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西和七夕歌

西和七夕歌

發布時間: 2022-06-15 23:12:32

❶ se7en的《七夕》的歌詞

歌曲:七夕歌詞
演唱:Se7en
作詞:林夕
作曲:汪山
專輯:《看海》
發行時間:2000年10年13日

歌詞:
離開
你難不難過
回來
你到底想沒想過
我的生活
是否缺了什麼
每天每夜
過得非常寂寞
我對自己這樣說 (自己這樣說)

你就快要回來了 (快要回來了)
傷心都忘了吧
期待更美好吧
我們都告別了青澀
雨都停了
空氣都變輕了
我們的愛
也應該變得透明了
天都亮了
美夢都醒來了
我們的愛

也應該有新的轉折
銀河把你我分隔 (愛都無可奈何)
彷佛分開的耳朵 (聽不見彼此唱的歌)
流星劃過銀河
思念化作星座
我們的愛就會像恆星永遠散發光和熱
難逃分分合合
沉默

原來無話可說
心事太多
滿天星光閃爍
世界太小
我只愛你一個
我對自己這樣說 (自己這樣說)
你就快要回來了 (快要回來了)
傷心都忘了吧
期待更美好吧

我們都告別了青澀
雨都停了
空氣都變輕了
我們的愛
也應該變得透明了
天都亮了
美夢都醒來了
我們的愛
也應該有新的轉折
銀河把你我分隔 (愛都無可奈何)
彷佛分開的耳朵 (聽不見彼此唱的歌)
流星劃過銀河
思念化作星座
我們的愛就會像恆星永遠散發光和熱
沒有你在

每天都不願醒來 (不願醒來)
沒有你愛
每秒都過得蒼白
沒有你在身邊
每一分一秒都太折磨太難挨
沒有你在
我該憑什麼等待
沒有你愛
我該怎麼走回來
Baby求你快回來
不要不要再離開
讓激情再回來

❷ 哪裡有下載的岷縣歌曲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第一則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第二則很早以前,山裡住著戶人家,老人們都死了,家裡剩下了兄弟倆。老大娶了媳婦,這媳婦心眼不好,老想獨霸老人留下的家業。 有一天,二小領著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著牛背說:「牛哇,牛哇,我想睡會覺,你可千萬不要亂跑。」老黃牛像聽懂了人話,低著腦袋「哞、哞」地叫了幾聲,甩打著尾巴在他身邊吃起草來。第三則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有個牛家莊,莊裡有個聰明、忠厚、勤勞的小孩叫靈兒。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隨哥哥過日子,嫂子馬氏為人狠毒,常常虐待靈兒。一年秋天,剛收割完畢,馬氏就逼著靈兒去山上放牛,並對他說:「給你這九條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頭牛你才能回來!」靈兒聽後;無可奈何,只好趕著牛離開牛家莊。看七夕節等傳統節慶所需要的轉變傳統節慶跟現代節慶之爭,本土節慶與外來節慶之爭,早在幾年前就有這樣的說法,只是到現在也沒形成定論,事實證明,在國人的關注熱情減退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哪種節慶已經沉淪,哪種節慶已經興起,而是各種節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為豐富人的生活做出很大的貢獻。 對現代節慶要加入文化因素,這是共同的認識,因為只有加入了文化的底蘊,節慶才會顯得深厚有連續性,這文化是節慶的生命力。但如何給傳統節慶換上新形式,讓其顯的新穎有吸引力,還是一個待有研究的問題。西和乞巧節2006年12月,西和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成為繼岷縣和臨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為「中國花兒之鄉」之後,甘肅省第3個被命名的「中國民間文藝之鄉」。 2008年6月14日,「西和乞巧節」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天河七夕文化節首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節將於8月15日在鄖西隆重開幕。目前,該縣相繼開展了面向全國、全球招募七夕文化演藝人才、千對新人集體婚禮報名、七夕歌曲徵集、 評選鄖西織女形象大使、有獎徵集文藝作品、有獎徵集七夕節徽等一系列籌備活動。隨著籌備活...

❸ 七夕歌謠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夜女歌】(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牽牛織女】(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 織女出其東。 萬古永相望, 七夕誰見同? 【七夕】(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馬嵬其二】(唐/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田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秋夕】(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唐/祖詠)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七夕】(唐/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鷓鴣天·七夕】(宋/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鷓鴣天·七夕】(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鵲橋仙·七夕】(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他鄉七夕】(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❹ 西和乞巧節的傳承價值

乞巧風俗,是中華民族「七夕」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掘、搶救、保護乞巧風俗,其價值主要有三個方面: 1、對追尋、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特別是對西秦文化的探究有重要價值;
2、對農耕文明時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習俗、審美取向及其演變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3、對發掘、整理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文藝寶庫都有一定意義。 1、乞巧活動中蘊含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故事本身具有文學價值;
2、乞巧中產生的大量的乞巧歌曲和豐富的舞蹈動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3、乞巧活動中顯露出的婦女們對自然、圖騰、神靈、偶像的崇拜,反映了農耕時代人們的習俗信仰,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1、是農村女子娛樂、狂歡、精神解放的主要方式;
2、是女子集中交流學習生活經驗,提升自身素質,追求心靈手巧的重要途徑;
3、挖掘、保護「乞巧」民俗文化活動,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尤其是對提高女子綜合素質、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都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❺ 適合七夕情人節的歌曲有哪些

適合七夕情人節的歌曲有《流星雨》、《情非得已》、《我的宣言》、《傻痴痴》、《誰版令你心痴》等。權

一、《流星雨》

《流星雨》由著名歌手組合F4演唱,由鄔裕康作詞,平井堅作曲,收錄在F4同名專輯《流星雨》中,翻唱自日本歌手平井堅的《gaining through losing》,這首歌曲是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插曲。

二、《情非得已》

《情非得已》是由張國祥作詞,湯小康作曲,Jamie Wilson編曲,庾澄慶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庾澄慶2001年06月15日發行的專輯《海嘯》中。《情非得已》是庾澄慶代表作品之一,該歌曲是2001年中國台灣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主題曲。

三、《我的宣言》

《我的宣言》是香港歌手周柏豪(Pakho)的歌曲,發行於2013年周柏豪第八張專輯《8》, 由華納唱片發行。MV女主角由大出千尋擔任。


四、《傻痴痴》

《傻痴痴》是黎明演唱的一首歌曲,為TVB電視劇《都市的童話》主題曲。

五、《誰令你心痴》

《誰令你心痴》是香港歌手張國榮、陳潔靈1986年合唱的歌曲,收錄於專輯《Elisa Chan》中。

❻ 許嵩新歌七夕歌詞

《七夕》

詞曲:許嵩

歌曲原唱:許嵩

江畔暮雨紛紛 夕陽西沉

津渡燭影深深 是我在等

你歌聲猶繞耳 清風在側

恍然發覺 琴案已蒙塵

當日羅帶輕分 緣定今生

時光一去如梭 似你穿針

魁星未拜 禪門苔上屐痕

到訪三五痴心人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皎月歸 我輕隨 煙火對影賞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執手同徜徉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你沒歸 我獨醉 情話無人講

也就不用講 且把濃情化作詩兩行

江畔暮雨紛紛 夕陽西沉

津渡燭影深深 是我在等

你歌聲猶繞耳 清風在側

琴案已蒙塵

當日羅帶輕分 緣定今生

時光一去如梭 似你穿針

魁星未拜 禪門苔上屐痕

到訪三五痴心人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皎月歸 我輕隨 煙火對影賞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執手同徜徉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你沒歸 我獨醉 情話無人講

也就不用講 且把濃情化作詩兩行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皎月歸 我輕隨 煙火對影賞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執手同徜徉

夜幕垂 鵲橋會 七夕的念想

你沒歸 我獨醉 情話無人講

也就不用講 且把濃情化作詩兩行

(6)西和七夕歌擴展閱讀:

《七夕》是許嵩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許嵩2014年發行的第五張創作專輯《不如吃茶去》中。 2014年7月31日,七夕節前夕這首歌作為專輯的第三首發布曲目首發試聽。

2014年,許嵩發布了第五張專輯《不如吃茶去》,其中單曲《七夕》在七夕節來臨之前發布,次日破千萬的試聽量,網路試聽量也一路飆升,成為2014年熱門的單曲之一。

創作背景

歌曲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節日,在流行過西方情人節的當下,許嵩創作出了屬於中國情人節的復古情歌,通過表達對於牛郎織女式異地愛情的信心,為天下有情人送上祝福。

❼ 關於七夕的歌曲 要有中國風的

《啟程》
《遇見》
《天冷就回來》
《至少還有你》

七夕淚
歌手:紅薔薇 專輯:紅薔薇個人專輯

歌七夕夜別
歌手:來去如風

——————————滿意請採納————————————

七夕沒下雨
歌手:蘇兒真 專輯:te amo 你, 我愛你

還有《新天仙配》
《會鵲橋》

劉德華《牧笛》,講述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

seven《七夕》,

一眼萬年-S.H.E
電視劇《天外飛仙》主題曲,七仙女與董永的致死不愉的萬年愛情。

非愛不可-鍾欣桐/關智斌
電視劇《牛郎織女》主題曲。

七夕(鄧麗欣)

❽ 七夕節的由來和詩句

節日來歷

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傳說雖是如此,但這個故事為什麼會發生在農歷七月七日呢?其實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是可以讓古人了解到「秋天到來」的方法。

在《夏小正》的古農事歷中有記載:「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也在人們的頭頂上清晰可見。而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正好可見牛郎星。再加初秋七月的秋雨,會衍生出這樣的愛情傳說,也不是無法理解的。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

因此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節日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閨中秘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東京夢華錄》則說:「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曾提及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到了現代,七夕節又被人們正式地稱為「愛情節」。許多商家和民眾稱之為「中國情人節」,但由於「情人」一詞可能產生的歧義,以及七夕傳統習俗中並沒有情侶約會的內容,因此民俗專家認為稱為「情人節」不適當,而應稱「愛情節」。在中國大陸,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人們對七夕的熱情比不上西洋舶來品「情人節」。台灣和香港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七夕節情況堪憂,比不上日本的節日氛圍。


相關詩詞

迢迢牽牛星(梁)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偶題(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七夕二首(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詩(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詩(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七夕(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科學認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說,牛郎與織女是民間的一種叫法,其實在天文學上牛郎星的中文名為河鼓二,而織女星稱為織女一,他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亮星。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標志之一。

王思潮介紹,在晴夜,可找一處不受城鎮燈光影響的安全地方,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仰頭靜望,在頭頂附近,銀河中間與兩邊有3顆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顆呈青白色,她在銀河西北邊,這就是織女星。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顆亮星在織女星的南偏東,即銀河的東南邊,他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他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王思潮表示,理論上說,「牛郎」與「織女」的「相會」是非常困難的。根據現代天文觀測及測算結果,牛郎和織女這對有情人相距16光年(1光年約等於10萬億公里),即使牛郎給織女打個電話,織女也要等到16年後才能聽到。

❾ 七夕節唱哪些歌比較好

七夕節,自然要唱抄七夕歌。七夕節,必須要聽情人歌。
如果你還沒有情人,那就聽唱孟庭葦的《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不過不要太悲傷啊,而要加油,在下一個情人節到來之前,努力找到你的 情人呦!
如果你有情人,卻兩地分居,那就聽一聽《牛郎織女》。
在我的空間里,兩首歌都有。
《牛郎織女》的傳說,可是非常動人的愛情故事。你也可以讀讀哦。

❿ 適合七夕節的歌曲有什麼

我最近都在聽這首歌《下個路口見》

很舒服,很清新的風格

每次聽這首歌心情就會變得很好內,很放鬆

這歌有種容「雨中踢踏」的小浪漫的感覺O(∩_∩)O~

這首歌也包含著對戀人的想念之情,如果你很想你的他(她),可以送這首歌曲給她(他)哦

說不定,下個路口,你們就能相遇啦O(∩_∩)O~

七夕節馬上要來臨,這首歌很應景哦

熱點內容
鶴壁花卉基地 發布:2025-08-22 01:19:24 瀏覽:106
綠植和樹可 發布:2025-08-22 00:36:57 瀏覽:789
丁香花喝水 發布:2025-08-22 00:21:13 瀏覽:271
情人節做愛不戴套 發布:2025-08-22 00:21:01 瀏覽:973
茶花紅壤土 發布:2025-08-22 00:01:02 瀏覽:456
梅花測字 發布:2025-08-21 23:37:33 瀏覽:871
丁香直播下載 發布:2025-08-21 23:30:43 瀏覽:738
華為玫瑰金手機是哪款 發布:2025-08-21 23:30:38 瀏覽:420
七夕押韻詩 發布:2025-08-21 23:28:51 瀏覽:37
感統梅花墩 發布:2025-08-21 23:19:34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