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6月6日情人節
⑴ 貴州台江姊妹節是什麼時候,有什麼好玩的
苗族姊妹節是貴州台江流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一般在 農歷三月十五至十七日 之間舉行。
苗族源於上古蚩尤炎黃時期,最初活動於黃淮流域,二千多年前,部分苗族遷徙進入台江,開疆闢土,興建家園,成為台江苗族。
苗族婚姻習俗是苗族文化最集中的反映,由於地理環境、心理素質、宗教信仰、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苗族婚姻習俗稱為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姊妹節是苗族的情人節,是含蓄苗族人表達愛的方式。《姊妹節歌》里記錄的阿姣和金丹,為了愛情瞞著家人偷偷約會,阿姣用裝針線的竹籃偷偷地藏著飯帶去給金丹吃,經過一番磨難和頑強不屈的抗爭,最終終結成了夫妻。這也就是姊妹節吃姊妹飯的典故。
而現在,吃「姊妹飯」早已演變成以青年男女間挑選情侶為主要內容的節日活動。來感受姊妹節,可以聽到娓娓悅耳的押調苗歌、欣賞內涵豐富的鼓笙曲舞、穿上讓人嘆為觀止的服飾、乘坐獨木龍舟、趕去庄嚴肅穆的鼓社集會等,非常熱鬧。
?
? 貴州台江姊妹節是什麼時候,有什麼好玩的
⑵ 這個是苗族情人節男女示愛的節日用廣東話怎麼寫
哩個系苗族情人節,男女示愛既節日
⑶ 花山節是苗族的傳統節日嗎
是的,花山節是苗族的情人節,苗家男女通過此節日相互確定婚約,在花山節上還可以看到很多民間絕技。
⑷ 苗族的6.6是什麼節
六月六苗族人民自己的情人節
那是遙遠的何年代,已無人去問津,良上住著一戶陳姓人家,夫妻倆膝下有一獨女陳蓮花,生得眉清目秀,真可稱貌美如花,二位老人雖窮,對女兒蓮花那可是愛旭掌上明珠。當地財主馬富風這陳蓮花越長越漂亮,起了歹心,林強霸她為媳。也是行船遇頂頭風,陳老爹租了這財主20畝田來種連遇天干火旱而致欠收,連租谷都交不齊,別說糊口了。馬富趁機『發善心』——交不起租子別著急,可以用蓮花幹活來抵。陳家無可奈何,陳蓮花只得進馬家幹活抵債。陳蓮花在馬家幹活不久,見馬家長水生不僅幹活勤快,而且為人心地善良,時時關心自己,便愛上了他。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這陳蓮花的舅舅賈仁義見外甥女越長越俏,也在暗暗打著鬼主意——要陳家把蓮花放給他家做兒媳婦,俗話說『表哥表妹,天生一對嘛』。
一邊是狠心的財主,一邊則良親舅大的親戚,還有一邊是在馬家幹活愛上的水生,這蓮花被逼上了梁山,為逃避馬賈二家的糾纏,只得和水生商量,決定逢六月六趕場悄悄逃走,到異地他鄉去過自己的生活。逃走的消息不慎走漏,馬賈二家都來搶親。當水生和陳蓮花剛剛會合,走到良上橋上的時候,馬賈二家請不的打手從兩頭趕來,看著二人插翅難飛,焦急萬分站在橋上的樣子,兩邊的打手都大笑起來:『飛吧,看你們飛上天上去吧,還不跟我們回去婆家享清福。』眼見蓮花就要被搶走,一陣狂風大作,把蓮花手中的雨傘吹開了,水生急忙上前幫忙收傘。誰知接著一聲巨雷天昏地暗,狂風把正在收傘的水生和蓮花連傘帶人一齊吹上了天空。
雲端里傳來一陣山歌聲,歌聲中咒罵馬家心狠手毒想霸民女實在可恨;嘲笑賈家不是好人,暗害親戚竹籃打水一場空;向趕場眾人道明他們為了堅貞的愛意去逃生,嚮往自由自在的決心;同時還問候雙親莫掛念,兒女來年鵝鴨糯米敬雙親。」從此,一到六月六,青年男女就會聚集在二人駕傘飛升的橋邊、河沙壩對山歌,以示紀念二人,沿襲到今,六月六也就成了良上苗族人民自己的「情人節」。
⑸ 大方苗族相親大會是六月六嗎
大方苗族的相親大會應該是六月六,六月六是苗族人的情人節,為了紀念忠烈的愛情而興起的,對歌是情人節的主要內容,也是苗家人表達愛情、選擇情侶的主要方式。
⑹ 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六月六是什麼節
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六月六是踩山節。
踩山節是當地苗族同胞的盛大專節日,又叫踩山坪、踩花山等屬,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苗族同胞的「情人節」。
(6)苗族6月6日情人節擴展閱讀:
苗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湖南、廣西等地區。
苗族人以大米為主食,喜食用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族的美食主要有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等。
苗族人的歲時節慶很獨特鮮明,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較隆重的節日有:召龍節、吃薪節、苗年節等。
苗族人的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苗族人鍾愛銀飾,頭飾包括銀角、銀圍帕、銀發簪等,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苗族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大多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
⑺ 姑娘節的苗族情人節
「四八」抄姑娘節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節。唱山歌,吹木葉,聽苗笛,都是多情的苗族兒女表達火熱愛情的方式。讓我們先到巫水古橋上聽聽阿哥阿妹的山歌吧。
幽幽密林,雲蒸霧繞,正是幽會的絕好地方。苗族木葉調的多情纏綿,賽過了鳥兒的鳴聲。
苗族阿哥還有追妹的絕招,一張嘴同時吹兩只笛子。
其實,對女性的尊重一直潛藏在苗族人的內心深處。當地人帶我們去黃桑苗族鄉的一個叫「崇拜」的村子。 沿著溪流而上,在陡狹的溝谷下,找到了一塊女陰石。這是苗族女性崇拜的圖騰。
綏寧縣副縣長、文化學學者張千山說:「苗族人到這里來求子祈福。」
傳說流傳至今,演變成了苗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除了吃黑米飯外,苗族群眾還用喝燒米酒、唱大歌等活動來慶祝。這天還成了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節」。白天他們會在林間僻靜之處的茶棚內互對情歌,互訴衷情。這種合唱形式的山歌叫「歌 」。苗寨群眾從小人人會唱。婚嫁、待客時唱,吃飯、喝酒時唱,甚至連飲茶、擔水時也唱,它已經融入於我縣苗族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鍬「歌」演唱起來韻律優美、抑揚頓挫,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目前正在申報省十大文化遺產。
⑻ 關於苗族風俗的作文
我R
⑼ 收集10個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收集10個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如下:
1、送龍節。
送龍節是傣族特有的節日,每逢盛世、莊稼好、生活富足時就舉行送龍節。
所謂「送龍」是送祭品給龍神,意為龍神開恩照顧,帶來好日子,所以要報謝龍神。
春節之前,由佛爺出面組織,家家戶戶有的送美食,有的送衣物,將各類物品送到佛寺後,佛寺組織巧匠編扎「龍宮」,佛爺念經、祭祀,把各戶送來的禮物扎放在「龍宮」上。
再次舉行儀式後,把「龍宮」放在竹筏上,讓竹筏在一片祝禱、誦經聲中漂流而去,就算「送」給龍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