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改為

情人節改為

發布時間: 2022-06-11 03:18:08

㈠ 2.14情人節和白色情人節的來歷

2.14情人節的來歷和3.14白色的情人節來歷。

先說說2.14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起源於古代羅馬,於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於「聖瓦倫丁節」名稱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紀念以為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他用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獄,並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刑,行刑前,瓦倫丁曾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情人節的歷史
情人節是一個屬於朋友的日子,屬於家人的日子,屬於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 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並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於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 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在西方,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這一點上,情人節體現出的,不正是古羅馬人設計這個節日的本意嗎?
p.s: 西方的情人節是公歷2月14日,而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歷7月7日

3.14白色的情人節的來歷....
白色情人節」最早起源於三世紀時的羅馬。羅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羅馬皇帝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戀情將至死不渝,為紀念這天於是另訂為白色情人節。而此節日就從歐洲開始流傳到世界其它地方。

在日本如果一方在二月十四日當天收到異性送的情人禮表達愛意,而且對對方也有同樣的好感或情意時,就會在三月十四日回送對方一份情人禮物,那表示今年,彼此已經心心相印了。所以他們就把三月十四日這一天,訂為白色的情人節。 如果你也收到一份令你期待的情人禮物,那何不趁著"白色的情人節"這一天讓對方也感受到你的愛意呢?

ps:在仙境的很多地方都很漂亮,在櫻花/在昆侖/在聖誕.....到處都洋溢著美麗的樂章。

"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只要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每個地方都是經典的回憶,浪漫的所在.

對於禮物,女生在2月14日情人節時會送禮物或巧克力給心儀的男孩,等到3月14日時男生若也對此女孩有所感覺,就會回禮予這位女孩。

另附:一年裡的12個情人節....
1月14日 Diary Day 日記情人節
2月14日 Valentine』s Day 傳統情人節
3月14日 White Day 白色情人節
4月14日 Black Day 黑色情人節
5月14日 Yellow &Rose Day 玫瑰情人節
6月14日 Kiss Day 親親情人節
7月14日 Silver Day 銀色情人節
8月14日 Green Day 綠色情人節
9月14日 Music &Photo Day 相片情人節
10月14日 Wine Day 葡萄酒情人節
11月14日 Orange & Movie Day 電影情人節
12月14日 Hug Day 擁抱情人節

㈡ 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情人節分別叫什麼

1、日記情人節(1月14日)

情侶們會在這一天互贈足夠紀錄一整年戀愛情事的日記本,以此象徵兩人將攜手走過未來一年,並留下更多美好回憶。新的一年的開始,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有表白和計劃,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在心中撒下愛的種子。

2、西方情人節(2月14日)

情侶們在這一天情侶互相饋贈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時至今日,邱比特、給箭射中的心等等成為情人節的特色標志。根據中西方文化,節日的時間和特色不同,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七夕節,也叫「中國情人節」。

3、白色情人節(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也叫返情人節。被認為是對於西方情人節的延續,通常在2月14這天,一方送禮,而在3月14日這天,另外一方還禮。

在這一日,手工曲奇和薄荷糖是白色情人節,主要禮物,前者代表女生對男生的溫柔、體貼以及愛意,而後者則作為男生對女生的定情之物,用來表示「我愛你,想和你在一起」。

4、黑色情人節(4月14日)

每年的4月14日是是屬於單身貴族們的情人節。在這一天,打算過節的人會讓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裡,穿黑色套裝、黑帽子、黑皮鞋,吃黑豆製成的面條,喝咖啡也不加奶精,享受黑咖啡的苦澀原味。

5、玫瑰情人節(5月14日)

眾所周知,玫瑰象徵著愛情,作為玫瑰生日的五月十四,是最能代表玫瑰的節日,這一日,雖然有紅玫瑰的出現,但是不再是戀人或者愛人彼此饋贈的禮物,可能只是同窗好友、辦公室同事、陌生的鄰居。

6、親親情人節(6月14日)

即卿卿我我的日子,愛戀中的人在夏日增進感情的日子,或許你的初吻就在這一天交換給了對方,或許你們因為這一天偶爾的流星雨的到來而海誓山盟。也許一個輕撫蜜愛,就是你一生的轉變。

7、銀色情人節(7月14日)

這天是把意中人帶回家給父母認識,或介紹給其他長輩的好機會。當然,這一天的全部開銷,都由這些「可愛的長輩」買單,前提是先確定長輩對這個節日很熟悉。

8、綠色情人節(8月14日)

8月14日是綠色情人節,這天當然和蔥郁的森林脫不了關系。酷熱難耐的夏日午後,和另一半來一趟清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盡情享受戶外大自然,度過健康而愉快的一天。這一日,以綠玫瑰為愛情禮物,寓意著純真簡朴,青春長駐。

9、相片情人節(9月14日)

相片情人節是9月14日,因為許多情侶喜歡在這天就這蔚藍晴朗的天空合影。相片情人節也叫音樂情人節,這一天是舉辦大型社交活動,輕歌曼舞的日子,也是將心上人介紹給朋友,同事認識的好機會。而單身一族,更可以藉此機會看看活動現場有沒有自己中意的對象,這天禮物為藍玫瑰。

10、葡萄酒情人節(10月14日)

葡萄酒情人節是10月14日,這一天戀人們輕啜葡萄美酒,慶祝充滿詩意的秋天。通常情侶們會選擇在浪漫且別致的餐廳里共進晚餐,然後聊聊彼此對未來的規劃,以及共同的目標等話題。

11、橙色情人節(11月14日)

橙色情人節,也叫電影情人節,是光棍節之後的第三天。這一天里,男女雙方兩個人都孤獨寂寞或者兩個中的一個人感到孤獨寂寞,便可以在這一天名正言順的找到自己心儀卻不能走到一起。

12、擁抱情人節(12月14日)

擁抱節當天,情侶們會在公開的場合擁抱,向世人宣告你倆的愛意,也讓寒冷的冬天變得格外溫馨。尤其是那些甜甜蜜蜜慶祝過2月14日華倫亭情人節的情侶,到了年底依然能熱情擁抱,也見證了兩人情意如昔。

(2)情人節改為擴展閱讀:

情人節期間人們藉以表達愛意的禮物有很多。在以浪漫聞名於世的法國,除了巧克力、玫瑰花,人們還喜歡用葡萄酒和香檳表達愛意。

桃紅香檳酒因其色彩和氣味在情人節期間備受追捧。這種香檳酒呈淺粉紅色,有的聞起來還有玫瑰花的芬芳,非常契合情人節的浪漫氣氛。

而在英國,威爾士地區有特別的情人節傳統。情人們會互贈一把木勺,並在勺上掛上心形裝飾物或者鑰匙,表示「你已經鎖住了我的心」。

同歐美國家流行送玫瑰不同,巴西人更願意送蘭花給自己的愛人。情人節前夕,所有花店都擺出各種蘭花,蝴蝶蘭最多。據說,這是因為蘭花盛開的時間通常可以持續幾周,比其他鮮花花期都長,代表愛情的長久。

㈢ 情人節這個稱呼是不是得改一下了啊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1-2]
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㈣ 2月14日的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2月14情人節的由來:

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

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英國人過情人節最喜歡送的禮物就是鮮花,其次是巧克力。而且一般多是由男士們給女士送上禮物,同樣的英國情人節的晚餐也非常受歡迎,情侶們會一起共進晚餐。尤其是比較年長的夫妻們,對情人節會更加重視。

英國情人節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習俗就是大家會互贈匿名的賀卡,匿名是為了避免厄運降臨,所以英國人贈送的寫滿祝福的賀卡,不會留下任何的信息。

嚴謹的德國人是非常理性的,所以對於情人節他們並不會特別花費心思去准備禮物。德國人在情人節比較常送的禮物也是糖果、和鮮花這些,德國人之所以對情人節不太重視還因為受到了日耳曼文化的影響。

㈤ 什麼是情人節

情人節,起源於基督教,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 情人節現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男女在這一天會通過互送禮物的方式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節日起源
西方節日
2月14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45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320天(閏年則還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

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中國節日
節日來歷

中國情人節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4]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文獻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5]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4]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因而被認為是中國浪漫傳統節日,在當代便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㈥ 情人節的由來

傳說一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傳說二

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這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三
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四

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 Festival)。這個說法是基督教會慶祝這一天是為了把古羅馬的牧神節(每年的2月15日慶祝,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產力)基督教化。

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
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Faunus)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Pan),主管畜牧和農業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綉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傳說五
傳說以前在英國,所有雀鳥都會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鳥、山鶉等,皆在2月間求偶。所以,人類也認為每年的2月14日是春天萬物初生的佳日,代表著青春生命的開始,也仿效雀鳥於每年的2月14日選伴侶。

㈦ 把情人節改叫成愛人節好嗎

非常同意情人節,改成愛人節!
強烈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把每年的2月14日改為《愛人節》
不好意思,我擅自把習慣說的「情人節」改成了「愛人節」,因為我覺得這樣比較公平些,不然的話,那些結了婚的老夫老妻們本來可以理直氣壯地慶祝節日卻感覺像偷偷摸摸,簡直是喧賓奪主張冠李戴本末倒置緣木求魚,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相信,在中國的語境中,情人與愛人的含義是相當的不同。
愛人的說法,是有一個典故的。我們最偉大的導師毛主席在鬧革命時,極力提倡自由戀愛。更因為主席善於理論加實踐,所以在延安,毛在有發妻賀子珍的情況之下,不顧他人的反對,毅然地喜歡上藍萍(後來的江青)。甚至於說為了她寧願回老家種地。
雖然大夥兒拗不過他,但是這種關系——古語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不過,這難不倒我們偉大的導師。他創造了一個新詞兒:愛人。
可愛的人,我愛的人。愛著的人,愛我的人。這一詞兒在後來的歲月流行起來。我愛人=那口子=老婆=老公=未婚的老婆老公。
我們看到,主席對江青的愛是很深的。也不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政治的動盪而改變其本質,甚至有時候,這種愛曾一度變成縱容。主席創造了愛人這個詞,並且沒有辜負這個詞。
而情人的說法,被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運動得深入人心。但是我明顯地覺得,這個詞是空洞而
虛偽的。我一看見他就想起一個小說:查****的情人。(有誰說全他。我真的是忘了)我還會想起一個現代的詞:二奶。它是情人的變種吧。情人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未婚的人說起它,才會理直氣壯,柔情蜜意。有配偶的人說起來,一定會中氣不足,小腿肚發點顫。畢竟,這個社會的倫理道德還會舉起帶刺的鞭子。
我想我們接受的說法是這樣的:有情人。是有情的人,而不是有一個情人啊!中國詞兒的最大特色是可以亂拆亂組合,情加一個副詞,是形容詞。加一個名詞,也是名詞。但是我們人類的情感,卻不可以如此簡單地分分合合加加減減。
在此,還有一個我真實親眼所見過的事,呈現給大家-
以下是我在某年情人節親歷一幕:
一男士走進花店,劈頭就問:「哪束玫瑰是最貴的?」店主答曰:「藍色妖姬,300。」男士點頭說:「這個我要了。」店主正欲打包,男士突然又問:「哪種便宜點,嗯……嗯,我是說哪種是最便宜的?」店主放下手中的藍色的妖姬,指指一旁的紅玫瑰:「才30。」男士想了想說:「就給我拿這束紅的吧,我要送給我老婆。」店主有些失望問:「藍色妖姬不要了嗎?」
「要要要,給我包精緻點!」
「嗯?送給誰?」
「呵呵,情人節肯定是送情人啊!」
男士一臉的喜悅,店主無語。
一個小時後,我很有幸見到男士送紅玫瑰給老婆的那一幕,那位溫柔的女士,竟高興得像個孩子,在他臉上重重親了一口。
我也無語了,因為我不知道要不要給她看我DV機里,男士抱著藍色妖姬更幸福的表情。
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時尚?所以我們爭著過情人節,因為送玫瑰是一種時尚。高雅?所以我們敢於表達自己的愛戀,因為人生只為了追尋真愛。當「包二奶」從一個萬人唾棄的貶義詞,抹了幾層粉以後就成為「情人」,敢於招搖過市,甚至成為了一種得意人士見怪不怪的攀比。情人,多美麗,多浪漫,多有活力的字眼,只是玩弄了那些家裡面單純的黃臉婆們,那些能為了一束廉價的花高興得不得了的「愛人」們。
「情人節」自西方舶來,是「情人」本該合理存在,還是後來從中國傳統的三妻四妾中分離出來的?我們無從考證。反正,發展自今日,它大有壓倒「愛人」之勢。看來魯迅在地下又有得一氣了,又該痛罵了:「當初怎麼就那麼不慎重?應該翻成『愛人節啊!」
這真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年代了嗎?男士對「情人」的坦然,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按理說比上述男士至少小十歲的我,更懂得浪漫,男士則應該比尚未涉及婚姻的我,更懂得責任,更能感知家庭的份量。我們且不計較這300該不該存在,單這300和30之間比重的失衡,就讓人多少有些氣憤!
只是這300和30間十倍的差距,可容不是我來指手畫腳,男士們心中自有一桿秤。「站在天平的兩端,一樣的為難,唯一的答案,愛一個人好難」,沒得辦法的事,只好再愛一個人。愛人愛了那麼久了,所以比情人輕一點點也沒什麼啊。

情人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而愛人一詞。卻讓我們分明穿越了時空,透過那硝煙彌漫的戰場,紅旗飄飄的山頭,看到了在艱苦歲月中,有一場轟轟轟烈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白頭到老的愛情故事。

讓我們凈化我們的詞語吧,讓我們純潔我們的愛情吧。我真的很想,明年再過節時,過的是愛人節。

㈧ 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情人節比較多人知道的就是兩個,一個是每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一個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七夕情人節。而你朋友說的那個每個月都有一個情人節是真的,這些情人節都是在14號,分別是一月的日記情人節;二月的西方情人節;三月的白色情人節;四月的黑色情人節;五月的黃色與玫瑰情人節;六月的親吻情人節;七月的銀色情人節;八月的綠色情人節;九月的音樂情人節和相片情人節;十月的葡萄酒情人節;十一月的橙色情人節與電影情人節;十二月的擁抱情人節。至於這些情人節適不適合求婚,那就見仁見智了,畢竟除了西方傳統情人節外其他的情人節很多人都是沒聽說過的,不過你要在這些情人節求婚的話完全可以的,畢竟在什麼時候求婚其實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只是你在求婚的時候一定要讓你女朋友知道你是真的很愛很愛她,很希望能夠給她一輩子的幸福,讓她一輩子都快快樂樂的。如果還能為她戴上那一枚需要男士憑身份證定製,且一生僅能定製一枚,送給最愛的人,有著「一生唯一真愛」浪漫寓意的Darry Ring戒指,用行動來證明你對她的那份愛,那我想她應該會感到更加地幸福。

㈨ 情人節,為啥叫情人節

情人節的起源 有四 起源之一: 歐美人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定為每年的2月14日。也稱為「聖.瓦倫丁節」,俗稱「情人節」。 相傳公元3世紀時,古羅馬有兩個名字都叫聖.瓦倫丁的人,一個是主教,一個是牧師,他們都熱戀自己的妻子。不幸這兩位德高望重的人,又同時在公元270年2月14日殉道受難,而兩人在殉難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恰恰都是各自為自己的妻子寫了表示對愛情堅貞不移的情書。後人為紀念這兩位聖。瓦倫丁對愛的忠貞,便將2月14日這一天定為「聖.瓦倫丁節」,即「情人節」。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之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維多利亞時代之後,情人節風俗漸漸淡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賀卡的盛行,情人節又復熱火重燃。在有的國家內,情人節已有演變為女性向男人表達情誼的趨勢,於是,3月14日又成為「還情節」,即男子向女子饋贈禮物以示「還情」。近20年,情人節在中國已越來越來被重視而成為中國現代性風俗了。 起源之二: Saint Valentine's Day(聖.瓦倫丁節)是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系。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斗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 起源之三: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起源之四: 一本英語辭典上注釋說,聖.瓦倫丁節(情人節)二月十四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里抽簽,盒子里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據說,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麻煩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黃金海蘭花 發布:2025-08-22 14:02:21 瀏覽:605
玉石雕刻梅花 發布:2025-08-22 14:02:09 瀏覽:308
7年陳白牡丹 發布:2025-08-22 13:50:41 瀏覽:893
一朵小花蕊 發布:2025-08-22 13:50:33 瀏覽:476
你好一朵花 發布:2025-08-22 13:49:07 瀏覽:270
情人節搞笑的短語 發布:2025-08-22 13:45:23 瀏覽:872
隨手拾起一朵 發布:2025-08-22 13:43:43 瀏覽:945
情人節送天平 發布:2025-08-22 13:41:54 瀏覽:39
插花與家居 發布:2025-08-22 13:26:59 瀏覽:531
情人節是文案 發布:2025-08-22 13:25:16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