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古代七夕語

古代七夕語

發布時間: 2022-06-11 17:23:55

⑴ 古人如何以古詩詞表達七夕之情

不知今夕何夕,緣知今夕七夕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相傳,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之夜

天上的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

於是,銀河兩岸閃閃發光的兩顆星

因被古人賦予悲歡離合的一個故事,而傳頌千古。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開過南枝花滿院,夜色銀河情一片。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天上佳期稱七夕,人間好景是秋光,古人已將七夕風骨,錘煉得風騷千古。且看古人如何藉此佳節,以古意情歌,熏陶情懷,表達七夕之情。

1、《古詩十九首之七夕》—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不需復雜,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與脈脈,又窮盡了虛實相間的飽滿委婉情感,令人回味無窮。

2、《七夕泛舟》—唐.盧照鄰

其一:

河葭肅徂暑。江樹起初涼。

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

連橈渡急響,鳴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風煙滿夕陽。

葭是蘆葦,因秋氣肅。煙波飄兀,棹聲滴著流水之光,夕照染在風煙之中。

其二:

鳳杼秋期至,鳧舟野望開。

微吟翠塘側,延想白雲隈。

石似支機罷,槎疑犯宿來。

天潢殊漫漫,日暮獨悠悠。

七夕之夜,雖是天潢滿滿,日暮悠悠,誰都想迎著星光,乘浮筏犯宿而去吧。

3、《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心中有無限的愁苦無法傾訴,到了半夜三更時無法入眠,唯有看著天上的星星。

4、《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牛郎與織女的歡情和離恨,傳誦千古,歷舊常新。

5、《長恨歌》(節選)——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那日的海誓山盟縈繞在馬嵬坡上,經久不絕。

6、《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宮女久久地眺望著星空,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於真摯愛情的嚮往。

7、《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銀河兩岸看似觸手可及,卻也是遙遠的距離,也許愛情需要歷經磨難才顯得珍貴。

8、《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牽牛、織女正是人間別離男女的化身,對他們不幸遭遇的嘆恨,正是對人間離愁別情的嘆恨。

9、《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10、《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相傳,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11、《七夕二首》明.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任何風俗風景,其觀感體驗皆因人而異。舊俗此時,婦女尤其是未婚少女,盡皆歡天喜地,滿懷憧憬地聚集歡會,祈祥禱福。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最傷今夜離愁曲,遙對天涯愈斷腸。

德容無此心境,她疑惑牽牛織女為什麼要此夕相會。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後的斷腸離別。

12、《浣溪沙》——清.納蘭性德

風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當年每逢七夕之夜,我們都在月下互訴著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個人伴著寒月哭泣。

⑵ 七夕節的古詩句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版札弄機杼。
終日不權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⑶ 關於七夕的詩句

《秋夕》

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坐看:坐著朝天看。坐:一作「卧」。

牽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人物牽牛和織女。

(3)古代七夕語擴展閱讀:

賞析:

這首詩構思巧妙,語言質朴流暢,感情蘊藉婉約,藝術感染力很強,頗能代表杜牧七絕的藝術成就。從形式和結構上看,全詩描物寫景與敘事抒情相結合,呈現出靈動之姿,頗動人心魄。前者旨在為後者營造氛圍,後者意在為前者規范意蘊,兩者相互襯托融為一體。

⑷ 古時候的文人在七夕節的時候都是怎樣表達愛的

五、結語

源於秦,盛於漢,完善於魏晉,七夕節最有名的神話是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文人作為最感情的人群,不僅從牛郎織女兩人的愛情中,形成了一種以星宿崇拜為核心表達的七夕文學,也對故事中的動物形象有所散發,形成了一種以動物形象為核心表達的七夕文學。

同時,對其中反派人物的厭惡,也形成了一種以神仙想像為核心表達的七夕文學,最後,對於天河的延伸,形成了一種以水嚮往為核心表達的七夕文學。

⑸ 七夕古詩4句有哪些

七夕節詩詞:

1、《七夕》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2、《七夕》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3、《七夕》

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4、《鵲橋仙》

盧炳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

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

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

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5、《七夕》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⑹ 七夕祝語詩詞有哪些

1、《漁家傲七夕》

年代:宋;作者:蘇軾

皎皎牽牛河漢女。盈盈臨水無由語。望斷碧雲空日暮。無尋處。夢回芳草生春浦。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2、《七夕》

年代:宋;作者:梅堯臣

古來傳織女,七夕渡明河。巧意世爭乞,神光誰見過。隔年期已拙,舊俗驗方訛。五色金盤果,蜘蛛浪作窠。

關於七夕: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七夕節歷史久遠,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

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西漢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⑺ 求關於七夕的經典詩詞~以宋詞為主,謝謝!

一、鵲橋仙·七夕

【作者】蘇軾【朝代】宋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白話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二、鵲橋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譯文

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三、鵲橋仙·乞巧樓空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清代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譯文

適逢七夕佳節,但卻孤獨寂寞,令人反生愁緒。叮嚀不要曝曬那舊羅衣,因為那是她曾為我縫制過的,見到它更會引起我深重的愁懷。

俯看荷塘上蓮花飄零,菱絲遮掩了碧波,而仰望長空又只有明星燦爛。親自手持我送你的妝盒裊娜而至,天上人間,你我之戀,彌久恆遠。

四、七夕

【作者】杜牧【朝代】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涼;卧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五、沉醉東風·七夕

【作者】盧摯【朝代】元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

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⑻ 在中國古代有那些關於七夕的詩詞比如鵲橋仙

1、《鵲橋仙·七夕》(宋代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回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答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2、《他鄉七夕》(唐代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3、《鵲橋仙·七夕》(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⑼ 寫七夕的詩句古詩有什麼

1、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3、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4、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唐·孟郊《古意》

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6、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唐·李賀《七夕》

7、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宋·楊璞《七夕》

⑽ 有關七夕的詩句有哪些七夕詩句大集錦

1、七夕 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2、七夕賦詠成篇 許敬宗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飄飄羅襪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
3、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4、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5、鵲橋仙 (七夕) 盧炳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
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
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
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6、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7、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熱點內容
清遠櫻花溫泉度假村 發布:2025-08-22 12:50:43 瀏覽:895
盆栽根霉病 發布:2025-08-22 12:45:40 瀏覽:357
插花地證明 發布:2025-08-22 12:43:20 瀏覽:236
小號山茶花 發布:2025-08-22 12:42:40 瀏覽:882
海棠花溪啊 發布:2025-08-22 12:34:46 瀏覽:651
生態綠植牆產品 發布:2025-08-22 12:29:13 瀏覽:4
樹狀盆栽植物 發布:2025-08-22 12:20:26 瀏覽:684
花藝情結 發布:2025-08-22 11:54:51 瀏覽:408
玫瑰炒如絲 發布:2025-08-22 11:48:30 瀏覽:221
七夕你不送禮物嗎 發布:2025-08-22 11:42:37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