹種,也耐蔭,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深厚的酸性及中性土壤。較耐寒,特耐水濕,但亦能生於土層深厚之高燥地區。萌芽力強,根系發達。生長迅速,壽命較短。
3、銀杏
銀杏喜光,耐寒,喜生於溫涼濕潤,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酸性、中性、鈣質土壤(pH4.5~8.0)均能適應。抗耐寒性較強、不耐水澇,根深,萌蘗力強,壽命長。
4、毛白楊
喜光及溫涼濕潤氣候,叫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至鹼性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在特別干瘠或低窪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性,根萌蘗性強,生長快,壽命長。抗煙塵及有毒氣體。
5、南洋杉
最適於冬、夏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環境中生長。較耐蔭,不耐乾燥、寒冷,抗風力強,生長迅速,易於萌蘗。
6、櫸樹
喜光,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可生長。忌積水地,也不耐干瘠。耐煙塵,抗有毒氣體,抗病蟲害能力較強。深根性,側根廣展,抗風力強。
㈥ 七葉樹在園林中如何應用
七葉樹園林應用:
七葉樹因育苗困難而不易大量推廣栽植。七葉樹宜播種繁殖,其成齡樹坐果率低,因此播種育苗成苗率約50%。10月采種後應立即播種,種子乾燥後容易喪失發芽力。幼苗出土力較弱,播種時,種臍須朝下,播種覆土不宜過深,播後25天~30天發芽,苗期需適當遮陰注意採取保溫防寒措施。實生苗經分栽、移植,培育5年~6年長成大苗,才能供綠化、美化應用。七葉樹也可扦插繁殖。剪枝扦插難以生根成活,導致繁殖系數低。幼苗期要注意遮陽、防寒。
七葉樹為七葉樹科七葉樹屬,雙子葉植物,又名娑羅樹。七葉樹又名梭欏樹、天師栗、開心果、猴板栗,為高大的落葉喬木,其樹干挺直,樹冠開闊,樹冠龐大呈圓球形。掌狀復葉對生,小葉5枚~7枚,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錐形,邊緣有細鋸齒。花色潔白,帶紅暈,花小、密集成直立圓錐花序,長25厘米。蒴果球形,黃褐色。花期4月~5月。果呈球形、卵形或葫蘆形,果形奇特,果期9月~10月。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
七葉樹喜溫和、半陰、濕潤的環境;不耐乾熱氣候,耐寒,略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由於根系深廣,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長。陽光過強或土壤過於乾燥時對生長不利。幼樹生長慢,一般3年後開始迅速生長。
㈦ 七葉樹適合在哪裡種植
七葉樹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南部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的。模式標本采自北京西山。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各省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在黃河流域該種系優良的行道樹和庭園樹。喜光,也耐半蔭,細紋和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喜肥沃深厚土壤。
七葉樹以播種繁殖為主。由於其種子不耐貯藏,如乾燥極易喪失生命力,故種子成熟後宜及時採下,隨采隨播。9~10月間,當果實的外表變成深褐色並開裂時即可採集,收集後攤晾1~2天,脫去果皮後即可用於播種。育苗方法: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段,施足基肥後整地作床,然後挖穴點播。七葉樹的種粒較大,每公斤約40粒,出苗後生長迅速,點播的株行距宜為30×40(厘米),點播穴的深度為8~10厘米。點播時應將種臍朝下,覆土不得超過3厘米,然後覆草保濕。無論秋播或春播,在種子出苗期間,均要保持床面濕潤。當種苗出土後,要及時揭去覆草。為防止日灼傷苗,還需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使幼苗茁壯生長。一般一年生苗高可達80~100厘米,經移栽培育,3~4年生苗高250~300厘米,即可用於園林綠化。
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含水量高,活力差,宜隨采隨播或帶果皮拌沙低溫儲藏至翌年春播。注意播種時種臍向下,因幼苗出土能力弱,覆土3~4厘米即可。播後25~30天發芽,苗期要遮陽,秋季落葉到翌年春季萌芽前移植。幼樹移植後做好草繩纏干工作和適當遮陽,防止出現灼皮枯葉的現象。
㈧ 七葉樹簡介
七葉樹
別名:桫欏樹、梭欏子、天師栗、開心果、猴板栗
科屬:七葉樹科(Hippocastanaceae),七葉樹屬
形態:
落葉喬木,高可達25m。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冬芽大,具樹脂。掌狀復葉對生,小葉5-7片,倒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8-16cm,先端漸尖,基部鍥形,緣具細鋸齒,側脈13-17對,僅背面脈上疏生柔毛,小葉柄長5-17mm。花小,花瓣4,不等大,白色,上面2瓣常有桔紅色或黃色斑紋,雄蕊通常7;成直立密集圓錐花序,近圓柱形,長20-25cm。雜性(花序基部多兩性花),白色,芳香。蒴果球形或倒卵形,密生疣點,直徑3-4cm,黃褐色,粗糙,無刺,也無尖頭,內含1或2粒種子,形如板栗,種臍大,占種子一半以上。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產地:
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各省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
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
用途:
七葉樹樹干聳直,樹冠開闊,姿態雄偉,葉大而形美,遮蔭效果好,初夏繁花滿樹,蔚然可觀,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四大行道樹之一(國外主要是其同屬種歐洲七葉樹)最適宜栽作庭蔭樹及行道樹。
在我國,七葉樹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剎名寺如杭州靈隱寺、北京卧佛寺、大覺寺中都有大樹栽植。在建築前對植、路邊列植,或孤植、叢植於山坡、草地都很合適。為防止樹干遭受日灼之害,可與其他樹種配植。
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鹼水煮後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澱粉。
繁 殖
主要用播種繁殖,10月采種後應立即播種,種子乾燥後容易喪失發芽力。幼苗出土力較弱,播種覆土不宜過深,播後25~30天發芽,苗期需適當遮陰。
栽 培
栽植前應施足基肥。生長過程中,一般不需修剪整形。天氣乾旱時,應注意澆水。成年樹每年冬季落葉後應開溝施肥,以利翌年多發枝葉,多開花。
病蟲害
主要有葉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毛蟲和金龜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應 用
七葉樹樹形美觀,冠如華蓋,開花時碩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盞華麗的燭台,蔚為奇觀,在風景區和小庭院中可作行道樹或骨幹景觀樹。
㈨ 七葉樹(七葉樹科 七葉樹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七葉樹又名梭欏樹,葉形優美,樹體高大雄偉,開花時碩大的花序豎立於葉簇中,蔚為奇觀,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木。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小葉常為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緣具細鋸齒,花小,白色,或微帶紅暈,組成直立密集圓錐花序,蒴果球形或倒卵形,徑3~4厘米,黃褐色,內含種子1~2粒,種子形如板栗,種臍大,占種子一半以上。花期5月,果期9~10月。
變種有:浙江七葉樹var.chekiangensis小葉較薄,葉柄無毛,圓錐花序較狹長。同屬樹種還有紅花七葉樹A.pavia花紅色(見彩圖53),觀賞價值極高。
[分布]
產我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包括陝西、甘肅、河南、江蘇、浙江等省區,自然分布於海拔700米以下山地。北京也有栽培觀賞。
[習性]
七葉樹為亞熱帶北緣及溫帶樹種,性喜光,稍耐陰,怕日灼,喜溫和氣候,亦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以山谷的酸性土或溪邊石礫土上生長發育最好。深根性,萌芽力不強,生長緩慢,壽命較長。
[繁殖與栽培養護]
七葉樹種子的生命活力很難保持,由於種子內含水量高,如去果皮干藏,未及1月即喪失發芽力。故9月上旬採收後應隨即播種,或帶果皮拌砂在低溫處貯藏至翌年春播,據試驗,在半密閉狀態下,在泥炭中貯藏半年,仍保持100%生活力。一般採用條狀點播,15厘米×25厘米。播種要種臍向下,覆土,上蓋草,以不見土為宜。在秋末溫暖多雨情況下,有一部分種子發芽出土,這些幼苗霜凍前須防寒。來發芽的種子翌年3月見苗,因幼苗出土力弱,並畏日曬,故苗床要遮蔭,並保持濕潤,防止板結。在一般管理下當年苗高可達50厘米,翌年春再分栽培大,以後每隔1年分栽1次,培育5~6年可供綠化。移栽在深秋落葉後至翌春發芽前進行,均須帶泥球,栽後必須用草繩卷干,以防樹皮灼裂。
七葉樹即使不修剪,其樹形也相當整齊。同時,由於生長緩慢,樹枝比較開張,故一般不作什麼特別的修剪。要修剪只是將影響樹形的無用枝、混亂枝剪掉即可。
主要病蟲害有:七葉樹炭疽病、黃刺蛾、褐刺蛾、天牛等。防治方法:①發病期噴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葯劑。②刺蛾幼蟲期噴灑敵百蟲或敵敵畏等葯劑。③人工捕殺天牛成蟲,用小棉團蘸敵敵畏等葯液堵塞蟲孔。
[觀賞與應用]
七葉樹葉形優美,樹姿壯麗,冠如華蓋,被譽為世界四大行道樹之一,種植時最好與其他樹種多行搭配,以構成適當的生態環境。在草坪及空曠地作樹叢配植也很適宜。因其喜涼爽,畏乾熱,在傍山近水之處配植,可免除灼皮枯葉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