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情人節元素
『壹』 專家,您好!請問怎麼看待中國的七夕和西方國家的情人節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和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中國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她們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更乞求能得到美滿的姻緣。
傳說一
黎明的寂靜被一陣嘈雜聲打破,兩個士兵推搡著一位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走向監獄的鐵門。男子緊鎖著眉頭,一雙眼睛放射著掩飾不住的智慧和虔誠,整潔的衣著和他囚犯的身份顯得極不相稱。士兵們將他押到監獄長的屋內接受審訊。監獄長是一個年邁的老人,他的身旁坐著一個年輕的姑娘。姑娘身材修長,面色紅潤,穿了一件潔白的長裙,周身散發著青春的魅力,美中不足的是眼睛好似大理石刻成,灰暗無光,很顯然,她是一個盲人。
「姓名?」監獄長開始了審問。他平靜的說出自己的名字。
「你認罪嗎?」「不,我沒有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他富有磁性的聲音彌漫在審訊室里,久久的回盪著。姑娘被這聲音吸引了,突然問到:「先生,你喜歡花嗎?」這句奇怪的審訊詞讓他愣了一下,繼而,他換了一種溫柔的語調回答著:「是的,我喜歡花,小姐。我熱愛自然,熱愛人。」
監獄長有些不耐煩了,吩咐士兵把他帶進監牢。他平靜的走了出去,臨走前,他向女孩鞠了一躬:「謝謝你的提問,小姐。」後來,他得知,姑娘是監獄長的愛女,從小就雙目失明,監獄長將她視若掌上明珠,對她疼愛有加。
晚飯的時候,姑娘在獄卒的帶領下來到了牢房,給他帶來了豐盛的晚餐。對他說:「我知道你是好人,以後我想多跟你聊聊天,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外面的世界,你能告訴我一些嗎?」他雖然有一點驚訝,但還是愉快的答應了。
當天飯後,兩個人就開始一起散步,聊天,他們一起談論外面的世界,談生活,談愛情……
漸漸地,兩個人的心裡都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情愫。
直到監獄長知道了此事,他大發雷霆,指責他勾引他的女兒。他立即向監獄長坦白了自己對女孩的感情,他的虔誠打動了老人,只好同意讓他們繼續交往。
他和女孩的感情越來越深,愛情的力量幾乎使他忘記了自己身在獄中。
一天,他在散步的路上發現了一種能夠治癒姑娘眼睛的草葯,略通醫術的他欣喜若狂。從此他每天都專心的熬著草葯。可是,女孩還沒有等來光明,他卻等來了判決書——死刑!
這一天終於來了,他被押出了牢房走向刑場,行刑官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在這生命的最後時刻,奇跡出現了,姑娘的眼睛復明了,正跌跌撞撞的向刑場跑來,一路呼喊著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濕潤了。
姑娘沖到他身旁,望著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見的情人,眼淚撲簌簌地滾落著。他們緊緊的擁抱著,誰也不願意松開。他們都知道,一旦松開將會失去什麼,他們多麼希望時間能夠永遠停留在這個令人心醉的時刻。
然而時間無法停下它腳步,他還是失去了生命。不久後,姑娘也抑鬱而死。
這是在很早的時候聽過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這個青年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修士——瓦倫丁,他是因為違反了當時一條十分荒誕的法律,在教堂為一對新人主持了婚禮而遭遇不幸的,他逝去的那一天就是公元前3世紀的一個2月14日。後來,教會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瓦倫丁節」,也就是「情人節」。
據說,在後來的一個2月14里,法國皇族一個盛大的宴會上第一次出現了贈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情人節從此成形,成為「愛的紀念日」,同時法國也成了令情侶們嚮往的「浪漫之都」。每到這天,小夥子們就要將象徵愛情的玫瑰花獻給心儀的姑娘,而姑娘們就會准備好心形的糖果送給她們的心上人。
傳說二
歷史學家們更願意刨根揪底,他們關於情人節的演繹似乎令人信服。其實遠遠早於公元270年,當羅馬城剛剛奠基時,周圍還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處游盪。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主管畜牧和農業。
牧神節的起源實在是過於久遠了,連公元前一世紀的學者們都無法確認。但是這一節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例如史料記載,安東尼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節上將王冠授與凱撒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們會聚集在羅馬城中巴淪丁山上的一個洞穴旁,據說在這里,古羅馬城的奠基者被一隻母狼扶育長大。在節日的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婦女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們頭上。人們相信這樣會使她們更容易生兒育女。在拉丁語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實際上都含有「純潔」的意思。二月的單詞(February)就是由此而來。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並移至02月14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綉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教皇在大約公元498年宣布2月14日是情人節。羅馬人的這種婚配方式被基督教徒認為是不合法的。中世紀時,在英國和法國,通常認為2月14日是鳥交配的季節。因此就把此日增加了一個內容,那就是它應該是一個浪漫的日子。最早的情人節禮物是奧爾良的公爵,查理斯在倫敦塔獄中寫給他妻子的詩。因為他在Agincourt戰役中被俘虜了。現在這個寫於1415年的祝福被收藏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幾年以後,英皇亨利五世雇John Lydgate寫了一首曲子給Catherine of Valois作為情人節禮物。
最早的情人節
有史可查的現代意義上的瓦倫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被英軍俘虜,然後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大約60首保存至今。用鮮花做瓦淪丁節的信物在大約兩百年後出現。法王亨利四世的一個女兒在瓦淪丁節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晚會。所有女士從選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裡獲得一束鮮花。
就這樣,延續著古老的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習俗,我們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傳遞愛的信息。鮮花,心形糖果,用花邊和摺穗掩蓋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僅僅是代表著一份份真摯的愛,更是對敢於反抗暴政的瓦倫丁修士的最好緬懷。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5 10:17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我國民俗專家樊更喜認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是生成時間還是文化底蘊、文化內涵,以及浪漫程度上,都遠勝於西方情人節。
——節日的內涵不同。中國的七夕節除了愛情元素外,還有其它如乞巧、乞美、乞子、乞年,包含了嚮往智慧、美麗、生子、豐收等很多方面的民俗文化,內涵更為豐富。西方情人節的內涵比較單純,僅限於愛情。或許這也是西方情人節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貳』 中西方情人節的發源歷史背景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
歐美傳統民間節日。又譯聖瓦倫丁節。定於每年2月14日。情侶們在這一天互相交換表達愛意的賀卡和禮物。其起源說法不一。一說起源於3世紀迫害基督教徒的羅馬帝國,一位名叫瓦倫丁的教士因救助基督徒而被捕,在獄中,他與典獄長的女兒相愛,269年(一說270年)2月14日,他殉道而死,此後教會便將2月14日定為情人節作為紀念。另一種說法是與中世紀歐洲人認為鳥類發情擇偶始於2月14日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節日逐漸成為流行的非宗教節日,瓦倫丁也成為情人、情書以及與愛情有關事物的代名詞。情人節多以紅心、鮮花、賀卡、巧克力為慶祝方式。在丹麥,男子通常會寫信給女子卻不署名。如果收信人猜出寫信人,那麼這名男子要在這一年的復活節送給她一份禮物。在義大利,人們相信,未婚女子在情人節這一天日出之前站在窗前,第一個來到她窗下的男子就是她命中註定的情人。在加拿大、英國等地,人們多是互相郵寄賀卡、互贈瓦倫丁圖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洛弗蘭德鎮的情人節最為著名。該鎮的英文地名可意譯為情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每年情人節時,都有眾多信件寄往此地,以便蓋上有濃郁愛情味的郵戳。情人節的活動並非只限於情侶之間,它已成為一切人用來聯絡感情的紐帶。親朋好友、父母子女、老師同學都可以借情人節的機會來表達彼此的愛。
中國七夕,
七夕文化及傳說背景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就不得不提到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衋彼牽牛,不以報箱」。後來,牽牛星、織女星開始有了人的形態,愛情的靈感充盈其中。
據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趙建文介紹,牛郎織女的傳說到春秋戰國時已漸趨完整,漢代時已有人把它由民間故事整理成詩歌:「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興平市簡介:
興平市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咸陽市下轄,距離西安50公里,1993年6月撤縣設市。
興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封建王朝曾兩次在興平建都:一次是西周第七個皇帝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年),把國都由鎬京遷到犬丘(今興平城南的南佐村);一次是楚漢相爭時,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王都設在廢丘(今址同上)。1968年,咸陽地區專署機關曾遷駐興平近兩年。
興平自古多人傑,西漢雲中太守魏尚,飛將軍李廣,東漢戰將馬援、耿恭、耿秉,經學家馬融,史學家班昭,文學家傅毅,三國戰將馬超,機械發明家馬鈞,西晉十六國時織迴文璇璣圖的女詩人蘇若蘭,清代農桑學家楊雙山等名人就出生在這里。興平兒女更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僅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進入陝西英名錄的烈士就有172人,陝西省地下黨創始人魏野疇、史可軒、抗日英雄楊法震、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楊嘉瑞等老前輩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興平文物古跡馳名,旅遊資源豐富。全市古跡文物共計39處6548件。
城東北十公里處有西漢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漢武帝茂陵,茂陵霍去病墓石雕是我國大型石雕藝術中時間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批優秀文化遺產,茂陵博物館還被國家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
城西十三公里處的唐楊貴妃墓,留下的32篇歷代文人墨客石刻,具有極高的書法和文學價值。茂陵石雕為我國已發現的古代大型石雕中時間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優秀文化遺產,為國內外史學家所珍重。茂陵博物館珍藏的鎏金馬等,被視為國寶。城西有馳名中外的唐楊貴妃墓,貴妃墓東西十二間碑廊鑲嵌著歷代文人題詠的石刻三十二通墨跡詩篇,或品評李隆基,或褒貶楊貴妃,各執己見,不一而論,其文學和書法藝術價值極高。
城內有建於唐代玄奘譯經和七級八角形古塔及佛教東傳時的清梵寺;明代金碧輝煌的文廟大成殿等。還有東漢經學家、文學家馬融墓。東漢女史學家曹大家(即班昭)之墓,黃山新石器遺址等,都是頗有名氣的文化遺產。
1992年,在城內開發地熱自噴泉一處,水溫 62℃,自噴高18米,經鑒定,溫泉水質屬於重碳鈉型,具有溫度高、硬度小、礦化度低,含有氟、硅、硼等多種微量元素和氣體氡,是健身療養、旅遊度假的理想場所。在馬嵬貴妃墓旁發現的天然礦泉水,被鑒定為優質礦泉水,日開采量可達兩千噸。興平又是中外遊客去法門寺、乾陵觀光的必經之路。興平正以嶄新的姿態喜迎八方賓客。
官方認證:
牛郎織女這對眷侶被生生分開的命運十分悲慘,這段愛情傳說在「申遺」過程中的競爭態勢也可以用「慘烈」來形容:11地同時申報,6地同時入圍,到最終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中,陝西西安、山西和順、山東沂源三地均榜上有名,並列成為「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
佇立在我市長安區斗門鎮昆明湖遺址兩岸的牛郎、織女石像,史料記載是漢武帝為映照天上的銀河而立。當地村民世代都把這對「從天而降」的石像當做寶貝,還出資蓋起「石婆廟」供奉石像,每年舉行相關民俗活動,流傳著各種版本的牛郎織女的趣味故事。
這么多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言之鑿鑿地擺出各種「鐵證」,西安最終「申遺」成功的優勢何在呢?實物遺存、史料記載、民間傳承就是我們的有力佐證,除了證據確鑿,西安的優勢還在於一個「早」字。
著名民俗專家韓養民說:「昆明池和牛郎織女石像是漢代所建,《漢書》里多次提到石婆石刻,《西京雜記》也提到了漢代的七夕節。這是中國最早的實物和文字記載,所以『牛郎織女』的提法祖先早有結論。」而且,關於七夕節發源地在西安的說法,韓養民早在22年前與人合著的《中國古代節日風俗》一書中就提出來了。
為什麼大家紛紛來搶「牛郎織女」?這一愛情傳說為何變得如此炙手可熱?對此,韓養民認為很平常,「就像百花園里綻放的花朵,越是百花齊放越說明牛郎織女傳說在中國大地上傳播廣泛、影響深遠、受人重視」。
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長傅功振認為,西安為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申遺」比其他地區晚了一步。他說:「西安是古都,悠久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跡太多,名人逸事太多,大家反而覺得不稀罕了。像『牛郎織女』這樣一個起源於漢代的文化遺產,對其他省份來說彌足珍貴,他們揪住一根稻草肯定花大力氣培養扶植。可西安需要保護的文化項目實在太多,所以難免有所遺漏。」
「申遺」成功之後,今後的路該怎麼走?目前,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得到了北京專家與長安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據傅功振介紹,政府將在保護原有文化風貌的基礎上,加大對相關文化產業、文化機構的開發工作,建成相關文化展覽館,改造舊有的昆明湖遺址,要把這里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景點。
美麗的愛情感染著人們,但很少有人去考證這一傳說的發源。經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研究員、興平市方誌專家翟崇仁10多年考證發現,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就在興平。
『叄』 中國七夕和外國情人節有什麼區別各位不要吝嗇!
在中國,農歷七月初七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女兒節」。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地方也已開始流行。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隨著中西方文化的相溶,更多的中國傳統將與西方浪漫相結合,成為既具有多元素又不失民族風格的節日。
ctrlC ctrV
『肆』 中國七夕和外國情人節有什麼區別
中國七夕和外國情人節區別
1、時間不同:西方情人節2月14日,中國七夕是農歷版7月初七。
2、表達方式不同:西方權的「情人節」坦率、熱情、赤裸裸,有情人的節日,真真切切「Iloveyou」;中國「七夕節」,七月初七,表示兩情相悅,內涵不露骨,使用了古人慣用的隱喻表達方式。
3、饋贈物品不同:西方情人節注重贈送情物,每到「情人節」,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貴重首飾等,成為情人們相互贈與的「情物」。注意,這里的「情物」是指有價之物,表明情是有價的。中國的「七夕節」,傳統的情人贈送禮物是表達情意的信物,是一絲一帕、一扇一畫,講究的自己親手縫制、綉描、撰寫、製作。
4、寓意不同。西方情人節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現的是火熱的情慾,自然的流露,是自然情感和慾望的流露和表達。中國「七夕節」,反映的是別離後相聚和初開情竇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憐,屬於屬精神層面的活動。
『伍』 為什麼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這么熱鬧,而中國的「七夕」在國內卻很冷清
就像那衣服一樣,什麼都是韓版的,電視劇都是韓劇,一種流行元素,也是存在文化引導方面的問題,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國的七夕,因為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陸』 浪漫不限定每天都是我們的情人節,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喜歡過外國的情人節
其實不得不說,隨著近些年西方文化的入侵,導致一些年輕的人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盲目的推崇西方節日,所以導致那些外國的節日比較流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外來優秀文化本身就具有其較強的感染力和韻味,而且也能夠切實改變人們的生活,被人們所推崇提倡,總的來說我們喜歡過外國人的情人節,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外國文化確實有其優秀的節假日,所以一些情人節文化也確實擁有較強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大學的年輕人樂於接受外國的節假日文化,以及情人節和春節相近,所以情人節氛圍更加濃厚。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之所以我們喜歡過外國人的情人節,也是因為近些年一些商業炒作和故意商業包裝,導致大多數年輕人在浪漫的氛圍中,逐步愛上了情人節,另一方面外國優秀的文化傳入,也確實能夠豐富本國的文化,因此情人節也取得了國內年輕人的肯定。
『柒』 中國情人節和西方情人節有什麼區別
中國情人節一般指的是七夕,西方情人節是每年2月14日,含義不同,傳說也不同,僅此而已
但是內容卻大同小異,都是男人該花錢為女人買東西的日子
『捌』 在西方情人節面前,備受推崇的七夕情人節為什麼不堪一擊
中華文化之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愛情這個東西了,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夠讓無數的人為之著迷,中國古代很早的時候就有了許多關於愛情故事的記載,而這些愛情故事也成為了後人們爭先模仿的經典事例,甚至在這種古代愛情文化的氛圍之中還誕生了獨屬於中國人的七夕情人節。可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七夕情人節到了現代之後卻不是很適應,更多的人都選擇了過西方的情人節。
中國的七夕情人節並不比外國的情人節差,也不是年輕人所認為的時尚,相同的是,中西雙方的節日都是來自於古代的傳統。年輕人過西方節日是明星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跟不上的結果。相反的是,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裡面蘊含著多重文化元素,是真正的實用與浪漫並存的好節日。
『玖』 中國人為什麼熱衷過西方「情人節」,真的是因為「愛情」嗎
有些中國人喜歡過洋節,特別是情人節,這是他們借著洋節想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也因為現在的經濟好轉,人們的閑錢多了,有這些閑情逸致搞浪漫。
『拾』 中國情人節跟西方情人節有什麼區別
1、日期不同:
七夕節「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情人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
2、名稱區別: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3、來歷區別: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
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收錄於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