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相約國
8月7日,是中國的傳統情人節——七夕節,也是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天。那麼,當七夕情人節遇上奧運會,國人原本濃烈的奧運情會不會被傳統的情人節的風頭搶跑了呢? 其實,走上街頭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如今的街頭上,不少服裝、皮包、首飾店都打出了迎奧運的促銷廣告,關於七夕節的促銷活動卻是幾乎見不到。反過來,倒是國人對情人節的熱情給奧運盛事搶去了。 容易想到,國人之所以對七夕節的平淡,是因為有了奧運會盛事,七夕情人節過不過就顯得無關緊要。大家的心思都在觀看精彩的奧運開幕式和比賽上了,自然而然,「情人味」就被濃濃的「奧運情」所沖淡。 其實,在筆者想來,當傳統七夕情人節遇上奧運會,必然讓國人過得更有意義! 首先是運動員的激勵意義。當運動遇上了愛情,會有什麼結果?答案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運動場上,中國軍團情侶雙雙齊上陣的例子並不乏見,其中,中國國家羽毛球隊隊員林丹和謝杏芳,就是國人最為熟知的競技場上「神鵰俠侶」了。比賽場上,兩人相互鼓勵;生活上,兩人又恩恩愛愛,旁人羨慕得不得了。如今,奧運會即將進行,戰斗即將打響,積極備戰的他們,在傳統的七夕情人節日里必定是相互勉勵,化愛情為動力,化甜蜜蜜為爭金奪銀的能量。這是多麼的美妙啊! 其次是普通人的紀念意義。報載,許多年輕人都扎堆在8月8日奧運會開幕當日登記結婚。筆者想,他們也是絕對不會放過奧運前一天,如此有紀念意義的的溫情浪漫的特殊日子的。即使兩人不能一起到北京現場感受開幕式氣氛,但在今天完全可以用「情人節特殊的禮物」方式,或提前預定好酒吧席位,或者相約好明晚在家裡,一起觀看奧運會開幕式,共度一個美好的浪漫的二人世界,一個美妙而有紀念意義的夜晚。 再者就是文化的價值意義。到底傳統七夕節要多少年再能碰上中國舉辦第二次奧運會,還真是個未知數。由此而言,「奧運七夕節」的文化價值意義就顯而易見,可想而知了。相信,後人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必然對曾經的「奧運七夕節」充滿美好的回憶,津津樂道的。 正是「體育」、「文化」、「愛情」三者的完美結合,註定給神州大地,今天這個傳統的節日帶來特殊的意義。中華兒女們,好好珍惜,盡情慶祝吧!
⑵ 七夕 中國的情人節 情人們該做些什麼呢
1.聊天時點上燭光或用紅紗巾把燈蒙住。 2.到鮮花店預約,請送花者於晚7點在你和他(她)約會的地方等候。 3.相約到無人的海灘或沙灘,點篝火烤土豆。 4.走在微雨中不打傘,一邊走一邊向路邊躲雨的人點頭微笑。 5.熟記星象,約他(她)到山頂把對方的星座指給他(她)看,然後望著星空暢想,當然不熟記也行,隨便指一顆美麗的星星,再編一段動人的故事。 6.唱老歌,越老越好。 7.如果你准備向對方求愛,可以這么說:「聽說有一種求愛的方式是在自己的手心裡畫一顆心,如果對方同意的話也畫一顆。」一邊說一邊在自己 的手心用紅筆畫一個,把紅筆放在一旁。 8.事先准備好一張寬布條,上面寫好字。當你在咖啡館和她聊得正高興時你突然沉默不語,從口袋裡掏出布條抖開,上面可以寫「和你在一起,真 高興!」 9.與他(她)約會時將手錶撥停,分別時看著表說;「和你在一起,我的時 間都是停止不動的,真希望時間還在7點」。 10.用長火柴棍一個挨一個豎插在蛋糕上拼上對方的名字,從頭點起一直閃爍到末尾。 11.買通一個餐廳,事先付好賬。聊天時突然燈光大暗,由侍者推出生日蛋糕,同唱生日快樂歌。 12.到野外去吃情人燒烤野餐。 13.買一本《傳統相聲選》,寂寞時兩個人邊看邊說,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14.學學古人,踏雪尋梅。
求採納
⑶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3)七夕相約國擴展閱讀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
1、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
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2、酥糖
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3、巧巧飯
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4、瓜果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⑷ 七夕節始於漢朝,為什麼被定為中國的情人節
其實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並沒有情人節這個節日,但是因為中西方交流密切後,西方國家的情人節傳到中國,所以我們國家為了與西方國家相對應,於是把七夕節定義為情人節。而且我國古代的七夕節就是女孩子乞求如意郎君的節日,後來就象徵牛郎跟織女偉大的愛情故事。七夕跟情人同有愛情的意味,所以七夕也被叫做情人節。
編輯產生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而愛情也是精神的一方面。總的來說,情人節是一個消費愛情的節日。而七夕被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也是媒體商家的不斷推動的作用。
⑸ 七夕與你相約,下一句用什麼好
七夕與你相約,下一句可以用不想見不分散,七夕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傳統額情人節,乞巧節,這一天相愛的慢男男女女相聚在一起度過這個幸福節日,牛郎和織女在天上想聚,我們想會於人間,也是一種莫大的緣分,前世的無數次回頭換來今生的相約,如果在七夕約你的人一定是喜歡你的那個人,所以要抓住機會不要分散。七夕與你相約,不想見不分散
⑹ 七夕情人節
可以這么說,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很早。七夕節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這個日子過去被稱之為「乞巧節」,不過中國人向來以含蓄為美,斷不會把情人節這樣的詞語用作正式的節日名稱當中。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他們覺得情人節是個非常浪漫的節日,七夕節這個傳統的中國節日,自然被冠以中國情人節的稱呼。七夕節這個日子裡,約會者比比皆是,幾乎發展成了一個全民的節日。
⑺ 七夕活動,你們知道嗎
七夕相約心愛的人在唯美咖啡廳相逢敘舊
⑻ 七夕是什麼節日
七夕抄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是咱們中襲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很多豐富的節日活動,但這些傳統的節俗,今天已經很難見到了。我們今天所謂「過七夕」,或者叫「中國情人節」,其實大多數的節日符號都是從西方情人節復制過來的,諸如巧克力啊、燭光晚餐啊等等。雖然也挺熱鬧,但總歸少了些「中國范兒」。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民間最早的節俗實際上也是跟男女相會有關。但後來傳到宮廷之中,皇宮里自然不能再慶祝男女相會。宮廷之中彩女(即宮女)眾多,於是就逐漸地變成以穿針為代表的乞巧、鬥巧活動。這些活動也隨著官方的推動逐漸地擴散到民間,七月七日也就有了「乞巧節」的名字。而由於這些活動主要都是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參與的,所以在很多地方,這一天也被叫做「女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