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鍾國情人節是哪天

鍾國情人節是哪天

發布時間: 2022-06-13 15:57:52

Ⅰ 中國的情人節有哪兩天是的

正確答案是元宵節與上巳節。
一個是春節後的燈節,一個是春遊的節日。
正月十五的燈節春寒料峭,還不能說是戀愛的好時機,但古時候,大家閨秀走出家門的機會基本上被限制了,屈指可數的偶遇就可能產生愛情。
觀燈就是全家出動上街的場合,有心人遇到可意的對象,進而演化出故事,確實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很多。
再就是上巳節,農歷三月三日。這個上巳節,可能是真正的情人節。
古代沒有後來逐步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的充滿儀式感的婚姻成就程序之前,就是依靠這個節日繁衍後代的。
就像動物世界裡面講的,大草原上又是鬱郁蔥蔥,到了動物 的季節。
古人在這個節日,實際上是一個時間段,類似今天的小長假,可以為了繁衍的需要,自行與意中人結合,所謂約束人們的一系列規范,都讓位於人類繁衍這個最重大主題。
今天看來,這是怎樣一個場景呢?!
我們人類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留下節日與歷史。邊遠地區的瀘沽湖走婚就是這種古老節日的現代遺存,從走婚的形式可以依稀想像古人在這個節日里的豪放與快意,遠勝今人幾條街吧!
現在也只能在懷古的書籍裡面了解這些老節日,早已經不再流行,甚至陌生了。倒是公歷的2月14日情人節繼承了他的本土精神,節日的紀念時間變了,雖是舶來洋節,但人類的繁衍精神是共通的。

Ⅱ 情人節是哪一天

外國的情人節是2月14號,咱們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歷的七月七日。不知道你想問哪個情人節?

Ⅲ 中國的情人節究竟是哪天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正月十五);另一個是七夕節(本稱乞巧節,七月初七)。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節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靈巧,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中國的情人節應該是正月十五,不僅僅是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的日子,也是古時情人幽會的日子——中國的情人節。

Ⅳ 情人節有哪幾天呢

--------------------------------------------------------------------------------

情人節:2月14
七夕節:7月初7
中國的情人節:正月15
還有,最重要的,別忘記了,你們的"戀愛紀念日"

Ⅳ 中國的情人節究竟是在哪一天

中國的情人節是7夕,也就是7月初7。 再給你說點別的吧,懂多點。 告訴你吧,一年12個月里每月的14號就是一個情人節,也就是有12個不同的情人節。 每個情人節都有不同的意義和故事!額,給你簡單說一下吧。 記情人節1月14日 西方傳統情人節2月14日 白色情人節3月14日(台灣、韓國、日本比較就行的情人節) 黑色情人節4月14日(呵呵,其實黑色情人節是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單身貴族過的節日,在這一天單身的人穿黑色的衣服喝黑咖啡,一切都是黑色的,寓意「讓愛情見鬼去吧!) 有事,待會補充

Ⅵ 真正的中國情人節是哪一天

農歷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稱作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1、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


2、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



5、「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6)鍾國情人節是哪天擴展閱讀: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習俗:


1、香橋會: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台即稱為「拜七娘媽」。在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

Ⅶ 情人節是哪天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起源於基督教,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

中國則將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視作情人節。日期是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2021年的七夕節在陽歷的8月14日。

同時每年的3月14日被定為白色情人節,是西方情人節的一種。

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也被稱為網路情人節,1月14日被稱作日記情人節,12月14日稱為擁抱情人節(也稱校園情人節),5月14日被稱為玫瑰情人節,6月14日被稱為親親情人節,7月14日被稱為銀色情人節(帶意中人回家介紹給父母長輩的日子),4月14日被稱為黑色情人節(又名單身節,是一個誕生認識的非正式節日。),8月14日被稱為綠色情人節(提倡綠色環保和樂活精神的情人節,西方節日的一種。)

Ⅷ 中國情人節是哪天有什麼來歷

七做一回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

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日趨完善,七夕已成為普遍的節日,節俗活動日臻豐富多彩,而「乞巧」之舉則成為最為普遍的節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一書中描述此俗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等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更為有趣的是,由於魏晉文化的繁榮,此時的登樓曬衣改為了登樓曬書。隋唐是七夕節大發展的時期,雖然其習俗基本上和魏晉相同,但其規模和盛況遠遠超過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間以錦彩結成樓殿,「嬪妃穿針,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的場景,在《隋唐演義》等文學作品中可以窺見一斑。特別是吟詠七夕的詩篇更比比皆是,僅全唐詩中就有僅千首。比如崔顥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執針線。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間不相見。」祖詠同題詩亦雲:「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明清時期,七夕做為最重要的民間年節之一,可謂精彩紛呈。據記載,明代七夕時,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動則是家家陳瓜果等食品和焚香於庭,用以祭祀牽牛郎、織女二星乞巧。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熱點內容
一朵小山花 發布:2025-08-22 06:16:20 瀏覽:865
黃楊盆景料 發布:2025-08-22 05:58:01 瀏覽:869
花卉棚盆景 發布:2025-08-22 05:23:46 瀏覽:957
蘭花蟹葯用 發布:2025-08-22 05:14:25 瀏覽:175
鐵蘭花的劍 發布:2025-08-22 05:10:16 瀏覽:595
梅花箋 發布:2025-08-22 05:03:49 瀏覽:196
深圳盆景葡萄 發布:2025-08-22 05:02:19 瀏覽:232
你聽過荷花嗎 發布:2025-08-22 04:26:38 瀏覽:166
丁香茶的味道 發布:2025-08-22 04:26:04 瀏覽:18
蘭花豆貼紙 發布:2025-08-22 04:21:30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