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童年窗下一朵
1. 童年 歌詞(全部)
童年 (Live) - 羅大佑
詞:羅大佑 曲:羅大佑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草叢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 手裡的漫畫 心裡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平日記憶 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 就這么幻想 這么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 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1)輝煌童年窗下一朵擴展閱讀
《童年》是電視劇《走過夏季》的片尾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張艾嘉演唱,收錄在1982年發行的《之乎者也》專輯中。1994年該歌曲所在的專輯獲「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
2009年,羅大佑憑借該歌曲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 有關兒時的窗的歌名叫
燕歸巢
歌手:張靚穎 / 張傑
雨後江岸天破曉
老舟新客知多少
遠山見竹林芳草
晨風撫綠了芭蕉
寒梅落盡把冬了
銜春的燕想歸巢
沿途的景 牽掛的人
兩情迢迢
柳葉槳濺桃花浪
汀州里鶴眺遠方
飲一盞歲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飛揚
山水間歌聲回盪
回盪思念的滾燙
去年的家書兩行
讀來又熱了眼眶
雲水邊靜沐暖陽
煙波里久違的故鄉
別來無恙
你在心上
柳葉槳濺桃花浪
汀州里鶴眺遠方
飲一盞歲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飛揚
山水間歌聲回盪
回盪思念的滾燙
去年的家書兩行
讀來又熱了眼眶
雲水邊靜沐暖陽
煙波里久違的故鄉
別來無恙
你在心上
兒時的窗
蒼老的牆
是否偷換了方向
堂前的你和我
相逢時會沉默
還是會訴盡衷腸
山水間歌聲回盪
回盪思念的滾燙
去年的家書兩行
讀來又熱了眼眶
雲水邊靜沐暖陽
煙波里久違的故鄉
別來無恙
你在心上
別來無恙
你在心上
3. 童年歌詞完整版
歌曲:童年
歌手:張艾嘉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歌詞: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
心裡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裡總是 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就這么幻想 這么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3)輝煌童年窗下一朵擴展閱讀:
詞曲作者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了這首歌,創作《童年》的時候羅大佑正在醫科大讀書,寫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邊,更不是在榕樹下,而是一個普通的地方。
羅大佑寫歌的時候,腦海中全是粉筆、黑板、便當、課桌,而真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羅大佑寫下《童年》這首歌。
4. 關於童年的兒童詩
關於童年的兒童詩有: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些都是關於童年的兒童詩,還有更多這樣的兒童詩,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借鑒下。
5. 高爾基 《童年》全文
高爾基 《童年》全文內容為: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纖夫,後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
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彌漫著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裡含著敵意。一天,他出於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害了一場大病。從此,阿廖沙就開始懷著不安的心情觀察周圍的人們,不論是對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難以忍受。他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
但在這個污濁的環境里,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里有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弦的曲調。小茨岡跳著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親可愛,與人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則與之相反,它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後來,外祖父遷居到卡那特街,招了兩個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後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和奴隸習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她的變化使阿廖沙心裡感到十分沉痛。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心,經常發脾氣,愁眉不展。後來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人單獨生活。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夏天思考之後,他終於增強了力量和信心。
母親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後父打。貧困和疾病,吞蝕著她的美麗。由於她心境不好對阿廖沙常常表現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由於和後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為了糊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5)輝煌童年窗下一朵擴展閱讀:
1、《童年》主人公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個善於觀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別好壞。在這方面,周圍的人給他很大的影響。在他的一些朋友幫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間還存在著「真、善、美」,這些東西就在他身邊。
2、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3、《在人間》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是其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高爾基用圓潤的筆法寫了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他用親身體驗的生活經歷,反映了當時俄國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徵和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
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糊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干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6. 求高爾基的《童年》的佳段,要賞析
《童年》佳句賞析
(一)《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賞析
阿廖沙因把桌布放進染缸遭外公毒打,卧床養傷。後來,外公來看他,向他講起自己年輕時在伏爾加河上做纖夫時的情形,節選片段即為外公講述內容。
片段主要描述了兩個場景:一是纖夫拉纖時的場景,一是纖夫們休息時的場景。兩幅場景形象而逼真地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俄國纖夫生活的全貌。一方面纖夫的工作是沉重、痛苦、令人無法忍受的。赤腳逆水行船,上有能將腦殼曬的直冒油的太陽,下有又尖又利的碎石子。腰彎的頭點地,渾身的骨頭格格作響,汗浸得眼看不見路,連跌交也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可以趁機喘口氣。這種場景讓人不由得想到俄國著名畫家列賓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中所展示的纖夫形象。纖夫的日子是沉重而艱辛的,這里作者堅持了他現實主義寫作原則,不誇張,不想像,全部用白描手法將烈日下纖夫拚命拉纖的步履維艱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後讓人動容。但另一方面纖夫們對待沉重生活的態度又是開朗樂觀的。休息歇腳時,他們一邊煮飯,一邊唱起心愛的歌謠,喊聲震耳,連稀飯溢出來都不知道。面對生活的苦難,他們沒有嘆息,沒有沉默,而是工作時拚命努力,休息時盡情宣洩。為了顯示纖夫們歌聲的豪邁,作者用伏爾加河水來襯托。「這時,伏爾加河的流水就彷彿流的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奔騰起來,直沖雲霄。」白天勞作場景與傍晚休息場景對照來看,俄國纖夫生活的悲慘與對生活樂觀開朗的態度就很鮮明的體現出來了。
這個片段是《童年》全書中對外公為數不多的正面描寫中著墨最多的一處。阿廖沙聽著外公的講述,覺的外公成了外婆童話中的人物,由一個乾瘦的小老頭變成童話中的大力士,一個人用纖繩拉著一條巨大的灰色貨船沿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外公殘暴自私、冷酷、吝嗇之外還有一些好的品質,如果不是當時社會的逼迫,也許他不會變成後來那樣一個令阿廖沙討厭、憎惡的惡人,這是對黑暗社會的控訴。
(二)《茨岡》賞析
這個片段是全書的第三部分,敘述阿廖沙在外公家生活的場景。在這個片段里,幾乎外公家的每個人都出場了,有善良能幹、活潑開朗的小夥子茨岡、勤快正直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能歌善舞、善良慈祥的外婆、快活善良的保姆葉夫根尼婭、也有殘酷自私、陰險暴躁的外公和自私毒辣、貪圖錢財的舅舅們,每一個人都通過他們的言談舉止顯露了自己的性格。所有人當中,小夥子茨岡著筆最重,他是阿廖沙童年時代最喜歡的一個玩伴,陪他度過童年一段寂寞孤單無助的生活,使阿廖沙在外公、舅舅製造的壓抑陰霾的氣氛中感覺到一絲陽光,作者對他是有無限懷念的。
片段通過三個事件來回憶他:茨岡陪阿廖沙做游戲、節日晚上的娛樂活動、茨岡之死。其中,第一與第三個事件都以茨岡為敘述中心,第二個事件也用很大比重寫他。三次事件的描寫使茨岡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現。陪阿廖沙游戲時,作者從客觀敘述的角度刻畫茨岡的性格:聰明靈巧、可愛天真、善良。會把細線做成馬具,用紙剪出雪橇,讓蟑螂拉著奔跑,會讓小老鼠眨著眼睛拖尾巴直立行走,還會用紙牌或錢幣變戲法。同孩子玩耍時,他的喊叫聲比孩子們還高,簡直與孩子沒有什麼差別。阿廖沙挨打時,他明知沒用,還是一次次忍不住把手伸出去。節日晚上的娛樂活動,作者主要通過茨岡的動作來塑造他,對他跳舞時的姿態作詳細描述。他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廚房中央旋轉著,彷彿渾身著了火,踏著小碎步,靴跟敲擊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櫥櫃里的餐具嘩嘩響,一會兒,他又張開雙臂,恰如雄鷹展翅,兩腿舞得飛快,簡直看不出他在邁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隻金黃色的雨燕飛來飛去,他的絲綢襯衫金光閃閃,顫抖著,浮動著,映照著周圍的一切。」「小茨岡忘情地跳著,毫無倦意。看來,如果現在打開門讓他到外面去跳,他會沿著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可就是這樣一個可愛天真、聰明靈巧、開朗樂觀的人卻被舅舅們害死了。他們讓他在刮風下雪的寒冬背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到雅科夫舅舅亡妻的墳上去。十字架要兩個人吃力地抬起來才能放到他背上,而他只有19歲。結果腳被絆了一下,十字架砸在脊背上,他因失血過多而死。茨岡之死這段描寫中,從一個兒童的視角詳細記敘了他所見的一切。一方面專用三小段文字描述茨岡臨死前的狀態,顯示他臨死前的痛苦與凄慘。開始從外面抬來時,他躺在廚房的地板上,嘴角冒著粉紅色的血泡,鮮血在他身下積了一大片,順著地板向門口流去。第二節仍寫鮮血,「血一直在流著,門檻下面已匯集了一大片血,黑糊糊的,彷彿在不斷升高。」第三節中陽光已離開他,他臉色發暗,手指已不再動彈,瀕臨死亡。這幾段描寫還寫了他的神情、身體形狀及周圍陽光的變化,通過它們的變化描寫,我們清楚的看到活力與生命是怎樣一點點、一絲絲從一個力大無窮的正直青春年少的小夥子身上失去。他才19歲,還夢想著有一幅唱歌的好嗓子,還想再陪孩子游戲,還想再跳起歡快的舞蹈,可這一次都不可能實現了。另一方面作者還通過兩種不同類型人的言談舉止來寫茨岡之死:一類以外公、舅舅為代表。雅科夫舅舅說:「幸虧我們及時撒了手,不然我們也會被砸成殘廢的。」「幸虧我沒有抬十字架根部那一頭,否則我也……。」外公走進廚房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這些混帳東西!多好的一個小夥子,讓你們給白白地毀了!再過四、五年,他就是一把好手,千金難買啊……」所有話語中沒有一絲內疚、難過的意味,有的只是倖免於難的慶幸與失去僱工的惋惜。這一切從側面反襯出茨岡的死對他們來說是多麼毫無價值。果然,「小茨岡被悄悄埋掉了,沒有舉行葬禮」。另一類以外婆為代表。作者這樣寫外婆的表現:「外婆伏在地板上,兩手在伊凡臉上頭上和胸部撫摩著,對著他的眼睛呼吸著,然後拿起他的手,輕輕地揉搓。蠟燭全被她碰倒了,後來她吃力地站起身來,臉色鐵青,身上的黑衣服閃著光亮。她可怕地瞪大眼睛,低聲說:『滾出去,該死的東西!』」老僱工格里戈里與保姆葉夫根尼婭也十分難過。格里戈里在茨岡背十字架出發前就十分擔心,問茨岡:「扛的動嗎?」挨舅舅的罵後,還囑咐茨岡當心,別壓壞身子。出事後,痛罵舅舅們壓死了茨岡。保姆一反快活舉態,傷心哭訴。作者就這樣通過兩類人不同表現的對比記述了茨岡之死,既表達了他對茨岡之死的無限哀傷,又揭露了外公、舅舅們的冷酷無情。
片段中作者在刻畫小茨岡形象的同時,還主要通過動作、語言刻畫了阿廖沙周圍的其他人。外婆這里主要突出了她擅長跳舞的特徵。作者在這里用了抒情的筆調把外婆跳舞時的神態描繪的惟妙惟肖。先是輕輕跳著,兩腳在地板上無聲滑動,再是輕輕走來走去,身子搖晃著,忽然間又邁開舞步象旋風似的旋轉起來。三種動作中,神情、舉止各不相同。作者從眉毛、眼睛、雙手、身材、腳步、雙臂等身體各個部位角度用變化多姿、豐富優美的語言,將外婆舞姿寫得優美動人。保姆葉夫根尼婭快活善良的特徵通過她演唱的民歌及對茨岡之死的態度來塑造。她唱的兩首民歌詼諧有趣而又符合她身份。茨岡死時,她傷心痛哭。從老匠人格里戈里對阿廖沙的談話及對待茨岡之死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正直的品質,他告訴阿廖沙舅舅打死老婆的事,痛罵舅舅害死了茨岡,作者通過話語描述塑造了這個人物。
這個片段還刻畫了雅科夫舅舅的兩重特徵,一個特徵是殘忍無情,一個特徵是善彈吉他。片段中兩處寫到他的殘忍無情,一處是他打死老婆,一處是他害死了茨岡。前一處作者採取倒敘的方式來交代。作者沒有在他打老婆時描寫他的殘忍,而是通過打死老婆後他醉酒時大哭大鬧,在自己臉上、額上和胸脯上捶打,大聲哭訴的表現和老匠人格里戈里向阿廖沙講述舅舅打老婆的情形來表現他的殘忍無情,後一處作者則採用現場目擊的方式寫他的殘忍。小夥子茨岡之死他負有直接責任,但他卻沒有一絲愧疚,只是慶幸自己的命大,還威脅格里戈里說就算是他害死茨岡的那又怎麼樣。作者除刻畫了雅科夫舅舅殘忍無情的個性外,還用多種藝術手法寫了他彈吉他的高超技藝。一是從他彈吉他時的神態動作來寫。從頭發、脖子、臉龐、眼睛、雙手的姿勢及動作上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他演奏時的全神貫注;二是從聽眾的反映上來寫。人們安靜下來,屏息靜氣,如醉如痴。「米哈伊爾舅舅的兒子薩沙聽得最為著迷,一幅緊張的神氣,一直朝雅科夫探著身子,目不轉睛地望著吉他,獃獃地張著嘴,口水從嘴角流下來。有時他聽得出神,不小心從椅子上掉下來,連忙用手撐著地板。這時他乾脆坐在地板上,瞪著一雙呆滯的眼睛,繼續聽下去。」三是從樂曲給人的感覺來寫。樂曲讓人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讀者在欣賞雅科夫舅舅彈奏吉他這一段文字時,要注意不可認為他彈得一手好吉他就覺得他是一個好人。作者描寫這段內容,主要是為了烘托氣氛。節日晚上的活動是阿廖沙最幸福、最難忘的美好時光之一,舅舅的演奏只是一個背景襯托,真正讓阿廖沙難忘的還是外婆與茨岡的舞姿。雅科夫舅舅吉他彈得再好,本質上也還是個殘忍無情的惡棍,這是讀者欣賞時要注意的一點。
附:精彩片段
(一)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外公那乾瘦但卻勻稱的身軀偎依著我,他講起了自己童年時代的艱苦歲月,他用詞很粗魯,難懂,但他講的很流暢,有條有理。
他那雙綠瑩瑩的眼睛充滿著熱情,閃閃發光,金色的茸毛歡樂地豎起來;他那尖尖的嗓音變得又粗又重,對著我的臉吹噓起來:
「你到這里來坐的是輪船,是蒸汽送你來的,可是我年輕的時候,得靠自己的力氣拉纖,在伏爾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裡走,我赤著腳在岸上拉纖,踩著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這樣從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陽曬的後腦殼直冒油,腦袋裡像燒化的生鐵似的,可還得不停地拉,腰彎的頭點地,彎的渾身骨頭格格響,汗流滿面,汗浸的睜不開眼,看不見路,心裡直想哭,眼淚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麼話也不能說!只能埋頭拉纖,不停地走。有時候滑脫了纖索跌到了,跌個嘴啃泥,這到該高興,力氣都用盡了,跌一交也能喘口氣,歇那麼一小會兒。你瞧,這都是上帝親眼看見的,人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穌眼前!……就這樣,我沿著伏爾加這條母親河的河岸走了三趟:從辛比爾斯克到雷賓斯克;從薩拉托夫到這里;又從阿斯特拉罕到馬卡里耶夫的集市。這三趟足足有幾千俄里!到了第四個年頭,我就當上了駁船上的工長,因為我向老闆顯示出聰明才幹!……」
聽著外公講述,我彷彿覺得他像一朵雲彩似的迅速地長大,由一個乾瘦的小老頭變成了童話中的大力士,他一個人用纖繩拉著一條巨大的灰色貨船沿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
有時他從床上跳下來,神氣活現地揮動雙手,給我表演纖夫們拉著纖索走路的樣子,表演纖夫們如何從船艙里排水,一面唱著纖夫的歌謠,後來他又像年輕人那樣縱身跳回到床上,一舉一動都變得優美異常,他的聲音更加深沉、粗重了。他繼續講下去:
「你聽著,阿廖沙,當我們停下來,休息歇腳的時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里鎮附近,我們通常是在那座綠山腳下找一個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飯,一個窮苦的纖夫唱起了心愛的歌謠,所有的人也都跟著他嚎叫起來,喊聲震耳,讓你聽了渾身直打顫。這時,伏爾加河的流水就彷彿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奔騰起來,直沖雲霄!這時,一切的痛苦都像塵土似的隨風而去。有時候,大夥兒只顧唱歌了,鍋里的稀飯溢出來,那個專管煮飯的纖夫頭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時候可以盡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該做的事!」
有人朝屋裡探了幾次頭,叫外公出去,可是每次都被我攔住了,我請求道:
「不要走!」
外公總是微笑著朝人們揮揮手,說:
「再等一會……」
(二)茨岡
我的確很愛伊凡,他的精彩游戲常常使我驚愕不已。
每逢禮拜六,外公把一周來犯過錯的孩子挨個揍一遍,就去做晚禱了。這時,廚房裡就開始了非常精彩的活動,好玩極了。小茨岡從爐炕後面捉了幾只黑油油的蟑螂,接著,他飛快地用細線做成馬具,用紙剪一架雪橇,不一會兒,四匹小黑馬就拉著雪橇在刨平的米黃色桌面上奔跑起來。伊凡用一根細長的木片驅趕著他們,眉飛色舞地尖叫道:
「哎,去迎接主教啦!」
接著他又剪一個小紙片,貼在一隻蟑螂背上,讓它去追趕雪橇,一面解釋說:
「忘記帶布袋啦,這個修士背著布袋追上去!」
這時,伊凡又用線栓住另一隻蟑螂的腿,於是這只蟑螂低著頭朝前爬去。伊凡拍手叫道:
「這是教堂執事從小酒館出來,現在去做晚禱啦!」
接著,小茨岡又拿出幾只小老鼠。這些小老鼠都聽他指揮,直立行走,拖著長長的尾巴,可笑地眨巴著一雙機靈的像黑珍珠似的眼睛。他對小老鼠可好啦,把它們藏在自己懷里,用嘴含著糖塊喂他們,不時地親吻他們。他令人信服地說:
「老鼠是家裡聰明的寵物,它非常可愛,家神特別喜歡它!誰養老鼠,家神公公就寵愛誰……」
小茨岡還會用紙牌或錢幣變戲法,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他的喊叫聲比孩子們還高,簡直同孩子毫無差別。有一回,他跟孩子們一起玩牌,接連幾次被孩子們捉了「傻瓜」,他傷心極了,生氣地噘著嘴,就不再玩了。後來,他氣呼呼地向我埋怨說:
「我知道是他們暗中搗鬼!他們互相使眼色,在桌子底下換牌。這能算是玩牌嗎?要是搗鬼,我自己也會,而且不比他們差……」
小茨岡十九歲,比我們四個人的歲數加在一起還大。
在那些節日的夜晚,他給我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這時,外公和米哈伊爾舅舅外出做客去了,雅科夫舅舅披散著滿頭卷發,抱著吉他來到廚房裡,外婆准備了茶水、豐盛的小吃和伏特加酒,綠色的玻璃酒瓶底部有手工雕刻的紅花。小茨岡打扮的漂漂亮亮,像陀螺似的旋轉著走進來。格里戈里師傅進屋的時候側著身,輕手輕腳,那幅墨鏡的玻璃鏡片閃閃發光。麻臉保姆葉夫根尼婭也來了,他的臉紅紅的,體態胖大,像一隻大壇子,她天生一對狡猾的眼睛,嗓音很洪亮。有時候,聖母升天教堂的那個長頭發執事,還有一些像梭魚和鯰魚一樣面色陰郁、行跡可疑的人,也來參加我們的節日晚會。
人們先是大吃大喝,只聽見呼哧呼哧的喘氣聲,然後給孩子們分發節日禮物,再給每人一小杯甜果子酒,接著,熱鬧而又奇特的娛樂活動就漸漸開始了。
雅科夫舅舅小心翼翼地調著吉他,調好之後,每次都說一句:
「喂,諸位,我的演奏現在開始!」
說罷,他抖了抖滿頭的卷發,躬身抱著吉他,象公鵝似的伸長了脖子,他那張無憂無慮的圓臉彷彿在昏睡似的,他那雙生動的、令人難以捉摸的眼睛在一層油霧里變得暗淡無光,他輕輕地扶弄著琴弦,彈起令人陶醉而又令人奮起的樂曲。
雅科夫彈奏的樂曲迫使人們安靜下來,全場的氣氛頗為緊張。曲子象一條湍急的山溪,從遠方奔涌而來,浸透著地板和牆壁,激盪著人們的心,使人產生一種古怪的感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不安。傾聽這音樂,你的憐憫之心會油然而生,你會憐憫所有的人,也憐憫自己。大人也都變得像孩子一樣,大家做在那裡屏息不動,一聲不響,陷入沉思默想之中。
米哈伊爾舅舅的兒子薩沙聽得最為著迷,一幅緊張的神氣,一直朝雅科夫探著身子,目不轉睛地望著吉他,獃獃地張著嘴,口水從嘴角流下來。有時他聽得出神,不小心從椅子上掉下來,連忙用兩手撐著地板。這是他乾脆坐在地板上,瞪著一雙呆滯的眼睛,繼續聽下去。
大家屏息靜氣地聽著,如醉如痴。只有茶爐在低聲歡唱,但這並不防礙人們諦聽如怨如訴的吉他聲。透過兩扇四四方方的小窗,可以看見秋夜黑暗的夜空,時而有人輕輕敲打小窗。桌子上點著兩只蠟燭,像長矛似的尖尖的燭焰金燦燦的,輕輕晃動著。
雅科夫舅舅的演奏更加投入了。他彷彿在酣睡,緊緊地咬著牙,只有兩只手在單獨活動:右手彎曲的手指在深色的吉他腹板上飛快地顫動,宛如一隻鳥在撲棱著翅膀拚命掙扎,左手指在琴弦上急速地上下滑動。
他多喝了幾杯酒,幾乎每次都要用他那難聽的、尖細的嗓子唱那冗長的歌謠:
要是雅科夫能變條狗,
從早到晚他叫不休:
噢喲喲,我好寂寞呀!
噢喲喲,我好發愁!
小修女,街上走;
老烏鴉,站牆頭。
噢喲喲,我好寂寞呀!
蟋蟀在灶間叫不夠,
吵得蟑螂們昏了頭。
噢喲喲,我好寂寞呀!
一個乞丐晾曬包腳布,
另一個乞丐就來偷!
噢喲喲,我好寂寞呀!
是啊,哎,我好發愁!
這支歌謠聽得我痛苦極了,當雅科夫舅舅唱到那兩個乞丐的時候,我實在忍耐不住,傷心地痛哭起來。
小茨岡聽音樂的時候,也和大家一樣,全神貫注,他把手指插進烏黑的頭發里,眼睛盯著屋角,鼻子里發出輕輕的呼嚕聲。有時他突然叫起來,惋惜地說:
「上帝啊,要是給我一副好嗓子,我也來唱一個!」
外婆這時嘆著氣說:
「好啦,雅沙,你彈得讓人心裡難受!凡尼亞,你來給大家跳個舞吧……」
有時候,外婆的請求不是馬上能夠得到滿足的,不過樂師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鍾,然後握起拳頭,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彷彿把一件既無形又無聲的東西從自己身上甩掉,神氣活現地喊道:
「扔掉憂愁和煩惱吧!凡尼卡,出場!」
小茨岡捋了捋逢亂的頭發,拉了拉那件橘黃色襯衫,像踩著釘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廚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頰泛起紅暈,不好意思地微笑著,請求到:
「只是你的節拍要快一點,雅科夫·瓦西里奇!」
於是雅科夫像發瘋似的彈起吉他,小茨岡在廚房中央旋轉著,彷彿渾身著了火,踏著小碎步,靴跟敲擊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櫥櫃里的餐具嘩嘩響,一會兒,他又張開雙臂,恰如雄鷹展翅,兩腿舞的飛快,簡直看不出他在邁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隻金色的雨燕飛來飛去,他的絲綢襯衫金光閃閃,顫抖著,浮動著,映照著周圍的一切。
小茨岡忘情地跳著,毫無倦意。看來,如果現在打開門讓他到外面去跳,他會沿著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橫穿一次!」雅科夫舅舅用腳打著拍子,喊道。
接著他尖利地吹了一聲口哨,用挑逗的聲音喊了幾句插科打諢的調皮話:
哎嗬喲!我這雙破草鞋呀,
扔了怪心疼,
要是沒有這雙破草鞋呀,
我早就把老婆孩子扔!
坐在桌子四周的人們全身顫動著,有時象被火燒著似的,尖聲喊叫著。留大鬍子的師傅不時拍打自己光禿禿的頭,嘴裡低聲念叨著什麼。有一次,他朝我俯下身來,柔軟的大鬍子蓋住了我的肩頭,像對大人似的湊近我的耳朵小聲說:
「列克賽·馬克西梅奇,要是你父親還活著,請他到這里來,他會跳的更紅火!他是個快樂開朗的人,喜歡逗人樂。你還記得他嗎?」
「記不得了。」
「記不得了?他常常和你外婆跳舞,你等一下!」
老師傅說著站起身來,他個子很高,臉色像聖像似的,顯得疲憊不堪。他向我外婆鞠一躬,用異常深沉的聲音請求道:
「阿庫里娜·伊凡諾夫娜,勞您的大駕,給大夥兒跳個舞吧!就像您過去跟馬克西姆·薩瓦傑耶維奇那樣,跳個舞,讓我們高興高興吧!」
「你說什麼,親愛的,你說什麼,格里戈里·伊凡內奇先生?」外婆向後縮著身子,面帶微笑地說:「我那裡會跳舞呀!我就會逗人發笑……」
可是大家不放過她,齊聲請求她,這時她像年輕人似的「霍」地一聲站起身來,整了整裙子,挺直身子,仰起他那笨大的頭,在廚房裡跳起舞來,邊跳邊喊:
「好哇,你們盡情地笑吧!喂,雅沙,你給換一個曲子!」
雅科夫舅舅一躍而起,全身挺直,兩眼微閉,緩緩地彈奏起來。小茨岡停了一下,跳到外婆跟前,半蹲著身子,圍繞著外婆跳,而外婆舒展雙臂,輕輕地跳著,她的兩腳在地板上無聲地滑動,彷彿在空中漂浮著,他揚著眉毛,那雙烏黑的眼睛望著遠方。我覺的,外婆的樣子很滑稽,忍不住「噗哧」一笑。格里戈里師傅立刻伸出一個指頭嚴厲地制止我,所有在場的大人也都用責備的目光掃了我一眼。
「別再跺腳了,伊凡!」格里戈里師傅譏笑地說,小茨岡很聽話,立刻跳到旁邊,在門檻上坐下來。這時保姆葉夫根尼婭提起嗓子唱起來,她的嗓音不高,但清脆悅耳:
綉花姑娘喲,真可憐,
一個禮拜她要綉六天,
累的她腰酸腿又疼喲,
哎喲喲,忙的她整天不得閑!
外婆不跳了,彷彿在低聲講述什麼。這時她輕輕地走來走去,身子搖晃著,若有所思,有時手搭涼棚朝四下里瞧瞧,整個胖大的身軀在優柔地搖動,腳步遲緩,小心翼翼。她停下來,忽然被什麼東西嚇了一跳,臉哆嗦了一下,皺了皺眉,臉上立刻浮現出和藹可親的微笑。她朝旁邊躲了躲,伸出一隻手,恭恭敬敬地給人讓路。然後她垂下頭,屏息靜氣,臉上的笑容更加迷人,她仔細聽了聽樂曲,忽然間,她邁開舞步,像旋風似的旋轉起來,整個身子顯得更加勻稱,身材也顯得更高大了。此時此刻,她奇跡般地恢復了青春,變的漂亮、可愛,優美動人的舞姿緊緊地吸引著人們的視線!
葉夫根尼婭用深沉、洪亮的嗓音唱道:
好容易熬到禮拜天,
做完午禱就去舞翩翩。
她最後一個回家轉呀,
真可惜,美妙的節日實在短!
外婆跳完之後,回到茶爐旁邊,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大家都誇她的舞跳的好,而她理了理頭發,說:
「你們算了吧!真正會跳舞的女子你們還沒見過呢。在我們巴拉罕納城,曾經有一個姑娘,我不記得她是誰家的姑娘,叫什麼名字了,看她跳舞,有些人會高興得流淚!只要你看她一眼就夠幸福的了,別的什麼都不需要了!我非常羨慕她,真是慚愧!」
「歌唱家和舞蹈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保姆葉夫根尼婭嚴肅地說,這時她又唱起有關大衛王的歌兒,而雅科夫舅舅摟抱著小茨岡,對他說:
「你要是能在酒館里跳舞就好了,人們看了你的舞蹈會著迷的!……」
「我想有一副好嗓子!」小茨岡用抱怨的口吻說,「要是上帝給我一副好嗓子,我呀,先唱十年,然後就去當修士!」
大家都喝了不少酒,格里戈里的酒量特大。外婆一杯接一杯地給他到酒,一面警告他說:
「格里沙,你要當心呢,再喝下去,你的眼睛會喝瞎的!」
格里戈里滿不在乎地回答說:
「那就喝瞎好啦!這雙眼睛我也用不著啦,什麼世面咱沒見過呢……」
他雖然沒有喝醉,可是話越來越多,幾乎說的都是我父親的事:
「馬克西姆·薩瓦傑耶維奇是我的好朋友,他真是個心胸寬廣的人……」
外婆連聲嘆息地附和說:
「是啊,他是上帝的好孩子……」
這一切都非常有意思,深深地吸引著我,令我不安,這一切流露著淡淡的哀愁,悄悄地,無休止地侵擾著我的心。在人們身上,哀愁和歡樂同在,無法分開,有時莫名其妙地相互交替著,變幻無常,令人難以捉摸。
有一次,雅科夫舅舅喝了酒,並沒有完全喝醉,就動手撕自己的衣服,瘋狂地揪自己的頭發和稀疏的淡黃色鬍子,揪自己的鼻子和下垂的嘴唇。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他號啕大哭,淚流滿面。「這是為什麼?」
他在自己臉上、額頭上和胸脯上捶打著,大聲哭訴著:
「我是惡棍,下流坯,我是不要臉的東西!」
格里戈里也在大聲號哭:
「說的對,罵得好!……」
我外婆也帶著醉意,他抓住兒子一隻手,勸解說:
「得了,得了,雅沙,上帝知道該怎麼教導人!」
外婆喝酒之後,變的更好看了:那雙烏黑的眼睛笑眯眯地看著每個人,閃爍著溫暖人心的光芒,她揮動頭巾扇著通紅的臉,用唱歌似的嗓音說:
「上帝呀,上帝,一切多麼美好啊!哎,你們快瞧瞧吧,一切是多麼美好啊!」
這是她的心聲,她終生都在發出這樣的呼喊。
一向無憂無慮的舅舅痛哭流涕,發瘋地喊叫,這使我大為驚奇。我問外婆,舅舅為什麼哭,為什麼罵自己、打自己。
「你什麼都想知道!」外婆一反常態,悶悶不樂地說,「以後你就知道啦,現在打聽這事還太早……」
外婆的話更加撩撥我的好奇心。我到作坊里去找伊凡,纏著他問個究竟,但他不想回答我,只是輕聲笑著,斜眼望著格里戈里師傅。後來,他不耐煩了,把我從作坊里攆出來,高聲地喊道:
「別纏人了,出去!當心我把你放到染鍋里,把你給染了!」
老師傅站在寬大低矮的爐台跟前,爐台上砌著三口大鐵鍋,他用一根長長的黑木棒在鍋里攪和著,時而拿出木棒瞧一瞧,仔細查看木棒下端滴下的帶顏色的水。爐火燒的很旺,火光映在他那條像神甫的祭衣似的花花綠綠的皮圍裙上。大鍋里的染料水在噝噝作響,刺鼻的水蒸汽像濃雲似的湧向門口,院子里飄盪著乾燥的雪糝。
老師傅從眼睛下方瞥了我一眼,他那雙混濁的眼睛充滿血絲,語氣粗魯地對伊凡說:
「劈材!難道你沒長眼睛?」
小茨岡跑出去拿劈材了,格里戈里在染料袋子上坐下來,向我招了招手:
「過來!」
他讓我坐在他膝蓋上,用他那溫暖柔和的大鬍子扎著我的臉,令人難忘地講給我聽:
「你舅舅把老婆打死了,折磨死了,而現在後悔了,良心上受到折磨,明白了嗎?你呀,什麼事都應該明白,不然會上當的!」
格里戈里師傅很隨和,跟他在一起,就象跟外婆在一起一樣,可以無拘無束,但他有點叫人害怕,彷彿他從眼鏡底下能看穿一切似的。
「怎麼打死的?」他不緊不慢地說,「是這樣的,同老婆一起睡覺的時候,用毯子蒙著她的頭,拚命地擠她,打她。為什麼打她?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時,伊凡從外面抱了劈柴回來,蹲在爐灶前烤手,格里戈里師傅對他並不在意,生動有力地說下去:
「他打老婆,大概是因為老婆比他好,他嫉恨她。小兄弟,卡希林父子不喜歡好人
7. 童年好句賞析,謝謝了
1.在外祖父家打架時場面的描寫: 兩個舅舅忽地一聲站起來,把身子伸過桌子,沖著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齜著牙,哆嗦著。外祖父用羹匙敲著桌子,滿臉通紅,叫聲像公雞打鳴似的響: 「叫你們全給我要飯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變樣兒了,說: 「全都分給他們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靜,分吧!」 「住嘴,都是你慣的!」外祖父叫喊著,兩眼直發光。真怪,別看他個子小,叫起來卻震天動地。
賞析:加 這段文字雖然不長,卻把一具亂七八糟的打架場面寫得很有層次,把每一個人的動作、表情、心情都鮮明地描寫出來,讀後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2. 抄寫:在幽暗的小屋裡,我父親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著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長老長的,他的光腳板的腳指頭,奇怪地張開著,一雙可親的手安靜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彎曲的;他那一對快樂的眼睛緊緊地閉住,像兩枚圓圓的黑銅錢,他的和善的面孔發黑,難看地齜著牙嚇唬我。
賞析:《童年》在藝術上運用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寫。作品主要從兒童的視角觀察描寫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動,充滿童趣, 以上一段話的描寫十分真實地表現了一個3歲男孩的心態。因為他年紀小,還不懂死亡意味著什麼,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認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親的腳趾奇怪地張開著,難看地齜著牙等等。另一方面,作家又偶爾以成人的視角評點生活,使作家筆下所寫的文字含義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3.抄寫: 她今天樣子很兇,但當我問起她的頭發為什麼這樣長的時候,她還是用昨天那樣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
「看來這世上遞給我的懲罰,上帝說:給你梳這些該死的頭發去吧!年輕的時候,我誇耀過著一把馬鬃,到老來,我可詛咒它了。你睡吧!還早著呢,——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馬上表示同意,一面編辮子,一面往沙發那邊瞧,母親就在沙發上躺著,臉朝上,身子直的像一根弦。「你昨天怎麼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笑聲說!」
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想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堅固雪白的牙齒。雖然黑黑的,兩頰有許多皺紋,但整個面孔仍然顯得年輕,明朗。但這面孔卻被松軟的鼻子、脹大了的鼻孔和紅鼻尖而給弄壞了。她從一個鑲銀的黑色鼻煙壺里嗅煙草。她的衣服全是黑色的,但通過她的眼睛,從他內心卻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她的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隻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並且柔軟得也像這可愛的動物。
賞析:文章以極其細膩而又飽含神情的筆觸描繪了「外祖母」這充滿人性光輝的人物形象。在外祖母沒有聽的我的聲音時,她的樣子很兇,「嘴唇歪扭著,黑眼珠兒閃著氣憤的光芒」。當我問到頭發為什麼這么長的時候,外祖母即刻改換了模樣,「還是用昨天那樣的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外祖母總是用這樣溫暖柔和的腔調對我說話。
把自己的頭發長說成是上帝給自己的懲罰,自嘲中滿含著幽默,一個多麼開朗的人啊。「你睡吧,還早著,——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多像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中,一個慈祥老人所說的話呀,可以想像出她臉上洋溢的微笑,可以感受到她輕松和諧的語調。
「我不想睡!」感嘆號昭示著我態度的堅決,顯現出我在外祖母面前的無拘無束乃至略微的放肆。對於我這樣的言語,外祖母馬上表示同意「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外祖母就是這樣尊重我——一個兒童的意願!她的這樣的平常的話,如同那窗外的陽光溫暖著我幼小的心靈。
她微笑時,「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齒」有皺紋的面孔「年輕、明朗」,我的外祖母是樂觀的、充滿朝氣的;全黑的衣服遮不住她眼睛裡射出發自內心的「永不熄滅、快樂的、溫暖的光芒。」外祖母又是頑強剛毅的;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卻又像一隻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我的外祖母是又是可愛的。
在那天醒來的早晨,我就這樣靜靜地注視著我的慈愛的、樂觀的、堅毅的外祖母,讓她的唱歌似的話語,如鮮花般在我的心底溫柔地開放……
這便是透過高爾基文字的河流,我們所能感知到的溫馨的畫面。
外祖父家裡,彌漫著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連小孩也熱衷於參加一份。』
賞析;此句寫出了外祖父家這種殘暴的行徑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孩子們也像大人們一樣惡毒或鬱郁寡歡。
2.『有天晚上,在已經喝過茶,還沒有吃晚飯之前,舅舅們和格里戈利師傅正在把染好了的成幅料子縫成一匹一匹的,然後在上面綴個厚紙簽兒。米哈伊爾舅舅想跟那個快瞎的格里戈利開個玩笑,叫九歲的侄兒在蠟燭上燒師傅的頂針。薩沙用燭花鑷子夾著頂針燒起來,把它燒得滾燙的,偷偷地放到格里戈利的手底下後,就躲到爐子後面去了。』
賞析;此段通過描寫薩沙的動作,寫出了恃強凌弱是這個小市民家庭的癖好。
3.『用一天傍晚,他來了,打扮得像過節似的,穿著金黃的綢襯衫、絨布褲子、像手風琴般軋軋作響的皮靴。他的頭發發亮,濃眉下一對愉快的斗雞眼,還有年輕的小鬍子底下雪白的牙齒,都閃閃發光,他那綢襯衫,和諧地映著長明燈的紅光,像是在燃燒。』
賞析;此段通過描寫『小茨岡』的外貌,寫出了『小茨岡』為了來看望我,特意穿得很隆重。
4.『『小茨岡』像一團火在燃燒,他張開雙手,像一隻鷂鷹展翅翱翔,腳步快得令人難以想像;他尖叫了一聲,往地上一蹲,像一隻金色的雨燕上下竄動,綢襯衫顫抖著,晃動著,彷彿在燃燒,在融化,發出耀眼的光輝,把周圍都照亮了。』
賞析;此段通過描寫『小茨岡』的動作,寫出了『小茨岡』的舞蹈優美。
『她沒來時,我好像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喚醒了,把我領到明亮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串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
賞析;外祖母的出現,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敏感而孤獨的心。
8. 《童年》完整版歌詞是什麼
歌名:《童年》
歌手:卓依婷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完整版歌詞如下: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嘴裡的零食
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地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就這么幻想
這么孤單的童年,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哦,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8)輝煌童年窗下一朵擴展閱讀:
《童年》是由台灣女歌手卓依婷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時長3分08秒。發行於1997年9月7日,並收錄在卓依婷的個人專輯《校園青春樂2》中。該歌曲朗朗上口的旋律,沒心沒肺的歌詞,曲中的酸楚絲毫不見,年長些許,聽到這首歌到是不禁讓人有點酸楚,有些感觸,更是懷念那時青澀的時光,流逝的歲月以及懵懂的童年時期。
詞曲作者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了這首歌。創作《童年》的時候他正在醫科大讀書。寫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邊,更不是在榕樹下,而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羅大佑寫歌的時候,腦海中全是粉筆、黑板、便當、課桌,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寫下《童年》這首歌。
9. 摘抄名著《童年》的精彩片段,並附上這段話的讀後感!!
相反,我挺喜歡米哈伊爾家的薩沙,他總是不大愛動的樣子,悄沒聲的,從不引人注目。
他眼睛裡的憂郁很像他母親,性格也溫和。
他的牙長得很有特點,嘴皮子兜不住它們,都露在了外面。他常常用手敲打自己的牙取樂,如果別人想敲一下也可以。
他總是孤零零的,坐在昏暗的角落裡,或是在傍晚的時候坐在窗前。
和他一起坐著很有趣,常常是一言不發地一坐就是一個小時。
我們肩並肩坐在窗戶前,眺望西天的晚霞,看黑色的烏鴉在烏斯可尼耶教堂的金頂上盤旋。
烏鴉們飛來飛去,一會兒遮住了暗紅的天光,一會兒又飛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剩下一片空曠的天空。
看著這一切,一句話也不想說,一種愉快,一種甜滋滋的惆悵充滿了我陶醉的內心
他坐在床上,摸了摸我的頭,他的手冰涼。
「少爺,怎麼樣?說話啊,怎不吭聲兒?」
我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想一腳把他踢出去。
「啊,你看看,我給你帶來了什麼?」
我瞧了他一眼。
他搖頭晃腦地坐在那兒,頭發鬍子比平常更紅了,雙眼放光,手裡捧著一堆東西:
一塊糖餅、兩個糖角兒、一個蘋果還有一包葡萄乾兒。
他吻了吻我的額,又摸了摸我的頭。
他的手不僅冰涼而且焦黃,比鳥嘴還黃,那是染布染的。
「噢,朋友,我當時有點過份了!」
「你這傢伙又抓又咬,所以就多挨了幾下,你應該,自己的親人打你,是為了你好,只要你接受教訓!」
「外人打了你,可以說是屈辱,自己人打了則沒什麼關系!」
「噢,阿遼沙,我也挨過打,打得那個慘啊!別人欺負我,連上帝都掉了淚!」
「可現在怎麼樣,我一個孤兒,一個乞丐母親的兒子,當上了行會的頭兒,手下有好多人!」
他開始講他小時候的事,乾瘦的身體輕輕地晃著,說得非常流利。
他的綠眼睛放射著興奮的光芒,紅頭發抖動著,嗓音粗重起來:
「啊,我說,你可是坐輪船來的,坐蒸汽來的。」
「我年青的時候得用肩膀拉著纖,拽著船往上走。船在水裡,我在岸上,腳下是扎人的石塊兒!」
「沒日沒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彎成了是,骨頭嘎嘎地響,頭發都曬著了火,汗水和淚水一起往下流!」
「親愛的阿遼少,那可是有苦沒處說啊!」
「我常常臉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萬事皆休!」
「可我沒有去死,我堅持住了,我沿著我們的母親河伏爾加河走了三趟,有上萬俄里路!」
「第四個年頭兒上,我終於當上了纖夫頭兒!」
我突然覺著這個乾瘦乾瘦的老頭兒變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話里的巨人,他一個人拖著大貨船逆流而上!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有的時候還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麼拉纖、怎麼排掉船里的水。
他一邊講一邊唱,一縱身又回到了床上:
「啊,阿遼少,親愛的,我們也有快樂的時候!」
「那就是中間休息吃飯的時候。夏天的黃昏,在山腳下,點起箐火,煮上粥,苦命的纖夫們一起唱歌!啊,那歌聲,太棒了,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伏爾加河的水好像都流得越來越快了!」
「多麼美妙啊,所有憂愁都隨歌聲而去!」
「有時熬粥的人只顧唱歌而讓粥溢了出來,那他的腦袋上就要挨勺子把兒了!」
在他講的過和中,有好幾個人來叫他,可我拉住他,不讓他走。
他笑一笑,向叫他的人一揮手:
「等會兒……」
就這樣一直講到天黑,與我親熱地告了別。
第三天,他還是那麼躺著,不斷地瘦了下去。
他臉黑了下來,指頭也不能動了,嘴邊兒上也不流血沫了。
他的天靈蓋和兩個耳朵旁,插著三支蠟燭,黃色的火光搖曳不定,照著他篷亂的頭發。
葉芙格妮婭跪在地上哭著:
「我的小鴿子,我的小寶貝……」
我感到特別冷,十分害怕。爬到了桌子底下躲了起來。
姥爺穿著貉絨大衣,腳步沉重地走了進來。
穿帶毛尾巴領子的皮大衣的姥姥、米哈伊爾舅舅、孩子們,還有很多生人,都涌了進來。
姥爸把皮大衣往地上一扔,吼道:
「混蛋!你們把一個多麼能乾的小夥子給毀了!再過幾年,他可就是無價之寶啊!」
地板上的衣服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往外爬,碰到了姥爺的腳。
他踢了我一腳,舉起拳頭向舅舅們揮舞著:
「你們這邦狼崽子!」
他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抽咽了幾下,但是沒有流淚:
「他是你們的眼中釘,這我知道!」
唉,凡紐希加,你怎麼就不知道呢?傻蛋!
「我說,怎麼辦?嗯,怎麼辦?上帝為什麼這么不喜歡我們,嗯?老婆子?」
姥姥趴在了地板上,兩只手不停地摸著伊凡的臉和身子,搓他的手,盯著他的眼,把蠟燭都碰倒了。
她緩緩地站了起來,臉上發黑,身上也是黑衣服,二目圓睜,可怕地低吼著:
「滾!滾出去可惡的畜生!」
除了姥爺,別人都出去了。
茨岡就這樣死了。
無聲無息地埋掉了。
人們漸漸地把他忘掉了
我今天想講一講過去。你們期待著我,我要講一講。我知道,我的話會使有些人心神不寧,可這大概不能叫政治宣傳,這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我以及我現在代表的所有人的心聲。我想講講我們的生活,講講那一把革命的烈火,它像巨大爐膛里的煤炭,把我們點燃,使我們燃燒。我們的國家靠這烈火生存,我們的共和國靠這烈火取得了勝利。我們靠這烈火,用我們的鮮血,擊潰並消滅了敵人的烏合之眾。我們年輕一代和你們一起,被這烈火席捲著,去經風雨,見世面,並且更新了大地。我們一道在我們偉大的、舉世無雙的、鋼鐵般的黨的旗幟下進行了堅苦卓絕的戰斗。兩代人,父輩和子輩,一起戰死在疆場。現在,兩輩人又一起來到了這里。你們期待著我們,而我們作為你們的戰友,竟製造動亂來反對自己的階級,反對自己的黨,破壞黨的鋼鐵紀律,犯下了滔天罪行。你們是想得到答案吧?我們正是如此被黨趕出自己的營壘,趕到人類生活的後方,趕到偏僻的荒漠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