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編程it人的情人節
1. 黑客情人節是什麼梗 黑客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黑客情人節梗來的來源:
在脫口秀自大會上,網路黑客韋若琛想在520那天向喜歡的女生變白,因為幫人家修電腦,等他想起來要表白時,已經是5月22日了,他去買束花向喜歡的女生變白,女生說別以為人家不知道今天是5月22日。
網路黑客韋若琛的腦迴路卻是這樣的:5*16*16+2*16+2=1282+32=1314,522是16進制的1314,今天是黑客情人節。
這樣想完,網路黑客韋若琛扔下花就跑了,因為韋若琛覺得自己太聰明了,女生配不上自己。
黑客情人節是5月22日。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2. 編程寫的情人節表達方式
Java開發者表達方式:
Java:
int age = 0; while(++age<=100){ System.out.println("我愛你"); }
輸出結果:
我愛你
我愛你
........
100個我愛你
3. 522黑客情人節怎麼算的
黑客情人節是5月22號,因為在16進制裡面的522等於10進制裡面的1314,所以被IT行業稱為黑客情人節。我是2006年上的大學,不久就聽過這個梗,印象特別深。所以,很多人說這個說法出自某脫口秀,這是不確鑿的。
10進制下,一個數字從右到左的第X位數,代表10的(X-1)次方,比如522的從右到左第三位,就代表10的(3-1)次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百位,而其數值是5,就代表了5乘以10的(3-1)次方。而在16進制裡面,則代表的是16的(X-1)次方。所以522的從右到左第三位代表的位數是16的(3-1)次方,而這一位的數值是5,就代表5乘以16的(3-1)次方。同理可以推出從右到左第二位、第一位的換算辦法。
經換算,16進制的522=10進制的1314.
說點題外話,「進制」可以通過很形象的辦法去理解:
我們常用的十進制,就好比一個小號籃子能放10隻雞蛋。一中號籃子能放10個小號籃子,一個大號籃子能放10個中號籃子,一個超大號籃子能放10的大號籃子……以此類推。
而十六進制,就好比就好比一個小號籃子能放16隻雞蛋。一中號籃子能放16個小號籃子,一個大號籃子能放16個中號籃子,一個超大號籃子能放16的大號籃子……以此類推。
在自然界,10、100、1000……並不是一個「坎兒」,而是因為人類文明的計數方式,讓人久而久之覺得10的次方是一個個「坎兒」。其實,計數進制可以是很多種,二進制、三進制、四進制等等各種進制都可以。只是常規用的是十進制,IT用的是二進制、十六進制等。這些進制之間其實是平等的,只是有更便於計算。
順便給你個「拓展題」,上面說是16進制下的522等於10進制的1314,那麼反過來呢?10進制下的522等於16進制下的多少?
4. 人工智慧時代,你應該過一個有科技含量的情人節
如你所知,或許是基因的本能驅使,縱觀文明史,人類(尤其男性)總偏向於在「求偶」技巧上調動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從進化心理學上剖析,就像賈雷德·戴蒙德在《第三種黑猩猩》中所論述的那樣:甚至包括詩歌在內,人類創造的「技術元素」多少都與潛意識里的求偶機制相關。翻譯成通俗版本就是:人們總喜歡在「求偶」技巧上使出更多「花招」。
這一結論在情人節顯得頗為應景。而你得承認,無論是討得異性歡心,還是完成自我價值的確認,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若要營造更多驚喜,釋放更多的多巴胺,這種「花招」都需要更多的技術性。
於是在情人節這天,也就不難理解技術型公司的巧妙借勢。譬如網路就利用人臉識別和機器翻譯等人工智慧技術,上線了一場名為「情人節用臉撩,開啟桃花運」活動:點擊「拍照」自拍/上傳一張照片或者語音搜索「開啟桃花運」就可以進入活動頁面。無論自拍還是上傳照片,人臉識別技術都會綜合評估出你的「撩妹/撩漢指數」,並智能生成情人節個性化專屬寶典;除此之外,輸入指定姓名或文字,系統還會迅速吟出專屬情詩一首,對於那些朴訥誠篤的單身狗們,這算是技術在解決個人問題上的一種另類福祉。
拋去娛樂精神不談,將直覺上頗為高冷的人工智慧用於單身狗求偶的「小把戲」,倒不失為一次教育市場,提升用戶認知的有效路徑,用學者沈向洋的話說:「人工智慧在改變計算機科學研究原有次序的同時,也正在讓研究與產品之間的界限變得愈加模糊。人工智慧真正有用的創新不會出自研究院實驗室的象牙塔,會來自集跨界綜合創新之大成,是大規模生產任務與演算法,系統和體驗各方面研究成果的深度技術結合。」
而在我看來,在人工智慧與人類愛情的協作關繫上,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有太多故事可講。
人臉識別:未來的身份認證
不妨先從這次活動講起。
事實上,為了在歡愉節日中博您一笑,所謂「撩妹/撩漢指數」身後是人臉識別技術的強大支持——直覺便知,識別面孔並非易事:首先,若以某「局外人」視角,人類臉部結構存在極大的相似性,人類自身之所以覺得輕松,受益於祖先社交需求而帶來的基因演化,屬於卡尼曼筆下無需調動理性的「快系統」;此外,人類表情存在易變性,真實世界,每個人都擁有遠比表情包更豐富的表情……且在不同觀察視角視覺反差很大,並受光照和遮蓋物等客觀因素影響。
而作為圖像識別的分支,人臉識別技術試圖解決上述問題。後者集成了機器學習,模型理論,專家系統,視頻圖像等多種技術。譬如網路人臉識別就提供了包括人臉檢測,人臉識別,關鍵點定位,屬性識別和活體檢測等一整套技術方案。具體來看,識別系統能將每個人的臉部圖像進行多輪處理,如輪廓定位態校正,全局粗定位,局部精細定位,跟蹤人臉72個關鍵點的特徵(臉型,眉毛,眼睛,鼻子等輪廓信息稱之為關鍵點),最後組合成一個面部表情網,以識別每個人的表情和相貌特徵。
就像機器在其他領域的躍進,人臉識別的精準性(網路人臉識別系統在全球權威的人臉驗證LFW數據集上錯誤率僅有0.23%)得益於在海量數據加持下的深度學習:當它「看」了上億次的人類臉龐,自然會對你的「撩妹/撩漢指數」擁有一定發言權(此處可腦補它偷笑的神情……)。
當然,娛樂之於人臉識別只不過是一次討巧的普及過程,事實上,網路已將這項技術用於更實用的市場。譬如讓金融企業在關鍵交易中用人臉識別來「刷臉」支付,控制風險;甚至用於自家的自動駕駛汽車上,汽車可自行對人臉檢測,以有效做出避讓和減速等操作。
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人臉識別將成為人類分身數字世界和虛擬空間的身份認證。畢竟,當萬物互聯時代來臨,數據安全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每個人都在企盼一種與機器更安全的交互方式。在告知機器「我是誰」這件事上,人類經歷了各種密碼,數字證書,硬體KEY(譬如U盾)等多種方式,有理由相信,身份識別的下一幕將由人臉等生物特徵識別完成。
為你寫詩
相比於「自拍測桃花運」,對單身狗們而言,頁面下方「為你寫情詩」功能無疑更加實用:輸入Ta的名字,系統立刻文思泉湧,作出一首藏頭詩,從擬人到對偶,從五律到七絕皆可完成。
人類試圖用機器作詩的冀望由來已久。從最原始的「詞語沙拉法」,到基於模板和模式,基於遺傳演算法,再到基於摘要生成和基於統計機器翻譯,為了讓機器創作的「詩歌」更像詩歌,人類可謂用心良苦——如今,受益於深度學習,機器寫詩水準突飛猛進,甚至以假亂真。
其實無論是藏頭詩抑或任何query寫詩,都是基於計算機海量存儲,神經網路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支持,對用戶表達深度分析和聯想,預先規劃每一行詩歌的主題,強化詩歌與主題的相關性。拆解來看,通過數據優勢,網路首先獲取到海量古體詩歌(包括網上的模仿作品),再利用大規模 GPU 集群構建一個深度神經網路機器翻譯系統,通過對數據的深度學習,系統自動學會對仗,押韻,比興等技巧。
我參加過幾次網路在現場進行的類似「圖靈測試」的活動:同一主題,兩首詩分別出自機器與某位大家,對於大多數人,明辨二者頗為艱難。
嗯,也正因如此,我個人建議,當你把用機器寫的藏頭詩贈予Ta時,最好還是如實招來……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你寫詩」確實是「不可能的事」。
人工智慧:中國的機會
事實上,無論「測桃花運」還是「為你寫詩」,本質上都是人工智慧更宏大未來的兩個相對微小的腳注。
如你所知,不久之前,《紐約時報》在采訪大量美國政府官員和矽谷精英後得出結論:中國的AI將與美國齊頭並進。其實在業內,這並非是一個多麼令人錯愕的判斷,幾乎達成的共識是——中國確實擁有孕育人工智慧溫潤的社會土壤。
譬如李開復就認為:首先,中國每年畢業上百萬的工程師,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做到這一點——要知道,在全世界人工智慧的論文作者中,43%是中國人;「其次,中國社會可以快速訓練勤奮的年輕人,一名特別優秀的數學和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經過6個月培訓,就可以進入人工智慧行業,成為合格的人工智慧工程師。」
另一方面,就像中國「互聯網+」的市場紅利正是「得益於」傳統基礎產業的贏弱,人工智慧亦如此。中國有很多傳統企業需要通過人工智慧完成產品升級,「如果有AI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想賣給美國銀行,可能它們已經打磨的很好了,但是在中國的很多銀行,卻能夠非常快速的產生價值,幫助他們賺幾千萬上億的營收,他們當然願意花錢來買這樣的服務。」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數據的獲取相對容易,羅振宇就曾在跨年演講中感嘆到:「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像我們中國人一樣樂於向互聯網貢獻數據。」——而這一輪人工智慧的主戰場正在切換到大數據上,在深度神經網路的幫助下,人們發現,機器可以用對數據的廣度解決人類認知的深度。而根據收益遞增原則,以數據為血液的人工智慧產品,越多人使用它,它就越聰明,從而就有更多人使用。
這正是網路這種科技巨頭在未來的最大機會。事實上,在語音技術,自然語言,用戶畫像,機器學習,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等諸多方面,網路都有著廣泛且深度的布局。通過多年深耕,這家巨頭已建成超大規模神經網路,擁有萬億級參數,千億樣本,千億特徵訓練,從底層數據和演算法架構等方面均已成為人工智慧領跑者。
在更樂觀的期許中,所有從業者都希望錯失前兩次工業革命的中國,能夠在正在來臨的人工智慧革命中彎道超車。
未來的「愛情」
最後,在情人節這一天,讓我們說回詩歌和愛情本身。
如前所述,至少從結果來看,機器作詩已難辨真偽,但倘若「誅心」,必須承認,「數據規律」和「理解詩意」是兩個意思。作家劉慈欣甚至為此寫過一篇名為《詩雲》的科幻小說:一個熱愛藝術的超級文明為了寫出比李白更動人心魄的詩歌,將窮舉法推至極致,不惜摧毀太陽系,排列所有漢字組合,最後卻悲傷地宣布:超過李白的詩歌已經誕生,但我找不出來。
嗯,現階段的共識是:機器還無法理解人類細膩的感情。雖然詩歌形式可以簡化為演算法與數據,但「愛情」似乎不能。但是,未來呢?要知道,《未來簡史》就為人們描述了一個一切皆演算法(當然包括「愛情」)的世界,到那時,依託於更大的數據關聯,如網路這樣的人工智慧巨頭,又將怎樣改變你的愛情?
就拿擇偶舉例。在中世紀,牧師與父輩有權決定你的伴侶;在人文主義充當主流的現代社會,擇偶權力擁有者是「你的內心」,但在《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看來:就在本世紀,「數據主義(Dataism)」極有可能替代「自由主義」成為人類信奉的「新宗教」,在數據主義的大綱里,當採集到海量數據(尤其是人類生物數據),加之日趨強大的計算能力,外部力量將比「你的內心」更了解你——換句話說,人工智慧在擇偶對象選擇上將變得更有發言權。
而合理的想像是,在未來,彈出的就不是「撩妹/撩漢指數」,而是系統推薦的真實的單身對象——機器會篤定地說:信不信由你,Ta就是茫茫人海中最適合你的伴侶。
那麼,你喜歡這樣的未來么?那個時候,「愛情」又將被如何定義?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
5. 黑客情人節是什麼 黑客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嗎 出自哪裡
黑客情人節是通過互聯網產生出來的網路詞彙,是5月22日,出自脫口秀大會。
在脫口秀大會節目中網路黑客韋若琛發現「黑客情人節」的過程是這樣的。網路黑客韋若琛在准備給准備向他喜歡的女孩在520告白,但是他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幫人家修電腦。所以等他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在522那天上午了。
他買束花去送給那個女生,但是那個女生說你是不是以為我不知道今天是5月22號。不過網路黑客韋若琛的腦迴路確是這樣的:5*16*16+2*16+2=1282+32=1314,522是16進制的1314,黑客情人節啊!然後韋若琛扔下花轉頭就跑了,因為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她配不上我這么聰明的男人。
6. 情人節 該買什麼給男朋友當禮物 他是做IT的 平時很少出門。不要自己動手做的那種 來不及了。
情人節少不了巧克力哦,一盒精緻的巧克力。如果還想送個禮物,那我覺得送他領帶或皮帶最好了,因為做IT的正式場合肯定很多應該需要的,而且領帶或皮帶也有系在一起的意思哦、也可用於你們之間永遠在一起的意思哦。
7. 送給it男的情人節禮物什麼好
IT男喜歡游戲這樣的東西吧,或者是運動有關的禮物。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要送禮物,有時候送禮物是快樂別人也快樂自己的事情,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我給我大伯送禮物就覺得很開心。大伯剛買了新車,看他最近威風了不少啊,到處跟人炫耀他的新車,走路的氣勢都不一樣了。大伯說總感覺車上缺了點什麼,感覺不太對,讓他心放不下,可他又想不出是什麼東西。我也在幫他仔細的琢磨,後來我想是缺少了點擺設吧,別人車上都會放的什麼平安符之類的,我想大伯是缺少了安全感吧。我跟他說了我的想法,他突然就頓悟了,我就說這事情就交給我吧,送個小禮物給他和他的愛車,大伯笑眯眯的說好啊,還說我辦事他放心。其實我也挺懶的,就在淘寶找了助你發財的店鋪,裡面有一種祝願袋的小東西,看樣子很特別,放在車子上很好看,店家范飛和苑英說這是開光的東西,送人做禮物最合適不過了,還有老人小孩,病人都可以送,過生日的人也可以,帶一個在身上逢凶化吉,還可以帶來好運呢。我想送給大伯最合適了,放一個在車上可以保佑平安,一路順風。我就選了一個紅色的給大伯,大伯把它掛在車上,直誇我有心啊,還說以後要開車帶我去玩。我就是希望大伯和他的車平平安安沒事就好。看著大伯開心我也開心,我想這就是送禮物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快樂別人也快樂自己。
8. 5.22為什麼是黑客情人節
IT宅男韋若琛准備給喜歡的女孩在520送一束花,等他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在522那天上午了,那個回女生說你答是不是以為我不知道今天是5月22號,結果IT宅男韋若琛腦袋裡想的都是:5*16*16+2*16+2=1282+32=1314,522是16進制的1314,黑客情人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