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蛤蟆精

七夕蛤蟆精

發布時間: 2022-02-08 09:20:22

『壹』 關於中秋,端午,重陽,春節,元宵節的詩詞,對聯,燈謎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貳』 楊紫被送七夕青蛙,刷爆朋友圈的七夕青蛙是怎麼回事

楊紫被送七夕青蛙一臉懵,本身七夕青蛙這個梗非常搞笑上了熱搜,七夕青蛙到底是一個什麼梗呢?

眾所周知,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在鵲橋的日子,所以七夕也被認為是我國的情人節,在這一天有無數情侶都會撒狗糧,讓單身狗羨慕嫉妒恨,七夕青蛙這個梗,是因為在七夕前夕,網上非常流行一種“七夕青蛙”的服務,單身的朋友之間經常互相送,因為青蛙的叫聲是咕呱咕呱,諧音“孤寡”,七夕青蛙,其實就是模仿青蛙的叫聲,嘲笑別人孤家寡人的意思。可以說在情人節這一天,對單身的朋友傷害非常大。

我倒覺得七夕青蛙非常可愛,也非常歡樂,我甚至還專門換上了悲傷蛙的頭像去嘲諷我的單身朋友,久不聯系的單身朋友,也因為我的這個頭像調侃我兩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在這樣的相互調侃和玩笑當中促進的,不過不熟的朋友還是不要開這樣的玩笑,以免給自己惹上麻煩。

『叄』 有關或的神話故事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著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傳說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著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著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著,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著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著,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著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們又試著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裡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著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著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著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肆』 你見過最有意思的七夕禮物是什麼

一個男孩子把自己裝在一個超大的禮物盒裡,然後等自己心愛的女孩把禮物盒給拆開。這是我見過最有意思的七夕節禮物了。如果男孩子不知道七夕節該送什麼禮物,可以參考我說的這幾個。女孩子也可以參考參考哦。

卡片:如果我是一個小小的熱血青年,我會自製一張卡片送給她。這個我喜歡,像一個初涉愛河的少女一針一線地縫制自己的嫁妝那樣。這張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卡片會有一個我愛的人欣賞,這就足夠了。

玩具:如果我是一個頗懂女孩心思的人,我會送她玩具。最好是那種毛絨絨的,泰德熊、加菲貓一類。每次見到這些,她都會誇張地為這些可愛的東西驚叫,大部分女孩子對這些可愛的,毛絨絨的東西沒有抵抗力。

『伍』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沒有掌管星辰的女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掌管月亮,其名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在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系,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

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並為一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5)七夕蛤蟆精擴展閱讀: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中國民間一些傳說中,把太陰星君與恆娥仙子合並為一個神,認為其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

八月十五日的太陰星君誕辰祭,都在入夜以後,面對當空的皓月家家戶外圍院,排設香案點上一對紅燭,供上四色鮮果,焚香膜拜,氣氛十分虔誠,而又帶有幾分閑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陸』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神話傳說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2、白蛇傳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3、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4、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5、西湖龍井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 ,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

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

『柒』 2020年度十大網路熱詞和流行語都有什麼

2020年度十大網路熱詞:後浪、集美、逆行者、雙節棍、尾款人、打工人、工具人、網抑雲、雲監工、專業團隊

1:雲監工

2020年年初,疫情期間,超過1億網友通過直播在線觀看武漢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的搶建過程,並且融入飯圈文化,為叉車、鏟車、挖掘機起名,稱“藍忘機”“叉醬”等。疫情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的搶建也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所以在網友們紛紛自己是線上“雲監工”。

4:工具人

不管是職場還是情場,年輕人開始慣用工具人來自嘲。在工作群里回復”收到“”明白“的小透明工具人,也是男神女神眼裡備胎都算不上的,任人差遣的工具人。

5:網抑雲

以熱評文化為特色的網易雲音樂,因出現大量消極壓抑的評論被稱為”網抑雲“。

6: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跟工具人一樣,都是現代年輕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自我嘲諷。

7:尾款人

2020年雙十一活動,尾款人付定金時覺得自己什麼都買得起。雙十一活動付定金期間,李佳琦和薇婭兩個直播間成交量達到幾十億。”李佳琦熬夜賺錢白天補覺,尾款人熬夜花錢早起打工“這句話十分寫實。

8:雙節棍

以往雙十一大促活動都是一波定金一波尾款,今年雙十一光棍節天貓大促將雙十一分成兩波,形成”雙節棍“。網友們用雙節棍戲稱過了兩個光棍節還是單身的人。

9:集美

集美來源於某主播因為普通話不標准將姐妹說成集美,集美一次走紅網路並且逐漸萌化。

10:專業團隊

《黑人抬棺》視頻火爆網路之後,迦納人抬著棺材跳著舞蹈送別逝者,被中國網友稱為專業團隊。

『捌』 民間故事的來歷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主要有《梁祝》、《孟姜女》、《白蛇傳》、《牛郎織女》,四大故事敘述了古代民間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古代人民對自由愛情的渴望,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梁祝》
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台,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台被迫含憤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台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又傳:祭拜時,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白蛇傳》
宋朝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牛郎織女》
牛郎是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靠哥嫂過活。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牛郎於是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想起老牛的話於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准備返回天庭,小仙女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於是跟小仙女織女製造了邂逅,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玉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七天七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玖』 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一: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凶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

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沖了上去,好多年輕也跟著沖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凶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

神農手執打獸鞭,對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兇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

說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缽,對准「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缽里了。神農把裝「年」的缽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說:「這缽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說它不破。」

後來,那個埋缽的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歷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

傳說二:

很久以前,有種怪獸叫「夕」,它在每年的年關都要出來傷人,連保護老百姓的灶王爺也拿它沒辦法,於是灶王爺上天請來了一位叫做「年」的神童,神童法力高強,用紅綢和放在火中燒得劈啪作響的竹竿消滅了夕獸,這一天正好是臘月的最後一天。

老百姓為了感謝和紀念年在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農歷每年的最後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過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紅綢和鞭炮,於是紅綢和放在火中燒的竹竿逐漸演變成了家家戶戶過年時都有的紅對聯、紅鞭炮,這個關於年的傳說可說條理清晰、有章可循。

傳說三: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像往年一樣,都忙著收拾東西准備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渾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 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9)七夕蛤蟆精擴展閱讀:

1、過年習俗:

過年的習俗幾千年來一直在演變,放爆竹、貼春聯、沿襲為當今過年最普遍的活動,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深遠地影響世界各地。

關於它的起源和意義我們需要慎重地考據、認真地思考、真確地判斷。過年本源在於「喜悅」、「慶賀」,放爆竹、貼春聯本源於「事天地」、「敬鬼神」。

過年時節中國人既歡呼雀躍,又敬天畏人(鬼),此為應有之意。也許我們可以杜撰出什麼「年獸",但我們絕不應該將情節設定為」吃人「」僥幸「(而且從邏輯上來說貼個對子恐嚇走怪獸也說不通),因為這事關乎到中華文化的根源。

如果硬將」年獸「設定成害獸,可以說成大家勇於外出打個大獵物回家好過年,那獸的皮是紅的,家家戶戶貼在門前以示收獲頗豐,這可以體現咱們中華民族歷來有勇敢的傳承嘛。

「年獸」,最好是個益獸。」 吃人的年獸「,」恐怖的氛圍」、「愚蠢的做法」、「劫後餘生的僥幸」,這種以訛傳訛不利於弘揚正能量。

2、春節起源:

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

熱點內容
附石盆景9 發布:2025-09-11 03:48:08 瀏覽:386
一朵花月亮成語 發布:2025-09-11 03:47:21 瀏覽:615
花語文藝片 發布:2025-09-11 03:26:21 瀏覽:672
梅花引舞蹈 發布:2025-09-11 03:26:11 瀏覽:228
常用盆景植物 發布:2025-09-11 03:19:38 瀏覽:481
玫瑰銹連衣裙 發布:2025-09-11 02:45:46 瀏覽:212
丁香種子圖片 發布:2025-09-11 02:28:35 瀏覽:397
芊顏花藝 發布:2025-09-11 02:24:22 瀏覽:101
房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11 02:16:22 瀏覽:558
花藝美容館 發布:2025-09-11 02:12:03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