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你像一朵花李斯特曲式分析

你像一朵花李斯特曲式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2-03 08:47:26

① 求一篇貝多芬<月光曲>的賞析

寫作思路及要點:主要從樂章的情感、調性、情節多方面進行賞析。

正文:

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在一個樂章里出現,而且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

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

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郁。

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復。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②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曲式分析

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一個樂章里,而且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
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郁。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復。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涌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復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

③ 你好像一朵鮮花,李斯特,試聽

Du bist wie eine Blume《你好比一朵鮮抄花》(或如花似玉的襲你)
如果版本不對,你可以搜搜上面的歌名

參考資料的內容可能對你有幫助

試聽下載地址:
下面網頁的第一個鏈接,可以試聽下載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Du+bist+wie+eine+Blume

④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OP.31NO.3怎麼分析啊

就照譜子上彈唄,

⑤ 《月光奏鳴曲》是誰譜寫的

貝多芬

⑥ 鋼琴曲鑒賞論文 急用

貝多芬 月光奏鳴曲,聽過嗎?給你些素材,自己寫寫吧,我很喜歡這首樂曲,彈奏過第一樂章。

鋼琴奏鳴曲,作品第27號之2「月光」
創作背景
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於一八一O一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一八O二年初,她已別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一八O三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以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郁、哀訴和痛哭。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 第一樂章是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之火」。但一八O一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和事實不符。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一作為上二年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 ,第一樂章是暝想的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一作作九年聽安東魯賓 什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該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把該曲比做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c小調奏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
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經這更好的東西,《#F大調奏嗚曲》(作品78)就是一個與此相同的作品。」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
《月光曲》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忽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弱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陶醉了。等他們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 ——《月光曲》記靈了下來。
這是我國《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的一篇課文,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寫的是海上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1799——1860)。他用瑞士風光明媚的琉森湖上的月光的別名。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什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里應該是暝想、沉思的、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因此是布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郁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熱情的,表現 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這相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也同樣是不恰切的。看來,第一樂章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凈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的作者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
作品分析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 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郁。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
這個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復。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象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
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連連的跳腳聲。 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涌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復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一般來說,如要遵循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一個樂章里,而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月光》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

⑦ 分析《月光奏鳴曲》的曲式結構、創作特點,貝多芬所代表的音樂流派的特點。

一、月光奏鳴曲的創作

樂聖貝多芬的《月光》鋼琴奏鳴曲寫於1801年。那一年貝多芬在信中承認他對耳疾的恐憂。他在一封信中還寫道:「我現在正過著一種稍微愉快的生活,這種改變是一個愛我,也為我所愛的可愛的,迷人的女孩帶來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這個階級的人,而且目前我還不能結婚。 信中所說的「可愛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歲的朱麗葉塔,她是貝多芬的鋼琴學生。她可能還是貝多芬作品第十八號之一弦樂四重奏中慢板樂章靈感的來源。 這首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盪的小舟一般」而來的。關於此曲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描寫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裡,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無論如何,「月光」這個名稱使這首奏鳴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二、作品分析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 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郁。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

這個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復。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象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連連的跳腳聲。 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涌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復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一般來說,如要遵循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一個樂章里,而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月光》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

我想先引一段來自《樂論》的話: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同志們,你們有多少人到目前還是禽獸呢?君子們,一起帶動眾庶吧!我想聽音樂,聽什麼類型的音樂,和意境很有關系,比如說這首貝多芬最為世人贊嘆的月光奏鳴曲。創作這首作品時,他正處於熱戀中。我建議有條件有嚮往的朋友都去看一部電影——《永恆的戀人》,是一部傳記式的描寫貝多芬一生的電影!這樣可以更好、更有體會的去欣賞他的作品。當然,大部分人聽過不同版本的這首作品,總覺得她是一部戀曲,是部悲情為主的作品,或者就是通過全世界都看得到的月亮來訴說「但願人長久」。我在這里就不多說大家都熟悉的第一樂章了,有弦律,有節奏,有詩情畫意,有思念,又惆悵……不要肝腸寸斷!

那麼,你聽過接下來的兩個樂章嗎?第一樂章是這么的緩,讓人覺好像被捆著,生怕呼吸聲打擾了深夜的寧靜,六分鍾呢!叫你這么長時間不呼吸你受得了嗎?所以來了輕快短小的第二樂章,拖蹋中帶著跳躍,柔情蜜意中帶著剛毅,聽這一樂章是不會覺得有任何負擔的,拋開了第一樂章的纏纏綿綿,隨著音樂的深入,高潮來了,啊,一陣陣的雙手交叉和弦,是否感到內心的觸動?輕柔的結尾之後,迎來了急促的第三樂章,這好像和第一樂章對比的太過分明,現在你明白了第二樂章的恰到好處了吧!音樂的弦律總是從低到高,你的心也隨著樂曲的進行不由自主的移動,到了最高點,合著音這么攙兩下,怎麼樣?過癮?繼續!激動了?有感覺了?感覺無拘無束的漂泊?感覺解放?感覺混亂?呼吸也隨著急促,不要叫,繼續聽下去,7分鍾是長了點,但是每一個音符都是那樣有味道!這就是我為什麼最喜歡貝多芬的原因,有人知道他在構思第九交響樂時,腦子里有多少種想法?大概是二百種!!!到了月光的結尾處,他又在敲擊我們的心靈了,你應該清楚的看到,老貝是這么善於打擊(不是打動)人的心!就好像有人說聽莫扎特的音樂會開發智力。快要結束時,幾個連續的大八度高山流水,飛流直下,然後又是還沒等你喘過氣就又把你帶到天上,你感嘆貝多芬到這個時候還戲弄你。一個急停,千萬不要拿心臟儀測一下心跳,當心機器燒掉!哈哈。不過有的人陶醉的死掉,人生百態,盡在其中。也許我說得過於陶醉化了,但是只要你覺得作品給你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啟迪,就是對作品的理解!

版本問題是每次要談的了,但是今天就不一樣了,哈哈。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今天推薦的版本是自己的演繹!學彈這首曲子的時候的我是和作品描述的情況是很相似的!是的,我當時正在戀愛,說出來也許要誤導小朋友了,那時我高中二年級,(但是我覺得已經不是早戀了),她也是會彈琴的,兩個知音。然後開始了一段傳為佳話的感情,什麼清純的詞用在我們身上都很合適,真的是勃拉圖式的!想想又要感動了,我是個很敏感的人,所以很容易觸景生情!後來到了考大學的年紀,分班了,怎麼辦?只能分手了。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就在不久前發生,是愛的力量驅動了我的天才(不好意思,說大話了),所以彈起來特別有感覺!:)可是,可是,上帝剝奪了我的天才,我在最近嚴重受傷,玻璃劃破了右手的神經,現在再也不能彈這么高難度的曲子了(對彈過琴的人來說,把每個音符彈出來並不是很復雜,但是要彈的有感覺有意境不是那麼容易的)其實版本的珍貴就是在於全身心的投入!幸好,我曾經有過磁帶版的錄音,以後有機會一定上傳!

那麼說正題,這里我推薦魯道夫·塞金的版本,有磁帶版,他是德奧大師中比較適合演繹這部作品的人,是索尼公司出品的,同專輯里還有「悲愴」、「熱情」味道很純正!但是很多人推薦吉利爾斯的DG版(同專輯中還有「悲愴」、和第十三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彈得很有朝氣。同時,他的版本比塞金的更顯得自信,塞金的版本適合更成熟一點的聽眾

看了上面的評論不知道您是否被感動,同時對《月光》是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無論如何,應該靜靜的欣賞一下這部傳世佳作了。為大家帶來的是吉利爾斯彈奏的版本,DG出品。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 6.51MB
ftp://audioman:[email protected]/btbrm/Beethoven_Moonlight_1.mp3

第二樂章-小快板 2.65MB
ftp://audioman:[email protected]/btbrm/Beethoven_Moonlight_2.mp3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 8.05MB
ftp://audioman:[email protected]/btbrm/Beethoven_Moonlight_3.mp3

⑧ 月光曲課文理解

《月光曲》一文是關於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動地記述了貝多芬譜曲的經過。 全文以生動、優美的語言開始敘述。貝多芬來到小鎮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當貝多芬被盲姑娘懂音樂、愛音樂而感動,即興為她演奏時,一陣風吹滅了蠟燭,屋裡灑滿了清幽的月光,「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使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對於《月光曲》的內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動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聯想表達出來。天高雲淡、月朗星稀,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這時月下的一切是那麼幽靜。月亮「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著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我們在體味作者用詞精妙的同時,更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間的手足親情,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情和音樂家博大高尚的情懷所感動。哥哥因為「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家裡「又太窮」,無法使妹妹得到滿足而遺憾、內疚。妹妹聽出哥哥話中的不安之意,反過來溫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別難過」。兄妹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於凄楚中飽含了對音樂的喜愛。當貝多芬充滿激情地彈奏曲子時,盲姑娘聽得那麼入迷。「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動了貝多芬,使得他主動為盲姑娘即興創作《月光曲》,並為之演奏。貝多分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卻給窮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

⑨ 月光曲》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把兄妹倆陶醉了,等他們蘇醒過來中蘇醒啥意思

1. 昏迷後醒過來。
2. 引申為醒悟;覺醒。
3. 使之蘇醒;喚醒。
4. 感到明顯、清楚。
5. 從昏迷或沉睡中醒過來。亦用於比喻。
(我怎麼覺得這個蘇醒用的不恰當,這是幾年級的題啊)

⑩ 貝多芬和《月光曲》的資料

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這個曲子並不是頌月之作。這里夜霧茫茫,冷風凄凄,是貝多芬因為戀愛,然後失戀而寫下的憂傷之作。他的內心世界極其的不平靜。 因為這件事對他的畢生來說打擊都是很大的很大的。

公元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在波恩出生在一個並不歡樂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宮廷的樂師,因為工作不盡如人意,經常的酗酒,對他也很是粗暴,他從父親的身上得不到半點慈愛的溫暖。

貝多芬從小音樂天賦就顯露出來,父親在他4歲時就強制學習音樂,要求貝多芬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8個小時。在寒冬,小貝多芬手指都凍僵了,然而他不能停下來,他的父親在鋼琴邊拿著棍子,只要貝多芬彈錯一個音符,粗大的棍棒就無情地落在貝多芬的手指上。 父親苛刻的棍棒似的教育是不近人情的管束,他的童年少有歡樂。

倒是他的母親總是很慈祥的疼愛他。心地善良又能吃苦的母親給了小貝多芬最偉大的母愛。在貝多芬的心中,也只有母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高大的。

貝多芬八歲的時候就開了音樂會;十一歲時隨宮廷風琴師聶費學習風琴演奏。尼菲欣賞貝多芬的創作天才,鼓勵幫助指導他作曲的技巧,介紹了貝多芬在樂團中擔任風琴手。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歲的貝多芬從波恩第二次來到了維也納,跟隨海頓學習作曲,從此逐漸走上偉大而坎坷的音樂創作之路。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全都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式。他的《英雄交響曲》充滿了激情。他的作品境界不凡,散射了強烈的熱情與波濤洶涌的情感,震撼人心,感染了每一個聽眾。

貝多芬事業上的輝煌,他的音樂才華不知激盪了多少觀眾的心靈,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作曲家陷入了困境,陷入人生的迷茫。

貝多芬與朱麗法塔·貴恰爾第,一見鍾情,貝多芬大她14歲,她是一位伯爵的女兒,兩人真心相愛了,她的音質在作曲家的耳畔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已是美好的音樂了。她的一個不經意的笑,都燦爛在他的心裡。他的心裡充滿活力,熱戀的時光是那麼的美好。他的人生充滿希望,維也納上空飄散的雲霞在他的眼裡是那麼的美麗。他的心裡熱情奔放。對未來充滿了美麗的嚮往。

從一七九六年開始,貝多芬就發現自己的聽力急劇下降。這對於專心致志創作音樂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可怕的打擊。他不敢想像,沒有聽力,音樂對於他來說,他的人生就少了光芒,少了可以為之努力奮斗的動力。

還有一個壞消息,就是他心儀已久的戀人,後來朱麗葉塔,又別他而去,轉嫁他人。失戀對於貝多芬的打擊很大。孤獨,憂郁,嚴重的困惑著他,他的心情一直是陰郁的,維也納上空飄揚的空氣,都讓他感覺到了壓抑,他徘徊在無邊的夜色里,心裡沉重。他對她念念不忘。還有,這時他的耳聾日益嚴重,治癒日漸渺茫,這雙重的打擊使頑強的貝多芬要支持不住了。

在貝多芬非常的痛苦時候,心中洶涌澎湃,寫下了這首揚名百世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就是後來的著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為了獻給朱麗法塔·貴恰爾第的。音符中浸染了悲苦和孤獨的意

熱點內容
撲克梅花蛋 發布:2025-09-02 20:00:57 瀏覽:541
花卉龍蝦花 發布:2025-09-02 20:00:28 瀏覽:361
山藤花語 發布:2025-09-02 19:51:17 瀏覽:944
鐵絲盆景製作 發布:2025-09-02 18:59:18 瀏覽:326
木蘭花的色號 發布:2025-09-02 18:59:14 瀏覽:657
萬宇花卉 發布:2025-09-02 18:57:50 瀏覽:608
讓你們在過七夕 發布:2025-09-02 18:56:03 瀏覽:224
怎麼養活玫瑰花 發布:2025-09-02 18:54:50 瀏覽:729
臨沂七夕夜 發布:2025-09-02 18:47:29 瀏覽:917
靜海綠植盆栽 發布:2025-09-02 18:47:2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