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的本來

情人節的本來

發布時間: 2022-06-13 23:08:37

Ⅰ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簡寫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漢代時,七夕被賦予了婦女向織女星乞巧智慧與巧藝的人文內涵,形成專了七夕乞巧習俗,故亦屬稱為「乞巧」。

如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Ⅱ 2.14號情人節是怎麼來的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情人節,最初起源於古代羅馬,於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於情人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版本也有很多,我是學英語的,就告訴你英語的吧!

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是St. Valentine's Day (原意為:「聖瓦倫丁節」)。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系。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Claudius)。當時,古羅馬內外戰爭頻仍,為了補足兵員,暴君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的男子,都必須進入軍隊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整個羅馬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淪丁(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淪丁的祈禱。

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徵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人們怨聲載道。男人們不願意離開家庭,小夥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暴跳如雷,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甚至連所有已訂了婚的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悲憤地走向戰場。年輕的姑娘們也由於失去愛侶,抑鬱神傷。

瓦倫丁對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帝尼在神聖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淪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於傳進了宮殿,傳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淪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們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勞而返。瓦淪丁終於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

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Ⅲ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和典故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說,稱作「分星」,就地面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們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從歷史文獻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更被現代人譽為「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3)情人節的本來擴展閱讀:

「七月初七」作為節日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徵。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徵。「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Ⅳ 情人節的由來

  • 2月14日是「情人節」。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如今它被人們作為情侶的節日來慶祝,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相愛的人之間互贈糖果、鮮花或其他禮物。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關於「情人節」的來歷,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一直流傳至今。

  • 由來:

  • 傳說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 傳說二: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 傳說三: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 傳說(四),西方情人節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Festival)。牧神節本來是慶祝一個羅馬畜牧神盧波庫斯的古老節日,後來演變人情人節。牧神節於每年的2月15日,修士們會聚集在羅馬城中巴淪丁Palantine)山上的一個洞穴旁慶祝。據說在這里,古羅馬城的奠基者 (Romilus andRemus)被一隻母狼扶育長大。在節日的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婦女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們頭上。人們相信這樣會使她們更容易生兒育女。在拉丁語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實際上都含有'純潔'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來。

情人節的習俗:

  1.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闔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

  2. 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

  3. 維多利亞時代之後,情人節風俗漸漸淡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賀卡的盛行,情人節又復熱火重燃。

Ⅳ 情人節的來歷是什麼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地方也已開始流行。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情人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於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情人節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麼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的人同行,那麼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聖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的花來預測婚後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的花,花名的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的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一朵花凋謝或死亡的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於另一方而早逝。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情人節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註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她的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的鞋子。 義大利的情侶們相信,在情人節的那一天在朱麗葉愛牆上互相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會得到愛神的青睞和眷顧。
情歌
唱情歌是情人們表達愛意的一種形式,有時男性會籍著唱情歌向愛人求婚,尤其在情人節這種有意義的日子,更為常見。
禮物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
玫瑰及其含義
0朵玫瑰代表——愛你在心口難開!
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 ONLY YOU!
2朵玫瑰代表—— 這世界只有我倆!
3朵玫瑰代表—— 我愛你I LOVE YOU!
4朵玫瑰代表—— 至死不渝!
5朵玫瑰代表—— 由衷欣賞!
6朵玫瑰代表—— 互敬 互愛 互諒!
7朵玫瑰代表—— 我偷偷地愛著你!
8朵玫瑰代表—— 感謝你的關懷扶持及鼓勵!
9朵玫瑰代表—— 長久 ALWAYS!
10朵玫瑰代表—— 十全十美 無懈可擊!
11朵玫瑰代表—— 一生一世只愛你一個!
12朵玫瑰代表—— 對你的愛與日俱增!
13朵玫瑰代表—— 友誼長存!
14朵玫瑰代表—— 驕傲!
15朵玫瑰代表—— 對你感到歉意IM SORRY!
16朵玫瑰代表—— 多變不安的愛情!
17朵玫瑰代表—— 絕望無可挽回的愛!
18朵玫瑰代表—— 真誠與坦白!
19朵玫瑰代表—— 忍耐與期待!
20朵玫瑰代表—— 我僅一顆赤誠的心!
21朵玫瑰象徵—— 真誠的愛!
22朵玫瑰象徵—— 祝你好運!
25朵玫瑰象徵—— 祝你幸福!
30朵玫瑰象徵—— 信是有緣!
36朵玫瑰象徵—— 浪漫!
40朵玫瑰象徵—— 誓死不渝的愛情!
50朵玫瑰象徵—— 邂逅不期而遇!
99朵玫瑰象徵—— 天長地久 FOREVER!
100朵玫瑰象徵—— 百分之百的愛 100% LOVE!
101朵玫瑰象徵—— 最……最愛!
108朵玫瑰象徵—— 求 婚!
巧克力及其含義
榛子巧克力——忠貞
果仁巧克力——可人
酒心巧克力——與你共醉
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鮮花及含義
薔薇——求愛
滿天星——愛憐
百合——百年好和
向日葵——愛慕
合歡——歡樂
金盞花——迷戀
紅豆——相思
石斛蘭——任性美人
紅菊——我愛
丁香——羞怯
白丁香——念我
鬱金香——愛的寓言
楊柳枝——依戀
紫羅蘭——永恆之美
波斯菊——永遠快活
瑪格麗特——情人的愛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美國
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系,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國
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義大利情侶會在朱麗葉愛牆上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
日本
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即白色情人節)回禮表衷腸,這是日本商人於1965年炒作的結果。
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隨著商業炒作的發展,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漢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議,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傳統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文化,沖淡了對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和抵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一時候,仍在媒體上有著類似評論。
中國
改革開放後,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目前年輕人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已經可以與春節、中秋節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互相在網路愛牆發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示愛情的承諾與永恆。對於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來說,如果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節禮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戀愛關系的確定。 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大陸用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系的意味),遭到一些非議。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沖淡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對。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台灣
慶祝這個節日,未有交往對象年輕男女常在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侶亦會在這天約會。
香港
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澳門
在情人節日,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男送女鮮花,女則會送給男朱古力(巧克力)。
編輯本段中國情人節
中國在習俗上還有三個節日可以稱為「情人節」,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慶祝這些節日。
起源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 中國情人節
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系。
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說
紫色情人節:根據紫陽花的盛開時間來說的,紫陽花又稱綉球花,盛開在梅雨季節(夏天開放),因花從盛開到凋零會變很多顏色:有紅、藍、綠、青等好幾種顏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濃到淡的紫色也象徵多變所以用紫色象徵紫陽花,不是因為它善變,是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們快樂,才如此殷勤的變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處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節了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為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
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習俗
①:南瓜藤下聽聲
②:吃巧果
③:拜巧姑
④:穿針乞巧
⑤:為牛慶生
白色情人節
關於「白色情人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而最多見的是起源與日本一說。但實際上,「白色情人節」是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羅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羅馬皇帝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戀情將至死不渝,為紀念這天於是另訂為白色情人節。而此節日就從歐洲開始流傳到世界其它地方。一開始,3月14日是沒有名字的,與2月14日一樣都叫做「情人節」。後來,人們為了把兩個節日區分開來,便將3月14日定為「白色情人節」。
白色在歐洲國家看來是純潔、清純、有靈性的,就好像年輕的少女一般,就像西方人結婚要穿白色婚紗。這便成為了「白色情人節」名稱的重要來源之一。因為逐漸的流傳與發展,「白色」所代表的更是期盼與幸福,是對戀人的祝福。
「白色情人節」源於歐洲國家,於上世紀70年代被日本人所接受並廣泛流傳。逐漸地,「白色情人節」 流行於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省等地區,是我們所知道的西方情人節的延續。
現在白色情人節是男生對女生表達心意的日子 。女生在2月14日情人節時會送禮物或巧克力給心儀的男孩,等到3月14日時男生若也對此女孩有所感覺,就會回禮予這位女孩。
也有說白色情人節是在日本在商業行銷下所創造出的節日,日文稱為「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這個節日誕生於1965年,由日本福岡市的甜點(果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以鼓吹男性應該要回禮給女性,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這個節日最早稱為「糖果贈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後來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的,所以改名白色情人節。
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的巧克力。而現在,日本男性在回禮時,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他各種可食用或不可食用的禮品。
習俗
由於「白色情人節」起源於歐洲,所以歐洲人對過「白色情人節」已有一定的 純手工曲奇
歷史,並已形成了相當成熟的習俗。相傳,2月14日,男孩送女孩給禮物(一般為玫瑰花和巧克力)。經過一個月的考慮和考察,到了3月14日,如果女孩回贈男孩禮物(一般送純手工曲奇),就表示女孩認可男孩,可以談戀愛了。因此3月14日又稱為白色情人節。相比2月14日的熱烈,3月14日的故事表明了它更當是一個甜蜜的、相會的日子。
文化
禮物的含義純手工曲奇是「白色情人節」的主要禮物,來源於英國的音樂家愛德華·埃爾加夫婦的愛情故事,因為愛德華的作曲靈感就是來源於他妻子所製作的純手工曲奇——皇後戀曲,所以純手工曲奇所代表的是女生對男生的溫柔、體貼、及愛意,所以成為了女士回禮給男士的重要禮物。
因為西方有過「白色情人節」的習俗,所以在這一天,或者購買純手工曲奇,以表達她們心中的愛意。
近年來,「白色情人節」的風也開始向中國內地吹來,成為了情侶間必過的另一個節日,純手工曲奇便成為了「白色情人節」女生給男生比送的禮物之一。
情人節之最
最早的情人節
有史可查的現代意義上的瓦倫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被英軍俘虜,然後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大約60首保存至今。
用鮮花做瓦淪丁節的信物在大約兩百年後出現。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一個女兒在瓦淪丁節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晚會。所有女士從選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裡獲得一束鮮花。
就這樣,延續著古老的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習俗,我們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傳遞愛的信息。
情人節最多的國家
韓國一年中有12個情人節,為世界之最[4],分別是:
1月14日 日記情人節(DiaryDay)
2月14日 傳統情人節。
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WhietDay)
4月14日 黑色情人節(BlackDay)
5月14日 玫瑰情人節(Yellow&RoesDay)
6月14日 親親情人節(KissDay)
7月14日 銀色情人節(SilverDay)
8月14日 綠色情人節(GreenDay )
9月14日 相片情人節(Music&Day )
10月14日 葡萄酒情人節(WineDay)
11月14日 電影情人節(Qrange&Movie )
12月14日 擁抱情人節(HugDay)

Ⅵ 情人節由來

【情人節的來歷】「情人節」,你知道由來嗎?看完後,你才會更尊重這日子!-----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視為非法,常常遭到羅馬政府的鎮壓。公元三世紀的二七○年,一名叫瓦倫丁的基督徒因公開譴責並號召信徒反抗羅馬皇帝對基督教的壓制,他到處演講煽動人們起來反抗,最後被羅馬政府關進了一個郊區監獄。在獄中,他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監獄長的女兒16歲,是一個美麗的盲女,平時在監獄里到處走動,喜歡跟新來的犯人說話交流,在跟瓦倫丁的交流中,女孩感受到了這個青年男人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遂深深地喜歡上了他那磁性的聲音,瓦倫丁非常博學,給她講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並且成為這個女孩的啟蒙老師。瓦倫丁詢問她眼睛的失明問題,得知她是因為3歲時一次偶然的事故造成,就告訴她,在一個叫布拉丁的村莊,生長著一種奇異草,它的葉汁可以治療人的眼睛,他反復告訴她,如果用這種草汁塗抹眼睛,一定能使她重見光明!女子本來習慣於黑暗,但為了見到這個叫瓦倫丁的男人,她第一次說服父親,託人去採摘那種草葯,然後去找醫生敷療。女孩要去看病治療了,臨走前告訴他,這輩子我最想見的人就是你,我相信我一定會見到你的——你是我心中的英雄!瓦倫丁也鼓勵她,給她信心,雙方心照不宣,互相有了愛的感覺。可惜,一周後教會來了指令,瓦倫丁必須處決,監獄長也無法救他,這個時候女孩的眼睛已經治好了,她終於能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了,可當他興奮地走進監獄的時候,父親告訴她,今天下午2點30分,瓦倫丁已經在城外被處決了……女孩子見到光明的信心來源於瓦倫丁,她的治療也是為了能見到他,可現在她看好了眼睛卻依然看不到他,而且永遠也無法見到他了,她內心只有瓦倫丁雄厚的聲音……當天晚上,這個內心充滿了愛情與絕望的女子,在瓦倫丁的墳墓前,喝下了早已預備好的毒葯,自盡在墳墓前……那一天正好是2月14日,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和她的情人,也為了讓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屬,就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也稱瓦倫丁節。中國由於特殊的文化,習俗上對情人的稱謂具有貶義性,到目前依然有很多人認為,情人就是第三者!這是非常錯誤的,其實在西方,情人就是指雙方有愛情的戀人和夫妻,所以,作為全球的有情之人,我們都要珍惜擁有的,追求情人之間最純真的感覺!同時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Ⅶ 情人節的來源

在西方,Valentine's day 是情人節。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 關於情人節的來源,還有一個凄美的傳說。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國家處於一種戰爭階段,為了補足兵源,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丈夫離開妻子,青年離開戀人。他甚至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還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就秘密地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主持結婚典禮。暴君知道這件事後,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本來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那麼你知道這其中的講究和含義嗎? 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呢!
紅玫瑰代表熱情真愛;
黃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戀;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貴獨特;
白玫瑰代表純潔天真;
黑玫瑰則代表溫柔真心;
橘紅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麗;
藍玫瑰則代表敦厚善良。
玫瑰數的含意如下:
1 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 ONLY YOU!
2 朵玫瑰代表——這世界只有我倆!
3 朵玫瑰代表——我愛你 I LOVE YOU!
4 朵玫瑰代表——至死不渝!
5 朵玫瑰代表——由衷欣賞!
6 朵玫瑰代表——互敬 互愛 互諒!
7 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愛著你!
8 朵玫瑰代表——感謝你的關懷扶持及鼓勵!
9 朵玫瑰代表——長久 ALWAYS!
10 朵玫瑰代表——十全十美 無懈可擊!
99 朵玫瑰象徵——天長地久 FOREVER!
100朵玫瑰象徵——百分之百的愛 100% LOVE!
101朵玫瑰象徵——最……最愛!
108朵玫瑰象徵——求婚!
榛子巧克力——忠貞 果仁巧克力——可人 酒心巧克力——與你共醉 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情人節除了送玫瑰花之外,你也可以藉助以下的鮮花營造浪漫、甜蜜的氣氛,更具體地表達對愛情的贊美和對愛人的祝福 薔薇——求愛 滿天星——愛憐 百合——百年好和 向日葵——愛慕合歡——歡樂 金盞花——迷戀 紅豆——相思 石斛蘭——任性美人紅菊——我愛 紫丁香——羞怯 白丁香——念我 鬱金香——愛的寓言楊柳枝——依戀 紫蘿蘭——永恆之美 波斯菊——永遠快活 瑪格麗特——情人的愛

Ⅷ 世界人民紛紛過起情人節,情人節到底有什麼特殊意義

“初見是驚鴻一瞥,南柯一夢是你。等待是山重水復,怦然心動是你。相遇是柳暗花明,如夢初醒是你。重逢是始料未及,別來無恙是你。”

這說的就是情人節了。此般心動,皆為你而生。

情人節這天,街上會多出很多對情侶撒狗糧,眼裡滿是星星,惹人羨慕。賣玫瑰的小年輕看起來也很愉快……

世界人民都喜歡過情人節,可以說,情人節正是全世界人民的心頭好。

既然情人節憑借自身魅力被全球人民喜愛,那麼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這肯定脫不開它自身的意義。

我們都不難想到,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沒錯,這不僅是它浪漫意義的體現,也至少是我們中國情侶過情人節的方式。

男女在這一天大多數都會互送禮物、共進晚餐,以此來表達愛意或友好。燭光晚餐,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吧,它被我們常常掛在口頭上,這也就從側面反映: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非常關鍵,在情侶關系的發展中舉足輕重。

而且情人節一年一次。如果說春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那麼情人節就是獨屬於情侶二人的節日。這對情侶們來說,意味著另一個層次的團圓。

我們常說,生活要有儀式感,而情人節就給了情侶們生活中最有愛的儀式。

Ⅸ 中國的七夕情人節是怎麼來的

七夕的由來:
相傳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就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去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佔了。然後,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隻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將織女捉回天庭問罪。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正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肺、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7月7日,讓他們相會一次。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7月7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後來,每到農歷7月7,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和美麗的愛情,由此形成了七夕節。(牛郎織女一年一相會,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所以牛郎織女天天相會)。

熱點內容
蘭花蟹葯用 發布:2025-08-22 05:14:25 瀏覽:175
鐵蘭花的劍 發布:2025-08-22 05:10:16 瀏覽:595
梅花箋 發布:2025-08-22 05:03:49 瀏覽:196
深圳盆景葡萄 發布:2025-08-22 05:02:19 瀏覽:232
你聽過荷花嗎 發布:2025-08-22 04:26:38 瀏覽:166
丁香茶的味道 發布:2025-08-22 04:26:04 瀏覽:18
蘭花豆貼紙 發布:2025-08-22 04:21:30 瀏覽:309
市政園藝盆栽 發布:2025-08-22 04:20:21 瀏覽:628
七夕詩歌版 發布:2025-08-22 04:08:08 瀏覽:128
水旱球松盆景 發布:2025-08-22 04:07:30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