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老人的愛情

七夕老人的愛情

發布時間: 2022-02-11 04:40:51

1. 老年人怎樣過七夕

其實老人沒有過不過七夕這么一說,老人就是希望能有兒女多抽出時間陪陪,聊聊天。版並不是一定要權七夕才想起老人,老人最開心的一般來說都是過年,或是什麼時候一家人團聚的時候,因為老人這個時候才是最幸福,不感到孤獨。

2. 七夕節給老人的祝福,請問有誰知道一些好的祝福語

老不必嘆,更不必諱;花有開有謝,樹有榮有枯裝一袋陽光兩把海風,自製幾斤祝福,託人到美國買了些快樂,法國買了兩瓶浪漫,從心的深處切下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節日快樂,萬事如意!

3. 表示老年人愛情的詩句

當你老了 ――葉芝 當你老了,兩鬢斑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爐邊時,取下這本書來, 慢慢讀起,追憶那當年的眼神, 神色柔和,倒影深深。 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嫵媚的身影, 愛過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 而惟獨一人愛你那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漸衰老的滿面風霜。 你彎下了腰,在炙熱的爐邊, 在淺淺的憂傷中沉吟, 愛情如何逝去,向山巒之巔獨行, 將她的面容隱沒在繁星之間。

4. 描寫老人的愛情的故事超感人600字

文/語亦涼

〈壹〉

太陽烘烤著大地,遠處的建築工地傳來攪拌機刺耳的聲音,還夾雜著重物落地沉悶的聲響。行人匆匆,都是一貫冷漠的表情。車輛飛馳而過,揚起陣陣沙塵,所有人都不自覺地捂住臉龐。一切的一切,彷彿是機械化定了格。是繁華?還是冷漠?無從知曉個答案。

燈火闌珊的街景,有時卻會感覺找不到一個落腳點。我在想,是我們在推動其進步,還是它在讓我們尾隨其隨波逐流?然而我迷茫了,我迫切想要尋找個答案。

〈貳〉

好一個綠樹成陰,拚命追趕著春的尾聲,我們來到了一座僻靜的鄉村。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而我們的目標是越過那座大山,找到地圖上的那個小山村。抬頭望著天空,晨光曦微,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與泥土的芬芳。

昨夜的一場雨後,路途顯得格外艱辛,我們卻顧不及腳下的路有多麼泥濘。放下所有的壓力,徒步穿行在茂密的叢林之中。所謂的路早已被荒草覆蓋得密不透風,我不知道那可否還能稱之為「路」,只是努力尋找一個可行的小徑。太陽緩緩升起,樹叢好似一個密不透風的屏障,卻還是有一束束的陽光透過嚴嚴實實的樹縫,灑在地上,猶如一個個調皮的小孩,穿梭在叢林間玩著躲貓貓的游戲。猶如仙境一般,興許,這就是安寧。

不需要繁雜的音樂,一兩只早醒的鳴蟬,早已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樹梢,不知疲倦地鬧騰著。前行的腳步,偶爾也驚動些許不知名的鳥兒,「撲哧撲哧」地拍打著翅膀飛向遠處。一路上大家都很少言語,唯恐打擾此處的寧靜。

不知翻了多少座山,繞了幾十個彎,眼前豁然開朗。幾十個農家小院整整齊齊地排在山腳,低矮的屋沿,伴著滿目的蒼翠,絲毫不顯得可憐,恰是另一種填補。門前是條蜿蜒的小溪,從山腳流淌而下,延伸著,不知道它又將去向何處?

正午的陽光,照得整個山溝一片光亮,小山村就這樣毫無掩飾地透露在所有人面前,我們不禁驚嘆,到底還是人類輸給了自然。忙碌了一上午的山民扛著鋤頭從山上歸來,好奇地打量著我們。走了一上午的我們早已是飢渴難耐。其中一位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於是,我們走上前,向其懇求在她家休息休息。她笑了笑,連連點頭答應。看樣子她應該有五十左右,可身子卻依舊硬朗結實,應該多虧了這方水土吧。

「大家湊合著吃吧,我們這小地方也就只有這些東西招待你們了。」雖然只是一些家常小菜,可看得出她的細心招待。這頓飯大家都吃得很高興,應該是飯菜好吃的緣故,亦或是大家奔波勞累太餓了吧。飯後大家坐在門前的大槐樹下休息,此時正值花季,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白色的花朵,很是漂亮。她說,如果早些知道你們要來,我還能提前准備些槐花糕。我驚訝地指著樹上的白花說:「這東西還能吃啊?」「當然可以。」她自豪地點頭。我便隨手摘了幾朵,仔細一聞,帶著濃郁的茶香味,確實不錯。

抬頭望著天空,看著陽光直直地照射下來,我不由地眯起眼來。池塘邊,三兩個孩子互相追逐著嬉戲打鬧,驚動了水中的鴨群,拍打著翅膀濺起朵朵水花。楊柳青青,隨風拂動。山溝的風,彷彿是神奇的畫筆,仔細地描繪著這副動態畫卷。

夜幕漸漸拉了下來,太陽如同一顆熟透的紅柿子,鑲嵌在山腰的樹林間。山溝被斜陽映射地彤紅。太陽下山,幾顆星星點綴在天空,少了煙塵的污濁,空氣顯得格外透徹,星星也明亮了許多。幾只晚歸的鳥兒,徘徊在天邊,尋找著棲息的地兒。我躺在床上,卻整夜難眠,窗外蟲鳴聲不斷,彈奏著歡樂的曲調,這些都是城市夜景所沒有的安詳、寧靜。

第二天正午,陽光正好,我們又踏上了回程的路途。她熱情的挽留,我們也只能委婉地拒絕,走的時候大家提議給她一些錢,畢竟麻煩了她這么久。她只是搖頭拒絕,「我不能收,來者是客,若您執意這樣,我只能說是你們瞧不起我這些山裡人了。」她這番簡單的話倒是讓我們一個個羞紅了臉。揮手道別,這純朴的山,純朴的水,純朴的人兒。走了很遠,回頭看見她仍站在原地。見我們回頭,她伸出手向我們揮手。我無意掏出相機記錄下了這難忘的一幕。

〈叄〉

再次到小山村已是幾年之後。據我所知,去往哪裡的路已經修通了,於是我們便決定開車前往,不大一會兒便到了。下車後,眼前的一景,倒是讓我大吃一驚。幾乎所有的人都挨家挨戶的在路旁建起了樓房,當年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地改變。所有人興奮之餘卻又覺得卻少了些什麼。放眼望去,遠處的山上光禿禿的,全是裸露的岩石黃土層,內心不禁一顫。隨處打聽了幾戶人家,詢問當年那位熱心阿姨的住址,都似乎對她有著深仇大恨似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她,她仍舊住在那所老房子裡面,陳舊的房屋,只是屋前的槐樹顯得越發茂盛了。

我們熱情的詢問了老太太一些情況,看到她眼中多了幾分懷念,顫巍巍的講述著過往的舊事,得知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搬出去了,開發商給了他們一筆錢,然後買下了這片地打算建別墅,說著她指了指身後的山,「你們看,山上的樹也幾乎被砍光了。」接著又指著門前的溪流,「樹木砍伐,水土流失,這條溪流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一片污濁,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言辭間,老人不時的看著遠方。老人至始至終都僅僅握住我的手,似乎是抓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我們這些外人又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無非就是口頭上好好安慰安慰老人。

老人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眼看拆遷的日子鄰近,她最終還是病倒了,正如那砍倒了的老槐樹,終究不能再為人遮陽擋雨。老人沒能守住這座小山村,時光流逝,又會有誰記得她,記得這個被世人所拋棄的小山村呢?

送葬的人只有同行的幾個好友,天空也不做好,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來。一路泥濘,大家始終沉默不語,老人的骨灰,就這樣被一把一把拋向山間,隨著雨水的滲透,深深地嵌入泥土。或許這是她的另一種存在方式,槐樹,溪流,農家小院,青山……一切猶如電影回放,一一浮現在腦海中。

〈肆〉

回到家中,看著一直放在書桌旁的照片,總是時不時地想起先前的一切,彷彿這一幕就發生在眼前。是的,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並不缺少這場景。只是生活,社會的壓力,不得不迫使我離開它,甚至是與它隔絕。我不知,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人心是否安在,是否早已同這些建築一般堅硬。

簡朴的房屋,蜿蜒的溪水緩緩流過房前,小孩圍繞著老人追逐,那滿臉皺紋的老人臉上堆滿了的卻是幸福,自由自在的鴨群在水裡嬉戲。一聲雞鳴,驚破天邊的寂靜,又是山村新的一天。可是這一幕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夢里。

5. 關於夕陽紅老人七夕句子,謝謝!

悠閑
胡秉言
烹茶潑墨賦詩篇,
讀雨聽風問自然。
阡陌悠行亨小曲,
夕陽醉美晚霞間。

6. 有關於七夕的愛情故事

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每年農歷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稱乞巧節,這個傳說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

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7. 老年人愛情詩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1-24

8. 70多歲的老人還有愛情嗎

  1. 愛情和情愛是完全不同的詞語,愛情很珍貴,情愛只是行為;

  2. 愛情的發生與年齡無關,只與理解力有關;

  3. 人區別於動物,是因為有愛,有愛所以有靈魂。

9. 老年夫妻之間感動的愛情

漫漫長路相伴 風風雨雨共度——三對老年夫妻的愛情故事

「曾經相約到永遠,終點有誰知道,紅顏已退白發飄,這一生還是你最好……」這是電視劇《金婚》的主題曲。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有一個人不離不棄、風雨同舟地走過,這樣的婚姻真的讓人感動。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3對老年夫妻,分享他們平淡生活中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相守64年 恩愛如初
兩老都是82歲,一樣的白發如霜,一樣的笑意盈盈。他們是港北區大圩鎮永龍村的一對老夫妻——楊時明和梁福英。今年是兩位老人結婚64周年,與那些曲折委婉的愛情故事相比,他們的故事平平淡淡。但讓他們引以為豪的是,他們牽手於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年。64年來,他們見證了祖國巨變,堅守了忠貞不渝的愛情。
64年前的那個秋天,在雙方父母的「指定下」,他們「朦朦朧朧」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雖然是「父母之約」,但因為大家是鄰村的,有一定的了解,雙方一見面便互有好感。直到今天,妻子梁福英說起那時的丈夫還贊不絕口:「他長得可以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帥。」而對那時的妻子,楊時明更有一番感觸:「她很會說話,長得靚,開朗。」
楊時明說,當時的年輕人不像現在,還沒有結婚就可以見面拉手啊什麼的,那時候沒結婚都不認識對方,到結婚後才說話拉手。即便如此,梁福英對那時的楊時明還是「很崇拜」,因為楊時明識字,還當過村裡的幹部。或許就是這種最初的「崇拜」,他們相知相伴走過了64年。
兩位老人很少吵架,因為丈夫總是讓著妻子。但是最近他們卻「吵架」了。原來,因為妻子有老年痴呆症,有一天,妻子感冒要吃葯,楊時明怕妻子吃錯葯就偷偷地把葯藏起來,找不著葯的妻子「著急」了,知道是老伴把葯藏起來後,就追著老伴打鬧……「每天早上我都要用電動車搭她出去轉轉,順便買菜,晚上吃完飯後,一起去廣場走一圈。」楊時明說,自從老伴得了老年痴呆症後,他每天都要帶她出去走動,這樣她的腦子會清醒些。4年前,梁福英患上老年痴呆症,從那以後,她忘記了許多事情,可老伴卻為她牢牢地記住,為她排解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
如今兩人每天一起買菜、散步,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他們說,這比什麼都幸福。
互相包容 相伴到老
走出菜市場,步履蹣跚的他們相互攜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走累了,便找個陰涼干凈的地方坐下,相互依偎著休息。1957年,趙永強和倫群慶喜結連理。趙永強是吉林省榆樹縣人,1947年入伍後,隨軍南下來到廣西貴縣。
「我們算是自由戀愛吧,當時是領導介紹。他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很有朝氣,還是當幹部的。」見到記者,阿婆倫群慶笑著說。而趙永強回憶起與妻子的第一次見面,更是激動不已。「第一次見她,覺得這女孩子長得還不錯,雖然穿的衣服不好,但是卻很整潔。」他說,他是1930年出生,老伴是1938年,年齡相差不算大,戀愛沒多久就結婚了。
很多年前,當他們生下大兒子後不久,趙永強就被派到鄉下看管水庫。那時候交通很不方便,有時候半年才能見一次面。趙永強到鄉下後,妻子既要照顧孩子、老人,又要料理家務,日子過得很辛苦,可是她不敢對丈夫說,「因為怕他擔心」。後來孩子們長大讀書後,丈夫也調回縣城,一家人相聚了。他們都覺得,「相聚很不容易,所以要好好相愛」。
「結婚56年了,我們一起經歷了很多。」提起往事,倫群慶老人眼眶紅紅的,風風雨雨50多年,窮過來了,苦過來了,現在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和老伴永遠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趙永強感慨地說:「如果還有下輩子,我還會選擇她。」
坎坷歲月 不離不棄
進入耄耋之年的周丙林與老伴梁慧芬從牽手至今,已共同走過了60個春秋,上演了人間相扶到老的誠摯愛情。10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龍勝社區周丙林的家中,聆聽了兩位老人的愛情故事。
周丙林今年83歲,妻子梁慧芬77歲,育有兩男兩女。60年過去了,這對夫妻如今容顏已改,可是他們心心相印,默契如初。那天面對記者,周丙林顯得有點「沉默」,可是妻子卻很健談。看到妻子眉飛色舞,周丙林擺擺手說:「她說,她比我會說。」然後就笑眯眯看著妻子說話。
兩年前,周丙林得了腦中風,視力模糊,走路跌跌撞撞。「醫生都說很難恢復了,但在老伴的精心照顧下,我現在走路都不用拐杖了。」周丙林告訴記者,自從他病倒後,家裡的體力活一直是老伴在做,每天還扶他出去鍛煉身體。「他雖然比我大6年,可是一直以來,我都把他當孩子看待,他病了以後,越來越像小孩子,我只能更細心地呵護他。」梁慧芬笑著對記者說。「我們苦過甜過,經歷了人生最美的風景。」說話間,她拉緊了老伴的手。
(稿件來源 貴港日報 作者 唐 念)

熱點內容
雪棉花花語 發布:2025-09-12 04:16:18 瀏覽:761
一花語 發布:2025-09-12 04:12:35 瀏覽:63
梅花鋼管廠 發布:2025-09-12 04:12:35 瀏覽:448
盆景藝術難嗎 發布:2025-09-12 04:10:21 瀏覽:676
情人節醫療險 發布:2025-09-12 04:09:47 瀏覽:646
牡丹江雙福 發布:2025-09-12 04:01:10 瀏覽:588
西瓜影院我的血腥情人節 發布:2025-09-12 03:58:56 瀏覽:312
櫻花節策劃 發布:2025-09-12 03:58:49 瀏覽:461
西蘭花黃了能吃嗎 發布:2025-09-12 03:51:50 瀏覽:539
巴黎插花藝 發布:2025-09-12 03:42:25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