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元宵和情人節

元宵和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2-06-11 03:08:48

『壹』 元宵節也是情人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而這天也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

為什麼這么說?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十五,是農歷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晚為「宵」,2000多年前漢朝時,漢文帝就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在家吃元宵、賞月,出門鬧花燈、猜燈謎。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古代,平時年輕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元宵節由於開禁,各地都會製作花燈,街上人流如織,男女可以相遇,易於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燈會上演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貳』 情人節和元宵節一樣吧

情人節是國外引進的一個節日每年的公歷2月14日。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

『叄』 中國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

中國情人節是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情人節的民間習俗

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夕節

『肆』 元宵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嗎那七夕又是什麼


「七夕」又是咋回事呢,這些年被大家成為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七夕」真的不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在古代,七夕這一天是民間女子比拼女紅手藝的日子,大家都在效仿織女。「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來人們為什麼會把七夕和愛情聯系起來呢?據說源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是名人,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經過白居易的宣傳,這首詩也就成為了愛情詩。

◆ 秦觀在《鵲橋仙》寫到:金風玉露一相逢,變勝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詩徹底的把七月初七這個日子和愛情聯系在一起。

對於七夕,人們更多的是對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感嘆,對美好愛情的嚮往。雖然七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但是,愛情是美好的,不管是七夕還是上元節,願你心有所屬覓得良伴,一生如願。

『伍』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但其實,元宵節是隱形情回人節!正月十五答的燈市上有各式各樣的花燈,在唐朝還有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可以說是全城狂歡。
2月19日是元宵節,華東師范大學 民俗研究所的張海嵐說,如果穿越回唐代,問一個女性最喜歡的節日,那一定是元宵節。元宵節期間,皇帝卻特許開禁三天,俗稱「放夜」。平素很少拋頭露面的女子元宵夜也可以和男子一樣步出家門。所以古時候的元宵節還雙擔著「情人節」,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從文學作品中依稀可以分辨出元宵節情人約會的影子。「醉里挑燈看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繞不開溫婉的上元佳節。他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最後一句,已經成為了各領域爭相引用的經典。
影視劇中,《大明宮詞》里的少女太平在元宵燈會上揭開了心上人薛紹的面具,《仙劍奇俠傳三》中徐長卿與紫萱的三世情緣起於元宵燈會的一見鍾情。中國古代並不歌頌自由戀愛,全因天時地利,元宵節便成了無冕情人節。

『陸』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元宵節,雖然說,這是一個以月圓為標志的佳節,然而,此時真正的熱鬧都是屬於人間的,並不屬於月亮。月兒一輪,只不過是高高懸於夜空,成為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人間背景點綴。

你會發現,在元宵節,人們贊頌的是燈會、追逐的是燈謎、品嘗的是元宵、期待的是元夕的浪漫約會,目之所及的重點,全都是地面光亮;而並不像八月十五中秋節那樣,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投注給了仰望皓月、賞月贊月的月主題活動。因此,我們就可以給元宵節三個定位——

第一,元宵節,是一個民俗的燈節。

在這一天,人們賞花燈、逛燈市,猜燈謎、放天燈,這實際上是在比圓月還亮堂的人間光亮里,點燃希望、祈福新年、放飛明天。

對於大街小巷上這種張燈結綵的景象,唐代詩人蘇味道的詩《正月十五夜》詩里說:「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第二,元宵節還是屬於青年的情人節。

這得益於在很多戲曲小說、民間故事的描述里,男女主人公都是在難得可以自由走上街頭賞燈的上元夜,邂逅了彼此、相遇了緣分。

可以說,上元夜借喧鬧燈市的機緣,給了古代青年男女一個難得的、可以釋放自我的空間,讓他們去悄然地約會彼此,讓他們能難得地點燃青春。就像歐陽修的宋詞里講:「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第三,元宵節是春節奉獻給社會的最後一次全民狂歡節。

元宵節的晚上,火樹銀花,車水馬龍,熱烈至極,所以過元宵節也俗稱「鬧元宵」。

鬧元宵,這似乎是要在走上新一年工作起點之前,以豐盛收尾;吃元宵,又似乎是在農歷新年即將結束之前,再次用美食的形狀寓意來強調團圓。

所以辛棄疾的詞描寫元宵盛況說:「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這一晚,人們歡歌狂舞,人們賞燈遊街。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的一次熱鬧收尾,吃了元宵,過了十五,這年,才算是過完了。

圖片

第四,元宵節,就是元宵節。

在今天,我們還要通過古今節日以及中西節日的對比,給出元宵節一個屬於它的坐標——或者說,通過很多的爭論聲音,來給它一個盡可能相符的文化坐標。

近年來,很多商家和媒體都會宣傳,說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但是,和七夕節相比,元宵節才更有情人節的意味。因為七夕節,那隻是閨閣女兒在自家院子里過的一個乞巧節,縱然有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來作為這個節日的背景加持,但也並不能真正演化出七夕節有什麼約會屬性來——因

『柒』 元宵節,為何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為何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元宵節之所以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是因為在古代沒有結婚的女子是不能隨便到處去的,只有元宵節這一天可以出來玩,賞花燈。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上元不禁夜,無論男女僧俗貧富貴賤都可上街夜遊通宵達旦,於是男子就借著這個元宵節來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姻緣。

十四的晚上去逛街,發現有的商場在做元宵節的活動,在商場內開辟字謎游樂區,顧客無論是否購物都可以參與猜燈謎游戲,猜中燈謎的顧客可以領取一份小禮品,也可以進行現場互動小游戲,猜燈謎大比拼等。非常有趣,喜歡熱鬧的可以去看看。

『捌』 元宵,才是專屬中國的情人節,為何

物道君語:

正月初三,我們剛剛度過西方的情人節。其實中國情人節,是在正月十五。餘光中說:「我們的情人節是元宵節。我們的詩詞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多麼浪漫!」


/

中國人最美的相遇,大抵都在元宵這天。

依稀記得《大明宮詞》元宵那天,太平偷溜出宮,她說:「我到十四歲才知道長安城是什麼樣子」。

那夜元夕,花燈如星煙火如夢,歡騰在漫天花火中,太平看花了眼,一回頭便與一同出宮的韋姐姐走散了。

古時,相戀難,見面難,時間把思念釀得綿長。如今雖然見面容易,可上元燈節,一年一次,相見不同平日。

我們去年未能相見,今年難得重逢,就別去抱怨三秋思念之苦,也別惆悵明日的離愁。好好見面,慢慢相逢,盡興到更闌人散,把歡聲笑語都留下。

人月兩圓,希望這次的見面:

我們笑眼凝望,話題不斷,花燈在手上,右手牽著你瞎逛。

惟願這燈火永遠璀璨,這個世界我們約好一起逛。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玖』 元宵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嗎

是的,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又叫乞巧節的傳說

在古代對女子的約束是很嚴格的,她們在深閨里不能輕易拋頭露面。但是元宵節就是一個例外,她們可以結伴而行,出門賞月觀燈,猜謎游樂。

可以說元宵節是一個公平的節日。古代帝王為了顯示太平盛世,解除了元宵節的宵禁。不管人們地位高低貴賤,或家庭貧富如何,也不管老少男女,節日期間都可以外出遊玩。

唐玄宗時期元宵節休假三天,到了明太祖時延長到十天,提倡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同樂。古代的青年男女們平時很少接觸,這樣元宵節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約會和交流的機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宵節

熱點內容
黃金海蘭花 發布:2025-08-22 14:02:21 瀏覽:605
玉石雕刻梅花 發布:2025-08-22 14:02:09 瀏覽:308
7年陳白牡丹 發布:2025-08-22 13:50:41 瀏覽:893
一朵小花蕊 發布:2025-08-22 13:50:33 瀏覽:476
你好一朵花 發布:2025-08-22 13:49:07 瀏覽:270
情人節搞笑的短語 發布:2025-08-22 13:45:23 瀏覽:872
隨手拾起一朵 發布:2025-08-22 13:43:43 瀏覽:945
情人節送天平 發布:2025-08-22 13:41:54 瀏覽:39
插花與家居 發布:2025-08-22 13:26:59 瀏覽:531
情人節是文案 發布:2025-08-22 13:25:16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