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二胡
『壹』 緊急求助於浪漫高手~~~情人節~~~~sos
真正的浪漫是用真心
『貳』 側田是哪裡人側田這個名字是他藝名嗎
中文名:側田 原名:羅定偉 (側田為他英文名:Justin 音譯過來作為藝名) 英文名:Justin Lo 昵稱:阿田,阿Teen,Ar Teen,田少. 出生日期:1976年7月1日 星座:巨蟹座 身高:5尺5寸 出生地點:美國紐約 國籍:美國 樂器:Guitar、Piano、Drum 興趣:唱歌 最想合作歌手:釩a傑、林子祥 音樂影響:Black、Yellow、White、Brown and my Uncles 音樂類型:粵語流行音樂 家庭狀況:父母(已離婚),2個妹妹 喜歡顏色:黑,白,灰 喜歡食物:吞拿魚三文治,菜肉雲吞,壽司 喜歡音樂:PopMusic 喜歡歌手:林子祥,StevieWonder,BrianMcKnight 喜歡藝人:郭峰 所屬經理人:黃柏高 所屬唱片公司:金牌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所屬幕後創作公司:On Your Mark 第一首創作歌曲:《目不轉睛》(胡彥斌主唱) 第一首派台歌曲:《好人》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側田出生於美國紐約。兩歲隨家人返香港。在港時就讀於聖保羅男女小學及中學。1989年到美國西雅圖繼續其中學生涯。他曾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讀書,兩年後轉到 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主修平面設計,並於1999年取得學位。畢業後,他在加州聖塔克萊拉(Santa Clara)的雅虎當網頁設計員。由於側田覺得在雅虎的工作非常沉悶,所以決心重回香港從事音樂工作,是因為他的理想而迴流。其間也為Yahoo做一些短期工作。 側田出身於音樂世家。他的三叔羅尚正(Ted Lo)是香港著名的編曲人,監制及爵士樂鋼琴手。側田本身亦曾是香港兒童合唱團和中小學校內合唱團的團員之一,從小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1981年,作曲家顧嘉輝曾找他和其妹妹羅定潔Roxane為一個芭比廣告唱歌。而側田本人亦在一個AXE洗潔精的廣告中演唱。除了唱歌外,他6歲便自己嘗試彈琴及作曲,10歲學吉他。 [編輯本段]【個人事業】 在回港初期,側田曾從事自由設計行業,並多次自製demo音樂帶寄給各大唱片公司,但成績未如理想。直到2003年,三叔羅尚正將他介紹給著名作曲人及監制雷頌德。雷頌德亦把側田簽進自己旗下的On Your Mark Ltd.音樂創作公司。側田正式開始其音樂事業。他曾為陳慧琳的歌曲監制,亦在衛蘭的《Day and Night》專輯擔任唱片監制。除監制外也為古巨基編寫「大雄」和「傷追人」兩首大熱歌曲。另外側田曾負責主唱商業電台節目《絕情谷》第一首主題曲和新城娛樂台《聯 Fan BARcode》主題曲。 2005年,側田在古巨基的《勁歌金曲演唱會》中演出。在清唱環節中好評如潮,並得到「金牌經理人」黃柏高賞識,把他簽進金牌娛樂事業有限公司及金牌唱片公司,走到幕前。當時,他的主打歌"好人"、"Erica"、"命硬"和"我有今日"大獲好評。側田更在2005年年底的香港四大傳媒音樂頒獎禮中囊括所有新人男歌手的獎項。 側田在2005年11月29日推出首張唱片 側田 Justin。他個人包辦超過一半歌曲的創作,首天銷量達15,000張,直至2006年2月10日為止,銷量已達35,000張,銷量更達到金唱片的要求,更成為2005年金牌唱片公司最暢銷的唱片之一。而根據統計,側田 Justin大碟,直至2006年3月21日,銷量已達白金唱片的最低要求。 側田在2006年3月26日於香港體育館舉行芝華士側田ONE GOOD SHOW個人演唱會,演唱會門票在2006年2月13日開售,十分鍾內即告爆滿,唱片公司旋即宣布加開兩場芝華士側田TWO GOOD SHOWS個人演唱會,於4月18日和4月19日舉行。在這三場演唱會中,側田除了大展歌喉外,還在中段加上跳舞環節,令人耳目一新。在第一場演唱會的前兩天,側田推出其第二隻的個人專輯No Protection,大碟主打歌「VOLAR」、「KONG」、和「決戰二世祖」均是大熱;直至2006年5月為止,銷量亦已達30,000張,是側田第二隻獲得金唱片的個人專輯。此外,直至2007年,側田的「One Good Show!演唱會」更在澳門、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的悉尼作巡迴演唱,均大受當地樂迷歡迎。「芝華士側田ONE GOOD SHOW!演唱會」更奪得2006新浪樂壇民意指數頒獎典禮的「我最喜愛演唱會」大獎。 側田在2006年以男主角身份拍攝電影「戀愛初歌」,飾演劇中「阿奇」一角。經理人公司以「側田第一次當男主角」作為賣點,結果令電影票房大收;而他為該電影主唱的電影主題曲《情歌》,在2006年各大音樂頒獎典禮中獲得多個獎項。由於該年側田的演唱會表現、唱片銷量及其人氣均十分理想,令他初奪「叱吒樂壇男歌手」銅獎及「新城勁爆男歌手」三甲之一。側田從初出道時的「最佳男新人」,到打進「最佳男歌手」三甲之一,只是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側田於2007年2月8至11日於香港體育館舉行 港樂側田演唱會──HKPO & JUSTIN LIVE in love with the philharmonic演唱會。他是眾多跟港樂合作的歌手中年資最淺的。港樂(香港管弦樂團)揀選合作的流行歌手向來嚴謹。港樂十分欣賞側田的創作才華及對音樂的觸覺,希望借著今次與側田合作,將嚴肅的管弦樂注入新的元素,於2月14日情人節前夕帶給觀眾--特別是年青的一群,讓他們感受到管弦樂新鮮及卓越的一面。 側田在2007年11月16日推出籌備一年多的第三張個人專輯《JTV》,當中收錄了14首中英文及國語歌曲。側田自2006年的大碟No Protection後,一直忙於演藝界其他的發展,既拍電影又參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秉以相隔足足1年零8個月,新碟才告面世。JTV的製作比從前的大碟更嚴謹認真,該碟主打歌「男人KTV」,由胡彥斌及甄健強等參與曲詞,講述失戀中人在卡啦OK中高唱情歌療傷;而這首歌曲亦在派台後一個月,在亞太區各地的卡啦OK中點播率超過2百萬次。其於另一曲「貝殼」由側田親自作曲,方傑譜詞,曲中講述父母離異經歷,令人感覺到歌者對雙親之情義;兩首歌曲均屬大熱之作。大碟內的歌曲路人甲是側田的第一首國語歌,上市後也獲得不錯的評價。直至2007年11月18日為止,JTV銷量亦達20,000張,成為側田第三隻獲得的金唱片的個人專輯。而側田更成功憑第二主打《男人KTV》在2007年度香港的四大音樂頒獎典禮(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新城電台新城勁爆頒獎典禮)中,襄括所有十大歌曲獎(其一)。側田在2007年IFPI香港唱片業銷量大獎頒獎典禮中榮獲十大銷量本地歌手獎,證明他的唱片銷量仍有保證。 2008年初,古巨基率領側田、同門師弟方力申、小肥及六號組成「金牌一條順」,並與Beatbox歌手INK合唱Beatbox歌曲《年年有今日》,大獲好評。側田分別與曹格、歐陽靖(MC Jin)、盧冠廷、庾澄慶等兩岸三地不同的音樂人合作各類型的音樂會,深受樂迷歡迎,亦令Justin結識到一群有熱誠的音樂人。側田在08年與MC Jin在商業電台節目叱 樂壇中發起的「Round Table Battle Friday」,廣邀音樂人一同利用擅長的音樂方式作自由交流,大受樂迷歡迎,為香港樂壇暑期帶來一股熱潮。側田在8月宣布同年的10月起將會舉行名為「Air Justin 08 Live」(天空之田)世界巡迴演唱會,並在7月把08年第一首新曲《未輸》派台,這曲邀得著名二胡演奏家陳軍作樂器伴奏,派台後反應不俗。側田於9月宣布個人演唱會將再加一場,並將親自作曲的年度作品《三十日》派台。 2008年10月1日至7日在香港九龍灣Star Hall(九展)舉行了7場Air Justin Live 08香港演唱會,原定只開6場,因反應熱烈加開10月7日一場。10月11日側田於廣州越秀山體育場舉行「側田天空之田08演唱會」。10月18日於馬來西亞舉行「側田Air Justin 2008雲頂演唱會」。 側田的目標是5內成為亞洲知名的唱片監制。
『叄』 情人節 想送樂器女朋友,送把尤克里里怎麼樣什麼牌子好呢
好idea,尤克里里很好學,牌子入門琴推薦塔羅tauro,你女友可以用這個牌子的。是入門琴中價位適中,性價比高,售後保修也很有保障。你可以先問問她喜歡什麼樣的,至於如何讓她不知道你是打算送琴給她,就看你自己如何問了。
『肆』 三月三的由來以及過節方式
http://www.netguilin.cn/minsufengqing/
民族節日「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時在夏歷三月初三日,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今年新歷3月31日時值三月三,本文摘編了部分民族的節日習慣,一起來感受節日的歡樂吧。
關於三月三:
漢族傳統節日,舊稱「上巳日」,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台灣府志》)。四川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
......
壯族三月三: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壯族三月初三為什麼有這種習俗呢?
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有一年,狀鄉大旱,鄉親們求達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糧,達桂跪奏道:「狀鄉百姓顆粒無收,吾伴千歲前往視察。」達桂伴駕來到狀鄉,只見田土龜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黃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達桂跪下說:「千歲親見,萬望免糧。」土皇帝無奈只可免去狀鄉皇糧。打那以後,他對達桂恨之入骨,可是鑒於達桂的聲望,又找不出什麼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計,陰謀陷害達桂。
一天,他把達桂喚道跟前:「達桂,你向來很能幹,現在想叫你給我辦件事」達桂聽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懷好意,但他還是從容地說:「請千歲道來。」土皇帝半眯著眼說:「我正在建一座樓閣,缺少瓦片,聽說狀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經久耐用,我要你在兩個月以內給我弄900張狀人皮當瓦片用,到時重重有賞,如果完不成,定要從嚴懲罰。」達桂輕松的答道:「到時就請千歲親自到城門下點貨驗收吧。「
一個月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五十九天過去了,達桂依然沒有動靜。限期到了,達桂才召集900個壯家大漢,每人帶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來到皇城腳下,架鍋煮糯米飯,煮辣椒菜湯,一個個脫掉上衣,光著膀子,坐在城門下飲酒,喝辣椒湯,吃糯米飯。正當個個酒足飯飽,滿頭大汗淋漓的時候,土皇帝坐著八抬大轎趕到了。達桂連忙上前施禮道:「貨物已經給千歲送來了,可是這幫賤骨頭張張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嗎?」土皇帝下轎一看,一個個黑里透紅的皮膚上都是濕漉漉的,象是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臭氣撲鼻。土皇帝用手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後退幾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說完,調轉轎子回宮殿去了。
一計未成,又生二計。快到清明節了,土皇帝又把達桂換到跟前,裝著十分誠懇的樣子:「達桂,你向來很聰明,現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達桂一聽,就知道土皇帝又懷惡意,但達桂好不畏懼地說:「請皇上明說。」土皇帝眯著眼睛說:「清明節我需要一個象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你給我在一個月內弄來,到時重重有賞,過期誤了大事要從嚴懲罰。」達桂十分輕松地笑道:「好辦,好辦。」
二十天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三十天過去,達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限期過了,土皇帝派兵來抓達桂,達桂扛著一桿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見土皇帝:「皇上大人,壯家比山頭還要大的豬頭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宮殿後面的大山有多重,請皇上用這桿秤去稱一稱,我好回去把豬頭抬來。」「這......」土皇帝啞口無言了。
土皇帝見達桂聰明過人,留在宮殿里是禍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條毒計。一天,他把達桂叫到跟前:「達桂,你向來聰明能幹,再過一個月就是皇後坐月了,聽說壯家的公雞蛋很有營養,你給我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來,到時重重有賞。」達桂滿口答應。
限期到了之後,土皇帝派兵去抓達桂,達桂連忙施禮道:「非常對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壯家的規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後才能出門,到時我會給皇上送去公雞蛋的。」兵差大喝一聲:「天下男子怎麼會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兵差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報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
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里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著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哭呀!哭呀!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狀鄉家家戶戶都拿著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里沖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
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迂的習俗。
......
------------------------------------------------------------------------------------------------------
http://www.96300.com/tour/mswh.asp?ID=62
壯族三月三歌墟
農歷三月三的廣西壯鄉,到處都是歌的海洋。人們如過節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懷喜悅向歌墟涌去,河邊、山谷、林室都是天然的舞台。春天的大地,萬木復甦,嫩草茸茸,初綻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紅,爭芳斗艷。這美麗的春色喚起人們的美好情感,歡樂的歌聲在空中回響。
歌墟,是壯族人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舉行的節目性聚會,它是以對歌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三月三歌墟是在農歷三月三舉行的節日歌會。為了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滿足廣大壯族群眾的熱切願望, 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每年農歷三月三為壯族歌節,並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舉行歌節盛會。
三月三歌墟的民俗活動甚為隆重。節前家家戶戶准備五色糯飯和彩蛋。人們摘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留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他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墟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對歌前,劉三姐的神像由眾人抬著遊行一周,人們祈求她賜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墟人人對歌如意。人們敬完了歌仙劉三姐,爭相亮開歌喉,相互對唱,歌聲此起彼落。歌詞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歷史、現實生活、生產知識等等。男女老少在這歌墟中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歌墟也成為傳授知識的好場所。歌墟的文娛活動也很活躍、豐富,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舞彩鳳、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於節日的氣氛中
三月三歌墟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墟,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墟點。小夥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貼情貼景。歌聲是條紅線,牽引著兩顆愛心,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綉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歌墟,搭起五彩繽紛的綉棚,男女青年各在一邊,綉球在空中飛舞,柔軟的絲穗隨風飄拂,帶著姑娘的心意飛翔。
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歌墟中的拋綉球活動早在南宋文人朱輔的《溪蠻叢笑》中就有描述:「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抵。」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說:「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匕先。男女目成,則女受,『已而男婚已定。」飛浪則為今天的綉球。歌墟的綉球連起了男女愛情,成為壯族青年男女交際的一種習俗。
三月三歌墟中還有一種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夥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它的來歷,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以「賽歌擇婿」的故事流傳最廣。傳說在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的女兒,品貌端莊、美麗,歌聲婉轉清脆。歌師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才、人品都出眾的青年做女婿。消息傳開,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來賽歌,負者自然離去,歌才最好的一個小夥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了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男女青年借歌傳情擇偶,就形成了歌墟。
------------------------------------------------------------------------------------------------------
http://gb2.chinabroadcast.cn/1015/2003-2-26/[email protected]
http://www.2000year.com/jieri/chinajieri/
『伍』 召喚的二胡演奏家
1997年、2001年兩度榮獲江蘇省民族器樂比賽一等獎,1999年榮獲江蘇省文化藝術「茉莉花獎」,第四屆江蘇省音樂舞蹈節二胡演奏金獎、「天華杯」全國青年二胡比賽二等獎。1999年在「江蘇省第一屆音樂新作品評獎」頒獎音樂會上首演二胡與交響樂隊《天山風情》。2002年參加「江蘇——二胡之鄉大型音樂會」,演奏二胡名曲《月夜》。曾在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文化藝術中心及高郵大劇院等地舉辦多場二胡獨奏音樂會。發表了《論江南風格樂曲中二胡演奏的揉弦特點》、《論民族樂隊中首席的作用》等多篇專業論文。並曾出版《流淌的旋律》、《二胡考級示範》等多張CD。
曾隨團出訪俄羅斯、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等十多個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 高郵籍二胡演奏家召喚6日應邀回到家鄉,參加「鵲橋仙」主題晚會演出。在南京藝術學院老師毛曉靜的鋼琴伴奏下,召喚以嫻熟的技巧和豐富的情感,用二胡演奏了《梁祝》,博得了在場千餘名父老鄉親熱烈的掌聲和喝彩。
「《梁祝》是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排練間隙,召喚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為了切合這次晚會主題,《梁祝》這首樂曲的演奏,我曾經得到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老師的指點。這首精選版的《梁祝》更加突出了頌揚人間美好愛情的主題,還是很成功的!」
面對家鄉媒體的采訪,召喚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之情,他說:「我是從高郵走出去的,深受高郵傳統文化的影響,對高郵民歌更是有著特別的感情。」召喚說自己的成長與高郵民歌結下不解之緣,高郵是民歌之鄉,也是二胡之鄉,首先他要感謝高郵這片文化土壤對他的影響,更要把繼承和弘揚高郵二胡文化作為己任。
召喚認為,培養青少年對高郵民歌、二胡的興趣,讓青少年認識、喜愛、欣賞和參與其中,從而引起共鳴,是一種責任,也是歷史使命,文化部門應加大力度發掘和整理,讓高郵民歌、二胡進課堂、進社區、進鄉村,這樣才能保證繼承和發揚。
「從18歲我到南京求學後,我尤為關注家鄉的變化。」召喚告訴記者,他隨身帶的筆記本電腦里「今日高郵」網站收藏在首頁,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看看,家鄉的點點滴滴都能知曉。
現為江蘇省民族樂團首席、獨奏演員,二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的召喚,雖然平時工作特別忙,但對家鄉的事特別熱心。「我本月2日從香港參加演出回來後,每天都抓緊時間跟毛老師綵排《梁祝》,之前的改編准備在兩個月前就開始了。高郵是二胡之鄉,我要把最美的二胡曲獻給家鄉!」
『陸』 中國還不清楚要推廣什麼文化
當今世界面臨著「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中國也正在締造和諧社會。與世界和平與和諧社會相一致,中華文化的作用顯得格外突出。在歷史上,中國文化曾經載譽著和諧社會的使命,羽化於山川異域,慧澤於民俗風情,讓無數人從中國文明的「和諧」中得到熏陶。中華文明及其禮儀規范的成了世界的學習典範 。在現代中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宏大工程中,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對於弘揚民族文化精神,建設和諧社會,仍然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推動中華各種傳統的的、現代的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就會促進全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進步。中國文化會成為和諧社會的文明通道。
我們總是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生活呢?當中醫僅僅是求醫時的最後一個選擇,當太極只有年老體弱時才被想起,當二胡被吉他所取代,當「七夕」淪落為中國「情人節」,這些都看出中國文化推廣發展的不足,都是值得我們大力研究,怎樣推廣應用的。
道德、禮儀、文學、服飾、中醫中葯、詩詞典籍、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包括食療、中秋節、清明、端午、中元節等,只要傳統的、具有民族性的,能促進人類進步的,都是應該推廣的,讓更多的人更深入的接觸了解中國文化。可與各地交流,與各國交流,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柒』 求助!!給國外客戶送禮物
對老外最具吸引力 最受老外喜愛的中國十大特色禮品
一、風箏: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風箏是一種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有北京風箏、濰坊風箏。
二、二胡: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弦樂器的通稱。敦煌、虎丘的還行,要實在想買好的話只能定做了,不過會貴,一般的琴行就有,高級一點的要私人廠家定做了。
三、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紀。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代表有湖北沔陽剪紙、廣東佛山剪紙和福建民間剪紙、江蘇揚州剪紙、河北蔚縣剪紙等等。
四、笛子: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旋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中國樂器的笛子英語為其拼音dizi,西洋樂器的笛的英語為flute。目前笛子還沒有形成一個品牌的概念,用著好才行。
五、筷子:可謂是中國國粹。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它是反應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特色部分。英文名:chopstick(單根筷子) ,chopsticks(一雙筷子)。有個流傳頗廣的笑話,一洋人問中國人,聽說中國有二十四個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不是真的?中國人說,是的。洋人問,桌子那麼大,怎能夾到菜呢?中國人說,我們有種三尺來長的筷子。洋人又問,這么長的筷子,夾菜是沒問題了,可是怎麼轉過彎來,把菜送到自己嘴裡呢?中國人說,我們是你夾給我吃,我夾給你吃啊。著名的筷子有:成都望江樓的烙花筷、成都武侯祠的獅頭竹筷、河南中嶽的楠木筷、武漢黃鶴樓的貼花筷、湘南陽明山的通氣筷、杭州西湖的天竺筷、寧波的水磨竹筷、蘇州的白木筷、福建的漆筷等。據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時,在出席周恩來舉行的國宴上使用過的一雙筷子,被機靈的加拿大記者「順手牽羊」,後來出價竟高達數千美元。
六、臉譜:戲曲中某些角色臉上畫的各種圖案,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特徵。臉譜分為四種:生、旦、凈、丑。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七、織綉:織綉是用棉、麻、絲、毛等紡織材料進行織造、編結或綉制的工藝。中國織綉工藝品種繁多.絢麗多彩。主要有刺綉、織錦、緙絲、抽紗、花邊、絨綉、機綉、綉衣、綉鞋、珠綉、地毯、手工編結等。織綉品歷史悠久。在新中國在對外交往中的饋贈禮品中,仍以傳統工藝品為主,其中織綉品佔有相當比重,並深受外國貴賓的喜愛。如萬通驛路出品的袖珍織綉近年來很是受寵,國外收藏者較多,便於攜帶,讓老外愛不釋手,每件袖珍織綉均用線近千米近萬米,畫面典雅清秀,設計高貴,藝術品味十足,盡展大千風情。
八、瓷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瓷」這國,近幾年日用陶瓷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瓷器在新中國對外交往中的饋贈禮品中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九、書畫:中國畫(宣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既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優良的傳統。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常見外賓在小店或地攤買幾幅字畫,且尺寸不大,價格都很便宜,偏貴的不買,主要原因是對這些畫家不了解。
十、茶葉: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稍後,《茶經》也採用了「茶」字。在此之前,文古曾製作過 「茶」是用「荼」表示的。中國茶的種類繁多,茶相當於外國的咖啡。有名的茶葉有: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雲南普洱茶、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雲霧、凍頂烏龍、祁門紅茶、蘇州茉莉花等。
織綉、書畫、瓷器相對其他的禮品來講較為貴重,外賓對易碎怕壓的特色禮品在購買時都很謹慎。以上就是對國外朋友最有吸引力最受喜愛的十大禮品,盡顯中國獨特氣韻。
『捌』 二胡獨奏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下面就把這首歌曲送給大家當情人節的禮物吧!各位親們情人節快樂。 曲名《為你鍾情》二胡與大提琴 作曲:王正宇 作詞:黃沾 來源:保定大提琴工作室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
『玖』 情人節,沒時間出去,禮物還沒買,今天買也可以,不知道送她什麼禮物好,求大神
德芙巧克力,項鏈墜子,可愛的毛絨玩具,她喜歡的東西啊
『拾』 請教一首二胡曲名!
情人節特別節目好象只看到了陳軍和劉珂演奏的《美麗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