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一朵花
『壹』 誰能告訴我全中國各地的地方特色小吃(要是那個地方最特有的)急急急。。。
中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石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麵、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圓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如: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麵、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蘭州的拉麵、油鍋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的煎餅。
江蘇的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的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的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的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台灣的度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簡飯。
河南的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金義源土豆粉、雞絲卷。
湖北的三鮮豆皮、雲夢炒魚面、熱乾麵、東坡餅。
湖南的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的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的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的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擔面、雞絲涼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的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雲南的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等。
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烹飪文化的內涵。
北京著名小吃
豆汁
綠豆經篩選、淘洗、浸泡、磨糊、點漿、發酵、濾粉、沉澱、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製成。色灰綠,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熱食為宜,佐京產辣鹹菜絲配芝麻燒餅和焦圈。已有千餘年製作歷史。
小窩頭
玉米面、黃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形似寶塔,小巧玲瓏,甜香細膩,500克面可制出小窩頭100多個。
芸豆卷
芸豆經磨碎、煮爛、抹壓、卷餡、切段等5道工序製成。餡心有芝麻糖餡、豆沙餡或配金糕成鴛鴦餡。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現於民間,清末成為御膳。
肉末燒餅
由發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時將燒餅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夾入熱豬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濃厚。
爆肚
鮮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條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和蔥花等調料食用。清鮮脆嫩,味醇不膩。
炒疙瘩
可葷可素。炒好後,疙瘩顏色深黃,配上綠色青菜,黃綠相間,食之綿軟而有韌勁,滋味醇香。已有60餘年製作歷史。
驢打滾
即豆面糕,因過去售時,隨切隨將炒熟的干黃豆面撒於糕上,猶如毛驢就地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故名。分為兩種,一種為將蒸熟的江米面團沾上炒熟的黃豆粉擀成片,捲入豆餡,切成小塊,撒白糖食用;另一種為將紅糖和熟黃豆面拌勻,卷在蒸熟的黃米面團里,切塊後澆紅糖水食用。
焦圈
為油炸食品。和面時注意鹽、鹼、礬3種調料比例,炸時控制油溫,至色澤深黃、油亮即成。
燒麥
北京的燒麥皮薄如紙,四周有折皺的花邊皮,包餡收緊口,花邊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餡心除豬肉、海參、蝦仁外,隨季節變化製作蟹肉燒麥、翡翠燒麥,一般以豬肉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蔥、西葫蘆製成。以都一處飯庄所制最著。
仿膳豌豆黃
碗豆經磨碎、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橙黃,細膩甜潤,清涼適口。原為清宮膳房製作。
艾窩窩
糯米經泡透、蒸熟、搗爛、晾涼、分劑、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餡料。粘軟柔韌,酥鬆甜香,清涼適口。元代已有製作。
『貳』 蘭州7月12日五年級日記200字
篇一:我的朋友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遇見了我的同學。我們在興龍廣場那裡,因為那天有活動。
那時我和同學正走著去廣場的路,我們在路上把自己的心裡話都說出來了,那時我們掉下了眼淚。到廣場後都20點23了,我們在那裡混,也沒看節目,過了一會兒下雨了,那時我們沒有什麼舉動,還是坐下來,等雨大了,在看節目的那些人才走了,但台上的人依然在做他們的節目。
雨漸漸變大了,我戴著帽子,可我的同學有帽子,她也不戴,可能是傷心過度吧,走在路上,雨越來越大了,我叫她打車回家,她死活說要送我到家,快到家門口了,她還是死活要送我到家,我就和她吵了起來,到了家們口我打了個車子把她送回了家,他坐上車後叫我的名字,我轉身一看車子已經開走了。
今天,我才知道什麼叫友誼。
篇二:打羽毛球
今天晚上,天上的雲黑漆漆的,只呀一束皎潔的月光,還時不時的吹來一陣涼風。我和媽媽來到樓下打羽毛球。
開始打球了,我拿起球拍和羽毛球用力一拍,砰的一聲球發出去了,「嗖」眼看球離媽媽只有一厘米了,媽媽還不接,心想媽媽肯定接不到了。想著,媽媽用力一拍,球閃電般似的飛過我這邊來,我還沒晃神來,砰的一聲球不偏不倚的砸在了我的腦袋上,媽媽在旁邊哈哈大笑,我撿起球一句話也不說,臉上裝出若無其事的表情,心想可惡可惡,我一定要贏你,讓你接不到球。我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的看著媽媽發球,嗖球飛過來了,我斜著身子一跳,「砰」接中了,我心裡暗暗高興,擺出一個勝利的姿勢,球飛過來了,我用力一跳,球從我身邊飛奔而過,掉到了地上,唉,就差一點點就接中了,我不服氣。這回輪到我發球了,我把球向上一拋,拿起球拍一拍,我心裡默默的祝福著球一定要打過界,嗖,眼看球就要打過界了,啪的一聲掉了下來,我的希望又落空了。
就這樣我和媽媽打了半個小時。累得我們氣都喘不過來了,滿頭大汗的,今晚過得真開心!
篇三:成功的喜悅
晚上,我趴在窗前,望著彎彎的月亮,想起了今天的語文測試: 老師發下試卷,我看了看卷首語,我心中充滿了信念:絕對不能讓刁惠萍再次
超越我。於是,我開始做題了!
第二天早上,上語文課,老師把試卷拿進教室,此時,我非常期待我的成績!
老師考試發試卷了,我的心跳加快速度了,老師發下我的試卷,試卷頂上紅色的分數,使我很開心,我過去看了看刁惠萍的分數,「 耶!」我的分數比她高,嘿嘿~~我高興極了!放學了,我興沖沖地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媽媽。
我曾失敗過,也曾成功過,失敗使我淚流滿面,成功使我喜氣洋洋!
不要把成功看的太遙遠,也不要把成功看的太容易,成功需要你的努力!
篇四:我很快樂
大家是不是有時很不開心,有時卻很快樂,現在讓我來說說令我最開心的事吧!
有一次,要考試了,我很用功的在讀書,復習功課,但心卻用在了游戲里,第二天考試的時候,明明是復習過的題卻錯了一大半,沒過幾天,考試成績發下來,令我十分失落,但我的心裡卻想要加油了。
期中考試的時候,我又一次用功的看書,有一回想玩游戲,但我心裡想,你到底想不想的好成績啊,不想的話就別考試了,在家裡不就得了,我越這么想,心裡就越想考好,終於第二天考試我得到了好的成績,在那時我覺得我很快樂。
生活中的快樂有很多,就看你是否想要快樂。
篇五:美麗的煙火
晚上,媽媽正幫我默單詞,這時,我抬頭看到窗外美麗的煙火,我叫媽媽把燈關掉,媽媽答應了。於是,我們一起欣賞起來。煙火很迷人,在天空盛開的時候真是燦爛極了,有的像瀑布,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小動物;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紅,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看了眼睛多不夠用了,有的很特別的,像小仙女在撒花,點點滴滴的,有的像一把塗上好多顏色的傘,更有特別的是,像一朵花似的煙火慢慢地變成了一顆愛心,然後又像瀑布似的撒下來,看得我們多大呼大叫起來,原來明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62周年。我愛我們的祖國,祝我們的祖國像煙火一樣美麗。
篇六:下雨天,真好!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不動。馬路上發著白光,小攤販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也似乎給曬化了。
突然,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剛剛還想病了似的柳樹,像被醫生治好了一樣,伸展著它那美麗的柳條,好像在跳著優美的舞蹈。你瞧,那邊的柏油路吮吸著雨水,就像嬰兒吮吸著母親的乳汁。地上的小狗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高興地叫著,它那「汪汪」的叫聲好像在說:「下雨了,下雨了,我好開我心呀」!小販們,拉車的人們都跑了出來,在雨中盡情的享受這下雨的快樂,雨水滑過他們的每一寸肌膚,小雨點也調皮的蹦來蹦去。這場面一定是老天舉辦的「雨中派對」。
我喜歡雨。我喜歡雨的纏綿,雨的瑟瑟,還有那時不時的烏雲滾動,閃電劈雷,狂風颶雨,那麼的氣勢磅砣,那麼的震扞天地,這種感覺實在是無言可喻!
篇七:逛商場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圖里河的商場,一樓、二樓都沒有什麼可買的,於是我們又上了三樓。轉了轉,突然,我看到了一種特別小的暖水袋,它比一個鋼楷本還小呢!媽媽看我挺喜歡這個小暖水袋的,就問我:「你想買嗎?」我點了點頭,媽媽就問服務員:「同志,小暖水袋多少錢?」服務員挺橫的說:「那沒人。」媽媽又問:「那你能不能賣一下,標簽上寫著價錢哪。」「賣錯了你負責呀!」這個服務員是什麼態度呀!可是我太喜歡這個精緻的暖水袋了,沒辦法,只好下午再來一趟。
下午,我和媽媽又來到商場三樓,確實那回來人啦,可她正在看小說,媽媽把錢放在櫃台上,說了兩遍買小暖水袋,那人才慢吞吞地站起來,掏出一個暖水袋,往桌上一扔,拿起錢又回去看書了。
哎,還「優質服務」呢,這可比說謊話還可惡呀!它們這樣的人,怎麼能教育好下一代呢?我真是不明白。
篇八:天天這樣就好了
昨天,爸爸桌上的電話鈴聲又響了,爸爸拿起電話筒,原來是二姨夫打來的,他說今天十二點半的火車來圖里河。今天到接站時間了,我們穿好衣服坐車到火車站去接二姨夫,二姨夫還帶著業務員,因為他們是去辦事,回家時就順便來看一看。我們在附近的小餐館吃了午飯,回到爸爸單位,電視台的人正好要給他們的儲蓄所錄象,主要內容就是圖里河建行儲蓄存款准備突破一千萬元。明天就能看到他們的錄象了。
下午六點多,大家又在一起吃了「豐盛的晚餐」,吃完飯,我打開電視機,正演著電視系列節目「中國之路」,這里描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與變化,爸爸和二姨夫都看入神兒了。
在圖里河見到了牙克石人我真高興,如果天天這樣就好了,因為我在這太沒意思了!
篇九:父母的愛
什麼是父母的愛?有人說:「就是父母對我們的好。」可我要說:「是一個簡單的小動作。」我看過一篇文章:一位男孩受傷了,回家的路上碰到了爸爸。「爸爸,我受傷了!」可爸爸只說了一句:「快回家吧!」男孩很傷心,但在這條路的拐彎處,爸爸回頭望了一下,依依不捨去走了。
看完我很感動,我也發現媽媽這個「簡單的小動作:每天早上,我上學時,媽媽總是為我打開門,然後站在那,看著我去上學。這也是說明愛的一個動作。你們父母那個」簡單的小動作是什麼呢?
篇十:可愛的妹妹
今天傍晚,在我家玩了一天的妹妹要回家了。她自行車上裝了一個又大又白的籃框,和她的自行車很配,令我非常羨慕,總想開她的玩笑。瞧,機會來了!妹妹為了顯示她的籃框,便把她的書包放在籃框里。我想了一會兒,便計從心來,就這么辦。我假裝要送她一程,當她准備騎車的時候,我便抓住她的書包,她一騎,我便把她的書包從籃框里拿出來。當她騎了十米左右,我就捧腹大笑,邊笑邊說:「妹妹,你的書包呢?」她愕然了,因為她的書包被我放在桌子上了。她回頭拿回去後,又要回家了。第二次,她警惕多了,可最終還是我的「擒拿手」利害。
哈哈!我的妹妹真是傻得可愛!
篇十一:降國旗
今天天氣晴朗,吹著一陣陣強烈的北風。我一大早來到教室,教導主任緊隨其後。他穿著一件外面黑乎乎裡面紅彤彤的大衣,下面是一條西裝褲。他對我和旁邊的小俊說:「你們把國旗降下來,今天輪到你們班負責升旗儀式。昨天應該是你們班負責升旗儀式,可是昨天二班升了國旗,所以今天換你們升國旗。」
我們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國旗下。微風吹來,鮮艷的國旗高高飄揚著,我們解開繩結,慢慢放繩,小俊慢慢拉繩,這樣國旗就徐徐下降了。國旗可真大啊!足足2.5平方厘米大。一塊被血染紅的布加上五顆星就是中國的國旗。這國旗是絲綢做的,很柔軟。我小心翼翼的把國旗捲起來,教導主任說:「這樣卷不太好,應該打橫卷,讓我來。」說完就從我手中把鮮艷國旗拿了過來,打橫順著風卷了起來,卷完了就交了給我。我雙手捧著神聖國旗高高興興地回教室去了!
今天真開心,可以親自把國旗降下來!
篇十二:五班的早讀
五班你們應該看過了,這個優秀班級的真實面目讓你不敢想像,不過五班的同學也隱藏的真好,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他們的真面目,接下來就是他們的一天。
「ok,今天又成功了,不過這樣子還是挺無聊的。」一個帶著500度眼鏡邊,其實眼鏡只有0度的女生說。有一個看起來很乖的女生說:「是啊!我們玩什麼呢?真是TMD無聊。哎!」「沒關系,這樣子也蠻好玩的。而且還有那麼多東西吃,多好啊!」「嗯,是呀!哎呀,有同學進來了,趕緊早讀。」其實他們的早讀也就是有幾個人在很大聲的背書,然後發現有人來了,就全班一起讀,至於在背書的幾位,是輪流的。正好有老師經過那裡,就感嘆說:「哎,五班又在這么認真的早讀,為什麼我不是五班的老師呢?像我們班那群學生,又調皮,有懶惰。如果我當五班的老師,就開心死了!」每次五班的班主任聽到這句話,就笑的嘴都合不攏。
五班的早晨真好玩!
篇十三:快樂的上午
今天上午,我、何宜琰和楊之一起去公園玩,我們先去了打槍場。開始打槍了,我先把槍把和槍點對齊,再對准紅點,這就是打槍必備的三點一線,然後一按把手,子彈就飛了出去,緊接著「咚」的一聲,汽球破了,我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我馬上又發出兩槍,傳來的都是「咚」的聲音,真是百發百中啊!連楊之也為我歡呼起來,這時我開心極了,輕蔑的看了何宜琰一眼,老闆走過來告訴我還有一槍,我心想你一定打不過我,就隨意打了一槍,結果沒打中,而這時何宜琰卻歡呼起來,原來她全打中了,這讓我十分不服,「下次我一定會超過你!」我在心裡憤憤地想。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蹦蹦床,我們爭先恐後的爬上蹦蹦床,開心的蹦起來,然後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選一個人坐在上面,另兩個人蹦,坐著的人被那兩人蹦起來後,再換人坐在上面,再把她蹦起來……每換一個人我們都很興奮,因為我們又成功了一次。就這樣,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個上午。
篇十四:小麻雀
今天,姥爺為我抓了一隻小麻雀。我們聞訊圍了過來。
我輕輕拿起小麻雀,仔細端詳:只見它小小的頭上羽毛很多,小小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充滿了恐慌。較小的身體軟弱幼小。細小的腿上被繫上了繩線。它很可愛,像一個小精靈一樣。
我和它玩了起來,我將它輕輕放在手中,然後溫柔的撫摸著它。它好像一副很舒服的樣子,輕輕的閉上了眼睛。忽然,妹妹打了一個噴嚏,把小麻雀嚇得一下子飛了起來,我急忙撫摸它,我感覺到它小小的心臟在不停的快速跳動著。好像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我們玩了一會就把它放走了,因為鳥兒是我們的朋友,所以要把它放飛!
篇十五:我的苦惱
今天爸爸和媽媽吵架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爸爸在雜物房裡摔了一跤。出來了就罵媽媽是笨蛋:也不拿拖把把雜物房的地板擦一下。媽媽什麼話也沒說,繼續做她的事。原本我們明天要去松潘的,媽媽氣得說:「明天我不和你們去松潘了。」「不去就不去唄」爸爸說。「跟你坐車一點意思都沒有。」媽媽還說。中午,媽媽幹完家務活就回房睡覺,也不出來吃飯。我們好幾次去勸她她都不出來。急得奶奶也對爸爸說:「我明天要去你姐那裡。」「去幹嘛?」「到你這里本來想玩玩,卻整天聽你們倆在吵架,一點意思都沒有。」後來,經過爸爸得三在勸說,奶奶才同意留下來。
我真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您們倆一路走來也不容易。不要整天為這些小事吵吵鬧鬧,女兒為您們擔憂啊!」
『叄』 張保和誇蘭州台詞
《誇蘭州》
(西北快板,蘭州方言)
作者表演:張保和
走上台我把蘭州誇
美麗的蘭州就像一朵花呀
(童聲齊頌: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蘭州城叫金城
中國歷史上就有名
你也搶他也爭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悠久的歷史人稱頌
美麗的風景是更出眾
黃河水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水中的魚兒盡情地游
(盡情地游 盡情地游)
古老的水車吱呀呀地轉
兩岸的風光實在是好看
(實在好看)
炳靈寺的雕塑誰不稱贊
興隆山的遊人是常年不斷
五泉山的泉水響叮咚
(響叮咚)
白塔山的白塔入雲中
(入雲中)
劉家峽的電機轟隆隆隆隆
(轟隆隆隆隆)
雁灘的果子是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說起這瓜果我心裡頭zou
那個同志說這個zou是個啥意思
(啥意思)
這個意思就是我很自豪
蘭州的土話那就叫個zou
(對 對 說我zou我就zou zou的我一個勁的把頭搖)
註:zou 兩個「男」字中間一個「雲」字,是按蘭州方言拼寫的。
『肆』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小吃
1.陳麻婆豆腐
成都小吃創立時間最早、最負盛名和代表性的小吃,一道用石膏豆腐、牛肉末及各種配料燒制而成的傳統川味菜。據說此菜是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成都萬福橋旁開一家小店的陳森富之妻所創,因她臉上微麻,人們就稱做「陳麻婆豆腐」。所制豆腐色鮮味美,具有麻、辣、燙、囫、嫩、鮮的特點。
地址:成都市西玉龍街197號
電話:028—86754512
2.夫妻肺片
成名於本世紀30年代,由成都人郭朝華夫婦創辦。因起始賣的原料是用牛肉、牛心、牛舌和頭皮等切成片雜薈在一起,稱「薈片」,因「薈」與「肺」的音相近,傳開後便叫「肺片」。因調製得法,香味濃郁,被稱贊為「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
地址:總府街53號
3.龍抄手
創立於本世紀40年代。因由「濃花茶社」老闆籌辦。遂借「濃」為「龍」,取龍鳳呈祥,生意興隆之意,定名為「龍抄手」。其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香醇可口,細嫩滑爽,有「薄如紙,之美譽。
地址:春熙路南段68號
電話:028—8666694786726947
4.賴湯圓
因賴源鑫於1937年創辦而得名。最初是在總府街一帶擺攤設點,以賣「雞油湯元」為業。所做湯圓皮薄滋潤,心子香甜可口,日久而出名,後開店營業,遂以「賴湯圓」稱之。流傳至今,成為成都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小吃。
地址:總府街27號
電話:028—8662903486629976
5.鍾水餃
「鍾水餃」是四川水餃的代表,初創於成都荔枝巷鍾少伯開的「協森茂」。由於餃子皮薄、餡嫩、味鮮,為其它同行不及,遂打出「荔枝巷鍾水餃」折招牌,沿用至今,蜚聲遠揚。
地址:提督街7號
電話:028—86753402
6.燈影牛肉
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唐代詩人元稹任四川通州(今達川)司馬時,在達川落花溪一鄉間酒店飲酒時,發現店裡賣的牛肉薄如紙張,舉於燈前,隱約可見燈影,細品之麻辣鮮香,回味悠長。元稹觸景生情,取名為「燈影牛肉」。
地址:提督街口
7.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港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起了名氣,謝家便世代相傳專賣涼粉,後正式辦起川北涼粉店。現已流傳全省,成為著名小吃。
8.宜賓燃面
宜賓烯面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是宜賓傳統的名小吃。
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配以宜賓芽菜、小磨麻油、鮮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仁、金條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蔥、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干,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宜賓燃面的特點是:鬆散紅亮、香味撲鼻、麻辣相間、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因其油重無水,引火即燃,故取名燃面。此面經濟實惠,獨具一格,不僅本地人喜愛,就是中外遊人也贊不絕口。
9.敘府糟蛋
敘府,是宜賓的舊稱。敘府糟蛋是宜賓傳統名特產之一。它是精選優質鴨蛋,用物種工藝去殼留膜,放入上等糯米酒糟,經過一定時期浸泡製作而成。這一傳統工藝,相傳已有100餘年歷史。
敘府糟蛋以蛋質細嫩,色澤醬黃,光潔發亮,飽滿完整,醇香甘美,營養豐富,獨具食法的特點而著稱於世。它不但暢銷國內,還遠銷香港、日本等地,曾先後獲四川省計經委和商業部優質名特產品稱號。
10.蛋烘糕
四川傳統風味小吃。具體形成年代已無從考證。蛋烘糕是用雞蛋、發酵過的麵粉加適量紅糖調勻(也有用白糖、蜂蜜調制的),在平鍋上烘煎而成。烘烤加入芝麻、核桃仁、天生仁等不同餡心,也可加入各種自己喜愛的肉餡或菜餡,豐富了蛋烘糕的內容。
四川的特色風味名小吃還有擔擔面、韓包子、珍珠圓子、郭湯圓、譚豆花、天全堂雞片、葉兒粑等。
中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石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麵、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圓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如: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麵、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蘭州的拉麵、油鍋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的煎餅。
江蘇的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的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的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的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台灣的度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簡飯。
河南的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雞絲卷。
湖北的三鮮豆皮、雲夢炒魚面、熱乾麵、東坡餅。
湖南的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的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的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的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擔面、雞絲涼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的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雲南的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等。
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烹飪文化的內涵。
北京著名小吃
豆汁
綠豆經篩選、淘洗、浸泡、磨糊、點漿、發酵、濾粉、沉澱、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製成。色灰綠,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熱食為宜,佐京產辣鹹菜絲配芝麻燒餅和焦圈。已有千餘年製作歷史。
相關的著名企業:
小窩頭
玉米面、黃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形似寶塔,小巧玲瓏,甜香細膩,500克面可制出小窩頭100多個。
相關的著名企業:
芸豆卷
芸豆經磨碎、煮爛、抹壓、卷餡、切段等5道工序製成。餡心有芝麻糖餡、豆沙餡或配金糕成鴛鴦餡。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現於民間,清末成為御膳。
相關的著名企業:
肉末燒餅
由發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時將燒餅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夾入熱豬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濃厚。
相關的著名企業:
爆肚
鮮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條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和蔥花等調料食用。清鮮脆嫩,味醇不膩。
相關的著名企業:
炒疙瘩
可葷可素。炒好後,疙瘩顏色深黃,配上綠色青菜,黃綠相間,食之綿軟而有韌勁,滋味醇香。已有60餘年製作歷史。
相關的著名企業:
驢打滾
即豆面糕,因過去售時,隨切隨將炒熟的干黃豆面撒於糕上,猶如毛驢就地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故名。分為兩種,一種為將蒸熟的江米面團沾上炒熟的黃豆粉擀成片,捲入豆餡,切成小塊,撒白糖食用;另一種為將紅糖和熟黃豆面拌勻,卷在蒸熟的黃米面團里,切塊後澆紅糖水食用。
相關的著名企業:
焦圈
為油炸食品。和面時注意鹽、鹼、礬3種調料比例,炸時控制油溫,至色澤深黃、油亮即成。
相關的著名企業:
燒麥
北京的燒麥皮薄如紙,四周有折皺的花邊皮,包餡收緊口,花邊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餡心除豬肉、海參、蝦仁外,隨季節變化製作蟹肉燒麥、翡翠燒麥,一般以豬肉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蔥、西葫蘆製成。以都一處飯庄所制最著。
相關的著名企業:
仿膳豌豆黃
碗豆經磨碎、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橙黃,細膩甜潤,清涼適口。原為清宮膳房製作。
相關的著名企業:
艾窩窩
糯米經泡透、蒸熟、搗爛、晾涼、分劑、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餡料。粘軟柔韌,酥鬆甜香,清涼適口。元代已有製作。
『伍』 我想在家裡的花園種植食用百合,欣賞及食用想知道該百合的學名,和圖片.
食用百合主要分三類:卷丹百合、龍牙百合、蘭州百合,其中蘭州百合味極甜美,纖維很少版,又毫無苦味,其生產權的百合個頭大、味極甜美、色澤潔白如玉,蘭州百合屬山丹類,是百合中的上乘極品,是全國唯一食用甜百合。
卷丹鱗莖富含澱粉,供食用,亦可作葯用;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龍牙百合內含豐富的生物鹼,秋水仙胺,澱粉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元素。
(5)蘭州一朵花擴展閱讀:
百合的栽植期以秋植為好;因為冬前雖然不能出苗,但鱗莖在土內發根好,第二年春出苗早,並且幼苗的生長勢比春植的旺盛,產量也高。
行株距是40厘米×30 厘米,栽植前,按行距開栽植溝,溝的深度12-15厘米。鋤松溝底土,然後按株距栽下種球,鱗莖尖一定要朝上。在種球周圍填入細土,將種球固定,栽植後蓋草,便於冬季防凍、保墒。
『陸』 張保和的快板 《誇蘭州》
連接這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Mf329dBQ/(快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aDiFKWZ0zI/快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aYNZc4jFOY/
《誇蘭州》
(西北快板,蘭州方言)
作者表演:張保和
走上台我把蘭州誇
美麗的蘭州就像一朵花呀
(童聲齊頌: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蘭州城叫金城
中國歷史上就有名
你也搶他也爭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悠久的歷史人稱頌
美麗的風景是更出眾
黃河水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水中的魚兒盡情地游
(盡情地游 盡情地游)
古老的水車吱呀呀地轉
兩岸的風光實在是好看
(實在好看)
炳靈寺的雕塑誰不稱贊
興隆山的遊人是常年不斷
五泉山的泉水響叮咚
(響叮咚)
白塔山的白塔入雲中
(入雲中)
劉家峽的電機轟隆隆隆隆
(轟隆隆隆隆)
雁灘的果子是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說起這瓜果我心裡頭zou
那個同志說這個zou是個啥意思
(啥意思)
這個意思就是我很自豪
蘭州的土話那就叫個zou
(對 對 說我zou我就zou zou的我一個勁的把頭搖)
註:zou 兩個「男」字中間一個「雲」字,是按蘭州方言拼寫的。
『柒』 有關游蘭州的日記20字
<
日記是記錄今天一天發生的事情,和秘密.
在第一行先寫上日期和星期幾,正文的格式和作文一樣.例:6 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當然,不一定開頭就寫今天)………………………………你也可以用有趣的語言來寫天氣,或用畫圖來表示.例:×月×日 星期× 滴答滴答下雨啦×月×日 星期× 太陽公公笑眯眯×月×日 星期×
2008年2月11日(晴)
今天我先說說我最愛的花吧.
我最愛水仙花,因為她既不像百合那樣純的蒼白,也不想玫瑰那樣紅的妖艷,更不想牽牛那樣紫的發黑.水仙她白,她白的可愛,她白的透明,她白的燦爛.其實如果你要是欣賞她久了就會覺得她不是一朵花,她是一個嬌嫩的少女,就如她的名字一樣,水仙,水仙,「水中仙子」.是的,她也許上世真的是個仙女,在水中輕舞著,栩栩動人……
有人說她看上去像一朵白色的野花,也有人說它像一朵玉蘭花,更有人因為她身子的醜陋說她像大蒜.其實,水仙花不是野花,也不是玉蘭,更不是大蒜!她就是她,她就是水仙花!她是聖潔的,是不可侵犯的,是神聖的!她是不可以被別的東西所替代的!
是的,桂花是很香的,「十里飄香」就是形容她的花香的.可是我們的水仙花,她的花香也是很迷人的.雖然談不上「十里飄香」但是至少可以讓整個屋子彌漫在她那淡淡的香味中.哦!水仙的香味,淡淡的,淡淡的,可是又不失她的香味本質.她不像茉莉花,香的很濃很濃,使人們反而覺得聞她的香不是一種享受,而是受罪.
上面我說過有人認為水仙花像大蒜,這是麻木的.我承認,水仙花的莖和葉是有點像大蒜的莖和葉,但是大蒜有她莖和葉上的聖潔之花嗎?大蒜根本不是花,怎麼能和水仙相提並論呢?水仙花可是「水中仙子」啊!讓大蒜和她並論,實在是侮辱她的人格.
我.我.不.還是.唉!是的,哦!水仙花,我最愛的花!
『捌』 張保和誇蘭州台詞
摘要 同志們拍手來歡迎,把我組的是臊著不成啊,今個天說上一段尕快板,同志們聽了你不了嫌短,
『玖』 給讀者原創投稿1000字,若被採納,會給多少稿酬
一《讀者》(原創版)500元/千字 《讀者》(原創版)投稿詳解 《讀者》(原創版)系《讀者》雜志全新創辦的一份原創刊物,創刊於2004年9月,近一年來,其巨大的發行量和先進的運作理念引起期刊界震動,清新活潑、別具一格的內容設計為讀者所歡迎,千字500元的高稿酬為廣大作者所囑目。為了更好地推動原創創作,進一步擴大《讀者》(原創版)的稿源,為廣大讀者奉獻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現特將原創版的目標定位、欄目設計等作較為詳細的闡釋,並將我們原創版編輯部編輯們的審稿感受作一個簡要的梳理和匯總。如有疑問,請致電編輯部,電話0931-8773354,或者加《讀者》(原創版)作者專用QQ330790918(昵稱:《讀者》原創)。 【雜志簡介】 目前,《讀者》(原創版)為雙月刊,已經出版發行5期。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改刊為月刊。也就是說,每月都可以看到新鮮的《讀者》(原創版)雜志。 《讀者》(原創版)主編張笑陽,編輯鄭潔、張祖安,美術編輯王鐵軍、劉全鏞,編輯部電話0931-8773354。 【目標定位】 《讀者》(原創版)由《讀者》「原創精品」欄目發展而來,目標讀者群主要定位於高中學生、大學生及3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最新的資訊、最貼近時代、最貼近讀者的作品,給予讀者全新的閱讀感受。隨著雜志的進一步發展,這一目標閱讀群將會逐漸擴大。 【欄目簡介】 《讀者》(原創版)注重原創性、可讀性,體現參與性,以「推動原創作品創作,呈現真情世界,傳達心靈體驗,記錄親歷時刻」為宗旨,提倡更多的文章素材真正來於身邊人的故事、所感、所悟。 現在本雜志欄目的設置有: 【獨自歌唱】(也就是卷首語,每期發稿1篇,要求簡潔、輕靈、雋永、睿智) 【筆端流雲】(此欄目每期發稿3-4篇,文章要求文采飛揚,為了滿足詩歌愛好者的要求,此欄目還專門開辟一個詩歌園地,每期發表1-4首詩歌。) 【天使在人間】(此欄目每期發稿3-4篇,側重體現人間的真善美,要求生動、細膩、感人。) 【人生況味】(此欄目每期發稿5-6篇,側重體現人間的諸多滋味,但是,文章不應該具有痛苦的表情和心靈,要盡量讓讀者看上去感覺快樂,充實,即使苦澀的主題,也不要表現得太沉重。) 【黃昏菩提】(此欄目每期發稿3-5篇,側重體現心靈的頓悟。) 【走四方】(此欄目每期發稿2-3篇,側重作者的親歷色彩,讀後使人產生天高雲淡的開闊心境,尤其歡迎關於異地、異域經歷的稿件。) 【金色印象】(此欄目每期發稿2-4篇,側重體現過去的的追憶,對生命的熱愛,提倡珍惜生命中綻放的每一朵花兒。) 【心的對話】(此欄目每期發稿4-6篇,側重體現人際之間(如兩輩人、同輩人之間)真實感情的交流。) 【人在旅途】(此欄目每期發稿4-6篇,側重對人生某個片斷、某段歷史、某段軌跡的思考和追憶。) 【戀戀風塵】(此欄目每期發稿3-6篇,側重體現少男、少女朦朧的情愫或者青少年男女之間美好感情,尤其歡迎充滿淡雅、青澀味道的文章。) 【城南舊事】(此欄目每期發稿3-4篇,側重溫馨疏緩的故事,尤其歡迎溫馨而親切的文章,使人讀後產生懷古的清愁。) 【無關風月】(此欄目每期發稿3-9篇,此欄目可以神遊四海,筆至八方。世間萬物萬事,皆可入筆。) 【交流】(此欄目用於編讀交流) 隨著雜志的發展,我們將適應讀者需求,對欄目進行增刪和調整。 【稿約】 一、要求首發。 二、題材、體裁不限,風格不拘。以情動人,以理喻人,文筆簡練,未曾在紙質媒體公開發表。鼓勵新人新作。 三、文章短小精悍。 四、投稿時請附作者簡介,以便我們刊登之用。 五、一經選用,即付稿酬和樣書。本刊稿酬為每千字500元。 六、投稿方式:郵寄:(730030)蘭州市中央廣場郵局《讀者》(原創版)編輯部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七、不退稿,請自留底稿。三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處理。 【審稿過程中的一些感想】 一、關於原創版的「原創」問題: 作為中國第一文摘大刊《讀者》雜志新推出的一份原創刊物,《讀者》(原創版)要求稿件的首發(在網上發表,但未曾在紙質媒體發表的可以放寬考慮),並反對一稿多投。但是,有些作者不是很清楚這一要求,把以前在其他報刊發表過的或者自己著作的一部分拿來投稿,或者做一些修改後投稿,這實質上違反了我們原創版的「原創」精神,對讀者也是很不公平的,對此我們持反對態度,對此類作品也將不予刊發。 還有一些抄襲者惡意剽竊他人文章,在我們核實的時候仍不悔改。對於抄襲者,情節嚴重的,我們將予以曝光並向當地相關部門通報相關情況。 作為編輯,我們理解作者的勞碌與艱辛;希望作者也能多理解和支持一本原創雜志的生存和發展。 二、關於電子郵件投稿的自動回復問題: 我們前段時間與部分作者的交流中,發現有些作者希望我們的投稿信箱開通自動回復功能,以確認投稿是否收到。 我們在以前曾開通過自動回復功能。但是,有的作者的投稿信箱也有此功能。也就是說,當這個作者給我們投稿的時候,一夜之間,我們的電子信箱全部堆滿了「自動回復」。這種情況我們出現過多次,給我們的工作造成了太多的不便。最後,沒有辦法,我們只好取消了自動回復。 目前,給我們雜志投稿的作者涉及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開通自動回復的條件尚不具備。這種情況還請各位作者能夠諒解。 三、關於電子郵件投稿的「已閱回執」問題: 有的作者在給我們發郵件的時候,設置了「已閱回執」。也就是說,我們的編輯只要打開他(她)的電子來稿,他(她)就會收到一份「已閱回執」。但是,有些設置回復的作者卻沒有收到回執,便懷疑我們是否打開了稿件。 首先,我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所有來稿一律打開(除非含有病毒的)。原創版是中國第一大刊《讀者》創辦的刊物,作為《讀者》集團的一分子,我們會善待每一位作者,善待每一篇來稿。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為一本新的刊物,我們沒有理由不認真對待我們的作者。 其次,沒有自動回復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們採用的是outlook系統看稿,每個編輯從總的信箱([email protected])的來稿中拷貝一部分拿到自己的電腦上看。在電腦上沒有上網的情況下,無法發送「已閱回執」。二是我們前段時間信箱出了問題,同樣的一篇投稿到我們的信箱時變為相同的幾篇甚至幾十篇,編輯看稿的時候首先變為刪稿,這時常常跳出的「是否發送『已閱回執』」對話框就顯得非常麻煩,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的編輯就點了不再發送「已閱回執」了。(而且,據我的操作情況,我發現好像任何一個編輯在審拷貝過來的郵件時點擊了「不再發送」,都對整個信箱有效。) 這種情況也請各位作者能夠諒解。 四、關於樣文問題: 許多作者在與編輯交流的時候,希望我們提供樣文。由於《讀者》的網站正在建設中,所以,從網上提供樣文暫時做不到,還忘作者們諒解。 如前所述,《讀者》(原創版)由《讀者》「原創精品」欄目發展而來,因此,《讀者》「原創精品」欄目便是非常好的樣文。此外,《讀者》每期最受歡迎的文章也完全可以拿來做樣文。 一本雜志的成功是編輯、讀者、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願真誠合作,成就彼此更完美的人生!
麻煩採納,謝謝!
『拾』 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右下角有標計象一朵花是屬什麼版本。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 「中華民國三年 」。 「年 」字後沒有 「造 」字,其他年版都在 「年 」字後面有一 「造 」字。三年版 「民 」字中有一 「點 」,而其他年版民字無 「點 」。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兩種模具,老模具為 185道邊齒,新模具為 170道邊齒,鑄量都較多,屬普通流通版。鑄造量較少的版別有:
「O」記版。即在嘉禾圖案中有 「O」形暗記,在嘉禾結帶處呈橫 「8」字形,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 「O」形圓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未封領,肩章較寬,五星比較凸出。
2.粗發版。袁頭發較粗,發型呈波浪。嘉禾結帶沒有形成縱橫交 「8」的結花,右邊一束嘉禾結帶處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圓。
3.三角圓版。此幣背面圓字內的 「口 」字形成 「 △ 」 形,而其他版別是 「開口 」形。
4.開口貝版。此幣壹圓的 「圓 」字內 「貝 」字最下一橫未未與豎筆連接,形成 「開口貝 」。該版袁像肩章條紋明顯,袁眼中有一從上至下的直線,俗稱 「睜眼 」,這一特徵也是其他版別未見的。
5.加鑄 「甘肅 」兩字版。此幣系甘肅蘭州造幣廠沿用民民國三年版舊模,在袁像左右加鑄 「甘肅 」兩字,其餘與開口貝版相同,鑄量僅數萬枚。
6.簽字版。此幣甚少見,天津造幣廠試鑄樣幣,並未流通。該幣在袁像右側刻有一豎行英文字母 「L.GioRGi」,是在華外籍鑄幣專家義大利雕刻師 「魯爾治 ·喬治 」簽名縮寫。
7.「T」字邊、鷹洋邊。此兩種幣均稀見,系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樣幣。正、背圖案與流通的一般袁大相相同,僅在邊齒上有區別,為 「T」字形邊或鷹洋幣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