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楊慎七夕

楊慎七夕

發布時間: 2022-06-18 18:24:34

1. 有幾句名句想問一下意思和出處!

1. 〖解釋〗 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鑒。
〖出處〗 《戰國策·趙策一》

2. 〖解釋〗 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
〖出處〗 陶淵明的《移居》

3. 〖解釋〗 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出處〗 鄭板橋的《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4. 〖解釋〗 雄雞啼鳴,昂首啄開了新的一頁日歷,正在此時,一輪殘月卻仍懸於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隨著早行人的腳步踏上旅途。
〖出處〗 溫庭筠的《商山早行》

5. 〖解釋〗 青山也不會把河水遮擋住,畢竟是要向東流去的
是指無論外界的影響怎麼樣,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
〖出處〗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6. 〖解釋〗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雲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出處〗 李白的《行路難》

7. 〖解釋〗 三十年來風塵僕僕,所成就的功名,輕微如塵土;帶兵沙場南征北戰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雲和月。
〖出處〗 岳飛《滿江紅》

8. 〖解釋〗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出處〗 孔子《論語》

9. 〖解釋〗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初三涼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彷彿一張精巧的弓。
〖出處〗 白居易《暮江吟》

10.〖解釋〗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出處〗 秦觀 《鵲橋仙》

11.〖解釋〗 落花並沒有忘記樹根的哺育,帶著無限的眷戀深情地告別樹根,寧化作春泥而護樹根,以回報樹的養育之恩。
〖出處〗 龔自珍《己亥雜詩》

12.〖解釋〗 我勸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陣規束縛降生各種人材。
〖出處〗 龔自珍《己亥雜詩》

解釋不知道要不要寓意,所以沒有寫。

2. 煙霄微月澹長空整首詩是什麼意思

  1. 全文

    七夕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2. 《七夕》是一首七絕。牛郎與織女的歡情和離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這一個晚上,這是天帝造成的。對牛郎織女寄予無限同情與憐憫。

  3.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3. 妙趣對聯的故事

李某延師課子,允諾逢七夕請先生,一連數載,李某均不踐約,又一年七夕,三餐依舊是粗茶淡飯,先生傳學生作對曰:「客舍凄涼,恰似今宵七夕。」學生不能對,問其父,父代對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約,先生再傳學生作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李某見了,代其子對曰:「黃花如有約,重陽以後待何遲」。到了重陽,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傳學生作對:「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仁傑。」李某聽了大笑道:「先生謬矣,狄仁傑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後漢尚記得滾瓜爛熟,為何一頓飯卻如此健忘?」李某頓時語塞,赫然而退。

有一財主,父子花錢各捐了一個進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門前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慶賀。聯曰: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才人王某讀罷,在對聯上寥添數筆,其聯頓成: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財主見了又羞怒,只得把對聯撕去。

王羲之的書法因為太出名,每年他寫的春聯一貼出,就會被人偷偷的撕走。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這種事後,王羲之靈機一動,貼出一副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人們一看寫的不是吉祥話,就沒有撕走,這副對聯得以保全。到了大年三十,王羲之拿著事先寫好的另外半副對聯出來,將原先的半副對聯補全。人們一看,原來寫的是「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無不贊嘆王羲之的才華。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夜裡銅錢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誰知,商人卻十分喜愛這副不倫不類的對聯。

從前,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父親突然去世,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
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
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這副對聯,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蒲松齡在寫《聊齋志異》之前,在鄉里就因為有才氣而出了名。有一個姓石的鄉紳,不服蒲松齡的才學,要與他一比高低。這天 ,他們碰在一起 。石鄉紳看見一隻小雞死在磚牆後面,便出個上聯難為蒲松齡:
細羽家禽磚後死
蒲松齡一聽,這是糟蹋我這年輕人呀!我也得給他點顏色看。他裝作無能的樣子說 :「我不會對對子。既然鄉紳逼著我對 ,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對著看 ,請鄉紳幫我一字一字錄下來,要不,過後我自己也忘了 。」石鄉紳差點樂出聲來:一個字一個字地對,說不定出什麼洋相呢!他滿口答應下來。蒲松齡大智若愚,一本正經地說,石鄉紳幸災樂禍,一本正經地記——
「粗對細,行嗎?」「行。」記個「粗」。
「毛對羽,行嗎?」「行。」記個「毛」。
「野對家,行嗎?」「行。」記個「野」。
「獸對禽,行嗎?」「行。」記個「獸」。
「石對磚,行嗎?」「行。」記個「石」。
「先對後,行嗎?」「行。」記個「先」。
「生對死,行嗎?」「行。」記個「生」。
「完了,你念念。」
石鄉紳拿過來就念:
粗毛野獸石先生
剛念完 ,發現這是用「 先生」與「鄉紳」的諧音糟蹋自己,頓時面紅耳赤,自認晦氣。從此,再也不敢與蒲松齡比高低了。

4. 楊慎《漁家傲滇南月節詞》的寫作手法

漁家傲·滇南月節詞
[明] 楊慎
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樹樹齊開了,艷李夭桃都壓倒,妝點好,園林處處紅雲島。
彩架鞦韆騎巷笊,冰絲寶料銀 小,誤馬隨車天欲曉。燈月皎,潔雞三唱星回卯。
二月滇南春讌婉,美人來去春江暖,碧玉泉頭無近遠,香徑軟,游絲搖曳楊花轉。
沽酒寶釵銀釧滿,尋芳爭佔新亭館,棗下艷詞歌纂纂,春日短,溫柔鄉里歸來晚。
三月滇南遊賞競,牡丹芍葯晨妝竟,太華華亭芳草徑,花餖飣,羅天錦地歌聲應。
陌上柳昏花未暝,青樓十里燈相映,絮舞塵香風已定,沉醉醒,提壺又喚明朝興。
四月滇南春迤邐,盈盈樓上新妝洗,八節常如三月里,花似綺,釵頭無日無花蕊。
杏子單衫鴉色髻,共傾浴佛金盆水,拜願靈山催早起,爭乞嗣,珠絲先報鈒梁喜。
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里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冰碗啜,雕梅點蜜和瓊屑。
十里湖光晴泛艓,江魚海菜鸞刀切,船尾浪花風卷葉,涼意愜,遊仙繞夢蓬萊闕。
六月滇南波浪渚,水雲鄉里無煩暑,東寺雲生西寺雨,奇峰吐,水椿斷處餘霞補。
松炬熒熒宵作午,星回令節傳今古,玉傘雞初薦祖,荷芰浦,蘭舟桂楫喧簫鼓。
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雞金馬新山瘦,擺渡村西南壩口,船放溜,松花水發黃昏後。
七夕人家衣暴袖,彩雲新月佳期又,院院燒燈如白晝,風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皺。
八月滇南秋可愛,紅芳碧樹花仍在,園圃全無搖落態,春莫賽,玫瑰綠縷金針
釒豸。
屈指中秋餐沆瀣,遙岑遠日天澄氵爪 ,七寶合成銀世界,添興快,涼砧敲月勝清籟。
九月滇南籬菊秀,銀香玉露香盈手,百種千名殊未有,搖落後,橙黃橘綠為三友。
摘得金英來泛酒,西山爽氣當窗牖,鬢插茱萸歌獻壽,君醉否,水昌宮里過重九。
十月滇南棲暖屋,明窗巧釘迎東旭,咂魯麻香春瓮熟,歌一曲,酥花乳線浮杯綠。
蜀錦吳綾熏夜馥,洞房窈窕懸燈宿,掃雪烹茶人似玉,風弄竹,霜天曉角寒生粟。
冬月滇南雲護野,曹溪寺里梅花也,綠萼黃須香趁馬,攜翠斚,牆頭沽酒橋頭瀉。
江上鳴蟾初凍夜,漁簑句好真堪畫,青女素娥紛欲下,銀霰灑,玉鱗皺遍鴛鴦瓦。
臘月滇南娛歲晏,家家餌塊雕盤薦,雞骨香馨火未焰,梹榔串,紅潮醉類櫻桃綻。
苔翠氍毹開夜宴,百夷枕粲文衾爛,醉寫宜春情興懶,妝閣畔,屠蘇已識春風面。

5. 中秋關於中秋節的詩

  •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中秋作》

  • 4.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 5.物景近中秋,客意孤綿綿。——張舜民《試院感懷》

  • 6.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7.好是中秋夜,無塵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園上》

  • 8.腸斷中秋正圓月,夜來誰唱異鄉歌。——張祜《題於越亭》

  • 9.不是南風解留客,世間無此好中秋。——項安世《中秋阻風二首·四無邊岸貼天流》

  • 10.中秋光景好,中州煙水奇。——邵雍《秋懷三十六首·中秋光景好》

  • 11.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 12.處處中秋此月明,不知何處亦群英?——王守仁《月夜二首·其二》

  • 13.中秋自昔賞金波,爽氣初凝暑頓過。——劉攽《中秋望月》

  • 14.久病頭如石,中秋月似盆。——蘇泂《中秋扶病對月》

  • 15.千里澄江空更闊,中秋素月古猶今。——曾幾《題徐子禮自覺齋時子禮為江陰抱麾之行》

  • 16.中秋自古月華好,何況浮雲掃碧天。——喻良能《次韻伯壽兄中秋玩月》

  • 17.我獨對清光坐,閑將白雪歌,月兒你團圓我卻如何!——宋方壺《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 18.此時何事最關情,團圓獨對中秋月。——胡宏《中秋對月憶伯仲》

  • 19.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 20.且道今霄明月色,何曾減卻半分圓?——楊萬里《中秋無月,既望,月甚佳二首·中秋無月莫尤天》

  • 21.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 22.連年客里作中秋,今歲還家又無及。——章甫《中秋次韻》

  • 23.中秋把酒對嫦娥,處處團圓天下悅。——衛宗武《和吟友月夜遇風雨不見薄蝕韻》

  • 24.欲知真歇與真休,一輪皎潔中秋月。——張繼先《休歇歌》

  • 25.好是中秋圓月,分明天下人知。——朱敦儒《朝中措·胸中塵土久無奇》

  • 26.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 27.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方干《寄杭州於郎中》

  • 28.何人不賞中秋閏,幾度能逢八月雙。——王穉登《十三夜蓮蓉湖與周錫臣張鳴教對月有懷安茂卿》

  • 29.中秋天氣隨宜好,來訪南園會隱家。——邵雍《訪南園張氏昆仲因而留宿》

  • 30.百年看月幾回盈,那得中秋度度明。——袁宏道《中秋對月同散木作》

  • 31.人間共賞中秋月,酒社詩家意味長。——黃庶《中秋夜月》

  • 32.今歲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節,底事白教休。——吳潛《水調歌頭·今歲月和桂》

  • 33.遇著中秋時節近,剪絨花勣斗鵪鶉。——朱有燉《元宮詞·金風苑樹日光晨》

  • 34.中秋素月偏離畢,九日黃花未散金。——曾幾《重陽》

  • 35.霜月鋪角灧瓦溝,憶曾盡醉作中秋。——程公許《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酌·霜月鋪角灧瓦溝》

  • 36.雪屋銀山滿上頭,年年偉觀近中秋。——李處權《觀潮二首·雪屋銀山滿上頭》

  • 37.中秋璧月圓,宜赴廣寒約。——衛宗武《次韻酬李黃山》

  • 38.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39.尋常明月不易見,如此中秋能幾來。——史嵩之《中秋對月》

  • 40.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 41.月到中秋故故無,今霄月好莫渠孤。——楊萬里《中秋無月,既望,月甚佳二首·月到中秋故故無》

  • 42.黃鶴樓前作重九,水精宮里過中秋。——楊萬里《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三首·君詩日日說歸休》

  • 43.月近中秋白,風從半夜清。——高士談《不眠》

  • 44.三湘刁斗倍凄清,舉目中秋月正明。——郁達夫《中秋口號》

  • 45.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 46.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朱彝尊《紅娘子·袖薄吹香過》

  • 47.中秋月滿盡相尋,獨入非煙宿禁林。——吳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 48.千家門閉中秋月,只有愁人獨自看。——楊慎《中秋》

  • 49.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邵雍《中秋月》

  • 50.明月近中秋,雲掃天宇凈。——陸文圭《和陸振之見贈韻》

6. 愛情悲傷的古詩詞

1、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樂婉《卜運算元》
2、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3、斷魂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鄭文焯《玉樓春》
4、衣帶漸寬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5、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6、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7、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8、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9、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10、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11、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7. 求對聯以及對聯出自於哪裡的故事


一日,寇準與友同游,乘興出對曰:水底月為天上月。從無以相對。楊大年
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眾皆喝彩。


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王
字石誇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


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
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風狀,雖替妹夫焦
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天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
溫對道: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合。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家夫車水。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
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唐之對實屬巧妙,
傳誦一時。


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
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
接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
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翁正春不
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諸生相迎。諸生以徐出身貧寒,相見時頗為無禮。守令
心中惱怒,乃出對考諸生: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諸生面面相覷,無人
能對。徐答曰: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諸生驚報,再也不敢小覷徐晞也!


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
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稱神童,宰相李賢欲招為婿,指著席上果品出對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對道:有杏(幸)不須梅(媒)。李賢大喜,乃將女兒配之。

十一
戴大賓五歲時,應童子試。諸生見其年少,笑問:「欲為何官?」戴答道:「閣老」。眾人戲之曰:未老思閣老。戴大聲答道:無才做秀才。眾皆大笑。

十二
楊慎,安用修,號升庵,生於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
近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迴避。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
一個古樹上,並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縣令剛念完上聯:千年古樹為衣架。楊慎即對出:萬里長江做澡盆。縣令嘆服,贊楊慎為神童。

十三
沈義甫八歲時,其師命對雲: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沈對道:青山原不
老,為雪白頭。師愛其聰明,贊之不絕。

十四
清朝侍學士榮光,因爭設津浦鐵路車站,受到輿論的譴責。津門某報撰聯雲:
芝光爭設車站,求榮反辱面無光。該報懸賞征對,應者紛然,佳作有:勝保妄
談兵,未勝先驕身莫保。又一聯:載振為藏嬌,千載一時名大振。聯語所述均
為實事,且與上聯工力 悉敵,一時傳為笑談。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佔大連。敗訊
傳來,正值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於北京牆頭:萬壽無疆,普天同
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慈禧垂簾聽政二十餘年,喪權辱國,死後卻被尊為
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對此,有人書聯嘲之:垂簾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蘇昆名丑楊三在演白蛇傳時,諷刺了李鴻章的賣國行為,後被李迫害致死。
觀眾十分氣憤。有人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李鴻章排行第二,故稱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園攜女游西湖靈隱寺,見冷泉亭有一聯,俞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其女笑答: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驚部:項字何謂?其女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

十八
李某為官,巧立名目, 搜刮錢財,百姓無不恨之入骨。其死後有人戲作
一聯曰:早死一時天有眼,再留三日地無皮。

十九
王某平日揮霍無度,過年時缺柴少米,在門上貼副對聯:行節儉畫,過淡
泊年。鄰居在上下聯各添一字:早行節儉事,不過淡泊年。觀者為之捧腹。

二十
某生家貧,向親友借貸,均被拒絕。中舉後,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
鶩。書生感慨萬千,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回憶去歲,飢荒五、六、七月間,
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
僥幸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
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二十一
秀才張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壠遇一挑泥農夫,不肯讓路,兩人均不得
過。農夫笑道:我有一聯,君若能對,願下田讓道。秀才滿口應承。農夫曰:一擔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張苦思冥想,無言可對,只得下田讓路。三年後,張某看浚河工決堤引水,傍晚河工約會笑而返,才恍然大悟,
續上前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二十二
有一財主,父子花錢各捐了一個進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門前
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慶賀。聯曰: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了,媳
夫人,妻媳皆夫人。材人王某讀罷,在對聯上寥添數筆,其聯頓成:父進土,
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財主見了又羞怒,只得
把對聯撕去。

二十三
湯某與友上街遊玩,見酒店吊著一盞方燈,四面都寫著酒字,出對曰:一
盞燈,四個字,酒酒酒酒。時夜已深,報更者出,友曰,我對矣:三更鼓,兩
面鑼,湯湯湯湯。

二十四
李某延師課子,允諾逢七夕宴請先生。一連數載,李某均不踐約。又一年
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飯,先生傳學生作對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學
生不能對,問其父,父代對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約。
先生再傳學生作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李某見了,又代其子對曰:
黃花如有約,重旭以後待何遲。到了重陽,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傳學生
作對: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仁傑。李某在旁聽了大笑道:先生謬矣!狄仁傑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後漢記提爛熟,為何一頓飯卻如此健忘?李某頓時語塞,郝然而退。

二十五
有一貪官,為表其清白,於衙門書聯:愛民如子,執法如山。夜裡,有人
在其聯下續上二行: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
山乎。眾人看了,無不發笑。

二十六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
告狀,先生追責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
曰: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
必定有我。先生驚其才華,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

二十七
蔣介石競選總統時,續范亭戲作一聯: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廁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聯把蔣介石的丑態勾畫得維妙維肖,人們
無不拍手稱快。

二十八
一九五三年,錢三強率科學考察團出訪,團員有華羅庚、張鈺哲、趙九章、
貝時璋、呂淑湘等人。途是閑暇無事,少不得談今論古。這時華羅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聯一則:三強韓魏趙,求對下聯。三強說的是戰國時期韓、魏、趙三個強國,卻又隱喻代表團團長錢三強的名字,這就不僅要解決數字聯中難對的困難,而且要在下聯中嵌入一位科學家的名字。因此,華老上聯一出,諸人大費躊躇。隔了一陣,只見華羅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聯: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著作,這本書首次記載了我國數學家所發現的勾股定理。同時,九章又是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的名字。對得如此之妙,使滿座為之傾倒!

8. 趣聯巧對的故事

又短抄起來有方便



一日,寇準與友同游,乘興出對曰:水底為天上月。從無以相對。楊大年 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眾皆喝彩。



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王 字石誇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



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 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風狀,雖替妹夫焦 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天水底天。蘇小 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 日月爭光。 劉伯 溫對道: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合。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家夫車水。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 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唐之對實屬巧妙,傳誦一時。



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 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接 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 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翁正春不 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尺魚躍水, 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 完,二人相視大笑。



徐晞上任, 守令率諸生相迎。 諸生以徐出身貧寒,相見時頗為無禮。守令 心中惱怒,乃出對考諸生: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諸生面面相覷,無人 能對。徐答曰: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諸生驚報,再也不敢小覷徐晞也!



明人解縉, 門對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家 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縉深解其意, 於上下聯各添一字:門 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 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稱神童,宰相李賢欲招為婿,指著席上果品出對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對道:有杏(幸)不須梅(媒)。李賢大喜,乃將女兒配之。

十一

戴大賓五歲時, 應童子試。 諸生見其年少,笑問:「欲為何官?」戴答 道:「閣老」。眾人戲之曰:未老思閣老。戴大聲答道:無才做秀才。眾皆大笑。

十二

楊慎,安用修,號升庵,生於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 近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迴避。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 一個古樹上,並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 罪!」縣令剛念完上聯:千年古樹為衣架。楊慎即對出:萬里長江做澡盆。縣 令嘆服,贊楊慎為神童。

十三

沈義甫八歲時,其師命對雲: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沈對道:青山原不 老,為雪白頭。師愛其聰明,贊之不絕。

十四

清朝侍學士榮光,因爭設津浦鐵路車站,受到輿論的譴責。津門某報撰聯雲:芝 光爭設車站,求榮反辱面無光。該報懸賞征對,應者紛然,佳作有:勝保妄 談兵,未勝先驕身莫保。又一聯:載振為藏嬌,千載一時名大振。聯語所述均 為實事,且與上聯工力悉敵,一時傳為笑談。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佔大連。敗訊 傳來,正值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於北京牆頭:萬壽無疆, 普天同 慶; 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慈禧垂簾聽政二十餘年,喪權辱國,死後卻被尊為 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對此,有人書聯嘲之:垂簾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蘇昆名丑楊三在演白蛇傳時,諷刺了李鴻章的賣國行為,後被李迫害致死。觀 眾十分氣憤。有人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李鴻章排行第二,故稱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園攜女游西湖靈隱寺,見冷泉亭有一聯,俞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峰 從何處飛來。其女笑答: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驚部:「項字何 謂?」其女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

十八

李某為官,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百姓無不恨之入骨。其死後有人戲作 一聯曰:早死一時天有眼,再留三日地無皮。

十九

王某平日揮霍無度,過年時缺柴少米,在門上貼副對聯:行節儉畫,過淡 泊年。鄰居在上下聯各添一字:早行節儉事,不過淡泊年。觀者為之捧腹。

二十

某生家貧,向親友借貸,均被拒絕。中舉後,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 鶩。書生感慨萬千,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回憶去歲,飢荒五、六、七月間,柴 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僥 幸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 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二十一

秀才張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壠遇一挑泥農夫,不肯讓路,兩人均不得 過。農夫笑道:「我有一聯,君若能對,願下田讓道。」秀才滿口應承。農夫 曰:一擔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張苦思冥想,無言可對,只得下 田讓路。三年後, 張某看浚河工決堤引水, 傍晚河工約會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續 上前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二十二

有一財主, 父子花錢各捐了一個進士, 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門前 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慶賀。聯曰: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了,媳 夫人,妻媳皆夫人。材人王某讀罷,在對聯上寥添數筆,其聯頓成:父進土,子 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財主見了又羞怒,只得 把對聯撕去。

二十三

湯某與友上街遊玩, 見酒店吊著一盞方燈, 四面都寫著酒字,出對曰:一 盞燈,四個字,酒酒酒酒。時夜已深,報更者出,友曰,我對矣:三更鼓,兩 面鑼,湯湯湯湯。

二十四

李某延師課子,允諾逢七夕宴請先生。 一連數載, 李某均不踐約。又一年 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飯,先生傳學生作對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學 生不能對,問其父,父代對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約。先 生再傳學生作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李某見了,又代其子對曰:黃 花如有約,重旭以後待何遲。到了重陽,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傳學生 作對: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仁傑。李某在旁聽了大笑道:「先生謬矣!狄仁傑 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後漢記提爛熟,為何一頓飯卻如此健忘?」李 某頓時語塞,郝然而退。

二十五

有一貪官,為表其清白,於衙門書聯:愛民如子,執法如山。夜裡,有人 在其聯下續上二行: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 山乎。眾人看了,無不發笑。

二十六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 告狀,先生追責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 曰: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 定有我。先生驚其才華,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

二十七

蔣介石競選總統時,續范亭戲作一聯: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廁 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聯把蔣介石的丑態勾畫得維妙維肖,人們 無不拍手稱快。

9. 蝶戀花·小雨初晴逥晚照的注釋譯文

⑴蝶戀花:原為唐教坊曲名「鵲踏枝」,後用為詞牌名,改名為「蝶戀花」,取義於南朝梁元帝 「翻階蛺蝶戀花情」句。雙調六十字,仄韻。
⑵逥(huí):同「回」。晚照:夕陽的余暉;夕陽。南朝宋武帝《七夕》詩之一:「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
⑶金翠:金黃、翠綠之色。晉陸機《百年歌》之五:「羅衣綷粲金翠華,言笑雅舞相經過。」
⑷倒影:物體倒映於水中。《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李善註:「山臨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芙蓉: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洪興祖補註:「《本草》雲: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⑸垂垂:低垂貌。唐薛能《盩厔官舍新竹》詩:「心覺清涼體似吹,滿風輕撼葉垂垂。」裊裊(niǎo):纖長柔美的樣子。明楊慎《升庵詩話·余延壽折楊柳》:「大道連國門,東西種楊柳。葳蕤君不見,裊裊垂來久。」
⑹青鈿(tián):此指銅錢。
⑺流落:漂泊外地,窮困失意。唐錢起《秋夜作》詩:「流落四海間,辛勤百年半。」
⑻到了:到底;畢竟。唐吳融《武關》詩:「貪生莫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間。」
⑼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楚辭·大招》:「嫭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則秀雅,稚朱顏只。」王夫之通釋:「稚朱顏者,肌肉滑潤,如嬰稚也。」 小雨初停雲消散,夕陽余暉照庭院。金碧樓台,芙蓉池中倒影現。微風習習,楊柳亦依依。無數嫩荷尖尖角,好似銅錢真嬌小。
如此園林,風景無限美。流浪歸來,畢竟無心去欣賞。獨自坐到天黃昏,悄悄庭院無一人。惆悵凄苦心煩悶,朱顏已改人垂老。

10. 古代有趣的對聯故事

一、楊繼盛巧對趣話

楊繼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對」著稱的名人。出生於河北容城,嘉靖進土。相傳他「每作對,人輒稱善」。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他的巧對佳話。

傳說,楊繼盛剛剛入私塾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學生,私塾先生,看見這麽大年紀的人,也來求學,就出了一個對子相嘲:老學生。誰知話一說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楊繼盛不假思索地接過來:小進士。

那位嘲笑「老學生」的先生聽後,大吃一驚,說:「此兒小小年紀,竟聰穎如此,將來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學生們,學生們作陣交戰的游戲玩耍。正玩在興頭上,不料先生突然回來,大家慌忙四處藏匿。先生大怒,挨個地罰跪,並出對,藏形匿影。叫學生對,先對出者免罰,對不出的繼續罰跪。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對:顯姓揚名。

先生臉上的怒氣,頓時一掃而光,驚呼:「此乃絕對也!」伸手將楊繼盛拉起來。從此,楊繼盛擅對出了名。在私塾從師十年間,楊繼盛還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體元來做客。剛好家裡沒有酒,到酒店去買,湊巧酒也賣完了。辛體元出了上聯戲道:無酒是窮主。

只聽見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回答:有兒為名臣。辛體元眼光一掃,原來應對竟是小繼盛,不禁嘖嘖稱贊。楊繼盛長大後,果然成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員外郎。

二、賣柴童妙對進家塾

明朝時,江蘇省吳縣,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盤。施盤家裡很窮,上不起學,他五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割草賣錢!同時,利用時間,偷偷地,向村裡的一位老秀才,學習認字、讀書、吟詩、作對。

施盤九歲那年,他進城賣柴,路過一家私塾,聽著裡面傳出來的朗朗書聲,他好想進私塾當一名學生。恰好此時,私塾的主人張都憲坐轎回家,發現了小施盤,張都憲問他,站在這里干什麼,小施盤囁嚅地,說出了自己想進私塾讀書的願望。

張合憲一聽,哈哈大笑說:「窮小子也想進我家私塾念書,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經小施盤再三懇求,張都憲這才說:「這樣吧,我出一上聯,只要你能對上,我可以破例讓私塾老師收你。」張合憲出的上聯是: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這上聯連用四個「弓」字,兩個「月」、「弦」字。張都憲認為這下子,一定難倒這個賣柴童。沒想到,小施盤聽了上聯,笑嘻嘻地說「學費我出不起,對對子,可難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對出下聯: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盤對出的下聯,連用四個「錦」字,兩個「霞」、「川」字,完全符合張都憲上聯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對「新」、「殘」,用「東」、「西」對「上」、「下」,十分工整,張都憲只好讓他進私塾念書了。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輕文學家蔣燾,小的時候,才思敏捷,對答如流,蜚聲鄉里。

有一天,他的爺爺,帶他到一座廟里去玩。蔣燾從高高的台階上往下跳,三蹦兩跳地到了下邊。爺爺見了,笑著說:三跳,跳下地。蔣燾在下邊一抬頭,正好看見樹上;有隻小鳥「撲哧」一聲,飛上天去了,他馬上對了一句:一飛,飛上天。

爺爺聽了很高興,連連贊好。

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來訪,他們圍坐在客廳吟詩、聯對,忽然烏雲密布,接著,括起大風,一會兒,就下起大雨,雨點「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戶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見窗戶紙上的雨點印兒,觸景生情,出一上聯求對: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上聯的意思是說,這會兒,冰涼的雨點,打在窗戶上,東邊窗戶上有雨點,西邊窗戶上也有雨點。從文字上講,巧就巧在「凍雨」的「凍」字,是由「東」和兩點組成,「灑窗」的「灑」字是由「西」和三點組成。

這樣,聯意既說明了當時雨打窗戶的情景,又說明了「凍」「灑」兩字的組成。這樣,下聯就不大好對。要求後半句說的事,與前半句說的事,互有關聯,還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兩個字,可真夠難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難以應對,客廳一時沉默。

這時,僕人送上瓜來,蔣燾的父親,連忙切瓜分片,請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親切瓜,客人們吃瓜的蔣燾,即景生情,高聲說:「我來對下聯」。接著吟道: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一語既出,滿座驚嘆。蔣燾對下聯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說的是當時吃瓜的事。後半句「橫七刀」、「豎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關系。同時「七」、「刀」左右橫看,合起來,是前半句的第一個字「切」;「八」「刀」上下豎著,合起來是第三個字「分」。

四、小於謙答對顯文才

於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樂進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時就勤奮好學,志向高遠。讀書過目即誦,對句出口皆成。有一次,於謙的母親,把他的頭發,梳成雙髻上學,一天,被一個叫蘭古春的僧人看到了。蘭古春針對他的模樣,就戲弄他說:牛頭且喜生龍角。

於謙立即應對:狗嘴何曾出象牙。蘭古春自討沒趣,匆匆而去。於謙回家後,對母親說:「今後不能再替我梳雙髻了。過了數日,蘭古春恰巧又路過學堂,看到於謙的頭發梳成三岔,於是再次戲道:三角如架鼓。於謙隨聲就應:一禿似擂槌。

蘭古春贊其才思敏捷,對於謙的老師說:「這孩子長大後,必定是國家的楝梁。」有一年清明節,於謙隨家中大人去祖墳掃墓,路過鳳凰台時,他的叔父,出了個上聯讓他對,聯文是:今朝同上鳳凰台。

於謙馬上應對:他年獨占麒麟閣。好摻和啊,知道挑這些字我都沒打大人們聽了,對這一抱負甚大的對句驚喜不已,他的叔父說:「此小兒,乃是我們家的千里駒啊!」

掃墓返回的路上,經過一座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字:癸辛街。於謙的叔父說:這三個字的地名,前面兩個字屬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對個地名對,恐怕不容易。」不料,小於謙用(三國演義)中,所寫到的陝西地名,對道: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們,聽了更加驚訝欣喜,因為這一地名,前兩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兩個字,與(癸辛街)恰成一佳對。

過了兩年,於謙成了縣學生員。當時,有一巡按,到他家鄉的一座寺院遊玩。隨從官員中,有一人指著殿中佛像道: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一時無人對出。於謙剛好也在場,他隨口應道:一介書生,攀鳳、攀龍、攀桂子。眾人無不拍手稱妙。

五、焉知魚不化為龍

明代學者邱浚,字仲深,瓊山人。幼年在學堂念書,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爭坐不漏雨的座位,當時和邱浚爭座位的,是一個當地顯貴的兒子,兩人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老師看見了說:「你倆不要爭,我有一句五字聯,能對上的坐好位。」接著念道:細雨肩頭滴。

顯貴的兒子一聽,目瞪口呆,對不上來,邱浚卻胸有成竹地,對道:青雲足下生。老師聽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讓給邱浚。顯貴的兒子不服氣,放學回家,將爭座位的事,向父親哭訴。顯貴聽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裡來,一見面,就氣急敗壞地喝道:誰謂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視一笑,從容答道:焉知魚不化為龍?顯貴一聽,嚇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閑之輩,長大後定有出息,無話可說,只好放他回去。

邱浚長大後,果真大有出息。他於景泰年間中進士,授編修,成化年間為國子祭酒。孝宗即位,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他天性好學,反對「文尚險怪」,熟悉國家典故。

他認為夏德秀編寫的《大學衍義》中,治國平天下的條目不夠完備,於是博採群書,加以補充,稱為《大學衍義補》。晚年右目失明,乃堅持閱讀,披覽不輟。

熱點內容
濮陽花卉市場在哪 發布:2025-08-21 18:07:02 瀏覽:985
七夕我們 發布:2025-08-21 18:06:58 瀏覽:462
肉桂的盆栽 發布:2025-08-21 17:56:14 瀏覽:198
禮服花卉圖片 發布:2025-08-21 17:52:01 瀏覽:141
學習盆景網 發布:2025-08-21 17:21:59 瀏覽:875
盤錦海棠谷別墅 發布:2025-08-21 17:17:02 瀏覽:55
小鹿叮叮與一朵 發布:2025-08-21 17:12:43 瀏覽:399
宜賓盆景土 發布:2025-08-21 17:06:13 瀏覽:562
櫻花薩克斯曲 發布:2025-08-21 17:00:56 瀏覽:562
一朵雲我的阿惹妞 發布:2025-08-21 16:50:16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