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宮女的詩

七夕宮女的詩

發布時間: 2022-02-09 18:47:53

七夕女子的詩句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❷ 七夕古詩 杜牧全文

一、古詩原文

《七夕》

作者: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二、白話譯文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七夕宮女的詩擴展閱讀

《七夕》是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了。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一次,有鵲為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

宮女久久地眺望著牽牛織女,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於真摯愛情的嚮往。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❸ 七夕詩句

這首詩確實是描寫七夕景象的詩歌,是唐代的杜牧寫的,描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不過我們換一種思維來理解這首詩,加以想像,詩中寫的也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說到「卧看牽牛織女星」,我還真的有過這樣的經歷。記得那年七夕,我和男友去郊外遊玩,在回程時路過一片草地,我們興致一來,便躺在草地上,觀賞起天上的星星來了。突然,男友伸出手,說要給我一顆天上的星星,我乍眼一看,竟是一枚戒指!他竟然向我求婚了!我驚喜萬分!他說,戒指是以實名制在樂維斯定製的,戒指還寓意著:「以我之名,冠你指間。一生相伴,一世相隨。」在牛郎織女星的見證下,我答應了他的求婚,攜手走進新的幸福人生。七夕快到了,你也可以和你的愛人浪漫一番咯!

❹ 秋夕七夕鵲橋仙這三首詩不同點

一、作者不同

《鵲橋仙·纖雲弄巧》的作者是宋代秦觀。

《秋夕》的作者是唐代杜牧,是一首七言絕句。

《乞巧》的作者是唐代林傑。

二、所寫內容不同

《鵲橋仙·纖雲弄巧》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秋夕》是一首宮怨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是一首想像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乞巧節的活動

古代婦女的乞巧活動,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卜巧」,即卜問自己將來是笨是巧,能巧到什麼程度。唐代的婦女每於七夕,就捉取小蜘蛛放在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結網,如果蛛網結得圓正且密,就表示她得巧,能做一手好女紅。

這種以蛛網卜巧的記載,詳見於《開元天寶遺事》:唐明皇與楊貴妃在華清宮游宴,七夕讓宮女陳瓜果、插鮮花,設酒宴於庭中,乞福於牛郎織女。

乞巧時「各提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疏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❺ 關於七夕的古詩。

關於七夕的古詩如下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分在銀河的兩端,這首詩歌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的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古人寫牛郎織女分離的痛苦,多是抒發自己內心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就是描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
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一個孤單的宮女用小扇子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已深了,寒意襲人,可宮女還沒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
是牽牛織女觸動了她的心事:感動真摯的愛情,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呢?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描寫了古時人們過七夕的情景。七夕節時,家家望向碧藍的天空,好像看到了牽牛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情景。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卧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亘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牛郎織女寄予深深的同情。但秦觀卻別具一格,他說: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種的戀愛觀,使這首詞在同類詞中脫穎而出,傳誦千年。

《鵲橋仙·七夕》
宋·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個七夕,蘇軾依依不捨地送走了朋友。此詞上闋寫七夕之事,緊貼詞牌之意,為友人離別之愁思開懷。下闋以晉人遇仙的典故人詞,寫和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爾不群的姿態。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這首詞大約是李清照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所作。
丈夫遠行後,正逢七夕佳節,李清照獨自在家,引起了對丈夫的思念。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的詞作。

《惜秋華·七夕》
宋·吳文英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
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
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
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
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這首詞是詞人借七夕抒發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嘆。
七夕時,牛郎織女相會,只一瞬。可縱然只有一次,總好過愛人的生離死別,見面無期,所以,這樣說來,牛郎織女還是幸運的。

《沉醉東風·七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這支小令化用唐杜牧《秋夕》,繪製成一幅靜夜(望天河)圖。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這支曲子描繪了古時人們過七夕時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

《七夕》
明·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德容,明末清初江南女僧。
古時的七夕佳節,女子們都聚集歡會,乞巧求福。而德容卻沒有這個心情。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後的斷腸離別。這自然與她的家破國亡,流落異鄉的特殊遭遇有關。

❻ 關於七夕的古詩

您好,我有呀。

❼ 秋夕唐杜甫這首詩寫的是失意宮女的生活詩中寫了他們的什麼活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宮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❽ 有關七夕節的一些詩詞歌賦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幾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茅房、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茅房內。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雲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後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是美麗的仙女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著樹從,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他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便脈脈含羞地點了點頭。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將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 肝腸寸斷的織女和肩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

1,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❾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

1、《秋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解釋: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熱點內容
插花綜合10 發布:2025-09-11 16:17:30 瀏覽:468
西安玫瑰糕 發布:2025-09-11 15:52:29 瀏覽:873
天牧玫瑰度假庄園 發布:2025-09-11 15:45:49 瀏覽:660
睡美人荷花圖 發布:2025-09-11 15:40:36 瀏覽:374
插花四級 發布:2025-09-11 15:38:52 瀏覽:596
百合蒜圖片 發布:2025-09-11 15:32:51 瀏覽:96
趙孟頫梅花詩 發布:2025-09-11 15:30:30 瀏覽:647
七夕送娃娃 發布:2025-09-11 15:30:24 瀏覽:930
西蘭花芽孢 發布:2025-09-11 15:20:16 瀏覽:340
情人節的來歷英文版簡短 發布:2025-09-11 15:07:50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