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車企

七夕車企

發布時間: 2022-06-25 22:19:59

① 榮威品牌有純電動的車嗎

有啊。七夕節我給老婆買了輛車作為禮物,當然自己也有點小心思,因為我實在是太喜歡剛剛上市的榮威ER6了!先不說超高的顏值,就是這個續航,給個外號「續航戰神」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620KM這個續航真的是吊打一切,要知道現在市面上的純電車普遍也就3,400KM的續航,所以ER6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② 七夕的由來,典故!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說,稱作「分星」,就地面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們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

從歷史文獻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更被現代人譽為「中國情人節」。

(2)七夕車企擴展閱讀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合了乞巧習俗,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習俗。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七夕賦予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現代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③ MINI三門絕配版/路虎發現運動版情人節公布價格 吉利icon為何推遲

看不到感動的擁抱和穿梭在大街上賣花的小女孩,無法相見的情人只能隔著屏幕"取暖"……疫情讓今年的情人節變得格外的冷清,就連原本在年前就確定將於今年上市的吉利icon都推遲了上市時間,僅MINI三門絕配版、國產路虎發現運動版兩款新車在今日為我們帶來驚喜。

那麼這兩款新車適合成為"情人節"禮物嗎?吉利icon推遲上市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它還值得我們等嗎?

@一同君:什麼樣的車是符合用戶需求的是車企們永遠考慮的問題,什麼樣的車是適合自己的,通過這次疫情,車主們或許也將有新的解讀。不管怎樣,有經濟基礎,還是買輛車吧!最後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一周車話】什麼衛士加價10萬!

保時捷和海馬合資,你敢信?我不敢。正經人誰信這個啊?

不過還真有「不正經」的人。有業內人士稱保時捷在想國產,因為海南自貿區以CDK的方式銷售能夠免稅,並有可能成立合資公司。由於目前海南省僅有海馬汽車一家車企,因此該消息一經發出,便有投資者迅速聯想到了海馬汽車。

?

小編也准備給自己的電瓶車去改裝一下,換一套運動輪胎,裝上OHLINS的氮氣避震,塑料包裹件都換成碳纖維,再刷一下電機的ECU。不說了,前面的警察叔叔來找我了。切記合法改裝啊!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下周見!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以貨為中心」的時代過去了,社交才是當下的熱門話題

[汽車之家新聞]?8月18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的「818中國汽車新消費論壇」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騰訊汽車雲總經理李博發表演講,他表示:「以貨為中心」的時代已經過去,社交化營銷時代已經來臨,經營好用戶價值,以人為本,才能把潛在的消費者逐步變成我們的受眾、粉絲,最後成為用戶。以下為演講實錄:

作為一個廣告,跟大家聊聊騰訊最新推出的產品。我做這個平台最開始的初衷來源兩件事。第一件是我給自己的老婆買車,買車的原因很簡單,是我另外一個同事的老婆在七夕的時候曬出朋友圈,說她老公送了她一輛MINI,並且留言說騰訊協議價八折。我老婆看到之後就跟我說,我也想買,剛好有一個優惠折扣,就這樣我們下午去買了一輛,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汽車營銷是一種社交裂變的威力。

第二件是我很好的一個朋友,他買了一輛賓士,他是汽車發燒友,買了賓士E300L,見到誰都說這輛車性價比高,當然它有很騷氣的車尾燈。後來有一次我們自駕游,原本我們開的車五花八門,結果有幾個換車的朋友清一色換成了賓士,一打聽就是這位朋友的鼓動,讓我們周圍七八個人換了賓士,比一般的銷售業績還要好。這是我第二次從不同方向感受到社交營銷的力量。

剛才王部長講了轉客能夠轉100輛,蔚來也有很經典的案例,在北京有三個人幫他們做社交裂變傳播,做新車主,大概幾個月的時間就有200輛蔚來汽車的售賣。

這些其實都反映出我們是不是需要有這樣的社交化平台,讓這些人能夠發揮自己的熱度,從而獲得一定的收益,當然這裡面的收益不單是收入,很多人特別是高端品牌的車主,其實獲得的是名聲、榮譽與自我認同感。所以當時我就做了樂銷車的平台,最基礎的是機器人平台,解決的是傳統經紀人模式在中國市場下面臨的許多痛點,作為經銷商外部的獲客渠道,機器人佔用了營銷產品,最終他就成為了客戶和經銷商價格拉鋸戰的犧牲品。一般承載機器人的平台都不大,一是缺少經銷商和經紀人順暢的溝通渠道,二是很難讓經銷商信賴、依賴這個平台。在這種弱社交場景下的機器人活動,很難在消費者當中建立應有的品牌形象和專業形象,復雜的審核流程,也提高了機器人入門的門檻。

我們認為汽車經紀人是在整個汽車銷售過程中,從事專業銷售後的一站式人才。目前國內為買家服務的大多數是汽車銷售代表,它從事的工作只是汽車經紀人的其中一小部分,真正的汽車經紀人的工作,應該是銷售代表的上延和下伸,包括售前、售中、售後。騰訊提出的經紀人模式,是希望它加入社交裂變的玩法,結合騰訊社交和流量數據,利用這些優勢,為經紀人提供完整的數字化營銷工具和服務能力。

在各銷售平台下,經紀人可以低門檻的加入,以傭金、榮譽、積分獲取獎勵,同時產生裂變。後期我們也開放了一些職業經紀人的通道,我們可以幫助這些經紀人提高專業能力,面向車商B端和經銷商端。樂銷車強化了和經銷商的紐帶,用企業微信實現了後鏈路的承接,實現主機廠到經銷商和經紀人再到消費者的全鏈路,可以直達C端。

這樣一來,微信強大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用企業微信直接加入到個人微信,利用熟人的關系打破消費者的壁壘隔閡,同時依賴於騰訊的大數據,助力挖掘消費者的隱性需求,幫助經紀人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服務。

當然我們認為,除了機器人平台以外,還可以打造一個很簡單的工具,實現簡單的收集、發券、核銷。比如說,深圳最近推出4億的汽車置換補貼,騰訊作為平台方,以樂銷車小程序為載體,承接所有買車用戶的信息收集和優惠券下發流程。然後通過核銷、線上審核的功能,陸續在各地上線。作為工具,不單是用戶連接廠商,還有用戶連接政府、連接政府補貼的功能。

還有一個是接下來要發布的比較重量級的功能,我們希望它是一個任務發布平台,支持大家以CPL、CPS的方式接受主機廠的銷售任務,把社會上的資源和PL相關的、有能力的、做汽車營銷的人聚攏在一起,實現CPS的能力。這樣一來,主機廠再也不用擔心花這么多的費用到底賣了多少台車,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花出去的錢獲得了多少銷售業績,這樣的投入產出立竿見影。當然這個平台現在還處於起步期,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和主機廠加入進來。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相信在和各位業界精英的合作之下,社交化營銷必將為汽車行業帶來新的春天。謝謝大家!(編譯/汽車之家?翁萌)

⑥ 起亞K5凱酷對比本田雅閣 誰更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今天你的朋友圈開始了嗎?

「一半秀恩愛,一半網抑雲

中間夾雜著幾個堅強的賣月餅的」

全文總結:如今各大車企都在積極朝著「年輕化、運動化」的趨勢靠攏,10年前的K5是如此,今天的凱酷同樣令人耳目一新。凱酷動感的外觀能令它快速抓住年輕人的目光,開起來有一定的動感氣息但骨子裡是一台舒適的家用車。雅閣呢表現中規中矩,之前有朋友問過我1.5T雅閣行不行?我認為本田這套1.5T匹配CVT變速箱的小排量動力總成,拖動這台作為中型車的雅閣,還是比較輕松的。日常駕駛完全夠用。但是個人建議雅閣不要買低配,配置實在很尷尬喲。

凱酷作為細分市場中的一員老將,顏值進化值得肯定。現在預售價16.18-18.98萬元,可以說這個價格還是很驚艷,要想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指日可待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七夕的來歷,及風俗

●七夕的來歷和傳說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這個節日已越來越少人慶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這一天,牛車水一帶到處張燈結綵,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來自不同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這里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由於節日的來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節應發展成為華人的「情人節」,讓這一天充滿愛情的溫馨與甜美,也讓人們向所愛的人表示賞識與關懷。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就夜晚而言,除月夕外,七夕也是同樣美麗動人的......
七夕別稱「星期」的背後,有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二星在七月七日這天會合,故稱。王勃的《七夕賦》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好象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一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漢代時,民間便開始向織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靈手巧,還祈求得到財富、早日有美滿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七夕節的習俗 (相關鏈接:地方習俗)

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民間習俗。
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俗。乞巧的習俗大約早在漢代就已形成,只不過是後來才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相結合。乞巧用的針就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著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另一種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爆曬,過了一段時間後,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裡,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婦女,採集各種鮮花,放在盛有水的銅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來搽面,據說可使皮膚嬌嫩白凈。有些婦女搗鳳仙花,取汁,染無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稱「紅指甲」。有些婦女還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除此之外,七夕當天還得在月下設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織女乞巧。據載,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長女紅。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時,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從此之後,她的「巧思益進」。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連祭織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場。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裡有嬉子(一種小蜘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表示該女子已得巧。講究一點的,如唐朝宮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開來看。如果網結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竊聽哭聲之說,據說必須要是個童女,在夜來人靜之時,悄悄的走進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靜聽,隱隱之中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談或是哭泣的聲音,此女必能得巧。
婦女問乞巧,男子也沒閑著。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根據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須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款款行時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奇。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
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很滿意,就錄取了他。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藝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貧的、富的,莫不各懷所願,於是七夕儼然成了一個許願的日子。七夕當夜,拜牛郎、織女時,馬上下拜,說出自己的願望,不管是乞富乞壽、乞子,莫不靈驗。但是所乞求的願望一次只能有一種,而且要連乞三年才會靈驗。
據說七夕的天河,還可預告當年的收成,天河明顯,收成就好,糧價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糧價就貴。有的地區在七夕作「青苗會」,也是一種許願的活動。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人從佛經中吸收這個神名,用來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東京城裡所賣的磨喝樂,以來自蘇州的最為精巧,號稱天下第一。用來進貢宮里的磨喝樂,其可愛精緻自不在話下,奢侈一點的,甚至以金銀鑄造而成。其實,磨喝樂應是婦女乞子時所供的吉祥之物,但從磨喝樂的生平中,我們找不出任何與七夕或求子有關的事跡。盡管如此,七夕供奉磨喝樂的手中經常拿著一枝荷葉,因此在七夕時,許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飾鮮麗,手持荷葉,在大街小巷遊行嬉戲。
除了磨喝樂以外,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幾天,市面上還會推出各式應節的特殊產品。例如以蠟鑄成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又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在擺一寫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開之際,有人便動腦筋,折下未開的荷花,作成假的雙頭蓮,造形可愛,頗受時人歡迎。
這許多應節植物成的各色花樣,充分顯現了一個盛夏節日的活潑朝氣。而夏季特有的炎熱陽光,又促成了另一項七夕的習俗——曬書、曬衣。現代的科學報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的確具有殺菌的效果。歷史上關於文人曬書、曬衣的習俗有過幾則有趣的小故事。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監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世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以上所訴,大多是民間過七夕的逸事,而古代的宮廷又是如何度過七夕的呢?貴為一國之君,皇室的排場自然非平民可比。南朝的齊武帝曾興建一座城樓,每逢七夕,宮人都登樓穿針,稱為「穿針樓」。歷史著名的風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視七夕,他在宮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樓,樓高百尺,可容納數十人。又在樓上陳設各色瓜果酒晡祭祀牛郎、織女。宮中的妃嬪們則各賜以九孔針、五色線,在月下穿針,先穿過者為得巧,同時還有音樂演奏,歡樂達旦,引得大家爭相仿效。

●七夕的食品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葯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葯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葯。比較實用的葯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

●王侯的七夕

在許多七夕的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為膾炙人口。古代的天子擁有三宮六院根本是極平常的事。每位後宮佳麗莫不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君王的寵幸,她們所憑借的最大本錢就是美貌。但,俗語說:「色衰愛馳」,就連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亦不免有秋扇見捐的恐懼。
某年七夕,在夜涼如水的長生殿,楊貴妃看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除了羨慕他們堅貞的愛情外,同時也興起了對自己地位的感慨。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唐玄宗聽了以後,也深受感動,便和立下了「願生生世世為夫妻」的誓約。這段凄美的愛情,經過後代文人的彩筆描繪,變得家喻戶曉。
白居易的《長恨歌》及洪升的《長生殿》都是文學史上不朽的名篇。《長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更是傳頌一時的名句。
另一位浪漫國君——南唐後主李煜,在未亡國前,宮中的生活極盡風雅之能事。每到七夕,就命女在宮中用紅白羅百匹,拉開象徵天河,隔天再收起。李後主降宋後,過著遭人軟禁的生活。有一七夕,他因思念故國,就填了一首詞「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還召來以前的宮女唱。宋太宗知道以後大怒,下令賜死。一代詞人竟以七而喪命。

⑧ 都這個時候了,寶馬為什麼還不打造純電動汽車平台

而在電動汽車普及的過程中,寶馬傳統的操控和動力已經不再形成技術壁壘,即使是寶馬也依然要尋找新的賣點。

在內部出現這樣的紛爭,尤其是在iX3即將上市之前,也許是寶馬真正感到市場壓力的一種反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車漫聯播:紅旗H9正式上市,北京車展確定9月26日開幕

圖|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七夕是什麼時候..具體寓意呢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節日最早起源於中國漢代,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倡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熱點內容
荷花定淀派 發布:2025-08-17 11:39:43 瀏覽:516
茶花梨沙發 發布:2025-08-17 11:34:41 瀏覽:388
琴簫梅花三弄 發布:2025-08-17 11:28:08 瀏覽:429
描寫花及花語 發布:2025-08-17 11:25:42 瀏覽:808
小資與玫瑰 發布:2025-08-17 11:21:37 瀏覽:755
篆刻玫瑰 發布:2025-08-17 11:03:47 瀏覽:64
室內盆栽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17 11:02:13 瀏覽:160
百合煮枸杞 發布:2025-08-17 10:58:53 瀏覽:435
深圳海棠果 發布:2025-08-17 10:54:49 瀏覽:561
七夕節名俗 發布:2025-08-17 10:45:53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